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土小说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的中国风格
1
作者 杨建军 崔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9-229,共11页
新时代文学的乡土小说体现了中国文学发展的新动向,但学界对其叙事风格的关注略有不足。通过梳理新时代乡土小说的发展流变,分析小说叙事的中国风格,研究发现:新时代乡土小说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的中国风格表现为在“中国套盒”叙事... 新时代文学的乡土小说体现了中国文学发展的新动向,但学界对其叙事风格的关注略有不足。通过梳理新时代乡土小说的发展流变,分析小说叙事的中国风格,研究发现:新时代乡土小说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的中国风格表现为在“中国套盒”叙事结构中融入“跨层表达”“跨体书写”和“互涵交迭”;将农村外来者等人的限知视角与叙述者的全知视角结合,形成叙事视角内外流动;在风俗画和风景画的诗意描绘中,营造具有乡愁意味的叙事氛围。新时代乡土小说叙事的中国风格,可启发研究者从叙事时间、空间、伦理、观念和互文等方面思考如何写好中国农村新故事,推动新时代文学向“高峰”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文学 乡土小说 叙事风格 山乡巨变 中国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变局下的南亚地缘政治博弈与发展趋向
2
作者 林民旺 吴孟克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75,I0002,共17页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南亚地区所受影响同样深刻。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由反恐转向大国竞争,推出的“印太战略”正在改变南亚地缘政治格局。印度的战略重要性在新一轮地缘政治博弈中得到大幅提升,美印实现了“印太战略”下的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南亚地区所受影响同样深刻。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由反恐转向大国竞争,推出的“印太战略”正在改变南亚地缘政治格局。印度的战略重要性在新一轮地缘政治博弈中得到大幅提升,美印实现了“印太战略”下的战略合流,而南亚其他国家则采取不同的政策来因应大变局。在此背景下,巴基斯坦面临着战略上的两难,战略空间被大幅压缩。而特朗普再次上台,又给这些发展趋势带来一系列不确定性。中国在南亚的外交因此面临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大变局 中美博弈 “印太战略” 南亚地缘政治 中印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NTURY模型的乌审召滩地草场ANPP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瑞利 张存厚 +3 位作者 陈海军 杨勇 李元恒 王明玖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55-1961,共7页
利用CENTURY模型对乌审召滩地草场1963─2010年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动态进行了模拟研究,并将ANPP的模拟值与26个气象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以探讨气象因子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为草地合理管理和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CENRUT... 利用CENTURY模型对乌审召滩地草场1963─2010年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动态进行了模拟研究,并将ANPP的模拟值与26个气象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以探讨气象因子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为草地合理管理和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CENRUTY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模拟这类草原的季节动态和年际变化。在过去的48年间,乌审召滩地草场生长季温度呈升高趋势,降水呈减少趋势,ANPP呈下降趋势,且ANPP下降幅度较降水量明显,其中每10年ANPP下降8.10 g·m^(-2)、降水量下降4.60 mm。利用气象观测资料模拟获得的年ANPP随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而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生长季内地上生物量对降水和温度的季节性分布也非常敏感。模型订正与验证结果显示,观测值与模拟值的相关系数变化范围为0.41~0.62,误差平方根值(RMSE)变化范围为57.29~87.17 g·m^(-2),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D)变化范围为33.76%~63.39%。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时段降水量对ANPP均有明显影响,其中生长季、冬季和春季降水量对ANPP影响非常显著。极端高温对ANPP的负面影响非常显著,低温、蒸发、日照时数、风速以及年最大积雪深度等其他气象因子对ANPP的影响不显著。研究区ANPP呈下降趋势是降水量减少和极端高温事件频发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ury模型 气候变化 地上净初级生产力 极端高温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印度“全球南方”政策的比较及启示
4
作者 张帅 罗圣荣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共12页
中国与印度同属“全球南方”重要成员,两国的“全球南方”政策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双方基于相同的历史逻辑和政治底色看待“全球南方”的崛起,始终走在“全球南方”第一方阵,且与“全球南方”发展振兴齐头并进、价值取向同频共振。然而,... 中国与印度同属“全球南方”重要成员,两国的“全球南方”政策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双方基于相同的历史逻辑和政治底色看待“全球南方”的崛起,始终走在“全球南方”第一方阵,且与“全球南方”发展振兴齐头并进、价值取向同频共振。然而,中印两国的“全球南方”政策也在角色定位、目标导向、利益诉求、主要举措、预期目标及舆论导向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质上仍是认知和理念的差异。未来,双方应立足于与“全球南方”的历史逻辑和现实联系,聚焦发展及各自国内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借助“全球南方”卓然壮大之势与“喀山会晤”重启关系再出发的叠加效应,通过“议会外交”“侨民外交”等新途径,携手“全球南方”国家在全球治理新疆域深化务实合作,进一步加强“全球南方”的团结叙事。这不仅是中印两国求同存异、相互成就的必要之举,也为推动“全球南方”与“全球北方”的平等对话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南方” 中印关系 现代化 国际秩序 百年变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弧度制在中国教材中的百年变迁
5
作者 张露露 代钦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4,共6页
弧度制是三角学从几何向代数化发展的重要知识,同时作为两大度量角的单位之一,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在数学及其他科学领域中应用广泛.弧度制思想起源甚早,且距正式定义已有三百多年的历程,中国自清末数学教材中出现弧度制以后也经... 弧度制是三角学从几何向代数化发展的重要知识,同时作为两大度量角的单位之一,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在数学及其他科学领域中应用广泛.弧度制思想起源甚早,且距正式定义已有三百多年的历程,中国自清末数学教材中出现弧度制以后也经历了一百五十多年.探究弧度制在中国教材中的百年变迁,有利于厘清弧度制以致三角学教材的发展沿革,了解自清末一个多世纪以来弧度制知识结构的调整与变化,管窥中国数学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以期为数学教材的编写与弧度制的教学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度制 中国教材 百年变迁 三角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城市小说书写的新变与可能
6
作者 舒跃 张堂会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9-160,共12页
作为后发国家,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城市化进程相伴相生。进入新世纪,这种进程加速前进,极大地影响着中国城市小说创作,促使新世纪中国城市小说在现代性和时空书写方面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也昭示着未来中国城市小说发展的某些可能。新世纪... 作为后发国家,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城市化进程相伴相生。进入新世纪,这种进程加速前进,极大地影响着中国城市小说创作,促使新世纪中国城市小说在现代性和时空书写方面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也昭示着未来中国城市小说发展的某些可能。新世纪中国城市小说在现代性方面的新变主要表现为中西古今兼备特质、“流动性”和“碎片化”特点与“暂坐”和“废都”色彩。新世纪中国城市小说在时空书写方面的新变主要体现为讲述特定区域发生的特定故事以探讨人与所在之城关系、着墨城镇故事以探讨中国城市化过程的混杂性、以参差对照和漫长性来彰显城市时间和以个体时间的单调和整体时间的丰富来表达时间和空间的辩证转换。在此情势之下,未来中国城市小说将在古今同构、虚实并置和雅俗荟萃方面彰显出发展的可能和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城市小说 现代性 时空性 新变 可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下岭南沟下奥陶统剖面旋回地层及古气候变化的天文驱动力研究
7
作者 马坤元 涂丹 龚一鸣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13-2534,共22页
奥陶纪是地球环境和生命过程中非常关键的时期,在此期间发生了引人瞩目的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地球气候从早奥陶世温室期向晚奥陶世后期冰室期转变。鄂尔多斯盆地西缘贺兰山区下岭南沟剖面寒武系芙蓉统—中奥陶统出露良好,该剖面牙形... 奥陶纪是地球环境和生命过程中非常关键的时期,在此期间发生了引人瞩目的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地球气候从早奥陶世温室期向晚奥陶世后期冰室期转变。鄂尔多斯盆地西缘贺兰山区下岭南沟剖面寒武系芙蓉统—中奥陶统出露良好,该剖面牙形石生物地层资料为旋回地层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时间约束。本文通过选取Ca、Fe和Fe/Ca作为古气候替代指标,对下岭南沟剖面进行旋回地层分析,根据稳定的405 ka长偏心率周期建立了~8.9 Ma的连续高分辨率天文年代标尺,并计算出特马豆克阶的持续时间为6.9±0.28 Ma。斜率和短偏心率与总能量比值的演化图谱显示出早奥陶世~1.2 Ma的超长斜率周期(s_(4)-s_(3))和~2.4 Ma的超长偏心率周期(g_(4)-g_(3))。同时,调谐后Ca、Fe和Fe/Ca时间序列的沉积噪声模型显示出与海平面变化相对应的高分辨率的沉积噪声变化,揭示了在早奥陶世早特马豆克期三级海平面变化主要受到天文轨道旋回超长斜率周期(s_(4)-s_(3))驱动,在中特马豆克期—早弗洛期三级海平面变化主要受到天文轨道旋回超长偏心率周期(g_(4)-g_(3))的调控。早奥陶世天文轨道周期的调整可能对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马豆克阶 天文年代标尺 米兰科维奇旋回 海平面变化 奥陶纪生物大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NTURY模型在陆地生态系统的综合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利英 张成福 +4 位作者 王雨晴 杨宇娜 贺帅 丁奋谦 王志东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6期9-12,共4页
指出了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探究全球变化的核心内容。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CENTURY模型强大的参数化功能,深入研究了不同地区不同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土壤有机碳等的动态变化,分析了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以及预... 指出了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探究全球变化的核心内容。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CENTURY模型强大的参数化功能,深入研究了不同地区不同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土壤有机碳等的动态变化,分析了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以及预测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此,总结了CENTURY模型近年来在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应用,以期为将来研究陆地生态系统,并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陆地生态系统 century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习近平法治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创新——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依法治国的视角 被引量:7
9
作者 顾华详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1-205,共15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赓续我们党百余年法治和深刻传承中华法治几千年恢宏壮丽法治史中的精华,深刻体现了“中国之治”的文化自信,是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典范。习近平法治思想重视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汲取“奉法强国”的... 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赓续我们党百余年法治和深刻传承中华法治几千年恢宏壮丽法治史中的精华,深刻体现了“中国之治”的文化自信,是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典范。习近平法治思想重视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汲取“奉法强国”的信念、全面依法治国的智慧和治国理政的经验,探寻强化法治生命力的路径。面对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异常激烈,国际法治遭遇强烈挑战。习近平法治思想在中国法治和国际治理的实践中,坚持知古鉴今,弘扬中华法治智慧、吸收世界法治文明精华;资政育人,“中国方案”“中国之治”“中国智慧”既充分彰显国际法治的正道、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增进国际社会民生福祉,又更加增强中华法治自信,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时代特色。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基本立场,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汲取法治中国建设的不竭动力,是引领法治中国建设的思想旗帜和强劲动力源,是打破“西方中心论”长期遏制中国法治理论话语权的有力武器。新时代,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应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新课题,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使其成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智慧和力量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法治中国建设 治国理政 百年变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变局之变、历史启示及中国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鑫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I0001,共21页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东升西降”的历史大势与国际体系加速转型相互叠加演进,而中国也正处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客观冷静地厘清世界百年变局的内涵要义,是准确把握当前国际形势风云...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东升西降”的历史大势与国际体系加速转型相互叠加演进,而中国也正处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客观冷静地厘清世界百年变局的内涵要义,是准确把握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逻辑起点。中国未来发展,需要顺应时代特征、国际格局、大国关系、全球治理、世界矛盾的新变化进行战略运筹谋划。对比中国和其他国家百年发展走过的道路与取得的经验,有助于更加坚定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基本遵循和道路方向,进一步增强在新的动荡变革期把握战略机遇、驾驭战略风险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大变局 历史经验 国际关系 大国关系 中国外交 国家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治理成效、风险隐患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钢 赵霞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647-2656,共10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国家的粮食安全治理能力稳步提升,治理体系日趋完善。凭借党中央的科学部署和央地的协同合作,我国成功应对了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下的粮食安全挑战,取得了不俗的治理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国家的粮食安全治理能力稳步提升,治理体系日趋完善。凭借党中央的科学部署和央地的协同合作,我国成功应对了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下的粮食安全挑战,取得了不俗的治理成效。但在危机期间的粮食安全治理过程中,同样也暴露出了我国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在应急管理、粮食储备、舆情管理、粮食进口方面还存在一些风险点。面对波诡云谲的国际环境,唯有借助风险事件不断地进行总结和反思,通过完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强化多系统联动的粮食安全系统韧性,才能更有底气应对未来可能再次出现的粮食安全危机,进而实现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治久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变局 世纪疫情 粮食安全治理 粮食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大变局下的徽商——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汉口徽州钱商为中心
12
作者 梁仁志 张建平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129,共10页
为顺应近代大变局,徽州典商迅速向钱商转型,并在近代汉口钱业中处于优势地位,充分展现了徽商与时俱进的品格和从明清到近代商业发展之延续性,也表明近代以后徽商并未彻底衰落。为应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钱业危机,汉口徽商充分利用钱帮... 为顺应近代大变局,徽州典商迅速向钱商转型,并在近代汉口钱业中处于优势地位,充分展现了徽商与时俱进的品格和从明清到近代商业发展之延续性,也表明近代以后徽商并未彻底衰落。为应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钱业危机,汉口徽商充分利用钱帮公所、钱业汇划所、钱业公会、钱业公栈、钱业公库、金融调剂委员会等组织,从而进入到组织化发展阶段。徽商的组织化发展,既是其近代转型的基本路径,也是近代大变局下商人群体在既有的稳定性和安全感被打碎之后尝试重构的一种几乎本能反应。在巨大的社会危机下,近代商人群体只能被时代裹挟着前进,走被动转型之路。业缘组织的发展虽然有效提升了徽商应对近代危机、推动商业进步的能力,但也无法完全取代地缘组织。近代商人群体的力量远非我们想象的强大,对其社会地位不宜作过高估计,他们对政治的依附性依然很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口 徽商 近代大变局 组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变局与大国关系的中长期演变
13
作者 钟飞腾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66,共13页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视角下,大国力量最本质和持久的因素仍然是经济力量。看待中美经济力量变化时,既要重视短期变化,但更要重视长期趋势。从短期来看,中国经济总量赶超美国经济总量的速度有所减缓,但仍存在超越美国的可能。从长期来看,...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视角下,大国力量最本质和持久的因素仍然是经济力量。看待中美经济力量变化时,既要重视短期变化,但更要重视长期趋势。从短期来看,中国经济总量赶超美国经济总量的速度有所减缓,但仍存在超越美国的可能。从长期来看,基于PPP测算的经济力量对比,将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和权力转移理论相结合,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国际冲突和地缘政治变化。由于收入水平较低的国家基于上述两种算法会有不同的经济地位,而这种差别是造成近年来俄罗斯和印度在国际舞台上冲突性行动加剧的重要原因。日本因为熟悉政府能力与经济增长的复杂关系,倾向于低估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前景,进而导致日本在战略上始终追随美国。不过,俄乌冲突使美国组建包括欧盟、日本和印度在内的大联盟的成效大打折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经济增长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权力转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13世纪黄河上游气候变化的历史学考察
14
作者 齐德舜 关勇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4-202,共9页
甘、青、宁三省区位于黄河上游,深处西北内陆,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因此对气候之冷暖干湿变化极为敏感。根据历史文献中的相关记载,并辅以自然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结果,分析认为10—13世纪黄河上游地区的气候经历了由寒冷期至温暖期再到寒... 甘、青、宁三省区位于黄河上游,深处西北内陆,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因此对气候之冷暖干湿变化极为敏感。根据历史文献中的相关记载,并辅以自然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结果,分析认为10—13世纪黄河上游地区的气候经历了由寒冷期至温暖期再到寒冷期的大周期循环变化过程,同时也完成了由相对湿润气候向持久干旱气候过渡的渐进式转变。气候变化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而黄河上游地区的气候在百年尺度的大周期循环过程中,依然会存在一些小幅度的气候波动和季节特征。这能为我们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些许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13世纪 黄河上游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对行星盈缩历起点黄经及其进动值的测算 被引量:2
15
作者 唐泉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6-170,共25页
唐代天文学家一行在《大衍历》中,首次用行星变差来刻画行星盈缩历起点每年相对于冬至点的进动,此后的历法或者沿袭《大衍历》的做法直接给出行星变差,或者将行星变差隐含在相关算法中。本文全面考察了《大衍历》类历法中的行星变差常... 唐代天文学家一行在《大衍历》中,首次用行星变差来刻画行星盈缩历起点每年相对于冬至点的进动,此后的历法或者沿袭《大衍历》的做法直接给出行星变差,或者将行星变差隐含在相关算法中。本文全面考察了《大衍历》类历法中的行星变差常数及其含义,对于未直接给出行星变差的历法,则根据历法中的相关术文,重新构建了这些历法中行星盈缩历起点平均每年进动数值的表达式,并总结了行星盈缩历起点的进动规律。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行星盈缩历起点并非行星近日点,但是由于外行星盈缩历起点黄经与其近日点黄经相差较小,因此可以将外行星盈缩历起点视为近日点。与此相应,行星变差或盈缩历起点进动并非行星近日点进动,由于各部历法中的行星变差或盈缩历起点进动值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循,因此历法家很有可能已经具备了通过实测确定行星盈缩历起点的能力,而行星变差或盈缩历起点进动值应该是历法家确定行星盈缩历起点之后,配合上元积年而调整出来的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变差 盈缩历 进动 大衍历 纪元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大变局”应对方略论
16
作者 赵谦 娄鑫玥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共9页
“大变局”应对方略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立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科学论断,针对积极应对世界大变局的现实需要所彰显之实效导向型共识。其作为一种凸显执行性遵守之行动整合的共同准则与依据,往往围绕建立健全涉外法治体系和营造国际... “大变局”应对方略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立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科学论断,针对积极应对世界大变局的现实需要所彰显之实效导向型共识。其作为一种凸显执行性遵守之行动整合的共同准则与依据,往往围绕建立健全涉外法治体系和营造国际法治新秩序这两种应对方略而具体展开。法治体系应对方略主要表征为建立健全涉外法治体系的原则表达、目标设定与核心要素,法治秩序应对方略则主要表征为营造国际法治新秩序的目标设定、方案要义与路径导向。基于此,全面梳理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大变局”应对方略样态,能够为涉外法治工作的有效推动提供系统的类型化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涉外法治体系 国际法治新秩序 方略样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变局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韧性建设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伟 刘泽锋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52,共12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韧性,是指共同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生存本能与精神品质,具体表现为居安思危的意识、自强不息的气质、自尊自信的品格、创新务实的精神、开放包容的态度。中华民族共同体韧性的形成,一方面源于共同体结...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韧性,是指共同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生存本能与精神品质,具体表现为居安思危的意识、自强不息的气质、自尊自信的品格、创新务实的精神、开放包容的态度。中华民族共同体韧性的形成,一方面源于共同体结构的外柔内韧,即社会层级结构中的家国一体传统凸显整体的向心优势,以及民族关系圈层上的多元一体格局巩固持久的文明核心;另一方面则源于功能上的有序调适,即大一统国家的荒政与体制变革建构出中华民族共同体韧性的制度机制,思想传承与教化则强化共同体成员的韧性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韧性历经淬炼,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得以彰显,并熔铸于当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韧性之中。如今,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全球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和治理赤字给中华民族共同体韧性带来全新的挑战。对此,必须把握世界历史发展大势,进一步加强韧性建设;突出韧性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韧性功能;立足“两个大局”的时代大势,积极转变韧性策略。只有在变中求稳、稳中求进,不断强化韧性的张力与应力,才能真正维护和平稳定的大环境,最终助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变局 中华民族共同体 赤字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加普惠包容的中国视角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培东 吴志成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3,共11页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世界历史演进的必然规律。中国提出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表明了中国捍卫和引领经济全球化的坚定立场。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加开放...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世界历史演进的必然规律。中国提出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表明了中国捍卫和引领经济全球化的坚定立场。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加开放,就要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加强全球创新合作,在开放中获取全球化带来的机会和收益,以开放纾发展之困、汇合作之力、聚创新之势、谋共享之福。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加包容,就要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兼顾多方合理利益诉求,以公平公正基础上的平等竞争助力全球包容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加普惠,就要让普惠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常态,发挥大国促进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作用,以正确义利观引领全球普惠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加平衡,就要缩小不同群体和阶层的收入差距,改变南北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公平的格局,以高质量经济发展与高水平生态保护统筹推进全球平衡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加共赢,就要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旧理念,深化和拓展全球伙伴关系,以互利合作新模式实现全球共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逆全球化 百年大变局 互利合作 全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能源供应链和贸易格局重塑及中国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琳 牟晓伟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8-94,共7页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能源供应链与贸易架构正经历调整与重塑。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及中美贸易摩擦等一系列事件,将威胁能源供应链的稳定性,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构成挑战,但也为中国参与全球能源贸易治理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因此...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能源供应链与贸易架构正经历调整与重塑。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及中美贸易摩擦等一系列事件,将威胁能源供应链的稳定性,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构成挑战,但也为中国参与全球能源贸易治理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因此,中国应坚守本土能源生产大国的战略定位,积极推进能源运输通道建设,稳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并坚定不移地扩大市场开放。中国将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全球能源供应链和贸易格局的重组,进而提升在国际能源贸易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更有效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能源供应链 能源贸易 贸易格局 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外交逻辑——基于生态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可金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165,共21页
随着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治国方略。基于生态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理论框架,中国式现代化的外交逻辑取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属性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生态体系,两者... 随着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治国方略。基于生态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理论框架,中国式现代化的外交逻辑取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属性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生态体系,两者的有机结合决定着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前进方向。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大变局与中国大战略的统一,必须从根本上把握好世界大变局、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在世界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国战略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内政上,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外交上,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引领世界向着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方向前进。总体而言,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外交逻辑,既要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属性,也要准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所处的生态体系,在此基础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大变局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生态制度主义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