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AFLP技术体系建立及其在超藤与藤稔葡萄品种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
作者 鲍露 徐昌杰 +2 位作者 江文彬 陈履荣 陈昆松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2-425,共4页
超藤葡萄是藤稔葡萄的一个芽变品种,由于2者亲缘关系十分接近,应用形态学手段以及RAPD分子标记不易区分。针对葡萄叶片富含多糖和多酚类等杂质的特点,从基因组DNA纯化入手,对AFLP流程进行了优化改进,建立了葡萄AFLP体系,并成功地对此2... 超藤葡萄是藤稔葡萄的一个芽变品种,由于2者亲缘关系十分接近,应用形态学手段以及RAPD分子标记不易区分。针对葡萄叶片富含多糖和多酚类等杂质的特点,从基因组DNA纯化入手,对AFLP流程进行了优化改进,建立了葡萄AFLP体系,并成功地对此2个品种进行了区分。采用引物组合M-CAT+E-ACG进行AFLP扩增,超藤葡萄出现167bp特异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AFlP 品种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PYL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马宗桓 陈佰鸿 +1 位作者 李文芳 毛娟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5-274,共10页
【目的】通过分析葡萄(Vitis vinifera L.)PYL基因在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响应情况,丰富PYR/PYL/RCAR(Pyrabactin Resistance/Pyr1-Like/Regulatory Components of ABA Receptor)在ABA信号和启动信号转导中的功能。【方法】利用生物信息... 【目的】通过分析葡萄(Vitis vinifera L.)PYL基因在非生物胁迫条件下的响应情况,丰富PYR/PYL/RCAR(Pyrabactin Resistance/Pyr1-Like/Regulatory Components of ABA Receptor)在ABA信号和启动信号转导中的功能。【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葡萄中的PYL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非生物胁迫下的响应分析。【结果】从葡萄基因组中共鉴定出6个PYL基因,Vv PYL家族无染色体偏好性,Vv PYL5无内含子结构;除Vv PYL4外均富含酸性氨基酸,该家族成员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并有多个保守位点。10%(ω)PEG和100μmol·L^(-1)ABA处理6 h后,Vv PYL1和Vv PYL2表达水平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分别为对照的1.3~1.8倍。50μmol·L^(-1)ABA处理6 h后,Vv PYL1表达水平与对照差异显著,为对照的1.5倍;400 mmol·L^(-1)Na Cl、10%PEG、50μmol·L^(-1)ABA和100μmol·L^(-1)ABA处理24 h后,Vv PYL1和Vv PYL2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为对照的1.2~2.2倍,400 mmol·L^(-1)Na Cl处理24 h后,Vv PYL6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为对照的1.6倍。【结论】克隆得到葡萄的6个PYL基因,高度保守,分为3个亚组;能够响应不同非生物胁迫。本研究为葡萄PYL基因在逆境应答中的功能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PYR/PYl/RCAR家族 生物信息学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离体葡萄叶中茋化物的含量 被引量:6
3
作者 田春芳 张波 +3 位作者 刘景磊 李荣飞 王晓琴 陈韩英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11-2413,2419,共4页
采用HPLC法测定新疆红提(Vitis vinifera cv.Red globe)和紫香无核(Vitis vinifera cv.NO.4 Xinnong)离体葡萄叶片中的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紫檀茋、ε-二聚体葡萄素4种茋化物的含量。结果表明,4种茋化物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 采用HPLC法测定新疆红提(Vitis vinifera cv.Red globe)和紫香无核(Vitis vinifera cv.NO.4 Xinnong)离体葡萄叶片中的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紫檀茋、ε-二聚体葡萄素4种茋化物的含量。结果表明,4种茋化物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0~0.999 3,平均回收率为90.2%~109.2%。新疆红提和紫香无核离体葡萄叶片中4种茋化物含量不同,红提葡萄叶茋化物含量相对较高,其中白藜芦醇苷含量最高达23.73μg/g。2种葡萄叶的茋化物含量依次均为白藜芦醇苷>紫檀茋>白藜芦醇>ε-二聚体葡萄素。高效液相色谱法灵敏度高,适用于葡萄叶中4种茋类化合物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红提(vitis vinifera cv.Red globe) 紫香无核(vitis vinifera cv.NO.4 Xin nong) 茋化物 离体葡萄叶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F-box基因VvSLY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西成 吴伟民 +3 位作者 王壮伟 赵密珍 周蓓蓓 钱亚明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59-966,共8页
SLEEPY1(SLY1)属于F-box蛋白,是SCF复合体的主要组成元件之一,在赤霉素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以夏黑葡萄为试材,利用电子克隆和RT-PCR技术克隆获得一个F-box蛋白基因全长c DNA序列,命名为VvSLY1。该基因全长为1096... SLEEPY1(SLY1)属于F-box蛋白,是SCF复合体的主要组成元件之一,在赤霉素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以夏黑葡萄为试材,利用电子克隆和RT-PCR技术克隆获得一个F-box蛋白基因全长c DNA序列,命名为VvSLY1。该基因全长为1096 bp,包含1个555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184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结构域分析结果表明,该VvSLY1包含F-box蛋白家族的LGG和LSL保守结构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VvSLY1与可可亲缘关系最近。qRTPCR分析结果表明,在果实快速膨大发育阶段,外源赤霉素GA3处理会促进该基因的上调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F-BOX蛋白 VvSlY1基因 克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TR-FINDER分析葡萄基因组中LTR反转录转座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卫涛 张焕丽 押辉远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53-1955,共3页
运用LTR-FINDER对葡萄(Vitis vinifera)基因组中的19条染色体LTR反转录转座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葡萄基因组中19条染色体上共检索到5 470个LTR反转录转座子,约占葡萄基因组10.7%。LTR反转录转座子分析为进一步开展葡萄品种鉴定和遗传... 运用LTR-FINDER对葡萄(Vitis vinifera)基因组中的19条染色体LTR反转录转座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葡萄基因组中19条染色体上共检索到5 470个LTR反转录转座子,约占葡萄基因组10.7%。LTR反转录转座子分析为进一步开展葡萄品种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vitis vinifera) lTR反转录转座子 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葡萄幼果营养成分及其抗氧化能力分析
6
作者 贺丽媛 赖恭梯 +6 位作者 李思雨 钟益申 林俊璇 张富民 谢婷婷 郭建辉 赖呈纯 《福建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9-16,共8页
探究不同品种葡萄Vitis vinifera L.幼果营养成分及其差异,为葡萄幼果合理加工利用提供参考。以10个葡萄品种的幼果为研究对象,通过折射法和分光光度计法等技术对其营养成分进行测定,比较不同葡萄品种幼果中可溶性固形物、总酸、还原糖... 探究不同品种葡萄Vitis vinifera L.幼果营养成分及其差异,为葡萄幼果合理加工利用提供参考。以10个葡萄品种的幼果为研究对象,通过折射法和分光光度计法等技术对其营养成分进行测定,比较不同葡萄品种幼果中可溶性固形物、总酸、还原糖、类黄酮和多酚等多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差异,并采用FRAP法评价葡萄幼果的总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夏黑葡萄幼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最高,分别为7.73%和40.6 mg·g^(−1) FW;金手指葡萄幼果的还原糖含量最高,为41.60 mg·g^(−1) FW;早夏葡萄幼果的粗多糖含量最高,为46.47 mg·g^(−1) FW;阳光玫瑰葡萄幼果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为4.29μg·g^(−1) FW;黑美人葡萄幼果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为390.00μg·g^(−1) FW;金手指葡萄幼果的果胶含量最高,为16.61μmol·g^(−1) FW;巨玫瑰葡萄幼果的黄酮、多酚、原花青素和单宁含量均最高,分别为35.31、6.45、39.11和56.72 mg·g^(−1) FW。不同品种葡萄幼果总抗氧化能力存在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葡萄幼果总抗氧化能力与黄酮、原花青素、多酚和单宁含量呈极显著相关。该研究探明了葡萄幼果营养成分的差异和特性,可为葡萄幼果的分类加工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幼果 品种 营养成分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VvAGL11和VvAGL15基因的鉴定及其在赤霉素诱导葡萄无核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崔梦杰 郭凤菲 +3 位作者 王晨 纠松涛 朱旭东 房经贵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1-269,共9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VvAGL11和VvAGL15在应答赤霉素(GA3)信号诱导葡萄无核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巨峰’葡萄为试材,鉴定了VvAGL11和VvAGL15的c DNA全长序列,并通过分析基因的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预测其潜在功能,同时运用RT-qPC...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VvAGL11和VvAGL15在应答赤霉素(GA3)信号诱导葡萄无核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巨峰’葡萄为试材,鉴定了VvAGL11和VvAGL15的c DNA全长序列,并通过分析基因的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预测其潜在功能,同时运用RT-qPCR方法检测对照和GA3处理组葡萄VvAGL11和VvAGL15的时空表达水平。[结果]GA3处理能够诱导葡萄果实无核化,使葡萄果粒和果穗显著伸长,穗轴增粗。同时,鉴定到VvAGL11(MG581423)和VvAGL15(MG581424)的c DNA全长序列。VvAGL11和VvAGL15蛋白序列与可可和棉花的亲缘关系较近;二者均含有MADS-MEF2-like和K-box家族保守结构域,属于MADS-box转录因子家族;其主要二级结构元件为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且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蛋白结构具有保守性。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显示:二者均含有响应赤霉素和胚乳发育相关的motifs。RT-qPCR分析显示,在果实硬核期和转色期的种子中,VvAGL11和VvAGL15的表达量较高,而GA3处理能够显著抑制其在种子中的表达。[结论]鉴定到MADS-box基因家族中的2个成员,分别为VvAGL11和VvAGL15。GA3处理可抑制VvAGL11和VvAGL15在种子区的表达,影响种胚的正常发育,从而形成无核果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VvAGl11 VvAGl15 克隆 种胚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l_3溶液引起葡萄白藜芦醇积累与Halliwell-Asada途径的偶联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董锦蕾 李月荣 +1 位作者 王晓琴 张波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13-1720,共8页
【目的】FeCl_3溶液可导致葡萄白藜芦醇积累但机制不明,研究Halliwell-Asada(H-A)途径与白藜芦醇积累的关系在损伤保护角度。【方法】FeCl_3溶液处理葡萄叶片后,检测细胞损伤程度和活性氧水平,分析白藜芦醇与H-A途径相关基因表达变化规... 【目的】FeCl_3溶液可导致葡萄白藜芦醇积累但机制不明,研究Halliwell-Asada(H-A)途径与白藜芦醇积累的关系在损伤保护角度。【方法】FeCl_3溶液处理葡萄叶片后,检测细胞损伤程度和活性氧水平,分析白藜芦醇与H-A途径相关基因表达变化规律。【结果】FeCl_3溶液造成叶片活性氧积累与叶片损伤正相关,且伴随白藜芦醇呈量效关系积累,峰值36.83μg/g;白藜芦醇合成途径以及H-A途径下相关酶PAL、C_4H、4CL、STS、APX和MDAR的基因表达量除DHAR基因外均明显上调;H_2O_2协同处理增加白藜芦醇含量,抗氧化剂NAC和GSH-EE协同则相反。【结论】Fe Cl3溶液降低葡萄叶片H-A途径对活性氧的清除能力,造成氧化胁迫并引起白藜芦醇积累,提示白藜芦醇合成与H-A途径存在偶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细胞损伤 H-A途径 ROS积累 美国红地球葡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BiSeNet的葡萄黑麻疹病害程度分级预测 被引量:2
9
作者 白春晖 陈健 郜鲁涛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187-193,222,共8页
为了准确对葡萄(Vitis vinifera L.)黑麻疹病害程度进行分级预测,通过语义分割模型将叶片部分和病斑部分分割出来,以同一叶片上病斑面积与总叶面积的比值作为疾病严重程度分级的依据,对葡萄黑麻疹病害程度进行分级预测。精确标注了Plant... 为了准确对葡萄(Vitis vinifera L.)黑麻疹病害程度进行分级预测,通过语义分割模型将叶片部分和病斑部分分割出来,以同一叶片上病斑面积与总叶面积的比值作为疾病严重程度分级的依据,对葡萄黑麻疹病害程度进行分级预测。精确标注了PlantVillage公开数据库中的419张葡萄疾病图像,细分为背景、叶片和病斑3个类别,并应用了数据增强技术增加样本多样性。以BiSeNet作为基准模型,引入GhostNet作为上下文路径的主干提取网络,不仅保持了较小的模型参数量,而且在精度上实现了明显提升,满足病害程度分级预测的需求。提出了累加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CASPP)模块,用来替换BiSeNet模型中单一的上下文嵌入模块,以增强BiSeNet模型的多尺度上下文信息提取能力,提高了模型的分割精度。经过测试,本研究模型在测试集中的平均交并比为94.11%,在对葡萄黑麻疹病害程度进行分级预测时,准确率达98.21%,能够精确地对葡萄黑麻疹病害程度进行分级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SeNet 深度学习 语义分割 病害程度 分级预测 葡萄(vitis vinifera l.) 黑麻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分综合管理模式对葡萄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火良 韩科峰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608-613,共6页
为了研究生物有机肥和葡萄专用水溶肥在葡萄上的施用效果,连续2 a(2020年和2021年)采用小区试验,以常规施肥为对照(FP处理),分别设置了施用生物有机肥(SR处理)和施用生物有机肥+专用水溶肥(ISSM处理),研究其对葡萄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 为了研究生物有机肥和葡萄专用水溶肥在葡萄上的施用效果,连续2 a(2020年和2021年)采用小区试验,以常规施肥为对照(FP处理),分别设置了施用生物有机肥(SR处理)和施用生物有机肥+专用水溶肥(ISSM处理),研究其对葡萄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2 a试验ISSM处理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分别为11985和10939 kg·hm^(-2),与FP比,ISSM处理增产效果最明显,增幅分别为2550和2528 kg·hm^(-2),增产率达到了27.03%和30.05%。在葡萄园地土壤养分含量方面,ISSM处理对提高土壤pH值、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交换性钙镁含量效果显著,但对提高土壤全氮含量和有机质含量效果不明显。在土壤养分含量与葡萄产量相关性方面,2 a的葡萄产量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和交换性钙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综合分析,生物有机肥配施专用水溶肥(ISSM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葡萄 产量 土壤养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叶葡萄和欧亚种葡萄叶片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作用
11
作者 郭泽西 韦淑梅 +6 位作者 李旭东 刘露露 潘凤英 孙大运 尹玲 黄羽 曲俊杰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5-191,共7页
为了明确不同抗性葡萄的叶片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作用,以对葡萄霜霉病免疫的圆叶葡萄品种Noble及感病的欧亚种葡萄品种赤霞珠的幼叶和成龄叶乙醇提取物(叶片经干燥、粉碎后,以95%乙醇进行超声提取)为试材,设置不同浓度梯度,检测其... 为了明确不同抗性葡萄的叶片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作用,以对葡萄霜霉病免疫的圆叶葡萄品种Noble及感病的欧亚种葡萄品种赤霞珠的幼叶和成龄叶乙醇提取物(叶片经干燥、粉碎后,以95%乙醇进行超声提取)为试材,设置不同浓度梯度,检测其对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葡萄生单轴霉)孢子囊和游动孢子萌发的影响,同时测定其对霜霉病的室内防治作用。结果表明,两种抗性葡萄的叶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和游动孢子的萌发均具有抑制作用。1 mg/mL叶片提取物处理下孢子囊萌发率即显著低于对照(无菌水和5%乙醇),而且叶片提取物浓度从10 mg/mL增加到50 mg/mL时孢子囊萌发率显著下降。在10 mg/mL叶片提取物处理下游动孢子萌发率即显著低于对照。两种抗性葡萄幼叶和成龄叶提取物浓度为10、25和50 mg/mL时,仅10 mg/mL“赤霞珠”成龄叶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的室内防治效果为95.0%,其余处理均为100.0%。“Noble”和“赤霞珠”叶提取物具有抑制霜霉病菌孢子囊和游动孢子萌发的作用,其室内防治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霜霉病 叶片提取物 圆叶葡萄 欧亚种葡萄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醋液对葡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海燕 鲍民胡 +3 位作者 王红军 张婷 张莹莹 郑然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15-18,共4页
为挖掘更多葡萄(Vitis vinifera L.)灰霉病的生防资源,分析不同浓度木醋液对葡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孢子量、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葡萄离体叶片灰霉病菌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木醋液浓度为0.500 0%,灰霉病菌菌株HM22-5菌丝生长和产... 为挖掘更多葡萄(Vitis vinifera L.)灰霉病的生防资源,分析不同浓度木醋液对葡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孢子量、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葡萄离体叶片灰霉病菌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木醋液浓度为0.500 0%,灰霉病菌菌株HM22-5菌丝生长和产孢受到明显抑制,菌丝生长抑制率为55.93%,分生孢子量显著降低,分生孢子萌发抑制率为97.08%;当木醋液浓度为1.000 0%时,葡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可达90.00%以上,分生孢子萌发抑制率为100.00%,对葡萄离体叶片的防效达77.32%;木醋液浓度为2.000 0%时,葡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为100.00%,对葡萄离体叶片的防效达89.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醋液 葡萄(vitis vinifera l.) 灰霉病菌 菌丝生长 孢子萌发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华菊混种葡萄对两种植物镉积累的影响
13
作者 金鑫 张地莲 +5 位作者 戴真 张熙 李婉 刘幸林 张诗翌 林立金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30-33,共4页
为降低果树镉积累,采用盆栽试验,将观赏型镉富集植物硫华菊(Cosmos sulphureus)和葡萄(Vitis vinifera L.)混种在镉污染的土壤上,研究了硫华菊混种葡萄对2种植物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硫华菊混种葡萄提高了硫华菊植株的生物量和镉含量... 为降低果树镉积累,采用盆栽试验,将观赏型镉富集植物硫华菊(Cosmos sulphureus)和葡萄(Vitis vinifera L.)混种在镉污染的土壤上,研究了硫华菊混种葡萄对2种植物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硫华菊混种葡萄提高了硫华菊植株的生物量和镉含量,分别较硫华菊单种提高8.63%和22.40%;降低了葡萄植株的生物量和镉含量,分别较葡萄单种降低6.74%和34.84%。硫华菊混种葡萄提高了硫华菊植株的镉积累量,降低了葡萄植株的镉积累量,其中,混种的硫华菊植株镉积累量较其单种提高33.00%,而混种的葡萄植株镉积累量较其单种降低39.21%。此外,2种植物的整株生物量与整株镉含量、整株镉积累量、富集系数均呈负相关,整株镉含量与整株镉积累量、富集系数呈正相关,整株镉积累量与富集系数也呈正相关。因此,硫华菊混种葡萄能促进硫华菊对镉的积累、降低葡萄对镉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华菊(Cosmos sulphureus) 混种 葡萄(vitis vinifera l.) 镉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巨峰葡萄节间和带节茎段导水特性的影响
14
作者 王瑞庆 周晋浩 +2 位作者 程远东 刘文玲 张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3-869,共7页
[目的]研究旨在明确巨峰葡萄枝条木质部导水能力与温度的量化关系,探索节对水分运输效率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以巨峰葡萄1年生枝条为材料,在0.5~40℃温度范围,利用低压液流计法测试节间和带节茎段的导水率、比导率及导水率损失(PLC)... [目的]研究旨在明确巨峰葡萄枝条木质部导水能力与温度的量化关系,探索节对水分运输效率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以巨峰葡萄1年生枝条为材料,在0.5~40℃温度范围,利用低压液流计法测试节间和带节茎段的导水率、比导率及导水率损失(PLC)随温度的变化,分析节与节间茎段导水特性的差异。[结果]巨峰葡萄茎段导水率和比导率均与温度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当温度从0.5℃升高至40℃,节间茎段的初始导水率、最大导水率、初始比导率、最大比导率分别升高154%、198%、157%和200%。节间茎段的导水率和比导率显著大于带节茎段,且差异随着温度升高呈增大趋势。节间茎段的PLC显著大于带节茎段,而带节茎段的导水率和比导率受温度的影响小于节间茎段。利用线性回归方程可对不同温度下的导水率和比导率进行预测。导水率和比导率与各温度下水的粘滞系数进行权衡后,各温度下的权衡导水率和权衡比导率没有明显差异。[结论]葡萄茎段导水率和比导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节对水分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有权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峰葡萄 温度 导水率 比导率 木质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反应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45
15
作者 张君玉 郭大龙 +3 位作者 龚莹 刘崇怀 李猛 张国海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9-214,共6页
SCoT标记是一种新型目的基因分子标记方法,采用L16(45)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2种方法优化了葡萄SCoT-PCR反应体系,结果表明正交试验中关键影响因子为dNTPs浓度,单因素试验中为dNTPs和Mg2+浓度。综合2种方法,优化的葡萄SCoT-PCR反应体系为... SCoT标记是一种新型目的基因分子标记方法,采用L16(45)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2种方法优化了葡萄SCoT-PCR反应体系,结果表明正交试验中关键影响因子为dNTPs浓度,单因素试验中为dNTPs和Mg2+浓度。综合2种方法,优化的葡萄SCoT-PCR反应体系为:Mg2+2.0 mmol.L-1、dNTPs 0.3 mmol.L-1、Taq酶1.0 U、引物0.3μmol.L-1、DNA模板30 ng,总体积20μL。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1 min,54℃退火1 min,72℃复性2 min,34个循环;最后72℃延伸8 min。该反应体系在20个葡萄品种的验证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该反应体系的建立为葡萄种质遗传多样性评价、基因组分析、指纹图谱构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SCoT 正交设计 单因素试验 体系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亚种葡萄花色素苷的积累及UFGT基因的RT-PCR表达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程建徽 雷鸣 +2 位作者 杨夫臣 吴永华 吴江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08-812,共5页
以欧亚种葡萄为试材,研究南方设施栽培条件下果实中花色素苷的积累与着色。结果表明,转熟期花色素苷开始积累,果实颜色由绿转红直至成熟,其积累的花色素苷以单糖苷类为主,不同于欧美杂交种,品种间花色素苷组分也存在差异。设施条件下与... 以欧亚种葡萄为试材,研究南方设施栽培条件下果实中花色素苷的积累与着色。结果表明,转熟期花色素苷开始积累,果实颜色由绿转红直至成熟,其积累的花色素苷以单糖苷类为主,不同于欧美杂交种,品种间花色素苷组分也存在差异。设施条件下与离体培养结果均表明外源应用ABA和鼠李糖能够促进欧亚种葡萄红地球果实花色素苷的积累,芍药色素糖苷含量增加显著,蔗糖则起抑制作用。半定量RT-PCR分析显示,葡萄糖类黄酮转移酶RGufgt基因(GenBank:DQ513314)在葡萄幼叶中表达,在绿果时不表达,果实转熟着色后即开始表达,直至果实成熟,同花色素苷积累过程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种葡萄 花色素苷 积累 UFGT基因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砧木对欧亚种葡萄红亚历山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5
17
作者 程建徽 梅军霞 +2 位作者 郑婷 魏灵珠 吴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07-1616,共10页
为了评价不同砧木嫁接对南方湿热地区欧亚种葡萄生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嫁接栽培的生物学效应,以22份砧木嫁接的欧亚种葡萄红亚历山大为试材,研究砧木对葡萄生长、产量与品质指标的影响,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葡萄砧穗组合的果实... 为了评价不同砧木嫁接对南方湿热地区欧亚种葡萄生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嫁接栽培的生物学效应,以22份砧木嫁接的欧亚种葡萄红亚历山大为试材,研究砧木对葡萄生长、产量与品质指标的影响,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葡萄砧穗组合的果实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生长势的隶属函数值以5BB嫁接植株最高;砧木对嫁接葡萄单株产量影响较大,变异系数23.11%,以Dog Ridge、Saltcreek、Freedom与Rupestris du lot单株产量较高;对葡萄果实品质性状影响较大的是色度角与花色素苷含量,其变异系数为64.19%和53.35%,Freedom、Rupestris du lot、Saltcreek与华佳8号砧嫁接显著促进接穗果实着色;对葡萄果肉中总酚、类黄酮以及FRAP与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较高,变异系数分别34.92%、35.12%、37.22%与36.58%,SO4、Rupestris du lot与Freedom嫁接果实有较高的酚类物质含量与抗氧化能力。主成分分析评价表明,在南方高温高湿栽培环境下,Freedom、Saltcreek与Rupestris du lot 3个砧木可提高红亚历山大葡萄的果实品质和产量。本研究为南方地区葡萄的嫁接栽培评价提供一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砧木 欧亚种葡萄 产量 品质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全基因组SSR分析和数据库构建 被引量:19
18
作者 蔡斌 李成慧 +3 位作者 姚泉洪 周军 陶建敏 章镇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32,共5页
利用Perl语言开发了用于探寻基因组SSR的程序SSRFinder,并利用其从法国国家基因测序中心(Genoscope)公布的欧亚种葡萄(Vitis viniferaL.)黑比诺品系PN40024的基因组序列中检索到114 520个SSR。其中含单核苷酸、二核苷酸、三核苷酸、四... 利用Perl语言开发了用于探寻基因组SSR的程序SSRFinder,并利用其从法国国家基因测序中心(Genoscope)公布的欧亚种葡萄(Vitis viniferaL.)黑比诺品系PN40024的基因组序列中检索到114 520个SSR。其中含单核苷酸、二核苷酸、三核苷酸、四核苷酸、五核苷酸和六核苷酸重复单元的SSR数目分别为37 648(32.9%)、30 123(26.3%)、18 705(16.3%)、14 566(12.7%)、3 492(3.0%)和9 986(8.7%)个。在各类SSR中,不同核苷酸组成的重复单元频率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富含A/T重复单元的SSR频率最高,而富含C/G重复单元的SSR频率最低。SSR在基因组上主要分布在基因间隔区,其次是基因的非翻译区,在编码区的分布密度最小。三核苷酸和六核苷酸SSR在翻译区的分布密度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SSR。利用这些SSR序列共设计出80 065(69.9%)对SSR引物。另外,本研究开发了一个基于Web界面的SSR数据库DGSSR,收录和注释全基因组与EST的SSR,并提供了查询界面,网址为http://www.yaolab.sh.cn/ss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R 欧亚种葡萄 基因组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欧亚种葡萄引种评价和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吴江 程建徽 +3 位作者 谢鸣 王华新 陈俊伟 杨治元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1-195,共5页
评价了35个欧亚种葡萄品种,认为适合南方栽培的欧亚种葡萄基因型有9个,以其中2个表现优良的主栽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南方欧亚种葡萄优质稳产栽培的几个主要技术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矢富罗莎、红地球分别选择SO4、巨峰作砧木,生长结果最优... 评价了35个欧亚种葡萄品种,认为适合南方栽培的欧亚种葡萄基因型有9个,以其中2个表现优良的主栽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南方欧亚种葡萄优质稳产栽培的几个主要技术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矢富罗莎、红地球分别选择SO4、巨峰作砧木,生长结果最优,平均粒重较自根苗分别增加21.6%、10.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14.8%、2.8%;2个品种采用单十字飞鸟型架式较双十字V型架产量分别提高20.7%、15.0%;2个品种采用5-4-3-2-1摘心法较常规方法结果枝率分别提高51.9%、28.6%;使用细胞酶制剂叶面肥粒重增加1.2 ̄1.6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1%,对降低果实酸度也有一定的影响,明显改善红色品种果实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种葡萄 南方 评价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酿酒葡萄品种嫁接在520A砧木上的栽培表现 被引量:23
20
作者 周万海 曹孜义 +1 位作者 李胜 王雅梅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30-333,共4页
以520A为砧木,梅鹿特、赤霞珠、贵人香为接穗,研究了它们嫁接后的栽培表现。结果表明:赤霞珠,梅鹿特嫁接于520A后,新梢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和自由水/束缚水的值均显著高于其自根苗,穗重、果实糖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于自根苗,有机酸... 以520A为砧木,梅鹿特、赤霞珠、贵人香为接穗,研究了它们嫁接后的栽培表现。结果表明:赤霞珠,梅鹿特嫁接于520A后,新梢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和自由水/束缚水的值均显著高于其自根苗,穗重、果实糖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于自根苗,有机酸含量高于自根苗;贵人香嫁接于520A后,新梢生长量、自由水/束缚水的值和穗重均下降,而叶绿素含量、果实糖含量和有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自根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砧木 嫁接 生产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