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下高校有组织科研的治理创新 被引量:4
1
作者 常亮 赵显嵩 杨春薇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3,共9页
高校是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的关键一环。通过对一体化布局的体系构成、结构逻辑与网络特征进行考察和分析,指出高校科技创新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结合点。回顾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高校科技创新取... 高校是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的关键一环。通过对一体化布局的体系构成、结构逻辑与网络特征进行考察和分析,指出高校科技创新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结合点。回顾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高校科技创新取得的历史性进展与宝贵经验,指出有组织科研将引发高校科技创新的深刻变革。作为大学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高校科技创新治理结构的网络化育成,是推动和实现高校有组织科研治理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应从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构建以“人”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等方面着手,探索以治理创新推进高校有组织科研的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 科技创新 高校有组织科研 新型举国体制 治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院系治理文化的价值意蕴、理论内涵与实践进路
2
作者 胥晚舟 姚聪莉 张冰冰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3-72,共10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院系文化不仅反映着治理现代化的独特内涵,也塑造着学院治理的整体样貌。通过剖析院系治理文化的理论内涵,明确了学院治理文化由价值取向、制度规范和实践活动三个关键层次构成。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以善治为... 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院系文化不仅反映着治理现代化的独特内涵,也塑造着学院治理的整体样貌。通过剖析院系治理文化的理论内涵,明确了学院治理文化由价值取向、制度规范和实践活动三个关键层次构成。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以善治为指向、以法治为取向、以共治为导向的治理文化在引导学院高质量发展、构建学院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构筑现代化治理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在现实中,认同缺失、制度失衡以及信任危机共同阻碍了学院治理文化的生成。基于此,院系应涵养学院治理共同体的价值理念、营造融通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的治理环境,以及培育师生主动参与治理的责任意识,不断推进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而实现学院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系治理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 学院治理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创新采购助力高校科研仪器国产化
3
作者 吴冠仪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278,共6页
合作创新采购在推动高校科研仪器国产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通过促进高校与企业合作,加强科研需求与市场供给对接,为国产科研仪器发展提供市场基础。面对国产仪器在采购中市场认可度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现状,该文分析了合作创新采... 合作创新采购在推动高校科研仪器国产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通过促进高校与企业合作,加强科研需求与市场供给对接,为国产科研仪器发展提供市场基础。面对国产仪器在采购中市场认可度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现状,该文分析了合作创新采购在解决创新问题和发挥性价比优势上的应用潜力,并提出顶层政策导航、制度激励、需求管理和跨部门协作等建议。通过构建“政府–企业–高校–用户”共同发展的生态系统,可加速高校科研仪器的国产化进程,促进国家科技创新的整体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创新采购 科研仪器 国产替代 政府采购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变迁视域下我国高校院系治理创新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常亮 杨春薇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46,共6页
以治理创新为手段推进院系治理现代化,是我国大学治理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制度变迁理论对于阐释治理创新的实现机制和策略选择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可通过降低理论阈值和分析维度使其更加适配于院系治理创新研究;其中,制度移植和制度... 以治理创新为手段推进院系治理现代化,是我国大学治理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制度变迁理论对于阐释治理创新的实现机制和策略选择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可通过降低理论阈值和分析维度使其更加适配于院系治理创新研究;其中,制度移植和制度创新是实现制度变迁的主要途径。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制度黏性不足与路径依赖是院系治理创新中可能出现制度失灵和制度陷阱的主要原因。促进制度移植与制度创新的有机融合、建立健全高校院系领导制度及其体制机制、探索建立保障院系治理基本制度有序迭代的容错机制,构成了以制度变迁方式推进院系治理创新的行动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变迁理论 院系治理创新 制度移植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校院系治理的演进、困境与进路探赜 被引量:2
5
作者 常亮 杨春薇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60,共7页
院系治理是大学治理能否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在协调党政关系主基调下,我国高校院系治理大致历经了“探索初创期”、“调适定型期”和“提质增效期”等三个演进阶段。当前,我国院系治理面临领导体制不健全、制度体系不完备、运行机制不通... 院系治理是大学治理能否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在协调党政关系主基调下,我国高校院系治理大致历经了“探索初创期”、“调适定型期”和“提质增效期”等三个演进阶段。当前,我国院系治理面临领导体制不健全、制度体系不完备、运行机制不通畅、治理主体权责失衡、党组织功能“悬浮化”等瓶颈和困境。推动院系治理现代化,应在遮蔽与澄清、守正与创新的动态调适中科学规避“制度移植陷阱”,创造性地推进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向院系层面的制度移植。在实践中,明晰院系党政共同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党政学协商共治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功能作用,是加快推进院系治理现代化的应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系治理现代化 党政关系 领导体制机制 制度移植 党政联席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系学术治理视角下教师的集体行动困境与消解 被引量:1
6
作者 亓晶 周志强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8,共6页
作为一种结构化的集体行动,院系学术治理过程中教师的集体行动困境主要体现在学术事务决策过程中集体权力的分散与削弱、群体的异质性弱化教师之间的协同、复杂性学术治理事务决策过程中教师参与范围与程度的不确定性、院系学术治理过... 作为一种结构化的集体行动,院系学术治理过程中教师的集体行动困境主要体现在学术事务决策过程中集体权力的分散与削弱、群体的异质性弱化教师之间的协同、复杂性学术治理事务决策过程中教师参与范围与程度的不确定性、院系学术治理过程中的搭便车现象等。从教师参与视角切入,发现院系学术治理过程中牵涉的成员结构与组织结构、权力结构之间的耦合协调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制度制衡失调成为教师参与院系学术治理集体行动困境背后的制度根源。在此基础上,从“弱激励、强关联”的选择性激励、创新纵向与横向权力的分置方式、学术共同体利益的价值同构等方面提出院系学术治理过程中教师集体行动困境的消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系学术治理 教师 集体行动 搭便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创教育中“校—院—系”联动与分层次教育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川 曾国强 +3 位作者 何志华 周君威 李少达 葛良全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8-212,共5页
针对目前在高等学校中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双创教育)存在的"校—院—系"三者定位不准确、分工不明确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校—院—系"联动合作体系的思路,并在该体系中采用4层架构方式实施分层次教育。将创新创业教... 针对目前在高等学校中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双创教育)存在的"校—院—系"三者定位不准确、分工不明确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校—院—系"联动合作体系的思路,并在该体系中采用4层架构方式实施分层次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分解为专业教育、竞赛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4个层次,并分别在专业系部、二级学院及校级机构中分层次、分类别实施,从而形成金字塔式双创教育模式,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教师的积极性,惠及更多学科专业的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院—系”联动 分层次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 金字塔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空间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创新发展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李颖 靳玉军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5-226,共12页
互联网时代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构筑了网络空间。作为最具当代意义的社会公共空间,网络空间孕育产生了全新的人类虚拟生存方式和虚拟社会的社会存在形式,网络空间及空间转向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视域,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 互联网时代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构筑了网络空间。作为最具当代意义的社会公共空间,网络空间孕育产生了全新的人类虚拟生存方式和虚拟社会的社会存在形式,网络空间及空间转向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视域,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充满诱惑和生机的新兴领域。网络空间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提供了新的实践环境,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当前,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面临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多重压力、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网络空间延展困境、大学生思想行为失范等诸多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互联网发展要求,强化网络空间问题意识导向,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从网络空间这一个全新的层面去寻求解决方法,提出更具解释力、影响力和说服力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治理构图。立足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和主体性思想,基于网络空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创新发展体现在系统重构与协同共建、信息生产与供需平衡、秩序调控与活力创造、动态开放与价值对话四个方面,从而分别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理念、方法、路径和机制创新。其中,理念创新是根本,方法创新是关键,路径创新是基础,机制创新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本科高校“产学研教创”育人模式的探索与改革——基于X大学OPCE创新教育理念的实践 被引量:30
9
作者 吴国玺 郑直 刘培蕾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6-124,共9页
地方本科高校已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在人才培养中存在定位不清、与实践脱节、专业设置更新慢等问题,制约了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X大学基于OPCE创新教育理念,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产学研教创”育人模... 地方本科高校已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在人才培养中存在定位不清、与实践脱节、专业设置更新慢等问题,制约了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X大学基于OPCE创新教育理念,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产学研教创”育人模式。该模式通过打造“产创联通”育人路径,夯实“学创课程”育人基础,建立“研创融通”育人制度,形成“教创融合”育人格局,构建大创新育人新机制,为国家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本科高校 人才培养 OPCE创新教育理念 实践教学 全过程评价 校地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维度的创新教育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耀烈 王茜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3-136,共4页
创新人才是创新文化形成的核心,而教育机构是培育他们的摇篮。面向创新的教育体系构建则是培育出更多的创新人才,加快创新文化体系形成的主要途径。通过对浙江省教育机构、企业组织、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员的访谈、问卷调查,进... 创新人才是创新文化形成的核心,而教育机构是培育他们的摇篮。面向创新的教育体系构建则是培育出更多的创新人才,加快创新文化体系形成的主要途径。通过对浙江省教育机构、企业组织、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员的访谈、问卷调查,进一步确定基于政府(G)、教育机构(E)和企业组织(O)因素的创新人才培育影响因素体系,并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主导因素的回归模型,明确了各个主要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教育 影响因素 实证研究 政府部门 教育机构 企业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中的跨部门合作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孙涛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8-73,共6页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建立跨部门合作治理机制是克服传统社会管理体制弊端,应对复杂社会治理形势的必然选择。跨部门合作治理建立在组织之间相互信任、相互依赖以及共同的价值目标之上,而且离不开一定的行...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建立跨部门合作治理机制是克服传统社会管理体制弊端,应对复杂社会治理形势的必然选择。跨部门合作治理建立在组织之间相互信任、相互依赖以及共同的价值目标之上,而且离不开一定的行政安排。通过建立一系列跨部门合作治理机制形成新的合作治理结构,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体制创新 跨部门合作治理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的管理与创新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宏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1-132,共2页
阐明了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的作用,就如何加强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的管理和创新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院系图书资料室可以从建立专业特色数据库、资源共享、规范管理及人员培训等方面着手,来更好地发挥院系图书资料室的作用。
关键词 院系图书资料室 管理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撑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54
13
作者 刘广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51-155,共5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背后,存在高校、政府和企业等政产学研合作主体的协同创新和合作博弈行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有助于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推进政府、高校和企业间的深度合作。基于夏普利值法的合作博弈利益分配策略... 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背后,存在高校、政府和企业等政产学研合作主体的协同创新和合作博弈行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有助于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推进政府、高校和企业间的深度合作。基于夏普利值法的合作博弈利益分配策略,构建了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政府、高校和企业等各方参与主体利益分配模型,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大学生创新创业 政产学研合作 协同创新 合作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高专院校系资料室建设的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5
14
作者 贾晓彦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7-268,共2页
受科学发展与网络技术的影响,系资料室的存在已经成为一种争议。文章对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是否建立系资料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图书馆在不建立系资料室的状况下采取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系资料室 图书馆 高职高专院校 馆藏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特征及运行机制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魁鸿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49-52,共4页
高校协同创新是高校、企业、政府等机构在某一重大战略需求的引导下协作攻关的创造性活动,其具有原创性、协作性和任务导向性等特征。目前,高校协同创新存在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政府职责不清、体制机制不完善等现实障碍。因此,相关部... 高校协同创新是高校、企业、政府等机构在某一重大战略需求的引导下协作攻关的创造性活动,其具有原创性、协作性和任务导向性等特征。目前,高校协同创新存在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政府职责不清、体制机制不完善等现实障碍。因此,相关部门应紧密合作,构建由知识创新机制、知识转化机制和政府协调机制组成的协同创新耦合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协同创新活动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高等学校 企业 政府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协同创新机构中的协同度问题探析——基于“组织—治理”的视角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芸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5-51,共7页
"协同"机制的构建与有效运作是协同创新的核心要义之一。在"2011计划"的运作过程中,高校协同创新机构作为既有体制下的组织形态与治理"特区",依然受制于既有体制的种种壁垒,"组织—治理"很多... "协同"机制的构建与有效运作是协同创新的核心要义之一。在"2011计划"的运作过程中,高校协同创新机构作为既有体制下的组织形态与治理"特区",依然受制于既有体制的种种壁垒,"组织—治理"很多情形下出于"空转"而缺乏实质性的管控,协同创新机构没有成为引领合作的先导,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各机构的功利附属。高校协同创新机构的管理创新依然远落后于科研创新的步伐,"低协同度"成为阻碍实质科研创新的突出问题。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既不同于以"权力—命令"为链条的科层组织,也有别于以"契约—交易"为纽带的市场组织,其组织形态应该是一种比科层组织更灵活,比市场组织更有效的网络组织,因此有必要将其产生的协同度问题置于"组织—治理"的视角下结合网络组织及其治理相关理论加以重新审视。高校协同创新机构协同度的提升要通过以重大科研成果产出、体制机制协同绩效生成等为目标,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才能得以实现。通过文化协同、组织协同、战略协同的具体路径,希望有效改变高校协同创新机构"逻辑实体、物理虚体"的状态,推进协同创新的组织形态和治理结构"脱虚向实",实现整体协同效率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协同创新机构 协同度 网络组织 治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治理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 被引量:5
17
作者 郑军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7-112,共6页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主要表现在有效供给方面存在引导力不强、适应性不足、系统性不够。高校思政教育有效供给的集成创新需要运用集成创新思想,发挥其“互补、相...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主要表现在有效供给方面存在引导力不强、适应性不足、系统性不够。高校思政教育有效供给的集成创新需要运用集成创新思想,发挥其“互补、相容”“整体功能倍增”“融合创新”等特点和效应。文章从治理目标、治理结构、治理机制以及治理文化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集成创新 高校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现状与改革路径 被引量:12
18
作者 石庆福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1-22,共2页
目前,高校已有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和形式比较丰富,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改革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实现"全员化、全过程化、全方位化",做到"六针对""六推动",建立创新创... 目前,高校已有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和形式比较丰富,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改革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实现"全员化、全过程化、全方位化",做到"六针对""六推动",建立创新创业教学机构以及政校企联合办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建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经济联动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 政校企联合办学 联动发展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水孤村花数朵,于无人处最销魂——教育家杜国庠功行的铭述追望
19
作者 董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1,207,共17页
杜国庠澄海志学,东瀛修习。毕业归来,任教北京大学,兼行自由研究和个别教育,宣传新兴学说,剖析学校制度。出任中学校长,试行"亲爱力学"说。指导上海左翼文化团体的秘密活动,参加国民政府领导的抗战文化建设。战后在上海,有公... 杜国庠澄海志学,东瀛修习。毕业归来,任教北京大学,兼行自由研究和个别教育,宣传新兴学说,剖析学校制度。出任中学校长,试行"亲爱力学"说。指导上海左翼文化团体的秘密活动,参加国民政府领导的抗战文化建设。战后在上海,有公开的文化身份,有隐匿的政治使命。1950年始,政治角色和文化角色合二为一,在学术复元、基础重建、制度改革、文化再造等方面,不舍昼夜。杜国庠的信仰与行动一体,性情与职业无隙,气节才望及其教育家形象,固不显扬。年谱、文编、诗文全集之类基础材料未备,有关论文不多,专题著作罕见。对这位摩诘稀声的教育家的研究应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国庠华南师范学院 大教联(上海大学教授联谊会) 文工委(国民政府军事委员 会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 文委(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 亲爱力学说金山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创新投入可以促进市场创新投入吗——基于我国内地63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科技创新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周志远 左月华 邹宇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18,共9页
高校是我国重要的创新研发主体,高校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和市场,这两种异质性研发创新投入关系值得关注。选取2005-2018年我国内地63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科技创新数据,采用面板VAR模型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对高校科技创... 高校是我国重要的创新研发主体,高校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和市场,这两种异质性研发创新投入关系值得关注。选取2005-2018年我国内地63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科技创新数据,采用面板VAR模型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对高校科技创新投入中政府创新投入与市场创新投入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高校科技创新活动中,政府创新投入对市场创新投入存在积极影响,这种促进作用存在两期左右的滞后期,且只在短期内显著;从长期看,政府投入对市场投入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创新投入 市场创新投入 高校科技创新 信号效应 知识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