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rform Stability of Isoflavones of Soybean Cultivar Evaluated by Genotype-genotype×environment(GGE) Biplot 被引量:1
1
作者 Han Ying-peng Lian Ming +3 位作者 Wang Jin-yang Wu De-peng Jing Yan Zhao Xue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9年第4期1-10,共10页
As one of the secondary metabolites,the isoflavones formed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ybean[Glycine max(L.)Merr.]seeds.The total and individual isoflavone contents,a typical quantitative trait,were affected by signif... As one of the secondary metabolites,the isoflavones formed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ybean[Glycine max(L.)Merr.]seeds.The total and individual isoflavone contents,a typical quantitative trait,were affected by significant genotypes of environments(GE)interaction and controlled by many genes with main or minor effects.In the present study,99 soybean cultivars,collected from northeastern China,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isoflavone performances.Genotype-genotype×environment(GGE)biplot software demonstrated an ability to provide information on genetic main effects than solely on phenotypic perform.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system was used to extract and determine the isoflavone content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most genotypes significantly varied among six tested environments.P40(Xiaolimoshidou)was the best-performed genotype with mean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 for glycitein content across six different environments.P88(L-59Peking)was the super genotype with mean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 on each tested environment for daidzein,genistein and the total isoflavone.E5(Gongzhuling in 2016)was the best environment for optimal environmental factor mining.P70(Charleston),P67(Baichengmoshidou)and P50(Jiunong 20)were the optimal genotypes with the highest field among 99 cultivars on each tested environment for genistein.P70(Charleston),P67(Baichengmoshidou)and P14(Hefeng 25)were the optimal genotypes with the highest field among 99 cultivars on each tested environment for daidzein.P40(Xiaolimoshidou),P45(Jinshanchamodou),P33(Dongnong 48)and P56(L-5)were the optimal genotypes with the highest field among 99 cultivars on each tested environment for glycitein.P70(Charleston)and P67(Baichengmoshidou)were the optimal genotypes with the highest field among 99 cultivars on each tested environment for the total isoflavone.GGE biplot was a rational method for stability and adaptation evaluation of soybean isoflavones,and could assist soybean breeder to select a good culture and a suitable tested site.It provided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breeding site and a selection site of soybean isoflavones.This study was valuable to identify genotypes with stable performances of isoflavones of these 99 cultivars for developing new cultiv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YBEAN ISOFLAVONE STABILITY genotype-genotype×environment(gge)bip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LUP育种值和GGE双标图的陈山红心杉优良家系选择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兴彬 黎志强 +4 位作者 彭小兵 娄永锋 冷春晖 肖平江 肖复明 《南方林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基于BLUP育种值和GGE双标图评价陈山红心杉家系的速生性和稳定性,为陈山红心杉家系的选择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对江西省3个试验点的陈山红心杉1.5代种子园31个半同胞家系进行生长性状(胸径)测定,通过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 【目的】基于BLUP育种值和GGE双标图评价陈山红心杉家系的速生性和稳定性,为陈山红心杉家系的选择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对江西省3个试验点的陈山红心杉1.5代种子园31个半同胞家系进行生长性状(胸径)测定,通过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获得各家系4年生胸径育种值,再进行GGE双标图分析,对家系和试验点进行评价。【结果】3地点联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胸径在家系间、地点间以及地点和家系间差异极显著。GGE双标图分析的前两个主成分解释方差变异的94.73%。安福点的代表性和区分力最强,婺源点的代表性和区分力最弱。最速生的家系是21号、17号和8号,最稳定的家系是22号和18号。21号和17号家系既速生又稳定。【结论】3个试验点中,安福试验点有最好的区分力和代表性。综合考虑,21号和17号为既速生又稳定家系。GGE双标图分析法能有效用于陈山红心杉家系及试验地点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线性无偏预测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gge双标图 陈山红心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LUP和GGE双标图的花生产量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邓丽 任丽 +4 位作者 郭敏杰 苗建利 芦振华 殷君华 王培云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96,共6页
本研究采用最佳线性无偏预测值(BLUP)和基因型主效加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GGE)双标图的评价方法,对黄淮海中南片多点联合试验的小粒花生品种的丰产稳产适应性及试验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进行分析,探究基因型和环境对花生生长的影响,明确... 本研究采用最佳线性无偏预测值(BLUP)和基因型主效加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GGE)双标图的评价方法,对黄淮海中南片多点联合试验的小粒花生品种的丰产稳产适应性及试验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进行分析,探究基因型和环境对花生生长的影响,明确各品种的丰产稳产性及适应性。对BLUP值和原始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热图对比,结果表明,两组数据之间有较多差异,对于产量变异的解释,BLUP值比原始数据更加可靠。BLUP-GGE双标图联合分析结果表明,开农308的丰产稳产适宜性排在首位,其次为汾花8号、远杂9102;泰安、开封、濮阳的区分力和代表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BLUP值 gge双标图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GE双标图的晋西北黄土高原谷子生产稳定性与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贾苏卿 杜艳伟 +1 位作者 禾璐 徐嘉 《北方农业学报》 2024年第3期38-48,共11页
【目的】评价山西省晋西北黄土高原春播谷子品种的产量稳定性与适应性,以及各试点的代表性与区分力,为晋西北谷子品种的合理布局以及谷子品种鉴定试点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GGE双标图法对2021、2022年在山西省晋西北黄土高原8个... 【目的】评价山西省晋西北黄土高原春播谷子品种的产量稳定性与适应性,以及各试点的代表性与区分力,为晋西北谷子品种的合理布局以及谷子品种鉴定试点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GGE双标图法对2021、2022年在山西省晋西北黄土高原8个试点参试的12个谷子品种(系)产量稳定性、适应性以及环境的区分力和代表性进行分析。【结果】品种(系)、环境以及品种(系)与环境交互作用对谷子产量的影响均表现出极显著水平。8个试点划分为两个生态区,原平、偏关、临县和保德为同一生态区,五寨、静乐和岚县为另一个生态区,兴县两年间的结果不稳定无法区划。12个参试谷子品种(系)中,长农35号和长农47号表现为丰产且稳产,适宜在晋西北黄土高原8个试点种植;长生13号丰产性好但不稳定,适宜在五寨、静乐和岚县种植;晋谷21号稳产性好但产量低;而承15-m328的产量和稳定性均不佳,不适宜在晋西北黄土高原种植。【结论】适宜在山西省晋西北黄土高原种植的丰产稳产谷子品种为长农35号和长农47号。临县、静乐和偏关3个试点具有高区分力和代表性,是较理想的谷子品种鉴定试点;原平、五寨和保德3个试点的区分力强但代表性不足,适合用于筛选稳产性差的谷子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gge双标图 稳产性 适应性 品种(系)与环境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不同生态区玉米品种密度效应及稳产适应性分析
5
作者 丁勇 宋淼 +6 位作者 张留声 穆心愿 乔江方 刘桂珍 李会勇 张香粉 夏来坤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89-1602,共14页
【目的】研究河南省不同生态区玉米品种密度效应及稳产适应性,为筛选高产广适玉米品种,构建河南省夏玉米种植密度优化布局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2—2023年在河南省6个生态区(环境)进行大田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为密度... 【目的】研究河南省不同生态区玉米品种密度效应及稳产适应性,为筛选高产广适玉米品种,构建河南省夏玉米种植密度优化布局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2—2023年在河南省6个生态区(环境)进行大田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为密度,共4个水平,分别为60000、67500、75000、82500株/ha(仅2023年);副处理为品种,为14个黄淮海地区和河南省近年来审定的玉米新品种。通过方差分析、高稳系数法、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分析、相关分析及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等方法,系统评估玉米品种适应性、产量构成因素及密度响应特征。【结果】种植密度、环境和品种、两两交互作用及三者的共同交互作用均对夏玉米产量、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022和2023年环境对夏玉米产量变异的解释比例较高,分别为27.91%和43.18%,品种次之,解释比例分别为9.76%和10.19%,密度最小,解释比例分别为1.54%和2.25%。不同环境下,2022年夏玉米产量表现为南阳>漯河>商丘>洛阳>安阳>周口,2023年表现为南阳>周口>洛阳>商丘>安阳>漯河。基于高稳系数法、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分析结果显示,京科999、秋乐368、中科玉505、郑单5179等玉米品种丰产性较好,适合河南省种植,安阳和商丘较其他环境有较强的品种区分能力。产量与株高、穗位高、穗长、穗行数和行粒数均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或P<0.001)正相关,与倒伏倒折率呈极显著(P<0.001)负相关。河南省通过合理的品种选择可以实现增产,但并不是所有地区都适合增密,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夏玉米最优种植密度为71823.56株/ha,理论产量为9358.10 kg/ha。【结论】合理的种植密度与品种搭配是提高河南省夏玉米产量的关键。河南省夏玉米最适宜种植密度为71823.56株/ha,适合种植的高产稳产品种为京科999和秋乐3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耐密性 品种—环境互作 AMMI模型 gge双标图 籽粒产量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GGE双标图分析我国春小麦的淀粉峰值粘度 被引量:38
6
作者 张勇 何中虎 张爱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5-251,共7页
将原始数据减去各试点均值后形成的数据集中只含基因型主效 G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GE,合称 GGE。对 GGE做单值分解 ,以第一和第二主成分近似 ,按第一和第二主成分值将所有品种和试点绘于同一平面图即形成GGE双标图。以其分析我国春麦... 将原始数据减去各试点均值后形成的数据集中只含基因型主效 G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GE,合称 GGE。对 GGE做单值分解 ,以第一和第二主成分近似 ,按第一和第二主成分值将所有品种和试点绘于同一平面图即形成GGE双标图。以其分析我国春麦区 10个试点 2 0个品种淀粉糊化特性的峰值粘度 ,结果表明铁春 1号在大部分试点峰值粘度表现较好 ,其次为晋春 9号 ,而宁作 17表现最差 ,且不稳定。哈尔滨试点具有较高的淀粉峰值粘度 ,可用于筛选品种的淀粉品质及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 gge双标图 春小麦 淀粉峰值 粘度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GE双标图的水稻区试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63
7
作者 王磊 程本义 +1 位作者 鄂志国 杨仕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8-416,共9页
区域试验是作物新品种从选育到审定、推广的重要环节。而对试验数据的分析汇总,尤其是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比较流行和有效的方法是AMMI模型和SREG模型的GGE双标图,但基于SREG模型的GGE双标图的方法应用在近年来更为... 区域试验是作物新品种从选育到审定、推广的重要环节。而对试验数据的分析汇总,尤其是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比较流行和有效的方法是AMMI模型和SREG模型的GGE双标图,但基于SREG模型的GGE双标图的方法应用在近年来更为广泛。本文简要介绍GGE双标图,并以2012年南方稻区晚籼早熟B组品种区域试验数据为例,利用GGE双标图对参试品种进行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评价,并对评价中的注意事项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区域试验 基因型和环境互作 丰产性 稳产性 适应性 gge双标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GGE双标图的长江流域棉花区域试验环境评价 被引量:33
8
作者 许乃银 张国伟 +1 位作者 李健 周治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29-2236,共8页
采用遗传力校正的GGE(HA-GGE)双标图方法对2000—2010年间27个独立的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15个试验环境(试验点)在皮棉产量选择上的鉴别力、代表性、理想指数和离优度指数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湖北黄冈、江苏南京和湖北... 采用遗传力校正的GGE(HA-GGE)双标图方法对2000—2010年间27个独立的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15个试验环境(试验点)在皮棉产量选择上的鉴别力、代表性、理想指数和离优度指数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湖北黄冈、江苏南京和湖北荆州是最理想的试验环境,对以长江流域为目标环境的广适性新品种选育和作为区域试验点鉴别理想品种的效率最高,而四川射洪、四川简阳、湖北襄阳和河南南阳不适宜作为针对长江流域的新品种选择与推荐环境。理想试验环境都位于长江流域除南襄盆地以外的中下游棉区,而不理想试验环境中的四川射洪和四川简阳位于长江流域棉区最西边的品种熟期较早且种植密度较高的四川盆地棉区,河南南阳和湖北襄阳位于长江流域棉区最北边,与黄河流域棉区接壤,霜期较早且晚秋降温快的南襄盆地棉区。本研究充分展示了HA-GGE双标图在区域试验环境评价方面的应用效果,也为长江流域棉花品种生态区划分和国家棉花区试方案的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 ) HA-gge双标图 鉴别力 代表性 区域试验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GE双标图对南方冬大麦区域试验的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尚毅 贾巧君 +4 位作者 朱靖环 华为 林峰 汪军妹 杨建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7-202,共6页
用GGE双标图对2009—2010年度南方冬大麦品种区域试验进行分析,以图谱的形式阐述了参试品种在各试验点的表现、各品种的平均表现和稳定性、各品种的适应地区、各参试品种的相似性和环境的相似性及两品种之间的比较等问题,很好的解答了... 用GGE双标图对2009—2010年度南方冬大麦品种区域试验进行分析,以图谱的形式阐述了参试品种在各试验点的表现、各品种的平均表现和稳定性、各品种的适应地区、各参试品种的相似性和环境的相似性及两品种之间的比较等问题,很好的解答了品种与环境互作的问题。双标图显示‘苏啤3号’是一个适应性很广的品种。产量相关性状的图谱分析表明:本年度试验中有效穗与产量相关性最高,是影响产量的制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ge双标图 大麦 区域试验 品种与环境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GE双标图和比强度选择的棉花品种生态区划分 被引量:34
10
作者 许乃银 张国伟 +1 位作者 李健 周治国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00-1507,共8页
由于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品种审定和推广应用的前提,而区域试验中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是普遍存在的,因而探索和利用试验环境在鉴别基因型遗传差异和对品种在目标环境中的平均表现代表性方面的作用以辅助品种选育和推广的问题,越来... 由于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品种审定和推广应用的前提,而区域试验中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是普遍存在的,因而探索和利用试验环境在鉴别基因型遗传差异和对品种在目标环境中的平均表现代表性方面的作用以辅助品种选育和推广的问题,越来越受到植物育种家和农技推广人员的高度关注。我们采用GGE双标图分析方法对2000—2010年期间27组长江流域国家级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目标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基于棉纤维比强度选择的品种生态区进行探索与划分,并对品种生态区划分结果进行信息比(IR)校正,以提高品种生态区划分的可靠性。结果表明:(1)基于纤维比强度选择的GGE双标图分析的总体有效拟合度为68.4%,其中有13次出现过度拟合或拟合不充分现象,总体拟合可靠性一般。而基于IR-GGE模型的总体拟合度为73.7%,比GGE双标图的有效拟合度提高6.0%,说明采用IR对双标图分析的结果进行优化和校正可以提高品种生态区划分的可靠性。(2)根据GGE双标图分析结果,我国长江流域棉区大致可划分为4个基于纤维比强度选择的品种生态区,第1个品种生态区包括安庆、襄樊、南通和岳阳,第2个品种生态区包括常德、九江和武汉,第3个品种生态区包括慈溪、南京、黄冈、荆州和盐城,第4个品种生态区包括南阳、简阳和射洪。而基于IR较正的GGE模型则可划分为3个品种生态区:第1个为主体品种生态区,包括安庆、武汉、九江、襄樊、南阳、岳阳、常德、黄冈、荆州、南京和慈溪11个试验点,第2个品种生态区包括南通和简阳,第3个品种生态区包括盐城和射洪。IR校正后长江流域棉区的品种生态区划分更准确可靠,地理区域特性也更明显,说明地理环境因素对纤维比强度的选择效果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力,四川盆地棉区和江苏沿海棉区并不适宜开展针对整个长江流域棉区的广适性棉花纤维比强度选择,从而为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纤维比强度的选择和推荐策略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 纤维比强度 区域试验 gge双标图 信息比 品种生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主成分玉米区域试验数据的GGE双标图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大为 王延波 +2 位作者 常程 张书萍 孙甲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0-39,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辽宁玉米区域试验中基因与环境互作关系,建立针对包含多个主成分试验数据更可靠的分析方法。[方法]对于存在多个主成分的辽宁玉米中晚熟组2年区域试验产量数据进行了GGE双标图分析,做出了品种适宜区域推荐和试...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辽宁玉米区域试验中基因与环境互作关系,建立针对包含多个主成分试验数据更可靠的分析方法。[方法]对于存在多个主成分的辽宁玉米中晚熟组2年区域试验产量数据进行了GGE双标图分析,做出了品种适宜区域推荐和试验点综合评价,说明了分组分析的优点与注意事项,探讨了对年度重复试验分析的意义。[结果]综合产量和稳定性指标,2018年既高产又稳产的品种是辽东组的荃研1001、沈玉9231,辽西组的15N6065、东1775。东1775连续2年在辽西组表现较高产且稳定,尤其在阜新、朝阳、昌图等环境下表现出较高的G+GE效应,适宜在类似生态区种植。2018年,阜新、于洪可以发挥淘汰品种的功能,昌图是既有区分力又有代表性的区试点。2019年,东陵可以发挥淘汰品种的功能,法库、锦州、营口是既有区分力又有代表性的区试点。[结论]分组分析是针对多主成分区域试验数据的适宜分析方法,能够相对准确评价试验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提供品种适宜区域、初步划分生态区,使用时应参照聚类分析和热图结果,选取尽量少的组别进行分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 gge双标图 区域试验 产量 分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GE双标图和马克隆值选择的棉花区域试验环境评价 被引量:13
12
作者 许乃银 李健 +1 位作者 张国伟 周治国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41-1248,共8页
棉纤维马克隆值是与纤维成纱品质密切相关的重要品质指标,也是长江流域棉花品质改良的主要制约因子。选择利用对目标环境代表性强的试验点进行区域试验布局有助于提高马克隆值育种效率和节省试验成本。GGE双标图是进行试验点代表性评价... 棉纤维马克隆值是与纤维成纱品质密切相关的重要品质指标,也是长江流域棉花品质改良的主要制约因子。选择利用对目标环境代表性强的试验点进行区域试验布局有助于提高马克隆值育种效率和节省试验成本。GGE双标图是进行试验点代表性评价和选择最有效的统计和图形展示工具,已经在多种作物区域试验中用于品种稳定性和试验环境相似性分析,但在基于马克隆值选择的棉花区域试验环境评价中应用报道较少。本文采用GGE双标图方法对2000—2010年期间27组长江流域国家棉花区域试验中的15个试验环境基于马克隆值选择的鉴别力、代表性和理想指数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各试验环境依理想度指数优劣排序为荆州市>黄冈市>南通市>九江市>岳阳市>射洪县>常德市>安庆市>武汉市>南阳市>南京市>慈溪市>襄阳市>简阳市>盐城市;从中筛选出最理想试验环境为湖北省荆州市,较理想试验环境为湖北省黄冈市、江苏省南通市和江西省九江市,这些试验环境对以长江流域为目标环境的广适性新品种选育和作为区域试验点鉴别理想品种的效率最高;而位于江浙沿海棉区的江苏省盐城市和浙江省慈溪市不适宜作为针对长江流域的马克隆值选择与推荐环境。本研究充分展示了GGE双标图在区域试验环境评价方面的应用效果,也为以长江流域棉区为目标环境的广泛适应性和特殊适应性品种的马克隆值选择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 )马克隆值 gge双标图 鉴别力 代表性 区域试验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GE双标图在我国旱地春小麦稳产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72
13
作者 常磊 柴守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88-994,共7页
GGE双标图法是研究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以及不同环境下作物品种产量稳定性的新型有力工具。对2005年由17个试点、9个新品种(系)组成的国家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的产量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和GGE分析表明:在我国旱地春小麦产区的大环境尺度下,品... GGE双标图法是研究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以及不同环境下作物品种产量稳定性的新型有力工具。对2005年由17个试点、9个新品种(系)组成的国家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的产量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和GGE分析表明:在我国旱地春小麦产区的大环境尺度下,品种与环境互作效应对产量变异的影响约为品种效应的5.37倍,品种间的稳产性差异很大,丰产性、稳产性均较理想的品种只占供试品种的11%,但有些品种对某些环境具有特殊适应性。17个试点可划分为3个类型区,其中在黄土高原中部旱作区表现最好的品种是"8821-1-1"和"陇春9143",在青藏高原寒旱区和华北旱作区表现最好的品种分别是"青春193"和"乌麦7号"。从环境代表性和对品种鉴别能力两方面分析,较理想的试点为甘肃省榆中县和青海省互助县。在7个环境因子中,生育期的降雨量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旱地 区域试验 gge双标图 基因型×环境交互作用 产量稳产性 丰产性 品种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GE双标图的信息比校正原理与应用——以长江流域棉花品种生态区划分为例 被引量:8
14
作者 许乃银 李健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69-1177,共9页
GGE双标图方法在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中被广泛地应用于品种评价、环境评价和品种生态区划分的统计分析和图形直观展示,但GGE双标图分析只能局限于前两个主成分,不能根据信息比准则恰当地取舍主成分数,因而无法保证对数据的最优拟合效果... GGE双标图方法在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中被广泛地应用于品种评价、环境评价和品种生态区划分的统计分析和图形直观展示,但GGE双标图分析只能局限于前两个主成分,不能根据信息比准则恰当地取舍主成分数,因而无法保证对数据的最优拟合效果。本研究以长江流域国家棉花区域试验数据为例,选择信息比IR≥1的主成分对GGE双标图模型进行校正,通过试验环境主成分得分的欧氏距离矩阵的聚类分析,校正通过双标图分析的品种生态区划分方案。结果表明,GGE双标图恰当拟合试验数据的比例仅为28.6%,在68.6%的试验中拟合不足,并在2.9%的试验中拟合过度。信息比校正的GGE(IR-GGE)模型总体拟合度提高了8.7%,而在GGE双标图拟合不足或拟合过度的试验中校正了12.2%的失拟度。GGE双标图模型的离优度系数为15.9%,对区域试验的总体模拟效果较好,仍可以展示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基本模式;但IR-GGE模型的拟合度更高,分析结果也更可靠。GGE双标图模型和IR-GGE模型对棉花品种生态区划分的总体架构相似,都将南襄盆地和四川盆地棉区划分为特定生态区,但在长江中下游棉区的划分细节上存在较大差异。IR-GGE模型的生态区划分方案与地理区域和生态特征更加吻合,实用性更强。本研究为GGE双标图的信息比校正研究和应用提供了范例,是对GGE双标图应用的重要补充,在基于GGE双标图的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数据分析和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 gge模型 双标图 信息比 品种生态区 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冬麦区小麦品种丰产稳产性与试验环境评价
15
作者 王汉霞 高新欢 +3 位作者 马巧云 陈现朝 侯起岭 张立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7-1127,共11页
高产稳产和广适性一直是小麦育种的核心目标,而基因型与环境间的复杂互作效应增加了育种选育的难度,因此科学评价品种的高产稳产及适应性,并对试验环境进行科学评价鉴选,利于提高新品种的选育效率和合理利用试验环境资源。本研究利用AMM... 高产稳产和广适性一直是小麦育种的核心目标,而基因型与环境间的复杂互作效应增加了育种选育的难度,因此科学评价品种的高产稳产及适应性,并对试验环境进行科学评价鉴选,利于提高新品种的选育效率和合理利用试验环境资源。本研究利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对2023年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小麦区域试验中的18个品种在10个试点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并综合评价各试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结果表明,产量受环境、基因型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影响显著。利用两种模型结合分析得出高产稳产品种为‘中麦108’和‘航麦2090’,代表性强、鉴别力好的试点为河北滦南。综合运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分析小麦区域试验,不仅显著提高了区域试验小麦品种和测试点评估的可信度,更为新品种选育策略的制定和试点布局的优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此外,亦可为其他作物品种选育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MI模型 gge双标图 小麦 区域试验 高产稳产 环境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GE双标图分析筛选生态适应性好的优质稻品种 被引量:8
16
作者 方立魁 丛云飞 +2 位作者 李杰 刘丽 何光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6期5-8,共4页
为筛选具有生态适应性好的优质水稻,同时评价试点的代表性和区分力,采用GGE(基因型主效应及其与环境互作)双标图法综合分析12个杂交稻品种在6个试验点的产量及品质指标,并讨论试验点环境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深两优5814、德优4727和T优6... 为筛选具有生态适应性好的优质水稻,同时评价试点的代表性和区分力,采用GGE(基因型主效应及其与环境互作)双标图法综合分析12个杂交稻品种在6个试验点的产量及品质指标,并讨论试验点环境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深两优5814、德优4727和T优6135表现出丰产、优质的特征。其中深两优5814多点平均产量10 096.25kg/hm^2,垩白粒率和整精米率分别为14%和56.5%且稳定性好。同时GGE分析表明,试验点中万州与梁平,秀山与南川紧密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双标图 品种-环境互作 品种评价 试验点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GGE双标图和综合选择指数划分棉花品种生态区 被引量:15
17
作者 许乃银 李健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13-1121,共9页
为提高农作物品种多性状选育和应用的可靠性,本研究基于品种选择指数,应用GGE双标图进行了棉花品种生态区划分。首先依据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构建通用性强的品种选择指数(SI),即SI=0.40×皮棉产量+0.13×纤维比强度+0.09×... 为提高农作物品种多性状选育和应用的可靠性,本研究基于品种选择指数,应用GGE双标图进行了棉花品种生态区划分。首先依据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构建通用性强的品种选择指数(SI),即SI=0.40×皮棉产量+0.13×纤维比强度+0.09×(纤维长度+马克隆值)+0.11×枯萎病+0.09×黄萎病+0.10×霜前花率。然后,采用GGE双标图方法对2000—2013年期间39组(含585个单点试验)长江流域国家棉花区域试验中品种选择指数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及环境间关系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研究结果将长江流域棉区划分为四川盆地生态区、南襄盆地生态区、浙江省沿海生态区和长江中下游生态区。其中,长江中下游生态区为长江流域的主要品种生态区,对长江流域的总体环境代表性最强,涵盖了湖南省环洞庭湖棉区、湖北省江汉平原和鄂东南岗地棉区、江西省环鄱阳湖棉区、安徽省沿江棉区、江苏省宁镇丘陵及沿江和沿海棉区;四川盆地生态区、南襄盆地生态区和浙江省沿海生态区均为特殊生态环境条件下的品种生态区,对总体环境代表性较差。因此,将以长江流域棉区为广谱适应性育种目标环境的棉花品种综合性状选择试验优先安排在长江中下游生态区中,有利于提高育种的总体选择效果,而其余品种生态区不适宜作为以长江流域为目标环境的品种综合性状选择环境,可侧重于特殊适应性品种选育。本研究充分展示了GGE双标图在品种生态区划分方面的应用效果,合理划分了长江流域基于选择指数的棉花品种生态区,可为长江流域棉区的品种多性状选择和推荐策略提供决策依据,也为其他棉区和作物品种生态区划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 )gge双标图 多性状 品种选择指数 品种生态区长江流域作物区 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LUP和GGE双标图的黑杨派无性系生长性状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被引量:23
18
作者 李金花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4-73,共10页
【目的】基于BLUP和GGE双标图分析法综合评价多试验点区域化试验黑杨派无性系(品种)的速生性、稳定性和各试验地点的区分力、代表性,可为黑杨派引种无性系的选择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位于北京、河北和山东的9个试验地点15个... 【目的】基于BLUP和GGE双标图分析法综合评价多试验点区域化试验黑杨派无性系(品种)的速生性、稳定性和各试验地点的区分力、代表性,可为黑杨派引种无性系的选择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位于北京、河北和山东的9个试验地点15个黑杨派引种无性系(品种)进行生长性状测定,使用ASReml-R程序包拟合误差异质的线性混合效应模型,通过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法获得各无性系在各试验点6年生胸径和树高BLUP数据,进行GGE双标图分析,对无性系和试验地点进行评价。【结果】基于胸径和树高BLUP数据GGE双标图分析的前2个主成分(PC1和PC2)的方差解释百分比为84.69%和69.83%。基于胸径BLUP数据GGE双标图显示,9个试验点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被分为2组:河北永清和山东金乡为一组,胸径最大的无性系为50;其余7个试验点为另一组,胸径最大的无性系为Por。区分力最好的地点为北京昌平和河北永清,代表性最好的地点为山东宁阳(高桥)和河北魏县。对于无性系高产性和稳产性,Por胸径最大,Pa、36、108、50、111和107的胸径均大于均值,而Og的胸径接近总体均值,La胸径最小;107、Me、108、Br、Og和36稳定性较好。【结论】胸径与树高BLUP-GGE双标图存在差异,胸径BLUP-GGE双标图较树高的可靠;无性系Por速生性突出,其次是Pa、36、108、50、111和107,稳定性较好的无性系为107、Me、108、Br、Og和36,速生性和稳定性均较强的无性系为Por、Pa、36、108和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杨派 多点区域试验 线性混合模型 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 gge双标图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GGE双标图分析贺油花生品种产量稳定性及试点代表性 被引量:22
19
作者 吴昌湛 韦汉文 +7 位作者 苏明 陈灿 吴春玲 李战 黄世旅 陈庆政 谭丹 唐荣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7-51,共5页
采用GGE-biplot双标图分析方法,分析了贺油系列花生品种在江西赣州,福建泉州,广东湛江、罗定,广西贺州、桂平、武宣的产量数据。结果表明:贺油11号、贺油12号具有较强的稳产性、高产性和适应性,其中贺油11号的平均产量、最高产量分别为3... 采用GGE-biplot双标图分析方法,分析了贺油系列花生品种在江西赣州,福建泉州,广东湛江、罗定,广西贺州、桂平、武宣的产量数据。结果表明:贺油11号、贺油12号具有较强的稳产性、高产性和适应性,其中贺油11号的平均产量、最高产量分别为3 510.7、4 447.5kg·hm^(-2),贺油12号的平均产量、最高产量分别为3 440.2、4 575.0kg·hm^(-2),除了贺油12号在贺州试点表现不佳外,这两个品种在其他试点中均表现良好;其余品种都有各自特殊的适应区域,贺油9号适合贺州试点所代表的区域种植,贺油10号适合广东罗定试点所代表的区域种植,贺油13号适合江西赣州和广东湛江试点所代表的区域种植;在各品种适应的种植区域中,它们的产量均高于3 410.0kg·hm^(-2)。GGE双标图分析方法对指导花生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选育和产量鉴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贺油系列花生品种选择有针对性推广区域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贺油系列品种 产量 gge双标图 多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GE双标图的大豆油分多环境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齐慧冬 齐照明 +5 位作者 侯萌 李伟 刘春燕 蒋洪蔚 胡振帮 陈庆山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7,共7页
为准确评价大豆油分含量在不同环境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应用GGE双标图对2002-2011年种植于哈尔滨试验点的147个F_(10-19)代重组自交系材料及其亲本Charleston(♀)和东农594(♂)的10个年份(环境)油分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第一主... 为准确评价大豆油分含量在不同环境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应用GGE双标图对2002-2011年种植于哈尔滨试验点的147个F_(10-19)代重组自交系材料及其亲本Charleston(♀)和东农594(♂)的10个年份(环境)油分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解释了40.0%的效应,第二主成分解释了14.6%的效应,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共解释G与GE互作效应的54.6%。10个环境被分为3个区域,第一个区域主要有2009HRB,2010HRB,2011HRB共3个环境,株系39的油分含量表现最好;第二个区域有环境2006HRB,株系1的油分含量表现最好;第三个区域主要有2002HRB,2003HRB,2004HRB,2005HRB,2007HRB,2008HRB共6个环境,株系135的油分含量表现最好。通过环境的代表性和鉴别能力分析,得出2006HRB最具有代表性,2009HRB鉴别能力最好。在连续10年哈尔滨环境下,环境因子对油分含量的影响顺序为:日照时数>降水量>平均温度。该结果对多环境下指导大豆栽培及地区适宜气象因子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油分含量 环境因子 gge双标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