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防脱空预制方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
1
作者 郭家逸 闫翔宇 +2 位作者 张浩泽 陈志华 白成军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30,共8页
为解决方钢管混凝土柱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钢管与混凝土界面脱空问题,提出一种后浇自密实灌浆料的预制方钢管混凝土柱,通过轴压试验研究其力学性能和破坏模式,并提出其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参数化分析预留缝隙厚度、后浇灌浆料强度等因素对... 为解决方钢管混凝土柱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钢管与混凝土界面脱空问题,提出一种后浇自密实灌浆料的预制方钢管混凝土柱,通过轴压试验研究其力学性能和破坏模式,并提出其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参数化分析预留缝隙厚度、后浇灌浆料强度等因素对该新型防脱空预制方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浇筑自密实灌浆料的预制方钢管混凝土柱能够有效避免界面脱空现象的出现,且极限承载力高于相同强度等级现浇钢管混凝土柱,20 mm预留缝隙使用C40灌浆料后,其承载力约提升4%,峰值荷载对应位移更大,试件变形能力得到提高;提高后浇灌浆料强度等级可以有效提高其轴压性能,选取C40灌浆料时相比选用C30灌浆料极限承载力可提高4.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脱空预制方钢管混凝土柱轴压性能 界面脱空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相和孔隙缺陷对平纹机织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
2
作者 陈泳安 宋世哲 +3 位作者 杨洋 李成刚 陈国栋 曾劲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31-1142,共12页
平纹机织复合材料在致密化过程中会因基体沉积不完美而导致出现孔隙缺陷,同时界面相在平纹机织复合材料中起到传递载荷的作用.因此,建立考虑界面相和孔隙缺陷的平纹机织复合材料损伤本构模型,以描述平纹机织复合材料在考虑界面相和孔隙... 平纹机织复合材料在致密化过程中会因基体沉积不完美而导致出现孔隙缺陷,同时界面相在平纹机织复合材料中起到传递载荷的作用.因此,建立考虑界面相和孔隙缺陷的平纹机织复合材料损伤本构模型,以描述平纹机织复合材料在考虑界面相和孔隙缺陷影响下的力学行为,对材料结构损伤容限设计与界面相材料选择十分重要.以某平纹机织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在Hashin和最大应力损伤准则的基础上引入零厚度内聚力损伤模型和随机分布的孔隙缺陷,模拟了其细观损伤起始及演化过程,研究了其对平纹机织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机制,发现界面相的引入会显著改变平纹机织复合材料的损伤分布,使得原本平纹机织复合材料在径向拉伸载荷作用下的纤维束搭接处损伤为主变为单胞边缘处损伤为主;孔隙率超过一定范围会改变平纹机织复合材料的损伤模式,随着孔隙率的增大,使得该平纹机织复合材料由纤维束、基体和界面相共同承力变为纤维束承力为主,大大削弱了平纹机织复合材料的强度性能,为其他机织复合材料强度性能的预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渐进损伤 界面损伤 强度性能 孔隙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矿太阳电池中的脒基小分子界面修饰策略
3
作者 王智超 叶林峰 +5 位作者 阮妙 杨超 加雪峰 倪玉凤 郭永刚 高鹏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73-881,共9页
为了钝化钙钛矿中存在的缺陷,提高钙钛矿薄膜质量,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小分子2-氨基乙脒二氢溴酸盐(2AD)对钙钛矿((FA_(0.90)MA_(0.0)5Cs_(0.05))Pb(I_(0.96)Br_(0.04))_(3))薄膜进行界面修饰,使用氯苯作为反溶剂进行1.55 eV带隙的反... 为了钝化钙钛矿中存在的缺陷,提高钙钛矿薄膜质量,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小分子2-氨基乙脒二氢溴酸盐(2AD)对钙钛矿((FA_(0.90)MA_(0.0)5Cs_(0.05))Pb(I_(0.96)Br_(0.04))_(3))薄膜进行界面修饰,使用氯苯作为反溶剂进行1.55 eV带隙的反式钙钛矿太阳电池器件制备,并结合物相、光电性能和器件性能进行实验分析。系统性的实验结果表明,2AD作为一种多功能试剂,其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将钙钛矿薄膜的晶粒尺寸从304 nm提升至321 nm,粗糙度从16.6 nm降低至15.8 nm,接触角从70.1°增加到74.3°,增加了疏水性;二是增加了钙钛矿薄膜的光生载流子寿命,抑制了钙钛矿薄膜中的非辐射复合,有利于电荷的转移;三是在大气环境中暴露30 d以上依然可以保持初始光电转换效率的90%以上。最终实现钙钛矿器件的效率从21.32%提升至23.49%,并且迟滞因子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 太阳电池 界面修饰 缺陷钝化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 MOS电容氧化层界面缺陷钝化效果分析方法
4
作者 胡灿博 刘俊哲 +3 位作者 刘起蕊 尹志鹏 崔鹏飞 王德君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81-588,共8页
SiC MOS器件的栅氧界面缺陷严重影响其性能。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二次离子质谱(SIMS)技术,识别了SiC MOS电容中的SiO_(x)C_(y)和C—C缺陷及其元素分布,并结合文献数据确定了这些缺陷的能级位置,同时计算了其相应的时间常数。研... SiC MOS器件的栅氧界面缺陷严重影响其性能。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二次离子质谱(SIMS)技术,识别了SiC MOS电容中的SiO_(x)C_(y)和C—C缺陷及其元素分布,并结合文献数据确定了这些缺陷的能级位置,同时计算了其相应的时间常数。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缺陷的形成与氧元素缺乏密切相关,氧原子或离子因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可有效消除这些缺陷。为优化样品性能,提出了电子回旋共振(ECR)臭氧等离子体二次氧化工艺。电学测试结果表明,优化后样品的界面态密度降低了约一个数量级,平带电压漂移量在300 K和150 K下分别减小约89.31%和71.10%。这种基于理化分析识别缺陷,并确定缺陷能级位置及计算相应时间常数的方法,为分析栅氧界面缺陷提供了一种精确的测量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MOS电容 栅氧界面缺陷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二次离子质谱(SIMS) 缺陷能级 时间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缆终端应力锥错位缺陷对界面温度及应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祝贺 何峻旭 +2 位作者 郑亚松 曹煜锋 郭维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5,共11页
电缆终端内部缺陷会造成终端内部电场分布不均、局部温度升高与应力分布变化,可能引发局部放电造成绝缘击穿。为研究终端应力锥错位缺陷对电缆界面温度及应力分布的影响,分别建立了电缆终端安装不足与安装过盈情况下的电缆终端错位缺陷... 电缆终端内部缺陷会造成终端内部电场分布不均、局部温度升高与应力分布变化,可能引发局部放电造成绝缘击穿。为研究终端应力锥错位缺陷对电缆界面温度及应力分布的影响,分别建立了电缆终端安装不足与安装过盈情况下的电缆终端错位缺陷模型,并进行电-热-力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电缆终端绝缘屏蔽层截断处是电缆终端的薄弱部位,终端界面温度和界面压力都会在绝缘屏蔽层截断处发生突变。当电缆终端存在安装不足缺陷时,终端屏蔽层截断处与应力锥根部之间会出现电场升高区域,在安装位置为-7.5 mm时界面温度最高,绝缘界面压力值升高,且安装位置为-2.5mm时绝缘承受的压力值最大;当电缆终端存在安装过盈缺陷时,绝缘屏蔽层截断处会发生电场畸变,电场突变量随着偏移量的增加而增大,在安装位置为+5.0mm时绝缘界面压力值最大,且界面压力突变量增加发生畸变。因此,在电缆终端实际设计安装与运行维护中,额外注意应力锥错位缺陷对终端内部应力分布的影响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终端 应力锥错位缺陷 电缆界面应力 电-热-力多物理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材料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界面调控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晓军 孙友朋 +4 位作者 李雪健 施海龙 胡小石 徐超 卢振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42-51,共10页
碳纳米材料(石墨烯、碳纳米管)具有卓越的机械性能、优异的热力学稳定性和导电性,被认为是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理想增强体。将碳纳米材料与镁合金复合,能够解决镁合金强度低、硬度低和模量低等问题。然而,由于镁与碳纳米材料不发生化学反... 碳纳米材料(石墨烯、碳纳米管)具有卓越的机械性能、优异的热力学稳定性和导电性,被认为是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理想增强体。将碳纳米材料与镁合金复合,能够解决镁合金强度低、硬度低和模量低等问题。然而,由于镁与碳纳米材料不发生化学反应且润湿性能差,导致镁与碳纳米材料增强体的界面强度低,限制了增强体性能的发挥。利用界面调控物质改善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本文主要介绍碳纳米材料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界面调节材料的种类,着重讨论界面调节物质添加到复合材料中的方法,界面调节物质分别与增强体和基体的界面结合情况及其改善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碳纳米管(CNT) 界面调控 镁基复合材料 原位反应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SiC MOSFET栅氧界面缺陷的POA优化工艺
7
作者 付兴中 刘俊哲 +4 位作者 薛建红 尹志鹏 谭永亮 王德君 张力江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44-1152,共9页
栅氧界面缺陷严重影响SiC MOSFET性能。开发了一种NO氧化后退火(POA)优化工艺,采用氮、氢、氧、氯四种元素组合钝化工艺,实现对SiC MOSFET栅氧界面缺陷的抑制。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二次离子质谱(SIMS)和电学测试,对工艺优化前后... 栅氧界面缺陷严重影响SiC MOSFET性能。开发了一种NO氧化后退火(POA)优化工艺,采用氮、氢、氧、氯四种元素组合钝化工艺,实现对SiC MOSFET栅氧界面缺陷的抑制。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二次离子质谱(SIMS)和电学测试,对工艺优化前后的SiC MOSFET栅氧界面缺陷类型及器件电学特性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采用传统NO POA工艺的SiC MOSFET退火后在栅氧化层和栅氧界面中存在大量缺陷,尤其是C相关缺陷,影响器件栅氧的绝缘特性。POA优化工艺对SiC MOSFET栅氧界面缺陷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极大地提高N元素对栅氧界面缺陷的钝化效果,并且抑制了O空位的形成,进而提升了器件的可靠性和迁移率,降低了界面态密度,对器件性能起到了较好的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MOSFET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二次离子质谱(SIMS) 界面缺陷 氧化后退火(PO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制金属I型夹芯板界面疲劳脱粘特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壮壮 杨军 +2 位作者 刘刚 韩正君 杨宏启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2,共8页
[目的]针对金属I型夹芯板界面的脱粘失效破坏,开展金属夹芯板界面疲劳脱粘特性分析。[方法]基于内聚力模型理论,考虑时间历程、三维结构节点多自由度的损伤演化方程与收敛判定准则,开发适用于三维复杂结构的界面疲劳脱粘模拟程序;与焊... [目的]针对金属I型夹芯板界面的脱粘失效破坏,开展金属夹芯板界面疲劳脱粘特性分析。[方法]基于内聚力模型理论,考虑时间历程、三维结构节点多自由度的损伤演化方程与收敛判定准则,开发适用于三维复杂结构的界面疲劳脱粘模拟程序;与焊接接头脱粘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开发程序的准确性,并进一步对钢制金属I型夹芯板的界面疲劳脱粘行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结果显示,所开发的三维界面疲劳脱粘数值模拟程序与焊接接头脱粘实验间最大的模拟误差仅为14.05%;I型夹芯板承受面外载荷时,夹芯板界面处的脱粘破坏主要表现为沿焊缝方向的表面裂纹扩展,当裂纹扩展至夹芯板长度的70%左右时,裂纹开始贯穿腹板形成贯穿裂纹。[结论]所开发的三维复杂结构界面疲劳脱粘程序可以实现对金属夹芯板界面疲劳脱粘寿命的有效评估,对实际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I型夹芯板 界面脱粘 内聚力模型 焊接缺陷 三维复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L支柱绝缘子嵌件-环氧界面缺陷演化过程与放电脆裂机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智鹏 魏来 +2 位作者 李庆民 薛乃凡 胡琦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9-369,共11页
交流GIS/GIL支柱绝缘子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其金属嵌件-环氧界面容易引入气隙缺陷,被认为是导致支柱绝缘子炸裂击穿故障的重要诱因。通过设计带有气隙缺陷的支柱绝缘子并搭建炸裂模拟实验平台,研究了绝缘子嵌件-环氧界面缺陷演化与炸裂... 交流GIS/GIL支柱绝缘子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其金属嵌件-环氧界面容易引入气隙缺陷,被认为是导致支柱绝缘子炸裂击穿故障的重要诱因。通过设计带有气隙缺陷的支柱绝缘子并搭建炸裂模拟实验平台,研究了绝缘子嵌件-环氧界面缺陷演化与炸裂过程。基于实验研究结果,将支柱绝缘子炸裂过程分为3个特征阶段:裂纹产生与扩展阶段、断裂阶段、炸裂阶段,气隙缺陷引发的局部放电会诱导裂纹的产生与劣化扩展,导致绝缘子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断裂并在多次高能电弧冲击下炸裂,呈现脆性断裂的特征。同时,通过实验分析了影响支柱绝缘子炸裂的关键因素,直流电压下绝缘子的炸裂概率比交流电压低10%~20%。进一步构建了电-机械耦合作用下的裂纹扩展相场仿真模型,分析了支柱绝缘子不同炸裂阶段的主导机制。在裂纹的产生与扩展阶段,电势能起到主要作用;在断裂阶段,电势能的作用逐渐减弱,机械势能逐渐增大并起到主导作用,当机械势能达到材料应力临界点时,绝缘子发生脆性炸裂。该研究成果初步揭示了支柱绝缘子气隙缺陷引发的放电脆裂机制,为支柱绝缘子的故障分析及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柱绝缘子 放电脆裂 界面缺陷 缺陷演化 相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底界面修饰实现高效稳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中良 胡文涛 +3 位作者 王雪璐 徐敬华 孙超 姚叶锋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6-1004,共9页
埋底界面修饰可以有效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本工作通过采用双(三苯基磷)氯化钴(BTPPCC)作为预埋底界面的表面修饰剂,成功钝化了MAPbI3钙钛矿薄膜下表面富集的缺陷,优化了钙钛矿薄膜与下方空穴传输层(HTL)之间的界面接触... 埋底界面修饰可以有效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本工作通过采用双(三苯基磷)氯化钴(BTPPCC)作为预埋底界面的表面修饰剂,成功钝化了MAPbI3钙钛矿薄膜下表面富集的缺陷,优化了钙钛矿薄膜与下方空穴传输层(HTL)之间的界面接触,提高了钙钛矿光吸收层的结晶性能。此外,BTPPCC还有效地抑制了界面电荷的非辐射复合作用,改善器件的长期稳定性,使得p-i-n型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PCE)从18.37%提升至20.12%,未封装器件在相对湿度(RH)为50%的室温环境空气中连续工作近500 h后仍保持初始效率的76%以上。这为钙钛矿埋底界面优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埋底界面 缺陷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材制造铜/钢双金属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栈琳 刘岩 +5 位作者 曹博强 刘发 闫庆森 刘军华 刘兆真 李博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7-129,共13页
铜/钢双金属材料具有力学强度高、物理化学性能优良等优势,在交通运输、电力能源和建筑工业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然而,传统熔铸工艺在制造铜/钢双金属材料时,容易在铜/钢界面处产生偏析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铜/钢双金属材料的发展。... 铜/钢双金属材料具有力学强度高、物理化学性能优良等优势,在交通运输、电力能源和建筑工业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然而,传统熔铸工艺在制造铜/钢双金属材料时,容易在铜/钢界面处产生偏析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铜/钢双金属材料的发展。与传统工艺相比,增材制造技术不仅能实现复杂加工零件的快速制造,而且在成形过程中较短的保温时间能缓和或消除异种金属材料界面产生的冶金缺陷,进而增强铜/钢双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由于双金属材料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有关增材制造铜/钢双金属材料的综述性文章较少,故综述了近年来激光、电子束及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制造铜/钢双金属材料的研究发展现状,分析了各技术的优缺点,并从制备方法、工艺参数及界面合金元素等角度,分析了影响材料界面组织性能变化的关键因素。发现在增材制造铜/钢双金属材料方面,目前激光增材制造技术主要应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小尺寸零部件,电子束增材制造技术适用于某些具有特殊性能的合金,如钛合金,而电弧增材制造技术适用于精度要求较低的大型复杂零部件。在铜/钢双金属材料增材制造过程中,界面处易形成显微组织分布不均匀、界面晶粒尺寸差异较大等现象,导致界面处产生应力集中,从而造成材料断裂失效。为解决上述难题,学者们已深入研究第二相形成机理,并采用优化界面处Cu-Fe比例和控制脆相金属间化合物等方式提高铜/钢双金属材料的性能。最后,对目前增材制造铜/钢双金属材料的研究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未来在冶金学和热力学方向上对铜/钢双金属材料仍需进行系统性理论研究,对双金属材料而言需要建立相关模拟数据库,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精细化指导建议。新型增材制造技术或复合增材制造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都将成为未来增材制造铜/钢双金属材料研究的重点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钢双金属材料 激光增材制造技术 电子束增材制造技术 电弧增材制造技术 界面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s衍生物在尿素氧化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张霞 吴瑛 +1 位作者 袁牧锋 王春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64,共10页
尿素氧化反应(UOR)在缓解现代氢能源制备和废水处理等压力中起着关键作用,引入性能优异的电催化剂有助于降低电化学能耗。金属-有机骨架(MOFs)衍生物因能克服MOFs原有导电性及稳定性差的固有缺陷备受关注,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电催化... 尿素氧化反应(UOR)在缓解现代氢能源制备和废水处理等压力中起着关键作用,引入性能优异的电催化剂有助于降低电化学能耗。金属-有机骨架(MOFs)衍生物因能克服MOFs原有导电性及稳定性差的固有缺陷备受关注,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电催化剂。本文回顾和总结了基于MOFs衍生物的设计和构建的相关研究:(i)基于镍基/非镍基的UOR的机理分析;(ii)概括了利用结构调控、形貌控制、界面工程和缺陷工程的手段提高电子电导率的策略,同时概括了材料物理特性改变与催化活性的相关性;(iii) MOFs衍生物基于UOR的应用研究。最后,对UOR的后期研究挑战和发展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Fs衍生物 尿素氧化反应 结构调控 形貌控制 界面工程 缺陷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界面缺陷及其抑制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宏 廖鑫 +1 位作者 侯静 徐众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50,共13页
目前,绝大多数高效有机-无机卤化物钙钛矿(OIHP)太阳能电池都是由多晶钙钛矿薄膜构成,这些多晶薄膜表面或晶界往往含有大量的缺陷,将导致光生载流子发生非辐射复合,并诱导OIHP材料分解,从而使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PCE)和稳定性降低。本... 目前,绝大多数高效有机-无机卤化物钙钛矿(OIHP)太阳能电池都是由多晶钙钛矿薄膜构成,这些多晶薄膜表面或晶界往往含有大量的缺陷,将导致光生载流子发生非辐射复合,并诱导OIHP材料分解,从而使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PCE)和稳定性降低。本综述分析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缺陷类型及缺陷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性能的影响,详细介绍了通过钝化电极与传输层,或传输层与钙钛矿层间的界面缺陷以获得更高效率和高稳定性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钝化分子的设计思路及钙钛矿光伏商业化应用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有机-无机卤化物钙钛矿 界面缺陷 缺陷钝化 电子传输层 空穴传输层 光电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磁器内壁轮廓形状对磁脉冲辅助半固态钎焊接头连接质量的影响
14
作者 谢作鹏 黄尚宇 芮正雷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1-293,共13页
针对磁脉冲辅助半固态钎焊工艺中使用等内径集磁器连接铜、铝管件时存在的界面氧化膜去除效果不均、扩散层深度差异较大等问题,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集磁器内壁轮廓形状及其结构参数对界面冲击应力及钎料剪切流变速率的影响。为实现... 针对磁脉冲辅助半固态钎焊工艺中使用等内径集磁器连接铜、铝管件时存在的界面氧化膜去除效果不均、扩散层深度差异较大等问题,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集磁器内壁轮廓形状及其结构参数对界面冲击应力及钎料剪切流变速率的影响。为实现连接区域内界面冲击及轴向剪切流变沿轴向分布的均匀性,对集磁器形状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并针对性地制造了相应的集磁器,在特定的工艺参数下进行了系列钎焊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等内径集磁器,优化后的集磁器能够更好地去除母材表面氧化膜,促进界面扩散反应并减少连接缺陷,扩散层厚度增加且分布更为均匀,接头性能得到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脉冲 半固态钎焊 集磁器 界面缺陷 剪切流变 扩散层 氧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沸石分子筛的CO_(2)分离膜研究进展
15
作者 张倩 范瑛琦 +6 位作者 高俊魁 赵孔银 辛清萍 钟进 拓鹏飞 王辉国 高宁宁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87-1691,共5页
综述了基于沸石分子筛材料的CO_(2)分离膜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由不同拓扑结构沸石分子筛制备的无机膜和以沸石分子筛作为填料的混合基质膜的CO_(2)/CH_(4)分离性能,探讨了两种膜目前的研究瓶颈和相应的改进方法。针对以上几点,提出未... 综述了基于沸石分子筛材料的CO_(2)分离膜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由不同拓扑结构沸石分子筛制备的无机膜和以沸石分子筛作为填料的混合基质膜的CO_(2)/CH_(4)分离性能,探讨了两种膜目前的研究瓶颈和相应的改进方法。针对以上几点,提出未来的研究重点在于超薄无机膜的制备及缺陷修复、混合基质膜的结构调控及构效关系研究,进而推动基于沸石分子筛材料的CO_(2)分离膜向工业化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分子筛 CO_(2)分离膜 CO_(2)/CH_(4)分离 缺陷修复 界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缘垫片缺陷对射频电缆电场分布影响的研究
16
作者 周歧斌 单威 +3 位作者 边晓燕 谌云峰 吴勇 赵信翔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8-96,共9页
大功率空气绝缘射频同轴电缆在物联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其重要的绝缘部件——绝缘垫片在常见缺陷存在下的电场分布情况对射频同轴电缆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建立包含内外导体和绝缘垫片的射频同轴电缆数值模型并... 大功率空气绝缘射频同轴电缆在物联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其重要的绝缘部件——绝缘垫片在常见缺陷存在下的电场分布情况对射频同轴电缆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建立包含内外导体和绝缘垫片的射频同轴电缆数值模型并在有限元软件中搭建其静电场仿真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其次,基于所搭建的模型调节缺陷的形态、位置参数研究内部气泡、表面异物和界面缺陷对绝缘垫片电场分布的影响,并与无缺陷时的电场强度仿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绝缘垫片电场分布与内部气泡形态有关,并且距离内导体越近,电场畸变越严重;表面异物的尺寸、位置、排列方式都会影响电场分布,其中导电颗粒对电场的影响比沙粒大;界面缺陷对电场的影响程度与缺陷厚度成负相关,与缺陷深度成正相关。综上,3种缺陷中导致电场畸变最严重的缺陷是表面异物,其次是界面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同轴电缆 空气绝缘 绝缘垫片 内部气泡 表面异物 界面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正电子束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韩荣典 叶邦角 +3 位作者 翁惠民 周先意 范扬眉 杜江峰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05-330,共26页
本文介绍了慢正电子束技术和最新发展,慢正电子束作为探针的基本特性,以及在多种学科中的应用等。
关键词 慢正电子束 表面 缺陷 寿命 S参数 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LB种植体周骨缺损修复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孟维艳 周延民 +3 位作者 车彦海 陈淑萍 冷卓 张兴乐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膜对不同范围骨缺损再生修复的影响。方法:在犬两侧股骨内植入种植体并形成水平宽度3mm、垂直深度5mm、水平长度分别为0、1、2、3、4mm的标准梯度骨缺损,实验侧直接拉拢缝合,对照侧覆盖生物膜后缝合。术后3个月处死动物,... 目的:探讨生物膜对不同范围骨缺损再生修复的影响。方法:在犬两侧股骨内植入种植体并形成水平宽度3mm、垂直深度5mm、水平长度分别为0、1、2、3、4mm的标准梯度骨缺损,实验侧直接拉拢缝合,对照侧覆盖生物膜后缝合。术后3个月处死动物,取含种植体的骨段进行影像学观察。结果:3mm以下缺损区无论有无生物膜骨密度与周围骨组织密度无明显差异;4mm缺损骨密度有膜组高于无膜组。结论:生物膜对3mm以下骨缺损骨组织的再生修复无明显影响,对较大范围骨缺损的修复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种植体 界面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界面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煜 吴桢干 +1 位作者 顾明元 张国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24-126,共3页
石墨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由于基体中加入了铝元素,其界面情况变得较为复杂。对采用真空压力浸渍法制备的俄罗斯产石墨纤维增强ZM5镁基复合材料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界面结合良好,基体与纤维间无化学反应,但存在着大小形... 石墨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由于基体中加入了铝元素,其界面情况变得较为复杂。对采用真空压力浸渍法制备的俄罗斯产石墨纤维增强ZM5镁基复合材料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界面结合良好,基体与纤维间无化学反应,但存在着大小形状不同的析出物,经电子衍射和EDS能谱分析为γMg17Al12相;在近界面区域也有γ相存在,并且与镁基体存在一定的位向关系;同时在界面附近存在着大量位错和孪晶等晶体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 复合材料 真空压力浸渍法 界面 石墨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架温度场的数值模拟和缺陷预测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智勇 韩建民 +2 位作者 李卫京 邱桂永 王金华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0-123,F0003,共5页
对Pro/engineer与ProCAST接口方式进行了总结,得出了合理且实用的接口方式.在此基础上,采用这种接口方式,利用ProCAST对原结构侧架和结构改变后的侧架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按原有工艺铸造结构改变后的侧架,在侧架内部没有危害... 对Pro/engineer与ProCAST接口方式进行了总结,得出了合理且实用的接口方式.在此基础上,采用这种接口方式,利用ProCAST对原结构侧架和结构改变后的侧架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按原有工艺铸造结构改变后的侧架,在侧架内部没有危害性的缺陷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口 数值模拟 缺陷 热物参数 侧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