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强热镀锌钢丝的腐蚀行为
1
作者 张菊辉 吕刚 +1 位作者 衣存浩 管仲国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5,共7页
通过人工配置海水溶液,对超高强热镀锌钢丝(USHGSWs)开展干湿循环盐雾实验,以模拟热带海洋浪花飞溅区环境。基于失重法、腐蚀深度评估钢丝腐蚀程度,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扫描电镜及能谱确定腐蚀产物的晶体结构及元素含量,分析镀锌钢丝在... 通过人工配置海水溶液,对超高强热镀锌钢丝(USHGSWs)开展干湿循环盐雾实验,以模拟热带海洋浪花飞溅区环境。基于失重法、腐蚀深度评估钢丝腐蚀程度,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扫描电镜及能谱确定腐蚀产物的晶体结构及元素含量,分析镀锌钢丝在模拟海洋飞溅区的腐蚀机理。结果表明:腐蚀实验初期,镀锌钢丝表面出现点蚀坑,之后点蚀相连并不断扩展,腐蚀产物主要为NaZn_(4)(OH)_(6)SO_(4)Cl·6H_(2)O、ZnO、Zn_(5)(OH)_(6)(CO3)_(2)。钢丝质量损失率与腐蚀天数符合二次函数,平均腐蚀深度与时间满足幂函数关系。与现有实验结果对比发现,加速腐蚀实验造成的钢丝质量损失及腐蚀深度均较大,相同时间下的质量损失率约为本实验的20.7~25.4倍,腐蚀深度约为本实验的36倍。本研究基于实验建立的海洋飞溅区镀锌钢丝腐蚀动力学模型及生成的腐蚀产物均与实际海洋环境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钢丝 人造海水 盐雾实验 腐蚀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晴高速牂牁江特大桥总体设计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新华 李秋 +1 位作者 张坤 欧阳泽卉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116,共7页
纳晴高速牂牁江特大桥主桥为跨径1080 m的单跨钢桁梁悬索桥。主桥采用纵向低阻尼指数黏滞阻尼器+横向弹性抗风支座+跨中柔性中央扣+边缆限位拉索+竖向塔连杆的多重约束体系。加劲梁采用板桁结合结构形式,由钢桁梁和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组... 纳晴高速牂牁江特大桥主桥为跨径1080 m的单跨钢桁梁悬索桥。主桥采用纵向低阻尼指数黏滞阻尼器+横向弹性抗风支座+跨中柔性中央扣+边缆限位拉索+竖向塔连杆的多重约束体系。加劲梁采用板桁结合结构形式,由钢桁梁和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组成。桥塔采用门式框架混凝土塔,桥塔基础为超大直径3.8 m的端承桩+分离式承台。主缆采用标准抗拉强度1960 MPa的高强度镀锌铝稀土合金钢丝,跨度布置为(265+1080+435)m。吊索、柔性中央扣及限位拉索采用1960 MPa级镀锌铝稀土合金密封钢丝绳,索体外层由3层Z形异形钢丝环环扣合形成全密封结构,极大提高了缆索系统的耐久和抗疲劳性能。边缆设置限位拉索,有效限制了活载作用下边缆的竖向位移。该桥纳雍岸采用山区岩石地基复合型重力式锚碇,通过合理利用齿坎和岩石夹持效应,锚体工程量节省近20%。悬索桥加劲梁采用陡峻峡谷无起吊平台方案架设,有效解决了山区大跨悬索桥加劲梁吊装场地受限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钢桁梁 锌铝稀土合金钢丝 密封吊索 限位拉索 复合式锚碇 加劲梁架设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锌高强钢丝脱钝的电化学研究
3
作者 李蓓 张菊辉 +2 位作者 何嘉成 迟琳 管仲国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96-1003,1032,共9页
基于电化学方法分析了不同氯离子浓度混凝土模拟液中镀锌高强钢丝钝化膜的脱钝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测试的进行,镀锌高强钢丝阴极出现越来越剧烈的析氢反应,其腐蚀速率在5%~7%NaCl模拟液中达到峰值;随着氯离子浓度的提高,镀锌高强钢丝的... 基于电化学方法分析了不同氯离子浓度混凝土模拟液中镀锌高强钢丝钝化膜的脱钝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测试的进行,镀锌高强钢丝阴极出现越来越剧烈的析氢反应,其腐蚀速率在5%~7%NaCl模拟液中达到峰值;随着氯离子浓度的提高,镀锌高强钢丝的容抗弧半径呈现出先缓慢减小再急剧降低的变化趋势;钢丝发生点蚀后,生成的腐蚀产物将覆盖钢丝表面,抑制氯离子进一步侵入;钢丝脱钝机理表现为钢丝表面钝化膜受氯离子侵蚀破坏,以ZnCl_(2)的形式扩散到钝化膜表面,与溶液中的OH-结合生成ZnCl_(2)·4Zn(OH)_(2)·H_(2)O等腐蚀产物;引起钢丝锈蚀的临界NaCl质量分数为4%,超过此界限,将加速钢丝钝化膜的破裂,加快腐蚀的发生;根据不同氯离子浓度模拟液中镀锌高强钢丝阻抗特性建立的双时间常数等效电路模型(b)拟合数据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锌高强钢丝 氯离子浓度 电化学阻抗谱 耐蚀性能 脱钝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合金高碳盘条生产预应力镀锌钢丝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利 李海洲 +4 位作者 曾门生 李养良 张德勤 都学飞 潘东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07-110,118,共5页
以SWRH82BCr和B82Mn QL盘条作为热镀锌的试验材料,利用拉伸试验机、反复弯曲试验机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借助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分析了几种工艺下的横截面和轴向截面以及拉拔断口的组织形貌,测试了显微硬度。结果表明:在冶炼时加... 以SWRH82BCr和B82Mn QL盘条作为热镀锌的试验材料,利用拉伸试验机、反复弯曲试验机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借助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分析了几种工艺下的横截面和轴向截面以及拉拔断口的组织形貌,测试了显微硬度。结果表明:在冶炼时加入Cr等合金元素可明显改变盘条在后续加工中的性能,SWRH82BCr拉拔后抗拉强度由原来的1250 MPa提高至1676 MPa,B82Mn QL拉拔钢丝抗拉强度由原来的1192 MPa提高至1670 MPa。采用新工艺和助镀配方,钢丝镀锌后SWRH82BCr抗拉强度下降幅度为1.5%,B82Mn QL抗拉强度下降幅度为1%,均低于传统的8%。稳定化后,SWRH82BCr镀锌钢丝的平均抗拉强度为1727 MPa,反复弯曲为5次,扭转次数为13次;B82Mn QL镀锌钢丝的平均抗拉强度为1710 MPa,反复弯曲为5次,扭转次数为21次。稳定化后,硬度较镀锌的明显提高且其分布均匀。通过优化工艺,可提高SWRH82BCr和B82Mn QL盘条的抗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条 拉拔 镀锌 镀锌钢丝 稳定化处理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界域法的桥梁钢丝腐蚀疲劳寿命 被引量:9
5
作者 叶华文 黄云 +1 位作者 王义强 强士中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4-299,共6页
为评估桥梁钢丝服役期间的腐蚀疲劳性能,采用临界域法,根据钢丝腐蚀坑局部应力梯度求解临界距离.采用精细有限元法,建立了钢丝腐蚀疲劳寿命预测模型;通过圆形、三角形和含切口的三角形3种形状腐蚀坑钢丝的疲劳试验,获得了它们的疲劳寿命... 为评估桥梁钢丝服役期间的腐蚀疲劳性能,采用临界域法,根据钢丝腐蚀坑局部应力梯度求解临界距离.采用精细有限元法,建立了钢丝腐蚀疲劳寿命预测模型;通过圆形、三角形和含切口的三角形3种形状腐蚀坑钢丝的疲劳试验,获得了它们的疲劳寿命,并与疲劳寿命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轴向应力分布决定钢丝的疲劳强度;临界距离随应力集中效应增强而减小;腐蚀钢丝的剩余寿命可根据应力集中系数评估,应力集中系数大于3的腐蚀钢丝应考虑更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缆索 镀锌钢丝 腐蚀疲劳 临界域法 应力集中系数 TCD (theory of critical distanc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钢帘线制造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陶学伟 王章忠 +1 位作者 毛向阳 朱帅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9-32,共4页
从盘条生产、热处理、电镀及拉拔等方面,综述了高强度钢帘线制造技术,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高强度钢帘线 盘条加工 热处理 电镀 拉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索桥主缆钢丝腐蚀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小雨 唐茂林 沈锐利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29,47,共6页
影响钢丝腐蚀的众多因素,分为外界环境影响因素和钢丝自身状态两大类,详细阐述了湿度、温度、大气污染物以及钢丝拉力、初期损失、主缆弯曲等各影响因素已有的实验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上述因素对钢丝腐蚀产生影响的机理及其对腐蚀速率... 影响钢丝腐蚀的众多因素,分为外界环境影响因素和钢丝自身状态两大类,详细阐述了湿度、温度、大气污染物以及钢丝拉力、初期损失、主缆弯曲等各影响因素已有的实验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上述因素对钢丝腐蚀产生影响的机理及其对腐蚀速率的影响。在得到对钢丝腐蚀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基础上,提出了需综合考虑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的多钢丝组的腐蚀实验,以达到更贴切地模拟主缆实际腐蚀过程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悬索桥主缆 高强镀锌钢丝 腐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桥梁斜拉索用1770MPa镀锌钢丝制造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丁峰 桑春明 +1 位作者 周代义 白柄东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第3期57-64,共8页
重点介绍了宝钢集团公司在苏通大桥斜拉索用高强度镀锌钢丝的研制实践中,通过制造技术研究和技术创新,形成了"双张紧+限径模"工艺、"主导工艺+微调"整体优化、"三度控制"热镀锌操作等三大关键技术,生产... 重点介绍了宝钢集团公司在苏通大桥斜拉索用高强度镀锌钢丝的研制实践中,通过制造技术研究和技术创新,形成了"双张紧+限径模"工艺、"主导工艺+微调"整体优化、"三度控制"热镀锌操作等三大关键技术,生产制造出了高强度、低松弛、具有良好扭转性能的国产桥梁斜拉索用高强度(1 770 MPa级)镀锌钢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锌钢丝 扭转 双张紧 限径模 砂砾抹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加固及其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彬 张海荣 +1 位作者 陈小玮 张阳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30-635,共6页
为了研究既有桥梁的加固问题,建立了ANSYS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对实际桥梁的分析,分别用SRAP(一种高强软钢丝和氧化铝聚糖树脂砂浆)技术及CFRP法(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粘贴钢板法两种方案加固了空心板梁。在三种技术都满足加固要求... 为了研究既有桥梁的加固问题,建立了ANSYS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对实际桥梁的分析,分别用SRAP(一种高强软钢丝和氧化铝聚糖树脂砂浆)技术及CFRP法(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粘贴钢板法两种方案加固了空心板梁。在三种技术都满足加固要求的情况下,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出:SRAP技术在改善梁的刚度,提高钢筋混凝土的承载能力,以及改善梁受力状况方面,效果都是最佳的。对实际工程中应用SRAP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加固 有限元 镀锌软钢丝束 氧化铝聚糖树脂砂浆 空心板梁 体外预应力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索桥主缆镀锌钢丝腐蚀过程及抗力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陈小雨 唐茂林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0-64,共5页
为了确定悬索桥主缆镀锌钢丝的剩余抗力和腐蚀外观之间的对应关系,采用中性盐雾试验对16组(共320根)镀锌钢丝试件进行420d的加速腐蚀,观察钢丝的外观腐蚀过程,研究其腐蚀指标随腐蚀程度的变化过程,对腐蚀后的钢丝进行拉伸试验,测试其剩... 为了确定悬索桥主缆镀锌钢丝的剩余抗力和腐蚀外观之间的对应关系,采用中性盐雾试验对16组(共320根)镀锌钢丝试件进行420d的加速腐蚀,观察钢丝的外观腐蚀过程,研究其腐蚀指标随腐蚀程度的变化过程,对腐蚀后的钢丝进行拉伸试验,测试其剩余抗力,并以此为依据对钢丝的腐蚀程度进行分级。结果表明:钢丝的外观腐蚀过程分为镀锌层腐蚀和基体腐蚀2个阶段;钢丝的质量、直径和破断力等指标在镀锌层腐蚀阶段降低较慢,钢丝发生延性断裂,进入基体腐蚀阶段后降低较快,钢丝发生脆性断裂;根据钢丝的腐蚀外观和腐蚀指标、抗力指标的损失,将钢丝的腐蚀分为8个等级,实桥检测时可通过腐蚀外观判断钢丝的剩余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主缆 镀锌钢丝 腐蚀 盐雾试验 抗力 破断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Bragg光栅应变测试技术在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中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苏 陈国兴 +2 位作者 徐洪钟 戚承志 王志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3-118,共6页
基于可液化地基上三拱立柱式地铁地下车站结构非破坏性振动台模型试验,用光纤Bragg光栅测试模型结构中柱镀锌钢丝应变时程,用应变片测试对应位置处微粒混凝土应变时程;运用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方法,定量分析镀锌钢丝与微粒混凝土... 基于可液化地基上三拱立柱式地铁地下车站结构非破坏性振动台模型试验,用光纤Bragg光栅测试模型结构中柱镀锌钢丝应变时程,用应变片测试对应位置处微粒混凝土应变时程;运用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方法,定量分析镀锌钢丝与微粒混凝土的协同工作关系。结果表明,模型结构在地震动作用下,处于弹性或轻微损伤工作阶段;不同地震动作用时,模型结构中柱顶部及底部镀锌钢丝应变测试样本与微粒混凝土应变测试样本非参数检验系数P均大于0.05,两者无显著性差异;对中柱中部,光纤Bragg光栅测试的应变形态显著优于应变片测试结果。对电磁干扰较大、信号较弱的测试部位或小尺寸基体材料,采用光纤光栅传感测试技术更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 光纤Bragg光栅应变测试技术 镀锌钢丝应变 地铁地下车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湿度环境下未镀锌高强钢丝的腐蚀速率谱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小雨 唐茂林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3-259,共7页
为了预测主缆钢丝在服役过程中的腐蚀发展,计算了主缆钢丝在不同温度和湿度环境条件下的腐蚀速率,将主缆腐蚀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划分为5个等级,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将其进行正交组合,控制恒温恒湿试验箱实验温度和湿度,利用微型极化电阻腐蚀... 为了预测主缆钢丝在服役过程中的腐蚀发展,计算了主缆钢丝在不同温度和湿度环境条件下的腐蚀速率,将主缆腐蚀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划分为5个等级,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将其进行正交组合,控制恒温恒湿试验箱实验温度和湿度,利用微型极化电阻腐蚀传感器测量未镀锌高强钢丝的腐蚀速率,获得了温度、湿度与腐蚀速率的关系和耦合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可将环境湿度70%、温度10℃以下区域归为钢丝弱腐蚀区;湿度75%以下、温度20~50℃区域归为钢丝低腐蚀区;湿度75%以上、温度10~50℃区域归为钢丝强腐蚀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缆索承重桥梁 未镀锌高强钢丝 环境腐蚀 腐蚀速率谱 正交试验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eO_2及甲醇改性有机硅烷钝化膜的耐蚀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顾剑锋 肖轶 +2 位作者 周代义 周建华 钟庆东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8-151,共4页
研究镀锌钢丝表面不同甲醇比例和纳米CeO_2颗粒改性的镀锌钢丝的电化学性能。采用交流阻抗谱分析硅烷水解和纳米CeO_2颗粒的添加对钝化膜耐腐蚀性的影响。利用等效电路拟合模型探讨在3.5wt%NaCl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钝化膜的耐蚀性变化。... 研究镀锌钢丝表面不同甲醇比例和纳米CeO_2颗粒改性的镀锌钢丝的电化学性能。采用交流阻抗谱分析硅烷水解和纳米CeO_2颗粒的添加对钝化膜耐腐蚀性的影响。利用等效电路拟合模型探讨在3.5wt%NaCl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钝化膜的耐蚀性变化。使用扫描电镜观察钝化膜的组织。结果表明:甲醇浓度对硅烷水解有重要作用,但单纯纳米CeO_2颗粒的添加对钝化膜的耐蚀性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EO2 甲醇 有机硅烷 钝化膜 耐蚀性 镀锌钢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索体钢丝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机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姚国文 刘佳伟 +2 位作者 张高峰 喻宣瑞 陈鹏宇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1,共6页
拉吊索在侵蚀环境作用下易受氯离子、氧气、水等物质的腐蚀作用,严重影响了缆索系统的耐久性。本文通过开展镀锌平行钢丝外加电流阴极保护(Impressed Current Cathodic Protection,ICCP)试验,研究外加电流对桥梁索体钢丝的阴极保护效果... 拉吊索在侵蚀环境作用下易受氯离子、氧气、水等物质的腐蚀作用,严重影响了缆索系统的耐久性。本文通过开展镀锌平行钢丝外加电流阴极保护(Impressed Current Cathodic Protection,ICCP)试验,研究外加电流对桥梁索体钢丝的阴极保护效果,根据钢丝在侵蚀过程中的微观损伤演化以及腐蚀速率、抗拉强度、延伸率、瞬断电位、开路电位、极化曲线、疲劳性能等力学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从而确定ICCP电压的施加范围。结果表明:随着保护电压的负向偏移,ICCP的保护效果更佳,当保护电压位于-1.3 V时对延缓钢丝腐蚀的效果最好,腐蚀速率最低,抗拉强度、延伸率和疲劳寿命的损失率最低,且延性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吊索 镀锌钢丝 氯盐腐蚀 外加电流 阴极保护试验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加热工艺对冷拔珠光体钢丝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彭滔 张航 +1 位作者 甘文英 周正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7-41,共5页
为了研究热镀锌工艺对冷拔珠光体钢丝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Gleeble1500型热模拟试验机将钢丝快速加热到不同温度(250~650℃),再以相同的冷速冷却来模拟热镀锌工艺,并对冷拔态和快速加热至不同温度钢丝冷却后的显微组织和力... 为了研究热镀锌工艺对冷拔珠光体钢丝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Gleeble1500型热模拟试验机将钢丝快速加热到不同温度(250~650℃),再以相同的冷速冷却来模拟热镀锌工艺,并对冷拔态和快速加热至不同温度钢丝冷却后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断续状渗碳体颗粒所占比例逐渐增多,钢丝的抗拉强度、硬度和仲长率均先升后降,最高分别为1915MPa,503HV和8.36%,其对应的温度分别为350,350,450℃;加热至450℃的钢丝表现出了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加热工艺 热镀锌 珠光体钢丝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镀锌法提高B82MnQL材料的抗拉强度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曾凡勇 李养良 +3 位作者 张德勤 李海洲 潘东 倪晓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6-102,共7页
目的增强B82Mn QL材料的抗拉强度。方法以B82Mn QL盘条作为热镀锌的试验材料,利用拉伸试验机、反复弯曲试验机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借助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分析几种镀锌工艺下的横截面和轴向截面以及拉拔断口的组织形貌,同时测试显... 目的增强B82Mn QL材料的抗拉强度。方法以B82Mn QL盘条作为热镀锌的试验材料,利用拉伸试验机、反复弯曲试验机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借助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分析几种镀锌工艺下的横截面和轴向截面以及拉拔断口的组织形貌,同时测试显微硬度。结果 B82Mn QL盘条拉拔后钢丝的抗拉强度由原来的1250 MPa提高至1670 MPa。断面收缩率由32.5%下降至7%。采用新镀锌工艺和助镀配方,B82Mn QL钢丝镀锌后抗拉强度下降幅度为8%,低于传统的10%~15%。稳定化后B82Mn QL的扭转次数为20次左右,反复弯曲次数为6次左右,强度由1650 MPa提高至1710 MPa,硬度值比镀锌后有较大提高,由镀锌后的430HV升高至450HV,而且分布均匀。结论通过优化镀锌工艺,能大幅提高B82Mn QL盘条的抗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82MnQL盘条 拉拔 镀锌 镀锌钢丝 稳定化处理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镀锌钢丝表面硬度与扭转性能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乔亚楠 刘新宽 +3 位作者 刘平 陈小红 高加强 王军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3-57,共5页
对高强度镀锌钢丝的扭转性能和拉拔钢丝的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进行研究。力学性能分析表明:扭转性能好的拉拔钢丝的强度和塑性相比扭转性能差的拉拔钢丝无较大差别,然而扭转性能好的拉拔钢丝表面显微硬度比扭转性能差的拉拔钢丝低,波动... 对高强度镀锌钢丝的扭转性能和拉拔钢丝的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进行研究。力学性能分析表明:扭转性能好的拉拔钢丝的强度和塑性相比扭转性能差的拉拔钢丝无较大差别,然而扭转性能好的拉拔钢丝表面显微硬度比扭转性能差的拉拔钢丝低,波动相对也较平稳。微观组织研究表明:扭转性能差的拉拔钢丝表层组织无半脱碳是其表面硬度较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锌钢丝 拉拔钢丝 表面硬度 脱碳 扭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役环境下镀锌钢丝力学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孟二从 姚国文 +2 位作者 余亚琳 古李丰 钟力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34-940,共7页
以腐蚀时间、加载方式为变化参数,对16组镀锌钢丝试件进行荷载与环境耦合作用试验,研究服役环境下镀锌钢丝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试件腐蚀失重率增长趋势与Boxlucass函数相吻合,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呈逐渐下降趋势;... 以腐蚀时间、加载方式为变化参数,对16组镀锌钢丝试件进行荷载与环境耦合作用试验,研究服役环境下镀锌钢丝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试件腐蚀失重率增长趋势与Boxlucass函数相吻合,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当腐蚀时间相同时,加载方式对试件腐蚀失重率、屈服强度的影响程度依次为交变应力>静态应力>无应力;试件抗拉强度受荷载类型和腐蚀时间影响相对较小;经1200h交变应力与腐蚀环境耦合作用后,试件弹性模量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基于钢丝5级锈蚀标准,对钢丝各级锈蚀程度给出了更为详细的定性描述及相关分析,并基于Boxlucass模型提出了试件在不同应力作用下的腐蚀失重率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役环境 镀锌钢丝 力学性能 影响因素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uSi3焊丝的激光熔钎焊钢/铝异种金属工艺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崔凌越 米高阳 +1 位作者 胡席远 王春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12,129,共8页
采用直径1.6mm的CuSi3焊丝对钢/铝异种金属进行激光填丝熔钎焊.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焊缝宏观成形,利用SEM,EDS,XRD分析了接头微观组织,通过原位纳米压痕仪和拉伸试验机测试了接头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CuSi3焊丝实现了6061铝合金和镀... 采用直径1.6mm的CuSi3焊丝对钢/铝异种金属进行激光填丝熔钎焊.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焊缝宏观成形,利用SEM,EDS,XRD分析了接头微观组织,通过原位纳米压痕仪和拉伸试验机测试了接头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CuSi3焊丝实现了6061铝合金和镀锌板的激光搭接熔钎焊,优化了工艺参数,获得了成形良好的焊缝.焊缝呈现三个特征区:钢侧界面区、焊缝中心区和铜焊丝/铝过渡区.进一步研究表明,铜焊丝/铝过渡区组织包含Cu_9Al_4和CuAl_2金属间化合物,呈现带状、粗大骨架状、细小骨架状夹杂层片状和树枝状四种形貌.铜焊丝/铝过渡区硬度远高于相邻区域,粗大骨架状区域硬度最高达到9.97GPa,拉伸断裂于粗大骨架状区域,断口呈现脆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镀锌钢板 激光熔钎焊 CuSi3焊丝 铜/铝金属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WBE与EIS技术研究环氧涂层下碳钢与铜合金在海水中的电偶腐蚀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钊 王玲 +2 位作者 刘杰 牟献良 陆忠海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99-305,共7页
目的研究环氧涂层下碳钢与铜合金在海水中的电偶腐蚀行为及涂层整体和局部区域的劣化过程。方法使用丝束电极(WBE)技术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研究丝束电极表面的电流密度分布和涂层阻抗谱演化,同时对比分析碳钢区域与铜合金区域涂层... 目的研究环氧涂层下碳钢与铜合金在海水中的电偶腐蚀行为及涂层整体和局部区域的劣化过程。方法使用丝束电极(WBE)技术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研究丝束电极表面的电流密度分布和涂层阻抗谱演化,同时对比分析碳钢区域与铜合金区域涂层的阻抗谱特征。结果阳极电流峰首先出现在碳钢局部区域,而电流密度较大的阴极电流峰主要集中出现在铜合金区域的边缘。当浸泡至122 h时,铜合金区域的涂层阻抗明显低于碳钢区域的涂层阻抗,且EIS响应出现了Warburg扩散阻抗特征。在浸泡456 h后,单根钢电极发生由阴极向阳极的极性转换。结论涂层下碳钢与铜合金在海水中发生电偶腐蚀时,铜合金作为阴极被保护,但铜合金区域的涂层在阴极剥离的作用下加速劣化。在涂层劣化过程中,碳钢区域的涂层缺陷处成为腐蚀反应的阳极区,而主要的阴极区位于铜合金的边缘区域,这与溶解氧的“竞争效应”有关。由于涂层发生阴极剥离现象使得基底金属被腐蚀,从而导致涂层下单根钢电极的电流发生由阴极向阳极的极性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束电极 电化学阻抗谱 环氧涂层 海水 碳钢 铜合金 电偶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