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V闽A株gE基因抗原编码区片段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敖敬群 王瑾雯 +2 位作者 陈新华 王珣章 龙綮新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6-79,共4页
伪狂犬病病毒(PRV)糖蛋白E是一种在伪狂犬病的根除计划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糖蛋白。将伪狂犬病病毒闽A株gE基因抗原编码区片段克隆到杆状病毒Bac_to_Bac系统表达载体pFastBacHTa中,获得的重组表达载体pFastBacHTa_FS转化大肠杆菌DH10BA... 伪狂犬病病毒(PRV)糖蛋白E是一种在伪狂犬病的根除计划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糖蛋白。将伪狂犬病病毒闽A株gE基因抗原编码区片段克隆到杆状病毒Bac_to_Bac系统表达载体pFastBacHTa中,获得的重组表达载体pFastBacHTa_FS转化大肠杆菌DH10BAC感受态细胞后,得到的重组BacmidDNA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粉蚊夜蛾Hi5细胞,通过细胞内同源重组,获得了含目的片段的重组病毒。此重组病毒感染Hi5细胞后72h,细胞总蛋白的SDS_PAGE与Western_Blot结果表明,gE基因抗原编码区片段在Hi5细胞中得到了正确表达,表达产物约35000,占细胞总蛋白的9 31%。溶解性分析显示该片段在Hi5细胞中为不可溶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ge基因抗原编码区片段 杆状病毒 Bac-to-Bac表达系统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真核表达载体构建表达PRV闽A株gE基因表位抗原编码区片段的重组质粒
2
作者 敖敬群 娄高明 +2 位作者 杨林 杜伟贤 王章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16,共3页
根据伪狂犬病病毒闽A株gE基因表位抗原编码区的序列与两种真核表达载体pPICZaA、pAcGP6 7A的序列与特性分别设计了两对PCR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到了两端具不同酶切位点的gE基因表位抗原编码片段。将这 2个片段分别克隆到pPICZaA与pAcGP... 根据伪狂犬病病毒闽A株gE基因表位抗原编码区的序列与两种真核表达载体pPICZaA、pAcGP6 7A的序列与特性分别设计了两对PCR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到了两端具不同酶切位点的gE基因表位抗原编码片段。将这 2个片段分别克隆到pPICZaA与pAcGP6 7A载体 ,转化大肠杆菌TOP 10菌株及XL1_Blue菌株 ,获得了含伪狂犬病病毒闽A株gE基因表位抗原编码区的重组质粒pPICZaA_FS与pAcGP6 7A_FS。序列测定结果显示两个重组质粒中插入片段的大小与方向均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ge基因表位抗原编码 重组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闽A株gE基因表位抗原编码区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被引量:3
3
作者 敖敬群 娄高明 +4 位作者 杨林 杜伟贤 龙綮新 王珣章 谢明权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2-495,共4页
用PCR方法以伪狂犬病病毒闽A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到了gE基因表位抗原决定域的编码区段。PCR产物连接到 pMD18-T载体后 ,转化大肠杆菌XL 1-blue菌株。重组质粒经测序并与GenBank中已登录的gE基因序列比较 ,确证含有PRV闽A株 gE基因... 用PCR方法以伪狂犬病病毒闽A株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到了gE基因表位抗原决定域的编码区段。PCR产物连接到 pMD18-T载体后 ,转化大肠杆菌XL 1-blue菌株。重组质粒经测序并与GenBank中已登录的gE基因序列比较 ,确证含有PRV闽A株 gE基因的表位抗原编码区。此区段与PRVRice株相应区段的DNA序列同源性为 97 3%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 94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ge基因表位抗原编码 序列测定 PCR扩增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主要抗原表位区的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4
作者 吉艺宽 王雨 +3 位作者 程艺 张宝石 向柯宇 琚春梅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15,共5页
【目的】为了区分伪狂犬病病毒疫苗免疫猪和自然感染猪,建立快速诊断的方法.【方法】利用PCR方法从伪狂犬病病毒中扩增出糖蛋白E(g E)基因的主要抗原表位区,用Bam HⅠ和HindⅢ双酶切后,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目的】为了区分伪狂犬病病毒疫苗免疫猪和自然感染猪,建立快速诊断的方法.【方法】利用PCR方法从伪狂犬病病毒中扩增出糖蛋白E(g E)基因的主要抗原表位区,用Bam HⅠ和HindⅢ双酶切后,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ET-g E184,并转化至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经IPTG诱导后进行SDS-PAGE电泳和Western-blot检测,用纯化后的g E184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间接g E184-ELISA检测方法.【结果和结论】用该方法检测290份临床猪血清样本,并与商品化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比较,两者的符合率为9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毒 ge基因 抗原表位 原核表达 ge184-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石门株不同代次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差异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赵耘 王在时 +2 位作者 王琴 李博 丘惠深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10,共4页
利用 RT- PCR及序列测定对猪瘟病毒石门株不同代次毒株 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及同一代次不同年代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进行了分析 ,结果所有毒株 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呈现较高的同源性 ,石门株不同代次毒株 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核... 利用 RT- PCR及序列测定对猪瘟病毒石门株不同代次毒株 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及同一代次不同年代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进行了分析 ,结果所有毒株 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呈现较高的同源性 ,石门株不同代次毒株 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 97.7%~ 10 0 %、97.3%~ 10 0 % ;同一代次不同年代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均为 98.6 %~ 10 0 %。只有 3个代次毒株发生较小的变异 ,核苷酸及氨基酸呈现 1~ 3个碱基或氨基酸的变异 ,其他代次的毒株序列完全一致。初步证实了猪瘟病毒分子结构的遗传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石门株 代次 E2基因 抗原编码 序列差异分析 同源性 遗传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猪伪狂犬病毒gE基因主要抗原区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孟帆 樊振华 +5 位作者 吴忻 姚敬明 王娟萍 米瑞娟 薛翼鹏 赵岳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11期1844-1848,共5页
根据Gen Bank中收录的PRV Becker株的gE基因序列,设计了合成1对引物,对山西PRV流行株包含主要抗原表位区的gE部分基因进行了PCR扩增,并进行克隆与序列分析。经测序,山西PRV流行株包含主要抗原表位区的gE部分基因核苷酸序列长度为997 bp... 根据Gen Bank中收录的PRV Becker株的gE基因序列,设计了合成1对引物,对山西PRV流行株包含主要抗原表位区的gE部分基因进行了PCR扩增,并进行克隆与序列分析。经测序,山西PRV流行株包含主要抗原表位区的gE部分基因核苷酸序列长度为997 bp,编码322个氨基酸。测序后对山西流行株包含主要抗原表位区的gE基因核苷酸序列和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与18株PRV参考株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山西PRV流行株包含主要抗原表位区的gE基因核苷酸序列与18株PRV参考株之间同源性为97.8%~100%,其中与YY株(湖南)、SC-1-2015株(四川)、HNXX2012株(湖北)、HN-DZ株(广东)及DL14-08株(长春)同源性最高,均为100%,与75V19株(比利时)同源性最低,为97.8%。山西PRV流行株包含主要抗原表位区的gE基因核苷酸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18株PRV参考株之间同源性为96.1%~100%,其中与YY株(湖南)、SC-1-2015株(四川)、HNXX2012株(湖北)、HN-DZ株(广东)及DL14-08株(长春)同源性最高,均为100%,与Rice(美国)同源性最低,为96.1%。山西PRV流行株包含主要抗原表位区的gE基因序列的遗传进化分析表明,山西PRV流行株属于2012年以来分离的PRV变异株群,与YY株和HNXX2012株亲缘关系较近,与欧洲和美洲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毒 ge基因 抗原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野毒不同代次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差异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赵耘 宁宜宝 +4 位作者 王在时 王琴 张广川 宋立 丘惠深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6期56-60,共5页
利用 RT-PCR及序列测定对 5株猪瘟野毒 1 4个不同代次毒株 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每个野毒的不同代次毒株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均呈现较高的保守性 ,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均无变化 ,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均为 1 0 0 ... 利用 RT-PCR及序列测定对 5株猪瘟野毒 1 4个不同代次毒株 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每个野毒的不同代次毒株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均呈现较高的保守性 ,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均无变化 ,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均为 1 0 0 %。与 0 2号野毒相比 ,其他 4株野毒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 82 .0 %~ 99.5%、84.1 %~ 98.6 %。遗传衍化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毒株被分成 2个基因组 ,每个基因组又分成 2个基因亚组。 0 3、0 5和 2 2号毒株位于第一基因组 ,0 2、0 6号毒株位于第二基因组。每一个毒株的不同代次毒株均位于同一基因组、同一基因亚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野毒 代次 E2基因 抗原编码 序列分析 同源性 变异 遗传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变山羊草两个y-型高分子量谷蛋白新亚基的鉴定及基因编码区分子克隆
8
作者 颜泽洪 郑有良 +1 位作者 代寿芬 刘登才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利用 SDS-PAGE和分子克隆方法研究了易变山羊草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及其基因。结果表明 ,四倍体易变山羊草有 3个可表达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其中一个亚基的迁移率很慢 ,推测其为 Glu-U1 x;另外2个亚基的迁移率分别与中国春的 Bx7和 ... 利用 SDS-PAGE和分子克隆方法研究了易变山羊草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及其基因。结果表明 ,四倍体易变山羊草有 3个可表达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其中一个亚基的迁移率很慢 ,推测其为 Glu-U1 x;另外2个亚基的迁移率分别与中国春的 Bx7和 By8接近或更慢 ,利用一对特异扩增基因编码区的引物得到的扩增片段长度分别为 2 .5 kb和 1 .9kb。分子克隆得到阳性质粒 p2 .5和 p1 .9。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二者均为 y型高分子量谷蛋白基因 ,它们与普通小麦中已经报道的 y型高分子量谷蛋白基因在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上都存在差异 ,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易变山羊草 扩增片段 四倍体 普通小麦 分子克隆 利用 基因编码 阳性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性免疫系统抗原受体祖先基因的发现与研究
9
作者 Fu Yan-bin Yang Zhi Huang Jin-wei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8-328,共1页
由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和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为动物抵抗病毒和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提供了重要的适应性免疫防线。同时,适应性免疫又是动物疫苗研制的原理所在。依赖RAG重组酶的适应性免疫系统为有颌类脊椎动物所独有,其起源可追溯... 由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和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为动物抵抗病毒和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提供了重要的适应性免疫防线。同时,适应性免疫又是动物疫苗研制的原理所在。依赖RAG重组酶的适应性免疫系统为有颌类脊椎动物所独有,其起源可追溯至大约5 亿年前:转座子侵入非重排型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 IgSF) 基因,经过基因组复制和演化,形成了今天的B 细胞受体BCR (B cell receptor)和T 细胞受体(TCR)基因座。目前关于BCR/TCR 祖先基因的了解较少,而寻找新的祖先基因不仅能够拓宽关于免疫相关基因家族的认识,还能根据其响应免疫刺激的分子机制为动物疫病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免疫 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 抗原受体 脊椎动物 有颌类 可变 基因片段 细胞介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生物信息学手段辅助分析猪瘟病毒的基因结构 被引量:3
10
作者 范学政 王琴 +1 位作者 宁宜宝 王在时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5-50,共6页
借助生物信息软件,对猪瘟病毒的分子演化关系、RNA3'端非编码区(NTR)序列及二级结构、E2基因的亲水性及抗原指数等进行了辅助分析。经检索得到CSFV全长序列23条,序列片段369条。确定了AF352565(LPC)株的碱基缺失在ORF的1174~1176... 借助生物信息软件,对猪瘟病毒的分子演化关系、RNA3'端非编码区(NTR)序列及二级结构、E2基因的亲水性及抗原指数等进行了辅助分析。经检索得到CSFV全长序列23条,序列片段369条。确定了AF352565(LPC)株的碱基缺失在ORF的1174~1176位。采用基因组序列的全长ORF进行了比对并绘制了进化树,对E2基因的亲水谱与抗原指数进行计算,推测E2基因抗原性变化不大,但不同毒株之间可能存在微小差异。比较了CSFV3'端NTR的序列并预测了3'端NTR的RNA二级结构,表明不同毒株之间存在较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序列分析 抗原 编码 基因结构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新城疫病毒抗原性和分子变异的因素分析
11
作者 秦卓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34-35,共2页
1新城疫病毒的变异 选择与免疫原性密切相关的新城疫病毒(NDV)HN基因,对不同基因型(F基因型为Ⅰ~Ⅶ)的NDV参考株在HN基因ORF编码区内,进行了同义替代(Ks)和非同义替代(Ka)的比较,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分子变异 抗原 HN基因 免疫原性 基因 编码 OR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5+12优质亚基节节麦的低分子量谷蛋白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卓 龙海 +2 位作者 颜泽洪 魏育明 郑有良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7-72,共6页
根据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MW-GS)基因编码区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对具优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5+12的节节麦材料AS63进行扩增,得到长度约为900bp和1000bp的DNA片段,克隆测序后获得3个LMW-GS基因序列LMWD-1(GenBank登录号AY841013)、... 根据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LMW-GS)基因编码区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对具优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5+12的节节麦材料AS63进行扩增,得到长度约为900bp和1000bp的DNA片段,克隆测序后获得3个LMW-GS基因序列LMWD-1(GenBank登录号AY841013)、LMWD-2(GenBank登录号AY841014)和LMWD-3(GenBank登录号AY841015).它们具有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基因的典型结构特征.其中,LMWD-1和LMWD-2具有完整编码区,长度分别为1065 bp和972 bp,可分别编码333和302个氨基酸残基的成熟蛋白,且第一个半胱氨酸残基均出现在重复区第13位.在重复区,LMWD-1的两个疏水单元为PIIIL和PVIIL,而LMWD-2的两个疏水单元为PIIIL和SVIIL.LMWD-1的重复区中还存在一个连续13个Q组成的短肽.LMWD-3由于编码区内存在提前终止密码子,为不表达的假基因.氨基酸序列比较发现,LMW-GS基因的N-末端区序列具有位点特异性,且LMWD-1和LMWD-2与普通小麦Glu-D3位点的LMW-GS基因有很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量 基因序列分析 节节麦 优质亚基 LMW-GS基因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基因编码 DNA片段 氨基酸残基 终止密码子 位点特异性 序列设计 克隆测序 结构特征 蛋白基因 成熟蛋白 半胱氨酸 序列比较 普通小麦 登录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基因BvPCNA-like的克隆及结构分析
13
作者 刘昕彤 申子萌 +5 位作者 张琦 张西宁 陶艳昵 李志烨 王希 赵春雷 《中国糖料》 2023年第2期16-25,共10页
本文旨在利用分子标记位点克隆糖用甜菜(Beta vulgaris L.)中的BvPCNA-like基因的基因组位点及完整的编码区(Coding sequence,CDS),并对该CDS在基因组中的结构进行分析与验证,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利用甜菜EST-SSR标记BvR... 本文旨在利用分子标记位点克隆糖用甜菜(Beta vulgaris L.)中的BvPCNA-like基因的基因组位点及完整的编码区(Coding sequence,CDS),并对该CDS在基因组中的结构进行分析与验证,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利用甜菜EST-SSR标记BvRE049,以糖用甜菜种质‘DP02’(标记检测阳性)为材料,通过电子克隆策略获得标记相关基因的基因组位点,进而克隆基因CDS片段;预测CDS在基因组中的外显子和内含子个数及内含子剪接位点分布范围,并设计PCR引物组合对以上结构进行验证;同时用在线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分析该基因产物的基本特征。克隆获得了甜菜基因BvPCNA-like的编码区,全长1164 bp,编码产物含387个氨基酸,分子量约42736.25 Da,等电点约4.46,在基因组中,该基因由3个内含子分隔成4个外显子。本研究克隆了BvPCNA-like基因的完整编码区,预测并验证了其在基因组位点中的结构,为进一步深入研究BvPCNA-like基因在甜菜体内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增殖细胞核抗原 基因克隆 编码结构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引物在血液PCR筛选HBV转基因小鼠中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庆文 张树忠 +2 位作者 李建秀 王肖鹏 胡以平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2001年第4期242-242,共1页
关键词 HBV转基因小鼠 亚型 PCR 效果评价 血液 C抗原 编码基因 引物 筛选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其他
15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1年第7期96-101,共6页
912381 转基因动物乳汁中外源蛋白的表达[会,英]/Hennighausen,L.…∥J.Cell Biochem.-1990,Suppl.14D.-16[译自DBA,1990,9(23),90-13647] 乳蛋白基因在哺乳动物乳房中表达,相应的蛋白大量分泌到乳汁中.将乳蛋白基因调节片段与另一个基... 912381 转基因动物乳汁中外源蛋白的表达[会,英]/Hennighausen,L.…∥J.Cell Biochem.-1990,Suppl.14D.-16[译自DBA,1990,9(23),90-13647] 乳蛋白基因在哺乳动物乳房中表达,相应的蛋白大量分泌到乳汁中.将乳蛋白基因调节片段与另一个基因蛋白编码区融合,能控制转基因动物乳房和乳汁中非乳蛋白的合成.可利用转基因家畜生产含大量有价值蛋白的乳汁.改变乳汁成分以改善其营养价值、降低抗原性或提高单位体积乳汁的干酪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动物 基因调节 编码 基因文库 营养价值 基因组文库 家畜生产 鼠乳 抗原 克隆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防治
16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3年第11期68-70,共3页
933194昆虫几丁质酶在杆状病毒基因表达系统中生产的特性[会,英]/Gopalakrishnan,B.…//Absir.Pap.Am.Chem.Soc.-1993,205Meet.Pt.1.-AGR079[译自 DBA,1993,12(11),93-06338]把烟草天蛾编码几丁质酶的 cDNA 中的1.8kbEcoRI 片段克隆到... 933194昆虫几丁质酶在杆状病毒基因表达系统中生产的特性[会,英]/Gopalakrishnan,B.…//Absir.Pap.Am.Chem.Soc.-1993,205Meet.Pt.1.-AGR079[译自 DBA,1993,12(11),93-06338]把烟草天蛾编码几丁质酶的 cDNA 中的1.8kbEcoRI 片段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质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 基因表达系统 烟草天蛾 片段克隆 载体质粒 编码 几丁质酶 ECORI 细胞培养物 随机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苗
17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3年第2期40-48,共9页
关键词 基因片段 疫苗接种 融合蛋白 伤寒沙门氏菌 百日咳毒素 编码 突变株 病毒包装 免疫沉淀 蛋白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药其它
18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2年第3期49-55,共7页
关键词 基因片段 杆状病毒 读码框 细胞生长 蛋白分子量 去糖基化 编码 酵母表达 昆虫细胞 免疫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苗
19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3年第7期43-48,共6页
632280含人免疫缺乏病毒-1核心抗原表位的乙型肝炎病毒重组核心粒子的免疫原性[英]/Ulrich,R.…//Arch.Virol.-1992,126(1~4).-321~328[译自DBA,1993,12(2),93-00770]为了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C末端的最大包装容量,引入了 ... 632280含人免疫缺乏病毒-1核心抗原表位的乙型肝炎病毒重组核心粒子的免疫原性[英]/Ulrich,R.…//Arch.Virol.-1992,126(1~4).-321~328[译自DBA,1993,12(2),93-00770]为了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C末端的最大包装容量,引入了 HIV-1病毒 Gag 蛋白的若干成分。将 HIV-1 BH10的大片段 gag 基因亚克隆入质粒 pHBc5,构建了表达质粒 pHIV24-5。gag 基因编码 p17C端的12个氨基酸、完整的P24.(231个氨基酸)和 p15N 端的74个氨基酸。质粒pHIV24-5含受控于 trp 启动子的缺失 HBs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突变 启动子调控 逆病毒载体 编码 免疫缺乏 融合蛋白 伤寒沙门氏菌 抗原表位 免疫原性 HBC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生虫学
20
作者 孙建华 《中国医学文摘(基础医学)》 CSCD 2005年第2期94-98,共5页
关键词 寄生虫学 FCC1/HN株 恶性疟原虫 顶端膜抗原1 细胞免疫应答 SAG1基因 致密颗粒蛋白 DNA免疫 编码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