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bin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d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to reduce a heavy-duty diesel engine emissions and fuel consumption 被引量:3
1
作者 Amir-Hasan Kakaee Pourya Rahnama +1 位作者 Amin Paykani Behrooz Mashad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4235-4245,共11页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Ⅱ(NSGA-Ⅱ) is well known for engine optimization problem.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s) followed by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including a NSGA-Ⅱ and strength pareto evolu...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Ⅱ(NSGA-Ⅱ) is well known for engine optimization problem.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s) followed by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including a NSGA-Ⅱ and strength pareto evolutionary algorithm(SPEA2) were used to optimize the operating parameters of a compression ignition(CI) heavy-duty diesel engine. First, a multi-layer perception(MLP) network was used for the ANN modeling and the back propagation algorithm was utilized as training algorithm. Then, two different multi-objective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were implement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engine parameters.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decide which algorithm is preferable in terms of performance in engine emission and fuel consumption optimization probl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gine fuel consumption emissions NEURAL networ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桨发动机二自由度μ综合控制
2
作者 王曦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1-203,共13页
针对涡桨发动机主燃油控制单元和桨叶角控制单元构成的双回路控制系统,提出了二自由度控制的架构,采用结构化奇异值μ综合控制,将涡桨发动机的主燃油控制和桨叶角控制进行融合,实现了主燃油控制和桨叶角控制之间内部干扰的动态解耦以及... 针对涡桨发动机主燃油控制单元和桨叶角控制单元构成的双回路控制系统,提出了二自由度控制的架构,采用结构化奇异值μ综合控制,将涡桨发动机的主燃油控制和桨叶角控制进行融合,实现了主燃油控制和桨叶角控制之间内部干扰的动态解耦以及飞行条件下的抗外部干扰性能。在涡桨发动机非线性模型仿真平台上进行了全包线加减速过渡态、稳态仿真。结果表明,二自由度双回路μ综合控制具有涡桨发动机主燃油控制回路和桨叶角控制回路的内部干扰解耦抑制和飞行条件变化的外部干扰抑制性能,回路之间内部干扰动态解耦时间不大于2 s,飞行高度在0~8 km变化、飞行马赫数在0~0.5变化,燃气涡轮转速n_(g)最大相对误差0.11%,动力涡轮转速n_(p)最大相对误差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桨发动机 Μ综合控制 二自由度双回路 主燃油控制 桨叶角控制 动态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S功率回流问题分析及其解决方案
3
作者 刘学武 徐向阳 +3 位作者 黄河 赵江灵 李凯峰 董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4-880,共7页
分析丰田混合动力系统(THS)在高速工况存在的功率回流现象及其原因,提出一种解决其功率回流问题的混合动力机电耦合系统方案,即在THS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制动器,不仅消除了功率分流现象,而且增加了一个发动机直驱模式,降低了燃油消耗。仿... 分析丰田混合动力系统(THS)在高速工况存在的功率回流现象及其原因,提出一种解决其功率回流问题的混合动力机电耦合系统方案,即在THS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制动器,不仅消除了功率分流现象,而且增加了一个发动机直驱模式,降低了燃油消耗。仿真对比2种系统在定速工况的油耗,发现增加制动器后,系统的90 km/h等速油耗改善了7.7%,120 km/h等速油耗改善了3.9%。此外,对2种系统分别在2个等速工况下的控制策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系统在采用发动机直驱模式时,避免了THS的功率回流问题,提高了系统效率,改善了整车油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 机电耦合系统 功率分流 等速油耗 发动机直驱模式 功率回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主轴双半内圈角接触球轴承滑蹭特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段渊博 崔永存 +1 位作者 汪静静 杨志文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8-638,共11页
为了解决某航空发动机主轴双半内圈角接触球轴承的滑蹭失效问题,对钢球和滚道接触状态影响轴承滑蹭现象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双半内圈角接触球轴承动力学分析模型,研究了轴承发生三点接触时,钢球运动状态、钢球与滚道滑蹭的变化规律,通过... 为了解决某航空发动机主轴双半内圈角接触球轴承的滑蹭失效问题,对钢球和滚道接触状态影响轴承滑蹭现象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双半内圈角接触球轴承动力学分析模型,研究了轴承发生三点接触时,钢球运动状态、钢球与滚道滑蹭的变化规律,通过改变轴承结构设计参数,提升了双半内圈角接触球轴承抗蹭伤的能力。首先,基于滚动轴承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双半内圈角接触球轴承的动力学模型,并采用预估-校正的GSTIFF变步长积分算法,求解了动力学微分方程组;然后,以钢球接触状态、钢球运转稳定性及轴承摩擦功耗为分析指标,分析了轴承滑蹭产生的机理;最后,分析了钢球接触状态、垫片厚度和工作游隙对轴承产生滑蹭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轴承在处于即将发生三点接触临界状态时,轴承滑蹭现象最轻,轴承接触区域摩擦功耗最低,不会因接触区温升过快造成轴承失效;在一定的范围内,垫片厚度和径向工作游隙越小,则轴承发生的滑蹭现象越轻,其最优参数为垫片厚度0.125 mm、径向工作游隙0.221 mm,此时轴承的工作状态为刚发生三点接触的临界状态,钢球和内滚道之间发生的滑蹭现象最轻,轴承摩擦功耗最小。该结果可为解决某航空发动机主轴双半内圈角接触球轴承的滑蹭失效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 双半内圈角接触球轴承 滑蹭特性 滚动轴承动力学分析模型 轴承结构设计参数 三点接触状态 轴承接触区域摩擦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拖拉机发动机负载水平的燃油消耗模拟
5
作者 白彩盛 徐照明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6-251,共6页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模拟算法,分析了不同负荷水平(40%、50%、60%、70%、80%、90%)下的拖拉机发动机扭矩和油耗,并验证仿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扭矩和燃料消耗与负载水平成正比,在每个负载水平下模拟和测量的发动机扭矩和燃料...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模拟算法,分析了不同负荷水平(40%、50%、60%、70%、80%、90%)下的拖拉机发动机扭矩和油耗,并验证仿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扭矩和燃料消耗与负载水平成正比,在每个负载水平下模拟和测量的发动机扭矩和燃料消耗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这对于优化拖拉机的使用和提高燃油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拉机 发动机 燃油消耗 负荷水平 模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硫条件下船舶主机缸套-活塞环磨损现状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盛晨兴 饶响 +2 位作者 胡浩帆 熊志坚 郭智威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39,共8页
国际海事组织(IMO)的“限硫令”于2020年1月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后,燃用低硫燃油(LSFO)成为许多远洋公司的主要选择。对多家远洋公司船舶主机燃用LSFO后的运行状况进行调研,发现缸套、活塞环等零部件存在异常磨损及故障显著增多的现象。将L... 国际海事组织(IMO)的“限硫令”于2020年1月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后,燃用低硫燃油(LSFO)成为许多远洋公司的主要选择。对多家远洋公司船舶主机燃用LSFO后的运行状况进行调研,发现缸套、活塞环等零部件存在异常磨损及故障显著增多的现象。将LSFO对船舶主机的影响以及其实际应用案例进行分析与总结,并针对燃用LSFO的主机所出现的异常磨损和故障现象提出应对策略。该研究有助于解决LSFO条件下船舶主机缸套和活塞环异常磨损问题的实际需求,希望进一步推动LSFO条件下缸套和活塞环异常磨损的机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硫燃油 船舶主机 缸套-活塞环 磨损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燃室点火式汽油机稀薄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尹丛勃 申小雨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3,共7页
基于测试试验台架对被动预燃室增压直喷汽油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效率特性、燃烧特性、燃油经济性以及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3次喷射策略形成稀薄燃烧环境(过量空气系数为1.3),发动机转速为2800 r/min,2000 r/min。结果表明:同一转速条件... 基于测试试验台架对被动预燃室增压直喷汽油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效率特性、燃烧特性、燃油经济性以及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3次喷射策略形成稀薄燃烧环境(过量空气系数为1.3),发动机转速为2800 r/min,2000 r/min。结果表明:同一转速条件下,增压预燃室发动机在负荷增加时,有效热效率和有效机械效率呈上升趋势,但超过一定范围,有效热效率下降;CA10,CA50,CA75,CA90和最大爆震指数随负荷增大呈上升趋势,同时燃烧循环变动率也可以控制在0.35%以下;发动机转速为2800 r/min,较小负荷时的燃油消耗率最低可达242.1 g/(kW·h);NO_(x),HC和CO排放与发动机运行工况密切相关,随负荷增加呈现减少趋势,Soot排放可控制在0.13 m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燃室式燃烧室 汽油机 稀薄燃烧 燃油消耗率 排放 喷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拖拉机发动机负荷和燃料消耗特性研究
8
作者 魏俞涌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4-268,共5页
农用拖拉机负荷是影响其发动机工作性能的主要参数指标,直接影响拖拉机的田间工作效率及性能。相关研究表明:拖拉机发动机功率至少使用80%,且发动机转速较低时可以实现拖拉机高效运行。为此,对麦赛福格森-MF 8480的发动机在田间作物收... 农用拖拉机负荷是影响其发动机工作性能的主要参数指标,直接影响拖拉机的田间工作效率及性能。相关研究表明:拖拉机发动机功率至少使用80%,且发动机转速较低时可以实现拖拉机高效运行。为此,对麦赛福格森-MF 8480的发动机在田间作物收获时的发动机负载参数进行了控制测试,构建相关数学模型反映发动机功率、发动机转速和燃料消耗特性之间的关系,并给出拖拉机运行期间不同发动机转速下的工作时间和油耗分布图,揭示了拖拉机田间运行效率及发动机各个参数运行关系。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农用拖拉机发动机运行参数关系及提高田间运行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拖拉机 发动机负荷 燃料消耗 预测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柴油机排气电加热NO_(x)排放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谢昱卓 刘庚非 +1 位作者 邬斌扬 苏万华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9-298,共10页
为解决重型柴油机在冷起动工况下的NO_(x)排放恶化问题,基于重型柴油机冷起动试验平台,自主设计了排气电加热系统,并研究了不同电加热功率对后处理后的NO_(x)排放和每度电可处理的NO_(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加热功率从2 kW升高至... 为解决重型柴油机在冷起动工况下的NO_(x)排放恶化问题,基于重型柴油机冷起动试验平台,自主设计了排气电加热系统,并研究了不同电加热功率对后处理后的NO_(x)排放和每度电可处理的NO_(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加热功率从2 kW升高至8 kW,NO_(x)排放逐渐降低,每度电可处理的NO_(x)排放逐渐升高;电加热功率固定为8 kW时,NO_(x)排放达到最低(140.3 mg/(kW·h)),相比原机减少了51.55%;电加热功率固定为2 kW时,每度电可处理的NO_(x)排放最多为1 900.8 mg.基于此,通过仿真进行排气电加热器控制策略的开发,控制策略引入NO_(x)转化效率和燃油消耗量作为判据,每度电可处理的NO_(x)排放增加了19.27%.此时,仅消耗0.21 kW·h电能,即可将后处理后的NO_(x)排放从274.76 mg/(kW·h)降低至231.42 mg/(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柴油机 排气电加热系统 NO_(x)排放 冷起动 NO_(x)转化效率 燃油消耗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分航段船舶油耗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琳 杨平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8-174,共7页
对船舶主机油耗进行预测是船舶进行能效优化的基础和前提,对于不同航行区域下的船舶油耗预测结果进行分析,更能提升油耗模型的预测性能。根据航行区域等因素选取5个航段作为试验对象并建立油耗模型,对主机油耗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选择... 对船舶主机油耗进行预测是船舶进行能效优化的基础和前提,对于不同航行区域下的船舶油耗预测结果进行分析,更能提升油耗模型的预测性能。根据航行区域等因素选取5个航段作为试验对象并建立油耗模型,对主机油耗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选择主机转速、风速、风向等作为模型的输入变量,选择主机瞬时油耗和航速作为输出变量,利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对油耗进行预测。试验结果表明各个航段油耗和航速的预测结果误差分别不超过2.5%和1.8%,风力变化较为平稳的航段2和航段3的预测误差低于其他航段;模型的预测精度会受到风力变化程度的影响,但在不同航段的预测性能均可满足后续进行能效优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机油耗预测 航速预测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 评价指标 航段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变效应的织构缸套润滑性能分析及试验研究
11
作者 王林森 王海霞 +4 位作者 纪敬虎 尤凤翔 刘庆升 王槐生 李东亚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77,共7页
内燃机缸孔内的时变效应和气压变化对活塞环受力影响不可忽略,而织构形貌参数对发动机油耗性能的影响也有待深入研究。为此,构建考虑时变效应和缸内气体压力变化的织构化缸套-活塞环摩擦副的流体动压润滑模型,采用多重网格法求解模型获... 内燃机缸孔内的时变效应和气压变化对活塞环受力影响不可忽略,而织构形貌参数对发动机油耗性能的影响也有待深入研究。为此,构建考虑时变效应和缸内气体压力变化的织构化缸套-活塞环摩擦副的流体动压润滑模型,采用多重网格法求解模型获得润滑油膜压力分布规律,进而获得缸套-活塞环间的最小油膜厚度和摩擦力,并针对装配织构缸套的发动机开展台架试验。计算结果表明:缸内气体压力变化影响活塞环径向受力,时变效应使缸套-活塞环受挤压效应的影响;织构化缸套能够增加润滑油膜厚度、减少摩擦力,当微凹坑深度为4~7μm,织构面积密度较小如为5%、10%时,能够获得较佳的最小油膜厚度与摩擦力值。台架试验表明,与原发动机相比,装配织构缸套的发动机油耗性能明显改善,在中高转速下燃油耗降幅较为显著,油耗最大下降14.5%,而24 h机油耗减少26.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织构 缸套-活塞环 润滑性能 台架试验 油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船舶电机辅助主机合排控制方法及实船应用
12
作者 陈德富 张超 +2 位作者 杨峰 刘佳彬 朱洪宇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5-119,共5页
为了解决某型7 500 t级散货船在主机合排过程中存在浓烈黑烟问题,通过实船数据分析问题原因并提出电机辅助主机合排的控制方法,调整实船主机合排控制策略与优化控制程序,经过实船试验验证表明,采用电机辅助的主机合排控制过程相较于无... 为了解决某型7 500 t级散货船在主机合排过程中存在浓烈黑烟问题,通过实船数据分析问题原因并提出电机辅助主机合排的控制方法,调整实船主机合排控制策略与优化控制程序,经过实船试验验证表明,采用电机辅助的主机合排控制过程相较于无电机辅助的主机合排控制过程,其螺旋桨轴系扭矩突增量减小33%,主机油耗突增量减小35%,尾轴转速突增量减小41%,且螺旋桨轴系扭矩与尾轴转速上升速率更平缓,有效解决主机冒黑烟问题,达到降低主机碳排放的目的。在船舶营运过程中,混合动力系统设备运行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辅助主机合排控制 合排扭矩冲击 主机油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柴油机二级增压系统匹配仿真研究
13
作者 赵明昊 殷勇 +1 位作者 赵艳婷 郑尊清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4,共11页
为了降低重型柴油机的燃油消耗率,采用GT-POWER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在一台单级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variable geometry turbocharger,VGT)柴油机上开展了二级增压匹配与增压系统参数优化工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二级增压系统在匹配点... 为了降低重型柴油机的燃油消耗率,采用GT-POWER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在一台单级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variable geometry turbocharger,VGT)柴油机上开展了二级增压匹配与增压系统参数优化工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二级增压系统在匹配点能够以最高效率运行,在全工况都能提供足够的进气流量;完全关闭低压级废气旁通阀,正交优化高压级废气旁通阀开度和米勒循环度,能够进一步降低二级增压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降低级间中冷温度能够降低泵气损失,提高增压压力,温度由100℃降至50℃在标定点能够使燃油消耗率降低约3 g/(kW·h)。对二级增压及参数优化工作的燃油消耗率改善效果进行了试验验证,低速工况燃油消耗率整体有所下降,高效点燃油消耗率下降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二级增压 增压匹配 遗传算法 燃油消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气损失对柴油机性能影响分析
14
作者 朱涛 朱娜 高磊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76,共7页
基于某款船用中速柴油机,在当前配置状态的基础上,利用试验数据测试和GT-Power一维仿真计算手段,研究了不同配气凸轮型线、排气管直径、增压器配置对柴油机泵气损失和燃油消耗率的影响。选取部分优化方案来制作样件,并通过开发试验对比... 基于某款船用中速柴油机,在当前配置状态的基础上,利用试验数据测试和GT-Power一维仿真计算手段,研究了不同配气凸轮型线、排气管直径、增压器配置对柴油机泵气损失和燃油消耗率的影响。选取部分优化方案来制作样件,并通过开发试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匹配可以分别将高转速高负荷工况、低转速低负荷工况的泵气损失和燃油消耗率降低到最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中速柴油机 燃油消耗率 泵气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外涵变循环发动机变几何特性仿真
15
作者 牟园伟 王奉明 朱大明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57,共6页
为了研究单外涵变循环发动机变几何性能收益,建立了一种单外涵变循环发动机总体性能仿真模型,并通过算例验证了仿真模型的计算精度。根据不同飞行状态的发动机控制规律和最优控制目标,模拟生成3种变几何方案最佳变几何参数以及最佳节流... 为了研究单外涵变循环发动机变几何性能收益,建立了一种单外涵变循环发动机总体性能仿真模型,并通过算例验证了仿真模型的计算精度。根据不同飞行状态的发动机控制规律和最优控制目标,模拟生成3种变几何方案最佳变几何参数以及最佳节流特性和高度-速度特性。结果表明:在设定的控制规律下,相对发动机常规变几何方案(方案1),尾喷管、混合器与低压涡轮导向器可调的变几何方案(方案3)使发动机地面节流状态耗油率降低1.7%~3.0%,超声速巡航推力增大14%~29%,亚声速巡航耗油率降低0.9%~3.1%,在3种变几何方案中性能收益最大;尾喷管与混合器可调的变几何方案(方案2)使发动机地面节流状态耗油率降低1.2%~2.2%,超声速巡航推力增大3%~17%,亚声速巡航耗油率降低0.9%~1.2%,在3种变几何方案中性能收益居中。发动机变几何方案的选择应综合考虑结构复杂度、可靠性、质量等方面的代价与基于特定任务需求的总体性能收益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循环发动机 变几何 单外涵 仿真模型 耗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应用不同配比生物柴油的经济性和排放特性 被引量:29
16
作者 李小昱 韩鹤友 +2 位作者 王为 陈浩 张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77-182,共6页
生物柴油经济性能和排放特性的试验对研究生物柴油的适用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柴油机台架试验,测量了4种不同配比的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的经济性和排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不作任何调整的情况下,生物柴油及与石化柴油的混合燃料可以... 生物柴油经济性能和排放特性的试验对研究生物柴油的适用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柴油机台架试验,测量了4种不同配比的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的经济性和排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不作任何调整的情况下,生物柴油及与石化柴油的混合燃料可以直接应用于柴油机,随着生物柴油掺混比例的增加,柴油机的烟度、碳氢化合物HC和一氧化碳CO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改善了柴油机的排放特性。采用生物柴油掺混比例为10%或20%时,可在柴油机经济性能改变较小情况下,改变柴油机的排放状态并减少污染物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柴油机 烟度 油耗率 排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架试验的生物柴油发动机使用特性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玉梅 张敬师 +3 位作者 崔丽 熊明烨 宋捷 李梦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9-194,共6页
为了为生物柴油发动机混合比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在不改变发动机结构参数的情况下,通过发动机性能试验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发动机功率、油耗量、油耗率及CO、HC、NOx、PM、SOF、DS排放浓度等指标,研究了8种不同混合比的生物柴油对发... 为了为生物柴油发动机混合比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在不改变发动机结构参数的情况下,通过发动机性能试验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发动机功率、油耗量、油耗率及CO、HC、NOx、PM、SOF、DS排放浓度等指标,研究了8种不同混合比的生物柴油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性能的影响,为生物柴油混合比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生物柴油混合燃料与0#石化柴油的发动机功率和扭矩变化趋势大致相同,随着生物柴油混合比的增大发动机功率和扭矩有所下降,当混合比小于20%时对发动机动力性的影响很小;同时全负荷工况下的燃油消耗量和燃油消耗率逐渐增加,但增加的幅度较小,生物柴油的燃油经济性与石化柴油相差不大;CO、HC、PM、SOF、DS以及碳烟的排放浓度大幅降低,NOx的排放浓度略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发动机性能试验 发动机功率 排放浓度 油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EGR温度对车用柴油机排放影响的试验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坤 郭新民 +2 位作者 傅寿宇 丁凯 李爱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7-130,共4页
为了得到冷却的废气再循环(EGR)技术对车用柴油机排放性能的影响,通过工况试验法研究了各工况下EGR温度对柴油机氮氧化物、碳氢化物、碳氧化物和烟度的排放量以及油耗率的影响,并由此得出柴油机各工况下的最佳EGR温度。试验表明,与热EG... 为了得到冷却的废气再循环(EGR)技术对车用柴油机排放性能的影响,通过工况试验法研究了各工况下EGR温度对柴油机氮氧化物、碳氢化物、碳氧化物和烟度的排放量以及油耗率的影响,并由此得出柴油机各工况下的最佳EGR温度。试验表明,与热EGR相比,冷EGR能够明显降低氮氧化物和烟度的排放,同时能够降低油耗率,提高柴油机的经济性,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柴油机 废气排出控制 油耗 废气再循环 EGR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比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经济性和排放性 被引量:21
19
作者 陈振斌 倪计民 +3 位作者 叶年业 余峰 肖明伟 何金戈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4-169,共6页
为了研究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经济性和排放性,该文在双缸直喷式柴油机和在用的柴油轿车上分别进行了发动机台架试验和整车底盘测功机试验。结果表明,在不调整柴油机条件下,使用乙醇柴油混合燃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和... 为了研究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经济性和排放性,该文在双缸直喷式柴油机和在用的柴油轿车上分别进行了发动机台架试验和整车底盘测功机试验。结果表明,在不调整柴油机条件下,使用乙醇柴油混合燃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和降低排气烟度和NOX排放,但HC排放增加。适当减小供油提前角有利于改善乙醇柴油混合燃料发动机经济性和排放特性。对于试验车辆,燃用E10有利于降低汽车在中、高速时的等速工况燃料消耗量和常温下冷起动后PM、NOX排放量。该研究结果对于改善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柴油混合燃料 柴油机 柴油轿车 油耗率 烟度 N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压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的排放特性 被引量:63
20
作者 葛蕴珊 信建民 +1 位作者 吴思进 孔林河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25-129,共5页
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增压柴油机燃烧生物柴油和普通柴油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实验发动机,在对喷油泵不做任何调整时,直接燃烧生物柴油对柴油机动力性的影响小于5%;无论在全负荷还是在部分负荷工况下... 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增压柴油机燃烧生物柴油和普通柴油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实验发动机,在对喷油泵不做任何调整时,直接燃烧生物柴油对柴油机动力性的影响小于5%;无论在全负荷还是在部分负荷工况下,燃用生物柴油均能大幅度降低柴油机的排气可见污染物、PT、CO和HC排放,但会引起NOx排放量的上升.通过适当推迟喷油提前角能明显降低燃用生物柴油时发动机的NOx排放,同时还能保留排气可见污染物低、PT、CO和HC排放低的优点,但对发动机动力性的影响却不大.研究表明生物柴油是理想的可再生清洁燃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排放 替代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