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减摩耐磨激光熔覆涂层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赞聪 陈文刚 +3 位作者 李祖阳 冯金明 杨志金 尹玫月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50-6060,共11页
激光熔覆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材料表面改性手段,其所制备的涂层不仅具备组织结构紧密且均匀的特点,还能与基材实现冶金级的牢固结合,同时由于激光照射过程中的高能量密度导致的表面粗糙度降低,使得涂层具有优异的物理和机械性能。此外,... 激光熔覆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材料表面改性手段,其所制备的涂层不仅具备组织结构紧密且均匀的特点,还能与基材实现冶金级的牢固结合,同时由于激光照射过程中的高能量密度导致的表面粗糙度降低,使得涂层具有优异的物理和机械性能。此外,该技术还能有效改善涂层的表面质量,如抗腐蚀性、耐磨性等。在改善材料表面减摩耐磨性能及拓宽基体材料应用领域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涂层材料的选择对激光熔覆涂层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介绍了减摩耐磨激光熔覆层的常见材料系统(自熔性合金粉、陶瓷粉、稀土元素),利用激光熔覆法在基材上制备耐磨涂层,通过在合金粉中加入一定的合金成分和化学成分,可以改善其耐磨性,但在制备金属陶瓷复合涂料时,除加入碳化物陶瓷粉和氧化物陶瓷粉以外,还可以通过优化工艺参数,陶瓷粉末的配比来提高材料的减摩耐磨特性,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基体材料表面加入一定量的稀土元素,达到改善涂层缺陷,增加减阻抗磨特性的效果,但添加稀土元素的量要有一个限值,超过这个限值则会诱发新的涂层缺陷。最后重点阐述激光熔覆涂层在农业机械、航空航天、汽车等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并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上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减摩耐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摩擦磨损性能及减磨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刘雨薇 吴霞 +3 位作者 陈纪云 靳爽 李淳 孙园植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1,共21页
钛合金具有比强度高、抗腐蚀性强、耐高温以及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在汽车制造、生物医疗等众多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但钛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较差,会影响机械系统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首先论述了摩擦磨损过程中摩擦层的形成过程以及摩擦层... 钛合金具有比强度高、抗腐蚀性强、耐高温以及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在汽车制造、生物医疗等众多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但钛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较差,会影响机械系统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首先论述了摩擦磨损过程中摩擦层的形成过程以及摩擦层对钛合金磨损机理的作用,分析了润滑条件、环境温度、滑动速度、载荷等工况条件对钛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其次,对比总结了钛合金减磨的常见工艺方法及优缺点,指出了当前钛合金磨损机理研究和性能改善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将实验与仿真相结合,阐明钛合金摩擦层和磨损机理的动态变化规律;考虑各种环境因素对钛合金磨损机理的影响,完善钛合金磨损机制图;通过对多种技术协同配合时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促进钛合金表面强化复合技术的发展,从而提升钛合金的耐磨减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摩擦层 磨屑 摩擦氧化物 摩擦磨损机理 耐磨减摩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铜基粉末冶金材料制动工况下的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马玲 徐岩 +4 位作者 杜建华 韩明 邱倩 张楠 纪箴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4-360,共7页
采用MM30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在7种连续制动工况下分别测试铁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的摩擦性能和耐热性能,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研究两种转速(等效半径线速度)下摩擦材料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在线速度为19.40 m·s^(-1)时,随着... 采用MM30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在7种连续制动工况下分别测试铁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的摩擦性能和耐热性能,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研究两种转速(等效半径线速度)下摩擦材料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在线速度为19.40 m·s^(-1)时,随着面压增加,摩擦材料的动摩擦系数略有降低。在0.44 MPa面压下,动摩擦系数为0.267~0.312;在0.80 MPa面压下,动摩擦系数为0.258~0.308。在线速度19.40 m·s^(-1)、面压0.44 MPa、单位面积制动能量268 J·cm^(-2)的连续制动工况条件下,动摩擦系数波动较大,在其他工况条件下,动摩擦系数波动较小。随着制动能量的增加,7种连续制动工况下平均动摩擦系数在0.300~0.334之间,动摩擦系数均在0.250以上,无明显衰退现象,表明铁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在线速度为19.40 m·s^(-1)工况下,铁铜基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机理主要为磨料磨损及氧化磨损;在线速度为30.00 m·s^(-1)工况下,铁铜基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机理主要为疲劳磨损及氧化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铜基粉末冶金 摩擦材料 连续制动工况 摩擦性能 耐热性能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流滑动摩擦部件表面失效及其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佳美 贾磊 +1 位作者 邢志国 吕振林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6-714,共19页
滑动电接触部件在电能传递与转换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失效和损伤行为带来的安全因素和经济影响重大,因此对其失效机理和修复技术的研究成为当今热点之一.已有众多学者通过试验和计算机模拟仿真等手段研究了电接触部件的表面损... 滑动电接触部件在电能传递与转换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失效和损伤行为带来的安全因素和经济影响重大,因此对其失效机理和修复技术的研究成为当今热点之一.已有众多学者通过试验和计算机模拟仿真等手段研究了电接触部件的表面损伤机制和寿命预测,至今为止,已研究出载流摩擦部件的表面修复技术多达15种以上,修复材料更是有上百种.本文中首先介绍了电接触的基本概念,从有无电流载入2个角度概述了滑动摩擦部件表面失效形式,并从试验研究及仿真模拟研究2个方面对表面损伤机制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归纳;最后综述了滑动电接触失效部件的表面修复技术和修复材料体系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目前滑动电接触部件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试验与仿真模拟相结合探究涂层导电耐磨自润滑机理并优化涂层质量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电接触部件 载流摩擦磨损 导电性 耐磨性 表面失效机理 表面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构化刀具表面摩擦磨损特性与减摩降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朝伟 杨发展 +4 位作者 姜芙林 黄珂 杨宇 赵烁 隋潇斌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4-124,共11页
在刀具表面设计并加工出一定结构的微织构,可大幅改善刀具-切屑表面的摩擦状态。为了探究不同形态的织构刀具在干摩擦状态下的摩擦磨损特征,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ABAQUS对不同织构类型的刀具进行分析,结合刀具的应力状态分布情况分析... 在刀具表面设计并加工出一定结构的微织构,可大幅改善刀具-切屑表面的摩擦状态。为了探究不同形态的织构刀具在干摩擦状态下的摩擦磨损特征,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ABAQUS对不同织构类型的刀具进行分析,结合刀具的应力状态分布情况分析各类织构对减摩抗磨作用的影响。同时,利用飞秒激光器在刀具表面加工不同类型的织构并与钛合金磨球进行摩擦磨损实验,测定其摩擦因数,分析不同类型织构刀具表面的磨损情况和形貌。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刀具T1应力集中区分布广泛,应力集中严重;相对于T1,刀具T2、T3、T4、T5的等效应力值出现大幅降低,且应力分布较为均匀,其中刀具T4的表面等效应力值最低,且降温效果最优。上述结果表明:带有不同类型织构的刀具较无织构刀具的摩擦因数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刀具表面的黏结磨损,其中T4摩擦因数降低最为显著,减摩效果最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构化刀具 摩擦磨损特征 减摩耐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_(2)/MAO耐磨减摩复合涂层的制备和摩擦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秀芳 罗鑫 +3 位作者 齐玉明 崔学军 曾山山 眭剑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0-99,共10页
目的采用两步法在铝合金表面制备MoS_(2)/MAO耐磨减摩复合涂层,并考察其摩擦磨损行为特点。方法通过微弧氧化(MAO)技术和原位水热法在7075铝合金表面构筑MoS_(2)/MAO耐磨减摩复合涂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Rama... 目的采用两步法在铝合金表面制备MoS_(2)/MAO耐磨减摩复合涂层,并考察其摩擦磨损行为特点。方法通过微弧氧化(MAO)技术和原位水热法在7075铝合金表面构筑MoS_(2)/MAO耐磨减摩复合涂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Raman光谱对膜层的微观形貌和组成进行表征。利用摩擦试验机测试试样的摩擦性能,并通过三维轮廓仪分析磨痕形貌。结果MAO膜层主要由Al_(2)O_(3)构成,含有少量SiO_(2),表面为典型的多孔结构,存在大量微孔,粗糙度较大。MoS_(2)/MAO耐磨减摩复合涂层中的MoS_(2)颗粒较均匀地填充在MAO微孔中,并覆盖在凹陷内,使得表面平整光滑而致密。摩擦测试结果表明,MAO涂层能够提高基体的承载能力,但其摩擦因数较大,波动较大。MoS_(2)膜层为MAO提供了良好的润滑改性作用,使其摩擦因数减小。结论MoS_(2)/MAO耐磨减摩复合涂层能够显著提高基体的摩擦磨损性能。在低载荷下,MAO硬质涂层起着很好的承载作用,MoS_(2)颗粒层起着润滑减磨作用,使摩擦因数始终较低且平稳;在高载荷下,MAO层表面的微凸体在应力作用下破碎,硬质磨粒和MoS_(2)颗粒分布在磨损面,部分被挤出磨痕区,导致摩擦因数不断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弧氧化 二硫化钼 耐磨 减摩 复合涂层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钝化与MoS_(2)涂覆对17-4PH螺栓盐雾环境下力学与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石大鹏 乔亮 +5 位作者 董吉伟 卢泰宇 宋阳 贾槟源 夏进启 万强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14-126,共13页
目的 研究钝化处理与MoS_(2)涂层对螺栓盐雾环境下耐腐蚀与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针对2种不同的表面处理(钝化,MoS_(2)涂覆)的17-4PH螺栓,采用SEM、EDS对腐蚀后螺栓表面涂层进行表征,采用往复摩擦试验获得表面处理后的摩擦因数;对螺栓... 目的 研究钝化处理与MoS_(2)涂层对螺栓盐雾环境下耐腐蚀与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针对2种不同的表面处理(钝化,MoS_(2)涂覆)的17-4PH螺栓,采用SEM、EDS对腐蚀后螺栓表面涂层进行表征,采用往复摩擦试验获得表面处理后的摩擦因数;对螺栓进行长时盐雾腐蚀实验,对腐蚀后的螺栓进行标准拉伸实验,对腐蚀表面进行显微形貌观察,以获得处理后螺栓抗腐蚀能力。结果 钝化层与MoS_(2)涂层厚度分别为10.7μm和12.5μm,钝化后往复摩擦试验中的平均摩擦因数为0.85,而MoS_(2)涂层平均摩擦因数仅为0.2,对应螺栓摩擦因数则分别为0.081与0.073;在长时盐雾腐蚀过程中,钝化螺栓在192h后螺栓头部与螺纹处出现腐蚀现象,1 800 h后出现严重腐蚀,表面腐蚀但螺栓断裂强度下降并不明显;在0~6 500 h的盐雾腐蚀实验中,涂覆MoS_(2)涂层的螺栓头部与螺纹处均出现明显腐蚀现象,但是螺栓表面开始出现MoS_(2)涂层剥落。结论 与表面钝化相比,表面涂覆MoS_(2)涂层具有更小摩擦因数,且对螺栓盐雾腐蚀防护更有效,能在3 750 h内完全不锈蚀,在6 500 h时发生大面积MoS_(2)涂层剥落,此外,盐雾表面腐蚀对螺栓拉伸断裂强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4PH螺栓 钝化涂层 MoS_(2)涂层 力学性能 摩擦磨损 抗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分子量对合成的水性聚醚酯的摩擦学性能影响
8
作者 邵文强 徐超 +1 位作者 娄文静 刘晓玲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6-117,共12页
为改善水溶性聚醚酯的水溶性和摩擦性能,采用3种大相对分子质量(1500、2000、4000)的聚乙二醇与小分子量的正庚酸进行酯化反应,制备出3种聚醚酯(PEEs)添加剂,利用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波谱仪对其进行分子结构表征和官能团分析,采用SRV-... 为改善水溶性聚醚酯的水溶性和摩擦性能,采用3种大相对分子质量(1500、2000、4000)的聚乙二醇与小分子量的正庚酸进行酯化反应,制备出3种聚醚酯(PEEs)添加剂,利用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波谱仪对其进行分子结构表征和官能团分析,采用SRV-V试验机和攻丝扭矩试验机考察其在去离子水中的摩擦学性能;采用非接触式三维轮廓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摩擦试验后试样磨痕表面形貌,借助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PEEs的作用机制;评价PEEs添加剂的抗泡性能、高低温稳定性能及防腐性能。结果表明:PEEs在去离子水中展现出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这是因为PEEs结构中的酯基官能团能与金属摩擦副表面发生强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层较为牢固的吸附膜;PEEs质量分数为3%的水溶液摩擦因数最低,磨损体积最小;PEEs的抗磨减摩性能随聚乙二醇分子量的增大而减小;3种PEEs水溶液具有良好的高低温稳定性能和防腐性能,其抗泡性能和常用的2种反向嵌段聚醚相当,这是因为PEEs结构中含有疏水基团长链烷基有利于提高水溶液的抗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聚醚酯 抗磨 减摩 抗泡性能 高低温稳定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rB-TiC抗磨复合材料干摩擦学性能研究
9
作者 赵虎成 崔功军 +2 位作者 郭贺 崔昊天 韩文鹏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8-1174,共7页
采用粉末冶金技术设计制备了质量分数4%TiC强化的FeCrB基抗磨复合材料,与GCr15钢球配副进行往复式干摩擦实验,系统研究滑动速度和载荷对复合材料的干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使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 采用粉末冶金技术设计制备了质量分数4%TiC强化的FeCrB基抗磨复合材料,与GCr15钢球配副进行往复式干摩擦实验,系统研究滑动速度和载荷对复合材料的干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使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等技术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物相成分和微观形貌。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物相为α-Fe、FeCr、TiC、Cr_(2)B和Fe_(2)B相。TiC的加入显著提高了材料的硬度,密度略有下降。随着滑动速度和载荷的增大,摩擦因数总体下降而磨损率显著增加。TiC对铁基体的钉扎作用抑制了材料的剥落和变形,材料的抗磨性能显著提高。综合分析,TiC能有效提升FeCrB合金的干摩擦学性能,其磨损机制主要是剥层磨损和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复合材料 TIC 干摩擦 抗磨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气相沉积陶瓷薄膜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10
作者 王旋 殷宇 +9 位作者 张立业 代野 周富 彭冬 白懿心 丁星星 董玲抒 花泽荟 戴明辉 丛大龙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8-76,共9页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陶瓷薄膜的耐高温磨损性能。方法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制备了TiN/TiCN、TiN/Al_(2)O_(3)、TiN/TiCN/Al_(2)O_(3)3种陶瓷薄膜。通过划痕测试、显微硬度测试、高温摩擦磨损试验等测试方法,分别表征并评价3种陶瓷薄膜的附...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陶瓷薄膜的耐高温磨损性能。方法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制备了TiN/TiCN、TiN/Al_(2)O_(3)、TiN/TiCN/Al_(2)O_(3)3种陶瓷薄膜。通过划痕测试、显微硬度测试、高温摩擦磨损试验等测试方法,分别表征并评价3种陶瓷薄膜的附着力、硬度、耐600℃高温磨损性能,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对磨痕形貌进行分析。结果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的3种陶瓷薄膜结构致密,无孔隙、裂纹等缺陷,且与基材结合界面良好,其中,TiN/TiCN/Al_(2)O_(3)多层薄膜与基体结合力最佳,为68.53 N,但其表层Al_(2)O_(3)薄膜与中间层TiCN薄膜结合强度较弱。600℃高温摩擦磨损结果表明,TiN/Al_(2)O_(3)薄膜具有最高的高温摩擦因数,平均为0.51,但其耐高温磨损性能最佳,体积磨损率为0.58×10^(‒5)mm^(3)/(N·m);而TiN/TiCN薄膜具有最低的高温摩擦因数,平均为0.37,但其耐高温磨损性能最差,体积磨损率为4.23×10^(‒5) mm^(3)/(N·m)。结论3种陶瓷薄膜高温摩擦磨损的主要损伤形式各异,TiN/TiCN薄膜的主要磨损机制为黏着磨损、氧化磨损和疲劳磨损,TiN/Al_(2)O_(3)薄膜的主要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TiN/TiCN/Al_(2)O_(3)多层薄膜的主要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TiN/Al_(2)O_(3)薄膜的耐高温磨损性能最佳是由于其硬度较高,且化学性质稳定,主要磨损形式为磨粒磨损,较难被磨损去除。而TiN/TiCN薄膜耐高温磨损性能最差是由于TiCN薄膜硬度较低,在高温摩擦作用下,会发生氧化磨损、黏着磨损、疲劳磨损等多种损伤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气相沉积 陶瓷薄膜 高温摩擦磨损 结合力 耐磨性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1
作者 王军祥 葛世荣 +1 位作者 张晓云 陶嵘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6-80,共5页
综述了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FRPC)的研究和发展.主要分析了纤维的最佳含量、纤维方向、纤维混杂以及纤维的表面处理对增强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讨论了偶件及表面形貌、温度、pv值和环境因素对其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简... 综述了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FRPC)的研究和发展.主要分析了纤维的最佳含量、纤维方向、纤维混杂以及纤维的表面处理对增强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讨论了偶件及表面形貌、温度、pv值和环境因素对其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简述了国外聚合物复合材料磨损机理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FRPC 耐磨性 摩擦磨损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表面耐磨涂层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吴红艳 张平则 +1 位作者 徐江 徐重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4-77,共4页
耐磨性差是影响钛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广泛应用的因素之一,因此改善耐磨性成为钛合金改性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系统地介绍了高硬度耐磨涂层、自润滑减摩涂层和耐磨复合涂层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并分类总结了钛合金耐磨涂层的组织结构及耐磨... 耐磨性差是影响钛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广泛应用的因素之一,因此改善耐磨性成为钛合金改性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系统地介绍了高硬度耐磨涂层、自润滑减摩涂层和耐磨复合涂层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并分类总结了钛合金耐磨涂层的组织结构及耐磨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涂层中含有高硬度难熔耐磨相颗粒有助于提高表面耐磨性;含有硫化物等组分的涂层以自润滑减摩方式可减少磨损量;同时具有高硬度和低摩擦系数的复合涂层兼具上述两种性质,是钛合金耐磨涂层的发展方向之一。最后探讨了开发高性能耐磨表面涂层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耐磨涂层 减摩涂层 耐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挤压态Al-Si-Pb轴承合金的摩擦学行为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军 安健 +2 位作者 杨晓红 刘勇兵 许德蔚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8-272,共5页
研究了热挤压对搅拌铸造 Al- Si- Pb合金组织与机械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热挤压可以显著改善合金铸态组织 ,降低气孔率 ,提高机械性能 ;随着铅含量增加 ,合金的摩擦系数与磨损率显著下降 ,尤其铅含量为 2 0 %与 2 5 %的合金抗咬合性... 研究了热挤压对搅拌铸造 Al- Si- Pb合金组织与机械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热挤压可以显著改善合金铸态组织 ,降低气孔率 ,提高机械性能 ;随着铅含量增加 ,合金的摩擦系数与磨损率显著下降 ,尤其铅含量为 2 0 %与 2 5 %的合金抗咬合性能明显提高 .对其磨损表面的光学与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 ,磨损表面了形成由 Al2 O3、Fe2 O3和 Pb的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润滑膜 ,这是其抗咬合性能得以改善的直接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学行为 铝铅轴承合金 热挤压 磨损率 抗咬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射流表面减阻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刚 谷云庆 +3 位作者 许国玉 夏冬来 赵华琳 姚建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007-3012,共6页
基于鱼类鳃裂部位仿生射流表面理论分析,对仿生射流表面回转体进行射流实验,研究其减阻特性。运用扭矩信号耦合器,分别对光滑表面实验模型和射流表面实验模型在不同旋转速度下进行摩擦扭矩测试,得到射流减阻特性曲线。研究结果表明:仿... 基于鱼类鳃裂部位仿生射流表面理论分析,对仿生射流表面回转体进行射流实验,研究其减阻特性。运用扭矩信号耦合器,分别对光滑表面实验模型和射流表面实验模型在不同旋转速度下进行摩擦扭矩测试,得到射流减阻特性曲线。研究结果表明:仿生射流表面具有较好的减阻效果,减阻率与实验模型转速、射流速度、射流孔径有着密切关系;射流最大减阻率达到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阻 射流表面 减阻机理 摩擦扭矩 摩擦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PA66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邢亚娟 张广成 +3 位作者 马科峰 赵玺浩 马瑞 李婷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5,共5页
采用双螺杆挤出造粒工艺制备出改性耐磨PA66复合材料,考察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以及摩擦性能与润滑剂种类、纤维含量、载荷和对磨时间之间的关系,用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镜(SEM)对复合材料的磨损表面进行观察,用X射线... 采用双螺杆挤出造粒工艺制备出改性耐磨PA66复合材料,考察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以及摩擦性能与润滑剂种类、纤维含量、载荷和对磨时间之间的关系,用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镜(SEM)对复合材料的磨损表面进行观察,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磨损表面的磨屑进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在干摩擦条件下玻璃纤维(GF)、聚四氟乙烯(PTFE)和二硫化钼(MoS2)可显著改善PA66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GF含量为30wt%时PTFE比MoS2对PA66耐磨改性效果显著,GF为35wt%时同时添加PTFE和MoS2的复合材料耐磨性能最好。随着摩擦时间的增大,复合材料摩擦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并趋于稳定;随着载荷的增大,复合材料摩擦系数和磨耗量增大。PA66复合材料的磨损主要以疲劳磨损和磨粒磨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66 复合材料 耐磨改性 摩擦磨损性能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耐磨减摩纳米复合镀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孙勇 薛玉君 +1 位作者 李济顺 吴明远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5-8,共4页
纳米复合镀层比常规镀层具有更高的硬度和更加优良的摩擦学性能。评述了纳米复合镀层的电沉积工艺,包括纳米颗粒前处理、纳米颗粒添加量、电流、镀液pH值、镀液温度和搅拌方式等对镀层中纳米颗粒含量、镀层表面形貌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对... 纳米复合镀层比常规镀层具有更高的硬度和更加优良的摩擦学性能。评述了纳米复合镀层的电沉积工艺,包括纳米颗粒前处理、纳米颗粒添加量、电流、镀液pH值、镀液温度和搅拌方式等对镀层中纳米颗粒含量、镀层表面形貌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对纳米复合镀层摩擦学性能以及纳米颗粒耐磨减摩机理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镀层 电沉积 纳米颗粒 耐磨 减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陶瓷强化挤压模具钢抗磨减摩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雷刚 黄瑶 +1 位作者 刘全坤 刘明霞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40,共2页
本文对复合陶瓷强化挤压模具钢抗磨减摩进行了研究。利用比拟试验研究了在蓖麻油 +硬脂酸钙润滑下 ,有色金属铜 (H6 2 )、钢 (2 0 )试样与复合陶瓷强化 9CrSi环配副的摩擦磨损特性 ,并与未采用陶瓷强化的铜 (H6 2 )、钢 (2 0 ) / 9CrSi... 本文对复合陶瓷强化挤压模具钢抗磨减摩进行了研究。利用比拟试验研究了在蓖麻油 +硬脂酸钙润滑下 ,有色金属铜 (H6 2 )、钢 (2 0 )试样与复合陶瓷强化 9CrSi环配副的摩擦磨损特性 ,并与未采用陶瓷强化的铜 (H6 2 )、钢 (2 0 ) / 9CrSi环摩擦副进行比较 ,分析了其减摩抗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 :复合陶瓷强化挤压模具能显著减少摩擦系数 ,降低磨损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陶瓷强化 挤压模具钢 抗磨减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对Cu14AlX涂层组织和摩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路阳 王玉波 +3 位作者 杨效田 肖荣振 惠晓利 刘俊钊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9-55,共7页
采用气雾水冷方法制备Ce质量分数分别为0和0.6%的Cu14AlX合金粉末,超音速等离子喷涂的方法制备喷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XRD、SEM-EDS以及EPMA分析Ce元素对Cu14AlX喷涂层表面组织形貌、合金相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影响。在边界润滑条件下,比... 采用气雾水冷方法制备Ce质量分数分别为0和0.6%的Cu14AlX合金粉末,超音速等离子喷涂的方法制备喷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XRD、SEM-EDS以及EPMA分析Ce元素对Cu14AlX喷涂层表面组织形貌、合金相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影响。在边界润滑条件下,比较不同Ce含量下喷涂层摩擦磨损性能,用SEM-EDS分析喷涂层磨损形貌及成分变化。结果表明:Ce的加入可以细化Cu14AlX喷涂层组织,使得Fe元素和K相增多且分布更加均匀,提高了喷涂层的耐磨性。两种喷涂层有不同的磨损形式,随着载荷的增大,不含Ce的喷涂层粘着磨损严重并伴随轻微的磨粒磨损,在高载荷(4.90Mpa)下,由粘着磨损转化为磨粒磨损;含Ce(质量分数)0.6%的喷涂层以轻度磨粒磨损为主,在高载荷下,转变为中度磨粒磨损,部分区域出现加工硬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SPS 微观组织 摩擦磨损 耐磨性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氧基硼酸铈的合成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芬芳 陈波水 +1 位作者 黄伟九 董浚修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20-222,共3页
合成了油溶性的异辛氧基硼酸铈 ,并对其摩擦学性能进行了评价 ,利用 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磨损表面 B元素的组成及化学状态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异辛氧基硼酸铈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抗磨减摩性能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表明 ,在摩擦... 合成了油溶性的异辛氧基硼酸铈 ,并对其摩擦学性能进行了评价 ,利用 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磨损表面 B元素的组成及化学状态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异辛氧基硼酸铈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抗磨减摩性能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表明 ,在摩擦表面膜中 ,Ce和 B分别以 Ce O2 、B2 O3和 Fe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辛氧基硼酸铈 合成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对铜基自润滑材料高温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6
20
作者 尹延国 刘君武 +3 位作者 郑治祥 郑玉春 刘焜 解挺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6-220,共5页
通过基体多元合金化和选用不同粒度的石墨颗粒,采用常规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铜基石墨固体自润滑材料,在大越式OAT-U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复合材料从室温到500℃温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磨损表面形貌,进... 通过基体多元合金化和选用不同粒度的石墨颗粒,采用常规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铜基石墨固体自润滑材料,在大越式OAT-U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复合材料从室温到500℃温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磨损表面形貌,进而探讨其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石墨颗粒越小,则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越小,减摩自润滑效果越好;在室温至500℃条件下,选用合适的石墨粒度(0.3~0.5mm)和多元基体合金化,可使铜基石墨固体自润滑材料保持较好的自润滑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合金 石墨 自润滑复合材料 高温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