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农机产品贸易格局及中国竞争力分析
1
作者 周井娟 王浙钟 《农业展望》 2025年第2期95-105,共11页
深入剖析全球农机产品贸易格局,对于明确中国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竞争优势与提升路径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价值。借助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本研究对全球农机产品贸易特征与演变轨迹、中国农机产品... 深入剖析全球农机产品贸易格局,对于明确中国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竞争优势与提升路径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价值。借助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本研究对全球农机产品贸易特征与演变轨迹、中国农机产品贸易特征与国际竞争力展开了全面分析。研究表明,传统农机制造强国如德国、美国、荷兰等在全球农机产品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起主导作用;中国农机产品以门类齐全、种类众多,能够满足不同生产需求为特征,市场占有率已跃居全球第三位,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逐年上升,但仍低于0.8的阈值,说明国际市场竞争力仍较弱;与德国、荷兰、美国、意大利、法国相比,中国农机产品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较低,在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分工体系内仍处于微笑曲线的低端。基于此,提出精耕国内市场、对接国际市场需求,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助力提升中国农机产品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农机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产品 贸易格局 国际竞争力 市场占有率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数字产品规则建构:核心问题、推进方案与中国因应 被引量:1
2
作者 陆一戈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65,共16页
随着国际经贸体系数字化进程的推进,数字产品贸易成为国际数字治理的重要议题。依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国与东盟的数字产品贸易前景广阔,但面临法律规则缺失、制度供给不足的困境。为此,应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谈判... 随着国际经贸体系数字化进程的推进,数字产品贸易成为国际数字治理的重要议题。依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国与东盟的数字产品贸易前景广阔,但面临法律规则缺失、制度供给不足的困境。为此,应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谈判为契机,构建数字产品规则,回应我国与东盟国家数字治理需求。在基本思路上,可参考美式、欧式和新式经贸协定的经验,赋予数字产品独立地位,统筹兼顾各国文化多样性的诉求,并通过制度设计,提升规则的灵活性与包容性。在具体内容上,应围绕数字产品基本定义、数字产品税收措施、数字产品非歧视待遇与数字产品争端解决四个主要关切,对数字产品贸易进行合理规制。为有效衔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数字产品规则,中国需在国内立法中明确数字产品范畴、科学制定数字产品税收方案、完善数字产品市场准入与治理措施、利用现有机制深化数字产品争端解决实践,为后续加入CPTPP和DEPA等高标准经贸协定、推进中国数字贸易制度型开放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 数字产品 数字贸易 国际经贸协定 制度型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EP对潍坊食用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建议
3
作者 崔晓娜 张庆莉 段元斐 《中国果菜》 2025年第5期96-100,共5页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成员国是潍坊食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来源国和输出国,RCEP通过关税减让、通关便利化、市场多元化和政策协同,显著提升了潍坊食用农产品的国际竞争...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成员国是潍坊食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来源国和输出国,RCEP通过关税减让、通关便利化、市场多元化和政策协同,显著提升了潍坊食用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同时也存在挑战。本文分析了RCEP对潍坊市食用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以期助力企业顺利出口目标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食用农产品 出口 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开放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被引量:5
4
作者 卢宪英 崔卫杰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23,共9页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农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效支撑。中国入世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贸易关税水平稳步下降,农业领域双向投资成效显著,国际合作水平明显提升,农业开放发...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农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效支撑。中国入世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贸易关税水平稳步下降,农业领域双向投资成效显著,国际合作水平明显提升,农业开放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面临农产品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农业领域实际使用外资总体呈下降趋势,以及农业高水平开放试点有待加强、农业整体竞争力不足、风险防控形势更趋严峻复杂等问题。未来,我国要系统性推进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强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先行先试力度,多领域推动农业高水平开放发展,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竞争能力,有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应注重统筹开放与安全,在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确保高水平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开放发展 农产品贸易 双向投资 科技国际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海南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现状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
5
作者 曾小红 李光辉 +2 位作者 王小芳 罗宇涵 李娜 《中国热带农业》 2024年第5期62-70,共9页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是海南农产品的重要贸易伙伴。系统梳理2010—2022年海南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历程,结果显示:海南农产品交易市场上约1/3的产品来自东盟,2022年海南从东盟进口82.84万t农产品,进口额为4.07亿美元,分别占从全球...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是海南农产品的重要贸易伙伴。系统梳理2010—2022年海南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历程,结果显示:海南农产品交易市场上约1/3的产品来自东盟,2022年海南从东盟进口82.84万t农产品,进口额为4.07亿美元,分别占从全球进口的进口量和进口额的33.87%、23.83%。研究发现,海南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分布不均衡,相对集中在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等国家;椰子、棕榈油、木薯等是主要进口农产品且增长趋势明显;水产品、小麦粉等主要出口农产品增长幅度较小,部分农产品出口甚至出现下滑的不利局面。海南农产品相对缺乏竞争优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总体呈逆差状态,建议加快海南农产品品质提升和发展精深加工,打造优势农产品品牌,利用自由贸易港政策优势打造外向型农业,提高海南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港 海南 东盟 农产品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农业国际合作的成效、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永旺 高强 张寒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8-85,共8页
“一带一路”倡议是改进全球治理体系、促进各共建国合作共赢的国际合作平台与国际公共产品。与西方主导的国际制度供给体系不同,“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农业国际合作是一种在平等协商基础上形成的“交往行动”模式。这种去自我中心化的... “一带一路”倡议是改进全球治理体系、促进各共建国合作共赢的国际合作平台与国际公共产品。与西方主导的国际制度供给体系不同,“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农业国际合作是一种在平等协商基础上形成的“交往行动”模式。这种去自我中心化的模式避免了国际合作中产生制度撕裂与破坏性纠纷,但是也要求共建国在“交往行动”中不断对持续变化的世界进行创造性调适。因此,当前农业国际合作在农产品贸易、农业国际投资、农业科技合作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在农业国际合作质量、结构等方面存在挑战。文章在系统总结农业国际合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逻辑、回顾梳理农业国际合作成效与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一带一路”框架下农业国际合作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农产品贸易 农业对外直接投资 农业国际科技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农业的生产和贸易现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7
作者 李星佚 李哲敏 +1 位作者 王玉庭 任育锋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利用FAO、WTO和UN Comtrade等组织的公开数据,分析了金砖国家农业合作机制建立以来中印农业的生产和贸易的现状,系统性地阐述了印度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禽产品三大类农产品生产情况和主要农产品贸易现状,发现印度农业生产情况稳中向... 利用FAO、WTO和UN Comtrade等组织的公开数据,分析了金砖国家农业合作机制建立以来中印农业的生产和贸易的现状,系统性地阐述了印度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禽产品三大类农产品生产情况和主要农产品贸易现状,发现印度农业生产情况稳中向好,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且有较明显的生产结构调控行为;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则是顺差增大,进出口产品品类差别较大,多年来的农业贸易为印度提供了重要的外汇。与中国农业对比发现,中印两国粮食产量增长迅速,而优势经济作物各有千秋,农产品贸易存在竞争性和互补性,增长潜力较大。由此可知,中国农业应充分发挥政府的纠偏作用、持续助力于保证粮食安全、稳步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国际农业合作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农产品生产 农产品贸易 国际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猛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64,共10页
党的二十大部署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提高到战略层面,是我国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重要举措。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以创新为核心引擎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能够助力自由贸易试验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化重大生... 党的二十大部署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提高到战略层面,是我国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重要举措。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以创新为核心引擎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能够助力自由贸易试验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促进贸易强国建设等,对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有着强大的赋能作用。两者之间本是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内在统一关系,然而,在此过程中却也面临着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困难、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亟须加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领域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国际营商环境仍需持续优化等现实挑战和主要问题。为此,新质生产力赋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要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营建一流营商环境,助力提升国际经济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 新质生产力 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现代化产业体系 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进口管控的绿色工具研究——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得到的启示
9
作者 金书秦 刘洋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12,共10页
近期,欧盟宣布实施碳边境调节机制,其本质是一种形如碳关税的绿色贸易壁垒,通过利用自身在某些技术、标准、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对其他国家设置技术性贸易限制措施,从而以一个比较正当的理由维护本国产品竞争力。该机制将对中国主要出口产... 近期,欧盟宣布实施碳边境调节机制,其本质是一种形如碳关税的绿色贸易壁垒,通过利用自身在某些技术、标准、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对其他国家设置技术性贸易限制措施,从而以一个比较正当的理由维护本国产品竞争力。该机制将对中国主要出口产品产生较大影响。加入WTO以来,中国不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水平,成为全球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但部分重要农产品大量依赖国际市场,也对国内农业发展产生较大冲击。无论是保护国内产业还是对等反制,都有必要系统研究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实施方案和底层逻辑,为加强农产品进口管控储备更多绿色工具。当前主要任务是全面开展主要进口农产品绿色生产水平的国别研究,完善并加大中国农产品绿色标准的国际推广力度,实施更严格的卫生检验检疫制度以及加强农业减排固碳,“练内功”和“讲故事”并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边境调节机制 国际气候治理 农产品进口管控 绿色贸易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开放对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 被引量:30
10
作者 陈燕翎 庄佩芬 彭建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5-114,共10页
论文在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下探讨贸易开放对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总体而言,农产品出口和进口均促进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助于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分区域回归结果表明,农产品出口和进口促进了东西部地区农业... 论文在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下探讨贸易开放对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总体而言,农产品出口和进口均促进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助于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分区域回归结果表明,农产品出口和进口促进了东西部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是对中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主要进出口农产品分类估计结果显示,食用油籽的进口,蔬菜以及水果、坚果的出口带动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但畜产品的出口抑制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各类农产品进出口影响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异质性。据此,论文提出提高农产品出口质量、实现“适度进口”、畅通农产品贸易的技术溢出渠道以及实施差异化的贸易与引资战略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国际贸易 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异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7
11
作者 董银果 霍学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11-214,共4页
 论述了WTO框架下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及我国农产品贸易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从思想意识上重新认识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国际背景,加快科技创新和推广,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建立农产品标准化制度、认证制度及预警制度等...  论述了WTO框架下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及我国农产品贸易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从思想意识上重新认识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国际背景,加快科技创新和推广,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建立农产品标准化制度、认证制度及预警制度等以及在"绿箱"政策范围内加强对农业基础领域和涉农企业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产品 国际贸易发展 问题 对策 农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22
12
作者 李岳云 宋海英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4-87,共4页
当前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很大,如果人民币汇率发生变动,其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将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产生影响,但这些影响又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根据汇率变动影响国际贸易的一般规律,结合农产品的特性将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 当前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很大,如果人民币汇率发生变动,其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将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产生影响,但这些影响又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根据汇率变动影响国际贸易的一般规律,结合农产品的特性将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能够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并且根据"J曲线效应"理论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民币贬值有利于扩大我国的出口,抑制进口,改善农产品贸易现状;人民币升值将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恶化农产品贸易状况。同时,还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弹性"问题;二是"时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农产品贸易 国际贸易 影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区财政支农投入对农业生产率及其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杨勇 李雪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98-108,共11页
通过构建空间相关加权项估计多边贸易重力模型,构造了以地理因素表征农产品特征的省区贸易开放度的工具变量,实证研究了中国省区财政支农投入对农业生产率及其构成的影响弹性。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财政支农显著偏低,但财政支农投入确实显... 通过构建空间相关加权项估计多边贸易重力模型,构造了以地理因素表征农产品特征的省区贸易开放度的工具变量,实证研究了中国省区财政支农投入对农业生产率及其构成的影响弹性。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财政支农显著偏低,但财政支农投入确实显著提升了农业劳动生产率;通过进一步分解劳动生产率,发现财政支农投入对资源配置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影响弹性为正且显著,而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弹性显著为负。表明财政支农发挥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的作用面临着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低和基础设施欠完善的强约束,未来应通过加强这两方面的投资助推农村经济组织创新来实现农业技术进步,条件不成熟时向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领域过度投资,极易陷入"拔苗助长"式的农业现代化的泥潭,降低了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多边重力方程 农业生产率 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效应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杨重玉 高岚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52,共10页
东盟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设会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产生重要影响。基于1992—2015年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数据,在扩展引力模型的基础上,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考察了CAFTA建设对中国农产... 东盟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设会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贸易产生重要影响。基于1992—2015年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数据,在扩展引力模型的基础上,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考察了CAFTA建设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不存在转移效应和创造效应,CAFTA未能有效促进中国对CAFTA内部国家的农产品出口,甚至存在负向效应。进一步的农产品分类研究发现,CAFTA与中国的肉及肉制品等6类农产品的出口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对中国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等13类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创造效应,不存在转移效应;对中国其余3类农产品向成员国的出口贸易呈现负效应;对外部出口有较好的促进作用;CAFTA的出口贸易效应具有阶段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农产品 出口贸易 贸易效应 扩展引力模型 贸易创造效应 贸易转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谢国娥 金睿 王常青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40-47,98,共9页
本文首先基于2002~2008年的贸易数据运用了一些标准指数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进行了国际比较,结果显示,与世界主要农产品贸易国相比,中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较弱;接着运用AHP方法对影响中国农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各个因素的重要性程度... 本文首先基于2002~2008年的贸易数据运用了一些标准指数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进行了国际比较,结果显示,与世界主要农产品贸易国相比,中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较弱;接着运用AHP方法对影响中国农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各个因素的重要性程度进行了排序;据此,文章最后提出了改善中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 国际竞争力指标 影响因素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A框架下中国—新西兰农产品贸易发展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贝贝 肖海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51-58,共8页
利用UN Comtrade数据,基于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修正出口相似度指数和贸易强度指数从结构性、互补性、竞争性和潜力四个方面对1995—2012年中国和新西兰农产品总贸易和分类贸易的发展进行了研究。研究... 利用UN Comtrade数据,基于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修正出口相似度指数和贸易强度指数从结构性、互补性、竞争性和潜力四个方面对1995—2012年中国和新西兰农产品总贸易和分类贸易的发展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建立后,产业间贸易趋势越来越凸显;中国和新西兰各类别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存在较大差异;中国农产品出口与新西兰农产品进口、新西兰农产品出口与中国农产品进口的贸易互补性都不强,但自贸区建立后,前者互补性略有加强,后者互补性进一步减弱;中国和新西兰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有一定竞争,但自贸区建立后竞争激烈程度有所下降;中国和新西兰在很多农产品类别上具有紧密的贸易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新西兰 自由贸易协定 农产品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农产品国际贸易 被引量:32
17
作者 吴莉婧 谢淑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期266-268,共3页
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现状与困境,目前我国传统优势农产品出口增长乏力,贸易逆差扩大,市场结构与产品结构不合理,经常遭遇贸易壁垒。"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我国农产品贸易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助于扩大农产品出口规... 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现状与困境,目前我国传统优势农产品出口增长乏力,贸易逆差扩大,市场结构与产品结构不合理,经常遭遇贸易壁垒。"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我国农产品贸易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助于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有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国际产能合作;有助于实现进口市场多元化,更好地保障国内粮食安全。提出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推动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出口农产品的附加值;积极发展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充分利用"一带一路"中的互联互通与贸易便利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农产品 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互补性中寻求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和文华 谭丞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6-151,共6页
农业在中国和东盟国家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双方也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贸易区。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不断推进,双边贸易突飞猛进,据东盟方面统计,2003—2007年同。东盟圆家对华贸易年增长率为30.2%,双边贸易的快速增... 农业在中国和东盟国家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双方也都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贸易区。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不断推进,双边贸易突飞猛进,据东盟方面统计,2003—2007年同。东盟圆家对华贸易年增长率为30.2%,双边贸易的快速增长为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在分析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分析,提出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发展的一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农产品贸易 互补性 差异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下的农产品对外贸易政策及其调整 被引量:19
19
作者 牛宝俊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41,共4页
经济全球化形成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中国加入 WTO,必将加快其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因而农产品对外贸易政策体系的建立及其调整是 2 1世纪我国农业经济和贸易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农产品 对外贸易政策 政策调整 中国 粮食市场 农业保险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竞争力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品飞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7-94,共8页
基于2000—2016年中国向其他金砖国家出口农产品的数据,通过引入贸易竞争力(TC)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附加显示性比较优势(ARCA)指数,探索影响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之间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因素,结果显示:整体而言,中国对其他金砖... 基于2000—2016年中国向其他金砖国家出口农产品的数据,通过引入贸易竞争力(TC)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附加显示性比较优势(ARCA)指数,探索影响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之间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因素,结果显示:整体而言,中国对其他金砖国家农产品出口不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对巴西和印度的农产品贸易甚至处于竞争劣势;从农产品内部结构来看,中国与金砖国家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重叠度不高、种类差别较大。中、印两国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方面竞争优势较为明显,巴西、南非的竞争优势则重点集中于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而俄罗斯则在林产品方面拥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因此,应加强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之间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贸易,加快推进金砖国家自由贸易区建设,培育科技创新型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以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提高出口竞争力,加快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砖国家 农产品贸易 比较优势 贸易竞争力 自由贸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