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igger control characteristics of fuze-recoil simulation system based on electromagnetic launcher 被引量:1
1
作者 Wenhao Wang Shihua Bi +2 位作者 Hongjun Xiang Chao Zhan Xichao Yu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7年第3期563-571,共9页
Fuze is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control unit of the ammunition, so the quality of the fuze become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of ammunition detection. Since using recoil force is a common method to the a... Fuze is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control unit of the ammunition, so the quality of the fuze become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of ammunition detection. Since using recoil force is a common method to the arm fuze, its dynamic simulation test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the fuze test research. A new fuze recoil environmental simul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electromagnetic launcher. Then the trigger contro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uze recoil simulation system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trigger position on the recoil force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although the pulse width of the armature force curve can be changed by adjusting the trigger position, due to the limit of the range, there also exists the contradiction that the electromagnetic pulse width gets narrow with the increase of electromagnetic force peak. Thus, it can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fuze launch recoil simulation. In order to make the recoil force close to the actual environment, the multi-stage trigger control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 and the influence of trigger position on recoil environmental force characteristics is studied. Then a fuze launch recoil environmental simulation platform is established and continuous electromagnetic force is achieved by using the trigger strategy. Finally, the experiment is performed to simulate the fuze launch recoil environment and show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major research work of this paper includes studying the composition and basic principle of the simulation system, establishing a launch model to analyze the single-stage and multi-stage coil fuze launch recoil characteristics, designing the test device to verify the correctness and validity of the research. This paper draws the conclusions that the feasibility of the fuze launch environmental simulation based on the electromagnetic launcher is verified, the trigger position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force peak continuity, the problems of low maximum overload peak and short peak duration in the multi-stage coil fuze launch environmental simulation can be effectively solved through adjusting the trigger position, the system has creative and extensive application prosp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gger control fuze-recoil simulation electromagnetic launch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匀设计试验法的电磁线圈发射关键参数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保成 韩俊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0-445,共6页
电磁线圈发射的出口速度及发射效率会受到发射系统结构参数和电路参数等关键参数的影响。为获得更高的出口速度和发射效率,根据电路原理和动力学原理建立电磁线圈垂直发射模型,并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nsoft Maxwell进行动态仿真。利用均... 电磁线圈发射的出口速度及发射效率会受到发射系统结构参数和电路参数等关键参数的影响。为获得更高的出口速度和发射效率,根据电路原理和动力学原理建立电磁线圈垂直发射模型,并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nsoft Maxwell进行动态仿真。利用均匀设计试验法安排数次试验,研究了5级线圈发射系统的触发位置等关键参数对发射效率的影响。对仿真结果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提出利用模拟退火算法对触发位置进行优化的方法,得到最佳触发控制策略。对所得触发位置进行仿真,发射效率达到56.27%,验证了所提优化方法的有效性,为大质量发射技术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感应线圈发射 Maxwell仿真 参数优化 均匀设计试验法 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阻型线圈发射器电路拓扑优化与性能提升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振春 胡言 张玉婷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3-110,共8页
为提高线圈发射器的发射速度及能量利用率,研究了磁阻型电磁线圈发射器不同放电电路结构对发射性能的影响。对晶闸管式(SCR)、半桥式、阻容(RCD)吸收式、Boost-Buck式四种不同结构放电电路进行分析,使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四种电路对发射... 为提高线圈发射器的发射速度及能量利用率,研究了磁阻型电磁线圈发射器不同放电电路结构对发射性能的影响。对晶闸管式(SCR)、半桥式、阻容(RCD)吸收式、Boost-Buck式四种不同结构放电电路进行分析,使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四种电路对发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相比SCR式电路,三种可关断电路中,Boost-Buck式电路下电枢出口速度提升最少,为78.77%;RCD式电路下系统能量利用率提升最少,为220.66%。可关断电路中电流的衰减速率会影响电枢的加速度,存在最优电流衰减速率曲线;单级可关断电路中出口速度与系统能量利用率搭配最均衡的为半桥式放电电路;Boost-Buck式放电电路更具灵活性,更适合应用于多级线圈发射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发射 放电电路 能量回收 有限元模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管外壳对电磁轨道发射装置发射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翟小飞 邹锟 +2 位作者 李配飞 刘华 彭之然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3-342,共10页
电枢在发射过程中,瞬时变化的导轨电流会在金属身管外壳上感应出巨大的涡流,身管涡流会产生额外的损耗,同时外壳涡流的去磁效应会改变电枢、导轨等器部件的应力分布从而影响装置发射性能。该文建立了电磁轨道发射装置的数学模型,并针对... 电枢在发射过程中,瞬时变化的导轨电流会在金属身管外壳上感应出巨大的涡流,身管涡流会产生额外的损耗,同时外壳涡流的去磁效应会改变电枢、导轨等器部件的应力分布从而影响装置发射性能。该文建立了电磁轨道发射装置的数学模型,并针对整体式、上下分断式以及叠压式三种外壳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电磁场-结构场联合仿真,获得了发射装置电磁参数和各部件应力分布。有限元电磁仿真结果表明,叠压式外壳结构外壳涡流最小、电感梯度最大、器部件应力最大,整体式外壳结构外壳涡流最大、电感梯度最小、器部件应力最小。全系统电气仿真和对比试验证明,在满足外壳支持强度和装置各部件应力条件下,选用高磁导率、低电导率的材料并设计抑制涡流的身管外壳结构,有利于提高发射装置电枢出口速度和系统效率,从而获得优良的发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轨道发射装置 外壳结构 发射性能 电流密度分布 应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发射装置的温升特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娄建勇 晁霞 +2 位作者 郭浩然 陈超 李兵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96,共8页
为了研究电磁发射装置的损耗与温升特性,基于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了电磁发射装置的动态计算模型,并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电磁发射装置损耗和温度分布的时空演变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发射过程中电枢会产生熔化现象,导轨和电枢发生接触... 为了研究电磁发射装置的损耗与温升特性,基于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了电磁发射装置的动态计算模型,并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电磁发射装置损耗和温度分布的时空演变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发射过程中电枢会产生熔化现象,导轨和电枢发生接触的内侧,尤其是靠近棱线部分的导轨温升较大。通过该模型建立了激励源大小、导轨材料、导轨结构、导轨尺寸与温度变化的关系,为电磁发射装置热管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发射装置 电磁场 温度场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轨道发射器高速下电流密度场预测 被引量:1
6
作者 金亮 宋居恒 +2 位作者 马天赐 尹振豪 张陈源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5914-5928,5936,共16页
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发射过程中电流密度场,是实现电磁轨道发射器结构精细化设计的必要条件之一,但存在计算时间长、高速计算困难甚至无法计算的问题。该文首先以激励电流、电枢电导率、轨道结构参数和时间t为输入,建立了基于条件生成对... 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发射过程中电流密度场,是实现电磁轨道发射器结构精细化设计的必要条件之一,但存在计算时间长、高速计算困难甚至无法计算的问题。该文首先以激励电流、电枢电导率、轨道结构参数和时间t为输入,建立了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CGAN)的电流密度场预测模型;然后,为提高对复杂场分布的预测能力,构建ResUnet-Trans网络作为CGAN的特征生成器;最后进行计算验证。以低速电磁轨道发射器实例验证模型内插预测精度,结果表明,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小于1.5%;以高速电磁轨道发射器实例验证模型外推预测能力,结果表明,使用由低电导率向高电导率的迁移学习训练策略可以提高模型外推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在测试集上外推预测MAPE小于2.5%。该文提出的预测方法可实现电流密度场的秒级计算,为高速电磁轨道发射器的优化设计和数字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轨道发射器 电流密度场分布 深度学习 图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桥式驱动电路的磁阻型电磁发射器仿真与实验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嘉琦 李海涛 +2 位作者 吴亚楠 赵博 孔令硕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48-1355,共8页
在磁阻型线圈电磁发射器中,驱动线圈的剩余电流会影响抛体的发射效率。将磁阻型线圈电磁发射器驱动电路中的电容器用桥式电容电路替代,通过桥式电容电路能够快速降低发射器中驱动线圈的剩余电流,避免抛体在运动时受到反向的回吸力。该... 在磁阻型线圈电磁发射器中,驱动线圈的剩余电流会影响抛体的发射效率。将磁阻型线圈电磁发射器驱动电路中的电容器用桥式电容电路替代,通过桥式电容电路能够快速降低发射器中驱动线圈的剩余电流,避免抛体在运动时受到反向的回吸力。该文介绍了桥式驱动电路在磁阻型线圈电磁发射器中的工作原理,通过仿真与实验对比分析磁阻型线圈电磁发射器在传统驱动电路与桥式驱动电路中的发射性能。实验和仿真的结果表明:采用桥式驱动电路后,磁阻型线圈电磁发射器的效率得到了提高,剩余电流的能量回收到电容器降低了系统能量的损耗。仿真和实验结果的规律具有一致性,验证桥式驱动电路在磁阻型线圈电磁发射器的可行性,为解决驱动线圈剩余电流及反向力的抑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阻型线圈电磁发射器 桥式电路 剩余电流 能量回收 发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枢及导轨几何参数对电磁轨道发射器电感梯度的影响
8
作者 万小波 杨森 +2 位作者 李英春 周子梦 李白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0,共6页
电枢是电磁轨道发射器的关键部件,但以往对电感梯度的研究认为电枢距离炮尾部无穷远,忽略了电枢对导轨电感梯度的影响。为此,首先分别建立电磁轨道发射器的二维和三维模型,对比分析了无电枢部分导轨的电感梯度和电枢附近部分导轨电感梯... 电枢是电磁轨道发射器的关键部件,但以往对电感梯度的研究认为电枢距离炮尾部无穷远,忽略了电枢对导轨电感梯度的影响。为此,首先分别建立电磁轨道发射器的二维和三维模型,对比分析了无电枢部分导轨的电感梯度和电枢附近部分导轨电感梯度之间的差异;然后,基于有电枢的电磁轨道发射器三维模型,探究了U形电枢尺寸对电磁轨道发射装置电感梯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导轨宽度,导轨间距,导轨厚度的增加,无电枢部分导轨的电感梯度和电枢附近部分导轨电感梯度之间的误差均逐渐增加;随着两种电枢宽度的增加,电磁轨道发射器电感梯度呈减小趋势,但变化量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轨道发射器 电枢 电感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阻型电磁发射器剩余能量回收电路的仿真与实验
9
作者 张鹏 李海涛 +1 位作者 孔令硕 胡长勇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8-134,共7页
对于传统磁阻型电磁发射器,驱动线圈中的剩余电流会对弹丸产生反向电磁力,这会直接影响弹丸出口速度和发射效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剩余能量回收功能的磁阻型电磁发射器驱动电路。通过在电容放电支路设置调节电感,使放电完成... 对于传统磁阻型电磁发射器,驱动线圈中的剩余电流会对弹丸产生反向电磁力,这会直接影响弹丸出口速度和发射效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剩余能量回收功能的磁阻型电磁发射器驱动电路。通过在电容放电支路设置调节电感,使放电完成后的电容产生反向电压,对晶闸管施加逆流脉冲使其自然关断,以切换电流流通路径来实现驱动线圈中剩余能量到电容器中的转移。回收的能量被储存在电容器中,可作为磁阻型电磁发射器下一个工作周期的初始储能,减少了电容预充电时间。对提出的剩余能量回收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并与传统电路进行了仿真与实验对比。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此电路可以迅速回收驱动线圈中的剩余能量,减少了能量损耗,消除了反向电磁力,提高了弹丸出口速度与发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阻型电磁发射器 能量回收 发射效率 电容脉冲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阻型线圈发射减速力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朱英伟 严仲明 +2 位作者 谢晓芳 董亮 王豫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2-66,共5页
磁阻型线圈发射对铁磁体弹丸有吸引力作用能够实现加速发射,本文通过对磁阻型线圈发射弹丸受力情况的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发现磁阻型线圈发射在弹丸高速度、驱动线圈强磁场的发射条件下会出现较强作用的涡流减速力,弹丸速度不会增加反... 磁阻型线圈发射对铁磁体弹丸有吸引力作用能够实现加速发射,本文通过对磁阻型线圈发射弹丸受力情况的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发现磁阻型线圈发射在弹丸高速度、驱动线圈强磁场的发射条件下会出现较强作用的涡流减速力,弹丸速度不会增加反而减小。文中提出减小铁磁弹丸的电导率和对弹丸进行开槽处理,仿真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弱涡流对磁阻型线圈发射弹丸减速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发射器 磁阻型线圈发射 涡流减速力 ANSOFT MAXWE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圈型电磁发射器磁场构型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朱英伟 李海涛 +2 位作者 严仲明 付磊 王豫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4-468,共5页
在线圈型电磁发射器的设计中,驱动线圈磁场构型的设计是基础和关键问题。提出磁场构型的概念和设计准则,推导出线圈型电磁发射模型的加速力表达式,通过有限元方法仿真分析了不同厚长比矩形截面螺线管线圈的磁场形态,考虑驱动线圈与抛体... 在线圈型电磁发射器的设计中,驱动线圈磁场构型的设计是基础和关键问题。提出磁场构型的概念和设计准则,推导出线圈型电磁发射模型的加速力表达式,通过有限元方法仿真分析了不同厚长比矩形截面螺线管线圈的磁场形态,考虑驱动线圈与抛体之间的互感及作用力随位置变化的趋势,比较不同截面形状螺线管线圈的磁场构型,同时计算截面形状对作用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静磁场中,相同截面安匝电流的情况下,驱动线圈采用正方形截面螺线管,能够对抛体产生较大的电磁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学 线圈型电磁发射器 磁场构型 互感梯度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驱动线圈的力学特性及制作方法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亚东 张为杰 +3 位作者 杨胜宽 张俊 阮江军 刘开培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86-1193,共8页
为给线圈式电磁发射装置提供可耐高压的高强度电磁驱动线圈,对驱动线圈的实时电磁力、结构特性及制作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ANSOFT软件对线圈绕组时变电磁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径向电磁力集中到线圈截面的中心右侧,轴向电磁力集中... 为给线圈式电磁发射装置提供可耐高压的高强度电磁驱动线圈,对驱动线圈的实时电磁力、结构特性及制作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ANSOFT软件对线圈绕组时变电磁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径向电磁力集中到线圈截面的中心右侧,轴向电磁力集中在线圈截面中心偏下部,线圈径向电磁力远大于轴向电磁力,因此litz线制作较带状线圈更适合制作高强度线圈。然后采用ANSYS软件对线圈的接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绕组受到径向电磁力往线圈外侧挤压,形变集中在绕组外侧;上下层绕组沿轴向方向向中间挤压;总电磁力的作用使线圈绕组向外部封装的中间处挤压。设计并制作了高强度驱动线圈,测试结果表明:该线圈满足耐高压、高强度的应用要求。研究结果可为高强度线圈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驱动线圈 电磁力 磁-结构仿真 接触分析 线圈式 电磁发射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发射用13 MJ脉冲功率电源系统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亚舟 李贞晓 +3 位作者 金涌 罗红娥 田慧 栗保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78-784,共7页
随着电磁发射技术的发展,对脉冲功率电源特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脉冲电流具有兆安级幅值、数毫秒脉宽、上升快速且有平顶波特点,为此研制了1套13 MJ、额定工作电压10 k V的电容储能型脉冲电源。电源系统采用多模块并联结构,由13个储... 随着电磁发射技术的发展,对脉冲功率电源特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脉冲电流具有兆安级幅值、数毫秒脉宽、上升快速且有平顶波特点,为此研制了1套13 MJ、额定工作电压10 k V的电容储能型脉冲电源。电源系统采用多模块并联结构,由13个储能1 MJ脉冲成形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包含20个50 k J脉冲电源模块,单个模块短路放电电流最大可达65 k A;充电系统由基于串联谐振变换器的高压充电机组成;控制系统具有两级控制结构,使用同步编码信号对各电源模块进行时序放电控制;测量系统采用PXI系统,主从式网络结构,可满足分布式测量需求。系统在模拟负载上进行了性能测试,在电磁发射装置上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3 MJ脉冲功率电源系统输出电流波形灵活可调、可靠性高,可以满足电磁发射实验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电磁发射 电容储能 脉冲成形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线圈发射器相似模型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邹本贵 曹延杰 +2 位作者 李瑞锋 陈学慧 王成学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3-77,90,共6页
模型实验是研究电磁线圈发射器工作特性的有效方法,将模型实验结果应用于电磁线圈发射器原型的研究,必须要弄清模型与原型各物理参数间的相似关系。以电磁线圈发射器数学模型为基础,根据相似理论推导出电磁线圈发射器模型与原型各物理... 模型实验是研究电磁线圈发射器工作特性的有效方法,将模型实验结果应用于电磁线圈发射器原型的研究,必须要弄清模型与原型各物理参数间的相似关系。以电磁线圈发射器数学模型为基础,根据相似理论推导出电磁线圈发射器模型与原型各物理参数的相似关系,设计一种新型的电磁线圈发射器并对该发射器的相似模型进行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电磁线圈发射器各物理参数的相似系数均可由尺度比例系数表示且与尺度比例系数成函数关系,电磁线圈发射器相似模型是成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线圈发射器 模型 原型 尺度比例系数 模型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触发放电位置对重接型线圈推进器加速性能影响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朱英伟 严仲明 +2 位作者 李海涛 付磊 王豫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548-2553,共6页
为了使重接型线圈推进器获得较大的出口速度和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需要对其触发放电位置和脉冲电流波形进行优化设计。首先从物理机理上解释了推进过程,然后根据电路方程分析了推进效率,最后采用电磁场有限元仿真分析了不同触发放电位... 为了使重接型线圈推进器获得较大的出口速度和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需要对其触发放电位置和脉冲电流波形进行优化设计。首先从物理机理上解释了推进过程,然后根据电路方程分析了推进效率,最后采用电磁场有限元仿真分析了不同触发放电位置对重接型线圈推进器加速力、出口速度和推进效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存在一个最佳的触发放电发位置,使得抛体能够在较大范围内获得较大的加速力,从而获得最大出口速度。同时分析发现,重接型线圈推进器在发射过程中存在减速制动力,最大出口速度并不一定对应最大推进效率。在多级重接型线圈推进器的设计中,随着各级抛体入口速度的增大,触发放电位置需要相应优化,同时使驱动线圈中脉冲电流波形与互感梯度变化曲线匹配,才能获得最大的推进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推进 重接型线圈推进器 触发放电位置 推进性能 仿真分析 脉冲电流波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轨道发射装置隔离式分压器 被引量:7
16
作者 关永超 计策 +3 位作者 卫兵 仇旭 何勇 宋盛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93-796,共4页
研制了一套用于测量电磁发射装置轨道电压信号的隔离式分压器,实现了测量回路与被测回路之间的电隔离,简化了电磁发射装置测试系统的复杂性。并对影响隔离式分压器频率响应的元件参数进行了参数扫描,结果表明:研制的分压器在-3dB区间的... 研制了一套用于测量电磁发射装置轨道电压信号的隔离式分压器,实现了测量回路与被测回路之间的电隔离,简化了电磁发射装置测试系统的复杂性。并对影响隔离式分压器频率响应的元件参数进行了参数扫描,结果表明:研制的分压器在-3dB区间的频率响应范围为14Hz~18MHz,满足电磁发射装置轨道电压信号的测试要求。使用P6015A高压探头进行比对标定,输出信号的前沿约1μs,频率响应满足电磁轨道发射装置轨道电压信号的测量要求。同时用隔离式分压器及电阻分压器测量轨道电压信号,两者波形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发射 分压器 信号隔离 轨道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圈炮(电磁同轴发射器)综述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德满 谢慧才 +1 位作者 刘亮 高顺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13-121,共9页
文中主要包括:1、线圈炮的基本原理;2、主要的结构型式,每种类型举出几个有代表性的装置,说明其运行机制与性能;3、应用前景。
关键词 电磁发射器 线圈炮 磁固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轨道发射装置磁热耦合数值计算方法 被引量:8
18
作者 谭赛 鲁军勇 +2 位作者 龙鑫林 张晓 关晓存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06期56-60,共5页
针对导轨式电磁发射装置动态发射过程中的物理场计算问题,基于发射装置的二维控制方程,推导出相应的有限元离散方程,并根据计算模型的特点,采用自由度平移法处理运动问题保证求解区域不变,建立了考虑摩擦热下的电磁-温度-运动耦合场有... 针对导轨式电磁发射装置动态发射过程中的物理场计算问题,基于发射装置的二维控制方程,推导出相应的有限元离散方程,并根据计算模型的特点,采用自由度平移法处理运动问题保证求解区域不变,建立了考虑摩擦热下的电磁-温度-运动耦合场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根据模型计算得出了不同电枢运动下的电流密度及磁场分布,并分析了温度场在电枢轨道接触面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电枢运动速度越大,速度趋肤效应越明显,枢轨接触面处的电流密度、接触压强及温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轨道发射装置 滑动电接触 自由度平移法 摩擦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人机电磁弹射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振超 马偃亳 +3 位作者 路梅 姬翔 巨兰 齐玮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8-74,共7页
本文基于折翼式无人机的特点与弹射需求,对三相异步感应式电磁线圈弹射(AICEML)进行了原理介绍与数学建模,然后完成了电磁弹射系统方案与结构设计,通过Ansoft软件建立了5段三相异步感应式电磁线圈弹射装置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电磁场... 本文基于折翼式无人机的特点与弹射需求,对三相异步感应式电磁线圈弹射(AICEML)进行了原理介绍与数学建模,然后完成了电磁弹射系统方案与结构设计,通过Ansoft软件建立了5段三相异步感应式电磁线圈弹射装置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电磁场和力学仿真分析。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使无人机载荷弹射速度达到31.03m/s,最大过载为93.7g,发射效率达到17.6%,满足发射初速不低于30m/s,过载不超过100g的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线圈弹射 异步感应 脉冲电源 电磁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轨道发射过程中电枢与导轨的力学特性 被引量:9
20
作者 田振国 杨阳 白象忠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4-238,共5页
通过计算电枢移动过程中电枢附近的磁场分布以及通过电枢的电流密度分布,可以得到电枢上各点的洛仑兹力,积分后可得整个电枢受到的推力。同时考虑电流通过电枢时的电磁热效应产生的膨胀量及导轨与电枢间的摩擦,可以得到电枢在导轨内运... 通过计算电枢移动过程中电枢附近的磁场分布以及通过电枢的电流密度分布,可以得到电枢上各点的洛仑兹力,积分后可得整个电枢受到的推力。同时考虑电流通过电枢时的电磁热效应产生的膨胀量及导轨与电枢间的摩擦,可以得到电枢在导轨内运动过程中的受力、速度变化。在此基础上利用Ansys软件建立发射状态时的三维计算模型,结合之前理论分析来定义边界条件、接触条件以及电枢推力曲线。通过具体算例,分析导轨与电枢间接触应力分布随电枢移动的变化,讨论相关物理量与材料性质、接触条件等的关系,从而为电磁轨道发射装置的强度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轨道发射 电枢 洛仑兹力 速度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