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0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Prognostic Model Based on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s-related Genes i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1
作者 GUO Yu-Xuan WANG Zhi-Yu +7 位作者 XIAO Pei-Yao ZHENG Chan-Juan FU Shu-Jun HE Guang-Chun LONG Jun WANG Jie DENG Xi-Yun WANG Yi-An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741-2756,共16页
Objective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is the breast cancer subtype with the worst prognosis,and lacks effective therapeutic targets.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s(CSFs)are cytokines that can regulate the production... Objective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is the breast cancer subtype with the worst prognosis,and lacks effective therapeutic targets.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s(CSFs)are cytokines that can regulate the production of blood cells and stimulate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immune cells,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lignant progression of TNBC.This article aims to construct a novel prognostic model based on the expression of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s-related genes(CRGs),and analyze the sensitivity of TNBC patients to immunotherapy and drug therapy.Methods We downloaded CRGs from public databases and screened for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CRGs between normal and TNBC tissues in the TCGA-BRCA database.Through LASSO Cox regression analysis,we constructed a prognostic model and stratified TNBC patients into high-risk and low-risk groups based on th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s-related genes risk score(CRRS).We further analyz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RRS and patient prognosis,clinical features,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in both high-risk and low-risk groups,and evalu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RS and sensitivity to immunotherapy and drug therapy.Results We identified 842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CRGs in breast cancer tissues of TNBC patients and selected 13 CRGs for constructing the prognostic model.Kaplan-Meier survival curves,time-dependent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and other analyses confirmed that TNBC patients with high CRRS had shorter overall survival,and the predictive ability of CRRS prognostic model was further validated using the GEO dataset.Nomogram combining clinical features confirmed that CRRS was an independent factor for the prognosis of TNBC patients.Moreover,patients in the high-risk group had lower levels of immune infiltration in the TME and were sensitive to chemotherapeutic drugs such as 5-fluorouracil,ipatasertib,and paclitaxel.Conclusion We have developed a CRRS-based prognostic model composed of 13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CRGs,which may serve as a useful tool for predicting the prognosis of TNBC patients and guiding clinical treatment.Moreover,the key genes within this model may represent potential molecular targets for future therapies of TN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s prognostic model tumor microenvironment drug sensitiv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4Model-D-ISM的地铁站火灾疏散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世梅 张家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3-159,共7页
为预防地铁站火灾事故,深入了解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影响因素间的内在联系与层次结构,基于第6版“2-4”模型(24Model)分析63起地铁站火灾疏散事故,充分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提取19个影响地铁站人员疏散的关键因素,建立地铁站火灾... 为预防地铁站火灾事故,深入了解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影响因素间的内在联系与层次结构,基于第6版“2-4”模型(24Model)分析63起地铁站火灾疏散事故,充分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提取19个影响地铁站人员疏散的关键因素,建立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采用算子客观赋权法(C-OWA)改进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法(DEMATEL),确定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各个因素间的层次结构及相互作用路径,构建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疏散引导、恐慌从众行为、人员拥挤为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的关键影响因素;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受表层因素、中间层因素、深层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其中,疏散教育与培训、设施维护与检查、疏散预案等因素是根源影响因素,重视根源影响因素的改善有利于从本质上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模型(24model) 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法(DEMATEL) 解释结构模型(ISM) 地铁站 火灾疏散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IR-TOPSIS模型的陕北黄土高原农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韩磊 张晗 +2 位作者 刘钊 康宏亮 苗哲源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0-105,共6页
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构建陕北黄土高原榆林市和延安市农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评价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并利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确定影响陕北黄... 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构建陕北黄土高原榆林市和延安市农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评价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并利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确定影响陕北黄土高原农业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12—2021年陕北黄土高原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整体转好,其中榆林市健康等级由Ⅳ级提升至Ⅱ级,延安市健康等级由Ⅳ级提升至Ⅲ级;子系统中榆林市压力子系统指数、延安市状态子系统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两市驱动力子系统指数、响应子系统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人口因素、自然条件和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是影响陕北黄土高原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健康 DPSIR-TOPSIS模型 障碍因子 陕北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iles-Atherton磁滞模型的改进与非正弦激励下软磁材料复杂磁滞准确模拟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任 顾朝阳 +1 位作者 孙江东 唐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16-2026,I0034,共12页
原始J-A(Jiles-Atherton)模型及其现有改进模型均不能准确模拟软磁材料在非正弦激励下含偏置小磁滞回环的复杂磁滞回线,因此,提出一种通用改进J-A模型已成为国际电磁场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为此,该文首先分析J-A模型不能准确模拟不同... 原始J-A(Jiles-Atherton)模型及其现有改进模型均不能准确模拟软磁材料在非正弦激励下含偏置小磁滞回环的复杂磁滞回线,因此,提出一种通用改进J-A模型已成为国际电磁场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为此,该文首先分析J-A模型不能准确模拟不同类型磁滞回环的问题,得到其根本原因为J-A模型中的不可逆磁化分量变化率未进行矫正,由此引入2个比例因子,控制其不可逆磁化分量满足要求;其次,发现J-A模型的钉扎系数和磁畴内耦合平均场参数随磁滞回线磁密幅值大小而变化,进一步提出改进J-A模型;另外,提出该改进模型参数的更新方法,弥补了传统方法须预知磁滞回线下一转折点数据的缺陷,需要指出的是,所提改进J-A模型所有参数通过实测对称磁滞回线即可辨识;最后,利用所提改进J-A模型与现有2种改进J-A模型分别模拟软磁材料在不同磁密下的对称磁滞回线与含偏置小回环的复杂磁滞回线,并对比实测值,验证所提改进J-A模型具有更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磁材料 磁滞回线 Jiles-Atherton模型 非正弦激励 比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HSD-EM”模型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字化成熟度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唐孝文 曹雪瑞 陈鑫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151,共11页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字化升级能够助力制造业强链补链,使其走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对制造业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6—2022年相关数据,运用“VHSD-EM”组合评价模型对“小巨人”企业数字化成熟度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专...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字化升级能够助力制造业强链补链,使其走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对制造业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6—2022年相关数据,运用“VHSD-EM”组合评价模型对“小巨人”企业数字化成熟度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字化成熟度可划分为4个等级,各等级样本企业在行业分布上呈现集聚趋势;先进制造业与传统制造业样本企业数字化成熟度呈现两极分化,基于空间维度的排序如下:中心城市>东南沿海地区>南部地区>西部地区>北部地区,且随时间推移波动较大;政府补贴、财政科技支出、市场竞争强度和企业规模总体上对“小巨人”企业数字化成熟度具有显著影响,但不同数字化成熟度等级样本企业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结论可为“小巨人”企业数字化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巨人”企业 数字化成熟度 “VHSD-EM”模型 投入—产出理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B模型的大学生现在吸烟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王志敏 仲学锋 +2 位作者 李喆 许德 谢建嵘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2-367,共6页
目的基于COM-B模型分析大学生现在吸烟行为现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大学生吸烟行为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3年7—8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芜湖市某院校3个学院的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 目的基于COM-B模型分析大学生现在吸烟行为现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大学生吸烟行为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3年7—8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芜湖市某院校3个学院的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大学生现在吸烟行为的主要因素。结果共纳入2179名大学生,其现在吸烟率为13.6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OR=0.249,95%CI:0.120~0.518)、知晓烟草危害知识(OR=0.471,95%CI:0.361~0.613)、具备较高的自我效能感(OR=0.575,95%CI:0.425~0.777)、具备吸烟行为的反思动机(OR=3.165,95%CI:1.260~7.955)、具备吸烟行为的社会机会(OR=5.084,95%CI:3.775~6.845)是影响大学生现在吸烟行为的主要因素。结论芜湖市某院校大学生的现在吸烟率较高,建议相关部门采取健康科普、建设无烟学校以及树立优秀典型等干预措施,降低大学生现在吸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B模型 大学生 吸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
7
作者 阳富强 李皓腾 +1 位作者 高云 安百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0-244,250,共6页
为探究高校大学生心理因素对实验室本质安全的影响及个人不安全行为诱发机制,以工作要求-资源模型(JD-R)为理论框架,提出包含中介效应的研究假设路径,构建完整的JD-R模型。通过对某高校192名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SPSS、AMOS数据... 为探究高校大学生心理因素对实验室本质安全的影响及个人不安全行为诱发机制,以工作要求-资源模型(JD-R)为理论框架,提出包含中介效应的研究假设路径,构建完整的JD-R模型。通过对某高校192名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SPSS、AMOS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及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学业需求作为损耗因素负向影响实验室安全管理,学习资源作为激励因素正向影响实验室安全管理。基于此,提出了“降损增激”双过程提升策略,以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 不安全行为 工作要求-资源模型 损耗因素 激励因素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Informer模型的月径流遥相关预报
8
作者 李继清 谢宇韬 +1 位作者 徐学军 吴亮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5,共7页
为延长中长期径流预报的预见期,提高预报精度,从物理成因上考虑径流的影响因素,在前期降水径流的基础上增加遥相关因子,通过随机森林(RF)模型进行因子选择,引入长时间序列预报中表现良好的Informer模型,构建了月径流预报的RF-Informer模... 为延长中长期径流预报的预见期,提高预报精度,从物理成因上考虑径流的影响因素,在前期降水径流的基础上增加遥相关因子,通过随机森林(RF)模型进行因子选择,引入长时间序列预报中表现良好的Informer模型,构建了月径流预报的RF-Informer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雅砻江流域两河口、锦西、二滩3个水库的入库月径流进行了预报。结果表明:将遥相关因子引入流域月径流预报可以延长预见期,提高预报精度;相较于线性相关法,基于RF模型选择预报因子可以挖掘因子间非线性关系,提升预报效果;与RF-LSTM、RF-SVM、RF-BP神经网络模型相比,RF-Informer模型的误差最小,预报精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径流预报 遥相关因子 随机森林模型 Informer模型 雅砻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tBoost-SHAP-MCM模型的关中地区PM_(2.5)浓度的气象影响因素研究
9
作者 苏佳 聂达文 +3 位作者 李晓萌 张新生 宋金昭 董明放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7-797,共11页
为研究关中地区PM_(2.5)浓度变化及其复杂因素间的非线性关系,基于2020年1月−2023年12月的气象数据,从年、季和月不同时间尺度深入分析关中地区PM_(2.5)的空间分异特征;采用最大信息系数分析关中地区PM_(2.5)与其他大气污染物的关系,同... 为研究关中地区PM_(2.5)浓度变化及其复杂因素间的非线性关系,基于2020年1月−2023年12月的气象数据,从年、季和月不同时间尺度深入分析关中地区PM_(2.5)的空间分异特征;采用最大信息系数分析关中地区PM_(2.5)与其他大气污染物的关系,同时利用CatBoost-SHAP-MCM模型识别PM_(2.5)浓度的关键气象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关中地区PM_(2.5)浓度呈明显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异性。年际PM_(2.5)浓度在2021年最低,为42.93μg/m^(3),在2022年最高,达49.09μg/m^(3)。季度和月际变化较为相似,均呈冬季高、夏季低的特征,冬季污染最严重,PM_(2.5)浓度达84.35μg/m^(3),夏季最轻,为21.42μg/m^(3)。西安市、咸阳市和渭南市为高污染城市,铜川市和宝鸡市为低污染城市。②PM_(2.5)浓度与PM10浓度的相关性最高,与CO浓度、SO2浓度相关性均较低。③露点温度、气温、海平面气压、降水量和地面气压为关键气象影响因素,其在各城市表现出显著的影响作用,对关中地区整体和各城市的影响基本保持一致。④在低露点温度、低气温以及低露点温度、高海平面气压和高地面气压等特定因素组合下,其对PM_(2.5)浓度的影响更为显著。研究显示,关中地区PM_(2.5)浓度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和季节性变化特征,且与露点温度、气温、海平面气压、降水量和地面气压等气象因素密切相关,在特定气象组合条件下PM_(2.5)浓度波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地区 PM_(2.5) 影响因素 CatBoost-SHAP-MC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SVM-RFE与层次分析-信息量模型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10
作者 李文杰 巨能攀 +2 位作者 王栋 陈浩 解明礼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09,共11页
我国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工作对地质灾害防治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针对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其评价因子的选取多为单一定性分析,主观性较强,缺乏科学性,同时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考虑... 我国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工作对地质灾害防治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针对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其评价因子的选取多为单一定性分析,主观性较强,缺乏科学性,同时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考虑较少。文中以林芝市为例,选取高程、坡度、坡向等14个初始影响因子,通过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递归特征消除(support vector machine-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SVM-RFE)算法对因子进行重要性排序及筛选,采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考虑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重要性排序消除相关性较高的因子,从而确定出了12组易发性评价因子,并基于层次分析-信息量模型开展林芝市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采用成功率曲线进行结果精度检验。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质灾害极高易发区和高易发区主要集中在主道路及其附近,以及主要水系延伸地区;高易发区是研究区内所占面积最广的区域,面积为45 312.16 km^(2),占林芝市总面积的30.37%。根据评价结果精度检验得到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为0.846,表明本方法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的准确率较高,可为林芝市地质灾害防治和经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M-RFE 层次分析-信息量模型 地质灾害 评价因子 易发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相依的RBF-ARX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剩余容量估计方法
11
作者 夏向阳 岳家辉 +4 位作者 曾小勇 刘代飞 陈来恩 吕崇耿 夏永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8-649,I0020,共13页
锂离子电池剩余容量估计是电池管理系统中关键技术之一,也是实现锂离子电池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针对锂离子电池剩余容量有效估计问题,该文提出带外生输入的自回归模型(radial basis function-autoregressive exogenous,RBF-ARX)的锂离... 锂离子电池剩余容量估计是电池管理系统中关键技术之一,也是实现锂离子电池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针对锂离子电池剩余容量有效估计问题,该文提出带外生输入的自回归模型(radial basis function-autoregressive exogenous,RBF-ARX)的锂离子电池剩余容量估计方法,利用结构化非线性参数优化方法辨识模型参数,并将“老化信息”与“能量”相结合,基于小波包能量分析从电池充电电流/电压曲线中直接提取能量特征作为新健康特征,采用传递熵对新健康特征进行筛选以构成模型输入,实现锂离子电池剩余容量的有效估计;最后,基于NASA公开的锂离子电池老化数据,通过不同训练/测试样本比例、不同模型展开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状态相依的RBF-ARX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剩余容量估计方法与常用的数据驱动方法相比,误差指标中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方根误差均保持在较低水平,具有良好的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健康特征 传递熵 带外生输入的自回归模型 健康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ano-IPA模型的滨水节点空间游憩满意度分析与场所依恋提升策略——以上海苏州河为例
12
作者 王敏 郭宜心 +1 位作者 余谦益 汪洁琼 《园林》 2025年第3期13-20,共8页
现代城市滨水空间改造更新需要重新构建人与水的情感联结,即强化滨水空间的场所依恋。游憩满意度是人们对游憩场所体验与认同感受的直接反映,是物质环境要素影响场所依恋的传导因素。以上海市苏州河滨水节点空间为研究对象,基于滨水空... 现代城市滨水空间改造更新需要重新构建人与水的情感联结,即强化滨水空间的场所依恋。游憩满意度是人们对游憩场所体验与认同感受的直接反映,是物质环境要素影响场所依恋的传导因素。以上海市苏州河滨水节点空间为研究对象,基于滨水空间贯通前后各200份实地问卷调研数据,采用Kano-IPA模型,探讨滨水节点空间环境要素如何影响游憩满意度,并通过贯通前后的数据比较,揭示滨水空间贯通带来的差异化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苏州河滨水空间贯通后节点空间的游憩满意度提升明显,影响游憩满意度的环境要素按照优先级可划分为期望型要素6项、基本型要素7项、魅力型要素6项、无差异要素4项;贯通前后对比,3项环境要素优先级降低,7项环境要素优先级提升。据此提出滨水节点空间场所依恋优化策略,旨在通过物质环境精细化改善促进市民对滨水空间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为城市滨水空间更新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空间 游憩满意度 场所依恋 Kano-IPA模型 环境要素 提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非均匀TOPMODEL与陆面模式SSiB4的耦合及流域水文模拟
13
作者 王倩 丹利 邓慧平 《气候与环境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1-321,共11页
为了寻求合理简化的流域地形指数水文模型TOPMODEL(Topographic Index model)用于大尺度的陆面模式,推导了土壤表层饱和导水率k0、衰减因子f和地下水补给速率R空间都可变的扩展的TOPMODEL,并将f空间非均匀分布的TOPMODEL与陆面模式SSiB... 为了寻求合理简化的流域地形指数水文模型TOPMODEL(Topographic Index model)用于大尺度的陆面模式,推导了土壤表层饱和导水率k0、衰减因子f和地下水补给速率R空间都可变的扩展的TOPMODEL,并将f空间非均匀分布的TOPMODEL与陆面模式SSiB4耦合(SSiB4/GTOP)。通过耦合模型在f空间非均匀条件下进行实际流域的水文模拟,分析f空间非均匀对流域土壤湿度、蒸散发、地表径流、基流和总径流的影响。主要结论有:(1)k0和R的空间变化并不改变经典TOPMODEL原有关系式,只要定义新的地形指数,k0和R空间非均匀TOPMODEL与空间均匀的TOPMODEL并无区别;(2) f空间变化条件下由于局地的地下水埋深还与局地的f值有关,地形指数相同的区域具有水文相似性这一结论不再成立;(3)与f空间均匀的模拟结果相比较,f随海拔高度h i增加而线性减小使模拟的流域土壤湿度、地表径流和流域蒸散减小但使基流和总径流增加;(4) f空间非均匀对流域水文模拟结果有影响,但其影响明显小于流域地形因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非均匀性 扩展的TOPmodel推导 耦合模型SSiB4/GTOP 流域水文模拟 f空间非均匀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DBO-BP的喷墨印刷液滴质量预测的方法研究
14
作者 李莹 娄杨伟 +2 位作者 李海山 何自芬 刘梦莲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74-184,共11页
目的实现喷墨印刷液滴质量的精准预测和控制,提升喷墨印刷质量。方法提出一种改进的蜣螂优化器(Improved dung beetle optimizer,IDBO)来优化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的模型,以精确预测喷墨印刷过程中的液滴质量。首先,... 目的实现喷墨印刷液滴质量的精准预测和控制,提升喷墨印刷质量。方法提出一种改进的蜣螂优化器(Improved dung beetle optimizer,IDBO)来优化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的模型,以精确预测喷墨印刷过程中的液滴质量。首先,采用动态反向学习策略初始化种群,以增强种群的多样性和均匀性;其次,引入黄金正弦因子,提升算法的收敛速度和寻优精度,同时平衡局部和全局搜索能力。结果通过对9个基准测试函数的性能评估,IDBO算法展现出更优的收敛精度和更快的收敛速度。应用IDBO优化的BP神经网络进行液滴质量预测,IDBO-BP模型显著降低了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ean bsolute error,MAE),最高分别降低了48%和38%,同时拟合优度(R^(2))提升了3%。结论结果证实IDBO-BP模型在预测喷墨印刷液滴质量方面的优越性能,并验证了其在喷墨印刷领域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蜣螂优化器 动态反向学习策略 黄金正弦因子 IDBO-BP模型 喷墨液滴质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CF-RF的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以左贡县为例
15
作者 张根 欧家婷 +1 位作者 央金卓玛 胡嘉乐 《高原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67-77,共11页
为提高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文章以昌都市左贡县为例,提出一种结合随机森林模型(RF)与加权确定性系数模型(WCF)的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方法。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对13个关键敏感因子进行权重计算,得到加权确定性系数值,采... 为提高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文章以昌都市左贡县为例,提出一种结合随机森林模型(RF)与加权确定性系数模型(WCF)的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方法。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对13个关键敏感因子进行权重计算,得到加权确定性系数值,采用信息量模型(Ⅰ)和确定性系数随机森林模型(CFRF)与WCF-RF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利用ArcGIS软件对模型数据进行处理,生成了极低、低、中、高、极高5类敏感区,统计得到不同敏感区对应的地灾点密度,通过ROC曲线下的面积(AUC值)进行模型精确度验证。WCF-RF模型极高敏感区的地灾点密度为15.65处/km^(2),高于Ⅰ模型的6.92处/km^(2)和CF-RF模型的10.87处/km^(2),说明WCF-RF模型更能揭示地质灾害点的分布特征;WCF-RF模型性能最优,Ⅰ模型、CF-RF模型、WCF-RF模型的AUC值分别为80.2%、89.1%、90.7%。结果表明,WCF-RF模型在左贡县的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够为地质灾害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敏感性 加权确定性系数 随机森林模型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BP神经网络高速公路建设期碳排放预测方法
16
作者 赵全胜 李斐 +4 位作者 郭风爱 于建游 徐士钊 胡运朋 褚晓萌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2-321,共10页
为了解决高速公路建设期碳排放预测不精准的问题,提出了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优化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预测碳排放的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从工程长度层、工程建设... 为了解决高速公路建设期碳排放预测不精准的问题,提出了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优化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预测碳排放的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从工程长度层、工程建设层、能源消耗层与材料消耗层4个维度凝练出路线长度、路基长度、路面长度、隧道长度、桥涵长度、互通区长度、挖方量、填方量、柴油消耗量、水泥消耗量、碎石消耗量和钢筋消耗量12个关键指标;获取36个高速公路项目数据作为模型训练的实证样本,结合误差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得PSO-BP模型R2为0.974,BP模型R2为0.890,前者更接近于1;与生命周期法结果相比较,PSO-BP比未优化的BP与真实值之间偏差更小。划分的4个维度层和选择的12个关键指标使得在高速公路设计规划阶段即可预测得到建设期的碳排放,为高速公路的低碳建设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其他学科 碳排放预测 PSO-BP神经网络 模型优化 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级DAB-DC/AC变换器的效率敏感因子研究
17
作者 陈强 杨师骁 +2 位作者 王世龙 王涵宇 马铭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6920-6929,I0026,共11页
单级式双有源桥(dual active bridge,DAB)DC/AC变换器控制自由度多,变压器匝比、漏感、开关频率等参数相互耦合,导致变换器效率优化面临多重制约。该文分析变压器匝比、漏感与软开关范围、漏感电流有效值、漏感电流峰值之间的约束关系,... 单级式双有源桥(dual active bridge,DAB)DC/AC变换器控制自由度多,变压器匝比、漏感、开关频率等参数相互耦合,导致变换器效率优化面临多重制约。该文分析变压器匝比、漏感与软开关范围、漏感电流有效值、漏感电流峰值之间的约束关系,提出直接表征DAB-DC/AC变换器效率的物理量:效率敏感因子。通过研究效率敏感因子对系统损耗的影响机理,实现变换器效率最优的硬件参数设计,为多参数耦合的单级式DAB-DC/AC变换器效率优化提供理论指导。最后通过一台450 W样机验证所提理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DC/AC变换器 效率敏感因子 变压器参数 损耗模型 效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FFRLS-MIAUKF算法的锂离子电池SOC估算
18
作者 王君瑞 李进 +1 位作者 季长江 谭露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14,共8页
在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SOC)估算过程中,建立合适的模型是第一步,模型中参数的辨识精度对估算SOC至关重要。为提高锂离子电池SOC的估算精度,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AFFRLS)与多新息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MIAUKF)相结合... 在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SOC)估算过程中,建立合适的模型是第一步,模型中参数的辨识精度对估算SOC至关重要。为提高锂离子电池SOC的估算精度,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AFFRLS)与多新息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MIAUKF)相结合的算法来估算电池SOC。以三元锂电池为实验对象,建立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采用离线辨识和自适应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两种方法实现模型参数的辨识。在复合脉冲功率特性实验(HPPC)工况下,使用AFFRLS-MIAUKF算法对锂离子电池SOC进行估算,并与离线辨识MIAUKF算法和UKF算法相对比。实验结果表明,AFFRLS-MIAUKF算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平均误差能保持在0.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池荷电状态估算 无迹卡尔曼滤波 自适应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 多新息理论 等效电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VEST-PLUS模型的首都西部生态涵养区碳储量时空演替及预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万路通 刘小丹 +4 位作者 郭汉清 薛万来 刘可暄 李垒 汪丽丽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72-1284,共13页
【研究目的】通过对首都西部生态涵养区199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驱动下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演替格局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摸清区域碳储量分布状况及影响因素,结合北京市“双碳”战略需求,提出区域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提升途径,为生态涵养区... 【研究目的】通过对首都西部生态涵养区199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驱动下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演替格局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摸清区域碳储量分布状况及影响因素,结合北京市“双碳”战略需求,提出区域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提升途径,为生态涵养区支撑首都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选取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共7期的遥感数据,运用InVEST模型,评估了研究区碳储量时空变化。基于历史土地利用变化采用PLUS模型预测分析了2030年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及碳储量潜力变化。【研究结果】①1990—2020年,研究区碳储量呈现波动下降趋势,累计减少5.3×10^(6)t。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尤其是耕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变,是导致近30 a来研究区碳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②首都西部地区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空间分异主要受高程和植被覆盖度的影响。此外,年降水量、年均气温等气候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对碳储量的空间分布产生影响。在多因子交互作用的探测中发现,各驱动因子间的协同效应普遍强于单一因子,尤其是高程与植被覆盖度的协同作用对碳储量空间分异的影响最显著。③在2030年的自然发展情景、耕地保护情景和生态保护情景模拟中,碳储量分别达到106.02×10^(6)t、105.82×10^(6)t和106.08×10^(6)t,均高于2020年水平。从长远看,生态保护情景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碳储量,还能带来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提升的效益。【结论】为提升首都西部生态涵养区碳汇能力,健全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加大保护投入,持续开展山水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建设;结合国土空间用途管控,需严格遏制建设用地无序扩张,优化调整“三生”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涵养区 InVEST模型 PLUS模型 碳储量 影响因素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GBoost-SHAP方法的陕西省PM_(2.5)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兴赟 张强 +4 位作者 杨方社 郑烈龙 罗嘉昕 史治辉 问思路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0-999,共10页
陕西省因经济快速发展及冬季化石燃料的广泛使用,面临着复杂的自然和社会因素导致的PM_(2.5)污染,探究陕西省PM_(2.5)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污染治理和空气质量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2022年中国高分辨率高质量近地表空气... 陕西省因经济快速发展及冬季化石燃料的广泛使用,面临着复杂的自然和社会因素导致的PM_(2.5)污染,探究陕西省PM_(2.5)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污染治理和空气质量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2022年中国高分辨率高质量近地表空气污染物数据集,对陕西省PM_(2.5)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通过构建XGBoost模型并结合SHAP方法,分析陕西省PM_(2.5)浓度与气象、地形及植被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阐明各因素对PM_(2.5)浓度的时空影响。结果表明:①时间上,2013−2022年陕西省PM_(2.5)浓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年均浓度最大值(56.02μg/m^(3))出现在2013年,在2019−2022年PM_(2.5)年均浓度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35μg/m^(3));空间上,陕西省呈现“关中高、陕南和陕北低”的污染空间格局。②在所研究的影响因素中,XGBoost-SHAP方法揭示了影响陕西省PM_(2.5)浓度的主要因素依次为高程、相对湿度、温度和人口密度,其中,高程和相对湿度对陕西省PM_(2.5)浓度具有负向影响,而温度和人口密度则表现为正向影响。③通过划分影响区发现,陕北、关中及陕南地区PM_(2.5)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与影响强度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研究显示,2013−2022年陕西省PM_(2.5)浓度大幅下降,PM_(2.5)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不同区域存在空间差异,治理PM_(2.5)污染需要综合考虑区域异质性与多重影响因素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XGBoost模型 SHAP方法 时空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