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2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的假俭草染色体鉴定和核型分析
1
作者 李建建 王浩然 +4 位作者 张源 徐夕雯 李晓慧 张苓 郭海林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1,共9页
以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Munro)Hack.)品种‘赣北’(‘Ganbei’)基因组序列数据为基础,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挖掘和设计了假俭草染色体特异的单拷贝寡核苷酸(oligo)探针库,同时结合端粒重复序列和rDNA重复序列探针,在假俭草根尖... 以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Munro)Hack.)品种‘赣北’(‘Ganbei’)基因组序列数据为基础,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挖掘和设计了假俭草染色体特异的单拷贝寡核苷酸(oligo)探针库,同时结合端粒重复序列和rDNA重复序列探针,在假俭草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上进行了系列荧光原位杂交(FISH)试验。结果显示:假俭草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8(2SAT),利用5S rDNA和18S rDNA重复序列探针可识别出第5和第4号染色体,且第4号染色体18S rDNA富集区段易出现或存在断裂现象;设计的假俭草染色体特异单拷贝oligo探针可识别出第2、第6和第9号染色体,进一步结合rDNA重复序列探针结果还发现第4号染色体与第8号染色体间发生了染色体易位。综合分析认为,假俭草染色体核型存在不稳定性,且其基因组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重排。本研究建立的基于重复序列和单拷贝oligo探针的FISH技术体系,可为假俭草染色体的准确识别和变异鉴定提供新方法,观察到的假俭草染色体核型特征可为假俭草高质量基因组图谱的构建提供细胞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俭草 染色体 重复序列 寡核苷酸(oligo) 荧光原位杂交(fish) 核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辅助乳腺癌HER2 FISH判读的评估及可行性分析
2
作者 薛慧琴 王晓孜 +4 位作者 钱晓龙 孙卉 王露 牛昀 郭晓静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4-139,共6页
目的:评估自动化扫描和摄取系统辅助病理医师进行HER2 FISH判读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通过FISH检测HER2的基因扩增情况,以“病理医师独立判读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ytoVision*系统与人工识别判读结合的“人机对话结果”以及“系统... 目的:评估自动化扫描和摄取系统辅助病理医师进行HER2 FISH判读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通过FISH检测HER2的基因扩增情况,以“病理医师独立判读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ytoVision*系统与人工识别判读结合的“人机对话结果”以及“系统判读结果”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人机对话结果”与“金标准”的一致率可达91%以上,且可以节省约50%的人工操作时间。每个细胞核HER2拷贝数被“低估”的倾向是造成“人机对话判读”低拷贝数扩增和部分HER2表达异质性病例灵敏度偏低的主要原因。结论:全自动FISH图像分析和摄取系统模拟了人工判读的过程,保证了细胞选择的随机性,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杂交区域的精准选择和人机对话,有望“代替”病理医师独立判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HER2 荧光原位杂交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Actinobacteria荧光原位杂交(FISH)探针的设计和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余利岩 徐平 姚天爵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01-406,共6页
Actinobacteria是形态上变化各异的 ,具有超过 5 0 % G+ C的 DNA碱基组成的 ,革兰氏染色呈阳性的微生物 ,放线菌是 Actinobacteria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们可产生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目前 ,临床上使用的抗生素中有三分之二来自于放线菌。... Actinobacteria是形态上变化各异的 ,具有超过 5 0 % G+ C的 DNA碱基组成的 ,革兰氏染色呈阳性的微生物 ,放线菌是 Actinobacteria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们可产生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目前 ,临床上使用的抗生素中有三分之二来自于放线菌。具有普通细菌形态的 Actinobacteria由于和放线菌具有相近的共同祖先 ,可能会具有一些其它的共性 ,是目前药物筛选中一个新的研究对象 ,但很难用形态观察的方法将之和其它细菌加以区分。本论文利用此类微生物 16 Sr RNA基因同源性 ,设计了两个探针 PA- 1、PA- 2并运用荧光原位杂交方法进行 Actinobacteria的鉴定 ,G+ C含量测定结果表明 ,这两个探针联合使用可直观、正确地鉴定 Acti-nobacter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nOBACTERIA 荧光原位杂交 核苷酸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SH检测CyclinD1/IgH对鉴别套细胞淋巴瘤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国平 陈万紫 +3 位作者 黄慧芳 陈加弟 林晓岚 傅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14-1317,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CyclinD1/IgH融合基因在临床上拟诊断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病例中鉴别出套细胞淋巴瘤(MCL)的可行性及其价值。方法:收集拟诊断为CLL病例52例,采用FISH方法检测骨髓细胞CyclinD1/IgH融合基... 目的:探讨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CyclinD1/IgH融合基因在临床上拟诊断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病例中鉴别出套细胞淋巴瘤(MCL)的可行性及其价值。方法:收集拟诊断为CLL病例52例,采用FISH方法检测骨髓细胞CyclinD1/IgH融合基因,并比较了MCL与CLL在发病年龄、性别以及白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方面的差异,观察了骨髓细胞形态学特征,以及CyclinD1/IgH融合基因的骨髓细胞FISH检测结果与骨髓病理CyclinD1染色的结果。结果:MCL侵犯骨髓时,部分病例骨髓细胞在形态上可与CLL不同,也有形态不典型者,表现为异常成熟小淋巴细胞增多,难以与CLL区分。MCL组与CLL组患者在发病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别。52例疑似CLL标本中9例最终确诊为MCL,7例骨髓细胞检测到了CyclinD1/IgH融合基因,其中3例初诊时骨髓病理检测到CyclinD1-而FISH方法却检测到了CyclinD1/IgH融合基因。结论:FISH方法检测CyclinD1/IgH融合基因是鉴别诊断CLL与MCL的一种特异、可靠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套细胞淋巴瘤 CyclinD1/Ig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SH信号类型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在ETV6/RUNX1阳性B-ALL患儿中的诊疗价值评估
5
作者 高雨晴 徐鸥 胡绍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FISH信号类型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对ETV6/RUNX1阳性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的诊疗价值。方法收集164例ETV6-RUNX1融合阳性B-AL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染色体核型和FISH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探讨FISH信号类型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对ETV6/RUNX1阳性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的诊疗价值。方法收集164例ETV6-RUNX1融合阳性B-AL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染色体核型和FISH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4例患者中FISH检出163例阳性,其中61例为经典阳性信号2F1R1G;102例为非经典信号,其中2F1G和1F1R2G信号类型最多,提示ETV6缺失;164例患者中有8例患儿未做染色体核型分析,31例患儿因无核分裂象未能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以进行核型分析的125例患儿中,正常核型106例,异常核型19例,且均未检出t(12;21)易位。结论FISH技术检测ETV6/RUNX1融合基因敏感度高,且多表现为包括ETV6缺失在内的非经典信号类型;染色体核型分析有助于发现复杂核型和超倍体,但不利于t(12;21)融合的检出。因此FISH信号类型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在ETV6/RUNX1阳性B-ALL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B淋巴细胞白血病 染色体核型分析 荧光原位杂交 ETV6/RUNX1融合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葱莲属植物的倍性及FISH核型分析
6
作者 肖孔钟 李慧 +2 位作者 晏键行 杨丽洁 雷蕾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4-449,共6页
本研究以5S rDNA为探针,利用FISH技术对3种葱莲属栽培品种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上的rDNA位点进行物理定位,分析3种葱莲属栽培品种的倍性及FISH核型。结果表明:3个品种存在两种倍性,其中‘Lily Pies’和‘Fragrance’为二倍体、‘King′s r... 本研究以5S rDNA为探针,利用FISH技术对3种葱莲属栽培品种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上的rDNA位点进行物理定位,分析3种葱莲属栽培品种的倍性及FISH核型。结果表明:3个品种存在两种倍性,其中‘Lily Pies’和‘Fragrance’为二倍体、‘King′s ramson’为四倍体。它们的核型特点表现为:(1)‘Lily Pies’核型公式2n=2x=24=6 m+18 sm,染色体相对长度范围为6.17%~12.80%,属于2B型;(2)‘Fragrance’核型公式2n=2x=24=14 m+10 sm,染色体相对长度范围为6.36%~12.08%,属于2A型;(3)‘King’ s ramson’核型公式2n=4x=48=28 m+20 sm,染色体相对长度范围为5.68%~13.55%,属于2B型。3种葱莲属植物的FISH位点均位于染色体的长臂末端,分别为‘Lily Pies’含有4个5S rDNA位点,在6号和8号的两条染色上;‘Fragrance’含有3个5S rDNA位点,在两条6号染色体以及一条8号染色上;‘King′s ramson’含有4个5S rDNA位点,分别在一条2号染色体、两条6号染色体和一条8号染色体上。本研究对葱莲属3个栽培品种的倍性和FISH核型的分析,将为该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基因组结构解析提供新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葱莲属 倍性 染色体核型 5S rDNA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纹尖塘鳢性别相关的2个dmrt基因结构特征及表达规律 被引量:1
7
作者 樊佳佳 马冬梅 +3 位作者 朱华平 林明辉 钟再选 田园园 《渔业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4,共12页
线纹尖塘鳢(Oxyeleotris lineolata)具有典型性别生长二态性,雄鱼生长优势显著,doublesex and mab-3 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DMRT)家族是一个与性别决定相关的转录因子家族。基于线纹尖塘鳢性腺转录组数据,共获得2个dmrt基因的c... 线纹尖塘鳢(Oxyeleotris lineolata)具有典型性别生长二态性,雄鱼生长优势显著,doublesex and mab-3 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DMRT)家族是一个与性别决定相关的转录因子家族。基于线纹尖塘鳢性腺转录组数据,共获得2个dmrt基因的cDNA序列,分别命名为Oxldmrt1和Oxldmrt3,并采用PCR技术扩增验证2个基因的cDNA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2个基因序列结构特征,结果显示,Oxldmrt1和Oxldmrt3开放阅读框分别为903 bp和1363 bp,分别编码300个氨基酸和453个氨基酸;OxlDMRT1属于碱性蛋白,而OxlDMRT3属于酸性蛋白;2个基因均含有高度保守的DM结构域,OxlDMRT3还存在DMA结构域。氨基酸聚类分析显示,脊椎动物不同DMRT家族都是独立聚类,OxlDMRT1属于DMRT1家族,OxlDMRT3属于DMRT3家族,DMRT1家族最先聚类,再和DMRT3家族聚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分析2个dmrt基因在雌鱼和雄鱼8个组织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2个基因在精巢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Oxldmrt3在脑中也有少量表达;利用RT-qPCR分析2个dmrt基因在早期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谱,显示2个基因在受精卵中的表达量均最高,Oxldmrt1在眼囊期的表达量最低,而Oxldmrt3在出膜7 d时的表达量最低。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 situhybridization,FISH)对2个基因在精巢中的表达进行定位,显示2个基因在精巢中表达部位一致,均在精原细胞中有较强的表达信号。综上所述,Oxldmrt1和Oxldmrt3均在线纹尖塘鳢性腺胚胎发育阶段和精巢发育过程中起调节作用,而Oxldmrt1还可能参与胚胎后期性别决定和性别分化调控过程,Oxldmrt3还可能参与神经系统发育。本研究为线纹尖塘鳢性别决定与性别分化相关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纹尖塘鳢 Oxldmrt1 Oxldmrt3 基因结构 基因表达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子荧光原位杂交(smFISH)技术及应用
8
作者 芮涵 孙正龙 关淼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9-1255,共17页
单分子荧光原位杂交(single-molecule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smFISH)技术是一种通过用偶联荧光基团的寡核苷酸探针,对固定细胞或组织中单个mRNA分子进行成像的方法。smFISH可对RNA进行定位、定量,以此对目标转录本进行实... 单分子荧光原位杂交(single-molecule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smFISH)技术是一种通过用偶联荧光基团的寡核苷酸探针,对固定细胞或组织中单个mRNA分子进行成像的方法。smFISH可对RNA进行定位、定量,以此对目标转录本进行实时研究。sm FISH适用于细胞、组织切片等多种类型生物样本。近年来,多种基于基础smFISH的改进技术被发明,进一步促进了该技术的实际应用。smFISH良好的RNA单分子可视化能力,使得其在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及肿瘤生物学等基础生物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smFISH技术基本原理、smFISH技术的局限性、smFISH衍生技术方法、smFISH在不同生物学科中的应用进展,并对smFISH技术的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子荧光原位杂交 寡核苷酸探针 RNA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单芒山羊草染色体易位系创制
9
作者 宫文萍 汪晓潞 +5 位作者 韩冉 刘爱峰 李豪圣 刘建军 徐文竞 刘成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03-1010,共8页
单芒山羊草1N染色体上含有小麦育种所需的优异基因,为快速准确鉴定小麦背景中的单芒山羊草1N染色质,本研究利用合成的212对引物对单芒山羊草、一套小麦-单芒山羊草附加系和小麦对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引物TNAC1006、TNAC1017、TNAC1029... 单芒山羊草1N染色体上含有小麦育种所需的优异基因,为快速准确鉴定小麦背景中的单芒山羊草1N染色质,本研究利用合成的212对引物对单芒山羊草、一套小麦-单芒山羊草附加系和小麦对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引物TNAC1006、TNAC1017、TNAC1029和TANC1031的扩增产物经TaqⅠ酶切后,在单芒山羊草和小麦-单芒山羊草1N附加系中分别获得长度为900、1 200、1 800和400 bp的多态性片段,而在其他供试材料中未获得这些多态性片段,因此它们可作为特异分子标记用于小麦背景中的1N染色质检测。利用建立分子标记筛选小麦-单芒山羊草1N附加系和中国春杂交F2群体,同时用以Oligo-pSc119.2-1和Oligo-pTa535-1为探针的双色FISH鉴定相应单株,结果发现,单株N91和N350含有杂合1NS·1NS等臂染色体,N46含有杂合1N+1NL·1NL染色体,N319含有杂合1BS·1NS易位染色体。进一步对上述4个单株的207个自交后代单株进行分子标记和FISH鉴定,结果仅获得1份小麦-单芒山羊草1NS·1NS纯合易位系。为研究清楚获得纯合易位系比例极低的原因,以1BS·1NS+1B杂合系与济麦38为材料进行测交,结果证实1BS·1NS仅通过雌配子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芒山羊草 易位系 分子标记 荧光原位杂交 雌配子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类次生共生菌在豆大蓟马体内分布以及不同因子对其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晓旭 钟泽鑫 +4 位作者 李建兴 邱佳仁 吴建辉 张永军 潘慧鹏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4-764,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豆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体内次生共生菌Rickettsia,Wolbachia和Arsenophonus的分布模式以及虫生真菌侵染、温度、寄主植物、啶虫脒抗性对Rickettsia,Wolbachia和Arsenophonus含量的影响,为深入了解这些...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豆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体内次生共生菌Rickettsia,Wolbachia和Arsenophonus的分布模式以及虫生真菌侵染、温度、寄主植物、啶虫脒抗性对Rickettsia,Wolbachia和Arsenophonus含量的影响,为深入了解这些次生共生菌在豆大蓟马中的潜在功能奠定基础,为开发新型生物防治策略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Rickettsia,Wolbachia和Arsenophonus在豆大蓟马雌雄成虫和2龄若虫体内的分布;通过RT-qPCR检测取食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孢悬液(1×10^(8)孢子/mL)浸泡的豇豆Vigna unguiculata、不同温度(5,10,15,25,30,35和45℃)处理、取食寄主植物豇豆和刀豆Canavalia gladiata的豆大蓟马及啶虫脒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豆大蓟马成虫中Rickettsia,Wolbachia和Arsenophonus的含量。【结果】Rickettsia和Wolbachia广泛分布于豆大蓟马的成虫和2龄若虫中,主要位于胸部和腹部,少量分布于口器和尾部;Arsenophonus仅在豆大蓟马雌成虫腹部发现。与对照相比,球孢白僵菌感染4 d时豆大蓟马雌成虫中Rickettsia的含量开始显著增加,Wolbachia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Arsenophonus的含量直到6 d时显著增加。豆大蓟马成虫中Rickettsia,Wolbachia和Arsenophonus含量在25℃下最高,在其他温度下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取食豇豆的豆大蓟马相比,取食刀豆后豆大蓟马成虫中Rickettsia含量显著降低;与啶虫脒敏感品系相比,豆大蓟马啶虫脒抗性品系成虫中Rickettsia,Wolbachia和Arsenophonus含量显著增加。【结论】Rickettsia和Wolbachia广泛分布于豆大蓟马成虫和2龄若虫中,而Arsenophonus仅存在于豆大蓟马雌成虫体内;真菌侵染、温度、寄主植物和杀虫剂等因子动态调控Rickettsia,Wolbachia和Arsenophonus的含量。上述研究结果突显了次生共生菌的生态可塑性,为其在害虫靶向性防控策略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大蓟马 次生共生菌 RICKETTSIA WOLBACHIA ARSENOPHONUS 荧光原位杂交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荧光原位杂交(FISH)实验技术 被引量:24
11
作者 陈瑛 任南琪 +1 位作者 李永峰 程瑶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46-549,575,共5页
为更好地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实验进行微生物群落生态研究工作,对FISH实验原理和影响FISH实验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包括寡核苷酸探针的选择与标记、样品的预处理、杂交液和杂交条件的选择等步骤.总结了一些实验心得,... 为更好地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实验进行微生物群落生态研究工作,对FISH实验原理和影响FISH实验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包括寡核苷酸探针的选择与标记、样品的预处理、杂交液和杂交条件的选择等步骤.总结了一些实验心得,提出关键步骤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以及FISH技术与其他实验手段相结合的发展前景.建议根据不同检测对象和实验目的,对关键步骤进行改进可以提高实验准确性、简化操作和降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生态学 环境微生物 荧光原位杂交 寡核苷酸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SH在乳腺癌组织HER2/neu原癌基因检测上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晓兰 姚凡 +5 位作者 刘楠 吴云 郑新宇 李继光 邱雪杉 金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4-666,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乳腺癌中免疫组化法检测c-erbB2蛋白表达和荧光免疫原位杂交法(FISH)检测HER2基因扩增,并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免疫组化染色法及FISH法分别检测42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蛋白表达及HER2基因扩增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2... 目的对比研究乳腺癌中免疫组化法检测c-erbB2蛋白表达和荧光免疫原位杂交法(FISH)检测HER2基因扩增,并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免疫组化染色法及FISH法分别检测42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蛋白表达及HER2基因扩增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2例乳腺癌中c-erbB2蛋白表达(+++)者22例(52.38%),表达(++)者20例(47.62%);42例乳腺癌中有20例(47.62%)出现HER2基因扩增,22例(52.38%)无扩增。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的吻合度一般,(k=0.430,P<0.05)。结论免疫组化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是否应用赫赛汀(Herceptin)的初筛,免疫组化呈阳性或强阳性的病例有必要进一步进行HER2基因扩增的检测,来确定临床治疗是否应用Herceptin,指导化疗药物的选择及判断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受体 HER2基因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SH技术在快速诊断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数目异常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3
作者 宋兰林 熊丽 +5 位作者 刘思平 刘洁 钟梅 高云飞 吴瑞枫 余艳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05-1607,共3页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在快速诊断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早期自然流产胚胎或绒毛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同时应用FISH技术针对高发的13、16、18、21、22、X/Y...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在快速诊断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早期自然流产胚胎或绒毛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同时应用FISH技术针对高发的13、16、18、21、22、X/Y号染色体进行染色体数目检测,并以染色体核型分析为"金标准"进行FISH方法的评估。结果 100例标本中,FISH诊断流产绒毛染色体数目异常39例,非整倍体异常32例,多倍体异常7例;与核型分析相比,2例细胞培养失败的标本通过FISH检测,诊断为16三体,3例标本染色体核型分析诊断为46,XX,经FISH检测发现2例为22三体,1例为46,XY,经其他方法检测,结果与FISH诊断结果相符。两方法进行Kappa检验分析,κ系数=0.735>0.7,P=0.000<0.05,说明FISH方法与染色体核型分析吻合度有统计学意义且较强。结论 FISH技术是一种快速的细胞分子诊断技术,建议经济承受力较强的流产患者在进行流产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同时行FISH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染色体数目异常 自然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细菌人工染色体的荧光原位杂交(BAC-FISH)技术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凯 张燕洁 +2 位作者 关兵 郭旺珍 张天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16-1222,共7页
细菌人工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BAC-FISH)技术是植物染色体识别、物理作图等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但对于某些物种尤其是多倍体植物,由于大量重复序列的存在等问题,使得该技术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通过选择棉花分子遗传图中高重组... 细菌人工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BAC-FISH)技术是植物染色体识别、物理作图等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但对于某些物种尤其是多倍体植物,由于大量重复序列的存在等问题,使得该技术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通过选择棉花分子遗传图中高重组区的微卫星位点(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标记的策略,筛选到不含或含有少量重复序列的细菌人工染色体(BAC)克隆,同时,在通用FISH技术程序基础上,通过改进发根、变性、洗脱条件等步骤,构建出适合于棉花的BAC-FISH技术,简化了操作流程的同时,获得稳定的杂交结果及较高的检出率;并通过将一随机获得的BAC进行染色体的物理定位,进一步引入双探针、双色及重复杂交技术,显示了该技术的成熟与良好的应用前景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细菌人工染色体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鉴定赤潮甲藻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宝玉 王广策 +2 位作者 齐雨藻 邹景忠 曾呈奎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1-105,共5页
探索了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赤潮藻的可行性.用FISH技术鉴定了2株已知的赤潮甲藻--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塔马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荧光标记的DNA探针是东... 探索了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赤潮藻的可行性.用FISH技术鉴定了2株已知的赤潮甲藻--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塔马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荧光标记的DNA探针是东海原甲藻的核糖体转录单元内间隔区(ITS)序列.研究结果如下:(1)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与荧光探针杂交后的东海原甲藻细胞,在细胞顶端可见绿色的荧光,而作为对照的塔马亚历山大藻在与标记的探针杂交后没有产生绿色荧光,说明探针只与目标株东海原甲藻反应,不与对照组反应,表明根据ITS序列设计的探针是高度特异的,(2)材料固定后,经蓝光激发,均未产生细胞内源的叶绿素和甲藻素等色素荧光干扰杂交信号的现象,说明固定材料的方法正确.以上的结果表明,FISH技术在鉴定赤潮微藻方面具有其它技术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准确、快速、简单,将其应用到现场定性、定量检测赤潮微藻方面将具有很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ITS序列 甲藻 赤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CFISH在植物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6
作者 覃瑞 魏文辉 宋运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0-23,共4页
细菌人工染色体与荧光原位杂交合成技术(BACFISH)是9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定位技术.由于该技术较常规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的信号检出率高得多,近年来在植物基因组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运用该技术已将一些重要的功能基... 细菌人工染色体与荧光原位杂交合成技术(BACFISH)是9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定位技术.由于该技术较常规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的信号检出率高得多,近年来在植物基因组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运用该技术已将一些重要的功能基因定位到相应植物染色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基因组 原位杂交 基因定位 BAC-fi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synuclein-pEGFP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SH-SY5Y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宇新 赵焕英 +4 位作者 苏月 苏玉金 赵春礼 徐群渊 杨慧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4-128,共5页
为了构建 α-synuclein-p EGFP真核表达载体 ,检测其在 SH-SY5 Y细胞内的表达 ,本研究应用下述方法 :PCR扩增 α-synuclein基因并消除终止密码子 ;PCR产物连入 p GEM T-easy载体 ,经测序确认无误后 ,亚克隆入 p EGFP-N1,构建α-synucle-... 为了构建 α-synuclein-p EGFP真核表达载体 ,检测其在 SH-SY5 Y细胞内的表达 ,本研究应用下述方法 :PCR扩增 α-synuclein基因并消除终止密码子 ;PCR产物连入 p GEM T-easy载体 ,经测序确认无误后 ,亚克隆入 p EGFP-N1,构建α-synucle-in-p EGF P真核表达载体 ;Lipofect AMINE法转染 SH-SY5 Y细胞 ;荧光显微镜检测报告基因表达产物 EGFP,原位杂交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检测α-synuclein m RNA及其蛋白表达。结果显示 ,该载体转染 SH-SY5 Y细胞后 ,可在细胞内观察到报告基因和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结论 :α-synuclein-p EGFP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并可在细胞内表达。本工作为今后动态观察研究α-synu-clein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SYNUCLEin PEGFP 原位杂交 真核表达载体 绿色荧光蛋白 荧光免疫细胞化学 SH—SY5Y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SH技术解析不同氨氮浓度MBR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杨小丽 周娜 +3 位作者 陈明 张瑞 宋海亮 傅大放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80-385,共6页
为了探究膜生物反应器(MBR)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硝化作用的内在关系,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不同氨氮浓度的MBR系统中微生物种群进行检测,考察变形菌(Proteobac-teria)、放线菌(Actinobacteria)、黄杆菌(Cytophaga-flexibacter-bac... 为了探究膜生物反应器(MBR)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硝化作用的内在关系,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不同氨氮浓度的MBR系统中微生物种群进行检测,考察变形菌(Proteobac-teria)、放线菌(Actinobacteria)、黄杆菌(Cytophaga-flexibacter-bacteroides)、绿弯菌(Chloroflexi)、硝化细菌(Nitrobacter sp.)和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占总细菌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进水氨氮浓度分别为35,3.47和100 mg/L的MBR系统中,变形菌分别占总细菌的51%,44%和39%,氨氧化细菌与硝化细菌之和分别占总细菌的28%,4%和43%.在氨氮浓度较低的MBR中,检测到大量丝状β-变形菌,同时放线菌和绿弯菌也有所增加.高氨氮负荷有利于氨氧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生长富集,并使其在系统中成为优势种群.相关性分析表明,氨氧化细菌、硝化细菌与氨氮去除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荧光原位杂交 微生物群落结构 变形菌 氨氧化细菌 硝化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褐棉45S rDNA的FISH定位及核型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琼 宋国立 +6 位作者 刘三宏 王春英 刘方 黎绍惠 张香娣 王玉红 王坤波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39-442,F0003,共5页
黄褐棉是棉属5个四倍体棉种之一,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将45S rDNA定位在黄褐棉2、4、9号染色体,2号染色体上的45S rDNA特别大,信号位于随体并覆盖了染色体的短臂,比二倍体和四倍体棉种的45S rDNA都要大得多;另外的2对信号很小,形状与陆... 黄褐棉是棉属5个四倍体棉种之一,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将45S rDNA定位在黄褐棉2、4、9号染色体,2号染色体上的45S rDNA特别大,信号位于随体并覆盖了染色体的短臂,比二倍体和四倍体棉种的45S rDNA都要大得多;另外的2对信号很小,形状与陆地棉中的弱信号类似。黄褐棉的核型公式为:2n=4x=52=50m(2SAT)+2sm,属于2B类型,第2对染色体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其余都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黄褐棉的核型、随体数、45S rDNA与其他四倍体棉种区别很大,黄褐棉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四倍体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棉 45S RDNA fish 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子遗传学异常的FISH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11
20
作者 戴丹 张秀群 +4 位作者 张学忠 苏爱玲 张磊 曹世斌 徐燕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31-35,共5页
为探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在检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12、del(13q14)、p53基因缺失、atm基因缺失情况中的意义,采用组合探针(CEP 12、LSI D13S319、LSI p53、LSI atm)对30例CLL患者进行FISH检测,分析分子遗传学异常与患者外周... 为探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在检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12、del(13q14)、p53基因缺失、atm基因缺失情况中的意义,采用组合探针(CEP 12、LSI D13S319、LSI p53、LSI atm)对30例CLL患者进行FISH检测,分析分子遗传学异常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Binet分期、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ZAP-70和CD38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30例CLL患者中,19例(63.3%)存在1种及1种以上细胞遗传学异常,7例(23.3%)同时检测出2种及2种以上的异常,其中最常见为del(13q14)(43.3%),其他依次为+12(23.3%),atm基因缺失(13.3%),p53基因缺失(10.0%)。各分子遗传学异常与性别、年龄、Binet分期、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血清LDH和β2-MG水平、ZAP-70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在CD38高表达组中,atm基因缺失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CD38低表达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FISH是一种检测CLL患者分子遗传异常快速、准确及敏感的方法,其在CLL患者中的预后预测价值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fish 分子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