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迁移学习的MobileViT-CBAM鲜烟叶成熟度识别模型研究
1
作者 赵泮真 王松峰 +7 位作者 齐飞 胡强 王爱华 李亚纯 孟令峰 尹东 段史江 王志生 《中国烟草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3-100,共8页
为建立更加经济高效的烟叶成熟度无损智能识别技术,本研究构建了一种可以部署到移动设备的轻量级网络模型MobileViT-CBAM。首先采集云烟87中、上部不同成熟度烟叶图像构建数据集,将CBAM注意力机制模块引入到MobileViT结构中增强鲜烟叶... 为建立更加经济高效的烟叶成熟度无损智能识别技术,本研究构建了一种可以部署到移动设备的轻量级网络模型MobileViT-CBAM。首先采集云烟87中、上部不同成熟度烟叶图像构建数据集,将CBAM注意力机制模块引入到MobileViT结构中增强鲜烟叶成熟度图像特征的表达能力,其次将原有激活函数Swish函数替换为更平滑的SMU函数,帮助模型更快收敛,最后使用迁移学习提高模型的训练效率和泛化能力,以实现复杂大田环境下鲜烟叶成熟度分类。结果表明,MobileViT-CBAM在鲜烟叶成熟度分类任务中准确率达92.81%,较VGG16、ResNet34、Vision Transformer、Swin Transformer、MobileNetV2和MobileViT等模型具有显著的性能提升。所提出的MobileViT-CBAM模型能够有效识别烟叶成熟程度,为烟叶智能采集装备视觉系统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烟叶成熟度 轻量级 分类模型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规模对衡阳烤烟上部鲜叶素质及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刘国定 周劲东 +5 位作者 陈智杰 冯靖轩 范才银 宋浩 罗文涛 穰中文 《作物研究》 2025年第1期58-67,共10页
在湖南省衡阳市常宁烟区,以不同种植规模农户(大户,种植面积>3.33 hm^(2);小户,种植面积<1.33 hm^(2))采收的云烟87上部成熟烟叶为材料,比较分析不同种植规模条件下鲜烟叶的素质特征差异及其与烤后烟叶品质的关系,为优化衡阳烟区... 在湖南省衡阳市常宁烟区,以不同种植规模农户(大户,种植面积>3.33 hm^(2);小户,种植面积<1.33 hm^(2))采收的云烟87上部成熟烟叶为材料,比较分析不同种植规模条件下鲜烟叶的素质特征差异及其与烤后烟叶品质的关系,为优化衡阳烟区的烟叶生产管理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小户种植的烤烟具有更好的鲜叶素质,鲜叶自由水含量、自由水/束缚水、叶片紧密度分别较大户低10.12%、19.83%和5.88%;大户种植的鲜烟叶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显著高于小户,蔗糖转化酶、蔗糖合成酶、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分别较小户高9.67%、9.87%、12.30%和18.19%;小户的烤后烟叶叶片密度较大户显著降低14.29%,烟叶糖碱比更为适宜(小户7.02,大户5.94),烟叶化学成分更协调。典型相关分析表明,鲜烟叶的组织结构和水分含量状况与烤后烟叶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密切相关,自由水含量与叶片密度和叶片厚度显著正相关,束缚水含量与叶片密度负相关,栅栏组织厚度与总糖、还原糖含量负相关,栅栏组织厚度与烟碱含量正相关。因此,针对不同种植规模的农户采取差异化的管理措施对提升衡阳烟区上部烟叶的成熟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种植规模 上部叶 鲜烟素质 烟叶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烟叶颜色参数与烘烤特性分析及其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周梦慧 张帅 +2 位作者 何波 龚小华 赵东方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2期119-123,130,共6页
为了明确烤烟品种K326的鲜烟叶颜色参数与烘烤特性的关系,以K326中部和上部叶为试验材料,设置欠熟、适熟和过熟3个成熟度档次,利用图像采集系统提取烟叶颜色特征值,包括R(红色值)、G(绿色值)、B(蓝色值)、H(色调)、S(饱和度)和V(亮度);... 为了明确烤烟品种K326的鲜烟叶颜色参数与烘烤特性的关系,以K326中部和上部叶为试验材料,设置欠熟、适熟和过熟3个成熟度档次,利用图像采集系统提取烟叶颜色特征值,包括R(红色值)、G(绿色值)、B(蓝色值)、H(色调)、S(饱和度)和V(亮度);采用暗箱方法获取不同成熟度烟叶的变黄与变褐时间,分析其烘烤特性。通过相关性分析探究颜色参数与烘烤特性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回归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随着烟叶成熟度的提高,中、上部叶R、G、V值有增大趋势,H值呈减小趋势,上部叶B、S值无显著变化。烟叶变黄和变褐时间随着成熟度的提高均呈缩短趋势,中部叶变黄与变褐时间整体长于上部叶。中部叶R、H值与变黄时间显著相关,所有颜色参数均与变褐时间显著相关;上部叶G、V值与变黄时间显著负相关,R、G、B、H、S、V值与变褐时间的相关性不显著。经回归模型拟合验证,R2值均大于0.85,表明利用中、上部叶颜色参数来推断烟叶的烘烤特性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鲜烟叶 成熟度 颜色参数 烘烤特性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成熟度烤烟鲜叶素质及其判别函数研究
4
作者 肖庆礼 李昌根 +5 位作者 彭奎 袁明 何蓉 谭奇忠 王建林 傅佩周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20-124,共5页
本文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板溪基地单元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原料,研究不同部位、不同成熟度烟叶的单叶重、SPAD值和叶片厚度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中部叶3项指标差异性明显,上部叶中单叶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中部叶和上部叶中S... 本文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板溪基地单元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原料,研究不同部位、不同成熟度烟叶的单叶重、SPAD值和叶片厚度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中部叶3项指标差异性明显,上部叶中单叶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中部叶和上部叶中SPAD值差异显著。以单叶重、SPAD值和叶片厚度为自变量,成熟度为因变量,建立Fisher线性判别函数,并对其判别效果进行检验:中部叶中,对CM3烟叶的判别准确率最高,为70.7%;其次为CM1烟叶,为65.6%;最低是CM2烟叶,准确率为59.2%;整体准确率为65.1%。上部叶中,对BM3烟叶判别的准确率为98.8%,BM2烟叶准确率为40.0%,BM1烟叶准确率为56.1%,整体准确率为6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成熟度 鲜叶素质 单叶重 SPAD值 叶片厚度 Fisher线性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冠层光谱估测烟草叶面积指数和地上生物量 被引量:40
5
作者 刘国顺 李向阳 +1 位作者 刘大双 喻奇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763-1771,共9页
综合多种烟草类型、品种及肥料处理因素,分析了17种光谱参数与烟草叶面积指数(LAI)、地上鲜生物重(AFW)、地上干生物重(ADW)的关系,建立逐步回归模型对烟草LAI、AFW、ADW进行估测并结合相关分析筛选出相应的特征变量。结果表明:5个回归... 综合多种烟草类型、品种及肥料处理因素,分析了17种光谱参数与烟草叶面积指数(LAI)、地上鲜生物重(AFW)、地上干生物重(ADW)的关系,建立逐步回归模型对烟草LAI、AFW、ADW进行估测并结合相关分析筛选出相应的特征变量。结果表明:5个回归方程的复确定系数R2、回归系数相伴概率均达到显著水平。包含17个光谱参量的逐步回归方程筛选出的第一自变量均为Rg/Rr,相关分析及散点图分析亦得出Rg/Rr与LAI、AFW、ADW相关系数分别为0.759、0.611、0.647,R2为0.576、0.3727、0.4184,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证明烟草LAI、AFW、ADW的特征变量为Rg/Rr。仅采用8种植被指数建立模型,证明利用比值植被指数(RVI)估测LAI、ADW亦是可行的。经过统计检验,建立的模型估测效果均较好,估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中包含特征变量Rg/Rr的回归模型估测效果优于RVI构建的模型。表明采用高分辨率光谱或宽波段光谱提取光谱变量可对烟草LAI、AFW、ADW进行监测,并可根据数据条件选择有效的估测模型,为烟草遥感数据分析提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层光谱 烟草 叶面积指数 地上鲜生物重 地上干生物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烟叶中质体色素的近红外分析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付秋娟 王树声 +1 位作者 陈爱国 梁小芳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85-87,共3页
本文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和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质体色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中两种组分的数学模型,并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优化和验证。结果表明,用近红外定量分析鲜烟叶中质体色素的含量是完全可行的。
关键词 鲜烟叶 质体色素 近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香型烟叶产区云烟116农艺性状及品质特点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吴兴富 焦芳婵 +3 位作者 张谊寒 曾建敏 肖炳光 李永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25-931,共7页
为了解烤烟新品种云烟116在清香型烟叶产区的生产利用潜力,在云南和福建设置7个试点,研究了云烟116与主栽品种K326、云烟87和云烟97的农艺性状及品质差异。结果表明:品种间主要农艺性状和化学成分含量指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烟叶清香型... 为了解烤烟新品种云烟116在清香型烟叶产区的生产利用潜力,在云南和福建设置7个试点,研究了云烟116与主栽品种K326、云烟87和云烟97的农艺性状及品质差异。结果表明:品种间主要农艺性状和化学成分含量指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烟叶清香型风格和感官品质特征差异不显著;云烟116丰产性好于3个主栽品种,稳定性好于K326,接近云烟97和云烟87;外观质量与云烟87相当,略好于K326和云烟97,物理特性略好于3个主栽品种; 4个品种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较适宜,清香型风格特征明显,云烟116评吸总分与K326和云烟87相当,高于云烟97。云烟116种植效益和烟叶品质兼顾,最适宜种植区域E2、E3、E4、E5和E7,适宜种植区域E1、E6,可供云南和福建等清香型烟叶产区选择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香型烟叶 云烟116 主栽品种 农艺性状 化学成分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打叶模式对烤烟单叶重和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丽 贾春雷 +3 位作者 叶为民 张永华 戴秀梅 张建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74-1580,共7页
【目的】研究田间摘除脚叶和顶叶对烤烟不同叶位单叶重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以期为制订田间鲜烟叶处理措施、优化烟叶结构及提升烟叶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云烟97为参试品种,设3种打叶模式处理,处理1(T1,CK):团棵期(移栽后约40 d... 【目的】研究田间摘除脚叶和顶叶对烤烟不同叶位单叶重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以期为制订田间鲜烟叶处理措施、优化烟叶结构及提升烟叶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云烟97为参试品种,设3种打叶模式处理,处理1(T1,CK):团棵期(移栽后约40 d)打掉底部奶脚叶,现蕾期烟株第一朵中心花开时(移栽后约60 d)打顶,将花枝连同其上多余叶片一同打去,留叶数18片;处理2(T2):在T1基础上,打顶时多打掉最下面的2片叶,留叶数16片;处理3(T3):在T2基础上,打顶后20 d再打掉最上部的2片叶,留叶数14片。对各处理不同叶位叶片挂牌标记,按生产标准采收烘烤,逐片分级、称重,计算单叶重、产量、产值、均价及等级结构等指标。【结果】随着烟株留叶数的减少,平均单叶鲜、干重均逐渐增加,表现为T1<T2<T3,且不同打叶模式处理间的平均单叶鲜、干重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不同打叶模式处理间单叶重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中部叶(7~12叶位)和上部叶(13~18叶位),而下部叶(3~6叶位)的差异不明显。不同打叶模式处理的产量排序为T1(2818.9 kg/ha)>T2(2734.5 kg/ha)>T3(2583.0 kg/ha);T2的上中等烟比例和产值最高,分别为90.18%和61493.1元/ha,与T1差异不显著(P>0.05),两者均显著高于T3。【结论】打顶时多摘除2片脚叶可适度增加单叶重,提高烟叶上中等烟比例、均价,产量损失较轻,产值较高;但打顶后20 d再多摘除2片顶叶会导致中、上部叶位单叶重偏重,质量等级下降,对产量、产值造成较大损失。田间进行打叶操作时,建议采用打顶时多打掉2片脚叶的方法,根据烟株长势和营养状况谨慎选择是否在后期再打除2片顶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不适用鲜烟叶 打叶模式 叶位 单叶重 产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烟叶烘烤特性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9
作者 霍开玲 江凯 +2 位作者 贺帆 宋朝鹏 宫长荣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25-1228,共4页
阐述了客观因素、农艺性状和主要生理生化指标3个方面对烟叶烘烤特性的影响,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科学评价鲜烟叶烘烤特性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鲜烟叶 烘烤特性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定量分析青烟叶中K、Ca、Mg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付秋娟 王树声 +1 位作者 窦玉青 刘光亮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7-19,共3页
本文利用近红外光谱仪(NIR)结合偏最小二乘法,用漫反射方法测定了青烟叶中K、Ca、Mg三种化学成分,试验证明,NIR可以用于测试青烟叶中这三种化学成分的含量。
关键词 近红外 青烟叶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烤烟鲜烟叶含水量无损检测及MATLAB实现 被引量:16
11
作者 甘露萍 谢守勇 邹大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6-170,共5页
用计算机视觉技术研究判断鲜烟叶水分含量的方法.在日光条件下采集鲜烟叶片图像,用matlab软件进行图像分割算法研究,提取了r、g、H、面积、宽、伸缩率、均值、一致性和熵作为烟叶含水量综合评价指标,以减少单参数对其含水量判定缺陷,并... 用计算机视觉技术研究判断鲜烟叶水分含量的方法.在日光条件下采集鲜烟叶片图像,用matlab软件进行图像分割算法研究,提取了r、g、H、面积、宽、伸缩率、均值、一致性和熵作为烟叶含水量综合评价指标,以减少单参数对其含水量判定缺陷,并用三标度AHP法对指标综合排序.分析结果表明:叶片宽和面积以及均值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占较大权重,可用作快速判断含水量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鲜烟叶 含水量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成熟鲜烟叶10种化学成分受海拔与叶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跃平 徐兴阳 +3 位作者 高福宏 杨正权 李秀军 简彬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20-1624,共5页
为探索地域及部位对烤烟成熟鲜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采用红花大金元品种在昆明烟区海拔1920和1650 m 2个试点对3个部位成熟鲜烟叶的10种化学成分进行同步研究。结果表明,①总糖、还原糖含量在叶片中自下而上的增减趋势与海拔关系密切,高... 为探索地域及部位对烤烟成熟鲜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采用红花大金元品种在昆明烟区海拔1920和1650 m 2个试点对3个部位成熟鲜烟叶的10种化学成分进行同步研究。结果表明,①总糖、还原糖含量在叶片中自下而上的增减趋势与海拔关系密切,高海拔点呈递减趋势,低海拔点呈递增趋势,而其他8种成分的变化趋势2个点基本一致,主要受叶片生长部位控制。②成熟鲜烟叶蛋白质、总多酚和总氮含量在叶片中自下而上呈递增趋势,淀粉含量呈"抛物线"变化,下部叶和中部叶两地含量差异较小,仅上部叶含量差异较大。③成熟鲜烟叶石油醚提取物、烟碱、挥发碱和挥发酸含量均随部位的升高而递增,两地间的含量差异是上部叶最大,中部叶次之,下部叶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成熟鲜烟叶 化学成分 海拔 叶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部鲜烟叶摘除数量对烤烟品质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江厚龙 陈代明 +3 位作者 许安定 沈铮 隋晓宁 丁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64-1068,共5页
为了明确重庆烟区下部鲜烟叶摘除数量对烤烟化学成分、香气物质、等级结构及经济性状的影响,本研究选用‘云烟97’品种,研究打顶期摘除下部0片(CK)、2片(T1)、3片(T2)和4片(T3)烟叶后对烤烟化学成分、香气物质、等级结构及经济性状等的... 为了明确重庆烟区下部鲜烟叶摘除数量对烤烟化学成分、香气物质、等级结构及经济性状的影响,本研究选用‘云烟97’品种,研究打顶期摘除下部0片(CK)、2片(T1)、3片(T2)和4片(T3)烟叶后对烤烟化学成分、香气物质、等级结构及经济性状等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下部叶片摘除数量的增加,中上部烟叶淀粉、总氮和烟碱含量有显著提高的趋势,钾素含量显著降低;中上烟叶的糖碱比和钾氯比与摘除叶片数呈负相关关系,氮碱比与摘除叶片数呈正相关关系;中部叶以摘除3片处理(T2)的致香物质含量最高,上部叶以摘除2片处理(T1)的致香物质含量最高。摘除下部叶片后烟叶等级结构和经济效益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以T2处理最为显著,其次是T1处理,T3处理的效果最差。因此,综合考虑化学成分、香气物质、等级结构和经济效益等认为,在重庆武隆生态条件下的中等肥力土壤上处理下部鲜烟叶时以摘除3片叶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摘除数量 下部鲜烟叶 化学成分 香气物质 等级结构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料烟不同叶位和成熟度叶片的植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国顺 高致明 +1 位作者 符云鹏 刘学枝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17-221,共5页
1992~1993年在河南农业大学采用盆栽方法对芳香型和吃味型香料烟不同叶位和成熟度叶片的植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营养条件下,芳香型品种Basma的单株叶片数较吃味型品种Samsun的少。Basma品种... 1992~1993年在河南农业大学采用盆栽方法对芳香型和吃味型香料烟不同叶位和成熟度叶片的植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营养条件下,芳香型品种Basma的单株叶片数较吃味型品种Samsun的少。Basma品种叶片的腺毛密度、单位面积分泌细胞数、气孔密度和气孔宽长比均随叶位的升高而增大。Basma和Samsun品种叶片的干鲜比和单位叶面积重随叶位的升高而增大,不同成熟度则表现为适熟叶最高,其次为过熟和欠熟。Basma品种叶片的干鲜比和单位叶面积重分别较Samsun提高26.24%和30.10%,说明Basma品种叶片内含物充实,为该品种的浓郁芳香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料烟 叶位 成熟度 腺毛 气孔 叶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烤烟鲜烟叶含水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甘露萍 谢守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23,共4页
在Matlab中利用ANN方法建立了鲜烟叶含水量Elman非线性动态预测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选取在改进AHP法中占较大权重综合评判指标叶片宽、面积以及均值特征量,作为网络的输入,克服了用单一指标进行评判的缺陷,通过实验数据对Elma... 在Matlab中利用ANN方法建立了鲜烟叶含水量Elman非线性动态预测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选取在改进AHP法中占较大权重综合评判指标叶片宽、面积以及均值特征量,作为网络的输入,克服了用单一指标进行评判的缺陷,通过实验数据对Elman模型进行验证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该含水量模型可对鲜烟叶含水量进行预测,预测精度大于90%,预测结果达到预期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含水量检测系统软件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MAN 模型 鲜烟叶 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工调制方法对废弃烟叶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永平 岳宁 +5 位作者 彭云 弓新国 易锋 安清聪 潘洪彬 李琦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41-1745,共5页
为开发利用废弃烟叶资源,研究不同加工调制方法对废弃烟叶青贮品质的影响,以收获期的废弃新鲜烟叶为实验材料进行7种处理方法,以未处理的新鲜烟叶直接青贮为对照组(A组),各处理(实验)组烟叶水分含量均调整在66%~69%,分别为晾晒组(B组)... 为开发利用废弃烟叶资源,研究不同加工调制方法对废弃烟叶青贮品质的影响,以收获期的废弃新鲜烟叶为实验材料进行7种处理方法,以未处理的新鲜烟叶直接青贮为对照组(A组),各处理(实验)组烟叶水分含量均调整在66%~69%,分别为晾晒组(B组)、晾晒并添加0.30%食盐组(C组)、晾晒添加1.5 g/t青贮饲料调制剂组(D组)、鲜烟叶加20.5%米糠组(E组)、鲜烟叶加28.5%米糠和添加1.5 g/t青贮饲料调制剂组(F组)及鲜烟叶加20.5%米糠和添加0.5%柠檬酸组(G组),青贮45 d后检测烟碱、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粗灰分、钙、磷和水分含量及pH值,并对烟叶青贮进行综合评分。结果表明,各实验组的烟碱含量均比对照组有所下降,其中F组比A组下降达37.5%,实验组pH值均为4,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B、C、D组含量均比A组高,E、F、G组均比A组低,其中B组比A组高17.8%;粗纤维含量B、C、D组均低于A组,而E、F、G组均高于A组;粗脂肪含量B、C、D、E组均高于A组,F、G组均低于A组;粗灰分含量各实验组均低于A组,钙含量各实验组均高于A组,B组是A组的242.5%,磷含量B、G组低于A组,其余各组均高于A组;综合评分以A组最低,实验组中F组最高;烟叶青贮可明显降低烟碱含量,有效保持烟叶的营养成分,添加柠檬酸和青贮调制剂有利于改善烟叶青贮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烟叶 青贮 品质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氧浓度气调下清香型烟叶化学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磊 战磊 +7 位作者 黄宙凯 李赛 潘雯丽 高群玉 陈越立 李颖之 阳小栋 李敏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4期145-150,共6页
选择3种清香型产地复烤烟叶,分别用2%以下氧浓度、6%~8%氧浓度和21%氧浓度气调养护醇化,分析烟叶采用3种气调方式醇化时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差异。结果表明,随着醇化进行,总植物碱含量变化较小,pH、多酚含量、氨基酸含量呈下降趋势,两糖... 选择3种清香型产地复烤烟叶,分别用2%以下氧浓度、6%~8%氧浓度和21%氧浓度气调养护醇化,分析烟叶采用3种气调方式醇化时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差异。结果表明,随着醇化进行,总植物碱含量变化较小,pH、多酚含量、氨基酸含量呈下降趋势,两糖比逐步上升;3种气调方式中,pH下降幅度、多酚消耗率和氨基酸消耗率均表现为21%氧浓度>6%~8%氧浓度>2%以下氧浓度,21%氧浓度气调的化学成分变化波动最大,2%以下氧浓度气调波动相对平缓;在高温季节,pH变幅、多酚消耗率、氨基酸消耗率都有一个加速变化的过程;3种清香型烟叶因为产地不同,常规化学成分差异较大,云南普洱B1F(A)烟叶、四川西昌B1F烟叶的pH、多酚含量和氨基酸含量明显大于福建龙岩B1F(A)烟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调醇化 清香型烟叶 氧浓度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处理对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程传策 李广才 程占省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30-32,共3页
烤前对田间采收的鲜烟用臭氧处理,结果可使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产生较大变化,其中绿原酸、尼古丁、茄呢醇、新植二烯、C18 酸等降低50 % 左右,明显地减少了烟气中令人不愉快的化学组分前提物- 对烤烟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的糖分,... 烤前对田间采收的鲜烟用臭氧处理,结果可使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产生较大变化,其中绿原酸、尼古丁、茄呢醇、新植二烯、C18 酸等降低50 % 左右,明显地减少了烟气中令人不愉快的化学组分前提物- 对烤烟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的糖分,如果糖、蔗糖、α葡萄糖、β葡萄糖等含量也会随之大幅度下降,但这些组分在卷烟配方(加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鲜烟 烤后叶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判断田间鲜烟叶成熟度的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兴阳 何春荣 +2 位作者 秦春丽 王锋 劳彩莲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6年第4期88-94,共7页
利用便携式地物波谱仪Field Spec 3测量烤烟成熟期烟叶的反射光谱,针对采收成熟度M2、M3,分析比较同一时间不同测量位点、及同一位点不同测量时间的反射光谱差异。结果表明:反射光谱的差异在不同测量位点主要体现在350~780 nm可见光波... 利用便携式地物波谱仪Field Spec 3测量烤烟成熟期烟叶的反射光谱,针对采收成熟度M2、M3,分析比较同一时间不同测量位点、及同一位点不同测量时间的反射光谱差异。结果表明:反射光谱的差异在不同测量位点主要体现在350~780 nm可见光波段和780~1300 nm近红外波段,在不同测量时间主要体现在780~1300 nm近红外波段。因此,利用光谱仪判断鲜烟叶成熟度,受测量位点的影响较大,而受测量时间的影响较小,但若测量烟叶生理生化组分、厚度和水分等内在指标,时间及天气状况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光谱法 鲜烟叶成熟度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适用烟叶去除方式对烟叶光合速率及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阎轶峰 姜超强 +4 位作者 胡焕亮 沈嘉 祖朝龙 包丽辉 汪文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3期30-35,共6页
为探讨适宜皖南烤烟适宜的去叶方式,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云烟87为材料,根据不适用烟叶去除时间和数量设置4个处理:B1处理(打顶前10 d摘除3片脚叶、打顶时摘除1片顶叶),B2处理(打顶前5 d摘除3片脚叶、打顶时摘除1片顶叶),B3处理(打顶后5 ... 为探讨适宜皖南烤烟适宜的去叶方式,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云烟87为材料,根据不适用烟叶去除时间和数量设置4个处理:B1处理(打顶前10 d摘除3片脚叶、打顶时摘除1片顶叶),B2处理(打顶前5 d摘除3片脚叶、打顶时摘除1片顶叶),B3处理(打顶后5 d摘除4片脚叶),B4处理(打顶后10 d摘除4片脚叶),从烟叶光合特性、产量产值、化学成分、外观和感官质量等全面评价优烟叶优化结构的作用。结果表明,摘除不适用烟叶显著影响烟株剩余烟叶的净光合速率,B3处理较B1处理中部叶和上部叶的净光合速率分别明显降低46%和38%。B3处理烟叶上等烟比例和中上等烟比例均较高,分别较B1处理提高4.7和1.5百分点。B3处理可提高烟叶感官质量,可能是该去叶方式能够合理调控烤烟的光合作用和代谢强度,促进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更加协调,B3处理能够保障种烟效益、提高烟叶等级结构、提升烟叶感官质量。综合可见,打顶后5 d摘除4片脚叶是皖南烟区适宜的优化烟叶结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不适用烟叶 去叶方式 光合速率 感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