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脑胶质瘤干细胞SHG-44s的克隆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33
1
作者 王金鹏 黄强 +4 位作者 张全斌 董军 朱玉德 王爱东 兰青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04-606,610,共4页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体外细胞系中存在肿瘤干细胞的可能性。方法:将SHG44细胞系和SHG44-9细胞株,分别应用含血清培养基(DMEM+10%FCS)和无血清培养基(DMEM/F12,添加bFGF、LIF和EGF)培养。用CD133免疫磁珠分离干细胞、Hoechst33342和NESTI...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体外细胞系中存在肿瘤干细胞的可能性。方法:将SHG44细胞系和SHG44-9细胞株,分别应用含血清培养基(DMEM+10%FCS)和无血清培养基(DMEM/F12,添加bFGF、LIF和EGF)培养。用CD133免疫磁珠分离干细胞、Hoechst33342和NESTIN流式细胞仪、Nestin、NSE、GFA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肿瘤干细胞及其分化细胞。结果:CD133磁珠分离得到的干细胞的比例:在血清组SHG44和SHG44-9分别为0.021%和0.035%;无血清组分别为1.2%和2.3%。而Hoechst33342和CD133标记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干细胞比例:血清组中SHG44、SHG44-9分别为1.5%、0.37%;无血清组分别为16.4%和29.1%。并且这些细胞能够增殖和分化成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而Nestin标记后SHG44、SHG44-9中分别有51.05%、77.53%阳性细胞。结论:体外长期传代培养的人脑胶质瘤细胞系中存在肿瘤干细胞SHG44s,CD133磁珠和Hoechst33342流式细胞仪分离和检测胶质瘤干细胞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而Nestin+细胞是干细胞分化后的祖细胞或前体细胞,不能作为分离和检测干细胞特异性标记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 胶质瘤 流式细胞仪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转移与患者免疫活性细胞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书奎 周振英 +4 位作者 吴晓柳 朱月清 沈宗丽 王亚平 李秀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86-788,共3页
目的 :探讨肿瘤转移和患者机体免疫活性细胞检出率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对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组织和外周血的自然杀伤细胞、细胞毒T细胞和单核 巨噬细胞的检出率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的组织和血液中的自然杀伤细胞... 目的 :探讨肿瘤转移和患者机体免疫活性细胞检出率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对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组织和外周血的自然杀伤细胞、细胞毒T细胞和单核 巨噬细胞的检出率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的组织和血液中的自然杀伤细胞、细胞毒T细胞和单核 巨噬细胞的检出率均显著低于相应的对照组 (P <0 0 1或P <0 0 5 )。恶性肿瘤转移者的自然杀伤细胞、细胞毒T细胞和单核 巨噬细胞检出率均显著低于未转移者 (P <0 0 1或 P <0 0 5 )。肿瘤组织和外周血的自然杀伤细胞、细胞毒T细胞和单核 巨噬细胞的检出率在各种情况下均呈现平行性的变化。结论 :恶性肿瘤能引起患者机体免疫活性细胞的水平显著降低 ,肿瘤转移使患者机体免疫活性细胞水平进一步下降。通过对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免疫活性细胞检测可以了解肿瘤组织免疫活性细胞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流式细胞术 免疫活性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细胞毒T细胞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蝙蝠葛碱对人膀胱癌T-24细胞株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铭 梁文杰 +1 位作者 曾亚平 贾涵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860-1863,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北豆根提取物蝙蝠葛碱(dauricine,Dau)对人膀胱癌T-24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测定了蝙蝠葛碱对泌尿系肿瘤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荧光染色法、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技术测定和观... 目的探讨中药北豆根提取物蝙蝠葛碱(dauricine,Dau)对人膀胱癌T-24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测定了蝙蝠葛碱对泌尿系肿瘤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荧光染色法、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技术测定和观察了蝙蝠葛碱对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蝙蝠葛碱对膀胱癌T-24细胞株的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特点。T-24细胞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凋亡特征性梯形条带。流式细胞分析,浓度为5~30μg/ml的蝙蝠葛碱具有诱导人膀胱癌细胞凋亡的作用,且随着药物作用时间延长凋亡率逐渐增加,随药物浓度的增高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0/G1期。T-24细胞的bcl-2基因表达受抑,而bax基因的表达上调。结论蝙蝠葛碱可有效抑制人膀胱癌T-24细胞株的生长增殖,阻滞细胞周期及诱导细胞凋亡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葛碱 膀胱癌 细胞凋亡 增殖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及腺瘤患者CD4^+、CD8^+和CD28^+T淋巴细胞的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0
4
作者 张泉 邱思芳 +4 位作者 赵逵 朱蓉 汪煜鹏 张海 牟兰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77-583,共7页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严重影响患者生存。探讨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T细胞亚群在CRC和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流式细胞术对51例健康人(对照组)、46例结直肠腺瘤(腺瘤组)、...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严重影响患者生存。探讨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T细胞亚群在CRC和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流式细胞术对51例健康人(对照组)、46例结直肠腺瘤(腺瘤组)、100例CRC(癌症组)和15例CRC术后(癌术后组)患者进行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1)对照组、腺瘤组及癌症组3组中CD4^+T细胞的阳性率分别是90.00%、43.75%及32.65%,CD8^+T淋巴细胞的阳性率分别是30.00%、56.25%及75.51%,CD28^+T淋巴细胞的阳性率分别是42.86%、30.00%及20.00%。(2)对照组、腺瘤组及癌症组3组中CD4^+、CD4^+/CD8^+、CD28^+、CD8^+CD28^+和CD8^-CD28^+逐渐降低,CD8^+、CD8^+CD28-逐渐增加(P<0.05);癌术前术后T细胞亚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RC微环境T细胞亚群中CD4^+、CD4^+/CD8^+、CD28^+、CD8^+CD28^+和CD8^-CD28^+呈递减趋势,CD8^+、CD8^+CD28^-呈递增趋势,且在癌前病变腺瘤中已逐步出现上述趋势变化。(2)CRC患者行肿瘤切除术后,其T细胞亚群有所恢复,故在一定程度上,CRC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可以早期预测结直肠疾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微环境 结直肠癌 结直肠腺瘤 T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实体瘤细胞多药耐药基因(MDR_1)表达产物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5
作者 尹格平 孙晓明 陈诵芬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489-491,共3页
采用“搓网”方法将8种96例不同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标本制成细胞膜完整的单细胞悬液,并从6例癌性腹水中提取富含癌细胞的悬液。用流式细胞免疫学方法检测癌细胞(MDR1)表达产物P170含量。经上述方法制成悬液中的癌细胞丰... 采用“搓网”方法将8种96例不同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标本制成细胞膜完整的单细胞悬液,并从6例癌性腹水中提取富含癌细胞的悬液。用流式细胞免疫学方法检测癌细胞(MDR1)表达产物P170含量。经上述方法制成悬液中的癌细胞丰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胞膜完整,P170阳性细胞抗体荧光位于胞膜上。本文认为用流式细胞免疫学技术检测恶性实体瘤细胞MDR1表达产物P170含量简便易行,不仅可以了解肿瘤细胞始基的药物敏感性,还可在化疗过程中动态监测药物敏感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基因表达 药物耐受性 流式细胞术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K治疗后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变化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段秀梅 谭岩 +2 位作者 方艳秋 许淑芬 熊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91-493,共3页
目的:探讨CIK(CellInductionKiller)治疗后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结果:肿瘤患者CD3+、CD4+、CD3-/CD16+56+细胞和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呈显著性差异,而CD8... 目的:探讨CIK(CellInductionKiller)治疗后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结果:肿瘤患者CD3+、CD4+、CD3-/CD16+56+细胞和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呈显著性差异,而CD8+细胞高于对照组(P<0.01)。CIK生物治疗后CD3+、CD4+、CD3-/CD16+56+细胞和CD4/CD8比值都升高,其中CD4+、CD3-/CD16+56+细胞与治疗前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而CD8+细胞与治疗前比较降低(P<0.05)。结论: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CIK生物治疗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流式细胞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监测,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对于评价疗效、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肿瘤 T细胞亚群 NK细胞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活化血小板的检测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峻梅 唐方 李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920-922,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的活化状态及CD62p和CD63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76例恶性肿瘤患者(未转移组45例,转移组31例)活化血小板标志物CD62p和CD63的表达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恶性肿瘤患...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的活化状态及CD62p和CD63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76例恶性肿瘤患者(未转移组45例,转移组31例)活化血小板标志物CD62p和CD63的表达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恶性肿瘤患者CD62p和CD63显著高于对照组,转移组显著高于未转移组(P<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其活化程度与是否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血小板 恶性肿瘤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胆囊癌GBC-SD细胞系中干细胞样SP细胞群的分离及其ABCG2的表达 被引量:9
8
作者 胡均 李健 +6 位作者 刘文松 杜志勇 王敏 陈敏 石程建 沈俊 秦仁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0-203,F0002,共5页
目的探索在人胆囊癌GBC-SD细胞系中是否存在具有干细胞特性的SP细胞(side population cells)群。方法采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技术(FACS)分选出人胆囊癌SP细胞、非SP细胞。培养3~5周后再次进行FACS,用以检测SP细胞的分化情况。利用... 目的探索在人胆囊癌GBC-SD细胞系中是否存在具有干细胞特性的SP细胞(side population cells)群。方法采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技术(FACS)分选出人胆囊癌SP细胞、非SP细胞。培养3~5周后再次进行FACS,用以检测SP细胞的分化情况。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BCG2蛋白在SP细胞的表达。结果SP细胞群在人胆囊癌GBC-SD细胞中占(0.64±0.08)%,分离出的SP细胞在培养3~5周后会产生SP细胞和非SP细胞,而非SP细胞则不具备此特性;并且ABCG2在胆囊癌SP细胞群中呈现出高表达状态[(89.56±3.86)%],在非SP细胞中几乎不表达[(1.32±0.49)%],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胆囊癌GBC-SD细胞系中存在着很少量的干细胞样SP细胞群,并且高表达ABCG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ATP结合转运蛋白 肿瘤干细胞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HPR体外诱导A549细胞凋亡与Bcl-2家族蛋白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玲 桂淑玉 +6 位作者 李庆 谢斌 何苇 左莉 周青 陈飞虎 汪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6-619,共4页
目的研究4-HPR对肺腺癌细胞A549体外生长的影响及机制的初步探讨。方法MTT法观察4-HPR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观察4-HPR诱导A549细胞凋亡作用和对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4-HPR抑制... 目的研究4-HPR对肺腺癌细胞A549体外生长的影响及机制的初步探讨。方法MTT法观察4-HPR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观察4-HPR诱导A549细胞凋亡作用和对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4-HPR抑制A549的增殖呈剂量依赖性;4-HPR诱导A549细胞凋亡,凋亡过程伴随Bcl-2、Bcl-xS/L表达下降,而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4-HPR可明显抑制肺腺癌细胞的增殖,通过降低Bcl-2和Bcl-xS/L促进A549细胞凋亡,为进一步探讨4-HPR治疗肺腺癌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系 肿瘤 肺肿瘤 腺癌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DNA倍体数对鉴别良恶性肿瘤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胡艳芬 陈龙 +1 位作者 荆超 谢贤和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6-142,共7页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DNA倍体数在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恶性肿瘤诊断手段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由2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并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检索到的所有文献进行二次筛选。使用Meta DiSc1.4对...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DNA倍体数在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恶性肿瘤诊断手段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由2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并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检索到的所有文献进行二次筛选。使用Meta DiSc1.4对纳入研究的文献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异质性检验、敏感度、特异度、诊断比值比(DOR)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等。结果经初筛、补充及二次筛选,共12篇文献纳入研究,包括1340例研究对象,其中恶性肿瘤组516例,良性对照组824例。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灵敏度对数与(1-特异度)对数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343,P=0.275,不存在阈值效应。DOR曲线提示:Cochran.Q=26.49,P=0.0055,表明存在非阈值效应引起的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统计量:敏感度为0.72(95%CI:0.68-0.76,I^2=50.1%);特异度为0.84(95%CI:0.81~0.86,I^2=65.5%)。绘制DNA倍体数检测良恶性肿瘤的SROC曲线,结果显示:AUC=0.8453,Q*=0.7768。结论FCM检测DNA异倍体对诊断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临床良恶性肿瘤鉴别的一项重要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流式细胞术 DNA倍体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免疫活性细胞监测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正伟 张西 +3 位作者 王靖 梁河涛 唐方 张俊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27-228,共2页
目的 :探讨抗肿瘤药物对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 82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免疫活性细胞进行监测。结果 :化疗前CD+3 、CD+4 、CD+8及NK细胞明显降低 ,B细胞明显增高 ;化疗后CD+3 、CD+4 显著增高 ,几乎达... 目的 :探讨抗肿瘤药物对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 82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免疫活性细胞进行监测。结果 :化疗前CD+3 、CD+4 、CD+8及NK细胞明显降低 ,B细胞明显增高 ;化疗后CD+3 、CD+4 显著增高 ,几乎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 ,而NK细胞进一步降低 ,B细胞则进一步增高。CD+4 /CD+8比值 ,化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化疗后则明显增高 ,并超出正常范围。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 ,体液免疫功能增强 ;抗肿瘤药物对机体免疫功能仅造成部分性损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亚群 B淋巴细胞 NK细胞 恶性肿瘤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_A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7
12
作者 唐忠志 唐瑛 付立波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5-597,601,共4页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0~10μg/ml丹参酮ⅡA作用人肝癌BEL-7402细胞72 h后,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丹参酮ⅡA对BEL-740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透射电镜、DNA琼脂...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0~10μg/ml丹参酮ⅡA作用人肝癌BEL-7402细胞72 h后,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丹参酮ⅡA对BEL-740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荧光显微镜、透射电镜、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丹参酮作用后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肝癌细胞经丹参酮ⅡA作用后,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荧光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细胞皱缩、核质浓缩、核碎裂、细胞起泡及凋亡小体形成等凋亡特征性形态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到DNA'梯状带';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示浓度为0.5、1.0、2.0、5.0、和10.0μg/ml的丹参酮ⅡA处理肝癌细胞72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0.78±2.17)%、(24.64±2.07)%、(31.47±3.86)%、(43.65±4.04)%和(52.36±3.75)%,与对照组[(2.37±0.29)%]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丹参酮ⅡA能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细胞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为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肝癌 BEL-7402 细胞生长 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结直肠癌根治术前后循环肿瘤细胞和循环肿瘤干细胞及其临床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许扬梅 刘巧珍 +4 位作者 刘沁颖 魏晟宏 陈路川 应敏刚 郑秋红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5-361,共7页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直肠癌根治术前后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和循环肿瘤干细胞(circulating tumor stem cell,CTSC)作为患者临床预测指标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入组首诊初治50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各抽...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直肠癌根治术前后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和循环肿瘤干细胞(circulating tumor stem cell,CTSC)作为患者临床预测指标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入组首诊初治50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各抽取15 ml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后分成两份,一份标记CTC标志物(CD45、Ep CAM和CK),另一份标记CTSC标志物(CD45、Ep CAM、CD44和CD133),Moflo XDP流式细胞仪对其进行检测,CD45-Ep CAM^+CK^+细胞确定为CTC;CTSC确定为3群:CD44^+CTSC、CD133^+CTSC和CD44^+CD133^+CTSC。结果:结直肠癌根治术前患者CTC和CD44^+CTSC阳性率分别为34%和44%,CD133^+CTSC和CD44^+CD133^+CTSC是24%和0;术后患者CTC和CD44^+CTSC阳性率分别为38%和54%,CD133^+CTSC和CD44^+CD133^+CTSC分别为26%和0。根治术前后CTC阳性率都与肿瘤T分期有关联(P<0.05);术后CTC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联(P<0.05);术前CD44^+CTSC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有关联。结论:根治术前后CTC及术前CD44^+CTSC阳性率都具有临床预测指标的可行性和价值,术后CTC阳性率可能是更好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循环肿瘤细胞 循环肿瘤干细胞 CD133 CD44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甜素对小鼠颌下腺纤维肉瘤移植瘤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于华 葛淑芬 王延高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52-455,共4页
目的 探讨甘草甜素 (GL)的抗肿瘤作用和机制。方法 用化学致癌剂诱发小鼠颌下腺纤维肉瘤 ,再将肿瘤接种到同种小鼠腋下 ,观察肿瘤生长曲线、抑瘤率及肿瘤细胞形态学改变以研究GL对纤维肉瘤的抑制作用 ,同时通过流式细胞仪对细胞周期... 目的 探讨甘草甜素 (GL)的抗肿瘤作用和机制。方法 用化学致癌剂诱发小鼠颌下腺纤维肉瘤 ,再将肿瘤接种到同种小鼠腋下 ,观察肿瘤生长曲线、抑瘤率及肿瘤细胞形态学改变以研究GL对纤维肉瘤的抑制作用 ,同时通过流式细胞仪对细胞周期的分析观察进一步研究和探讨GL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结果 GL对小鼠颌下腺纤维肉瘤移植瘤抑制作用的最适剂量为每 2 0g体重 1 6 1mg,剂量在每 2 0g体重 3 2 2mg以下时无明显的毒副作用。GL能引起小鼠纤维肉瘤细胞形态学的改变 ,促进巨噬细胞对肿瘤的免疫抑制作用。细胞周期解析的结果表明 ,GL作用的纤维肉瘤细胞从DNA合成前期向DNA合成期移行受阻。结论 GL对小鼠颌下腺纤维肉瘤移植瘤有抑制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巨噬细胞对肿瘤的免疫抑制作用以及阻断DNA合成酶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甜素 纤维肉瘤 移植瘤 巨噬细胞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胆囊癌SP细胞的分离及其干细胞标记物的表达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均 柳建中 +2 位作者 岳欣 李健 秦仁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索在人胆囊癌GBC-SD细胞系中是否存在具有干细胞特性的SP细胞(side population cells),以及SP细胞、非SP细胞和GBC-SD细胞系表达常见干细胞标记物ABCG2、Oct-4、CD34的情况。方法:采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技术(FACS)分选出人胆囊癌S... 目的:探索在人胆囊癌GBC-SD细胞系中是否存在具有干细胞特性的SP细胞(side population cells),以及SP细胞、非SP细胞和GBC-SD细胞系表达常见干细胞标记物ABCG2、Oct-4、CD34的情况。方法:采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技术(FACS)分选出人胆囊癌SP细胞和非SP细胞,通过RT-PCR、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以及免疫荧光化学技术检测SP细胞、非SP细胞以及GBC-SD细胞系表达ABCG2、Oct-4和CD34的情况。结果:人胆囊癌GBC-SD细胞系中存在着少量的具有干细胞潜能的SP细胞,其所占的比例为(0.64±0.08)%,SP细胞相对于非SP细胞和GBC-SD细胞,具有更强的体外侵袭力(P<0.05);并且ABCG2在胆囊癌SP细胞中呈现出高表达的状态(89.56±3.86)%,在非SP细胞中几乎不表达(1.32±0.49)%,在未分选胆囊癌细胞系中ABCG2呈弱表达(12.37±1.61)%,P=0.001;Oct-4在三种细胞中的表达分别为:(94.87±1.40)%、(88.16±2.34)%、(90.17±1.61)%,P>0.05;CD34在mRNA水平高表达于非SP细胞和GBC-SD细胞,不表达于SP细胞;在蛋白水平几乎均不表达于这三种细胞,其含量依次为:(1.78±0.51)%、(0.63±0.21)%、(0.96±0_38)%,P>0.05。结论:人胆囊癌GBC-SD细胞系中存在具有干细胞特性的SP细胞,并且具有ABCG2^+Oct-4^+CD34^-的表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SP细胞 肿瘤干细胞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贞芪酪蛋白肽复合物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抗瘤作用及对IL-2、TNF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建军 金玉 +5 位作者 张延英 刘润 李海龙 吴红彦 李应东 刘凯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71-2274,共4页
目的在体方法研究贞芪酪蛋白肽复合物(女贞子、黄芪等)抗肿瘤作用及免疫调节。方法建立Lewis肺癌荷瘤模型,运用贞芪酪蛋白肽复合物灌胃观察胸腺、脾脏质量及瘤质量的变化,灌胃治疗在处死荷瘤小鼠前眼球采血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 目的在体方法研究贞芪酪蛋白肽复合物(女贞子、黄芪等)抗肿瘤作用及免疫调节。方法建立Lewis肺癌荷瘤模型,运用贞芪酪蛋白肽复合物灌胃观察胸腺、脾脏质量及瘤质量的变化,灌胃治疗在处死荷瘤小鼠前眼球采血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血清IL-2、TNF的水平。结果贞芪酪蛋白肽复合物高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对荷瘤小鼠瘤质量有抑制作用,瘤质量减轻(P<0.05),中、低剂量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贞芪酪蛋白肽复合物各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高、中剂量组血清IL-2水平、胸腺指数高于模型组(P<0.05);脾脏指数、血清TNF水平贞芪酪蛋白肽复合物高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升高(P<0.05),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贞芪酪蛋白肽复合物有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调节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贞芪酪蛋白肽复合物 荷瘤小鼠 流式细胞仪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对肝癌细胞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高洁 汪蕊 +2 位作者 杨清玲 陈昌杰 吴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7-442,460,共7页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周期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为其应用于原发性肝细胞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MTT方法检测L-OHP对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L-OHP诱导HepG2细胞周期...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周期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为其应用于原发性肝细胞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MTT方法检测L-OHP对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L-OHP诱导HepG2细胞周期阻滞的作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L-OHP对细胞周期调节因子CyclinD1、CDK2、CDK4及p16、p21、p53表达的影响。结果:MTT结果显示L-OHP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随药物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有升高趋势,呈时间剂量依赖性。L-OHP能够诱导HepG2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并可下调CDK4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上调p21,p53蛋白的表达,CDK2和p16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L-OHP可能通过影响CDK4、CyclinD1及p21的活性使HepG2细胞阻滞在S期,从而抑制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药物疗法 细胞周期 药物作用 铂化合物 药理学 流式细胞术 印迹法 蛋白质 方法 肿瘤细胞 培养的 奥沙利铂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联合化疗药物抗Walker-256肿瘤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宏伟 谭文翔 胡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 :研究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 (rhTNF)及其联合化疗药物的体外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毒方法 (MTT)及流式细胞仪分析法检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或 /和阿霉素 (ADM)对大鼠Walker 2 5 6肿瘤细胞作用后的细胞毒性及细胞分... 目的 :研究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 (rhTNF)及其联合化疗药物的体外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毒方法 (MTT)及流式细胞仪分析法检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或 /和阿霉素 (ADM)对大鼠Walker 2 5 6肿瘤细胞作用后的细胞毒性及细胞分裂周期各时象的变化。结果 :rhTNF有很强的抗瘤活性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并有很好的量效关系 (Υ =0 .9811) ,与ADM联用表现有协同增强细胞毒性 ;rhTNF使G2、S期细胞减少 ,增殖指数 (PI)降低 ,与ADM联用 ,其作用更加显著。结论 :rhTNF与ADM联用对Walker 2 5 6肿瘤细胞有协同增强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阿霉素 流式细胞分析 细胞周期 RHTNF 联合化疗 抗Walker-256肿瘤细胞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对不同肿瘤细胞表面所表达血小板免疫相关抗原的检测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培彤 朴炳奎 +1 位作者 裴迎霞 祁鑫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553-556,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肿瘤细胞表面血小板免疫相关抗原的表达。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观察了PGCL3、PAa、PG-3、PC-3M、MGC803、ESCL、BeL、TCT、KB、A2780、CCA801共11种人肿瘤细胞,其中包... 目的:研究不同肿瘤细胞表面血小板免疫相关抗原的表达。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观察了PGCL3、PAa、PG-3、PC-3M、MGC803、ESCL、BeL、TCT、KB、A2780、CCA801共11种人肿瘤细胞,其中包括二对高低不同转移能力的人肺癌(PGCL3和PAa)和人前列腺癌(PG-3和PG-3M)细胞阳性表达不同血小板免疫相关抗原的细胞数及其肿瘤细胞表面抗原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结果:11种人肿瘤细胞膜表面均有CD9、CD63、CD42a和TSP,等血小板免疫相关抗原不同程度的表达,在MGC803细胞膜表面发现有CL86较强的表达,CD41、CD42b、CD61和CD62均未发现表达。11种人肿瘤细胞系中CD9+、CD42a+、CD63+、TSP+细胞所占的比例各不相同,不同肿瘤细胞系每个抗原阳性细胞抗原表达的荧光强度也不同。与高转移PGCI3和PG-3M细胞相比,CD9在低转移细胞系PAa和PG-3上有较高的表达,CD42a、TSP有相对低的表达。CD42a+和TSP+细胞数和表达强度在高转移PGCL3和PG-3M细胞系均要高于低转移的PAa和PG-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血小板 免疫相关抗原 肿瘤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细胞DNA含量及细胞周期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丽华 孙荣超 +1 位作者 顾静雄 杨国仪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 探讨 DNA倍体及细胞增殖活性在肿瘤诊断上的价值。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32例乳腺肿瘤细胞DNA含量和细胞周期。结果 乳腺癌的异倍体率高达 70 % ,纤维腺瘤均为二倍体 ,乳腺癌细胞的 DNA指数 (DI)与纤维腺瘤的 DI有显著差异 (... 目的 探讨 DNA倍体及细胞增殖活性在肿瘤诊断上的价值。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32例乳腺肿瘤细胞DNA含量和细胞周期。结果 乳腺癌的异倍体率高达 70 % ,纤维腺瘤均为二倍体 ,乳腺癌细胞的 DNA指数 (DI)与纤维腺瘤的 DI有显著差异 (P<0 .0 1 ) ;细胞周期分析发现乳腺癌增殖活性 (S期百分比或增殖指数 ,PI)明显高于纤维腺瘤 (P<0 .0 1 ) ;乳腺癌 DI随肿瘤组织学分级的增高而增高 (P<0 .0 5 ) ;腋淋巴结有转移组 DI、PI高于无转移组 ,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异倍体及高增殖活性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DNA含量 细胞周期 流式细胞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