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某矿深部高锌铜硫多金属矿石浮选试验研究
1
作者 郭帅 傅开彬 +3 位作者 魏浪 李贺 陈晓辉 刘琪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4-249,共6页
为了解四川某铜矿深部高锌铜硫多金属矿石的可选性,以深部代表性岩芯样为对象,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矿石Zn、Cu和S品位分别为2.62%、2.02%、16.34%,主要有价矿物磁黄铁矿、黄铜矿和铁闪锌矿含量分别为... 为了解四川某铜矿深部高锌铜硫多金属矿石的可选性,以深部代表性岩芯样为对象,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矿石Zn、Cu和S品位分别为2.62%、2.02%、16.34%,主要有价矿物磁黄铁矿、黄铜矿和铁闪锌矿含量分别为35.48%、5.29%、4.06%,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绿泥石、钠长石、钾长石等。磁黄铁矿呈半自形粒状、粒状及不规则状,大小0.05~2.00 mm;黄铜矿呈叶片状、粒状、针状及不规则状,大小0.01~3.00 mm;铁闪锌矿呈半自形粒状、粒状、针状及不规则状,大小0.01~1.50 mm,主要目标矿物单体解离相对容易,当矿样碎至-2 mm的情况下,这些金属矿物大多呈单体形式存在,仅少部分与脉石矿物连生或被脉石矿物包裹。②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60%的情况下,采用1粗2精3扫流程浮铜、1粗3精3扫流程浮锌、1粗2精3扫流程浮硫闭路流程处理,可获得铜品位21.20%、铜回收率90.80%的铜精矿,锌品位37.74%、锌回收率77.23%的锌精矿,硫品位39.15%、硫回收率47.33%的硫精矿,分别满足三级铜精矿、近四级锌精矿和二级硫精矿质量指标要求,尾矿铜锌品位非常低,浮选效果良好,试验结果可作为现场工艺优化调整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 高锌 铜硫多金属矿 浮选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沉淀法处理铜砷多金属酸性废水研究进展
2
作者 洪凯 樊欢 +1 位作者 田佳 张荥斐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301-5314,共14页
有色冶炼和二次资源回收中会产生大量铜砷多金属酸性废水,其中有价金属与砷之间难以高效分离是制约其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本文从废水来源、操作因素以及硫源类型等方面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硫化沉淀进行了全面的综述。首先介绍铜砷多金属... 有色冶炼和二次资源回收中会产生大量铜砷多金属酸性废水,其中有价金属与砷之间难以高效分离是制约其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本文从废水来源、操作因素以及硫源类型等方面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硫化沉淀进行了全面的综述。首先介绍铜砷多金属酸性废水的来源,阐明了不同工艺下废水的产生方式;围绕硫化沉淀法在铜砷多金属分离中的运用现状,着重介绍和分析了硫化沉淀法的原理及影响硫化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揭示了选择性硫化分离中的内在规律;最后讨论并梳理了不同硫化药剂的开发及应用情况,重点讨论了铁硫化物在铜砷多金属硫化沉淀过程中的应用及其机理研究的现状,并对不同废水体系下药剂开发和硫化过程的调控手段提出了建议和展望。本文初步建立了硫化沉淀与金属离子选择性分离间的内在联系,为处理铜砷多金属酸性废水提供了更精准的参数指导和策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砷多金属酸性废水 硫化沉淀法 硫化剂 铜砷分离 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挝某高硫难选铜锌锡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3
作者 胡泽伟 童雄 +3 位作者 马原琳 谢贤 宋强 范琳琳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102,共8页
为给老挝某难选高硫铜锌锡多金属矿石的合理开发利用工艺研究提供可靠而全面的矿石性质信息,对有代表性矿石开展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1)矿石中的主要有价元素为铜、锌、锡、铁、硫,伴生有价元素有金、银和铟。(2)铜主要... 为给老挝某难选高硫铜锌锡多金属矿石的合理开发利用工艺研究提供可靠而全面的矿石性质信息,对有代表性矿石开展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1)矿石中的主要有价元素为铜、锌、锡、铁、硫,伴生有价元素有金、银和铟。(2)铜主要以黄铜矿的形式存在、锌主要以铁闪锌矿的形式存在,锡主要以锡石的形式存在,硫主要以磁黄铁矿和黄铁矿的形式存在。(3)矿石中黄铜矿的主要粒径范围在4.8~300μm、铁闪锌矿在6.8~300μm,磁黄铁矿和黄铁矿在+19μm、锡石在9.6~150μm,黄铜矿、铁闪锌矿、磁黄铁矿和黄铁矿均较锡石易解离。(4)黄铜矿主要呈他形粒状、星点状嵌布,铁闪锌矿主要呈他形粒状嵌布,锡石主要呈自形-他形粒状嵌布,磁黄铁矿大部分呈他形粒状、少数呈自形板状嵌布,黄铁矿大部分呈致密粒状或块状、稠密浸染状嵌布,石英呈自形-他形粒状嵌布,绿泥石呈显微鳞片状嵌布,萤石呈他形粒状嵌布,白云母呈显微鳞片状嵌布,各矿物间总体连生关系紧密,黄铜矿与铁闪锌矿的嵌布关系尤其紧密。(5)矿石磨矿细度的确定,应兼顾铁闪锌矿(含黄铜矿)的充分解离和避免锡石过粉碎因素通过试验确定;由于黄铜矿与铁闪锌矿难以单体解离,因此宜采用抑硫浮铜锌工艺一并回收,并尽量使金、银和铟矿物富集在铜锌精矿中;磁黄铁矿、黄铁矿的回收采用单一浮选工艺还是磁浮联合工艺,将从硫回收指标和为后续重选回收锡创造更好条件的角度而定;最后在充分脱硫的前提下重选回收锡石,从而实现矿石中有用矿物的高效综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铜锌锡多金属矿石 工艺矿物学 磁-浮联合工艺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某难选铜、钼多金属矿新型药剂浮选试验研究
4
作者 车文芳 王丞 +4 位作者 牛南南 杨明贺 王花 张行荣 焦芬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79,85,共5页
采用新型浮选药剂对河南某低品位难选钼多金属矿开展了铜钼混合浮选-铜钼分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铜钼混合浮选以L43为捕收剂、L56为起泡剂,铜钼分离以L789为铜硫抑制剂,采用二粗一精二扫铜钼混合浮选-铜钼混合精矿再磨-一粗三精三扫铜... 采用新型浮选药剂对河南某低品位难选钼多金属矿开展了铜钼混合浮选-铜钼分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铜钼混合浮选以L43为捕收剂、L56为起泡剂,铜钼分离以L789为铜硫抑制剂,采用二粗一精二扫铜钼混合浮选-铜钼混合精矿再磨-一粗三精三扫铜钼分离试验流程,获得了Mo品位50.780%、Mo回收率65.30%、Cu品位0.602%、Cu回收率4.72%的钼精矿和Cu品位0.165%、Cu回收率4.49%、Mo品位0.362%、Mo回收率1.61%的铜精矿,混合尾矿中铜回收率达到了90.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钼混合浮选 铜钼分离 抑制剂 捕收剂 起泡剂 浮选 环保药剂 铜钼多金属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海拔复杂铜硫矿选矿工艺优化试验研究
5
作者 刘玫华 简胜 +3 位作者 吴海军 张晶 杨东 刘朝兴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5,56,共6页
采用两段铜硫混合浮选-粗精矿再磨-铜硫分离工艺对某高海拔铜矿进行了选矿工艺优化试验研究。两段铜硫混合浮选采用异步浮选方法,使用对铜选择性好的KMY-1铜捕收剂进行铜硫分离,可高效回收微细粒级嵌布难选铜矿物。小型闭路试验获得了... 采用两段铜硫混合浮选-粗精矿再磨-铜硫分离工艺对某高海拔铜矿进行了选矿工艺优化试验研究。两段铜硫混合浮选采用异步浮选方法,使用对铜选择性好的KMY-1铜捕收剂进行铜硫分离,可高效回收微细粒级嵌布难选铜矿物。小型闭路试验获得了铜品位23.06%、铜回收率78.29%的铜精矿,比现场生产流程得到的铜精矿铜品位和铜回收率分别提高了2.92百分点和9.59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硫矿 次生铜 异步浮选 混合浮选 铜捕收剂 铜精矿 工艺优化 铜硫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含锌锡低品位铜矿石的高效综合回收试验研究
6
作者 王坤举 李强 +2 位作者 王成行 李沛伦 吕昊子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133,共6页
内蒙古某含锡锌低品位铜矿石的铜、锡和锌品位分别为0.69%、0.12%和0.30%,原生产工艺仅对铜进行回收。为了完善工艺流程,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在对矿石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选矿工艺流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的铜、... 内蒙古某含锡锌低品位铜矿石的铜、锡和锌品位分别为0.69%、0.12%和0.30%,原生产工艺仅对铜进行回收。为了完善工艺流程,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在对矿石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选矿工艺流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的铜、锌、锡主要以黄铜矿、铁闪锌矿、锡石的形式赋存,元素占有率均在93%~95%,且这些矿物总体嵌布粒度较粗,锡石的嵌布粒度更粗且易解离,这为粗磨情况下浮选分离硫锡、减少锡石的过磨损失创造了条件。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65%的情况下,采用1粗1精1扫流程混浮铜锌、1粗1精1扫流程选硫,铜锌混浮精矿再磨细度为-0.043 mm占80%的情况下,采用1粗2精1扫流程抑锌浮铜、铜尾矿采用1粗2精1扫流程选锌,获得了铜品位22.72%、含锌1.37%、铜回收率94.50%的铜精矿,锌品位41.23%、含铜0.75%、锌回收率65.97%的锌精矿,硫品位23.25%、硫回收率63.55%的高硫产品。浮选尾矿采用1粗1精摇床重选流程选锡,获得了锡品位50.20%、回收率22.28%的锡精矿,以及锡品位8.52%、回收率18.27%的锡次精矿。有效实现了低品位铜矿石中锡、锌的综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锌锡低品位铜矿石 浮选分离硫锡 再磨 抑锌浮铜 摇床重选 综合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钴铜合金湿法分离及氧压水解法制备氧化铁工艺研究
7
作者 路文 王战宏 +4 位作者 施善林 许卫 舒方霞 赵宣泊 王硕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1-369,共9页
针对铁钴铜合金中铜、钴分离回收难度大的问题,研究了从铁钴铜合金中低酸浸出铁、钴分离铜,再采用氧压水解法分离铁、钴,制备氧化铁,考察了各因素对低酸浸出和氧压水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铁钴铜合金在硫酸质量浓度30 g/L、液固体积... 针对铁钴铜合金中铜、钴分离回收难度大的问题,研究了从铁钴铜合金中低酸浸出铁、钴分离铜,再采用氧压水解法分离铁、钴,制备氧化铁,考察了各因素对低酸浸出和氧压水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铁钴铜合金在硫酸质量浓度30 g/L、液固体积质量比10∶1条件下,经4次浸出后,铁、钴浸出率分别达98.57%、99.21%,铜浸出率仅为0.3%。铁钴浸出液在氧分压0.4 MPa、反应温度180℃、搅拌速度400 r/min、反应时间120 min条件下氧化水解沉淀铁,水解产物为FeOOH和Fe_(2)O_(3)混合物,铁质量分数达58%以上,Fe沉淀率达92%左右,水解过程Co回收率99.5%以上,硫酸产率为96.41%。该法可实现铁钴铜合金中铁、钴、铜的分离,水解过程产生的硫酸可循环利用,抵消浸出过程硫酸消耗,并能大幅提高溶液中钴浓度。研究结果对从含铜、钴等有价金属铁基合金的湿法分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钴铜合金 湿法分离 氧压水解 氧化铁 硫酸 循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某难选氧硫混合铜矿石的新型药剂浮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锦仙 马原琳 +2 位作者 杨林 吕超 阚赛琼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8-263,共6页
云南某氧硫混合铜矿石氧化率高、铜矿物嵌布粒度细、钙镁等易泥化脉石含量高,为充分利用该矿石资源,采用“铜硫混合浮选—混合精矿铜硫分离—混浮尾矿再选氧化铜”流程开展了新型药剂浮选试验研究。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5%的条件下... 云南某氧硫混合铜矿石氧化率高、铜矿物嵌布粒度细、钙镁等易泥化脉石含量高,为充分利用该矿石资源,采用“铜硫混合浮选—混合精矿铜硫分离—混浮尾矿再选氧化铜”流程开展了新型药剂浮选试验研究。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5%的条件下,应用新型捕收剂KM23和起泡剂730A选出混合铜硫精矿,应用组合抑制剂石灰+LY分离浮选出硫化铜矿物,应用组合活化剂硫化钠+氯化铵浮选出氧化铜矿物,最终获得铜品位为22.56%、铜回收率为42.91%的硫化铜精矿和铜品位为20.64%、铜回收率为27.18%的氧化铜精矿,铜综合回收率为70.09%。有价金属银在铜精矿中富集,硫化铜精矿含银145.7 g/t、氧化铜精矿含银91.17 g/t。研究结果可作为该矿石开发利用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硫混合铜矿石 先硫后氧 硫化浮选 新型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某含金银硫化铜矿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周立波 曹飞 +1 位作者 曹进成 吕良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7-386,共10页
对河南某含金银硫化铜矿开展了工艺矿物学和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有用元素铜含量为0.82%,伴生的有益组分为硫、金和银,主要有用金属矿物为黄铜矿、辉铜矿和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试验以新型药剂TB1021为铜硫分离捕收... 对河南某含金银硫化铜矿开展了工艺矿物学和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有用元素铜含量为0.82%,伴生的有益组分为硫、金和银,主要有用金属矿物为黄铜矿、辉铜矿和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试验以新型药剂TB1021为铜硫分离捕收剂,采用混合浮选—铜硫分离工艺获得铜精矿和硫精矿,硫精矿再经摇床重选回收部分微细粒铜精矿。混合浮选采用丁基黄药和丁铵黑药组合捕收剂,总药剂用量为120 g/t,采用一粗两精三扫工艺流程;铜硫分离浮选采用新型捕收剂TB1021,采用一粗三精三扫工艺流程。最终获得铜品位为15.21%、铜回收率为80.13%,金品位为3.02 g/t、金回收率为66.51%,银品位为160.43 g/t、银回收率为41.82%的铜精矿,以及硫品位为49.13%、回收率为54.34%的硫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铜矿 混合浮选 铜硫分离 浮选药剂 选矿试验 综合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碱条件下新型抑制剂实现铜硫高效分离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洋 崔毅琦 +4 位作者 童雄 王靖 黄丹 闫增达 张宇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87,共7页
针对铜硫浮选分离过程中大量添加石灰引起的管道堵塞、矿浆环境差等问题,开发了一种新型黄铁矿抑制剂BY,应用于缅甸某硫化铜矿浮选试验并获得了良好的指标。该矿石含铜1.4%、硫8.95%,主要含铜矿物为黄铜矿,含硫矿物为黄铁矿和磁黄铁矿... 针对铜硫浮选分离过程中大量添加石灰引起的管道堵塞、矿浆环境差等问题,开发了一种新型黄铁矿抑制剂BY,应用于缅甸某硫化铜矿浮选试验并获得了良好的指标。该矿石含铜1.4%、硫8.95%,主要含铜矿物为黄铜矿,含硫矿物为黄铁矿和磁黄铁矿。采用抑制剂BY通过一粗两精一扫的浮选工艺流程,获得的铜精矿Cu品位为25.13%、回收率为93.47%,S品位为33.97%、回收率为19.93%。与石灰相比,精矿中铜品位和回收率分别提高了0.99和0.16个百分点,硫品位和回收率分别降低了1.01和2.14个百分点,闭路试验粗选pH值可由12降低至9.7,可实现低碱环境中铜硫的高效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硫分离 黄铁矿抑制剂 低碱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硫低品位铜矿浮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范宛惠 谢蕾 +2 位作者 郭泽 张汉泉 余洪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5-188,共4页
安徽某高硫低品位铜矿硫品位41.30%、铜品位0.53%,易氧化,选矿指标不稳定。为了改善铜硫分离效果,研究了磨矿细度、药剂种类和药剂用量等对浮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磨矿细度-0.074 mm粒级占83.88%,采用一粗二精二扫闭路浮选流程,以CaO... 安徽某高硫低品位铜矿硫品位41.30%、铜品位0.53%,易氧化,选矿指标不稳定。为了改善铜硫分离效果,研究了磨矿细度、药剂种类和药剂用量等对浮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磨矿细度-0.074 mm粒级占83.88%,采用一粗二精二扫闭路浮选流程,以CaO+Na_(2)S为组合抑制剂、Z-200为捕收剂、2#油为起泡剂,获得了铜品位15.27%、回收率80.96%的技术指标。试验结果可为高硫低品位铜矿浮选回收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 高硫铜矿 铜硫分离 组合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铁矾渣侧吹熔炼—烟化法烟灰中回收锌镉及其净化除杂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佳桦 崔雅茹 +4 位作者 王国华 王正民 桂海平 李邓 李安鑫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8,共8页
研究了采用酸性浸出—硫化除杂法从铁矾渣侧吹熔炼—烟化法产出的烟灰中回收锌、镉,并选择性除去浸出液中的铜,产物用以制备镉掺杂硫化锌;在热力学分析基础上,探明了硫酸体系下锌浸出率影响因素及其浸出动力学;通过正交试验明确了各参... 研究了采用酸性浸出—硫化除杂法从铁矾渣侧吹熔炼—烟化法产出的烟灰中回收锌、镉,并选择性除去浸出液中的铜,产物用以制备镉掺杂硫化锌;在热力学分析基础上,探明了硫酸体系下锌浸出率影响因素及其浸出动力学;通过正交试验明确了各参数对硫化钠选择性除杂的影响。结果表明:烟灰中锌主要以氧化锌形式存在,其浸出过程符合混合控制,表观活化能为73.70 kJ/mol;在最佳条件下,锌浸出率达98.99%。以Na_(2)S用量为理论添加量的3.2倍,控制体系pH=2.0,铜去除率可达95.97%,同时有效保留锌、镉,实现了铜与锌、镉的选择性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灰 硫酸 浸出 选择性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某贫细硫化铜矿石选矿工艺优化研究
13
作者 田小松 赵志强 +3 位作者 赵洵 梁泽跃 戴惠新 王飞旺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8-144,共7页
云南某低品位细粒嵌布的铜矿石铜、硫品位分别为0.161%和9.704%,有价铜矿物嵌布粒度细,铜硫分离富集难度较大。为实现该硫化铜矿石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在选厂原选矿流程及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磨浮试验。结果表明:矿... 云南某低品位细粒嵌布的铜矿石铜、硫品位分别为0.161%和9.704%,有价铜矿物嵌布粒度细,铜硫分离富集难度较大。为实现该硫化铜矿石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在选厂原选矿流程及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磨浮试验。结果表明:矿石采用磨矿—1粗2扫铜硫混合浮选—混浮粗精矿再磨—1粗3精2扫铜硫分离浮选闭路流程处理,可获得铜品位14.69%、铜回收率63.15%的铜精矿,硫品位29.16%、硫回收率75.10%的硫精矿,试验铜精矿品位较现场提高近3个百分点,铜回收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显著优于现场生产指标,达到了理想的综合回收铜硫效果。研究结果可作为工艺流程优化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贫细硫化铜矿石 铜硫混浮 混合精矿再磨 铜硫分离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精炼过程加硫除铜试验
14
作者 刘庆东 张环 +4 位作者 谢铿 李一夫 李正永 陈云 袁海滨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3,共6页
针对锡精炼过程加硫除铜工艺,系统考察加硫量、加热温度和不同形态硫磺对锡铜分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片状硫磺加硫量1∶1.2、加热温度300℃时,锡铜分离效果达到最佳,残余锡中的铜含量降低到了0.007%,锡铜分离率和锡直收率分别达到了9... 针对锡精炼过程加硫除铜工艺,系统考察加硫量、加热温度和不同形态硫磺对锡铜分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片状硫磺加硫量1∶1.2、加热温度300℃时,锡铜分离效果达到最佳,残余锡中的铜含量降低到了0.007%,锡铜分离率和锡直收率分别达到了99.18%、99.52%。该工艺可以有效除去粗锡中的杂质铜,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及效率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锡精炼 加硫除铜 锡铜分离率 锡直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剂HS-1在铜硫分离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智聪 徐宝金 +2 位作者 黄丽亚 张豪 陈波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6-111,共6页
铜硫浮选分离过程中加入大量的石灰抑制黄铁矿会有诸多弊端,如矿浆发黏、管道结垢、发生“跑槽”、降低金银回收率等,因此开发新型抑制剂实现低碱度条件下的铜硫分离具有重大意义。HS-1是一种用于硫化矿浮选的选择性抑制剂,为研究HS-1... 铜硫浮选分离过程中加入大量的石灰抑制黄铁矿会有诸多弊端,如矿浆发黏、管道结垢、发生“跑槽”、降低金银回收率等,因此开发新型抑制剂实现低碱度条件下的铜硫分离具有重大意义。HS-1是一种用于硫化矿浮选的选择性抑制剂,为研究HS-1在铜硫分离中的作用机理,以黄铜矿和黄铁矿纯矿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纯矿物浮选、人工混合矿浮选、接触角测量、吸附量测试和红外光谱分析(FTIR)等工作。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矿浆pH=7、丁铵黑药用量9 mg/L、2#油用量20 g/t的条件下,当HS-1用量为150 mg/L时可使黄铁矿回收率降低至20%以下,而黄铜矿回收率保持在85%以上;接触角测量和吸附量测试表明,HS-1作用可以大幅度减少丁铵黑药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量,并使黄铁矿表面亲水,从而降低黄铁矿的可浮性;红外光谱分析表明,HS-1可以选择性地与黄铁矿作用,减弱黄铁矿表面因丁铵黑药作用而产生的特征峰,同时生成新的吸收峰,阻碍丁铵黑药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因此,HS-1可以选择性抑制黄铁矿,实现低碱条件下的铜硫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硫分离 黄铁矿抑制剂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钼分离过程中辉钼矿的多方式分散效果研究
16
作者 肖世洁 邓荣东 +3 位作者 代旺 赵睿祺 吴思远 郭宝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0-257,共8页
针对辉钼矿在浮选矿浆中易团聚并包裹黄铜矿,导致铜钼浮选分离困难的问题,通过光学显微镜和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研究了超声波分散、机械搅拌和添加分散剂六偏磷酸钠3种方式对辉钼矿分散行为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Zeta电... 针对辉钼矿在浮选矿浆中易团聚并包裹黄铜矿,导致铜钼浮选分离困难的问题,通过光学显微镜和聚焦光束反射测量仪研究了超声波分散、机械搅拌和添加分散剂六偏磷酸钠3种方式对辉钼矿分散行为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Zeta电位并结合浮选溶液化学技术对分散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分散方式都可起到分散辉钼矿团聚体的作用,其中以添加六偏磷酸钠的效果最好;加入400 mg/L六偏磷酸钠,不但能够有效降低辉钼矿团聚体的尺寸、减少其数量,还能降低辉钼矿团聚体内黄铜矿含量,使人工混合矿浮选钼精矿的铜含量由3.86%降低至2.73%;六偏磷酸钠在辉钼矿表面吸附并产生空间位阻排斥力,电离出的阴离子增大了颗粒间的静电斥力,致使辉钼矿表现出较好的分散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铜钼分离 团聚体 六偏磷酸钠 分散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某钼矿选矿工艺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超 胡红喜 +2 位作者 陈志强 杨记平 罗传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5-111,共7页
针对黑龙江某大型斑岩型钼矿生产的钼精矿铜、铅杂质超标的问题,在完成矿石性质研究基础上,开展了选矿工艺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对含钼0.122%的原矿,采用自主研发的钼高效捕收剂PM和粗磨—钼分步浮选—钼铜混合浮选—钼铜粗精矿再磨—铜... 针对黑龙江某大型斑岩型钼矿生产的钼精矿铜、铅杂质超标的问题,在完成矿石性质研究基础上,开展了选矿工艺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对含钼0.122%的原矿,采用自主研发的钼高效捕收剂PM和粗磨—钼分步浮选—钼铜混合浮选—钼铜粗精矿再磨—铜钼分离工艺流程处理,全流程闭路试验取得了钼品位54.32%、钼回收率90.69%、杂质铜含量0.048%、铅含量0.062%的较好钼精矿指标。相较于原工艺流程,新工艺得到的钼精矿铜含量降低了0.322个百分点、铅含量降低了0.348个百分点。优化工艺有效地降低了钼精矿中铜、铅杂质含量,研究结果可为该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钼矿 钼分步浮选 钼铜分离 钼铅分离 阶段磨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果(金)SCM矿区低品位高氧化率铜钴矿浮磁联合选冶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杰 周宽达 +4 位作者 王洪杰 陈兴海 蒙文飞 兰福荫 陆智国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8-235,共8页
刚果(金)SCM矿区低品位铜钴矿样中,铜以自由氧化铜、结合氧化铜为主,并含少量次生硫化铜,原生硫化铜甚微;钴主要以水钴矿、菱钴矿、钴白云石等氧化钴的形式存在,铜矿物、钴矿物赋存状态复杂,回收难度大。根据矿石性质和实际生产需求,试... 刚果(金)SCM矿区低品位铜钴矿样中,铜以自由氧化铜、结合氧化铜为主,并含少量次生硫化铜,原生硫化铜甚微;钴主要以水钴矿、菱钴矿、钴白云石等氧化钴的形式存在,铜矿物、钴矿物赋存状态复杂,回收难度大。根据矿石性质和实际生产需求,试验采用“预先浮选硫化矿-硫化浮选氧化矿-磁选-浸出”的原则流程,考察了硫化剂种类、铜钴矿浮选作业药剂制度和磁场强度等因素对铜钴分选指标的影响,考察了常规浸出条件下铜钴的浸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Na_(2)S作为氧化铜钴的硫化剂、丁基黄药为捕收剂、硫化时间4 min时,可实现自然矿浆环境中氧化铜钴的选择性分选;以磁场强度1.1 T、磁场流速1.0 cm/s、磁脉动频率16 Hz为磁选条件,磁选氧化铜钴矿硫化浮选的尾矿,可获得良好的铜钴矿磁选效果。针对含铜1.68%、含钴0.165%、氧化率94.05%的原矿,铜钴矿分选作业采用四段氧化铜浮选、三段氧化钴浮选和两段磁选的开路试验,获得了产率20.99%、铜品位6.67%、铜回收率79.91%、钴品位0.396%、钴回收率51.70%的氧化铜钴粗精矿。对开路试验获得氧化铜钴粗精矿进行硫酸浸出,用98%硫酸调节浸出矿浆酸度,在液固比5∶1、浸出时间4 h、搅拌速度200 r/min、浸出终点pH值约1.5的条件下,铜的浸出率为97.96%,钴的浸出率为91.08%,吨铜净酸为0.96 t酸/t铜。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矿石的选冶处理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化率 铜钴矿 硫化浮选 磁选 浸出 刚果(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渣资源化回收研究现状
19
作者 崔博 梁精龙 杨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7-60,66,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铜渣资源回收研究的现状,并针对铜渣的特性,分析了现有的铜渣处理方法,包括浮选、磁选、浸出和综合利用。阐述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并对铜渣资源化回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铜渣 资源化回收 浮选 磁选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微细粒铋精矿中回收铜试验研究
20
作者 李文恒 李杰 +2 位作者 祁忠旭 孙大勇 李昭旺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9-114,共6页
湖南柿竹园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原矿含少量铜资源,铜在“钼铋混合-分离浮选”过程中大部分富集至铋精矿中(Cu品位3%左右)。为提高资源利用率,针对该含铜铋精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分析和回收铜试验。结果表明:影响铜回收的主要因素是前端作... 湖南柿竹园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原矿含少量铜资源,铜在“钼铋混合-分离浮选”过程中大部分富集至铋精矿中(Cu品位3%左右)。为提高资源利用率,针对该含铜铋精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分析和回收铜试验。结果表明:影响铜回收的主要因素是前端作业大量硫化钠侵蚀铜、铋矿物表面,铜、铋、硫矿物可浮性大幅下降且更加接近,铋精矿中各金属矿物的粒度微细(-0.023 mm含量近70%);采用“浮选脱药(泥)排尾-粗选排尾-精粗选两精两扫选”浮选工艺,石灰+CK-DB组合抑制铋矿物,Z-200+F6选择性浮选铜矿物,实验室闭路试验获得产率7.22%、Cu品位23.41%、Bi含量1.12%、Cu回收率53.28%的铜精矿,铜精矿中Bi损失率0.27%,实现了低品位伴生铜的有效回收。试验结果可为企业进一步扩充金属品种谱系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铋精矿 铜铋分离 浮选工艺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