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降雨时空变化的山洪预警临界雨量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元疆 江善虎 +3 位作者 凌子涵 陈宏新 张晓祥 任立良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8,共9页
为提高山洪灾害预警精度,以彭坊小流域为例,基于概率分布等控制条件生成随机雨型,探究不同前期影响雨量下随机雨型对山洪预警临界雨量的影响,进一步分析降雨空间分布对山洪预警临界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雨峰位置偏后、雨峰峰值较大... 为提高山洪灾害预警精度,以彭坊小流域为例,基于概率分布等控制条件生成随机雨型,探究不同前期影响雨量下随机雨型对山洪预警临界雨量的影响,进一步分析降雨空间分布对山洪预警临界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雨峰位置偏后、雨峰峰值较大的雨型集下,临界雨量波动较大,有较高的不确定性;雨型对临界雨量的影响小于前期影响雨量对临界雨量的影响,在前期土壤较干燥时,雨峰位置系数较小,临界雨量值相对较大,雨型峰值倍比较大时,临界雨量值相对较小,更容易致灾;在降雨空间分布上,当降雨集中在下游时,临界雨量值最小,越容易达到警戒流量,但降雨空间分布对临界雨量的影响小于前期影响雨量的影响,且这种影响会随前期影响雨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 临界雨量 前期影响雨量 随机雨型 降雨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产汇流演变规律模拟与空间格局
2
作者 詹佳音 何骞 +1 位作者 程铭宇 黄华兵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2-105,共14页
【目的】随着快速城市化和气候变化,暴雨内涝事件频发给城市运行带来了严重的干扰和损失。城市产汇流规律的变化是加剧暴雨内涝的根本原因,研究城市产汇流演变规律及其空间格局特征对指导暴雨内涝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CLCD(Ch... 【目的】随着快速城市化和气候变化,暴雨内涝事件频发给城市运行带来了严重的干扰和损失。城市产汇流规律的变化是加剧暴雨内涝的根本原因,研究城市产汇流演变规律及其空间格局特征对指导暴雨内涝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CLCD(China Land Cover Dataset)逐年土地利用数据,基于SCS-CN模型和推理公式法模拟典型快速城市化地区(广州市番禺区)的产汇流过程;兼顾水文单元整体性与空间格局精细刻画,从排涝片和公里格网两个空间尺度对产汇流的历史演变规律和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利用内涝点数据对产汇流格局特征分类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2000—2021年间,研究区产流量与洪峰流量呈现整体上升但增幅下降的趋势。产流量格局为西部高于东部、南部高于北部、中部高于周边;洪峰流量格局则沿河涌水系分布,周边高于中间、东部高于西部、南部高于北部。在排涝片与公里格网两个空间尺度上,产汇流格局特征的等级与内涝点密度呈现正相关。SCS-CN模型像元计算所得结果显著高于区域计算结果,且二者差异随着降雨重现期的增加而变大。【结论】基于产汇流模拟的格局分类能有效表达暴雨内涝灾害严重程度和排涝标准需求,可为内涝灾害格局识别与防灾减灾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产汇流过程存在空间尺度效应,建议在具体应用时进行多尺度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内涝 产汇流 SCS-CN模型 推理公式法 空间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降雨空间分布的城市内涝对模式雨型响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梁鑫 侯精明 +5 位作者 陈光照 李东来 潘鑫鑫 吕佳豪 马越 姬国强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54,共11页
短历时暴雨是形成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其雨型对内涝致灾影响显著。以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为研究区域,基于模式雨型设计了具有不同集中度的典型暴雨过程,并考虑了降雨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应用城市雨洪模型(GAST-SWMM耦合模型)对7种模... 短历时暴雨是形成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其雨型对内涝致灾影响显著。以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为研究区域,基于模式雨型设计了具有不同集中度的典型暴雨过程,并考虑了降雨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应用城市雨洪模型(GAST-SWMM耦合模型)对7种模式雨型在不同重现期下的致涝特征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单峰雨型比双峰雨型具有更强的致涝性,雨峰为中后峰的单峰雨型致涝性更强,雨峰为中峰的单峰雨型在小于50 a重现期下淹没量最大,而在大于50 a重现期下雨峰为后峰的单峰雨型淹没量最大,100 a重现期下其淹没量较雨型Ⅳ增大6.58%;(2)双峰雨型中雨型Ⅴ的致涝性最强,在100 a重现期时,其淹没量较雨型靠前的单峰雨型增加1912.42 m^(3);在大于20 a重现期时,雨型Ⅴ在中风险区的积水面积较雨峰靠前的单峰雨型增大1.81%~2.29%;(3)各雨型在高风险区的积水面积峰现时间随重现期的变化而不同,雨型Ⅵ的峰现时间始终在降雨结束时出现,雨型Ⅱ、Ⅳ、Ⅴ、Ⅶ的峰现时间随着重现期增大而提前;雨型Ⅰ、Ⅲ的峰现时间在小于20 a重现期时随着重现期增大,分别从105 min延后至120 min、110 min,在大于20 a重现期时随着重现期增大,分别从120 min、110 min提前到100 min。城市内涝特征对不同模式雨型条件下的响应规律的研究,可为相关部门抗涝救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雨型 降雨空间分布 城市内涝 GAST-SWMM耦合模型 基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流域近500年旱涝演变规律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严小林 张建云 +2 位作者 鲍振鑫 王国庆 关铁生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23,共7页
研究海河流域近500年旱涝演变规律能为流域防汛抗旱、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海河流域内1470—2000年间11个序列较完整站点的旱涝等级数据,采用小波分析、功率谱分析以及经验正交分解方法对海河流域旱涝时空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 研究海河流域近500年旱涝演变规律能为流域防汛抗旱、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海河流域内1470—2000年间11个序列较完整站点的旱涝等级数据,采用小波分析、功率谱分析以及经验正交分解方法对海河流域旱涝时空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海河流域1470—2000年期间经历了干旱(1470—1644年)-湿润(1645—1898年)-干旱(1899—2000年)的旱涝转换;(2)1470—2000年流域旱涝呈现出2-7年、10.4年、19年、22年和25年左右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其中10.4和22年周期变化显著;(3)EOF第一模态表现为全流域性的干旱或洪涝,其方差贡献率为44%;第二模态为流域自西向东涝-旱-涝(或旱-涝-旱)的分布特征,其方差贡献率为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流域 旱涝 周期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聚落水适应性空间格局研究——以台儿庄古城为例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畅 王思思 +2 位作者 李俊奇 吴文洪 李海燕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5-81,共7页
先人在长期的水灾害斗争及水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不断适应和改造城乡水系统,积累了许多具有生态价值的生存经验,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聚落水适应性空间格局。基于区域与城镇尺度,从区域水文条件、防洪需求和水资源约束三个方面,以台儿庄... 先人在长期的水灾害斗争及水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不断适应和改造城乡水系统,积累了许多具有生态价值的生存经验,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聚落水适应性空间格局。基于区域与城镇尺度,从区域水文条件、防洪需求和水资源约束三个方面,以台儿庄古城为例,对传统聚落水适应性空间格局进行归纳和分析。传统聚落水适应性营建思想中所蕴含的生态智慧与生存的艺术,将对当代城市建设与遗产保护产生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聚落 空间格局 台儿庄 洪涝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在洪水地区组成随机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袁鹏 邵骏 +1 位作者 吕孙云 李秀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7,共4页
将BP人工神经网络引入随机模型中建立BP网络模型,将其应用于澜沧江流域中下游的洪水地区组成研究中。通过模拟澜沧江流域戛旧站和戛旧站与允景洪站区间的日流量过程,进行实例分析和计算,并与传统自回归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在... 将BP人工神经网络引入随机模型中建立BP网络模型,将其应用于澜沧江流域中下游的洪水地区组成研究中。通过模拟澜沧江流域戛旧站和戛旧站与允景洪站区间的日流量过程,进行实例分析和计算,并与传统自回归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澜沧江流域中下游洪水地区组成随机模拟中的精度较高。在研究的同时也发现,由于序列白噪声可能带来的误差,还需进一步研究如何更加合理的将该模型用于洪水地区组成随机模拟当中,以便能对生产实践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地区组成 BP算法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城市水适应性空间格局研究--以济南为例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越 林箐 《风景园林》 2018年第9期40-44,共5页
为研究古人在长期适应与改造自然过程中积累的水资源利用及水患治理的经验,选取泉城济南为例,通过古籍、舆图的收集及实地踏查的研究方法,基于区域尺度、城市尺度和城—水相互作用的不同层面,从区域水网格局约束、防洪需求、用水需求3... 为研究古人在长期适应与改造自然过程中积累的水资源利用及水患治理的经验,选取泉城济南为例,通过古籍、舆图的收集及实地踏查的研究方法,基于区域尺度、城市尺度和城—水相互作用的不同层面,从区域水网格局约束、防洪需求、用水需求3个方面,探讨水环境影响下城市的起源与格局演变,以及基于不同需求的宏观尺度城乡水适应性空间格局特征。进而总结水适应性空间格局营建的生态智慧,分别是顺应自然与利用自然、水利设施层层叠加与协调运作、自然—人工水系网络的内外贯通、依水营建特色居住空间4方面,从而对济南古城水环境及水工设施保护、城市水环境规划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传统城市 水适应性空间格局 防洪需求 用水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统计法的浙江省洪水分期过渡期及其空间分布规律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贺龙 王士武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6-39,共4页
鉴于确定洪水分期过渡期在水库实际调度中的重要意义,针对浙江省洪水分期的主要特点,基于浙江省9个代表性雨量站1961~2010年降水资料,应用模糊统计法确定了各雨量站洪水分期过渡期,进而分析了全省分期过渡期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鉴于确定洪水分期过渡期在水库实际调度中的重要意义,针对浙江省洪水分期的主要特点,基于浙江省9个代表性雨量站1961~2010年降水资料,应用模糊统计法确定了各雨量站洪水分期过渡期,进而分析了全省分期过渡期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浙西、浙南地区率先进入汛前过渡期,浙中及杭嘉湖平原地区进入汛前过渡期的时间最晚;率先进入汛后过渡期的同样是浙西、浙南地区,其次是浙中及杭嘉湖平原地区,最后进入汛后过渡期的是浙东沿海区;浙西和浙中地区汛前过渡期持续时间较短,而其他地区稍长;浙东沿海区汛后过渡期持续时间较短,其次为浙中地区,而浙西地区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分期 过渡期 空间分布规律 模糊统计法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源—汇”模型理论的城市雨洪管理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严秋怡 张凯云 《城市建筑》 2019年第12期67-69,共3页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背景下,中国城市内涝频发,径流污染严重,水资源严重不足,而目前我国雨洪管理理念和技术相对落后,在全面统筹考虑雨洪灾害防治、雨水资源管理、径流污染控制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本文在"源汇"模型...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背景下,中国城市内涝频发,径流污染严重,水资源严重不足,而目前我国雨洪管理理念和技术相对落后,在全面统筹考虑雨洪灾害防治、雨水资源管理、径流污染控制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本文在"源汇"模型理论基础上对雨洪管理过程的各项影响因素进行"源"模块和"汇"模块的划分,总结"源"和"汇"在空间格局分布中的设计法则,探索较为系统化的城市雨洪综合治理模式,有助于为目前我国城市雨洪管理所面临的种种困境找出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汇”模型理论 雨洪管理 空间格局分布 SW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