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拉扭耦合谐振的超结构板设计与减振特性研究
1
作者 桂文涛 赵建雷 +1 位作者 马谦 朱睿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1,共7页
目前以航空航天为代表的极端环境领域对板结构的静态和动态力学性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保证结构承载能力的同时,还需要实现轻质化以及使其具有多频带减隔振功能。针对上述要求,设计了一种拉扭耦合超结构板,利用由两个自由度耦合谐... 目前以航空航天为代表的极端环境领域对板结构的静态和动态力学性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保证结构承载能力的同时,还需要实现轻质化以及使其具有多频带减隔振功能。针对上述要求,设计了一种拉扭耦合超结构板,利用由两个自由度耦合谐振产生的两个低频弯曲波带隙,实现超结构板的低频双频带减振。首先提出一种具有拉扭双自由度的单胞等效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平面波展开(Plane Wave Expansion,PWE)法进行超结构板带隙特性的计算,最后通过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验证了带隙计算方法的正确性。研究发现,相比于拉压平动单自由度谐振子,拉扭耦合双自由度谐振子会在板结构中打开一个新的弯曲波带隙。进一步分析归一化等效刚度系数对两个带隙位置和带宽的影响。最后,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10'5阵列超结构板的振动传递率,得出的振动衰减区域与由理论计算所得的带隙位置一致。有关结论可为轻质超结构板的多频带减振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拉扭耦合超结构板 等效刚度系数 平面波展开法 弯曲波带隙 双频带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te reinforced square hollow section X-joints subjected to in-plane moment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希湘 陈誉 陈栋芬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002-1015,共14页
The static test of 13 square hollow section(SHS) X-joints with different β and different types of plate reinforcement under in-plane moment in brace was carried out. Experimental test schemes, failure modes of specim... The static test of 13 square hollow section(SHS) X-joints with different β and different types of plate reinforcement under in-plane moment in brace was carried out. Experimental test schemes, failure modes of specimens, moment-vertical displacement curves, moment-deformation of the chord, and strain strength distribution curves were presented. The effect of β and plate reinforcement types on in-plane flexural property of SHS X-joints was studied. Results show that punching shear of chord face disappears, brace material fracture appears and concave and convex deformation of chord decrease when either collar plates or doubler plates were welded on chord face. Moment-vertical displacement curves of all specimens have obvious elastic, elastic-plastic and plastic stages. As β increases, the in-plane flexural ultimate capacity and initial stiffness of joints of the same plate reinforcement type increase, but ductility of joints decreases. With the same β, the in-plane flexural initial stiffness and ultimate capacity of doubler plate reinforced joints, collar plate reinforced joints, and unreinforced joints decrease progressively. Thickness of reinforcement plate has no obvious effect on in-plane flexural initial stiffness and ultimate capacity of joints. As thickness of reinforcement plate increases, the ductility of reinforced X-joints decreases. The concave and convex deformation of every specimen has good symmetry;as β increases, the yield and ultimate deformation of chord decr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ilure analysis square hollow section(SHS) X-joints plate reinforcement types in-plane flexural property ultimate capacity initial stiffness strain strength distribution duct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细石混凝土-钢组合板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3
作者 王激扬 刘修良 +2 位作者 王树斌 纪恩文 胡志华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4,共6页
钢纤维细石混凝土是一种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良好工作性的高性能混凝土复合材料。本试验针对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层裂缝病害问题,对4组采用不同钢筋配筋率和保护层厚度的横桥向钢纤维细石混凝土-钢组合桥面板进行了抗弯破坏试验,研究了组... 钢纤维细石混凝土是一种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良好工作性的高性能混凝土复合材料。本试验针对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层裂缝病害问题,对4组采用不同钢筋配筋率和保护层厚度的横桥向钢纤维细石混凝土-钢组合桥面板进行了抗弯破坏试验,研究了组合板的荷载-挠度关系与裂缝开展特征;用等效截面法计算了开裂应力、裂缝宽度和钢筋应力,验证了钢纤维细石混凝土-钢组合板的抗裂性能。结果表明:60 mm厚钢纤维细石混凝土铺装层在小配筋率(2.6%)和低于规范要求的保护层厚度(15 mm)条件下呈现出多缝开裂的破坏形态,具备较高的延性和开裂应力,满足规范和工程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细石混凝土 组合板 抗弯性能 等效截面法 裂缝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铁尾矿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4
作者 马馨鑫 孙建恒 +3 位作者 张若兰 张凤双 袁敬 孟志良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128,共9页
为了充分利用铁尾矿,对铁尾矿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探究,以铁尾矿粉为掺合料,铁尾矿碎石和铁尾矿砂分别作为粗、细骨料,制备成全铁尾矿混凝土(FITC)梁,并与以粉煤灰作掺合料,普通碎石及河砂作粗、细骨料的常规混凝土(CC)梁进行弯曲... 为了充分利用铁尾矿,对铁尾矿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探究,以铁尾矿粉为掺合料,铁尾矿碎石和铁尾矿砂分别作为粗、细骨料,制备成全铁尾矿混凝土(FITC)梁,并与以粉煤灰作掺合料,普通碎石及河砂作粗、细骨料的常规混凝土(CC)梁进行弯曲试验对比。首先,测试铁尾矿的各项参数,验证其作为混凝土原材料的可行性;其次,基于现行规范公式计算梁各阶段的承载力和挠度;最后,将FITC梁和CC梁的实测数值和计算数值对比分析。结果表明:FITC的强度比CC略低,弹性模量显著降低;FITC梁的开裂弯矩和极限弯矩与CC梁相当,梁的抗裂能力与承载力并未因FITC的强度和弹性模量比CC低而明显降低;在裂缝出现之前,FITC梁的混凝土应变与平截面假定基本一致;在荷载作用下,FITC梁受拉区混凝土应变比CC梁的大;FITC梁的延性、裂缝开裂间距均与CC梁接近,FITC梁弯剪区斜裂缝比CC梁更接近梁的顶部;在同等弯矩下,FITC梁的挠度大于CC梁的挠度,FITC梁的受拉纵筋应变也大于CC梁;中国现行设计规范对FITC梁的承载力计算是安全的,但挠度计算公式需要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铁尾矿混凝土梁 弯曲试验 特征弯矩 平截面假定 抗弯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刚度法优化的风力机叶片刚度计算
5
作者 余浩 马剑龙 +2 位作者 吕文春 苏宏杰 张鹏宇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7-52,共6页
风力机叶片刚度由于非线性且截面变化程度大的特点,针对叶片建模初期刚度的评估问题通常采用刚度展项分布图体现叶片刚度,存在评估叶片刚度的参考参数不够直接、宏观的问题。基于变刚度梁挠度计算的等效刚度法,将叶片等效成变截面悬臂梁... 风力机叶片刚度由于非线性且截面变化程度大的特点,针对叶片建模初期刚度的评估问题通常采用刚度展项分布图体现叶片刚度,存在评估叶片刚度的参考参数不够直接、宏观的问题。基于变刚度梁挠度计算的等效刚度法,将叶片等效成变截面悬臂梁,根据叶片特征合理选取边界条件,以叶片建模的截面数据特点为基础,优化原始等效刚度法的计算方式,使该方法更加贴合叶片模型,从而适用于叶片,达到方法优化的目的。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叶片的预应力模拟实验,得出叶片的挠度模拟数值,以该模拟计算的挠度值为参考,验证优化后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等效刚度法得到的刚度值,在低均布载荷值22.5 Pa下理论计算的挠度值与试验挠度值的误差达到9.68%,减小原始方法计算的误差贴近叶片模型,可用于叶片刚度估算,为叶片的刚度计算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叶片 刚度 等效刚度法 变截面悬臂梁 叶片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折展机构S形柔性铰链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8
6
作者 邱丽芳 孟天祥 +1 位作者 张九俏 杨德斌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24-328,323,共6页
设计平面折展柔顺机构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设计柔性铰链。提出了一种用于平面折展柔顺机构的S形柔性铰链,设计了该铰链的结构形式,并对其等效刚度进行了分析,推导出该结构形式铰链的弯曲等效刚度和扭转等效刚度计算公式。通过设计实例的理... 设计平面折展柔顺机构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设计柔性铰链。提出了一种用于平面折展柔顺机构的S形柔性铰链,设计了该铰链的结构形式,并对其等效刚度进行了分析,推导出该结构形式铰链的弯曲等效刚度和扭转等效刚度计算公式。通过设计实例的理论计算和有限元仿真分析,验证了计算公式和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制作了基于S形柔性铰链的平面折展柔顺滑块机构的实物模型,仿真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该机构在工作状态可具有较大变形,并且滑块位移达到76 mm时仍能保持良好的精度,仿真与测试结果基本一致,误差仅为0.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折展机构 S 形柔性铰链等效刚度 平面折展滑块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多边形蜂窝结构等效弯曲刚度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郭瑜超 王立凯 段世慧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2-129,共8页
研究了一种复杂多边形蜂窝结构的等效弯曲刚度。将蜂窝结构简化为正交异性薄板,首先计算薄板在均布弯矩载荷下的变形能,同时利用载荷平衡条件计算蜂窝各胞壁变形能之和,然后利用能量等效原理得到蜂窝结构等效弯曲刚度的解析表达式。蜂... 研究了一种复杂多边形蜂窝结构的等效弯曲刚度。将蜂窝结构简化为正交异性薄板,首先计算薄板在均布弯矩载荷下的变形能,同时利用载荷平衡条件计算蜂窝各胞壁变形能之和,然后利用能量等效原理得到蜂窝结构等效弯曲刚度的解析表达式。蜂窝结构等效弯曲刚度随胞壁夹角及长度的变化非常明显,两正交方向的耦合弯曲刚度会随着胞壁夹角及长度的变化出现反转,等效弯曲刚度的绝对值会随着胞壁高度及厚度的增大而增大。最后利用有限元分析结果反推了蜂窝结构的等效弯曲刚度,验证了理论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边形 蜂窝结构 能量法 等效弯曲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ET复合型柔性铰链设计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邱丽芳 庞大千 +1 位作者 陈家兴 阳建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8-412,共5页
综合LET型铰链与S型铰链结构性能特点,提出了一种S-LET复合型柔性铰链,设计了该铰链的外形结构,并对其等效刚度进行分析,推导出铰链弯曲时的等效刚度计算公式。通过对不同尺寸S-LET复合型铰链弯曲等效刚度的分析,得出弯曲等效刚度修正系... 综合LET型铰链与S型铰链结构性能特点,提出了一种S-LET复合型柔性铰链,设计了该铰链的外形结构,并对其等效刚度进行分析,推导出铰链弯曲时的等效刚度计算公式。通过对不同尺寸S-LET复合型铰链弯曲等效刚度的分析,得出弯曲等效刚度修正系数,并验证了该系数的有效性。最后,通过对S型、LET型及S-LET复合型铰链弯曲变形及扭转变形的有限元仿真结果的比较,得出S-LET弯曲变形能力在S型与LET型铰链之间,而扭转变形则是三者中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折展机构 S-LET复合型铰链 等效刚度 修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位移机构中变截面柔性铰链等效刚度的求解方法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庆玲 翁海珊 邱丽芳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17-919,925,共4页
对变截面柔性铰链的等效刚度k进行研究,提出了k值的两种求解方法:修正系数法与变截面法。通过实例计算,两种方法求得的结果基本一致,而变截面法更具有通用性且计算简便。采用变截面法计算了柔性微位移放大机构中变截面柔性铰链的等效刚... 对变截面柔性铰链的等效刚度k进行研究,提出了k值的两种求解方法:修正系数法与变截面法。通过实例计算,两种方法求得的结果基本一致,而变截面法更具有通用性且计算简便。采用变截面法计算了柔性微位移放大机构中变截面柔性铰链的等效刚度k,在此基础上,对机构进行了分析,求得不同载荷作用下机构的输入、输出位移及其放大比,同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两种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k值计算的正确性,表明了变截面柔性铰链等效刚度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铰链 变截面 等效刚度 微位移放大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梳齿形柔性铰链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邱丽芳 孟天祥 +1 位作者 张九俏 杨德斌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16-1320,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平面折展机构的梳齿形状的新型柔性铰链,设计了该铰链的结构形式,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推导出该结构形式铰链的弯曲等效刚度计算公式.通过设计实例的理论计算和有限元仿真分析,验证了计算公式和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同时也验证... 提出了一种基于平面折展机构的梳齿形状的新型柔性铰链,设计了该铰链的结构形式,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推导出该结构形式铰链的弯曲等效刚度计算公式.通过设计实例的理论计算和有限元仿真分析,验证了计算公式和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同时也验证了新型铰链的弯曲等效刚度在较大角位移下仍能保持良好的线性.对设计实例的强度进行了校核,在铰链达到最大角位移时具有较大的安全系数,并对设计实例的扭转等效刚度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将设计实例的弯曲等效刚度与文献给出的IT-LEJ及LET铰链的弯曲等效刚度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折展机构 柔顺机构 梳齿形铰链 等效刚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串联式Triple-LET的LEMs滑块机构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邱丽芳 印思琪 +1 位作者 谢仲添 杨德斌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81-386,共6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串联式的Triple-LET新型柔性铰链,给出了该铰链的三维结构,并对其进行了弯曲等效刚度的理论分析,推导了该结构形式铰链的弯曲等效刚度计算公式并给出了修正系数。基于修正的弯曲等效刚度理论计算公式,对设计实例进行了分... 设计了一种基于串联式的Triple-LET新型柔性铰链,给出了该铰链的三维结构,并对其进行了弯曲等效刚度的理论分析,推导了该结构形式铰链的弯曲等效刚度计算公式并给出了修正系数。基于修正的弯曲等效刚度理论计算公式,对设计实例进行了分析计算,同时建立了该设计实例的有限元仿真模型,通过理论计算结果和仿真分析结果的比较,验证了该铰链设计的可行性。将该新型铰链应用于LEMs柔顺滑块机构的设计中,建立了该机构的基于修正弯曲等效刚度的伪刚体模型,并加工了该串联式Triple-LET铰链的滑块机构铍青铜实物模型,理论计算和实测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和机构设计的可行性,同时也表明该滑块机构在工作状态具有较大变形,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le-LET柔性铰链 弯曲等效刚度 平面折展机构 滑块机构 修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form-X柔性铰链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邱丽芳 王栋 +1 位作者 印思琪 杨德斌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0-376,共7页
设计了一种Deform-X柔性铰链,利用微积分的思想分析了其等效刚度,推导了Deform-X柔性铰链弯扭耦合等效刚度的理论计算公式。通过一组实例的理论分析和ABAQUS仿真分析,验证了Deform-X柔性铰链等效刚度理论计算公式的正确性。选取外形尺... 设计了一种Deform-X柔性铰链,利用微积分的思想分析了其等效刚度,推导了Deform-X柔性铰链弯扭耦合等效刚度的理论计算公式。通过一组实例的理论分析和ABAQUS仿真分析,验证了Deform-X柔性铰链等效刚度理论计算公式的正确性。选取外形尺寸相同的X型柔性铰链与Deform-X柔性铰链进行了性能比较分析,在相同转矩作用下,Deform-X柔性铰链弯曲变形转角约为X型柔性铰链的3倍。分别对X型柔性铰链和Deform-X柔性铰链进行了弯曲失效分析,结果表明Deform-X柔性铰链的可使用范围大于X型柔性铰链。设计了基于Deform-X柔性铰链的平面折展四杆机构的实物模型,通过实物测试和仿真分析表明Deform-X柔性铰链能够实现预期变形。最后,对尺寸相同的基于X型柔性铰链的四杆机构和基于Deform-X柔性铰链的四杆机构在相同力矩作用下的变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Deform-X柔性铰链的四杆机构变形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铰链 弯扭耦合 等效刚度 失效分析 四杆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空间薄壁梁单元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晓峰 张其林 杨庆山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89-1100,共12页
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和Vlasov薄壁杆件约束扭转理论,建立了具有内部结点的新型空间薄壁截面梁单元.通过对弯曲转角和翘曲角采取独立插值的方法,考虑了横向剪切变形,扭转剪切变形及其耦合作用,弯曲变形和扭转变形的耦合以及二次剪应力... 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和Vlasov薄壁杆件约束扭转理论,建立了具有内部结点的新型空间薄壁截面梁单元.通过对弯曲转角和翘曲角采取独立插值的方法,考虑了横向剪切变形,扭转剪切变形及其耦合作用,弯曲变形和扭转变形的耦合以及二次剪应力等因素影响,由Hellinger-Reiss-ner广义变分原理,推得单元刚度矩阵.算例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度,可用于空间薄壁杆系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梁 薄壁截面 刚度矩阵 剪切变形 弯扭耦合 二次剪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形柔性铰链等效刚度分析及结构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邱丽芳 王栋 +1 位作者 印思琪 杨德斌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3-69,共7页
基于抗压双片段柔性铰链,设计了4片段X形柔性铰链,并对其结构特性进行了研究.X形柔性铰链中的主要变形片段为弯扭耦合片段,分别运用微分法和基于抗压双片段柔性铰链等效刚度算法分析了其弯扭耦合等效刚度,推导出了X形柔性铰链的等效刚... 基于抗压双片段柔性铰链,设计了4片段X形柔性铰链,并对其结构特性进行了研究.X形柔性铰链中的主要变形片段为弯扭耦合片段,分别运用微分法和基于抗压双片段柔性铰链等效刚度算法分析了其弯扭耦合等效刚度,推导出了X形柔性铰链的等效刚度理论计算公式.设计了几组不同尺寸的X形柔性铰链实例,分别利用2种方法对这些实例进行了计算,并在ABAQUS软件中进行了仿真分析,3种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了理论计算公式和仿真模型的正确性.最后,通过对不同尺寸的X形柔性铰链结构特性的分析,得到了铰链设计时应该尽量避免的结构参数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铰链 弯扭耦合 等效刚度 微分法 结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复合管的静动态力学特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建英 马腾飞 +1 位作者 刘生宝 白艳艳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8-174,190,共7页
对双金属复合管单位长度质量的等效截面抗弯曲、抗拉压、抗扭刚度进行了推导。分析了钢-铜、钢-铝双层、铜-钢-铜三层双金属复合管在不同结构和尺寸组合时,其各等效截面刚度与同规格单金属管各截面刚度之比随内层管与总管壁厚之比n的变... 对双金属复合管单位长度质量的等效截面抗弯曲、抗拉压、抗扭刚度进行了推导。分析了钢-铜、钢-铝双层、铜-钢-铜三层双金属复合管在不同结构和尺寸组合时,其各等效截面刚度与同规格单金属管各截面刚度之比随内层管与总管壁厚之比n的变化规律。获得了最优刚度性能的复合管最佳结构与尺寸组合,能节约贵金属材料。采用等效截面抗弯曲刚度、等效截面抗拉压刚度、等效质量法,推导出双金属复合管弯曲振动和轴向振动固有频率的计算模型;采用等效截面抗扭刚度、等效质量并结合等效转动惯量法,推导出其扭转振动固有频率计算模型。复合管前三阶固有频率的计算值与有限元值相比,最大误差为2.35%;与实测值相比,最大误差为3.15%。研究结果表明:内铝、外钢复合管在抗弯、抗扭方面(n=0.63时)存在最优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复合管 等效截面刚度 等效质量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截面连续箱梁活荷载内力增大系数计算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赞芝 辛立凤 +3 位作者 吴辉琴 王家全 李卫 高大峰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3-120,共8页
为研究变截面连续箱梁在非对称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性,将连续梁的各支座当作铰支,采用差分方法计算变截面连续梁各跨的抗弯惯矩修正系数;将连续梁的每跨两端当成固定端,计算变截面连续箱梁桥的抗扭惯矩修正系数;沿梁宽将桥分为8等分,画出... 为研究变截面连续箱梁在非对称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性,将连续梁的各支座当作铰支,采用差分方法计算变截面连续梁各跨的抗弯惯矩修正系数;将连续梁的每跨两端当成固定端,计算变截面连续箱梁桥的抗扭惯矩修正系数;沿梁宽将桥分为8等分,画出9个梁位的影响线,按照可能布置的车道数分别布载,最终计算出各车道数对应的内力增大系数,并考虑按现行规范进行横向折减。研究结果指出,将箱梁当作一个整体,可以有效地考虑其强大的抗扭能力,计算方法更科学合理,计算结果更准确可靠,反映了箱梁工作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力增大系数 变截面梁 连续箱梁桥 有限差分法 抗弯惯矩修正系数 抗扭惯矩修正系数 等代简支梁法 Guyon-Massonne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钢纤维全轻混凝土叠浇梁抗弯刚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潘丽云 尚亚琼 +1 位作者 康星星 李长永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1期43-46,共4页
钢纤维全轻混凝土叠浇梁兼具钢纤维全轻混凝土质量轻、抗拉性能好与普通混凝土抗压性能好的优良特性.通过14根钢筋钢纤维全轻混凝土叠浇梁、2根钢筋混凝土梁和2根钢筋钢纤维全轻混凝土梁的正截面受力性能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钢纤维体积... 钢纤维全轻混凝土叠浇梁兼具钢纤维全轻混凝土质量轻、抗拉性能好与普通混凝土抗压性能好的优良特性.通过14根钢筋钢纤维全轻混凝土叠浇梁、2根钢筋混凝土梁和2根钢筋钢纤维全轻混凝土梁的正截面受力性能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钢纤维体积率、钢纤维全轻混凝土截面高度对叠浇梁正截面抗弯刚度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基于有效惯性矩的钢纤维全轻混凝土叠浇梁正截面抗弯刚度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叠浇梁的正截面抗弯刚度随着钢纤维体积率的增加而增大,随着钢纤维全轻混凝土截面高度比例的增大而减小;基于有效惯性矩的抗弯刚度进行叠浇梁的挠度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全轻混凝土 叠浇梁 抗弯刚度 截面高度 钢纤维体积率 有效惯性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参数的DCA-LET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邱丽芳 黄钢 陈海翔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99-404,共6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双C型结构的柔性铰链,称为DCA-LET柔性铰链。定义了影响该柔性铰链性能的特征参数,通过对8组不同特征参数实例的仿真分析,拟合了特征参数与等效弹簧刚度之间的关系,推导了基于该铰链特征参数的等效弹簧刚度的理论计算公... 设计了一种基于双C型结构的柔性铰链,称为DCA-LET柔性铰链。定义了影响该柔性铰链性能的特征参数,通过对8组不同特征参数实例的仿真分析,拟合了特征参数与等效弹簧刚度之间的关系,推导了基于该铰链特征参数的等效弹簧刚度的理论计算公式并且引入了修正系数。通过3组实例的理论计算和有限元仿真分析,验证了理论计算公式以及修正系数的正确性。通过对比3组不同特征参数的DCA-LET柔性铰链与内LET柔性铰链的弯曲性能与抗拉性能,得出控制特征参数能够控制该柔性铰链的弯曲性能,同时保证其抗拉压性能并没有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A-LET 等效刚度 特征参数 柔性铰链 抗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复合翅片管振动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建英 马腾飞 +1 位作者 刘生宝 白艳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01-206,共6页
双金属复合翅片管是一种高效传热元件,容易发生流体诱导振动破坏,对其进行振动模态理论分析具有重要的工程指导意义。针对双金属复合翅片管的结构特征,将其简化为串、并联刚度系统,采用组合截面等效弯曲刚度、等效扭转刚度和等效抗拉压... 双金属复合翅片管是一种高效传热元件,容易发生流体诱导振动破坏,对其进行振动模态理论分析具有重要的工程指导意义。针对双金属复合翅片管的结构特征,将其简化为串、并联刚度系统,采用组合截面等效弯曲刚度、等效扭转刚度和等效抗拉压刚度,并结合等效质量和等效转动惯量的方法,对其弯曲、扭转和轴向振动模态进行理论解析。为了验证理论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对双金属复合翅片管的振动模态进行了实验测试和有限元分析。研究了翅片几何参数对双金属复合翅片管振动频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矩形翅片形式的钢铝双金属翅片管,其弯曲、扭转和轴向振动频率均随翅片高度和翅片厚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翅片间距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翅片管 振动模态 等效截面刚度 等效质量 等效转动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截面惯性矩的钢筋混凝土梁抗弯刚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长永 康星星 +1 位作者 钱晓军 潘丽云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6期36-39,共4页
基于等效截面惯性矩概念,结合钢筋混凝土梁荷载-挠度曲线呈3阶段变化的特征,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梁在正截面开裂前和开裂后至纵向受拉钢筋屈服前的2阶段与作用弯矩相关的抗弯刚度计算公式.以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和混凝土强度等级为变化参数,... 基于等效截面惯性矩概念,结合钢筋混凝土梁荷载-挠度曲线呈3阶段变化的特征,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梁在正截面开裂前和开裂后至纵向受拉钢筋屈服前的2阶段与作用弯矩相关的抗弯刚度计算公式.以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和混凝土强度等级为变化参数,对12根钢筋混凝土梁进行受弯性能荷载试验.通过对比分析试验梁抗弯刚度的实测值与计算值,验证了所提计算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梁 抗弯刚度 等效截面惯性矩 配筋率 混凝土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