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有限元技术的钢丝缠绕高压软管增强层优化设计
1
作者 赵树峰 李攀辉 阎科 《化工设备与管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2,共7页
针对钢丝缠绕高压软管结构在长度方向具有周期性变化的特点,采用ANSYS软件的参数化建模技术,使用梁单元BEAM188和体单元SOLID186分别对软管的钢丝增强层和橡胶层进行单元划分,采用线接触单元CONTA176和目标单元TARGE170分别模拟软管增... 针对钢丝缠绕高压软管结构在长度方向具有周期性变化的特点,采用ANSYS软件的参数化建模技术,使用梁单元BEAM188和体单元SOLID186分别对软管的钢丝增强层和橡胶层进行单元划分,采用线接触单元CONTA176和目标单元TARGE170分别模拟软管增强层中不同钢丝层之间的连接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软管长度方向代表性体积单元(RVE)细观力学有限元模型。利用该模型求解出软管爆破失效时的应力和位移分布云图,使用软件的参数扫描技术分析了钢丝缠绕角度的变化对软管钢丝层最大应力的影响规律,按照第一强度理论的失效准则对软管的爆破压力进行了数值计算预报,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软管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的精度。最后,基于ANSYS软件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模块,采用响应曲面算法对软管各层钢丝缠绕角度等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后的软管爆破压力与初始结构的爆破压力相比提高16.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缠绕高压软管 钢丝增强层 有限元技术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原油外输软管拉伸刚度影响参数研究
2
作者 汪利伟 高强 +2 位作者 徐勤亮 李忠利 汪皓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5-144,共10页
海洋原油外输软管广泛用于海上FPSO和油轮的原油外输,软管在海洋环境作用下会受到轴向拉力,拉伸刚度是影响轴向受力的关键结构性能参数。根据《API SPEC 17K》标准和《GMPHOM2009》规范的要求,需要确定软管的拉伸刚度。基于Rebar方法定... 海洋原油外输软管广泛用于海上FPSO和油轮的原油外输,软管在海洋环境作用下会受到轴向拉力,拉伸刚度是影响轴向受力的关键结构性能参数。根据《API SPEC 17K》标准和《GMPHOM2009》规范的要求,需要确定软管的拉伸刚度。基于Rebar方法定义海洋原油外输软管的帘线增强层,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某国产海洋原油外输软管的轴向拉伸模型,并计算不同结构参数条件下的软管拉伸刚度。计算结果表明:帘线增强层是海洋原油外输软管的主要抗拉伸结构层,帘线铺设角度越小其拉伸刚度越大,软管抗拉伸能力对帘线层数比较敏感,帘线层数越多软管抗拉伸能力越强;螺旋钢筋层的钢筋直径和螺距在一定程度的拉力范围内与软管的拉伸刚度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软管的拉伸刚度随着钢筋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螺距的增大而减小。研究结果可为海洋原油外输软管的结构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输油软管 有限元模拟 拉伸刚度 帘线增强层 螺旋钢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外输漂浮软管结构设计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徐业峻 吕立功 +1 位作者 王旭东 朱永凯 《船海工程》 2013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外输漂浮软管的帘线层及钢筋缠绕层对拉伸、弯曲等关键性能的影响,提出外输漂浮软管的合理设计结构,并将样品管试验数据与国际标准OCIMF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满足标准要求,验证了设计结构的合理性。
关键词 外输漂浮软管 帘线层 钢筋缠绕层 伸长率 爆破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胶压力软管增强层编织机 被引量:4
4
作者 顾大强 聂林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6-88,共3页
介绍一种新的塑胶压力软管增强层编织工艺,采用纬编针织的方法编织塑胶压力软管增强层,设计研制了新型塑胶压力软管增强层编织机。该编织工艺和编织机能有效防止编织层纤维之间产生的滑移,改善塑胶压力软管的力学性能,提高塑胶压力软管... 介绍一种新的塑胶压力软管增强层编织工艺,采用纬编针织的方法编织塑胶压力软管增强层,设计研制了新型塑胶压力软管增强层编织机。该编织工艺和编织机能有效防止编织层纤维之间产生的滑移,改善塑胶压力软管的力学性能,提高塑胶压力软管的强度和柔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织机 塑胶压力软管 塑胶机械 增强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对水龙带增强层黏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孙雷 蔡莹莹 +2 位作者 叶伟 季涛 孙启龙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6-101,共6页
针对水龙带增强层高强涤纶管状织物与三元乙丙橡胶内衬黏结性能差的问题,采用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对高强涤纶管状织物表面进行处理,研究了处理时间对纤维表面形貌和化学组成、丝束断裂强力、织物芯吸高度及剥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 针对水龙带增强层高强涤纶管状织物与三元乙丙橡胶内衬黏结性能差的问题,采用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对高强涤纶管状织物表面进行处理,研究了处理时间对纤维表面形貌和化学组成、丝束断裂强力、织物芯吸高度及剥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DBD等离子体处理后,高强涤纶表面产生明显的刻蚀痕迹,纤维表面极性官能团增加,织物芯吸高度增加,丝束断裂强力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处理时间为60 s时,强度损失率为3.9%;处理后高强涤纶管状织物与三元乙丙橡胶内衬的黏结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处理时间为60 s时,剥离强度提升3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水龙带增强层 高强涤纶管状织物 黏结性能 剥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漂浮输油软管拉伸特性分析方法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徐慧 郭学龙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104,共4页
根据海上漂浮输油软管为具有粘合性及单根缠绕钢筋加强的多层结构特点,运用分层组合理论,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软管进行整体拉伸特性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该计算方法尽管与试验结果有一定的误差,但在一定程度能够... 根据海上漂浮输油软管为具有粘合性及单根缠绕钢筋加强的多层结构特点,运用分层组合理论,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软管进行整体拉伸特性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该计算方法尽管与试验结果有一定的误差,但在一定程度能够反映漂浮软管结构的拉伸特点,可用于软管结构初始设计阶段的结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输油软管 分层组合 拉伸特性 有限元分析 拉伸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浮输油软管的径向压载模拟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戚圣好 赵宏林 +2 位作者 胡栋 高强 李忠利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0-114,共5页
为了解某国产漂浮输油软管的抗径向压载能力及各层结构在径向压载下的响应,根据标准API 17K及OCIMF—2009的要求,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漂浮输油软管的径向压载模型,并完成了大位移载荷下的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螺旋钢筋层是漂... 为了解某国产漂浮输油软管的抗径向压载能力及各层结构在径向压载下的响应,根据标准API 17K及OCIMF—2009的要求,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漂浮输油软管的径向压载模型,并完成了大位移载荷下的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螺旋钢筋层是漂浮输油软管承担径向压载的主要构件,其应力较大值位于上、下、左、右4个边界区域;漂浮输油软管的径向压载力与径向压缩量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在一段初始压缩量之后,会在相当大的一段压缩量内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漂浮输油软管的径向抗压刚度稳定值约为1 k N/mm,可满足工程实际需要。研究结果可为漂浮输油软管的现场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输油软管 螺旋钢筋层 径向压载 径向抗压刚度 结构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弯联合荷载下漂浮软管的极限压溃特性 被引量:2
8
作者 魏代锋 安晨 +2 位作者 张毅 高强 李忠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8171-8178,共8页
作为海上输油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漂浮软管和水下软管是浮筒和浮式生产储油船(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 and offloading,FPSO)以及浮筒和水下管汇之间的油气输送通道,漂浮软管等在风浪流等极端荷载作用下可能发生极限压溃损毁。以某... 作为海上输油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漂浮软管和水下软管是浮筒和浮式生产储油船(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 and offloading,FPSO)以及浮筒和水下管汇之间的油气输送通道,漂浮软管等在风浪流等极端荷载作用下可能发生极限压溃损毁。以某型漂浮软管为研究对象,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结合rebar单元和Emended嵌入技术建立软管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软管在内压和弯矩作用下的折弯压溃特性,并通过软管弯曲试验验证了该数值分析方法的正确性。计算结果表明:螺旋钢筋失稳是折弯压溃的主要原因,螺旋钢筋外侧的外帘线层在压溃区折弯处帘线拉力过大导致帘线破断。软管的内压荷载及软管的螺距与帘线的缠绕角度对极限压溃都有重要影响。该研究可为输油软管结构抗压溃设计和损伤诊断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软管 螺旋钢筋层 极限压溃 缠绕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柔性管道关键结构层的多目标优化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英玺蓬 曹慧鑫 +5 位作者 杨志勋 杨亮 刘淼儿 范嘉堃 李方遒 阎军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2-151,共10页
低温柔性管道是海上浮式液化天然气装置系统(FLNG)的核心输运装备。针对低温柔性管道多材料、多层复合的结构设计难点,将其按照不同功能解耦成内衬层、抗拉铠装层以及辅助层三个关键结构层。基于神经网络模型(RBF)、Kriging模型以及响... 低温柔性管道是海上浮式液化天然气装置系统(FLNG)的核心输运装备。针对低温柔性管道多材料、多层复合的结构设计难点,将其按照不同功能解耦成内衬层、抗拉铠装层以及辅助层三个关键结构层。基于神经网络模型(RBF)、Kriging模型以及响应面模型(RSM)三种建模方法建立了上述三个结构层响应分析的代理模型,并通过模型准确度的比较,发现RBF的误差均最小。在优化设计中,基于遗传算法分别对低温柔性管道上述关键结构层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在内衬层结构的优化中,以质量及弯曲刚度最小为优化目标;在抗拉铠装层结构的优化中,以质量最小及拉伸刚度最大为优化目标;在辅助层结构的优化中,以质量、弯曲刚度及传热速率最小为优化目标。研究工作为低温柔性管道的结构提供了关键设计参数及理性的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柔性管道 关键结构层 数值模拟 遗传算法 代理模型 多目标优化设计 Pareto优化解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烯烃共聚物对聚丙烯五层共挤出软管阻隔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熊治雨 熊伟 +5 位作者 林茂青 李虹 林新华 王鑫 关平 彭晓华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56,共6页
目的在聚丙烯(PP)五层共挤出软管的外层中引入一定质量分数环烯烃共聚物(COC)材料,研究其对软管阻隔性能的影响。方法将不同质量分数的COC与PP共混造粒,对共混物进行熔融行为分析,并测试软管的阻氧与阻水性能,共混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 目的在聚丙烯(PP)五层共挤出软管的外层中引入一定质量分数环烯烃共聚物(COC)材料,研究其对软管阻隔性能的影响。方法将不同质量分数的COC与PP共混造粒,对共混物进行熔融行为分析,并测试软管的阻氧与阻水性能,共混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模量、缺口冲击强度等。结果随着COC添加量的增加,软管管身的氧气透过速率与水蒸气透过速率降低。当COC质量分数为20%时,氧气透过率低至3.3 cm^(3)/(d·m^(2)),水蒸气透过率为0.6 g/(d·m^(2)),此时其他性能也能实现较好的平衡。结论在PP五层共挤出软管的外层中引入COC可以有效地提升软管阻水与阻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烯烃共聚物 聚丙烯 五层共挤出软管 阻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