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协同优化的耐压柱壳多学科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萌 刘峰 +1 位作者 田震 杨松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9,共8页
为提高耐压柱壳的设计效率和结构性能,本文基于多学科设计优化思想,进行了耐压柱壳多学科设计优化的学科分解,确定了耐压柱壳多学科优化设计的设计参数,明确了设计变量间的耦合关系,设计了耐压柱壳参数化分析流程,进行了设计变量灵敏度... 为提高耐压柱壳的设计效率和结构性能,本文基于多学科设计优化思想,进行了耐压柱壳多学科设计优化的学科分解,确定了耐压柱壳多学科优化设计的设计参数,明确了设计变量间的耦合关系,设计了耐压柱壳参数化分析流程,进行了设计变量灵敏度分析。在利用响应面模型建立了具有较高拟合精度耐压柱壳近似模型的基础上,以质量排水量比和极限载荷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基于协同优化方法的耐压柱壳多学科多目标优化模型,在确定了系统层和学科层的优化求解方法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协同优化的耐压柱壳多学科多目标优化框架,进行了优化的求解工作,得到了优化方案。与初始方案的对比表明:所得到的Pareto解集中,部分方案在2个目标函数上均得到了优化,验证了优化框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压柱壳 设计参数 耦合关系 参数化分析流程 近似模型 目标函数 协同优化方法 多学科多目标优化 优化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管网资料缺失城区雨洪过程近似模拟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东来 许钰 +4 位作者 侯精明 梁鑫 王雁鸿 杨宇英 吴发荣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0-971,共12页
为解决精细管网资料缺失城区雨洪模拟中存在的模型物理过程不足、排水能力难以概化、管网溢流倒灌情形难以模拟等问题,提出考虑道路/雨水井排水概化方式+主干管网的精细管网资料缺失城区雨洪过程近似模拟方法。基于GAST-SWMM模型,在二... 为解决精细管网资料缺失城区雨洪模拟中存在的模型物理过程不足、排水能力难以概化、管网溢流倒灌情形难以模拟等问题,提出考虑道路/雨水井排水概化方式+主干管网的精细管网资料缺失城区雨洪过程近似模拟方法。基于GAST-SWMM模型,在二维地表模型中道路/雨水井区域削减水量并将其汇入邻近主干管网雨水节点中进行管网汇流计算,以实现雨洪过程近似模拟。将近似模拟方法应用于河北唐山城市区域,并与精细管网耦合模型、主干管网耦合模型模拟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降雨重现期下,2种近似模拟方法与精细管网耦合模型的地表积水峰值误差小于20%,管网排水峰值误差小于25%,较主干管网耦合模型分别提高10.2%~32.3%和53.1%~69.8%。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近似表征精细管网排水效果,可为城市区域及其精细管网资料缺失地区的洪涝过程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雨洪 管网资料缺失 近似模拟法 SWMM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运动柔性梁的假设模态方法研究 被引量:57
3
作者 蔡国平 洪嘉振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8-56,共9页
采用假设模态法对旋转运动柔性梁的动力特性进行研究,给出简化的控制模型.首先采用 Hamilton 原理和假设模态离散化方法,在计入柔性梁由于横向变形而引起的轴向变形的二阶耦合量的条件下,推导出基于柔性梁变形位移场一阶完备的一次... 采用假设模态法对旋转运动柔性梁的动力特性进行研究,给出简化的控制模型.首先采用 Hamilton 原理和假设模态离散化方法,在计入柔性梁由于横向变形而引起的轴向变形的二阶耦合量的条件下,推导出基于柔性梁变形位移场一阶完备的一次近似耦合模型,然后对该模型进行简化,忽略柔性梁纵向变形的影响,给出一次近似简化模型,最后将采用假设模态离散化方法的结果与采用有限元离散化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中考虑了两种情况:非惯性系下的动力特性研究和系统大范围运动为未知豹动力特性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当系统大范运动为高速时,在假设模态离散化方法中应增加模态数目,较少的模态数目将导致较大误差.一次近似简化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出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可用于主动控制设计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运动柔性梁 假设模态法 一次近似 耦合模型 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悬臂梁的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与频率分析 被引量:24
4
作者 方建士 章定国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3-339,共7页
对固结于转动刚体上外接柔性梁的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和频率特性进行了研究,在精确描述柔性梁非线性变形的基础上,利用Hamilton变分原理和假设模态法,在计入柔性梁由于横向变形而引起的轴向变形二阶耦合量的条件下,推导出考虑"动力... 对固结于转动刚体上外接柔性梁的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和频率特性进行了研究,在精确描述柔性梁非线性变形的基础上,利用Hamilton变分原理和假设模态法,在计入柔性梁由于横向变形而引起的轴向变形二阶耦合量的条件下,推导出考虑"动力刚化"项的一次近似耦合模型。首先忽略柔性梁纵向变形的影响,给出一次近似简化模型,引入无量纲变量,对简化模型做无量纲化处理,分析梁固有频率对模态截断数的依赖性;其次研究在一次近似简化模型和零次近似简化模型下,调谐角速度与共振现象的关系;最后分析一次近似耦合模型的动力特性。研究发现,为保证计算的精度,模态截断数应随无量纲角速度的增大而增加,合理的模态截断数具有收敛值;一次近似简化模型下悬臂梁横向弯曲振动不存在共振调谐角速度,一次耦合模型下柔性梁并没有出现屈曲失稳现象。现有典型文献的相关结论是值得商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梁 刚柔耦合 一次近似耦合模型 一次近似简化模型 频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He-H_2(D_2,T_2)碰撞分波截面计算 被引量:9
5
作者 冯一兵 张继彦 蒋德琼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77-480,共4页
采用Tang Toennes势模型 ,当入射氦原子能量是E =0 .0 5eV时 ,计算了He -H2 (D2 ,T2 )弹性分波截面和非弹性激发分波截面随量子数的变化。
关键词 分波截面 密耦近拟 模型 原子-分子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沿脉冲下传输线集总参数电路模型的验证与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清熙 王庆国 +2 位作者 周星 赵敏 王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7-332,共6页
为得到快沿电磁脉冲对传输线的耦合规律,建立了无损和有损传输线的集总参数电路仿真模型,并利用其他方法和试验结果对其进行了验证。以一端接频变负载的无损三导体传输线为代表,建立了其无损集总参数电路模型,并利用状态变量法验证了模... 为得到快沿电磁脉冲对传输线的耦合规律,建立了无损和有损传输线的集总参数电路仿真模型,并利用其他方法和试验结果对其进行了验证。以一端接频变负载的无损三导体传输线为代表,建立了其无损集总参数电路模型,并利用状态变量法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仿真发现:迭代线段长度越短,仿真结果越接近实际值,仿真时间越长;在迭代线段长度相同的情况下,传输线越长,仿真时间越长,2者基本成线性关系。以端接电阻、电容和瞬态抑制二极管的低损4芯电缆为代表,建立了其有损集总参数电路模型,并利用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同时发现:负载上的响应与芯线排布、负载类型等有关。研究结果说明采用集总参数电路模型可以分析传输线对快沿电磁脉冲的串扰耦合问题,同时便于解决频变和非线性负载的响应,对多芯互联系统的电磁脉冲防护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电磁脉冲 集总参数模型 有损传输线 快沿脉冲 非线性负载 频变负载 耦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刚柔耦合模型的电动轮自卸车平顺性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伍文广 谷正气 米承继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819-2824,共6页
为了分析和优化自卸车的平顺性,在国内某矿山上对某国产大型电动轮自卸车进行了平顺性试验,得到了其甲板、座椅等位置的振动加速度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行驶平顺性较差,应当对其进行优化。为了提高平顺性分析动力学模型的精确性,建... 为了分析和优化自卸车的平顺性,在国内某矿山上对某国产大型电动轮自卸车进行了平顺性试验,得到了其甲板、座椅等位置的振动加速度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行驶平顺性较差,应当对其进行优化。为了提高平顺性分析动力学模型的精确性,建立了包含柔性化车架的整车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并通过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精度比纯刚体动力学模型提高了11.5%。针对非线性油气悬架的特点,以油气悬架结构参数为设计变量,以平顺性综合评价值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平顺性优化近似模型,采用Pointer算法对其平顺性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自卸车的平顺性提高了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柔耦合 近似模型 平顺性 电动轮自卸车 油气悬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柔性悬臂梁的固有频率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方建士 章定国 王宏伟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2-248,共7页
在精确描述柔性梁非线性变形基础上,利用Lagrange方程推导出考虑动力刚化项的一次近似刚柔耦合动力学方程。忽略柔性梁纵向变形的影响,给出一次近似简化模型,引入无量纲变量,对简化模型作无量纲化处理,首先分析模态截断数对固有频率的影... 在精确描述柔性梁非线性变形基础上,利用Lagrange方程推导出考虑动力刚化项的一次近似刚柔耦合动力学方程。忽略柔性梁纵向变形的影响,给出一次近似简化模型,引入无量纲变量,对简化模型作无量纲化处理,首先分析模态截断数对固有频率的影响,其次研究一次近似简化模型和零次近似简化模型的振动特性。研究发现,梁固有频率与模态截断数有关,合理的模态截断数应随无量纲角速度的增大而适当增加;一次近似简化模型的固有频率随无量纲角速度和系统径长比的增大而增大,零次近似简化模型的固有频率随无量纲角速度增大而减小;一次近似简化模型下梁横向弯曲振动不存在物理意义上的共振失稳现象。现有典型文献的相关结论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梁 刚柔耦合 固有频率 一次近似简化模型 零次近似简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弹丸起始扰动的火炮结构参数灵敏度分析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强 顾克秋 王力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43,78,共6页
弹丸起始扰动对火炮射击精度有重要影响,为了减小弹丸起始扰动,建立了某大口径轻型牵引炮弹炮耦合全炮动力学参数化有限元模型,由弹丸出炮口时刻弹丸的角位移、角速度表征弹丸起始扰动,构建优化目标函数,对火炮结构参数的影响程度进行... 弹丸起始扰动对火炮射击精度有重要影响,为了减小弹丸起始扰动,建立了某大口径轻型牵引炮弹炮耦合全炮动力学参数化有限元模型,由弹丸出炮口时刻弹丸的角位移、角速度表征弹丸起始扰动,构建优化目标函数,对火炮结构参数的影响程度进行灵敏度分析;同时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近似模型方法对弹丸起始扰动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摇架臂板厚对弹丸起始扰动影响显著,优化后弹丸出炮口时刻弹丸角位移和角速度均明显减小。该结果可为火炮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设计 弹丸起始扰动 弹炮耦合射击动力学 灵敏度分析 径向基神经网络 近似模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箭炮两轴耦合位置伺服系统线性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颖 马大为 +1 位作者 姚建勇 胡健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87-993,共7页
为了研究方位和俯仰两轴耦合作用下的火箭炮位置伺服系统控制性能,以含有速度闭环的实际系统为对象建立了火箭炮两轴耦合位置伺服系统数学模型。通过频域分析分别提出了方位和俯仰系统的2阶近似模型,设计了两轴系统的线性扩张状态观测... 为了研究方位和俯仰两轴耦合作用下的火箭炮位置伺服系统控制性能,以含有速度闭环的实际系统为对象建立了火箭炮两轴耦合位置伺服系统数学模型。通过频域分析分别提出了方位和俯仰系统的2阶近似模型,设计了两轴系统的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和自抗扰控制器,对系统未建模干扰进行估计并实时补偿。仿真结果表明:该观测器能较好地估计系统总扰动,所设计的控制器有效抑制了两轴负载力矩耦合效应对系统的影响并补偿了火箭炮发射时燃气流冲击力矩强干扰;在伺服跟踪和发射条件下采用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充分抑制了耦合系统发射平台振动,保证后续射弹精度,性能指标明显优于PID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火箭炮 位置伺服系统 两轴耦合 线性自抗扰控制 模型近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更新近似模型的车内噪声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博文 吴光强 黄焕军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3-38,共6页
基于声固耦合分析与迭代更新近似模型对车身板件进行了优化。首先通过板件声学贡献量分析,确定影响车内噪声的关键板件,将其厚度作为设计变量,在减少计算量的同时去除了无关变量的干扰。然后建立不同激励下驾驶员右耳处最大声压与关键... 基于声固耦合分析与迭代更新近似模型对车身板件进行了优化。首先通过板件声学贡献量分析,确定影响车内噪声的关键板件,将其厚度作为设计变量,在减少计算量的同时去除了无关变量的干扰。然后建立不同激励下驾驶员右耳处最大声压与关键板件厚度之间的组合近似模型,对其进行多目标优化并采用序列二次规划和K均值聚类算法对近似模型进行更新,使得采样样本逐渐靠近Pareto前沿,从而提高近似模型在Pareto前沿上的精度。优化结果表明,迭代更新近似模型能够有效优化车身结构,在保证轻量化的同时,降低了车内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固耦合 迭代更新近似模型 K均值聚类 车内噪声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ionJack晶格上混合自旋模型临界温度与自旋耦合作用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策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2期75-80,共6页
本文研究了unionjack晶格上各向同性的混合自旋模型临界温度与自旋耦合作用的关系。文中分别采用平均场近似和自由费密近似两种方法求解。在耦合常数简化为正方晶格上的混合自旋模型时,得到与其它解符合较好的临界温度。
关键词 晶格 混合自旋模型 临界温度 自旋耦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碰撞能量对He-N_2的散射截面的影响
13
作者 王小琴 唐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8-230,共3页
用密耦近似方法计算了He和N2 体系的微分截面和总截面及转动激发分波截面 ,得出微分截面及总截面随入射能量变化的规律。
关键词 He-N2 密耦方法 势模型 碰撞能量 散射截面 原子-分子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理模型和线性近似的快速气动热边界求解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洋 袁军娅 王洪兴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17,共7页
采用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与Kriging代理模型相结合,建立快速求解气动热参数的降阶模型。引入一种基于换热系数的线性近似方法进行热边界传递,以减少因壁温变化引起的流场迭代。以三维翼面为例,对气动热... 采用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与Kriging代理模型相结合,建立快速求解气动热参数的降阶模型。引入一种基于换热系数的线性近似方法进行热边界传递,以减少因壁温变化引起的流场迭代。以三维翼面为例,对气动热的计算分析表明,利用POD-Kriging模型快速得到的翼面热流分布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得到的热流分布平均误差在7%以下,而且随着POD基模态个数的提高,误差能够明显降低。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结合线性近似方法处理热边界,在不降低气动热计算精度的前提下,能够大幅度减少计算耗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热流 线性耦合近似 本征正交分解 Kriging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箭卫星舱壳体分离灵敏度分析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葛悦 王洪波 +4 位作者 龚旻 赵俊锋 高峰 罗波 牛飞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6-52,72,共8页
考虑分离安全性的运载火箭卫星舱壳体结构设计,基于柔性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卫星舱壳体平抛分离参数化模型,采用基于方差测度的非线性回归法,对卫星舱壳体各分区结构尺寸、铺层厚度、推冲器作用位置等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选取重要设... 考虑分离安全性的运载火箭卫星舱壳体结构设计,基于柔性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卫星舱壳体平抛分离参数化模型,采用基于方差测度的非线性回归法,对卫星舱壳体各分区结构尺寸、铺层厚度、推冲器作用位置等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选取重要设计变量,以壳体质量最轻为优化目标,以分离速度和分离最小间隙为约束,应用近似模型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后的卫星舱壳体质量降低48.3%,提高了火箭的有效载荷运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柔耦合 卫星舱分离 灵敏度分析 优化设计 近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力耦合原子-连续关联模型的框架及其算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辉 崔俊芝 李博文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3-351,共9页
对热-力耦合的原子-连续关联模型进行了系统研究,给出了计及热-力耦合行为的金属微-纳米构件内材料的瞬态弹性常数,应力、应变、比热容等物理量的具体计算公式及其算法.利用原子运动中的"结构形变"部分来研究微-纳米尺度下多... 对热-力耦合的原子-连续关联模型进行了系统研究,给出了计及热-力耦合行为的金属微-纳米构件内材料的瞬态弹性常数,应力、应变、比热容等物理量的具体计算公式及其算法.利用原子运动中的"结构形变"部分来研究微-纳米尺度下多晶原子团簇的非均匀结构变形.将原子团簇晶格结构的变形与连续体的变形关联起来,在准简谐近似假设下,推导出依赖于微观结构变形和热振动的自由能密度、熵密度、内能密度表达式,从而给出了微-纳米尺度下的瞬态热-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连续关联(ACC)模型 准简谐近似假设 自由能密度 比热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次近似模型的风力机叶片振动频率分析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凯强 张志强 李爱群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20-1124,共5页
为分析风力机叶片在旋转时的振动频率,采用刚-柔耦合一次近似模型,并考虑离心刚化效应,推导叶片在旋转时的动力学方程,并给出叶片的刚度和质量矩阵的表达式。最后,计算某风力机叶片在不同转速和不同轮毂半径下的振动频率。计算结果表明... 为分析风力机叶片在旋转时的振动频率,采用刚-柔耦合一次近似模型,并考虑离心刚化效应,推导叶片在旋转时的动力学方程,并给出叶片的刚度和质量矩阵的表达式。最后,计算某风力机叶片在不同转速和不同轮毂半径下的振动频率。计算结果表明,一次近似模型中的刚-柔耦合效应对叶片旋转时的各阶振动频率均有较大影响。研究结果对风力机叶片的动力学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频率 有限元法 耦合模型 一次近似理论 离心刚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水文序列变异诊断耦合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钱龙霞 李汉霖 +2 位作者 汪腾 王艺玮 王红瑞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8-109,共12页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使得流域水文过程发生显著变化,水文序列变异诊断研究对防洪减灾、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传统水文变异诊断方法存在多点检测能力不足、主观性较强、精度较低等问题,本文建立了一种基...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使得流域水文过程发生显著变化,水文序列变异诊断研究对防洪减灾、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传统水文变异诊断方法存在多点检测能力不足、主观性较强、精度较低等问题,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启发式分割算法和近似熵的水文变异诊断耦合模型,主要建模步骤如下:首先,用近似熵刻画水文序列各点的动力学状态,基于数据滑动技术充分获取随着滑动窗口移动而变化的近似熵序列;其次,运用启发式分割算法依次对各点进行一分为二的迭代计算、对比,得到每个点的检验统计值和置信概率;最后,根据置信概率结果判断是否对近似熵序列进行水文动力学状态划分,确定变异点的数目和位置。利用耦合模型对窟野河温家川站1956—2019年的年径流序列进行变异诊断研究,结果表明,窟野河年径流序列在1983年和1996年发生了变异,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通过模拟实验,证明耦合模型具有如下潜力:1)对于强趋势变异检测性能优异,弱趋势变异时在特定滑动步长下具有良好表现。2)当设置不同的参数时,耦合模型对于弱趋势动力学结构变异检测具有较好的性能,检测误差较小。3)当样本量较高(N=4000~8000)时,权重误差均较小,耦合模型检测到的变异区间中包含设置的理想变异点,且样本量越大,检测越精确;在样本量较低(N=60~3000)时,检测的变异区间与真实变异点较接近,检测效果可以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诊断 近似熵 启发式分割算法 耦合模型 窟野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无轨伸缩式门式起重机轻量化设计 被引量:7
19
作者 邓星 于兰峰 +2 位作者 雷聪 徐江平 肖泽平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8-294,共7页
依赖于传统经验方法的无轨伸缩式门式起重机结构设计往往趋于保守,材料浪费严重,为了充分发挥材料的承载性能,有必要对它进行优化分析。对无轨伸缩式门式起重机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时,针对非线性接触模型计算不收敛与计算效率低等问题,提... 依赖于传统经验方法的无轨伸缩式门式起重机结构设计往往趋于保守,材料浪费严重,为了充分发挥材料的承载性能,有必要对它进行优化分析。对无轨伸缩式门式起重机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时,针对非线性接触模型计算不收敛与计算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以节点耦合模型代替接触模型来构建响应面近似模型,并将近似模型与多岛遗传算法相结合对结构参数进行优化。以某无轨伸缩式门式起重机各构件截面尺寸为初始设计变量,以结构强度、刚度、自重为模型响应,通过调用Isight平台中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方法产生设计变量样本点,再由试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DOE)模块调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完成样本点模型仿真以筛选出对响应影响较大的设计变量。利用优选后的设计变量构建响应面近似模型,以结构强度和刚度为约束条件,门式起重机结构质量最轻为优化目标,采用多岛遗传算法对响应面模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保证结构性能的前提下,优化后门式起重机质量减轻23.4%,轻量化效果明显。所提出的优化策略可较快获得全局最优解,减少了计算量,为无轨伸缩式门式起重机结构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缩式门式起重机 节点耦合 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 近似模型 多岛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刚柔耦合参数化建模的火炮射击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跃跃 顾克秋 焦伟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69-73,共5页
将对射击稳定性影响较大的部件考虑为柔性体,建立了全炮刚柔耦合非线性有限元参数化模型。通过对射击稳定性的总体结构参数灵敏度分析,研究了重要结构参数对射击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同时利用响应面(RSM)近似模型方法进行优化,有效降低了... 将对射击稳定性影响较大的部件考虑为柔性体,建立了全炮刚柔耦合非线性有限元参数化模型。通过对射击稳定性的总体结构参数灵敏度分析,研究了重要结构参数对射击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同时利用响应面(RSM)近似模型方法进行优化,有效降低了前大架跳高。该研究对火炮总体结构设计与优化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炮 射击稳定性 刚柔耦合 灵敏度分析 RSM近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