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SDC1、FGFR3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的关系
1
作者 李林根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50-654,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期的关系。方法 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8例DR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168例患者DR分期设非增生型DR(NPDR)组121例,增生型DR... 目的 探讨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期的关系。方法 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8例DR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168例患者DR分期设非增生型DR(NPDR)组121例,增生型DR(PDR)组47例。另外选取50例本院收治的无DR眼底相关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作为NDR组,以及同期到院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所有患者血清SDC1、FGFR3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血清SDC1、FGFR3对DR患者PDR分期的评估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ic回归分析探讨DR患者病变分期的影响因素。结果 PDR组患者血清SDC1、FGFR3水平均高于其他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NPDR组患者血清SDC1及FGFR3水平均高于NDR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NDR组患者血清SDC1及FGFR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血清SDC1、FGFR3评估DR患者PDR分期的AUC(95%CI)分别为0.741(0.696~0.791)、0.839(0.794~0.889),两者联合评估的AUC(95%CI)为0.917(0.872~0.965),血清SDC1、FGFR3两者联合评估DR患者PDR分期的AUC均高于两者单独预测的AUC(均为P<0.05)。PDR组患者高血压史、高脂血症史、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NPDR组(均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史(OR=0.363,95%CI:1.357~4.115)、高脂血症史(OR=0.807,95%CI:1.427~5.519)、血清SDC1≥51.14μg·L^(-1)(OR=0.582,95%CI:1.818~7.058)、血清FGFR3≥4.27μg·L^(-1)(OR=4.870,95%CI:0.606~9.100)是DR患者病变分期的危险因素(均为P<0.05)。结论 血清SDC1、FGFR3水平变化与DR分期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评估DR进展的新型血清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疾病分期 多配体蛋白聚糖1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FGFR3表达对循环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吴静怡 周剑峰 +3 位作者 裴仁治 张丕胜 刘旭辉 杜小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94-698,共5页
目的:了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表达对循环内皮细胞(CECs)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RT-PCR法检测44例ALL患者骨髓中FGFR3 mRNA表达,分成FGFR3^+组及FGFR3^-组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利用免疫磁... 目的:了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表达对循环内皮细胞(CECs)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RT-PCR法检测44例ALL患者骨髓中FGFR3 mRNA表达,分成FGFR3^+组及FGFR3^-组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利用免疫磁珠结合流式细胞术分离计数CECs,对比两组CECs数量、表面抗原表达、生长曲线及集落生成数的差异。免疫荧光组化染色测定CECs表面FGFR3表达水平。结果:44例核型正常ALL患者中FGFR3 mRNA表达阳性率为43.2%,T-ALL组的FGFR3表达高于B-ALL组(P<0.05)。19 d骨髓原始细胞比例≥5%的患者FGFR3表达升高(P<0.05)。FGFR3阳性组的总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分离出的CECs高表达CD31、CD144、VEGFR-2和CD146,基本不表达CD45。与FGFR3阴性组相比,阳性组CECs数量、CD133的阳性率及集落生成数均增多(P<0.05)。体外培养中,FGFR3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生长曲线3个时点上的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19例ALL-FGFR3^+患者CECs表面均能检测到FGFR3表达,阳性率为29.00%±15.71%。结论:致癌基因FGFR3对ALL患者CECs的增殖有促进作用,可能具备了抗肿瘤及抗血管生成的双重靶点身份,可以为今后的分子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 循环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骨发育不全家系FGFR3基因突变分析与产前基因诊断 被引量:3
3
作者 彭茜 张渝 +2 位作者 李晶 吴青 杨元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97-600,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一个软骨发育不全(achondroplasia,ACH)家系成员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FGFR3)基因突变的靶向检测与产前基因诊断,以达到优生的目的。方法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denaturing high pe... 目的通过对一个软骨发育不全(achondroplasia,ACH)家系成员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FGFR3)基因突变的靶向检测与产前基因诊断,以达到优生的目的。方法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PCR产物限制性片段多态分析(PCR-restrict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与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对ACH家系中4个表型正常个体、2个ACH患者与胎儿的FGFR3基因第10外显子中可导致G380R与G375C改变的3个热点突变进行检测。结果ACH家系中患者均为G1138A突变杂合子,而表型正常者与胎儿在该位点为GG纯合子。胎儿娩出后脐血基因分析结果与产前检查一致,且随后1年中生长发育正常。结论软骨发育不全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随着致病基因FGFR3的定位克隆,该病的临床基因检测与产前基因诊断成为可能,但仍需完善中国人ACH基因突变谱,以不断提高对该病的分子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发育不全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基因 基因突变 基因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FR3和PIK3CA基因突变影响膀胱癌的预后 被引量:5
4
作者 钟键 金正贤 +2 位作者 卞卫星 仇佳星 侯建全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80-886,共7页
背景与目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FGFR3)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ɑ(phosphoinositide 3 kinase catalytic alpha polypeptide,PIK3CA)基因突变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然而,其临... 背景与目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FGFR3)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ɑ(phosphoinositide 3 kinase catalytic alpha polypeptide,PIK3CA)基因突变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然而,其临床病理意义尚未明确。探讨FGFR3和PIK3CA基因突变对膀胱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Sanger基因测序技术分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张家港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3例膀胱癌患者中FGFR3(外显子7、10、15)和PIK3CA(外显子9、20)基因突变,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GFR3和PIK3CA蛋白水平。分析FGFR3和PIK3CA基因突变与各临床参数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通过多因素COX模型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膀胱癌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FGFR3基因突变率为17.46%(11/63),蛋白表达率为33.33%(21/63),PIK3CA基因突变率为7.93%(5/63),蛋白表达率为55.56%(35/63)。FGFR3基因突变与年龄、肿瘤是否复发显著相关(P<0.05),PIK3CA基因突变与各临床参数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11例FGFR3mut中2例PIK3CAmut,52例FGFR3wt中3例PIK3CAmut,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P=0.03)。FGFR3基因突变型和野生型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29.13和46.2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而两组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K3CA基因突变型和野生型比较OS和P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参数COX回归分析影响膀胱癌的因素中,FGFR3和PIK3CA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均不是影响OS的主要因素,病理学分级是影响OS的主要因素,吸烟史和FGFR3基因突变则是影响PFS的主要因素。结论:FGFR3基因突变是膀胱癌预后的不利因素,PIK3CA更易在FGFR3突变的膀胱癌中突变,可能促进FGFR3突变型膀胱癌的恶性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 磷脂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ɑ 基因突变 膀胱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FGFR3表达及血-脊髓屏障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晓倩 张再莉 马虹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2-347,共6页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pinal cord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SCIRI)后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表达、血-脊髓屏障(blood-spinal cord barrier,BSCB)结构及其相关...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pinal cord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SCIRI)后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表达、血-脊髓屏障(blood-spinal cord barrier,BSCB)结构及其相关结构蛋白occludin的影响。方法 :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Dex预处理组(Dex组)和Dex+阿替美唑(ATIP)预处理组(Dex+ATIP组),Sham组和IR组分别于造模前3d开始鞘内生理盐水30μl、Dex组鞘内注射10μg DEX(30μl);Dex+ATIP组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10μg+阿替美唑10μg(共30μl),1次/d,连续3d。Sham组仅暴露主动脉弓而不结扎,其他3组开胸后用无创动脉夹夹闭主动脉弓14min后再开放,建立SCIRI模型。分别于造模后12h和48h取L4-L6脊髓,采用干湿法测定脊髓含水量;伊文思蓝(evans blue,EB)染色测定BSCB完整性;Weston blot和RT-PCR测定脊髓组织中FGFR3和occludin含量。结果:造模后12h和48h,与Sham组比较,IR组、Dex组和Dex+ATIP组相应时间点脊髓组织中含水量、EB含量、FGFR3蛋白和基因表达均显著性增加,occludin表达显著性下降(P〈0.05);Dex组与相应时间点与IR组和Dex+ATIP组相比脊髓组织中含水量、EB含量和FGFR3蛋白和基因表达均显著性降低,而occludin表达增加(P〈0.05);Dex+ATIP组与IR组相应时间点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造模后12h和48h,EB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Sham组脊髓实质内几乎未见红色荧光,Dex组红色荧光有所增加,而IR组和Dex+ATIP组红色荧光显著增加,48h变化较12h更为显著。结论 :鞘内注射Dex可下调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脊髓组织中FGFR3蛋白表达,维持occludin蛋白含量,对血-脊髓屏障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缺血再灌注 血-脊髓屏障 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 紧密连接相关蛋白 右美托咪定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骨发育不全患者的临床特点及FGFR3基因突变 被引量:5
6
作者 林园园 姜艳 +5 位作者 侯艳芳 王鸥 李梅 邢小平 董进 夏维波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5年第3期210-214,共5页
目的分析4例软骨发育不全(achondroplasia,ACH)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检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FGFR3)基因突变,了解其突变情况。方法收集诊断为软骨发育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 目的分析4例软骨发育不全(achondroplasia,ACH)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检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FGFR3)基因突变,了解其突变情况。方法收集诊断为软骨发育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扩增患者外周血FGFR3基因和直接测序法分析突变位点。结果 4例患者临床表现类似:不成比例性身材矮小、头颅大、四肢短粗、"三叉手"等,影像学资料均符合软骨发育不全的诊断。FGFR3基因突变分析发现4例患儿均为C.1138G>A杂合突变,而患者家属均未发现该突变。结论 FGFR3基因C.1138G>A突变是软骨发育不全的主要致病基因,对怀疑为软骨发育不全患者进行FGFR3基因突变检测可帮助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发育不全 FGFR3基因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3、pSTAT3、VEGF和bF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8
7
作者 王炯轶 姜斌 +1 位作者 刘峰 张文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50-1454,共5页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及其磷酸化形式pSTAT3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NSCLC和27例正常肺组织中STAT3、pS...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及其磷酸化形式pSTAT3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NSCLC和27例正常肺组织中STAT3、pSTAT3、VEGF、bFGF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STAT3、pSTAT3、VEGF、bFGF在NSCLC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NSCLC中pSTAT3、VEGF、bFGF三者之间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STAT3、pSTAT3在低分化NSCLC中的表达高于中、高分化者,在TNM Ⅲ+Ⅳ期NSCLC中的表达高于Ⅰ+Ⅱ期,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bFGF在TNM Ⅲ+Ⅳ期NSCLC中的表达高于Ⅰ+Ⅱ期(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VEGF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STAT3、pSTAT3、VEGF和bF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并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组织化学 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RP3对TGF-β_1诱导的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及α-SM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林绍慧 盛净 +3 位作者 马绍骏 陆平 蔡文玮 胡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4-278,共5页
目的探讨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AFs)增殖以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细胞贴壁法培养SD大鼠胸主动脉AFs;CCK-8检测不同浓度CTRP3(0.1、1、10... 目的探讨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AFs)增殖以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细胞贴壁法培养SD大鼠胸主动脉AFs;CCK-8检测不同浓度CTRP3(0.1、1、10和50μg/mL)对AFs增殖的影响;免疫荧光、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TRP3对AFsα-SMA表达的影响。结果 CTRP3可呈剂量依赖性抑制TGF-β1诱导的AFs增殖,随着浓度升高,其抑制能力增强,浓度为10μg/mL时,其对AFs增殖的抑制作用最强(P<0.01);免疫荧光、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CTRP3可明显抑制TGF-β1诱导的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P<0.01)。结论 CTRP3可在体外抑制TGF-β1诱导AFs的增殖和α-SMA表达,提示其潜在的改善病理性血管重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 C1 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 3 转化生长因子β1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脑缺血再灌注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和丘脑NT-3及FGF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李爱丽 周钢 +1 位作者 范恩学 刘娜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60,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与神经营养因子-3(NT-3)、成纤维细胞因子(FGF)之间的关系。方法:Wistar老龄大鼠雌雄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包括全脑缺血15 min组及缺血15 min再灌注 1 h、6 h、2 d、4 d、9 d组,每组5只。用免疫组化ABC...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与神经营养因子-3(NT-3)、成纤维细胞因子(FGF)之间的关系。方法:Wistar老龄大鼠雌雄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包括全脑缺血15 min组及缺血15 min再灌注 1 h、6 h、2 d、4 d、9 d组,每组5只。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相海马和丘脑NT-3及FGF表达。结果:正常老龄大鼠海马和丘脑均含有少量NT-3及FGF;缺血再灌注1 h~4 d,海马NT-3表达迅速而持续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缺血再灌注9 d时减弱至对照组水平(P>0.05);缺血再灌注6 h~2 d,海马FGF表达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缺血再灌注4 d时其表达进一步增强(P<0.01),随后其表达锐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缺血再灌注2 d,丘脑NT-3和FGF 表达开始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后二者表达均减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海马对缺血损伤具有反应快、作用持久的NT-3和FGF保护机制,丘脑缺乏良好的NT-3和 FGF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血管性 神经营养因子3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脑缺血 大鼠 WIST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3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衍波 郭胜胜 +5 位作者 黄永清 马敏 马坚 任红旺 高军 石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7-590,共4页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3(FGF3)基因rs4980700、rs4631909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SOC)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86例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患者,患者父亲183例,母亲174例,核心家系172个;200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采用聚合...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3(FGF3)基因rs4980700、rs4631909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SOC)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86例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患者,患者父亲183例,母亲174例,核心家系172个;200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FGF3基因rs4980700与rs4631909多态位点基因型,并进行病例对照分析,传递不平衡检验(TDT)和以家系为基础的相关性分析(FBAT)。结果病例组rs4980700多态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组rs4631909多态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腭裂组则无统计学差异(P=0.49)。传递不平衡研究发现,FGF3基因rs4980700位点的G等位基因与rs4631909位点的C等位基因在本研究人群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患者中存在过传递(P<0.05)。FBAT分析rs4980700、rs4631909多态位点与本研究人群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FGF3基因rs4980700、rs4631909多态位点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3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CMC对腹膜损伤模型大鼠腹膜损伤部位TGF-β及FGF表达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金海 所剑 +3 位作者 李有柱 王忠义 刘国辉 王权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26-1028,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Fe3+改性羧甲基纤维素(Fe3+-CMC)对术后腹膜损伤部位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制作成腹膜损伤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Fe3+-CMC实验组;于术后1、3、5、7和14 d... 目的:探讨Fe3+改性羧甲基纤维素(Fe3+-CMC)对术后腹膜损伤部位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制作成腹膜损伤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Fe3+-CMC实验组;于术后1、3、5、7和14 d及2月时,各组随机取实验动物5只,麻醉后处死,剖腹探查,取损伤部位及与之邻接的粘连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染色观察TGF-β、FGF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腹膜损伤部位术后3、5、7和14 d时TGF-β、FGF阳性表达面积明显低于相同时间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Fe3+-CMC能够明显抑制术后腹膜损伤部位TGF-β、FGF表达,从而起到减少术后腹膜粘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改性羧甲基纤维素 转化生长因子Β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腹膜 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分泌IGFBP3促进淋巴内皮细胞的迁移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瑞 陈晨 +5 位作者 宋虎伟 李起 张东 李文智 王林 耿智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7,29,共8页
目的探讨胆囊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对淋巴内皮细胞(LECs)迁移能力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通过酶消化法提取胆囊癌的原代CAFs和正常胆囊的纤维细胞(NFs),收集相应细胞上清液(condition medium,CM),采用半定量蛋白因子芯片和ELISA... 目的探讨胆囊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对淋巴内皮细胞(LECs)迁移能力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通过酶消化法提取胆囊癌的原代CAFs和正常胆囊的纤维细胞(NFs),收集相应细胞上清液(condition medium,CM),采用半定量蛋白因子芯片和ELISA实验筛查两者CM中IL-6、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等常见细胞因子水平。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胆囊癌和癌旁组织中α-SMA(CAFs标志物)和IGFBP3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培养LECs细胞,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将其分为无血清培养基组(Control组)、CAF-CM共培养组、NF-CM共培养组、IGFBP3组和CAF-CM+IGFBP3抑制剂(2-Deoxy-D-glucose)组,Transwell迁移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各组中LECs迁移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处理条件下LECs的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结果蛋白因子芯片和ELISA检测发现CAF-CM较NF-CM中IGFBP3水平明显升高,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胆囊癌组织α-SMA高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IGFBP3高表达存在明显正相关。CAF-CM组中的IGFBP3可明显促进LEC迁移,并上调N-cadherin、Vimentin表达;下调E-cadherin表达;采用2-Deoxy-D-glucose处理后,可以逆转CAF-CM对LECs迁移和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论CAFs通过分泌IGFBP3影响EMT过程,从而促进LEC细胞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肿瘤相关性成纤维细胞 淋巴内皮细胞 细胞迁移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通过PI3K/PKB抑制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剑毅 李世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21-923,共3页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是否具有抑制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ypertrophic scar fibroblast,HSF)凋亡的作用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PI3K/PKB)是否介导该效应。方法体外培养HSF...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是否具有抑制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ypertrophic scar fibroblast,HSF)凋亡的作用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PI3K/PKB)是否介导该效应。方法体外培养HSF,实验分3组:空白对照组,②CTGF刺激组(10ng/ml),③PI3K抑制剂LY294002(10μmol/L)预处理后CTGF刺激组(LY294002组)。应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30min后蛋白激酶B的活化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和空白对照组相比,CTGF组细胞凋亡指数下降,蛋白激酶B的活化水平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LY294002组细胞凋亡指数上升,蛋白激酶B的活化水平没有升高,与CTGF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GF能够抑制HSF凋亡,PI3K/PKB介导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增生性瘢痕 成纤维细胞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FR3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中的表达
14
作者 许会静 杜彤华 +2 位作者 孙艳 李校堃 肖业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5-470,共6页
目的:构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真核表达载体MSCV/puro-fgfr3-WT和MSCV/purofgfr3-DN,并检测FGFR3蛋白在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中的表达。方法:通过PCR法获得FGFR3全长基因(fgfr3-WT)和截短失活型的FGFR3(fgfr3-DN),经双酶切后... 目的:构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真核表达载体MSCV/puro-fgfr3-WT和MSCV/purofgfr3-DN,并检测FGFR3蛋白在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中的表达。方法:通过PCR法获得FGFR3全长基因(fgfr3-WT)和截短失活型的FGFR3(fgfr3-DN),经双酶切后与真核表达载体MSCV/puro连接,构建MSCV/puro-fgfr3-WT和MSCV/puro-fgfr3-DN重组表达质粒。经PCR、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脂质体介导转染至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中,经puromycin抗性筛选后,Western blotting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FGFR3蛋白的表达。结果:PCR法鉴定MSCV/puro-fgfr3-WT和MSCV/puro-fgfr3-DN重组质粒,2个质粒分别扩增出2 400bp的fgfr3-WT全长基因片段和1 200bp的fgfr3-DN截短型片段,表明成功扩增fgfr3-WT全长基因和1 200bp的fgfr3-DN基因;双酶切MSCV/puro-fgfr3-WT重组质粒,获得2 400bp的目的基因片段;测序显示,fgfr3-WT片段大小为2 400bp,Blast对比分析表明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FGFR3序列完全一致。fgfr3-DN片段大小与预先设计的序列完全一致,表明成功构建野生型FGFR3和突变失活型FGFR3真核表达载体;Western blotting检测,与对照组(K562-MSCV)比较,MSCV/puro-fgfr3-WT转染组(K562-WT)FGFR3蛋白表达水平增加,表达水平是对照组的10倍以上;MSCV/puro-fgfr3-DN转染组(K562-DN)的截短型的FGFR3(K562-DN)高表达,而对照组和K562-WT转染组则无此片段;流式细胞术检测,K562-WT组有57.5%的细胞高表达FGFR3,K562-DN组有41.5%的细胞高表达FGFR3-DN。结论:成功构建高表达野生型和突变型FGFR3的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3 真核表达载体 K562 细胞系 基因转染 白血病 粒-单核细胞 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星形胶质细胞FGFR3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表达改变及作用
15
作者 谢科宇 胡新宇 +1 位作者 李继元 杨天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79-1082,共4页
目的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FGFR3)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结扎后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大鼠脊髓的表达变化。方法 40只SD雄性大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和手术组(SNI),每组20只。使用坐骨神经分支... 目的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FGFR3)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结扎后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大鼠脊髓的表达变化。方法 40只SD雄性大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和手术组(SNI),每组20只。使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结扎方式建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观察sham组和SNI组大鼠术前1 d以及术后1、3、5、7 d的行为学改变并检测2组大鼠的机械痛阈,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观察2组大鼠术后7 d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FGFR3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共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SNI术后各时间点2组大鼠FGFR3蛋白表达。结果术前1 d 2组大鼠机械痛阈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3、5、7 d SNI组大鼠机械痛阈值分别为(6.67±2.12)、(3.17±0.99)、(2.33±0.65)、(1.75±0.31),相应时间点sham组大鼠机械痛阈值分别为(12.75±2.83)、(12.33±2.84)、(12.08±2.57)、(11.50±2.65),SNI组大鼠机械痛阈在各时间点较sham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7 d患侧脊髓背角GFAP阳性表达的细胞,FGFR3也呈阳性表达;术后1、3、5、7 d sham组大鼠脊髓FGFR3蛋白表达分别为(0.192 8±0.013 0)、(0.213 6±0.021 4)、(0.294 6±0.025 1)、(0.266 4±0.027 3),相应时间点SNI组大鼠脊髓FGFR3蛋白表达分别为(0.280 4±0.015 3)、(0.328 2±0.026 3)、(0.567 7±0.027 0)、(0.528 8±0.032 8),与sham组比较,SNI组脊髓FGFR3蛋白表达随时间增长而上调(P<0.05)。结论在神经病理性疼痛过程中FGFR3表达下调并可能参与GFAP的激活,提示FGFR3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以及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受体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3 神经病理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FR3转染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CbfaⅠ和CollagenⅠ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刘志君 陈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396-1398,共3页
目的观察腺病毒载体Ad-FGFR3转染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相关成骨基因CbfaⅠ与CollagenⅠ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Ad-FGFR3与重组空载体Ad-GFP病毒上清转染小鼠MSCs,RT-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FGFR3、C... 目的观察腺病毒载体Ad-FGFR3转染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相关成骨基因CbfaⅠ与CollagenⅠ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Ad-FGFR3与重组空载体Ad-GFP病毒上清转染小鼠MSCs,RT-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FGFR3、CbfaⅠ与CollagenⅠ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Ad-FGFR3转染组MSCs FGFR3、CbfaⅠ与CollagenⅠ的表达显著增强(P<0.05)。结论Ad-FGFR3转染显著增强MSCs相关成骨基因CbfaⅠ和CollagenⅠ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GFR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骨发育不全与软骨发育低下家系的FGFR3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琳迪 蓝丹 +3 位作者 杨湖 许田田 李琼艳 高宗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4-387,共4页
目的了解临床诊断为软骨发育异常类疾病患儿及其家系成员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DNA测序技术分析7例患儿及其家系成员的FGFR3基因突变热点分布区域第10外显子以及第13外显子的序... 目的了解临床诊断为软骨发育异常类疾病患儿及其家系成员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DNA测序技术分析7例患儿及其家系成员的FGFR3基因突变热点分布区域第10外显子以及第13外显子的序列。结果 4例患儿存在FGFR3基因第10外显子c.1138G>A(p.Gly380Arg)杂合突变,确诊为软骨发育不全(ACH),其父母未见突变。1例症状较轻微的患儿及其有同样表型的母亲存在FGFR3基因第13外显子c.1620C>A(p.Asn540Lys)杂合突变,确诊为软骨发育低下(HCH)。2例患儿未发现以上两个位点的突变。结论检测FGFR3基因第10、第13外显子可诊断大部分ACH或HCH病例,但少数患儿尚有必要检测FGFR3基因其他区域及其他相关基因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发育不全 软骨发育低下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基因 基因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FGFR3基因沉默慢病毒载体及其对ATDC5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莹 戚华兵 +3 位作者 王权 王晓凤 黄启钊 陈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43-1047,共5页
目的通过构建慢病毒介导的FGFR3RNAi,观察FGFR3对小鼠前软骨细胞系ATDC5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针对FGFR3基因的有效靶序构建FGFR3RNAi慢病毒载体,并转染293T细胞进行病毒包装。用包装成功的慢病毒转染ATDC5细胞,Real-time PCR和Western... 目的通过构建慢病毒介导的FGFR3RNAi,观察FGFR3对小鼠前软骨细胞系ATDC5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针对FGFR3基因的有效靶序构建FGFR3RNAi慢病毒载体,并转染293T细胞进行病毒包装。用包装成功的慢病毒转染ATDC5细胞,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TDC5中FGFR3RNAi效率,细胞计数及MTT检测ATDC5的增殖变化,Real-time PCR检测ATDC5中软骨分化相关分子Ⅱ型胶原(collagenⅡ,ColⅡ)、Ⅹ型胶原(collagenⅩ,ColⅩ)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的表达与变化。结果FGFR3RNAi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并包装出相应的慢病毒,滴度为5×108TU/mL。FGFR3RNAi慢病毒转染ATDC5后FGFR3mRNA水平分别较空白组和阴性对照(NC)组下降了65.2%和68.8%(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和NC组相比,FGFR3RNAi组FGFR3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细胞计数及MTT检测结果显示,FGFR3RNAi组细胞增殖能力较空白组和NC组增强(P<0.05,P<0.0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经向软骨诱导分化后,FGFR3RNAi组细胞中ColⅡ、ColⅩ和MMP-13的表达水平较空白组和NC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成功包装的FGFR3RNAi慢病毒能有效降低ATDC5细胞中FGFR3基因的表达。FGFR3表达水平降低后对ATDC5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GFR3 RNAI 慢病毒 ATDC5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F20、FGFR2和FGFR3在小鼠毛囊第一生长周期的定位和差异表达 被引量:2
19
作者 闫瑞琴 牛姝 +4 位作者 吴晋强 陆娜 张娇娇 吴佳豪 赫晓燕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8-36,共9页
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0(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0,FGF20)及其受体FGFR2、FGFR3在小鼠毛囊第一生长周期中的作用。利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技术,取出生后生长期(1 d/5 d/8 d/11 d),退行期(15 d/17 d),... 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0(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0,FGF20)及其受体FGFR2、FGFR3在小鼠毛囊第一生长周期中的作用。利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技术,取出生后生长期(1 d/5 d/8 d/11 d),退行期(15 d/17 d),静止期(21 d)和下一生长期(23 d)小鼠背部皮肤,对FGF20、FGFR2和FGFR3蛋白及mRNA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FGF20蛋白主要表达于毛基质,毛乳头和根鞘中,在1 d和5 d表皮、21 d的皮脂腺也有表达;FGF20在生长期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在静止期(21 d)达到最高。而FGFR2和FGFR3蛋白在1 d~23 d的毛基质、毛乳头、根鞘、表皮和皮脂腺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FGFR2在生长期(5 d)表达量最高之后降低,FGFR3在生长期表达量逐渐增加,生长期(11 d)达到最高之后趋势降低。研究结果提示,在小鼠毛囊第一生长周期,FGF20可能对生长期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分化发挥促进作用,并可能诱导毛囊从静止期进入下一生长周期,而FGFR2和FGFR3可能在根鞘分化和毛囊生长期中发挥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0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 小鼠毛囊 第一生长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FR3胞外区在酵母中的表达
20
作者 余瑛 黄玮 陈林 《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5期45-49,共5页
对酵母中FGFR3胞外区蛋白表达进行研究.从pCDNA3.1-myc-His-FGFR3N中酶切得到带有myc/His标签的FGFR3胞外区DNA片段,将其克隆到pYES2中;采用醋酸锂转化法,将重组质粒转入酵母INVSc1;转化子经半乳糖诱导后,提取总蛋白进行Western-blot分... 对酵母中FGFR3胞外区蛋白表达进行研究.从pCDNA3.1-myc-His-FGFR3N中酶切得到带有myc/His标签的FGFR3胞外区DNA片段,将其克隆到pYES2中;采用醋酸锂转化法,将重组质粒转入酵母INVSc1;转化子经半乳糖诱导后,提取总蛋白进行Western-blot分析.测序结果表明:pYES2-myc-His-FGFR3N载体构建成功,Western-blot分析证实重组转化子在酵母中表达了与预期分子量大小吻合的FGFR3胞外区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 胞外区 重组 表达 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