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身认知理论下体育课堂教学公平的逻辑向度与实践进路
1
作者 陈辉映 万宇鑫 曹悦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6,共8页
将教育公平落实到课堂教学是我国教育公平国家战略发展重要转向的体现。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梳理体育课堂教学公平存在的问题,系统探索具身认知理论下体育课堂教学公平的逻辑向度与实践进路,以期为促进体育课堂教学公平... 将教育公平落实到课堂教学是我国教育公平国家战略发展重要转向的体现。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梳理体育课堂教学公平存在的问题,系统探索具身认知理论下体育课堂教学公平的逻辑向度与实践进路,以期为促进体育课堂教学公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研究发现,体育课堂教学公平的问题主要体现为课堂教学目标价值错位导致学生主体性缺失,课堂教学对象关注偏差导致学生参与性缺失,课堂教学方式选择不当导致学生话语权缺失,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失衡导致学生发展性缺失;体育课堂教学公平的核心理念是“身体在场”,价值导向是“体验关照”,实践载体是“情境创设”,评价落点是“意义建构”。研究建议通过构建公平具身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讲述运动体验以及优化课堂师生互动形式来促进体育课堂教学公平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堂教学 体育教育公平 具身认知理论 具身教学 具身学习环境 运动体验 师生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护生创造力倾向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晓彤 鲁秋盈 +3 位作者 臧丽丽 沈源 张越 孟庆慧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5-68,共4页
目的调查本科护生创造力倾向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制定创造性护理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32名本科护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校园环境支持量表及教师支持量表进行调查... 目的调查本科护生创造力倾向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制定创造性护理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32名本科护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校园环境支持量表及教师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创造力倾向得分104.50(100.00,123.0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文化程度、学校性质、科研项目参与经历、校园环境支持、教师支持是本科护生创造力倾向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80.4%。结论本科护生创造力倾向处于一般水平。护理专业教育者应从多角度出发采取不同方式加强对本科护生创造力倾向的护理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其创造力倾向,发展其创造性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本科生 创造力 校园环境 科研参与 环境支持 教师支持 创造性思维 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体性建构师生关系向度的体育课程创新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赵富学 程传银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7-123,共7页
主体性建构师生关系是在体育课程创新过程中形成的新型师生合作关系,强调由教师判断体育课程教学效果与质量,由学生判断体育课程学习结果和水平,目的在于重新认识体育课程创新对促进教师和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价值和意义。通过追求理解与... 主体性建构师生关系是在体育课程创新过程中形成的新型师生合作关系,强调由教师判断体育课程教学效果与质量,由学生判断体育课程学习结果和水平,目的在于重新认识体育课程创新对促进教师和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价值和意义。通过追求理解与倾听共生的体育课程效能,形成信任与尊重并存的体育课程体验,创设自由与平等并重的体育课程环境,可为体育课程创新过程中主体性建构师生关系的形成创造条件。采用建立课程创新组织、选择课程创新主题、评价与改进创新成果、开展课程创新活动等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基于主体性建构师生关系向度的体育课程创新程序设计问题。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调适、创设、反思、建构和参与体育课程创新过程,发挥主体性建构师生关系在体育课程创新中的作用与功能,有利于体育课程创新多元化路径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建构 师生关系 体育课程创新 体育课程环境 体育课程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郭乃照 任雪清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0-52,共3页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将网络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有机地整合起来,可以构建网络环境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该模式分为课前学习、课堂展示和课后反馈三个步骤,其目的在于探索一条既能充分体现学生认...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将网络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有机地整合起来,可以构建网络环境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该模式分为课前学习、课堂展示和课后反馈三个步骤,其目的在于探索一条既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又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新途径。通过在山西财经大学2006级学生中试用的实验证明,该模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环境 教学模式 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学习环境下师生交互活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郭伟业 李烁 庞英智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06-207,共2页
传统远程教育的主要不足之一是师生交互不足,基于网络平台的远程教学不但有时空灵活的优势,而且更有利于各种交互活动的开展,能更好地弥补传统远程教育交互不足(尤其是师生交互不足)的缺陷。网络学习环境下教师可根据自身角色的多重性&q... 传统远程教育的主要不足之一是师生交互不足,基于网络平台的远程教学不但有时空灵活的优势,而且更有利于各种交互活动的开展,能更好地弥补传统远程教育交互不足(尤其是师生交互不足)的缺陷。网络学习环境下教师可根据自身角色的多重性"积极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发挥主导作用,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有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学习环境 师生交互 方式 策略 网络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地理生态课堂构建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朱国伟 胡雅燕 顾晓东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144-147,共4页
高中地理生态课堂构建的目的是使其课堂生态系统向良性的方向发展,即结构趋于合理,功能趋于完善,它是在教育生态学和现代教育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地理教学的有机整体性、师生交互,动态生成、创设积极的课堂生态... 高中地理生态课堂构建的目的是使其课堂生态系统向良性的方向发展,即结构趋于合理,功能趋于完善,它是在教育生态学和现代教育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地理教学的有机整体性、师生交互,动态生成、创设积极的课堂生态环境和提高教师生态主体的专业素养这几个方面来达到构建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关系 有机整体性 动态 课堂生态环境 专业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座位的潜课程意义——中小学生座位体验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朱光明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2-28,共7页
由于对课程概念的重新理解,学校课程被看作是学生在校的全部生活经验,所以中小学生日常教室生活中的座位体验就构成学生在校潜课程的一部分。遵循“回到实事本身”的态度理解学生的座位体验,通过对学生座位体验的描述分析,从座位是学生... 由于对课程概念的重新理解,学校课程被看作是学生在校的全部生活经验,所以中小学生日常教室生活中的座位体验就构成学生在校潜课程的一部分。遵循“回到实事本身”的态度理解学生的座位体验,通过对学生座位体验的描述分析,从座位是学生在教室的“家”(空间意义)、同学关系、师生关系、认同体验和学习环境意义等五个主题来展示座位对学生的意义,从而整体地把握学生座位体验的一般结构。通过研究发现,安排座位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规则或公平的问题,关键是教育者要理解座位对具体学生的意义,然后机智地做出合理的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环境 潜课程 “家” 同学关系 师生关系 认同体验 学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境与超越:专业学习共同体下的学习文化构建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清臣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38,共5页
专业学习共同体把管理者和教师联结在一起,相互交流,共同学习,以提高专业教学效率,达到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目的。以专业学习共同体为视角审视学校学习文化,发现校长带头学习的示范效应差、教师共同探究与反思的意识不强等问题... 专业学习共同体把管理者和教师联结在一起,相互交流,共同学习,以提高专业教学效率,达到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目的。以专业学习共同体为视角审视学校学习文化,发现校长带头学习的示范效应差、教师共同探究与反思的意识不强等问题。要建设学习文化,可以采用强化校长的学习、分享及对教师的支持,促进教师个人和教师团队持续不断地学习,理解和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习共同体 学习文化 师生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信息检索教学的自主型学习环境 被引量:6
9
作者 黄楠 《现代情报》 2003年第9期216-218,共3页
本文概述了信息检索教学自主型学习环境的特点 ,构建的背景和原因。提出了自主学习环境中师生角色的关系定位。
关键词 信息检索教育 教学改革 学习环境 自主型学习 网络信息检索 远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元认知教学的特点及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姜英杰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8-62,共5页
元认知教学以学生的自我调节的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在教学中建立元认知性环境,进行元认知示范和训练,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学习目标、学习进程、学习效果,以达到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的目的。国外元认知教学方法多元,既注重学科学... 元认知教学以学生的自我调节的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在教学中建立元认知性环境,进行元认知示范和训练,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学习目标、学习进程、学习效果,以达到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的目的。国外元认知教学方法多元,既注重学科学习又注重社会行为养成,既培养一般性元认知又关注特殊性元认知的发展。元认知教学对教师和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教师知识结构、教学环境营造和学生学习结果评价中元认知成为重要内容。元认知教学的发展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找到了现实可行的途径,有助于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认知教学 教师知识结构 学生评价 元认知性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行为“软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姚登权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年第5期52-54,共3页
高校教师行为“软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极为重要。“软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抑制,就会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这种影响的最直接后果是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障碍。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软环境 学生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自媒体时代教师在大学生管理中的示范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刚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5-38,共4页
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学生管理有序开展的重要抓手,也是高校提升管理质效的关键举措。大学生管理中教师的示范作用有着双重内涵:第一重在于对传统教师角色品德、学识、习惯上的有序传承;第二重在于对现代教师形象的创新树立,即引导教师... 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学生管理有序开展的重要抓手,也是高校提升管理质效的关键举措。大学生管理中教师的示范作用有着双重内涵:第一重在于对传统教师角色品德、学识、习惯上的有序传承;第二重在于对现代教师形象的创新树立,即引导教师做持续学习的引领者、可见教育的创新者、独立自主的宣教者。自媒体时代,发挥教师在大学生管理中的示范作用,应当从示范主体、方式、环境、评估四个方面入手,提升媒介素养打造专业教师,用足媒介载体塑造典型榜样,抓住媒介特性创设情境引领,平衡主体诉求提高管理质效,以切实增强教师的示范作用,进而推动大学生管理成效的提升,使其与自媒体时代的发展紧密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大学生管理 教师 示范作用 示范主体 示范方式 示范环境 示范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理念到实践:西藏推展全纳教育的几点启示
13
作者 刘晓艳 李波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3期218-223,共6页
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对教育的一种期待与愿景。西藏自治区以《萨拉曼卡宣言》思想为指导,积极进行全纳教育的尝试,但总体来看,仍然局限在宏观层面。文章以统计资料和问卷调查为依据,从教师的认知和态度、校方... 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对教育的一种期待与愿景。西藏自治区以《萨拉曼卡宣言》思想为指导,积极进行全纳教育的尝试,但总体来看,仍然局限在宏观层面。文章以统计资料和问卷调查为依据,从教师的认知和态度、校方对学生多样化需求的关注、多方协作下的教学环境创设等三个方面在中观层面对全纳教育在西藏的推展进行考量,探讨全纳教育在西藏推展过程中所引发的启示,为推动全纳教育在西藏从理念走向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纳教育 教师认知 学生需求 教育环境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师生成才环境与和谐校园的创建
14
作者 邓泽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0期12-14,共3页
创建和谐校园以师生成才为目标追求,是改善师生成才环境的重要保障。只有努力改善师生成才环境,并以此作为创建和谐校园的突破口,才能有效推进我国和谐校园的创建,切实体现教育园地对人的终极关怀,促进师生顺利成才。
关键词 师生成才环境 创建和谐校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的轮回——虚拟环境下的师生关系
15
作者 周宗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26,共6页
信息社会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导致了区别于真实世界的虚拟社会环境的诞生, 虚拟环境下师生关系将出现一些新变化。教育活动的强制性决定了师生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对 抗。虚拟环境下师生关系由传统的“人———人”关系转变为“人—... 信息社会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导致了区别于真实世界的虚拟社会环境的诞生, 虚拟环境下师生关系将出现一些新变化。教育活动的强制性决定了师生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对 抗。虚拟环境下师生关系由传统的“人———人”关系转变为“人———机”关系,因机器与人的不同 导致了虚拟环境下师生间的对抗更趋缓和隐蔽,表现为一种轮回式的权力流动关系:控制对方的 力量也将使自己被控制,最终使双方缔结成一种更牢固的对抗关系。但对抗的目的不是造成双 方的分裂与疏离,而是促使双方达致和谐共生,使教育活动更富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关系 权力 虚拟环境 《黑客帝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生感知带教老师关怀行为与实习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秦阳 王艳 +1 位作者 廖月霞 束余声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9期76-78,共3页
目的了解护生感知带教老师关怀行为与实习效果的现状,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感知带教老师关怀行为量表和护生实习效果量表对278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感知带教老师关怀行为总均分为(3.05±0.55)分,护生实习效... 目的了解护生感知带教老师关怀行为与实习效果的现状,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感知带教老师关怀行为量表和护生实习效果量表对278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感知带教老师关怀行为总均分为(3.05±0.55)分,护生实习效果总均分为(4.07±0.58)分;带教老师关怀行为与护生实习效果呈显著正相关(r=0.410,P<0.01),教学环境营造和教学方法维度分别可以解释护生实习效果总变异量的52.6%和2.8%。结论带教老师关怀行为对护生实习效果有重要的影响。营造关怀的教学环境和运用人性化的教学方法对提高护生实习效果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生 带教老师 关怀行为 教学环境 实习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违背师生心理契约现象的成因与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构建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文鹏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7-99,共3页
文章以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着眼当代高校师生价值取向和教学目标,从建构师生心理契约内容、方式、途径、评价机制、后勤保障及师生素质提升等方面深入地探讨,并提出破解当前困境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旨在不断优化高校师生... 文章以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着眼当代高校师生价值取向和教学目标,从建构师生心理契约内容、方式、途径、评价机制、后勤保障及师生素质提升等方面深入地探讨,并提出破解当前困境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旨在不断优化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环境,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为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提供坚实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心理契约 心理健康教育 环境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感知现状及与共情及临床实习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杨丽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4-16,20,共4页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感知现状及与共情、临床实习环境的关系,为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感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方便抽样法选取320名临床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共情量表、临床实习环境量表和卫生职业教育患者安全感知量表进行调... 目的探讨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感知现状及与共情、临床实习环境的关系,为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感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方便抽样法选取320名临床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共情量表、临床实习环境量表和卫生职业教育患者安全感知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感知总分为(57.75±10.34)分,临床实习环境及各维度、共情及各维度与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感知呈正相关(P<0.05,P<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教师素质、学习机会、教学方法、观点采择和工作氛围是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感知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能解释总变异的32.6%;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临床实习环境通过共情的部分中介效应作用于患者安全感知,总效应为0.21;间接效应为0.04,效应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感知水平有待提高,临床实习环境可以通过共情的中介效应影响实习护生患者安全感知。临床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应采取多种措施优化临床实习环境,提高实习护生共情水平,旨在促进其对患者安全感知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护理 患者安全 临床实习环境 共情 教师素质 安全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教学:一种历史发生学的认识视角 被引量:5
19
作者 段乔雨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1期58-62,共5页
从历史发生学的认识视角来看,有效教学包含环境、教师、学生与课程四种取向。环境取向的有效教学试图通过改善教学物质环境、优化教学组织形式、限制班级规模和改进教学技术与手段等途径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取向的有效教学通过师范教... 从历史发生学的认识视角来看,有效教学包含环境、教师、学生与课程四种取向。环境取向的有效教学试图通过改善教学物质环境、优化教学组织形式、限制班级规模和改进教学技术与手段等途径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取向的有效教学通过师范教育、在岗培训、评价与奖励制度、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以及师生关系的改进等方式寻求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学生取向的有效教学从激发学习动机、改善学习方法、重视学生参与和先前学习基础等角度实现有效教学。课程取向的有效教学则从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和学科教学论的兴起三个方面展开。有效教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及其内在逻辑为教学研究提供了发展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教学 环境取向 教师取向 学生取向 课程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纸模型在建环专业认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罗清海 邹祝英 +2 位作者 陈国杰 刘源全 顾炜莉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8-151,共4页
在学校实习教学资源不足、实习单位协作意愿不强形势下,根据专业认识实习目标和要求,探索卡纸模型法实习教学改革创新,结合相关知识点的串讲,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系统原理和了解相关生产工艺。连续4届建环学生的改革实践表明,卡纸模型法... 在学校实习教学资源不足、实习单位协作意愿不强形势下,根据专业认识实习目标和要求,探索卡纸模型法实习教学改革创新,结合相关知识点的串讲,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系统原理和了解相关生产工艺。连续4届建环学生的改革实践表明,卡纸模型法能很好地促进师生和谐互动、克服实习组织的时空局限、缓解实习资源紧缺矛盾,提升实习教学成效。卡纸模型法实习教学改革对建环及相关专业具有较好的借鉴和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环专业 认识实习 卡纸模型 教学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