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荷斯坦牛FASN基因部分序列PCR-SSCP多态性与泌乳性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
作者 马彦男 贺鹏迦 +5 位作者 马永生 董艳娇 朱静 雷赵民 刘哲 吴建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奶牛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基因多态性对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为中国荷斯坦牛的优化育种提供相应的分子遗传学依据。【方法】以464头中国荷斯坦牛为研究材料,参照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airy herd improvemen... 【目的】研究奶牛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基因多态性对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为中国荷斯坦牛的优化育种提供相应的分子遗传学依据。【方法】以464头中国荷斯坦牛为研究材料,参照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方法采集产奶量和乳成分数据;采集试验牛血样,提取DNA,PCR扩增FASN基因,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技术并结合测序确定基因型;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基因多态性与泌乳性状的关联性分析。【结果】FASN基因外显子34存在2个等位基因、2种基因型,A、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813 9和0.186 1,试验群体在这一位点上极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1),遗传杂合度(He)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372 3和0.257 0。测序结果显示,与普通黄牛FASN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AF285607)相比,B等位基因在第16 024和16 039位核苷酸处分别发生了A→G和C→T碱基突变,其中A→G突变导致苏氨酸变成丙氨酸,C→T突变导致精氨酸变为色氨酸;A等位基因与AF285607序列相同。最小二乘法分析表明,AA型个体305d乳脂量显著高于AB型个体(P<0.05),等位基因A为高乳脂量优势基因。【结论】FASN基因外显子34突变位点可作为高乳脂的分子遗传标记应用于中国荷斯坦牛的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荷斯坦牛 脂肪酸合成酶(fasn)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泌乳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脂肪酸合酶基因(FASN)启动子结构与功能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君 葛婷 +5 位作者 罗军 孙雨婷 石恒波 朱江江 郝娟 赵旺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4-210,共7页
本研究旨在对山羊脂肪酸合酶基因(Fatty acid synthase,FASN)启动子进行结构与功能的初步分析,进而对其转录调控机制进行探讨。采用PCR技术从西农萨能羊基因组DNA中克隆FASN基因启动子,通过缺失分析,构建7个包含不同缺失片段的荧光素酶... 本研究旨在对山羊脂肪酸合酶基因(Fatty acid synthase,FASN)启动子进行结构与功能的初步分析,进而对其转录调控机制进行探讨。采用PCR技术从西农萨能羊基因组DNA中克隆FASN基因启动子,通过缺失分析,构建7个包含不同缺失片段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转染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和MCF-7细胞,利用双荧光素酶系统检测不同片段的启动活性。结果表明,克隆得到FASN基因的启动调控序列2 589bp,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启动子序列含有典型的启动转录元件TATA-box和E-box,分别位于转录起始位点(+1)上游-41和-74bp处。报告基因分析表明,启动子核心区域定位在-293~-79bp,在线软件预测发现,该区域含有Sp1、NF-Y、USF和SREBP等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果显示,FASN基因启动子前端存在负调控元件,Sp1、NF-Y、USF和SREBP等转录因子可能参与FASN基因的转录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脂肪酸合酶 启动子 山羊乳腺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N基因与牦牛肌内脂肪酸组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秦文 吴晓云 +1 位作者 李天科 阎萍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9-163,共5页
为研究牦牛肌肉中脂肪酸组成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以牦牛和黄牛背最长肌为材料,利用气象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脂肪酸的定性定量分析,并通过Real-time PCR技术检测FASN基因在牦牛和黄牛背最长肌中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分析了其与脂肪... 为研究牦牛肌肉中脂肪酸组成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以牦牛和黄牛背最长肌为材料,利用气象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脂肪酸的定性定量分析,并通过Real-time PCR技术检测FASN基因在牦牛和黄牛背最长肌中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分析了其与脂肪酸组成的相关性。结果发现,牦牛背最长肌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黄牛(P<0.01),而饱和脂肪酸(SFA)显著低于黄牛(P<0.05)。牦牛背最长肌中FASN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黄牛(P<0.01)。牦牛FASN基因mRNA表达量只与牦牛C10:0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黄牛脂肪酸组成无显著的相关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n基因 牦牛 黄牛 表达量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N和LPL基因对淮南麻黄鸡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斌 廖望 +2 位作者 何凯琴 耿照玉 陈兴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共9页
【目的】研究淮南麻黄鸡肌肉品质及脂肪酸合酶(FASN)、脂蛋白脂酶(LPL)基因表达量随日龄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肌内脂肪(IMF)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0,120,150和180日龄淮南麻黄鸡为研究对象,测定各日龄公、母胸肌和腿肌肌肉品质(亮度(... 【目的】研究淮南麻黄鸡肌肉品质及脂肪酸合酶(FASN)、脂蛋白脂酶(LPL)基因表达量随日龄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肌内脂肪(IMF)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0,120,150和180日龄淮南麻黄鸡为研究对象,测定各日龄公、母胸肌和腿肌肌肉品质(亮度(L*)、红度(a*)和黄度(b*)值及pH、蒸煮损失、剪切力)、IMF含量和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浓度),荧光定量表达检测脂肪沉积相关基因FASN和LPL的表达量,Pearson法分析血脂指标和FASN、LPL基因表达量与IMF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公鸡和母鸡胸肌L*、pH、腿肌蒸煮损失在不同日龄间无显著差异,其余肉质指标在不同日龄间有显著差异。公鸡和母鸡胸肌IMF含量在180日龄显著高于90日龄(P<0.05),公鸡腿肌IMF含量在180日龄显著高于90和120日龄(P<0.05),母鸡腿肌IMF含量在150和180日龄显著高于90日龄(P<0.05)。除公鸡HDL浓度在不同日龄间无显著差异外,公母鸡各血脂指标在不同日龄间均有显著差异。公鸡胸肌IMF含量与血清HDL浓度显著正相关,与VLDL浓度显著负相关;腿肌IMF含量与HDL浓度极显著正相关,与TG和LDL浓度极显著负相关。母鸡腿肌IMF含量与血清TG浓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其他血脂生化指标相关性不显著。公鸡肝脏、胸肌FASN和LPL基因相对表达量在不同日龄间有显著差异,腿肌FASN和LPL基因相对表达量在不同日龄间无显著差异;母鸡肝脏FASN和LPL基因相对表达量在不同日龄间无显著差异,胸肌和腿肌FASN和LPL基因表达量在不同日龄间有显著差异。公鸡和母鸡胸肌IMF含量均与胸肌FASN基因表达量显著正相关;公鸡胸肌IMF含量与肝脏FASN和LPL表达量均显著正相关;母鸡腿肌IMF含量与腿肌LPL表达量显著正相关。【结论】日龄对淮南麻黄鸡肉品质、血脂水平和脂肪沉积相关基因表达量有显著影响,可通过血脂TG浓度间接选择IMF含量。FASN参与调控公、母鸡胸肌IMF含量,LPL参与调控母鸡腿肌IMF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麻黄鸡 肌内脂肪 脂肪酸合酶 脂蛋白脂酶 血脂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荷斯坦牛FAS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侯玉洁 常玲玲 +3 位作者 冒海赟 许路 杨章平 毛永江 《中国奶牛》 2011年第18期1-4,共4页
奶牛脂肪酸合成酶(FASN)在乳脂肪酸合成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PCR-SSCP方法检测了318头中国荷斯坦牛FASN基因第2、4、26、34外显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对FASN基因SNP对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仅第34外显子(g.... 奶牛脂肪酸合成酶(FASN)在乳脂肪酸合成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PCR-SSCP方法检测了318头中国荷斯坦牛FASN基因第2、4、26、34外显子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对FASN基因SNP对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仅第34外显子(g.16009)存在A/G多态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4481和0.5519,其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方差分析表明,FASN基因SNP对短链脂肪酸相对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AA和AB基因型短链脂肪酸相对含量显著高于BB型。该结果为奶牛脂肪酸合成的调控和选种、选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n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脂肪酸 中国荷斯坦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农萨能羊脂肪酸合酶(FASN)基因启动子序列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6
作者 王海滨 韩雪峰 +1 位作者 祁昱 罗军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3年第4期333-337,共5页
以陕西省千阳县种羊场的足月正常分娩、健康的西农萨能羊为试验材料,运用PCR方法对其FASN基因启动子部分序列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获得了西农萨能羊FASN基因启动子序列片段719 bp(GenBank收录号EF556550.1)。序列分析显示,TATA盒位于-3... 以陕西省千阳县种羊场的足月正常分娩、健康的西农萨能羊为试验材料,运用PCR方法对其FASN基因启动子部分序列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获得了西农萨能羊FASN基因启动子序列片段719 bp(GenBank收录号EF556550.1)。序列分析显示,TATA盒位于-35 bp处,1个类似于CAAT盒的序列位于-68 bp处,这些都是典型的真核生物启动子元件,TATA盒上游区域有76%以上的G/C含量和4个GC盒(GGGCGG和CCGCCC),潜在的核转录因子结合位点Sp1位于-99 bp、-174 bp、-255 bp和-320 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脂肪酸合酶基因 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香虫脂肪酸合酶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时序表达谱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冯芷汀 尹志勇 郭建军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3期15-20,共6页
九香虫Aspongopus chinensis Dallas,1851是中国传统药食两用资源昆虫,其需求量日增。然其存在严格的生殖滞育现象,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与昆虫滞育关系密切。本文根据九香虫转录组数据设计了FASN特异性引物,提取九香虫... 九香虫Aspongopus chinensis Dallas,1851是中国传统药食两用资源昆虫,其需求量日增。然其存在严格的生殖滞育现象,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与昆虫滞育关系密切。本文根据九香虫转录组数据设计了FASN特异性引物,提取九香虫总RNA,利用PCR技术克隆出九香虫脂肪酸合酶基因(AcFASN),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和同源进化树分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试验获取了AcFASN在九香虫中的时序表达图谱。结果显示:九香虫AcFASN基因全长7092 bp,编码2363个氨基酸;九香虫AcFASN是亲水性蛋白质,亚细胞主要定位于细胞质,是一种无信号肽、非跨膜、非分泌型蛋白。同源进化树分析表明,AcFASN氨基酸序列与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的FASN氨基酸序列进化关系较近。时序表达谱显示AcFASN基因在滞育期表达量较高,预示着AcFASN基因极可能通过改变九香虫体内AcFASN的表达量来影响九香虫滞育等生命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合酶 九香虫 基因克隆 时序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表达的调控 被引量:73
8
作者 颜新春 汪以真 许梓荣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4,8,共5页
脂肪酸合成酶(FAS)催化乙酰辅酶A和丙二酸单酰辅酶A合成脂肪酸 ,从而在动物体脂沉积中发挥重要作用。动物体内脂肪酸合成酶受激素和日粮因素的调控。本文介绍了几种激素及日粮营养成分对脂肪酸合成酶的活性和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及其可... 脂肪酸合成酶(FAS)催化乙酰辅酶A和丙二酸单酰辅酶A合成脂肪酸 ,从而在动物体脂沉积中发挥重要作用。动物体内脂肪酸合成酶受激素和日粮因素的调控。本文介绍了几种激素及日粮营养成分对脂肪酸合成酶的活性和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 ,并就脂肪酸合成酶基因表达调控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脂肪酸合成酶 FAS 基因表达 激素 日粮营养 基因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日龄猪腹脂中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表达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单体中 汪以真 +2 位作者 刘建新 许梓荣 冯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62-666,共5页
从猪腹脂中提取总RNA,用RT-PCR扩增脂肪酸合成酶基因(FAS),获得一条206bp的片段,以pGEM-TEasyvector为载体,将该基因片段克隆到大肠杆菌E.coli DH5α,筛选阳性克隆并测序。测序结果表明,得到的片段为FAS基因的部分序列,与GenB... 从猪腹脂中提取总RNA,用RT-PCR扩增脂肪酸合成酶基因(FAS),获得一条206bp的片段,以pGEM-TEasyvector为载体,将该基因片段克隆到大肠杆菌E.coli DH5α,筛选阳性克隆并测序。测序结果表明,得到的片段为FAS基因的部分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猪FAS基因(AY183428)494~699之间序列同源性达到100%。以FAS基因片段的克隆为基础,构建了优化的半定量RT-PCR法,以18S rRNA为内标,研究从1日龄到28周龄杜长大腹脂中FAS基因表达的规律。结果显示,从1日龄到28周龄,FAS基因在腹脂mRNA水平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统计分析发现,1日龄与28周龄FAS在腹脂中mRNA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合成酶 基因克隆 腹脂 半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脂肪酸合成酶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华 吕青 +3 位作者 薛晖 董立华 SaimaNaz 羊惠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1-384,共4页
目的探讨脂肪酸结合蛋白和脂肪酸合成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作用机制,以探询新的分子标志和早期分子治疗的靶基因。方法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等方法检测表皮型脂肪酸结合蛋白(E-FABP)... 目的探讨脂肪酸结合蛋白和脂肪酸合成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作用机制,以探询新的分子标志和早期分子治疗的靶基因。方法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等方法检测表皮型脂肪酸结合蛋白(E-FABP)和脂肪酸合成酶(FAS)在76例浸润性乳腺导管癌中的表达变化。结果E-FABP广泛分布于浸润性导管癌的血管内皮细胞、导管和腺泡的上皮细胞,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量在III级浸润性导管癌的较I、II级明显下调(P<0.05)。FAS主要分布于腺泡和导管的上皮细胞,表达量随组织学级数的变化趋势与E-FABP相同,两者的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此外,E-FABP和FAS的表达与及组织学级数相关(P<0.05),与绝经情况、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无关(P>0.05)。结论在I、II级浸润性导管癌,E-FABP可能作为FAS的下游分子,结合和转运FAS合成的长链脂肪酸,以维持肿瘤细胞旺盛的代谢;在III级导管癌,E-FABP、FAS的表达明显下调,癌细胞的活动可能有赖于其他信号分子起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探寻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的分子标志及早期治疗途径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和蛋白质表达 脂肪酸结合蛋白 脂肪酸合成酶 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朗德鹅FAS基因RFLP与屠宰性状、产肝性状及脂肪沉积性状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邝智祥 何大乾 +1 位作者 刘益平 朱庆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6-172,共7页
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启动子区在朗德鹅中的AfaI酶切片段多态性分布。FAS基因启动子区具有3个AfaI酶切位点(位点A、B和E),3个位点在朗德鹅中均具有多态性。通过χ^2检验显示3个酶切位点都不符合哈代-温伯... 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启动子区在朗德鹅中的AfaI酶切片段多态性分布。FAS基因启动子区具有3个AfaI酶切位点(位点A、B和E),3个位点在朗德鹅中均具有多态性。通过χ^2检验显示3个酶切位点都不符合哈代-温伯格法则。最小二乘分析结果显示:E位点中FAS^EE基因型个体在活体质量、填饲期增质量、屠体质量、半净膛质量、全净膛质量、胸肌质量、腿肌质量方面比FAS^ee基因型个体高出12.78%~19.67%(P〈0.05);位点B具有类似的影响趋势;而位点A对屠宰性能没有显著影响(除了胸肌质量)(P〉0.05)。在3个酶切位点中,位点A和B的杂合基冈型FAS^Aa和FAS^Bb个体产肝性能比纯合基因型好,而E位点的FAS^EE基因型个体肝质量比FAS^EE基因型个体高33.09%(P〈0.05)。3个酶切值点对体脂沉积性状影响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合成酶基因 PCR—RFLP 屠宰性能 肥肝 脂肪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锌对大鼠肝脏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建枫 孙建义 +1 位作者 翁晓燕 钱利纯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6-591,共6页
本试验主要研究日粮锌对大鼠肝脏脂肪酸代谢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试验选取100只21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缺锌组(zinc deficiency,ZD,3.20mg/kg)、配饲组(paired-fed,PF,46.39mg/kg)、高锌组(zincover-dose,ZO,234.39mg/kg)和正常锌组... 本试验主要研究日粮锌对大鼠肝脏脂肪酸代谢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试验选取100只21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缺锌组(zinc deficiency,ZD,3.20mg/kg)、配饲组(paired-fed,PF,46.39mg/kg)、高锌组(zincover-dose,ZO,234.39mg/kg)和正常锌组(zinc adequacy,ZA,46.39mg/kg),饲养时间为5周。试验结果表明,与PF组相比,ZD组的肝脏和股骨Zn含量与ALP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与ZA组相比,ZO组的肝脏和股骨Zn含量与ALP活性显著提高(P<0.05)。大鼠肝脏cDNA表达谱芯片筛选分析发现ZD和ZO组有13条参与脂肪酸代谢的基因mRNA水平发生显著改变(P<0.05);经实时荧光RT-PCR检测发现,ZD组的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 A carboxylase,ACC)和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tearoyl-CoA,desaturase-1,SCD-1)mRNA水平都显著降低(P<0.05),而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1,CPT-1)则上升了2.58倍(P<0.05),ZO组ACC和SCD-1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ZD组C18:1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ZO组的C16:0和C18:1脂肪酸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结果提示,日粮锌上调FAS、ACC和SCD-1的基因表达,下调CPT-1的基因表达,从而诱导肝脏脂肪酸合成和去饱和过程,但抑制了脂肪酸β-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基因表达 cDNA表达谱基因芯片 脂肪酸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农萨能羊FAS基因shRNA序列筛选及其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伟 罗军 +3 位作者 赵旺生 李建华 张晓 王龙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2,共7页
山羊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是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对乳腺短、中链脂肪酸合成起重要调控作用。设计了shRNA-5544、shRNA-5936s、hRNA-6132 3条针对FAS基因不同区域的小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及一条阴性对... 山羊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是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对乳腺短、中链脂肪酸合成起重要调控作用。设计了shRNA-5544、shRNA-5936s、hRNA-6132 3条针对FAS基因不同区域的小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及一条阴性对照序列shRNA-NC,并构建表达这4条shRNA序列的入门载体及其靶基因与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二者共转染HEK 293细胞进行有效序列筛选,结果显示shRNA-5544和shRNA-5936序列具有明显的干扰效果。在LR Clonase-Ⅱ重组酶作用下,分别将pENTR/CMV-GFP/U6-shRNA-5544、pENTR/CMV-GFP/U6-shRNA-5936及pENTR/CMV-GFP/U6-shRNA-NC入门载体与腺病毒骨架载体pAd/PL-DEST进行LR重组,经氨苄青霉素及氯霉素抗性筛选后成功获得3个重组腺病毒载体,ScaⅠ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证实所构建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中插入序列与设计序列一致。重组腺病毒载体经PacⅠ酶切线性化后,利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HEK 293细胞,10~12 d后收集病毒,在HEK 293细胞中反复扩增3次后,获得高滴度的重组腺病毒,利用TCID50法测定重组腺病毒滴度分别为6×108PFU/mL(表达shRNA-5544序列)、5×108PFU/mL(表达shRNA-5936序列)及6×108PFU/mL(表达shRNA-NC序列),为进一步在原代培养的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进行FAS基因的RNA干扰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农萨能羊 乳腺 脂肪酸合酶基因 SHRNA 腺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脂肪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填饲对其mRN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宜辉 张蕊 +3 位作者 王健 牛俊伟 孙晓先 龚道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4-87,共4页
本研究以番鸭肝脏为试验材料,通过RT-PCR扩增出番鸭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部分CDS序列,利用相关分子生物学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FAS基因在成年番鸭各组织中的表达特性及填饲对番鸭... 本研究以番鸭肝脏为试验材料,通过RT-PCR扩增出番鸭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部分CDS序列,利用相关分子生物学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FAS基因在成年番鸭各组织中的表达特性及填饲对番鸭肝脏和腹脂中该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克隆出的番鸭FAS基因CDS片段大小为1122 bp,编码374个氨基酸,与近缘物种禽类核苷酸同源性为92%~99%;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番鸭FAS基因在肝脏和腹脂中高表达,说明FAS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填饲导致肝脏中FAS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本试验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FAS基因在番鸭肝脏脂质代谢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 脂肪酸合成酶 基因克隆 填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饲对鹅肥肝脂肪酸合成酶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振春 郭炫 +2 位作者 杨童奥 梁国朋 吴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5-169,共5页
以朗德鹅为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研究不同填饲周龄脂肪酸合成酶基因(FAS基因)表达的规律性。结果显示,FAS基因相对表达量(FAS与β-actin基因表达量的比值)在填饲前、填饲1周、填饲2周、填饲3周和填饲4周相对表达量逐渐增高,分别为... 以朗德鹅为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研究不同填饲周龄脂肪酸合成酶基因(FAS基因)表达的规律性。结果显示,FAS基因相对表达量(FAS与β-actin基因表达量的比值)在填饲前、填饲1周、填饲2周、填饲3周和填饲4周相对表达量逐渐增高,分别为0.035、0.128、0.253、0.876、1.009,说明肥肝组织中FAS基因表达丰度与填饲期呈显著正相关,FAS基因在鹅肥肝形成过程及体脂沉积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为促进鹅肝内脂肪沉积的主要调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饲 鹅肥肝 脂肪酸合成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脂肪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生长和体脂性状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冷丽 王宇祥 李辉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4-27,共4页
试验以东北农业大学肉鸡高、低脂双向选择品系为试验材料,根据GenBank公布的鸡脂肪酸合成酶基因(FAS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用测序的方法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检测到2个多态性位点,一个是位于序列769bp处的A769T位点,一个是位于1418~142... 试验以东北农业大学肉鸡高、低脂双向选择品系为试验材料,根据GenBank公布的鸡脂肪酸合成酶基因(FAS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用测序的方法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检测到2个多态性位点,一个是位于序列769bp处的A769T位点,一个是位于1418~1424bp处的7bp插入/缺失位点。用PCR-SSCP和PCR-LP的方法对上述2个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型分型,2个多态性位点在研究群体中都检测到了3种基因型,其中A769T位点产生的3种基因型分别命名为AA、AB和BB,7bp插入/缺失位点产生的3种基因型分别命名为CC、CD和DD。根据研究群体的特点,建立合适的统计分析模型进行不同基因型与生长和体脂性状的相关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鸡FAS基因的A769T位点对鸡的腹脂重和腹脂率有显著影响(P〈0.05),AB基因型个体的腹脂重和腹脂率显著低于AA基因型个体;7bp插入/缺失位点对7周龄体重有一定影响(P〈0.2),CD基因型个体的7周龄体重显著高于CC基因型个体。初步推测FAS基因可能是控制鸡体重和脂肪沉积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紧密连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合成酶基因 多态性 腹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细胞中脂肪酸合成酶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联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妤 殷正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55-1258,共4页
肿瘤细胞的生理生化特性不同于正常的组织细胞,其中某些基因会出现异常表达。基因表达上调为靶向给药提供了靶点,从而避免在治疗肿瘤时伤及正常细胞。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 肿瘤细胞的生理生化特性不同于正常的组织细胞,其中某些基因会出现异常表达。基因表达上调为靶向给药提供了靶点,从而避免在治疗肿瘤时伤及正常细胞。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都是在肿瘤细胞中高表达的分子。针对HER2的赫赛汀(herceptin)已应用于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疗效,而针对FAS的药物浅蓝霉素也正在进行临床试验。近年来研究发现,FAS和HER2在某些肿瘤细胞(如乳腺癌细胞、卵巢癌细胞等)中同时高表达,相互之间存在着信号通路上的联系,而且用药后具有协同抑制作用。本文对肿瘤细胞中二者的相互联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脂肪酸合成酶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信号转导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合成酶在胰腺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苗常青 许静 +4 位作者 王军 沙焕臣 王凯飞 李晓青 彭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70-774,共5页
目的探讨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对胰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Annexin V/FITC流式细胞仪检测脂肪酸合成酶受到抑制后对胰腺癌细胞株PANC-1凋亡水平的影响,qRT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受到C75... 目的探讨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对胰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Annexin V/FITC流式细胞仪检测脂肪酸合成酶受到抑制后对胰腺癌细胞株PANC-1凋亡水平的影响,qRT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受到C75作用后的胰腺癌细胞PANC-1中Caspase-3、Bcl-2、FASN蛋白及RNA的水平。结果应用C75对PANC-1细胞中FASN进行特异性地抑制,随着C75浓度增加,胰腺癌细胞中脂肪酸合成酶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细胞凋亡水平升高。同时,C75处理组Caspase-3分子水平较对照组升高,Bcl-2分子水平下降(P<0.05)。结论脂肪酸合成酶通过Bcl-2以及Caspase-3分子,参与了胰腺癌细胞株PANC-1中细胞凋亡的过程。因此,脂肪酸合成酶在未来可以作为药物靶点,用于临床治疗胰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合酶 胰腺癌 生长 凋亡 C75 CASPASE-3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虻HiACC和HiFAS的克隆与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丽景 严婷婷 +6 位作者 董梦瑶 周煜琛 蔡珉敏 黄凤 张吉斌 喻子牛 郑龙玉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3年第11期20-27,共8页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克隆获得了4个水虻脂肪酸合成关键基因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基因HiACC和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HiFAS1、HiFAS2、HiFAS3,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和系统进化树构建,并利用RT-qPCR检测分析了其在水虻不同发育阶...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克隆获得了4个水虻脂肪酸合成关键基因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基因HiACC和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HiFAS1、HiFAS2、HiFAS3,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和系统进化树构建,并利用RT-qPCR检测分析了其在水虻不同发育阶段、组织、营养条件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HiACC、HiFAS1、HiFAS2、HiFAS3等4个基因在双翅目昆虫中高度保守;4个基因均在卵期、4~5龄幼虫期表达量较高,在蛹期表达量较低;4个基因主要集中在脂肪体和前中肠表达;与基础饲喂对照组相比,饥饿组、高脂饲喂组的4个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下调,其中在饥饿胁迫下表达量最低。为后续研究ACC和FAS的表达调控机制,提高水虻油脂积累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斑扁角水虻 脂肪酸合成 乙酰辅酶A羧化酶基因 脂肪酸合成酶基因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产脂肪酸乙酯代谢途径改造 被引量:1
20
作者 姜慧 张利华 +1 位作者 夏媛媛 陈献忠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4-105,共12页
脂肪酸乙酯(fatty acid ethyl ester,FAEE)是目前最具有潜力的新型能源,微生物细胞工厂生产FAEE比目前普遍的化学合成方法具有诸多优势,例如对环境污染小、生产成本低等。酿酒酵母具备良好的产乙醇和脂肪酰辅酶A的能力,我们试图通过改... 脂肪酸乙酯(fatty acid ethyl ester,FAEE)是目前最具有潜力的新型能源,微生物细胞工厂生产FAEE比目前普遍的化学合成方法具有诸多优势,例如对环境污染小、生产成本低等。酿酒酵母具备良好的产乙醇和脂肪酰辅酶A的能力,我们试图通过改造酿酒酵母代谢途径来提高FAEE的前体——脂肪酰辅酶A的产量。通过引入根据酿酒酵母密码子优化的外源基因WS2(蜡酯合成酶基因)构建一条可以利用葡萄糖为底物、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FAEE的代谢通路。富集脂肪酰辅酶A需要进一步改造分支途径,例如阻断甾醇酯途径(ΔARE1、ΔARE2),三酰基甘油途径(ΔDGA1,ΔLRO1)和β氧化途径(ΔPXA2)来减少脂肪酰辅酶A的分流,从而相应的富集脂肪酰辅酶A。结果表明:3个途径的敲除大大增加了FAEE的产量,相较于在原始出发菌株BY4741中表达WS2即菌株BYW2增加了9倍,摇瓶产量达到11.72 mg/L。由于目的产物FAEE产量较低,在摇瓶发酵阶段进行了发酵优化,对是否添加乙醇和菜籽油、发酵时间以及乙醇添加模式这3个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添加乙醇和菜籽油明显提升了FAEE产量,最佳发酵时间为60 h,乙醇添加模式为从20 h开始每间隔6 h补加发酵体积的2%,此时FAEE产量达到最高,为144.4 mg/L,是未优化前FAEE产量的12.3倍,是出发菌株BY4741中FAEE产量的480倍。为进一步提升FAEE产量,采用发酵罐发酵并对比了尿嘧啶缺陷菌株BYD5W2和尿嘧啶未缺陷菌株BYD5W2*的FAEE产量的差异,结果显示尿嘧啶缺陷菌株BYD5W2的FAEE最高产量为0.618 g/L,尿嘧啶未缺陷菌株BYD5W2*的FAEE最高产量为1.35 g/L,是目前报道的利用酿酒酵母产FAEE产量中较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酵母 脂肪酸乙酯 ARE1 ARE2 DGA1 LRO1 PXA2 蜡酯合成酶基因WS2 基因敲除 基因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