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tigue properties analysis of cracked rock based on fracture evolution process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平 徐建光 李宁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1期95-99,共5页
Fracture evolution process (initiation, propagation and coalescence) of cracked rock was observed and the force- displacement curves of cracked rock were measured under uniaxial cyclic loading. The tested specimens ma... Fracture evolution process (initiation, propagation and coalescence) of cracked rock was observed and the force- displacement curves of cracked rock were measured under uniaxial cyclic loading. The tested specimens made of sandstone-like modeling material contained three pre-existing intermittent cracks with different geometrical distribution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atigue deformation limit corresponding to the maximal cyclic load is equal to that of post-peak locus of static complete force?displacement curve; the fatigue deformation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initial deformation, constant deformation rate and accelerative deformation; the time of fracture initiation, propagation and coalescence corresponds to the change of irreversible de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mechanics fatigue properties cyclic loading fracture evolution fatigue dam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剪切历史下结构面的剪切特性和滑移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斐笠 郑鸿康 +2 位作者 王述红 张俊楠 孟凡震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52,共8页
结构面的剪切特性和滑移特征与滑移型岩爆以及诱发地震等动力灾害密切相关。实验室中的周期性粘滑现象与工程实际中的周期性地震和滑移型岩爆具有相似的发生过程,认为粘滑时产生的应力降和释放的极大能量是产生滑移型岩爆的主要原因,所... 结构面的剪切特性和滑移特征与滑移型岩爆以及诱发地震等动力灾害密切相关。实验室中的周期性粘滑现象与工程实际中的周期性地震和滑移型岩爆具有相似的发生过程,认为粘滑时产生的应力降和释放的极大能量是产生滑移型岩爆的主要原因,所以粘滑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工程中滑移型岩爆、诱发地震等动力灾害的诱发机理,但断层或结构面在实际采矿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剪切历史。为研究结构面在经历不同剪切历史后的剪切滑移特征,对锯切花岗岩结构面开展了不同应力路径(1→3→5 MPa和5→3→1 MPa)和速率路径(0.1→0.3→0.6 mm/min和0.6→0.3→0.1 mm/min)下的直剪试验。结果表明:①高应力下的剪切应力、应力降幅值以及滑移速率均大于相应低应力下的数值,但在不同应力路径中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②在变速率加载过程中,剪切应力差异性很小,但应力降幅值和滑移速率存在速率依赖性(加载速率大,应力降幅值和滑移速率均减小)并受速率路径控制。上述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天然地震、诱发地震、断层滑移型岩爆等与断层或结构面不稳定剪切破坏有关的动态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结构面 剪切历史 直剪试验 粘滑 抗剪强度 滑移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下硬质层理砂岩疲劳损伤机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宋战平 程昀 +2 位作者 杨腾添 杨鹏涛 潘红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0-499,共10页
列车动载扰动作用下隧道基底围岩的变形开裂蕴含着复杂的力学损伤问题。为探究循环荷载下硬质层理砂岩的疲劳损伤演化机制,对层理砂岩进行了疲劳力学试验及电镜扫描试验。结果表明:层理砂岩的宏观裂隙与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存在时效对应关... 列车动载扰动作用下隧道基底围岩的变形开裂蕴含着复杂的力学损伤问题。为探究循环荷载下硬质层理砂岩的疲劳损伤演化机制,对层理砂岩进行了疲劳力学试验及电镜扫描试验。结果表明:层理砂岩的宏观裂隙与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存在时效对应关系,层理效应越明显,滞回环跃迁越显著。层理砂岩力学参数具有明显的层理劣化效应。随层理倾角增大,峰值强度呈缓慢衰减—快速降低—急剧增大的趋势,疲劳寿命与峰值强度呈正相关。弹性模量呈急剧增大—缓慢增大—趋于平缓或降低的趋势,周期比分界点为28.57%和81.81%。砂岩破裂模式与层理效应密切相关,包括张拉破裂(Ⅰ型和Ⅱ型)、斜剪破裂及复合破裂;张拉破裂Ⅱ型具有压杆效应,破裂面粗糙度略小;斜剪破裂面粗糙度显著降低,压—剪作用导致复合破裂断面出现破碎带和光滑断口。循环加卸载效应导致层理砂岩的临界损伤呈非线性快速增大—近似线性增长—非线性急剧增大演变,Logistic反函数损伤模型可很好描述临界损伤规律,疲劳敏感性顺序依次为斜剪破裂型>复合破裂型>张拉破裂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循环荷载 层理砂岩 疲劳损伤 破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灰岩拉剪破坏裂纹扩展规律与断裂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研 王峻峰 +1 位作者 王自成 叶玉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13504-13511,共8页
为了探究裂隙灰岩体发生拉剪破坏后的裂纹扩展规律与断裂机制,以裂隙灰岩为研究对象,开展拉剪断裂试验,并基于ABAQUS软件建立相对应模型。通过分析得到不同加载位置下裂隙尖端发生断裂破坏过程的应力云图变化,利用J积分与位移外推法计... 为了探究裂隙灰岩体发生拉剪破坏后的裂纹扩展规律与断裂机制,以裂隙灰岩为研究对象,开展拉剪断裂试验,并基于ABAQUS软件建立相对应模型。通过分析得到不同加载位置下裂隙尖端发生断裂破坏过程的应力云图变化,利用J积分与位移外推法计算得到Ⅰ、Ⅱ型应力强度因子。结果表明:随着加载步数的增加,加载点正下方、裂纹尖端处与底部临空区易形成应力集中区并相互贯通,数值模型与物理试验裂纹扩展路径基本一致,加载距离的增加使得裂纹起裂角与水平方向最远扩展距离变小。利用J积分法与位移外推法计算不同加载距离下应力强度因子K_(Ⅰ)、K_(Ⅱ)值,相对误差在5%以内,计算结果准确度较高。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试验真实断裂情况,其分析结果可为危岩崩塌预报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灰岩 拉剪破坏 裂纹扩展规律 断裂机制 应力强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热岩柔性压裂裂缝起裂与扩展规律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小夏 李根生 +5 位作者 马正超 黄中伟 张旭 田守嶒 邹文超 王天宇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84-1394,共11页
考虑岩石热孔隙弹性效应、循环载荷下岩石强度疲劳劣化本构关系、弹脆性破坏准则和井筒应力叠加效应,建立并验证了热流固-疲劳损伤耦合的干热岩柔性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数值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展数值模拟研究,探究不同温度和循环载荷共同作... 考虑岩石热孔隙弹性效应、循环载荷下岩石强度疲劳劣化本构关系、弹脆性破坏准则和井筒应力叠加效应,建立并验证了热流固-疲劳损伤耦合的干热岩柔性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数值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展数值模拟研究,探究不同温度和循环载荷共同作用下干热岩裂缝起裂及扩展特征。研究表明:①周期注入、流体渗透、孔隙压力累积与岩石强度劣化共同引发柔性压裂岩石疲劳破坏;②干热岩柔性压裂裂缝扩展模式由温差和循环载荷共同控制,温差越大,热应力越强,利于形成复杂缝网;循环载荷降低,热应力波及范围增大,循环载荷为90%pb和80%pb(pb为常规水力压裂时岩石破裂压力)时,改造面积相较于常规水力压裂分别提升88.33%和120%(注入温度为25℃);③随着循环载荷的进一步降低,储层改造效果减弱,循环载荷降低至70%pb时,距离井筒较远处流体压力无法达到岩石最低破裂压力,不会产生宏观水力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柔性压裂 热流固-疲劳损伤耦合 热应力 疲劳劣化 裂缝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硬互层岩体节理峰前循环剪切疲劳损伤机理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许彬 刘新荣 +4 位作者 周小涵 韩亚峰 刘俊 谢应坤 邓志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100,共11页
三峡库区频发微小地震下岩体节理循环剪切疲劳损伤对边坡动力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室内峰前循环剪切试验和PFC2D细观数值计算,研究了考虑一阶起伏角、含水率、剪切速率、剪切幅度、法向应力及循环剪切次数影响的软-硬互层岩体节理... 三峡库区频发微小地震下岩体节理循环剪切疲劳损伤对边坡动力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室内峰前循环剪切试验和PFC2D细观数值计算,研究了考虑一阶起伏角、含水率、剪切速率、剪切幅度、法向应力及循环剪切次数影响的软-硬互层岩体节理宏细观疲劳损伤机理。研究表明:①岩体节理剪切应力-剪切位移曲线历经初始非线性压剪变形、近似线弹性压剪变形、循环剪切疲劳损伤变形、应力缓升压剪变形、应力陡升压剪变形及应力脆性跌落压剪变形六个演化阶段。②岩体节理峰值(残余)剪切强度和疲劳剪切(法向)位移在相同一阶起伏角、含水率、剪切速率、剪切幅度或法向应力下随循环剪切次增多而分别降低和增大;且其在相同循环剪切次数下随一阶起伏角或法向应力变大而分别增大和降低,而随含水率、剪切速率或剪切幅度变大则分别降低和增大。③宏细观结果总体上吻合较好,且岩体节理细观剪切疲劳损伤裂纹数量随剪切位移变化呈前期微增-陡增、中期缓增及后期陡增-缓增-陡增的发展特征,而其随循环剪切次数变化则呈前期陡增和后期缓增的发展特征。④岩体节理宏细观剪切疲劳损伤典型演化过程可概述为压密-起裂破坏、循环错动-贯通破坏及分离-啃断破坏3个渐进性发展阶段,且宏细观剪切疲劳损伤裂纹近似呈“倒U形”密集分布于岩体节理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硬互层岩体节理 峰前循环剪切试验 PFC2D细观数值计算 演化过程 疲劳损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沥青层破坏行为与机理 被引量:9
7
作者 李盛 陈尚武 +1 位作者 刘朝晖 李宇峙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65-1070,共6页
针对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特点和现有研究的不足,运用损伤力学理论和数值仿真法,并结合对实体工程的观测,研究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沥青层的破坏行为与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车辙深度随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 针对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特点和现有研究的不足,运用损伤力学理论和数值仿真法,并结合对实体工程的观测,研究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沥青层的破坏行为与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车辙深度随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幅度随作用次数的增加不断减小,且车辙深度比其他路面结构的小;在沥青层表面以下1/5厚度左右处及接缝附近的沥青层底面易出现剪切疲劳损伤,建议沥青层的厚度不宜太薄,应在接缝处采取一定的抗裂措施。沥青层的纵向裂缝主要集中在行车道轮迹带附近,部分横向裂缝也仅从表面向下延伸2cm左右,这些裂缝均为Top-Down裂缝。连续配筋混凝土板上沥青层有少量反射裂缝和Top-Down裂缝,要严格控制钢筋埋置深度处缝隙的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车辙变形 疲劳损伤 剪切疲劳 开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起裂应力和裂纹损伤应力的试验及理论 被引量:37
8
作者 李存宝 谢和平 谢凌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69-976,共8页
为研究页岩在破坏过程中的起裂机制,对具有不同层理倾角的页岩岩样进行了不同围压下的常规三轴压缩实验,基于裂纹体积应变拐点和岩样体积应变拐点分别确定了页岩的起裂应力和裂纹损伤应力。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围压下,层理倾角对页岩岩... 为研究页岩在破坏过程中的起裂机制,对具有不同层理倾角的页岩岩样进行了不同围压下的常规三轴压缩实验,基于裂纹体积应变拐点和岩样体积应变拐点分别确定了页岩的起裂应力和裂纹损伤应力。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围压下,层理倾角对页岩岩样的起裂应力大小影响很小,但对裂纹损伤应力的影响较大,这最终导致了页岩破坏模式和破坏强度对层理倾角的依赖性;当层理倾角相同时,随着围压增大,页岩起裂应力与峰值应力的比值变化逐渐增大,而裂纹损伤应力与峰值应力的比值变化很小,说明在层理倾角相同的条件下围压对页岩中裂纹的起裂有显著的影响,而对裂纹的非稳定扩展影响较小;基于断裂力学的压剪裂纹模型解释了页岩的起裂机制,并利用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利用该模型预测页岩中含有裂纹的平均长度约为0.985 mm,与现有文献中的结果较吻合;同时该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当页岩中的压剪裂纹长度超过3 mm时,裂纹长度对页岩起裂应力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起裂应力 裂纹损伤应力 压剪裂纹 起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用飞机结构疲劳寿命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陈志伟 王智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1-387,共7页
简述飞机结构疲劳问题的重要性,特别结合军用标准规范对飞机结构疲劳设计要求的变化勾画飞机结构疲劳设计思想演变的情况;着重论述工程实际中常用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论述全尺寸结构疲劳试验的作用意义、试验载荷谱、试验实施的有关环节... 简述飞机结构疲劳问题的重要性,特别结合军用标准规范对飞机结构疲劳设计要求的变化勾画飞机结构疲劳设计思想演变的情况;着重论述工程实际中常用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论述全尺寸结构疲劳试验的作用意义、试验载荷谱、试验实施的有关环节,概要介绍在飞机构件寿命分析与全尺寸结构疲劳试验方面所做的一部分研究工作,并就疲劳研究的发展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疲劳 疲劳寿命 损伤容限 疲劳分析 疲劳试验 断裂力学 结构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类材料疲劳破坏裂纹扩展分析的数值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尚志 党发宁 +1 位作者 陈厚群 龙巧玲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69-774,共6页
在进行岩石类材料疲劳断裂破坏的数值分析时,将损伤力学将裂纹形成与裂纹扩展两个过程有机结合在一起。根据裂纹形成阶段的疲劳曲线(S-N),描述疲劳发展的损伤演变方程,提出了疲劳裂纹扩展的数值计算方法。建立了扩展阶段中裂纹尺寸与载... 在进行岩石类材料疲劳断裂破坏的数值分析时,将损伤力学将裂纹形成与裂纹扩展两个过程有机结合在一起。根据裂纹形成阶段的疲劳曲线(S-N),描述疲劳发展的损伤演变方程,提出了疲劳裂纹扩展的数值计算方法。建立了扩展阶段中裂纹尺寸与载荷循环次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将裂纹萌生与扩展这两个独立过程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该方法与断裂力学结合计算出的疲劳寿命与试验值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损伤力学 疲劳破坏 裂纹扩展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疲劳损伤的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涛 林广泰 +1 位作者 赵艳林 彭修宁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8-134,共7页
钢-混凝土组合梁在桥梁结构中应用广泛.车辆荷载会造成组合梁疲劳损伤的不断累积,从而对结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为了研究疲劳损伤对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的影响,对7根组合梁试件开展了单调静力加载试验,其中5根组合梁试件在开展静力... 钢-混凝土组合梁在桥梁结构中应用广泛.车辆荷载会造成组合梁疲劳损伤的不断累积,从而对结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为了研究疲劳损伤对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的影响,对7根组合梁试件开展了单调静力加载试验,其中5根组合梁试件在开展静力试验前经历了100万次的等幅疲劳加载.试验结果表明:在经历100万次的疲劳加载后,疲劳损伤会导致组合梁的极限变形能力降低,但组合梁的延性系数仍大于4.6,最终破坏形态均属于弯曲破坏;疲劳加载使钢材发生了强化效应,组合梁的屈服荷载均有所提高;部分抗剪连接组合梁的极限承载能力普遍降低,最大降幅约为初始极限承载力的7.3%;在抗剪连接程度相同的情况下,采用直径13或16 mm栓钉对组合梁的极限承载力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梁 疲劳损伤 抗剪连接 受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疲劳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雷斌 李宏 晏育松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978-1983,共6页
混凝土材料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损伤和破坏,即在应力和应变的反复作用下所发生的性能变化称为混凝土疲劳。本文就混凝土疲劳损伤研究、疲劳断裂研究、疲劳概率分析、疲劳预测模型分析、疲劳数值模拟、疲劳分析软件概况以及疲劳荷载谱处... 混凝土材料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损伤和破坏,即在应力和应变的反复作用下所发生的性能变化称为混凝土疲劳。本文就混凝土疲劳损伤研究、疲劳断裂研究、疲劳概率分析、疲劳预测模型分析、疲劳数值模拟、疲劳分析软件概况以及疲劳荷载谱处理等方面,分析探究了混凝土疲劳机理研究取得的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疲劳 机理 损伤 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水平井体积压裂过程中套损机理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范明涛 李军 +1 位作者 柳贡慧 陈晓欣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2-87,共6页
页岩气体积压裂过程中,部分井次套管在施工过程中频繁发生变形损坏问题,严重影响了页岩气的有效开发。为此,基于分步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跨尺度三维地层滑移模型,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滑移界面走向、改造级数以及改造程度对长水平段套管应力分... 页岩气体积压裂过程中,部分井次套管在施工过程中频繁发生变形损坏问题,严重影响了页岩气的有效开发。为此,基于分步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跨尺度三维地层滑移模型,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滑移界面走向、改造级数以及改造程度对长水平段套管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改造段距离滑移界面较远时,套管应力最大值主要位于改造段两侧,越过滑移界面并向前推进时,水平段套管的应力峰值区域始终位于滑移界面附近;多级压裂过程中地层性质的下降对套管应力状态分布的影响较小,其中改造过程中压裂区域体积的变化对水平段套管应力影响较大;改造段适当远离滑移界面可以明显降低套管发生剪切破坏的概率,现场施工中有必要采取非均匀布簇的方法。研究结果对认识和维护压裂过程中的井筒完整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体积压裂 套损机理 界面滑移 改造体积 改造级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曲线和断裂力学的浮式风力机张力腿疲劳评估 被引量:4
14
作者 余建星 赵岩 +2 位作者 余杨 王华昆 王福程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50-255,共6页
针对风浪流联合作用下张力腿型浮式风力机筋腱的疲劳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N曲线与断裂力学的疲劳评估方法。通过对浮式风力机进行时域耦合分析获取张力筋腱应力时程,基于裂纹萌生S-N曲线、线性累计损伤理论评估裂纹萌生阶段寿命,并基于... 针对风浪流联合作用下张力腿型浮式风力机筋腱的疲劳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N曲线与断裂力学的疲劳评估方法。通过对浮式风力机进行时域耦合分析获取张力筋腱应力时程,基于裂纹萌生S-N曲线、线性累计损伤理论评估裂纹萌生阶段寿命,并基于断裂力学Forman公式评估未穿透裂纹扩展、穿透裂纹扩展2阶段寿命。以5 MW Seastars式风力机平台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研究了顶张力、风浪夹角对疲劳寿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穿透裂纹扩展寿命占总寿命比例极小;总寿命随预张力增大而减小,且对风浪流角度的变化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机 系泊 断裂力学 疲劳损伤 疲劳裂纹扩展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损伤-断裂力学理论的起重机疲劳寿命估算方法 被引量:23
15
作者 范小宁 徐格宁 杨瑞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8-63,共6页
鉴于断裂力学无法估算裂纹形成寿命及难以确定其初始裂纹尺寸,提出将损伤力学与断裂力学相结合共同估算起重机疲劳寿命的思想。针对Paris公式应用的局限性,提出将裂纹扩展率与应力强度因子幅对数线性阶段的某一裂纹尺寸作为裂纹形成寿... 鉴于断裂力学无法估算裂纹形成寿命及难以确定其初始裂纹尺寸,提出将损伤力学与断裂力学相结合共同估算起重机疲劳寿命的思想。针对Paris公式应用的局限性,提出将裂纹扩展率与应力强度因子幅对数线性阶段的某一裂纹尺寸作为裂纹形成寿命和裂纹扩展寿命的分界点。用损伤力学估算疲劳裂纹的形成寿命,用断裂力学估算疲劳裂纹的扩展寿命,两者寿命之和构成起重机的疲劳全寿命。这样做既能避免断裂力学寿命估算中确定初始裂纹尺寸的混乱现象;又能确保Paris公式应用在裂纹扩展率与应力强度因子幅的对数线性阶段。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估算疲劳全寿命和试验寿命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力学 断裂力学 起重机焊接箱形梁 疲劳总寿命 裂纹形成寿命 裂纹扩展寿命 分界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损伤力学预估切口构件裂纹形成寿命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友胜 马巧梅 +1 位作者 郭旭侠 刘俭辉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3-96,共4页
构件的疲劳寿命包括裂纹形成和扩展两个阶段,断裂力学估算裂纹扩展寿命已经相当成熟,但其无法估算裂纹形成寿命,因此基于损伤力学理论建立的疲劳损伤模型被用来预估裂纹形成寿命,且取得很好的效果。文中基于疲劳损伤模型预估缺口试件的... 构件的疲劳寿命包括裂纹形成和扩展两个阶段,断裂力学估算裂纹扩展寿命已经相当成熟,但其无法估算裂纹形成寿命,因此基于损伤力学理论建立的疲劳损伤模型被用来预估裂纹形成寿命,且取得很好的效果。文中基于疲劳损伤模型预估缺口试件的裂纹形成寿命,利用封闭解的方法给出了切口构件在拉压载荷下的损伤演化方程,同时计算了不同应力集中系数下切口试件裂纹形成寿命,经试验验证,该方法预估的寿命与试验寿命基本吻合且偏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力学 损伤力学 封闭解 疲劳损伤模型 损伤演化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单晶合金高温低周疲劳微观损伤及断裂机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曹刚 张旭辉 +3 位作者 徐涛 刘军 温志勋 岳珠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48-51,共4页
通过开展低周疲劳试验,研究了镍基单晶高温合金DD6的疲劳微观损伤及断裂机制。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DD6表现为起始硬化,饱和,然后软化至断裂,高温时试样则表现为起始软化。低应变下高温可降低单晶合金疲劳性能。低温下试样循环硬化程度... 通过开展低周疲劳试验,研究了镍基单晶高温合金DD6的疲劳微观损伤及断裂机制。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DD6表现为起始硬化,饱和,然后软化至断裂,高温时试样则表现为起始软化。低应变下高温可降低单晶合金疲劳性能。低温下试样循环硬化程度比高温时高,高温下原子热激活行为降低了材料形变抗力。试样裂纹萌生位置有两种:一种在试样表面,另一种在晶体内部微孔处。裂纹扩展具有两个阶段:初始阶段扩展面非常平坦,仅有小量撕裂棱;扩展阶段则产生河流状花纹,扩展区内以疲劳辉纹形式扩展,最终进入瞬断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单晶 低周疲劳 微观损伤 断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钻杆疲劳寿命预测系统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景芳 马龙才 +2 位作者 宋林松 龚丹梅 余世杰 《石油机械》 2016年第12期1-6,共6页
随着工业4.0的发展,石油钻杆疲劳寿命完整性评估和智能化管理的内在需求不断增加。研究了典型的国外石油钻杆疲劳寿命预测系统模型——基于Miner法则的疲劳累积损伤模型和基于疲劳寿命标准化的线弹性断裂力学模型。介绍了2种模型的理论... 随着工业4.0的发展,石油钻杆疲劳寿命完整性评估和智能化管理的内在需求不断增加。研究了典型的国外石油钻杆疲劳寿命预测系统模型——基于Miner法则的疲劳累积损伤模型和基于疲劳寿命标准化的线弹性断裂力学模型。介绍了2种模型的理论基础、计算公式、计算流程和应用情况,并分析了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最后结合各个模型的特点,提出了钻具疲劳寿命智能化评估管理系统的研究方向,这对工业4.0背景下智能钻井及钻具管理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杆 疲劳寿命 预测系统模型 疲劳损伤 断裂力学 智能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G20SiMn铸钢的应变疲劳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媛媛 车欣 +1 位作者 李锋 陈立佳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7-661,共5页
为了深入理解ZG20SiMn铸钢在应变疲劳期间的循环变形及断裂行为,在应变控制模式下针对ZG20SiMn铸钢的疲劳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应变控制的加载模式下,ZG20SiMn铸钢可表现为循环硬化和循环稳定特征,主要取决于外加总应变幅的高低,... 为了深入理解ZG20SiMn铸钢在应变疲劳期间的循环变形及断裂行为,在应变控制模式下针对ZG20SiMn铸钢的疲劳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应变控制的加载模式下,ZG20SiMn铸钢可表现为循环硬化和循环稳定特征,主要取决于外加总应变幅的高低,且其弹性应变幅、塑性应变幅与疲劳断裂时的载荷反向周次之间表现为单斜率线性行为.透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ZG20SiMn的疲劳变形机制主要为波状滑移机制.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外加总应变幅下,疲劳裂纹均以穿晶方式萌生于ZG20SiMn铸钢试样表面,并以穿晶方式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G20SiMn铸钢 应变疲劳 疲劳寿命 疲劳变形 疲劳断裂 循环应力响应 变形机制 波状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M-LEFM理论的混凝土桥梁受力主筋疲劳全寿命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剑 文国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597-2602,共6页
混凝土桥梁主筋疲劳全寿命包含裂纹形成寿命和裂纹扩展寿命。鉴于线弹性断裂力学无法估算裂纹形成寿命,提出基于DM-LEFM理论的桥梁主筋疲劳全寿命估算方法。通过损伤力学(DM)估算疲劳裂纹的形成寿命,线弹性断裂力学(LEFM)估算疲劳裂纹... 混凝土桥梁主筋疲劳全寿命包含裂纹形成寿命和裂纹扩展寿命。鉴于线弹性断裂力学无法估算裂纹形成寿命,提出基于DM-LEFM理论的桥梁主筋疲劳全寿命估算方法。通过损伤力学(DM)估算疲劳裂纹的形成寿命,线弹性断裂力学(LEFM)估算疲劳裂纹的扩展寿命,桥梁的疲劳全寿命即为两者之和。结合龙河特大桥工程,分析估算桥梁受拉主筋的疲劳全寿命。研究结果表明:龙河特大桥疲劳裂纹形成寿命为2.102×105 d,大于疲劳裂纹扩展寿命1.041×105 d,桥梁疲劳全寿命合计3.143×105 d,约861 a。由于损伤力学理论的限制,计算结果未考虑腐蚀对疲劳全寿命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腐蚀对钢筋力学参数的影响。基于DM-LEFM理论的桥梁疲劳全寿命为桥梁疲劳安全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力学 线弹性断裂力学 疲劳全寿命 混凝土桥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