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度型开放与创新要素跨境流入——基于高标准知识产权规则的研究
1
作者 杨珍增 郎倩文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72,共16页
基于高水平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对接视角,用区域贸易协定条款统计数据构建指标,在国家层面上测度了202个经济体的知识产权领域的制度型开放水平,运用国家间投入产出表数据测度国家间创新要素流动,研究了制度型开放对创新要素跨境流入的影... 基于高水平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对接视角,用区域贸易协定条款统计数据构建指标,在国家层面上测度了202个经济体的知识产权领域的制度型开放水平,运用国家间投入产出表数据测度国家间创新要素流动,研究了制度型开放对创新要素跨境流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知识产权领域的制度型开放水平提高能够有效促进创新要素跨境流入,优化创新制度环境、降低创新要素跨境流动成本和降低风险是影响制度型开放对创新要素跨境流入起作用的重要机制。同时,伙伴国制度型开放水平提升同样有利于本国创新要素流入,且相较于本国制度型开放的作用更强。扩展研究发现,扩大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和保护强度,提升执法力度都能够有效促进创新要素流入。制度型开放的作用对于研发投入密集型行业和电信投入密集型行业更强,开放度较高的国家在全球研发网络中拥有更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制度型开放 创新要素 跨境流入 全球研发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空间重构后矿井涌水量序列地质学含义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建林 贺奇 +4 位作者 王树威 王心义 王冲 薛杨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52,共10页
目的为了确定相空间重构矿井涌水量序列的地质学含义并提高涌水量预测精度,方法以王行庄矿为例,在涌水量序列相空间重构后,对重构后相空间列向量与涌水量主控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混沌理论与人工神经网络耦合(Chaos-ENN... 目的为了确定相空间重构矿井涌水量序列的地质学含义并提高涌水量预测精度,方法以王行庄矿为例,在涌水量序列相空间重构后,对重构后相空间列向量与涌水量主控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混沌理论与人工神经网络耦合(Chaos-ENN)的涌水量预测模型。结果结果表明:相空间的嵌入维数等于矿井涌水量主控因素个数;相空间的第1,2,4,5,6列向量分别与C_(2)tL_(7-8)含水层水位埋深、O_(2)m+Є_(3)ch含水层水位埋深、采空区面积、C_(2)tL_(1-4)含水层水位埋深、开拓长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第3列与不易量化的其他综合因素有关;构建的Chaos-ENN涌水量预测模型在王兴庄矿的预测精度达到97.91%。结论涌水量序列重构后相空间的列向量具有明确的地质学含义。利用混沌理论可以量化涌水量预测模型中ENN输入层的个数及取值,所以仅需涌水量序列值就可以建立矿井涌水量预测的Chaos-ENN模型,该模型解决了涌水量预测中存在的主控因素难以确定和不易量化的难题,且预测精度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文系统 相空间重构 涌水量主控因素 混沌特征 Chaos-ENN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彬长大佛寺矿井涌水量时序预测 被引量:4
3
作者 侯恩科 徐林啸 荣统瑞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0-500,共11页
为提高矿井涌水量预测精度,解决矿井涌水量预测无法及时响应动态变化的问题,构建一种基于模态分解和深度学习的矿井涌水量多因素时间序列组合预测模型。使用变分模态分解和灰色关联分析筛选主控因素,通过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和卷积长短... 为提高矿井涌水量预测精度,解决矿井涌水量预测无法及时响应动态变化的问题,构建一种基于模态分解和深度学习的矿井涌水量多因素时间序列组合预测模型。使用变分模态分解和灰色关联分析筛选主控因素,通过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和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对高、低频模态分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对比不同时序预测模型,变分模态分解可以有效捕捉时序数据中的长期依赖关系,提供了更加准确的长期时序数据预测能力;经过鲸鱼优化、贝叶斯优化算法对不同频率模态分量的处理,有效降低了高频部分的无序性、复杂性并优化了较为线性、缓慢的低频部分;验证了矿井涌水量时序预测中的变分模态深度学习组合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预测精度满足生产需求。该理论丰富了矿井涌水量时序预测方法,对煤矿水害预防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分解 深度学习 时间序列 多因素序列降维 矿井涌水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区域要素流动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耿 王慧颖 范从来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76,159,160,共18页
采用百度迁徙、百度指数两项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算法,测算长三角地区城市间的要素流动水平,并结合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对该地区的要素流动规模、结构与企业创新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固定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要素流入... 采用百度迁徙、百度指数两项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算法,测算长三角地区城市间的要素流动水平,并结合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对该地区的要素流动规模、结构与企业创新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固定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要素流入规模对企业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流入要素来源地的多样性与企业创新呈现出正向的关系。上述结论经过内生性识别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异质性分析揭示了要素流入结构与企业创新关系的机理:一方面,来自边缘地区的要素流入产生了长尾效应和充分的多样性,导致其相较于来自中心地区的要素流入更能够促进本地企业创新;另一方面,文化差异更大的要素对于丰富创新“基因库”具有更大的互补价值,导致其相较于低文化差异的要素流入更能够促进本地企业创新。鉴于此,提出了推动更大范围的一体化、促进创新要素的共享和维护创新资源的多样性等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区域一体化 企业创新 要素流动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澄湖入湖河道分类、污染特征分析及治理策略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帅 谢茂嵘 +8 位作者 吕文 宋娜 杨惠 杨文晶 姜宇 白瑞泉 沈逸 史书 杨金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1-755,共15页
为进一步揭示阳澄湖入湖河道的污染物来源,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以2017—2021年阳澄湖入湖河道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讨论。依据入湖水量选取10条主要入湖河道进行分析,其中位于阳澄湖东岸的白曲港在七浦塘拓浚工程建成之前主导流... 为进一步揭示阳澄湖入湖河道的污染物来源,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以2017—2021年阳澄湖入湖河道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讨论。依据入湖水量选取10条主要入湖河道进行分析,其中位于阳澄湖东岸的白曲港在七浦塘拓浚工程建成之前主导流向为出湖,工程建成后,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证实了其流向与七浦塘引水时的水力关系,因此白曲港被选为主要入湖河道。采用距平系数法、系统聚类法和物元分析法将阳澄湖主要入湖河道分为3个类别:第1类别包括白荡、蠡塘河、北河泾、永昌泾4条河道,第2类别包括渭泾塘、界泾和施家斗港3条河道,第3类别包括南消泾、七浦塘和白曲港3条河道。使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因子分析,第1类别河道的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COD_(Mn))、氨氮(NH_(3)-N)、溶解氧(DO)和总磷(TP),第2类别河道的污染因子为NH_(3)-N、总氮(TN)、pH、TP和DO,第3类别河道的污染因子为pH、TP、TN和DO。通过对上游河道水质情况分析、文件研究以及实地调查等方式得出第1类别河道区域的污染源主要为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第2类别河道区域污染源主要为工业污染源与种植业污染源,第3类别河道污染源主要为陆地水产养殖污染源与种植业污染源。针对总体污染源情况,建议通过控制点源污染、削减面源污染、增强上游河道治理、开展生态治理修复以及加强巡查监管等方式对各类别河道区域进行针对性治理,以提高入湖河道水质,为阳澄湖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治理打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澄湖 入湖河道 系统聚类 物元分析 因子分析 污染源 河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城市SS井田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及矿坑涌水量预测
6
作者 李金燕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0期217-222,共6页
为分析丰城市SS井田矿井的充水因素,并科学合理地预测矿坑涌水量,以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相关部门在煤炭资源开采决策中的数据支持。选择SS井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采用“地下水动力学法”和“水文地质比拟法”同... 为分析丰城市SS井田矿井的充水因素,并科学合理地预测矿坑涌水量,以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相关部门在煤炭资源开采决策中的数据支持。选择SS井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采用“地下水动力学法”和“水文地质比拟法”同时进行涌水量的预测。矿区主要充水因素包括大气降水、岩溶裂隙水及断层充水,主要含水层为第四系孔隙含水层、新近系红层砾岩裂隙岩溶含水层、三叠系下统大冶组灰岩岩溶含水层等。采用地下水动力学法预测,B4煤层涌水量为2095.2m^(3)/d;采用水文地质比拟法预测,B4煤层涌水量为2006.64m^(3)/d。两种方法预测结果均较实际平均涌水量大,但小于最大涌水量,说明预测结果可靠。结合预测结果及煤矿开采要求,建议按照最大涌水量值进行开采设计,以提高开采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充水因素 涌水量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水桩坝前冲刷坑深度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远发 陈俊杰 +1 位作者 郭慧敏 宋莉萱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28,共3页
通过模型试验对透水桩坝前冲刷坑深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受透水桩坝前螺旋环流淘刷,坝前冲刷坑形状为一近乎平行于桩坝的长条状冲坑,与透水桩坝连线方向一致。在来流含沙量及床沙组成不变的情况下,最大冲刷坑深度一般出现在主流顶冲... 通过模型试验对透水桩坝前冲刷坑深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受透水桩坝前螺旋环流淘刷,坝前冲刷坑形状为一近乎平行于桩坝的长条状冲坑,与透水桩坝连线方向一致。在来流含沙量及床沙组成不变的情况下,最大冲刷坑深度一般出现在主流顶冲段或稍偏下游部位。透水桩坝的坝前最大冲刷坑深度主要与来流单宽流量、入流角、桩坝透水率等因素有关,其中单宽流量对冲刷坑深度的影响最大。通过试验实测资料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最大冲刷坑深度与来流条件之间的无量纲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桩坝 冲刷坑深度 影响因素 单宽流量 入流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矿井水文地质特征分析及涌水量预测 被引量:26
8
作者 李才华 滕伟福 +2 位作者 高超 李玺 胡永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9年第6期100-104,共5页
以运营多年的某煤矿为例,在分析该矿井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该矿井的主要充水因素,并采用"大井法"预算了矿井的涌水量,与已有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其计算结果较吻合,为该矿井的设计、开采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水文地质条件 充水因素 大井法 矿井涌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洱海水质演变特征及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马巍 苏建广 +2 位作者 杨洋 蒋汝成 吴金海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2-119,128,共9页
洱海是大理白族人民的集中饮用水源地,受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加剧影响,近年来洱海水质呈现旱季较好、雨季超标问题突出、年际波动变化明显、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逐步加重等变化特点。从水质演变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分析,农业面源是影响... 洱海是大理白族人民的集中饮用水源地,受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加剧影响,近年来洱海水质呈现旱季较好、雨季超标问题突出、年际波动变化明显、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逐步加重等变化特点。从水质演变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分析,农业面源是影响洱海水质雨季超标的关键环境因子,降雨径流是面源入湖的主要驱动力和载体,水情条件是驱动洱海水质年际变化的关键因子,水位调度是影响水生植被自然恢复的水力驱动因素,水生植被腐释将对洱海年内5—6月期间水质突变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外流域水资源补给条件下,强化农业面源源头治理与末端拦截,优化洱海水位调度,提高水生植物的收割管理水平,可加快洱海水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并促进洱海水质的可持续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演变特征 环境影响因子 入湖径流 水位调度 面源污染 生态调蓄带 洱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外来劳动力流入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长三角地区16地级市的实证考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国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4-150,共7页
本文在分析和评价传统理论和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突破单一的收入差距影响劳动力流动的传统思维,构建出劳动力流动不仅受迁移地收入的实际效用变动因素的影响,而且受迁移成本变动因素影响的理论模型。并且根据长三角地区16地级市1995-2006... 本文在分析和评价传统理论和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突破单一的收入差距影响劳动力流动的传统思维,构建出劳动力流动不仅受迁移地收入的实际效用变动因素的影响,而且受迁移成本变动因素影响的理论模型。并且根据长三角地区16地级市1995-2006年的面板数据,经过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关系检验,利用回归模型,估计分析了域内外收入差距、直接成本变动、潜在风险成本对外部劳动力流入的影响度。估计结果显示,域内外收入差距与外部劳动力流入正相关,直接成本和潜在风险成本与外部劳动力流入负相关,进一步明确了收入差距和成本变动对劳动力流入的影响程度。鉴于各因素对外部劳动力流入所起的作用,要进一步促进我国长三角地区劳动力的合理流入,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迁入地较高收入的边际效用,二是降低迁入地较高收入的成本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外来劳动力流入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际资本流入决定因素的时变特征——基于时变参数(TVP)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薛晴 刘湘勤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0-140,共11页
基于1999年1月至2014年10月的月度数据建立时变参数(TVP)模型,实证分析我国资本流动的决定因素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我国国际资本流入决定因素表现出典型的时变特征,其中长期国际资本流入主要受经济增长速度和实际利率水平等国内因... 基于1999年1月至2014年10月的月度数据建立时变参数(TVP)模型,实证分析我国资本流动的决定因素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我国国际资本流入决定因素表现出典型的时变特征,其中长期国际资本流入主要受经济增长速度和实际利率水平等国内因素影响,敏感性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对国际推力因素变化的敏感性总体上比较平稳;短期国际资本流入受国际推力因素和国内拉力因素的影响都比较明显,危机后短期国际资本流入对国际推力因素变化和汇率波动的敏感性上升,成为导致国际资本流入波动性增大的主要原因。在有序推动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视角下的国际资本流入管理框架,增强宏观经济政策和审慎管理工具的协调配合,防范国际资本流入对经济金融体系稳定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资本流入 推力因素 拉力因素 时变参数(TVP)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水平井流入动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12
作者 赵静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0-92,共3页
对低渗透油藏渗流规律不符合达西定律,普遍存在启动压力的特点,建立了低渗透油藏水平井油气两相渗流的数学模型,为水平井流入动态关系(IPR)曲线在低渗透油藏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分析了启动压力梯度、边界压力、边界半径、直线段斜率... 对低渗透油藏渗流规律不符合达西定律,普遍存在启动压力的特点,建立了低渗透油藏水平井油气两相渗流的数学模型,为水平井流入动态关系(IPR)曲线在低渗透油藏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分析了启动压力梯度、边界压力、边界半径、直线段斜率和截距等因素对水平井IPR曲线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对于低渗透油藏,相同井底流压时,启动压力梯度越小,水平井产量越大;边界压力越大,水平井产量越大;边界半径越小,水平井产量越大;直线段斜率越大,水平井产量越大;直线段截距越大,水平井产量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水平井 启动压力 流入动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一体化进程中东盟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蓉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0-53,共4页
从自由贸易区计划启动到老成员建立自由贸易区,东盟成员的FDI流入基本上呈下降趋势,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对东盟成员的FDI流入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影响东盟五国FDI流入的主要因素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关税水平以及东道国投资环境。
关键词 一体化进程 东盟成员 FDI流入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井壁径向流入的大位移井井筒压降计算 被引量:5
14
作者 曾祥林 林玲 +1 位作者 杜志敏 何冠军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2年第6期40-43,共4页
根据大位移井井筒流动特征 ,应用质量守衡、动量守衡原理建立了考虑井壁流体径向流入的任意倾角的大位移井筒压降计算模型。普通水平管内单相液流压降模型和Dikken的压降模型是所建模型的特例。在井筒为单相层流、紊流的情况下 ,对考虑... 根据大位移井井筒流动特征 ,应用质量守衡、动量守衡原理建立了考虑井壁流体径向流入的任意倾角的大位移井筒压降计算模型。普通水平管内单相液流压降模型和Dikken的压降模型是所建模型的特例。在井筒为单相层流、紊流的情况下 ,对考虑了井壁流体流入的摩擦系数进行了分析讨论 ,对不同井长和井产量用实例分别计算了单相流情况下井筒的压力分布和压降。计算结果表明 ,在井筒较长、井产量较高时 ,不能忽略井筒压力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壁 径向流入 大位移井 井筒压降 计算 摩阻系数 油气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流入城市肺结核流行特征、时空分布及其社会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杨天池 洪航 +1 位作者 陈同 于梅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00-804,共5页
目的探讨人口流入城市肺结核流行特征、时空聚集性及社会影响因素。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宁波市2013-2015年肺结核发病数据,并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使用SaTScan9.1.1对街道/乡镇级发病数据进行时空扫描分析。利用ArcM... 目的探讨人口流入城市肺结核流行特征、时空聚集性及社会影响因素。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宁波市2013-2015年肺结核发病数据,并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使用SaTScan9.1.1对街道/乡镇级发病数据进行时空扫描分析。利用ArcMap10.2对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宁波市2013-2015年累计报告肺结核12 109例,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外地户籍病例占比逐年上升。男女比例为2.07∶1(8162/3947),各年龄组均有发病,其中15-34岁、65岁及以上发病率高,15-54岁年龄组占比73.95%,职业分布以农民、家政家务及待业、民工、工人为主。时空聚集性扫描共发现6个聚集区,其中一类聚集区分布在中心城区及其周边,二类聚集区分布在工业园区。与非聚集区相比,发病聚集区的流动人口占比(t=2.88,P=0.01)、省外流入人口占比(t=7.46,P=0.00)、人口密度(t=3.37,P=0.00)均较高,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较低(t=-2.39,P=0.03)。结论人口流入城市的中心城区及其周边、工业园区是肺结核疫情高发区和聚集区。人口密度和流动人口高是发病聚集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人口流入 时空聚类分布 社会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长隧道涌水量预测影响因素评价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显伟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0-73,共4页
隧道涌水不但与施工条件和隧道特征有关,而且受到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对影响隧道涌水的主要因素的遴选和分析是准确进行隧道涌水量预测的前提。对我国深长隧道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深长隧道涌水量影响因... 隧道涌水不但与施工条件和隧道特征有关,而且受到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对影响隧道涌水的主要因素的遴选和分析是准确进行隧道涌水量预测的前提。对我国深长隧道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深长隧道涌水量影响因素评价模型,定量确定了各因素的权重。研究结果表明:地层岩性、岩层富水性、地下水类型、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年均降水量是影响深长隧道涌水量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结果为深长隧道涌水量预测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长隧道 涌水影响因素评价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活动对沙河径流量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远立国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1年第A02期85-87,90,共4页
通过计算沙河水平口水文站以上流域1960年-2006年径流量,得出径流量变化趋势。运用模比系数差积曲线、数理统计法等从流域降雨量、用水量及下垫面条件三个方面分析各自对径流量变化贡献程度,得出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变化的影响最大结论。
关键词 径流量 影响因素 贡献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流体换向装置一些基本问题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樊燕芳 徐聪 景山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0-288,共9页
可逆流体换向装置是决定气动式脉冲液体射流泵的流体输送效率的关键组成部件。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入流结构、不同出流结构、面积比、引流间隙等因素对可逆流体换向装置输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大的入流射流出口速度可以产生更好的... 可逆流体换向装置是决定气动式脉冲液体射流泵的流体输送效率的关键组成部件。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入流结构、不同出流结构、面积比、引流间隙等因素对可逆流体换向装置输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大的入流射流出口速度可以产生更好的引流效果;带较长接收管的出流结构总体上的流体输送效果不如无接收管的出流结构;由于涡流分离导致的沿壁返流,过大的面积比将导致引流效果变坏,最优面积比值选取1.5为宜;当引流间隙长度和出流结构入口直径的比值为0.9-1.0时,不同出流结构的引流效果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流体换向装置 引流率 入流结构 出流结构 面积比 引流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旋向入流膜组件理论传质通量计算
19
作者 杨晓宏 田瑞 高虹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0-74,共5页
影响膜蒸馏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是传质通量较小,阻碍传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浓度极化现象及膜污染的存在.基于Knudsen diffusion和Molecular diffusion扩散传质理论,以水为工质,计算了膜热侧溶液温度30~70℃膜蒸馏理论膜通量.实验采用... 影响膜蒸馏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是传质通量较小,阻碍传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浓度极化现象及膜污染的存在.基于Knudsen diffusion和Molecular diffusion扩散传质理论,以水为工质,计算了膜热侧溶液温度30~70℃膜蒸馏理论膜通量.实验采用三向旋转切向入流膜组件,通过喷管不同结构参数下测得实验膜通量,并与理论膜通量进行了比较,拟合出具有三向旋转入流膜组件膜通量的修正系数,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蒸馏 三向旋转入流 传质通量 修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女性跨省婚姻流入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效应 被引量:2
20
作者 石人炳 林文辉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41,共11页
中国跨省婚姻流入女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存在明显的“东南高,西北低”的聚集性特征。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地级市层面跨省婚姻流入女性分布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研究发现:地级行政区下的跨省婚姻流入女性数量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且这... 中国跨省婚姻流入女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存在明显的“东南高,西北低”的聚集性特征。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地级市层面跨省婚姻流入女性分布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研究发现:地级行政区下的跨省婚姻流入女性数量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且这种相关性包含来自因变量空间滞后和空间误差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用空间杜宾误差模型对各解释变量的空间效应进行估计,研究发现:流入地男性平均受教育年限、两性未婚人口数量差对跨省婚姻流入女性数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未表现出空间效应;周边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省内外婚迁女性比对于本地的跨省婚姻流入女性数量具有负向效应;周边地区的二三产就业人口比重对本地的跨省婚姻流入女性数量具有正向效应。这些结论从空间视角拓展了以往对于跨省婚姻流入女性分布特征影响机制的解释,为我国婚姻流动迁移问题的理论研究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婚姻流入 空间分布 空间效应 影响因素 空间杜宾误差模型(S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