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EWMA和多通道混合模型的锂电池容量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叶震 李琨 +2 位作者 李梦男 吴聪 高宏宇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3-520,共8页
针对锂电池在长期循环充放操作后,其剩余可用容量难以准确预测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EWMA(Exponentially weighted moving average)和多通道混合模型的锂电池可用容量预测方法。提取锂电池充电、放电阶段的电压、电流等特性参量,选取其中... 针对锂电池在长期循环充放操作后,其剩余可用容量难以准确预测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EWMA(Exponentially weighted moving average)和多通道混合模型的锂电池可用容量预测方法。提取锂电池充电、放电阶段的电压、电流等特性参量,选取其中与容量相关性较高的特征作为健康因子,利用改进EWMA方法对容量数据及健康因子进行滤波,以减少随机短暂的容量回升现象造成的负面影响,将滤波后的健康因子作为特征向量输入到多通道CNN-BiLSTM-SE混合模型中进行预测。采用CALCE实验中心锂电池数据集进行验证,3组锂电池训练预测数据均采用50%的比例划分,预测结果的平均RMSE(Root mean square error,记为ERMS)达到0.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WMA CNN BiLSTM 混合预测模型 电池容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SOC自恢复的混合储能平抑风电功率波动控制 被引量:20
2
作者 林莉 林雨露 +3 位作者 谭惠丹 贾源琦 孔宪宇 曹雅裴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8-671,共14页
混合储能系统能够较好地应对复杂的风电波动,有效地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混合储能平抑风电功率波动的典型应用场景下,该文首先提出一种计及荷电状态(SOC)自恢复的混合储能平抑风电功率波动控制方法,在满足风电平抑需求的情况下... 混合储能系统能够较好地应对复杂的风电波动,有效地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混合储能平抑风电功率波动的典型应用场景下,该文首先提出一种计及荷电状态(SOC)自恢复的混合储能平抑风电功率波动控制方法,在满足风电平抑需求的情况下,通过模型预测控制快速调节储能在平抑功率过程中的荷电状态,提高储能持续稳定运行能力;然后,为提高混合储能系统协调运行能力,设计了加权滑动平均(WMA)-模糊控制策略对超级电容和蓄电池功率进行动态分配;最后,结合实际风电功率数据,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策略能有效平衡储能寿命和平抑风电波动的矛盾,能充分考虑两种储能设备的特性差异并提高功率分配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波动 混合储能 模型预测控制 加权滑动平均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情数据智能清洗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晓楠 顾起豪 +2 位作者 张召 靳燕国 顾沁扬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6-444,共9页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位、流量等实时水情数据受外界扰动、测量系统误差等因素影响而产生的病态水情数据将造成调度模型计算失真,甚至导致计算失败。为此,针对上下游流量数据空间上的逻辑错误和水位数据时间序列的跳变,分别建立基于粒...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位、流量等实时水情数据受外界扰动、测量系统误差等因素影响而产生的病态水情数据将造成调度模型计算失真,甚至导致计算失败。为此,针对上下游流量数据空间上的逻辑错误和水位数据时间序列的跳变,分别建立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水量平衡模型和指数加权滑动平均模型,对病态水情数据在空间、时间上实施横向、纵向清洗处理。以穿黄节制闸至漳河节制闸间的渠段为典型研究区间,利用模型自动识别流量倒挂点,并对该渠段涉及的12座节制闸、26处分水点的流量数据进行统一修正,实现了上下游逻辑上的合理性。同时,选取研究渠段内的闫河节制闸为代表,在48 h内运行基本稳定状态下,对每2 h的闸前水位数据序列进行分析,自动识别出跳变数据并进行合理修正。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可自动识别病态水情数据并进行智能清洗,处理后的数据能够较好地满足输水调度分析决策的需要,因此该模型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 数据清洗 输水调度 粒子群优化算法 指数加权滑动平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网用电异常诊断和调控策略
4
作者 何冰洁 李军祥 咏梅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2-230,共9页
为了针对智能电网不同异常用电的原因制定分类调整方法,提出了基于二次根式函数电价调整和计算定界的策略,该策略基于自动过程控制和模糊综合评价进行监控、诊断及分类调整。首先,通过指数加权移动平均值作为自动过程控制的控制变量并... 为了针对智能电网不同异常用电的原因制定分类调整方法,提出了基于二次根式函数电价调整和计算定界的策略,该策略基于自动过程控制和模糊综合评价进行监控、诊断及分类调整。首先,通过指数加权移动平均值作为自动过程控制的控制变量并确定上下界来监控用电量,建立监控模型;其次,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诊断异常用电原因;最后,根据不同原因制定分类调整策略,建立电价需求响应调整模型。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二次根式函数电价调整策略在调整频次、残差标准误差、全社会福利和电力公司利润等方面均优于线性函数调整。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能有效分析异常用电原因,制定分类调整策略能消除异常并获得平稳波动用电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用电 自动过程控制 指数加权移动平均 模糊综合评价 智能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电机全速域无位置传感器转速控制系统研究
5
作者 齐歌 胡万龙 马丁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114,121,共6页
针对宽速电机的全速域应用场景,提出改进传统加权平均法,并利用改进后的中高速域滑模观测器法和低速域脉振高频注入法进行复合,实现精确的全速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首先,针对滑模观测器法中符号函数导致的系统抖振,提出指数型复合函数... 针对宽速电机的全速域应用场景,提出改进传统加权平均法,并利用改进后的中高速域滑模观测器法和低速域脉振高频注入法进行复合,实现精确的全速域无位置传感器控制。首先,针对滑模观测器法中符号函数导致的系统抖振,提出指数型复合函数用来替代原观测器中的符号函数;其次,针对脉振高频注入法中高频电流分量与注入信号的相位延迟,提出使用另一轴系高频电流替代注入信号;再次,针对加权平均法在过渡区域的权重分配不合理,提出新型指数型加权系数,同时为平稳过渡提出滞留缓冲带;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基于滞留缓冲加权法的全速域转速控制系统,进行仿真验证。通过仿真结果,表明了改进后的全速域转速控制系统对转速误差和平稳过渡的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速域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抖振 指数型复合函数 脉振高频注入法 加权平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WMA的自适应KLPP的非线性过程故障检测
6
作者 郭金玉 王霞 李元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33-2040,共8页
针对非线性动态过程中的微小扰动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元指数加权移动平均(MEWMA)的自适应核局部保持投影(KLPP)的非线性过程故障检测算法.首先,构造一个具有动态特性的数据矩阵,并引入核函数,执行KLPP算法;其次,白化KLPP提取的特征... 针对非线性动态过程中的微小扰动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元指数加权移动平均(MEWMA)的自适应核局部保持投影(KLPP)的非线性过程故障检测算法.首先,构造一个具有动态特性的数据矩阵,并引入核函数,执行KLPP算法;其次,白化KLPP提取的特征分量,并采用MEWMA预测非线性动态过程中的均值漂移;最后,将估计的均值漂移与白化后的特征分量相结合,构造一个自适应监控统计量,并利用核密度估计确定其控制限.将所提出的监测方案应用于一个非线性数值例子和(TE)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检测 非线性过程 多元指数加权移动平均 自适应监控统计量 核局部保持投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非正态EWMA控制图的废旧产品再制造质量控制方法 被引量:8
7
作者 姜兴宇 代明明 +2 位作者 李丽 宋博学 张皓垠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71-1178,共8页
鉴于废旧件的原始质量与服役工况不确定,导致其再制造过程波动性大、加工时段不连续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非正态分布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控制图的再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方法。根据非参数方法中的Wilcoxon秩和检验的理论知识,应用秩统计量... 鉴于废旧件的原始质量与服役工况不确定,导致其再制造过程波动性大、加工时段不连续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非正态分布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控制图的再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方法。根据非参数方法中的Wilcoxon秩和检验的理论知识,应用秩统计量,获得与样本数据分布无关的统计量;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移动控制图数据窗口来更新在线观测点,并利用得分函数获得动态的光滑参数,构建面向动态、非正态分布的再制造过程质量EWMA控制图,实现了动态再制造过程质量的自适应监控。以废旧TPX6113镗床的导轨再制造过程为例,对其再制造过程质量进行动态监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快速监控到质量异常,且相比于其他控制图具有更好的监控性能,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再制造过程实际的质量监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 分布无关 自适应 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控制图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备荷电状态调节功能的储能系统实时平滑控制策略 被引量:100
8
作者 丁明 吴建锋 +3 位作者 朱承治 赵波 陈自年 罗亚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29,共8页
利用电池储能系统平滑风电功率波动可以提高风力发电站功率输出的稳定性。针对风电出力的随机性特别是骤变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加权移动平均滤波算法的储能系统平滑控制策略。该方法根据风电功率的波动程度与当前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state... 利用电池储能系统平滑风电功率波动可以提高风力发电站功率输出的稳定性。针对风电出力的随机性特别是骤变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加权移动平均滤波算法的储能系统平滑控制策略。该方法根据风电功率的波动程度与当前储能系统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通过实时调整权重系数和滤波带宽有效平滑风电功率的骤变。为了维持SOC在合理水平,在综合考虑各种约束条件后,该文采用模糊控制法设计了能够根据实时情况自动调节储能电池SOC的控制策略。算例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控制策略在维持SOC合理水平前提下能有效平滑功率波动;同时,该文方法基于的在线信息使其具有实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储能系统 风电功率骤变 加权移动平均滤波算法 模糊控制 在线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RCH-EWMA的期货价格预测模型 被引量:24
9
作者 刘轶芳 迟国泰 +2 位作者 余方平 孙韶红 王玉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72-1575,共4页
在EWMA和GARCH模型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基于GARCH-EWMA的期货价格预测模型,为期货市场合约价格的预测提供新的预测方法.本模型的特点一是GARCH模型对EWMA模型中的关键参数———衰减因子进行测定,解决以往使用EWMA模型时没有一个科学的确... 在EWMA和GARCH模型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基于GARCH-EWMA的期货价格预测模型,为期货市场合约价格的预测提供新的预测方法.本模型的特点一是GARCH模型对EWMA模型中的关键参数———衰减因子进行测定,解决以往使用EWMA模型时没有一个科学的确定衰减因子的方法.二是通过分别对大豆和豆粕期货合约的衰减因子进行确定,发现不同品种不同时间的衰减因子显著不同,因此,对于不同商品有区别地采用相应的衰减因子;解决以往预测模型对不同期货商品的预测均采用同一模型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货交易 GARCH—EWMA模型 期货价格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指数加权移动平均主元分析的微小故障检测 被引量:32
10
作者 邱天 白晓静 +1 位作者 郑茜予 朱祥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26,共8页
主元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是一种有效的数据分析方法,在故障诊断与状态监测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多元指数加权移动平均–主元分析(multivariate exponentially weighted moving averag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主元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是一种有效的数据分析方法,在故障诊断与状态监测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多元指数加权移动平均–主元分析(multivariate exponentially weighted moving averag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MEWMA–PCA)方法用于解决PCA不能有效检出微小故障的问题.本文深入研究了MEWMA–PCA中EWMA影响主元分析进行故障检测的机制,导出了MEWMA–PCA可检出微小故障的原因.本文确定了MEWMA–PCA中遗忘因子λ、单传感器故障幅值和迟延时间三者的关系,并进行了数值仿真和火电厂磨煤机组运行状态的仿真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MEWMA–PCA中EWMA提高PCA的监测性能的机制,并给出了根据系统实际要求来选取合适的遗忘因子值,从而在规定的时间内检出微小故障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故障 主元分析 指数加权移动平均 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空调负荷预测方法分析比较 被引量:35
11
作者 何大四 张旭 刘加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5-129,共5页
准确预测空调负荷不仅对蓄能空调高效运行意义重大,而且也是新兴的冷热电三联产技术发挥技术优势的关键所在.针对同一幢建筑,分别采用了多元线性回归、季节性指数平滑法以及神经网络方法等三种典型性预测方法进行负荷预测研究,并对三种... 准确预测空调负荷不仅对蓄能空调高效运行意义重大,而且也是新兴的冷热电三联产技术发挥技术优势的关键所在.针对同一幢建筑,分别采用了多元线性回归、季节性指数平滑法以及神经网络方法等三种典型性预测方法进行负荷预测研究,并对三种方法做了进一步改进.然后从预测精度、建模的复杂程度、工程上的可行性以及模型的其他特性(新建筑预测问题)等四个方面对负荷预测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方法具有较高预测精度,而改进的季节性指数平滑法则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线性回归 指数平滑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程均值偏移随机的EWMA控制图优化设计 被引量:8
12
作者 朱海平 尹惠 +1 位作者 邓宇浩 黄丹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20-2825,共6页
针对过程均值偏移随机的情况,提出一种统计经济最优的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控制图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将过程受控、失控未检出、失控被检出并进行恢复这三个阶段定义为一个周期,分析了三个阶段的平均时长及质量成本构成,通过计算产品质量... 针对过程均值偏移随机的情况,提出一种统计经济最优的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控制图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将过程受控、失控未检出、失控被检出并进行恢复这三个阶段定义为一个周期,分析了三个阶段的平均时长及质量成本构成,通过计算产品质量特性超出规格界限的概率量化缺陷产品所造成的质量损失,以单位时间内期望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控制图优化模型并设计了遗传算法,优化了样本容量、采样间隔、平滑界限和控制界限等参数。通过与休哈特均值控制图、传统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控制图等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过程控制 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控制图 优化模型 质量损失 过程均值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计质量保证技术在分析测试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斗文 万秉忠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2-46,共5页
对通过统计质量保证 (SQA)技术进行分析测试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IQC)的方法作了初探。研究结果表明 ,SQA技术的应用能保证实验室始终处于统计受控状态 ,确保测试数据的有效性 ,有利于分析测试实验室质量保证活动的开展。
关键词 统计质量保证 再现性 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 指数加权移动平均值叠加 分析测试实验室 内部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液泵润滑油温度监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4
作者 付翔 王然风 +1 位作者 袁继成 董志勇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13,共4页
针对目前乳化液泵润滑油温度监控方法只能识别油温超限而无法监测异常温升的问题,根据油温过程数据的统计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过程控制的油温监控方法,给出了指数加权移动平均值控制图应用于油温监控的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设计了... 针对目前乳化液泵润滑油温度监控方法只能识别油温超限而无法监测异常温升的问题,根据油温过程数据的统计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过程控制的油温监控方法,给出了指数加权移动平均值控制图应用于油温监控的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乳化液泵油温监控系统,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时监控乳化液泵油温并准确地发出故障报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乳化液泵 润滑油 油温 统计过程控制 指数加权移动平均值控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移动极差统计合并技术来监控ICP-AES测量系统的不确定度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斗文 赵雪蓉 +1 位作者 曾泽 赵嗣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48-1252,共5页
采用ICP 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原子发射光谱法 )测定金属硅中铁杂质含量进行不确定度评估时 ,提出了平均移动极差 (MR)合并统计动态监控技术。研究认为 ,采用该技术来进行ICP AES测量系统的不确定度评估 ,其贡献量分别是由控制样品 (QC... 采用ICP 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原子发射光谱法 )测定金属硅中铁杂质含量进行不确定度评估时 ,提出了平均移动极差 (MR)合并统计动态监控技术。研究认为 ,采用该技术来进行ICP AES测量系统的不确定度评估 ,其贡献量分别是由控制样品 (QC)和线性拟合两部分合成。这一结论的得出能最大限度合成各种变异因素的影响 ,避免了相关性的复杂计算 ,有利于I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极差 统计合并技术 监控 ICP-AES测量系统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不确定度 金属硅 铁杂质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主元分析法的传感器故障检测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果 张鹏 +2 位作者 李学仁 魏瑞轩 冀捐灶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8-341,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主元分析的传感器故障检测方法。利用数据矩阵前t时刻和当前时刻的数据,建立多变量多时刻的自回归统计模型。计算主元数据矩阵,建立动态主元模型。以测量速度最慢的传感器的测量周期为统一采样周期,4个连续采样周期... 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主元分析的传感器故障检测方法。利用数据矩阵前t时刻和当前时刻的数据,建立多变量多时刻的自回归统计模型。计算主元数据矩阵,建立动态主元模型。以测量速度最慢的传感器的测量周期为统一采样周期,4个连续采样周期为一个诊断周期,建立动态三维测量矩阵,采用残差的平方预报误差的指数加权移动平均(Squared prediction error-Exponentially weighted moving average,SPE-EWMA)模型检测传感器故障。在只存在传感器故障的前提下,模拟发动机开车过程中几种典型的渐变性故障和突变性故障,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实时跟踪了各种检测指标的变化,准确检测出故障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主元分析方法 平方预报误差指数加权移动平均(SPE—EWMA) 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C在实验设备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宏 陈国柱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26-230,共5页
实验设备的质量水平直接影响高校实验质量,为了保持实验设备良好的运行状况,提出把实验设备纳入测量系统的范畴,从质量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实时分析实验设备的工作参数控制运行质量的方法。根据统计过程控制的原理,分析数据,运用统计方... 实验设备的质量水平直接影响高校实验质量,为了保持实验设备良好的运行状况,提出把实验设备纳入测量系统的范畴,从质量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实时分析实验设备的工作参数控制运行质量的方法。根据统计过程控制的原理,分析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得出稳定性和过程能力的评价,对运行状况进行判断,保持实验设备的统计受控。在传感器实验设备的质量控制中,验证了统计过程控制实现实验设备的质量控制的方法,结果表明,这是高校实验设备质量控制中的一种有实用价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过程控制 控制图 指数加权移动平均 工艺能力指数 假设检验 置信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USUM算法的网络异常流量检测 被引量:6
18
作者 步山岳 张海艳 王汝传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00-501,共2页
首先对网络流量进行异常检测,发现异常后再对数据包进行分析,实施相应措施,有利于降低系统开销。针对在使用CUSUM算法进行流量异常检测时产生的累积和效应问题,提出用自适应算法消除累积和效应的影响,分析了参数的设置对解除报警的延迟... 首先对网络流量进行异常检测,发现异常后再对数据包进行分析,实施相应措施,有利于降低系统开销。针对在使用CUSUM算法进行流量异常检测时产生的累积和效应问题,提出用自适应算法消除累积和效应的影响,分析了参数的设置对解除报警的延迟时间、误报警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算法是有效和正确的,可以直接应用于检测SYN洪水攻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检测 累积和算法 指数加权滑动平均值算法 报警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交叉熵检测和分类网络异常流量 被引量:7
19
作者 颜若愚 郑庆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5,共6页
针对准确识别网络攻击行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熵的流量异常检测和分类方法.首先使用流头部特征属性和行为特征属性对DoS攻击、端口扫描和网络扫描等3种常见攻击进行描述,并使用交叉熵来度量各属性上流量的分布变化,建立各攻击的... 针对准确识别网络攻击行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熵的流量异常检测和分类方法.首先使用流头部特征属性和行为特征属性对DoS攻击、端口扫描和网络扫描等3种常见攻击进行描述,并使用交叉熵来度量各属性上流量的分布变化,建立各攻击的行为特征向量,然后使用指数加权滑动平均控制图方法对多种交叉熵指标进行异常检测得到检测异常向量,最后以检测异常向量和各行为特征向量的相似度来判别攻击类型.针对路由器中Netflow流量的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强度较小的攻击,相比香农熵度量法,交叉熵度量法的攻击分类正判率和精确率平均提高了13%和15%,正确率提高了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熵 异常检测 指数加权滑动平均 攻击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性能评估的EWMA控制器在线优化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良 葛翠翠 王飞龙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57-2862,共6页
为解决半导体制造业中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特性和设备老化造成的控制器性能下降的问题,针对最常用的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控制器,提出一种基于性能评估的在线优化方法。在性能评估过程中,以时间序列分析中定义的输出均方差作为评判基准,提... 为解决半导体制造业中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特性和设备老化造成的控制器性能下降的问题,针对最常用的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控制器,提出一种基于性能评估的在线优化方法。在性能评估过程中,以时间序列分析中定义的输出均方差作为评判基准,提出一种新的性能评价指标。通过评估EWMA控制器的性能得到控制器当前的最优参数并自动整定,同时结合移动窗口技术实现在线优化,使控制器性能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为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化学机械抛光过程的在线优化问题为实例进行了仿真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控制器 在线优化 性能评估 自动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