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模型驱动科技创新评价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洋 吴婷婷 侯剑华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7,88,共9页
[目的/意义]大科学时代背景下,大模型驱动的科技创新评价范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厘清大模型驱动的科技创新评价若干问题,有助于提升评价的实用价值和战略指导意义,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研究设计/方法]基于科技创... [目的/意义]大科学时代背景下,大模型驱动的科技创新评价范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厘清大模型驱动的科技创新评价若干问题,有助于提升评价的实用价值和战略指导意义,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研究设计/方法]基于科技创新评价演化历程和大模型驱动科技创新评价的主要特征,深度剖析大模型应用于科技创新评价的主要维度,在此基础上思考大模型驱动科技创新评价所面临的若干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结论/发现]大模型驱动的科技创新评价将成为新时期科技评价范式变革和进步的关键力量。大模型使得科技创新评价更加智能化、精细化和个性化,其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评价、科技管理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将成为必然趋势。[创新/价值]剖析了大模型应用于科技创新评价的若干问题,为构建以智能化、精细化、系统化和个性化为核心,以可持续和负责任的评价为导向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评价 大模型 数智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C指数的我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政策量化评价及优化路径
2
作者 钟华 范少萍 +1 位作者 杨涛莲 安新颖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1,共8页
目的:总结目前我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政策的现状与不足,为政策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本挖掘方法对“十三五”以来国家及地方层面出台的24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相关政策文件进行梳理,建立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政策PMC指数评价模型,通... 目的:总结目前我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政策的现状与不足,为政策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本挖掘方法对“十三五”以来国家及地方层面出台的24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相关政策文件进行梳理,建立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政策PMC指数评价模型,通过9个一级变量和43个二级变量对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政策进行量化分析。结果:24项政策中,2项等级为完美,8项等级为优秀,14项等级为可接受。结论和建议:我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政策基本完善,但仍有优化空间,可从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强调临床研究和转化、推进数智战略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健康 科技创新 政策文本 政策评价 PMC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ATEL-ISM的医院科技创新关键影响因素识别与分析
3
作者 钟华 单连慧 安新颖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6-60,共5页
目的 识别影响医院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及其关联关系,为提升医院科技创新水平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基于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指标体系,应用决策实验室分析法测算影响因素的中心度、原因度、影响度以及被影响度,然后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构建... 目的 识别影响医院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及其关联关系,为提升医院科技创新水平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基于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指标体系,应用决策实验室分析法测算影响因素的中心度、原因度、影响度以及被影响度,然后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构建医院科技创新影响因素的层次递阶结构,进而揭示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及其互相作用机制。结果提出标准和指南、国际权威指南论文引用、发明专利转化等9个因素是医院科技创新关键影响因素,并通过ISM将影响因素分为表层因素、中层因素和深层因素3个层级。结论 医院科技创新受多种因素影响,应从高质量科技产出、高效能成果转化、高临床价值导向等方面提升医院科技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实验室分析法 解释结构模型 医院 科技创新 科技量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平台如何驱动数字创新生态系统运行——基于阿里云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魏巍 王晓钰 陈劲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8,共15页
随着数字时代平台经济的指数级发展,平台企业成为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贯通国民经济循环各环节的重要力量。云生态的出现使企业价值网络呈现更开放、更动态的特征,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成为技术创新的新要素,推动创新生态新模式... 随着数字时代平台经济的指数级发展,平台企业成为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贯通国民经济循环各环节的重要力量。云生态的出现使企业价值网络呈现更开放、更动态的特征,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成为技术创新的新要素,推动创新生态新模式的构建。选择阿里云科技平台为案例研究对象,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系统探索了数字情境下科技平台驱动数字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的新模式。研究发现:(1)科技平台承担支撑者、赋能者和联通者三种角色。科技平台可以提供多层次的基础技术设施和架构,为技术、体系、模式、市场提供帮助,以数字化赋能企业成长;同时,科技平台也可以连接各参与主体,通过匹配供需,促进多主体协同发展。(2)科技平台通过平台效应构建宽支撑、放射状技术体系,支撑产业创新发展;通过云服务贯通创新要素流动过程,提高创新效率;通过横纵向交叉价值链网状循环促进多利益相关者实现共赢。(3)科技平台依托云创新生态,纵向推动产业技术架构多层次革新,横向连接多参与主体,助力数字化转型,通过匹配供需建立跨界合作,支撑横纵向交叉创新价值网状循环。研究结论在理论上丰富了创新生态系统在新场景下的应用,提炼出科技平台利用云服务驱动数字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的机制,拓展了平台企业和其他企业间的立体关系形式,明确了科技平台从底层支撑企业发展的新模式,为参与主体与科技平台相互赋能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平台 数字创新 阿里云 案例研究 数字创新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语言模型知识自蒸馏的引用意图自动识别 被引量:1
5
作者 邱昕鹏 李晶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9-126,118,共9页
[研究目的]构建基于大语言模型知识自蒸馏技术的引用意图自动识别方法,提高识别准确性、泛化性,为实现更高效的科学数据组织和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研究方法]提出一种融合多种微调技术的训练方法,具体采用多重角色策略的微调提示词模... [研究目的]构建基于大语言模型知识自蒸馏技术的引用意图自动识别方法,提高识别准确性、泛化性,为实现更高效的科学数据组织和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研究方法]提出一种融合多种微调技术的训练方法,具体采用多重角色策略的微调提示词模板用于提高大语言模型的泛化性,结合知识自蒸馏技术提高大语言模型的综合性能,训练大语言模型得到引用意图自动识别模型。[研究结果/结论]研究表明,所构建的微调方法训练后的大模型引用意图识别召回率达到75.3%,精确率达到86.0%,F 1值达到了80.3%的水平,各项指标均优于基线模型和现有引用意图识别模型,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引用意图自动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用意图 大语言模型 知识自蒸馏 创新性评价 文本分类 科技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科协建设平台型科技智库的机制与对策研究
6
作者 修丕师 陈东 孙丽鹏 《智库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73,共10页
[目的/意义]基于地方科协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探讨如何更好地构建平台型科技智库,更有效地服务地方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方法/过程]采用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方法,界定了平台型科技智库的内涵,探讨了地方科协建设平台型科技智库的特色和... [目的/意义]基于地方科协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探讨如何更好地构建平台型科技智库,更有效地服务地方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方法/过程]采用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方法,界定了平台型科技智库的内涵,探讨了地方科协建设平台型科技智库的特色和问题,最后提出地方科协平台型科技智库的组织架构、运行机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结果/结论]地方科协围绕“四服务”职能,构建“小中心、大外围”平台型科技智库具有现实基础。本文认为,明确功能定位、完善治理结构、理顺组织体系、梳理关键要素、完善运行机制是发挥平台型科技智库功能的前提。推动智库的市场化运作、构建开放生态、加强项目联合研究、增强成果传播、展开动态评价是平台型科技智库发展优化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科协 “四服务”职能 平台型科技智库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中国高校科技创新力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李平 孙晓敬 曹明平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79,共19页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时代特征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并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新质生产力是在新技术革命推动下,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引擎,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的生产力形态,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高校作为国家创...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时代特征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并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新质生产力是在新技术革命推动下,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引擎,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的生产力形态,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但还存在着诸多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指引下,准确把握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优势,客观评价我国不同地区高校科技创新力发展水平,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采用TOPSIS法测算我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科技创新力指数,基于空间自相关理论探究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力指数的空间关联特征,运用泰尔指数分析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力指数的空间差异性,运用地理探测器原理研究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我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科技创新力整体还不强,创新力指数的空间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空间自相关性显著,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等指数较高省份呈现“高-高”集聚特征,甘肃、海南、新疆、西藏等指数较低省份呈现“低-低”集聚特征;区域间差异明显,东部和西部地区域内差异较中部地区显著,东部地区内部差异逐渐缩小,中部地区内部差异先增大后缩小,西部地区内部差异有所增大;影响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力资源、经费投入等,且区域间投入存在明显差异,中部和西部地区投入不足,同时还受区域对外开放和技术需求等因素影响;内部因素交互作用强度大于外部因素,交互作用强度较大的是教学与科研人员数、科技经费当年拨入、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项目数、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项目经费当年拨入、信息化水平,且信息化水平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根据研究结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为指引,从创新投入、资源配置、资源共享、政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力 高校科技创新力评价 影响因素 空间特征 TOPSIS法 空间自相关 泰尔指数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技术赋能虚拟科学探究学习过程评价与适应性反馈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郑娅峰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05,共7页
虚拟科学探究学习过程的自动评价和适应性反馈是提升探究学习效果的重要支撑手段。研究首先从虚拟科学探究学习过程要素表征和分析模型、自动分析与实时评价、适应性反馈三个方面概述了智能技术在虚拟科学探究学习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 虚拟科学探究学习过程的自动评价和适应性反馈是提升探究学习效果的重要支撑手段。研究首先从虚拟科学探究学习过程要素表征和分析模型、自动分析与实时评价、适应性反馈三个方面概述了智能技术在虚拟科学探究学习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当前技术应用面临的深层次探究要素表征难、不确定探究过程刻画难、适应性反馈生成难等现实挑战。其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活动流的底层计算模型构建、复杂探究过程动态监测与自动评价、可解释性归因的自适应反馈内容生成三个关键技术。再次,基于关键技术设计了虚拟科学实验自主探究学习平台的技术架构。最后,研究总结了当前研究的创新之处并提出未来建议,为智能技术赋能虚拟科学探究学习领域开展更深入的技术探索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技术 虚拟科学探究学习 过程评价 适应性反馈 平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评价体系赋能科创企业融资发展研究——基于合肥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实践 被引量:2
9
作者 许焱 杨晓光 +2 位作者 孔燕燕 韦青青 汤晨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4-60,共7页
科创企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重研发、轻资产等特点,重资产抵押的传统信贷投放模式难以有效对接科创企业融资需求,科创企业融资难问题较为突出。合肥市作为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突出金融供给侧精准发力,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科创企... 科创企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重研发、轻资产等特点,重资产抵押的传统信贷投放模式难以有效对接科创企业融资需求,科创企业融资难问题较为突出。合肥市作为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突出金融供给侧精准发力,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科创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创新研发了科创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研值分”。通过归集科创企业各类信用信息,建立符合科创企业特征的评分方法,为金融机构对科创企业信用画像、有效增信提供支持,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促进科创企业融资。在科创企业信用评价实践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建议进一步优化核心数据指标归集、科创企业评价标准,创新应用场景拓展等,并加强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创企业 科创企业融资 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 信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核心期刊创新驱动发展优化路径——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例
10
作者 崔燕 崔银河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3,共10页
21世纪的今天,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显著,科技创新有助于改善传媒、教育、通讯、交通等科技环境,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基于传媒环境创新驱动发展的形势,中文核心期刊评价工作因科技创新发展需要应运而生;中文核心期刊评... 21世纪的今天,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显著,科技创新有助于改善传媒、教育、通讯、交通等科技环境,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基于传媒环境创新驱动发展的形势,中文核心期刊评价工作因科技创新发展需要应运而生;中文核心期刊评价不仅是文献计量学研究的实际应用和组成部分,同亦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内容之一,更是媒介科技创新发展的必要环节;可促进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推动科研水平提升,防范学术不端行为;对于学术研究和科研社群的发展、优化期刊使用、合理分配学术资源、提升期刊传媒竞争力、促进中文期刊国际化、激励科研人员学术研究积极性等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核心期刊 评价 传媒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平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与政策优化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智新 郭凡 王艺晓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3,共7页
科技创新平台能够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河北省为例,运用熵值法分别测算科技创新平台指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构建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深入分析论... 科技创新平台能够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河北省为例,运用熵值法分别测算科技创新平台指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构建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深入分析论证科技创新平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科技创新平台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②门槛回归发现这种促进作用呈现显著的“边际效应”非线性的递减特征;③科技创新平台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④科技创新平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改善产业结构来实现;⑤智慧城市试点能够调节该促进作用。研究成果为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提供经验支持和政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平台 经济高质量发展 门槛效应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职院校科教融汇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视角 被引量:6
12
作者 许建领 卿中全 袁礼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60-67,共8页
科教融汇有利于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并服务教育强国战略的关键路径。探讨我国高职院校科教融汇现状,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各地区科教融汇水平及发展规律,对于提高科研质量、推进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科教融汇有利于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并服务教育强国战略的关键路径。探讨我国高职院校科教融汇现状,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各地区科教融汇水平及发展规律,对于提高科研质量、推进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数据分析及调研发现,我国各地区科教融汇发展程度不均衡,科研服务产业和教学能力不足,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高职院校科教融汇整体上处于初级阶段。区域产业基础是影响科教融汇的重要因素,但并不完全决定科教融汇发展水平,院校办学理念、制度环境、专业结构等因素同样非常关键。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应在科教融汇治理体系、科教融汇院校特色、科教融汇评价机制、校企信息共享平台等方面改革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科教融汇 科技创新 大数据分析 科教融汇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疆民族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困境与路径研究——以广西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保吉 黄智 +2 位作者 钟翠 汪羽宁 杨锋昌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93-100,共8页
以广西为例,探讨了边疆民族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成效,结果表明:边疆民族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存在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协同合作机制不健全、保障支持体系不完善等突出问题。为此,提出了优化平台布局、加强协作机制、完善支... 以广西为例,探讨了边疆民族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成效,结果表明:边疆民族地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存在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协同合作机制不健全、保障支持体系不完善等突出问题。为此,提出了优化平台布局、加强协作机制、完善支持体系等建议措施,以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从而助力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农业科技 创新平台 乡村振兴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14
作者 冯韵 李晓娜 +1 位作者 陈丽琼 许力丹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117-125,共9页
基于科技创新能力理论及农业科技创新特征,初步构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关联度测算对初步选取的22个指标进行优化,从农业科技创新环境基础、产出能力和投入能力三方面14个指标确定海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基于科技创新能力理论及农业科技创新特征,初步构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关联度测算对初步选取的22个指标进行优化,从农业科技创新环境基础、产出能力和投入能力三方面14个指标确定海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利用熵权法结合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对海南省2017-2021年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7-2021年海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农业发展迅速。影响海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包括农机机械总动力、农业类专利申请数、研发(R&D)人员全时当量。在环境基础、产出能力和投入能力三方面评价指标中,产出能力最能反映海南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水平。提升海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应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有效投入,优化农业科技创新环境,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产出效益及成果转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农业 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评价 熵权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创新券的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激励机制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王宏起 李佳 +2 位作者 李玥 王珊珊 孙亮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5-170,共6页
[目的/意义]为有效发挥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创新服务支撑作用,提高区域科技资源利用率,基于创新券设计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激励机制,有助于提高共享平台利用率和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方法/过程]以政府购买技术与服务... [目的/意义]为有效发挥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创新服务支撑作用,提高区域科技资源利用率,基于创新券设计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激励机制,有助于提高共享平台利用率和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方法/过程]以政府购买技术与服务为理念,将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为载体,创新券为激励科技企业创新新工具,依托两者有机融合,设计一套包括创新券分配机制、奖励与衰减机制和监管机制的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激励机制。[结果/结论]研究得出针对我国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使用效率偏低、创新券激励效用发挥不充分等现实问题,基于创新券的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激励机制设计,能对共享平台服务和科技企业创新进行双向激励的同时,为创新券在我国长效推行与应用提供一种新的运管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科技资源 共享平台 创新券 激励机制 创新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理论框架与创新能力评价——基于二十国集团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3
16
作者 王丹 赵新力 +2 位作者 郭翔宇 胡月 杜旭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35,共18页
本文从系统角度研究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过程,首次基于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系统概念框架推导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路径,提炼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构成要素,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以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国为实证研究对象,... 本文从系统角度研究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过程,首次基于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系统概念框架推导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路径,提炼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构成要素,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以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国为实证研究对象,全面、深入分析2001-2016年G20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水平和变化特征。研究发现,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得分均名列前茅,但得分未能继续冲高,反而出现下滑趋势;新兴市场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能力得分差距正逐年缩短,但在科研水平、教育质量、现代基础设施和生态保护等诸多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本研究有望为G20国家完善农业科技政策、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 创新能力评价 二十国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被引量:84
17
作者 巴吾尔江 董彦斌 +1 位作者 孙慧 张其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6-30,共5页
首先建立了反映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内地30个省区市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得出了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排名,最后以新疆为例,指出了其科技创新方面存... 首先建立了反映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内地30个省区市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得出了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排名,最后以新疆为例,指出了其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区域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36
18
作者 施星国 张建华 仲伟俊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6-113,共8页
对省级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明确了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定义,设计了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1996、2001以及2006年教育部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系统的... 对省级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明确了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定义,设计了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1996、2001以及2006年教育部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科技创新 能力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54
19
作者 刘志华 李林 姜郁文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1-868,共8页
以绩效评价的角度,构建了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指标体系多层次及指标值模糊性和随机性特点,提出了基于云理论的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模型。通过选取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绩效... 以绩效评价的角度,构建了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指标体系多层次及指标值模糊性和随机性特点,提出了基于云理论的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绩效评价模型。通过选取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绩效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并呈现层次化特点。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科技 协同创新 绩效评价 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典型特质及培育政策建议——基于84名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2
20
作者 王广民 林泽炎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86-189,共4页
对84名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研究发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深厚的专业积累与稳定的研究方向、敏锐的观察力、严谨的方法和系统思维能力是创新型科技人才的4个典型特质。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政府要重点塑造有利于创新的教育文化,发挥科技评... 对84名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研究发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深厚的专业积累与稳定的研究方向、敏锐的观察力、严谨的方法和系统思维能力是创新型科技人才的4个典型特质。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政府要重点塑造有利于创新的教育文化,发挥科技评价的创新导向作用,完善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政策。各类科研机构也要加强对科技人才的教育培训,建立符合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评价体系,从薪酬体系、选拔机制、发展渠道和科研基础建设等方面强化对科技人才的创新激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人才 科技人才 创新文化 创新意识 科技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