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行人结伴行为及通过能力的大型车站应急疏散模型
1
作者 王炜 姚恩建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30,共9页
大型车站作为人流和物流的集散中心,其应急疏散效率直接关系到公共安全。既有的应急疏散方法忽略了行人结伴行为对应急疏散效率的影响。针对此问题,将度量大型车站内通行设施通过能力的M/G/C/C模型与考虑行人结伴行为的社会力模型相结合... 大型车站作为人流和物流的集散中心,其应急疏散效率直接关系到公共安全。既有的应急疏散方法忽略了行人结伴行为对应急疏散效率的影响。针对此问题,将度量大型车站内通行设施通过能力的M/G/C/C模型与考虑行人结伴行为的社会力模型相结合,提出一种考虑行人结伴行为与设施通过能力的应急疏散模型,有效地辨识与分析轨道交通大型车站内局部行人应急疏散的疏散瓶颈点和疏散时间。以某大型车站站内换乘疏散通道为例,并与M/G/C/C模型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行人结伴行为会影响应急疏散过程中行人行走速度和通行设施的最大容量,进而影响大型车站内应急疏散时的输出率、输出效率、拥堵概率、期望疏散人数、期望疏散时间、平均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疏散 行人结伴行为 M/G/C/C模型 疏散时间 疏散瓶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火车站地下换乘大厅安检设施对疏散安全的影响
2
作者 胡成 丛威青 +5 位作者 王祺轩 李俊梅 马静 李畅 陈树 王依林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76-782,共7页
铁路客站地下换乘大厅作为多种交通方式汇聚的区域,其复杂的空间布局与高度密集的人流对紧急疏散构成了挑战,特别是地铁换乘铁路时新增的二次安检设施,可能显著影响疏散效率。本文以北京某站地下换乘大厅为案例,分析安检设施对疏散出口... 铁路客站地下换乘大厅作为多种交通方式汇聚的区域,其复杂的空间布局与高度密集的人流对紧急疏散构成了挑战,特别是地铁换乘铁路时新增的二次安检设施,可能显著影响疏散效率。本文以北京某站地下换乘大厅为案例,分析安检设施对疏散出口空间的占用情况,并结合换乘客流特性、空间功能区划及疏散安全标准,构建了针对性的疏散安全风险评估方法,通过模拟典型疏散场景,量化评估了安检前后的疏散时间变化。结果显示,未设安检时疏散时间满足安全要求(5.38 min),而增设安检后疏散时间均超出了标准(>6 min),表明安检设施挤占疏散通道,会影响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疏散安全。为此,提出缩减商业面积、优化人流引导、辅助携带大件行李乘客及调整安检区域布局等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站 地下换乘大厅 二次安检 安全出口 疏散安全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源多汇疏散问题的数学模型及安全出口优化
3
作者 周令昌 梁茵 赖艳萍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7-193,共7页
为提高公共建筑物疏散效率,减少因突发事故造成人员伤亡,针对建筑物安全出口及疏散方案的优化问题,提出单源多汇疏散问题的数学模型及其算法。首先,运用通路法,得到所有疏散通路,并按照疏散时间排序;其次,根据用户均衡原理(UE)、k最短... 为提高公共建筑物疏散效率,减少因突发事故造成人员伤亡,针对建筑物安全出口及疏散方案的优化问题,提出单源多汇疏散问题的数学模型及其算法。首先,运用通路法,得到所有疏散通路,并按照疏散时间排序;其次,根据用户均衡原理(UE)、k最短路思想,得到计算疏散时间的递推公式,再分析各疏散通路在交叉点处容量分配问题;然后,得到建筑物安全出口的优化策略;最后,以某建筑物为例,建立疏散网络并进行计算,验证算法和优化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随着疏散人数增加,建筑网络疏散效率逐渐增大;且当疏散人数达到某个特定值时,其变化率近似为恒值。疏散效率与特定的安全出口总的通行能力有关,优化特定安全出口,能够提高疏散网络的疏散效率,减少疏散时间,且疏散人数越多,优化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源多汇 安全出口 疏散模型 用户均衡原理 通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受限情况下多出口应急疏散仿真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昆 段新龙 郑强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2-218,共7页
为了研究多出口房间疏散过程中行人信息掌握程度异质化及行人间存在利他互助行为时系统疏散动力学的演化,提出考虑行人帮助行为的改进社会力模型,基于不同的疏散信息掌握程度,构建有/无帮助行为的出口选择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群体密度... 为了研究多出口房间疏散过程中行人信息掌握程度异质化及行人间存在利他互助行为时系统疏散动力学的演化,提出考虑行人帮助行为的改进社会力模型,基于不同的疏散信息掌握程度,构建有/无帮助行为的出口选择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群体密度较低且存在帮助行为时,信息掌握程度越高疏散效率越高;群体密度较高时结论相反,信息掌握程度较低时,帮助行为能有效削弱“快即是慢”效应;信息掌握程度较高时,帮助行为则可能抑制疏散效率。研究结果不仅在理论上深化了对多出口房间疏散动力学的理解,而且在实际场景中对提高疏散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疏散 帮助行为 改进社会力模型 陌生多出口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事故应急交通网络撤离时间可靠性研究
5
作者 戴剑勇 李佩东 +3 位作者 张美荣 甘美艳 张雨婷 高文卉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3-1171,共9页
撤离时间估算是核事故应急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往往受到核事故下复杂情况的影响,导致同一条撤离路径的撤离时间发生巨大变化。本文提出撤离时间可靠性来衡量各路径的撤离能力。首先运用复杂网络构建撤离交通网络模型并计算不同风向区间内... 撤离时间估算是核事故应急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往往受到核事故下复杂情况的影响,导致同一条撤离路径的撤离时间发生巨大变化。本文提出撤离时间可靠性来衡量各路径的撤离能力。首先运用复杂网络构建撤离交通网络模型并计算不同风向区间内路段累积剂量,然后采用辐射量-Dijkstra算法得到集合点到安置点的最优撤离路径;结合改进的路阻函数,探究撤离路径在不同天气、撤离方式下的撤离时间可靠性。结果表明:大雨和风雾条件下核电厂撤离时间可靠性分别下降5.3%和9.2%;组织撤离占比50%~60%时,撤离时间可靠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撤离网络 辐射剂量 DIJKSTRA算法 撤离时间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应急撤离时间量化评估方法研究
6
作者 钱信荣 刘永阔 +2 位作者 贾亚辉 陈志涛 胡冀锋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26-2334,共9页
针对核电厂发生严重事故可能会造成大量气载放射性物质泄漏扩散的问题,本文对红沿河核电厂进行假想事故模拟,计算评估场外应急响应中的应急撤离时间。遵循“一厂一案”原则,结合核电厂周边人文地理信息,选择应急计划区内的集合点,确定... 针对核电厂发生严重事故可能会造成大量气载放射性物质泄漏扩散的问题,本文对红沿河核电厂进行假想事故模拟,计算评估场外应急响应中的应急撤离时间。遵循“一厂一案”原则,结合核电厂周边人文地理信息,选择应急计划区内的集合点,确定区外安置点,利用Dijkstra算法构建并评估撤离路线;使用HYSPLIT模型对红沿河核电厂发生放射性物质扩散事故进行模拟,研究气载放射性物质的扩散轨迹、地面沉积及近地面扩散情况。在此基础上,考虑红沿河区域可能遭遇的多种常见天气情况和道路交通通行能力,计算得出应急撤离时间最长为176.2 min,公众暴露剂量最高为32.06μSv。在核事故情况下,本文可为政府组织者优化疏散区域内应急撤离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场外应急 路径规划 应急撤离时间 暴露剂量 气载放射性物质扩散 DIJKSTRA算法 HYSPL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坝应急预案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14
7
作者 程翠云 钱新 +3 位作者 杨珏 李雷 万玉秋 杨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29-1733,共5页
水库大坝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水库大坝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水库管理机构相继开展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但所编制的应急预案是否能够实现预定的风险管理目标,亟需建立切实可行的方法加以检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 水库大坝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水库大坝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水库管理机构相继开展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但所编制的应急预案是否能够实现预定的风险管理目标,亟需建立切实可行的方法加以检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模拟研究区受灾居民点最佳撤离路径和撤离时间,提出了定量评价水库大坝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效性的方法,并通过实例应用,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应急预案的有效性评价研究提供了基础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预案 有效性 网络分析 撤离时间 撤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大铁路隧道火灾模式下人员疏散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琦 王明年 于丽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8-84,共7页
为得到列车在长大铁路隧道内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的时间和速度,针对2种情况进行人员疏散全过程的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着火列车继续运行,着火车厢内的人员疏散至相邻车厢;着火列车停车,人员下车并疏散至隧道的紧急救援站或紧急出口。结... 为得到列车在长大铁路隧道内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的时间和速度,针对2种情况进行人员疏散全过程的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着火列车继续运行,着火车厢内的人员疏散至相邻车厢;着火列车停车,人员下车并疏散至隧道的紧急救援站或紧急出口。结果表明:当着火车厢满员时,相邻车厢超员40.0%比相邻车厢满员时需要的人员疏散时间多约2min,平均疏散速度下降45.7%;当隧道内疏散出口宽度(3m)满足人员疏散不过度拥挤的条件下,紧急救援站单侧疏散和紧急出口处双侧疏散2种疏散路径的人员疏散平均速度基本相等;在每节车厢均开启2扇外门的条件下,2扇外门位于车厢一端双侧要比位于车厢两端单侧时的人员疏散效率慢,平均疏散速度下降约21.6%;在铁路隧道内,青壮年男性、女性的疏散速度可分别定为1.2和1.0m·s-1,此速度可作为确定其他人群(老年人、儿童等)疏散速度的折减基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列车火灾 人员疏散 紧急救援站 紧急出口 疏散时间 疏散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建筑结构人员疏散的元胞自动机模拟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饶平 周晓冬 +1 位作者 朱孔金 杨立中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4-39,共6页
为研究复杂建筑结构下人员疏散特征,依据元胞自动机理论建立了多障碍物多出口条件下的疏散模型。该模型结合"静态场+动态场"理论能反映真实场景中的人员疏散过程。利用该模型分别对教室内不同人员密度和不同人员初始分布的疏... 为研究复杂建筑结构下人员疏散特征,依据元胞自动机理论建立了多障碍物多出口条件下的疏散模型。该模型结合"静态场+动态场"理论能反映真实场景中的人员疏散过程。利用该模型分别对教室内不同人员密度和不同人员初始分布的疏散过程进行模拟,并重点分析走廊宽度、出口宽度和出口间距对人员疏散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员疏散时间随着人员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合理的人员分布可提高出口的利用率及疏散效率。此外,人员疏散时间随走廊宽度的增加呈指数衰减趋势,房间的出口间距较出口宽度对疏散时间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员疏散 元胞自动机 人员分布 走廊宽度 出口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大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疏散设施设计参数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明年 李琦 于丽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5-290,共6页
为了得到基于最少疏散时间和短暂聚集时间原则的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疏散设施设计参数,采用building-EXODUS人员疏散仿真计算软件,考虑人员疏散的特点、速度及路径等因素,对不同横通道间距、横通道宽度和站台宽度等参数组合下的人员疏散... 为了得到基于最少疏散时间和短暂聚集时间原则的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疏散设施设计参数,采用building-EXODUS人员疏散仿真计算软件,考虑人员疏散的特点、速度及路径等因素,对不同横通道间距、横通道宽度和站台宽度等参数组合下的人员疏散时间进行计算。研究得到:1)紧急救援站疏散横通道的间距不大于60 m,宽度不小于3.5 m;2)17节车厢编组的普速列车紧急救援站站台的长度不小于500 m,站台高度不低于0.3 m,站台宽度不小于2.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大铁路隧道 紧急救援站 火灾 疏散设施 疏散时间 聚集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坝应急撤离研究与实践综述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士辰 王晓航 +1 位作者 厉丹丹 吉立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0-148,共9页
溃坝撤离技术理论对编制撤离预案和指导撤离行动至关重要,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因素分析、溃坝洪水-人流-路径叠加分析、人员死亡数量规律统计等方面,但溃坝撤离基础数据不足,环境-地物-人群三元耦合过程中主要因素互馈机制不清,预警... 溃坝撤离技术理论对编制撤离预案和指导撤离行动至关重要,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因素分析、溃坝洪水-人流-路径叠加分析、人员死亡数量规律统计等方面,但溃坝撤离基础数据不足,环境-地物-人群三元耦合过程中主要因素互馈机制不清,预警时间研究不深,相关理论发展受限。对近几十年溃坝撤离技术理论研究和实践进行综述,总结了国内外溃坝撤离实践和溃坝撤离影响因素、过程模拟、预案评价等主要成果,研究了预警时间和临界预警时间概念,展望了今后主要发展方向。应还原典型溃坝案例撤离过程,基于人类行为和社会组织机制揭示溃坝撤离系统动力学特征,探索临界预警时间与溃坝生命损失之间的定量关系,促进溃坝撤离技术理论与应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坝 应急撤离 预警时间 系统动力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出口条件下应急疏散路径优化模型 被引量:16
12
作者 郑霞忠 蔡莉莉 +2 位作者 张明 晋良海 陈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0-186,共7页
为减少拥堵发生概率,考虑多出口条件下疏散人群路径选择特点,建立应急疏散路径优化模型。首先以疏散通道布置方位为基础,建立疏散网络,确定可行疏散路径集合,考虑人群流量与排队时间动态关系,计算人群雍滞时间,表征路径当量长度,迭代可... 为减少拥堵发生概率,考虑多出口条件下疏散人群路径选择特点,建立应急疏散路径优化模型。首先以疏散通道布置方位为基础,建立疏散网络,确定可行疏散路径集合,考虑人群流量与排队时间动态关系,计算人群雍滞时间,表征路径当量长度,迭代可行路径集合;然后以疏散总时间最短为目标,修正Dijkstra算法目标函数,全局搜索时间最优路径,分配疏散方案;最后通过某多出口疏散案例,对比传统最短路径和优化最短时间疏散方案疏散总时间,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疏散方案排队总时间与疏散总时间均小于传统疏散模型,疏散出口利用率更高,人流分布更为均匀,疏散路径重叠概率较小,有效提升了疏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疏散 路径优化 动态网络流 点排队 多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thfinder软件的飞机人员疏散模拟 被引量:10
13
作者 付阳阳 陆松 +1 位作者 刘长城 张和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9-194,共6页
为弥补飞机适航审定过程中难以大量开展人员疏散演习的缺陷,使用Pathfinder软件对飞机人员疏散模拟开展了研究。根据波音777-200飞机的疏散设施结构,按CCAR-121-R4部要求的标准人员组成,以及实际中的可信不利的人员组成,分5个场景分别... 为弥补飞机适航审定过程中难以大量开展人员疏散演习的缺陷,使用Pathfinder软件对飞机人员疏散模拟开展了研究。根据波音777-200飞机的疏散设施结构,按CCAR-121-R4部要求的标准人员组成,以及实际中的可信不利的人员组成,分5个场景分别进行疏散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对影响飞机人员疏散的疏散出口使用率和人员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标准人员组成的疏散模拟结果超过90 s,对疏散出口使用率进行优化后,疏散时间才满足90 s的要求。合理的疏散出口使用比例能够减少11%疏散时间。相同人员数量不同人员组成时,疏散时间变化较大。在老年人占80%的疏散场景2中,疏散时间达到107 s;在青少年占50%的疏散场景5中,疏散时间达到96.52 s。通过设置不同人数的疏散场景,并对结果进行曲线拟合,确定了不同人员组成时满足90 s要求的最大允许容纳的人员数量。疏散场景2、3、4和5在满足疏散时间为90 s时飞机所能承载的最大人数分别为310、316、321和3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工程 应急疏散 PATHFINDER 疏散出口 人员组成 最大承载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乘客疏散出口选择行为仿真建模 被引量:7
14
作者 马洁 徐瑞华 +1 位作者 李璇 柳林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07-1414,共8页
针对地铁车站乘客疏散过程中的出口选择行为受到自身感知和判断能力的制约,且可能会根据当前位置和出口实时状况重新选择出口,提出一种出口动态选择模型,模型引入感知因子和判断系数反映乘客的感觉和知觉能力,采用动态比较过程和预测决... 针对地铁车站乘客疏散过程中的出口选择行为受到自身感知和判断能力的制约,且可能会根据当前位置和出口实时状况重新选择出口,提出一种出口动态选择模型,模型引入感知因子和判断系数反映乘客的感觉和知觉能力,采用动态比较过程和预测决策过程来模拟乘客的出口选择和出口变换行为.以某地铁车站站台层为场景分析乘客的感知和判断能力对出口选择、出口变换行为及疏散效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模型参数可以有效调节乘客的出口选择和出口变换行为,进而影响疏散结果.当车站视野不佳或乘客偏好等待时,需要引导乘客从拥堵的出口到通畅的出口进行疏散;而当车站视野良好且乘客偏好走行时,需要引导乘客选择适当的出口,并在等待时多一些耐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疏散仿真 感知和判断过程 主观疏散时间 出口选择行为 出口变换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事件下高层建筑楼梯疏散最佳策略分析 被引量:24
15
作者 王芳 何胜学 向乐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8-92,共5页
为尽快将人员安全快速地疏散到安全区域,最大程度降低高层建筑突发火灾等事件造成的损失,提出一个在高层建筑紧急疏散中以系统中疏散等待时间为优化目标、依靠楼梯疏散的潜在风险高的楼层优先疏散的策略。依据楼层危险情况将疏散过程分... 为尽快将人员安全快速地疏散到安全区域,最大程度降低高层建筑突发火灾等事件造成的损失,提出一个在高层建筑紧急疏散中以系统中疏散等待时间为优化目标、依靠楼梯疏散的潜在风险高的楼层优先疏散的策略。依据楼层危险情况将疏散过程分为突发危险楼层疏散以及剩余楼层疏散2个阶段,依次判定各楼层的疏散顺序。根据最大流原理,安排高层建筑紧急疏散。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策略不仅能使系统疏散时间最少,而且能使系统总的疏散等待时间最短;突发危险楼层待疏散人数越少,该策略的有效性越明显;潜在风险的引入同时使该策略体现出社会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楼梯疏散 紧急疏散 高层建筑 等待时间 潜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人员疏散时间理论计算方法 被引量:11
16
作者 于丽 代仲宇 +2 位作者 赵勇 王明年 李琦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24,共5页
紧急救援站人员疏散时间是铁路隧道防灾疏散工程结构设计的关键参数。基于水力模型计算方法,结合铁路隧道内人员疏散特征,分析车厢内人数、疏散速度、站台宽度、横通道间距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人员疏散理论计算公式... 紧急救援站人员疏散时间是铁路隧道防灾疏散工程结构设计的关键参数。基于水力模型计算方法,结合铁路隧道内人员疏散特征,分析车厢内人数、疏散速度、站台宽度、横通道间距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人员疏散理论计算公式,并通过建立不同结构参数条件下的紧急救援站人员疏散模型,将人员疏散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考虑一定安全储备,提出了其理论计算公式的修正系数,最后通过人员疏散模型试验对理论计算公式进行了验证,两者结果较吻合。该人员疏散时间理论计算方法能够指导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结构设计,并在已建成的紧急救援站疏散系统进行了安全性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紧急救援站 人员疏散时间 理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蚁群算法在地铁车站内应急疏散的应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起全 杜艳洋 张心远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5-58,共4页
基于寻找优化路径的蚁群算法,选择地铁站样本,研究地铁爆炸事故发生时人的群体性行为、疏散路径及疏散时间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计算得出地铁站样本客流量上限。分析结果显示,发生爆炸事故时,采用蚁群算法进行疏散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使... 基于寻找优化路径的蚁群算法,选择地铁站样本,研究地铁爆炸事故发生时人的群体性行为、疏散路径及疏散时间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计算得出地铁站样本客流量上限。分析结果显示,发生爆炸事故时,采用蚁群算法进行疏散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使乘客选择优化的疏散路径,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到达安全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蚁群算法 应急疏散 疏散路径 疏散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疏散状态下驾驶员反应时间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志 杨孝宽 +2 位作者 赵晓华 李玲洁 陈欣悦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4-60,共7页
利用情景模拟的方法为被试人员营造了应急疏散的驾驶环境,以主观量表、心电仪等实验心理学手段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对所营造的应急疏散驾驶环境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以SimWorld驾驶模拟舱为实验平台,对被试人员在常态及应急疏散状态下应... 利用情景模拟的方法为被试人员营造了应急疏散的驾驶环境,以主观量表、心电仪等实验心理学手段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对所营造的应急疏散驾驶环境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以SimWorld驾驶模拟舱为实验平台,对被试人员在常态及应急疏散状态下应对突发情况的反应时间、加速工况下的反应时间和减速工况下的反应时间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三类反应时间的分布情况,发现应急状态下各类反应时间都不同程度小于常态下的反应时间,同时用回归的方法得到了反应时间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时间 应急疏散 模拟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力模型的多出口室内应急疏散仿真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郭海湘 曾杨 陈卫明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21-731,共11页
突发事件频发,如何将密集行人从有限出口的室内空间安全疏散是应急疏散研究的重难点。以某高校大礼堂为例,利用Anylogic进行仿真,引入意识程度综合反映行人受到的安全教育,安全培训以及熟悉程度,改进原始社会力模型中的期望速度;针对多... 突发事件频发,如何将密集行人从有限出口的室内空间安全疏散是应急疏散研究的重难点。以某高校大礼堂为例,利用Anylogic进行仿真,引入意识程度综合反映行人受到的安全教育,安全培训以及熟悉程度,改进原始社会力模型中的期望速度;针对多出口室内出口利用不均提出分区引导和改变出口结构优化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意识程度增加行人的期望速度,有效降低疏散时间;分区引导,出口宽度和出口间隔的合理设置可以合理分流人群,减少出口拥堵,有效解决出口利用不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力模型 ANYLOGIC 多出口 应急疏散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清核电厂应急撤离时间估算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雯婷 侯杰 +3 位作者 郜建伟 王瑞英 林权益 杨玲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8-115,共8页
本文介绍了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主持开发的"核电周边人员应急撤离的虚拟现实模拟系统"(简称"撤离模拟系统")及所采用的技术。结合福清核电厂厂址周围的人口分布、交通基础设施分布和天气状况,利用该系统模... 本文介绍了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主持开发的"核电周边人员应急撤离的虚拟现实模拟系统"(简称"撤离模拟系统")及所采用的技术。结合福清核电厂厂址周围的人口分布、交通基础设施分布和天气状况,利用该系统模拟了不同撤离情景下,福清核电厂烟羽应急计划区内人员的撤离过程,估算了撤离时间,分析了影响撤离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福清核电厂在典型事故情景下,部分拥堵路段对撤离时间影响显著;同时,私家车的使用比例增加也会显著增加撤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事故应急 撤离时间估算 撤离模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