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补肾方对心力衰竭大鼠Na^+-K^+ATP酶、Ca^(2+)-Mg^(2+)ATP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史文静 周华 +1 位作者 戎靖枫 苑春元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4-547,共4页
目的研究补肾方对心力衰竭大鼠Na+-K+ATP酶、Ca2+-Mg2+ATP酶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作用。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曲美他嗪组、补肾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制备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术后2周... 目的研究补肾方对心力衰竭大鼠Na+-K+ATP酶、Ca2+-Mg2+ATP酶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作用。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曲美他嗪组、补肾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制备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术后2周开始灌胃,分别给予药物干预8周。8周后通过颈动脉插管记录大鼠血流动力学改变,包括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压(LVEDP)、左室内压上升下降最大速率(±LVdp/dtmax);采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心力衰竭大鼠心肌Na+-K+ATP酶、Ca2+-Mg2+ATP酶以及SDH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肌LVSP和+LVdp/dtmax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1),而LVEDP和-LVdp/dtmax明显升高(P<0.05);补肾方干预后,中、高剂量大鼠心肌收缩、舒张功能明显优于模型组(P<0.01),以高剂量补肾方改善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明显。补肾方干预后,Na+-K+ATP酶、Ca2+-Mg2+ATP酶和SDH活力高于模型组,但低于假手术组,且随补肾方剂量增加,Na+-K+ATP酶、Ca2+-Mg2+ATP酶和SDH活力逐渐增强。结论补肾方可改善心力衰竭大鼠的心功能,可能与Na+-K+ATP酶、Ca2+-Mg2+ATP酶以及SDH活力增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方 血流动力学 Na+-K+ATP酶 ca2+-mg2+ATP酶 琥珀酸脱氢酶 心力衰竭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达唑仑对山羊不同脑区Ca^(2+)-Mg^(2+)-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郑宇 李德 +1 位作者 潘佳亮 高利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18,共3页
为研究咪达唑仑对山羊不同脑区Ca^(2+)-Mg^(2+)-ATP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其在中枢麻醉的作用机制。试验用15只健康山羊,3只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其余为试验组,试验组山羊肌肉注射14 mg/kg体重咪达唑仑。分别在给药后诱导期、麻醉期、恢复Ⅰ期... 为研究咪达唑仑对山羊不同脑区Ca^(2+)-Mg^(2+)-ATP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其在中枢麻醉的作用机制。试验用15只健康山羊,3只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其余为试验组,试验组山羊肌肉注射14 mg/kg体重咪达唑仑。分别在给药后诱导期、麻醉期、恢复Ⅰ期和恢复Ⅱ期4个时间点,每点剖杀3只山羊取脑组织,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脑区Ca^(2+)-Mg^(2+)-ATP酶活性。结果注射咪达唑仑能明显抑制山羊大脑、丘脑、小脑和脑干的Ca^(2+)-Mg^(2+)-ATP酶活性,这种变化趋势与山羊肌肉注射咪达唑仑麻醉后行为学变化基本一致,海马的Ca^(2+)-Mg^(2+)-ATP酶活性在整个麻醉过程中无明显变化。表明咪达唑仑的麻醉作用可能与抑制山羊大脑、丘脑、小脑和脑干的Ca^(2+)-Mg^(2+)-ATP酶活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mg2+-ATP酶 山羊 咪达唑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_(125)、CEA、AFP、铁蛋白、β_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诊断卵巢癌的探讨 被引量:15
3
作者 汤荣光 胡家骆 刘献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50-151,共2页
CA125、CEA、AFP、铁蛋白、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诊断卵巢癌的探讨汤荣光胡家骆刘献华卵巢恶性肿瘤发病率高,死亡原因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首。近30年来,5年存活率一直在25%~30%之间,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缺... CA125、CEA、AFP、铁蛋白、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诊断卵巢癌的探讨汤荣光胡家骆刘献华卵巢恶性肿瘤发病率高,死亡原因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首。近30年来,5年存活率一直在25%~30%之间,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现用于临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ca125 CEA AFP Β2-mg S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人红细胞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 被引量:9
4
作者 许得盛 陈伟华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03-206,共4页
用生物化学法及荧光法测定了成年人、老年人的红细胞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及胞浆游离Ca2+。结果显示:老年前期组Na+-K+ATP酶及Ca2+-Mg2+ATP酶活性均显著低于成年人组(P<... 用生物化学法及荧光法测定了成年人、老年人的红细胞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及胞浆游离Ca2+。结果显示:老年前期组Na+-K+ATP酶及Ca2+-Mg2+ATP酶活性均显著低于成年人组(P<0.05),而胞浆游离Ca2+浓度明显高于成年人组(P<0.05)。老年组的两个ATP酶活性均较老年前期组低,胞浆游离Ca2+浓度高于老年前期组。上述三个指标的随龄性变化以老年前期组最明显,特别是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胞浆衰老 三磷的腺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对Mg-8Al镁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宏伟 夏鹏举 +1 位作者 王同乐 黄立哲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2-44,共3页
对Mg-8Al合金加不同含量Ca后的镁合金显微组织进行观察,结合XRD、EDS能谱分析,研究了Ca合金化对Mg-8Al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8Al合金通过Ca合金化后,铸态显微组织得以细化,共晶β-Mg17Al12相变得断续、细小;合金组织中有新... 对Mg-8Al合金加不同含量Ca后的镁合金显微组织进行观察,结合XRD、EDS能谱分析,研究了Ca合金化对Mg-8Al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8Al合金通过Ca合金化后,铸态显微组织得以细化,共晶β-Mg17Al12相变得断续、细小;合金组织中有新相Mg2Ca形成,由于Ca原子与Mg原子的置换作用,使β-Mg17Al12相中也存在Ca元素;合金化后的组织综合力学性能有所提升,尤以Mg-8Al-0.5Ca合金性能最优,这较合金化前有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8Al合金 合金化 β-mg17Al12 Mg2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对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仝钢 张彦明 +1 位作者 唐青海 王津津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0-44,共5页
观察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对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接种于体外培养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24、48和72 h后,检测细胞的ATP酶(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 观察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对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接种于体外培养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24、48和72 h后,检测细胞的ATP酶(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与空白组相比较,试验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Na+-K+-ATP酶活性降低(P<0.05),Ca2+-Mg2+-ATP酶活性降低(P>0.05),细胞增殖能力降低,S期细胞比例降低,细胞凋亡明显。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可以降低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Na+-K+-ATP酶活性、Ca2+-Mg2+-ATP酶活性,减弱细胞的增殖能力并引起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EV 小肠黏膜上皮细胞 NA+-K+-ATP酶 ca2+-mg2+-ATP酶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良姜素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线粒体代谢相关酶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志英 孙文利 +7 位作者 张晓旭 陈畅 吴传鸿 高健 段飞鹏 田朋朋 李韶菁 颜天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3期394-398,共5页
目的:观察高良姜素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ATP酶的影响,探讨高良姜素通过干预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发挥缺血性脑卒中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两大组,即术前给药组和术后给药组,每大组中又分... 目的:观察高良姜素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ATP酶的影响,探讨高良姜素通过干预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发挥缺血性脑卒中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两大组,即术前给药组和术后给药组,每大组中又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银杏叶提取物EGb761组(mg·kg-1)及高良姜素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 mg·kg-1),每组10只。大鼠行中动脉栓塞手术前15 min或者术后6 h灌胃给药或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手术后24 h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制备缺血侧脑组织线粒体悬液,并对其Na+-K+ATP酶,Ca2+-ATP酶,Mg2+-ATP酶,Ca2+-Mg2+ATP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高良姜素中剂量和高剂量组,Na+-K+ATP和Ca2+-Mg2+ATP酶活性均有明显提高(P<0.05),低剂量组酶活性无明显改变;相比较,Ca2+-ATP酶,Mg2+-ATP酶活性各组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别。结论:高良姜素能明显提高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线粒体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缓解缺血脑细胞的能量代谢障碍,是其发挥脑缺血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素 缺血性脑卒中 线粒体 能量代谢 Na+-K+ATP酶 ca2+-mg2+AT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拉嗪对山羊不同脑区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高利 张宇 +7 位作者 魏成威 刘子睿 吴越 于东序 刘沫 姜仁礼 李欣然 王冠颖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0-92,共3页
为研究噻拉嗪对山羊不同脑区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噻拉嗪麻醉山羊的中枢作用机制。试验将25只山羊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诱导组、麻醉组、恢复Ⅰ组和恢复Ⅱ组共5组。对照组肌肉注射生理盐水10 m L,试验组肌肉注... 为研究噻拉嗪对山羊不同脑区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噻拉嗪麻醉山羊的中枢作用机制。试验将25只山羊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诱导组、麻醉组、恢复Ⅰ组和恢复Ⅱ组共5组。对照组肌肉注射生理盐水10 m L,试验组肌肉注射噻拉嗪12.8 mg/kg体重。10 min后、山羊倒地、翻正反射消失后、翻正反射恢复后和翻正反射恢复后6 h断头取脑组织,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山羊各脑区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结果大脑皮质、丘脑的Na+-K+-ATP酶活性分别较对照组降低30.1%和21.9%(P<0.01);大脑皮质、海马、丘脑、小脑和脑干内Ca2+-Mg2+-ATP酶活性分别较对照组降低36.5%、38.6%、35.1%、36.9%和37.9%(P<0.01)。恢复Ⅰ组和恢复Ⅱ组两种ATP酶活性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噻拉嗪通过大脑皮质和丘脑Na+-K+-ATP酶及大脑皮质、海马、丘脑、小脑和脑干内Ca2+-Mg2+-ATP酶活性作用的改变起麻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噻拉嗪 NA+-K+-ATP酶 ca2+-mg2+-AT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抗运动性疲劳效果与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建治 周福波 +1 位作者 杨静 米彦军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8期980-982,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姜黄抗运动性疲劳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灌胃给予不同剂量姜黄30d后,进行小鼠爬杆实验、耐缺氧实验和大鼠骨骼肌收缩力学实验,并测定大鼠比目鱼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Ca2+-Mg2+-ATP酶活性。结果姜黄能明显... 目的研究中药姜黄抗运动性疲劳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灌胃给予不同剂量姜黄30d后,进行小鼠爬杆实验、耐缺氧实验和大鼠骨骼肌收缩力学实验,并测定大鼠比目鱼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Ca2+-Mg2+-ATP酶活性。结果姜黄能明显延长小鼠爬杆时间、增强耐缺氧能力,可使大鼠骨骼肌收缩力增强,SOD和Ca2+-Mg2+-ATP酶活性增强、MDA值降低。结论姜黄在增加机体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抵抗疲劳产生和加速疲劳消除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 抗疲劳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ca2+-mg2+-AT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ATP酶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单热爱 占丽芳 +2 位作者 周树保 温小平 邹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9-610,共2页
目的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HH40)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HH404ml/kg组(C组)和HH408ml/kg组(D组)。采用大... 目的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HH40)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HH404ml/kg组(C组)和HH408ml/kg组(D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C、D组分别于舌下静脉输注HH404、8ml/kg。再灌注24h后检测缺血区脑组织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结果 C组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 HH404ml/kg使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区脑组织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增高,从而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 Na+-K+-ATPase ca2+-mg2+-ATP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醛对小鼠认知与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11
作者 张黎 李娜 +3 位作者 梁明辉 王春华 刘特 叶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85-888,共4页
目的:研究长时间接触甲醛小鼠认知与运动功能的改变,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健康昆明种小鼠48只,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小鼠分为对照组(n=12)和甲醛染毒组(n=36),染毒组浓度分别是21.0mg.m-3(1/24LC50)、42.0mg.m-3(1/12LC50)... 目的:研究长时间接触甲醛小鼠认知与运动功能的改变,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健康昆明种小鼠48只,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小鼠分为对照组(n=12)和甲醛染毒组(n=36),染毒组浓度分别是21.0mg.m-3(1/24LC50)、42.0mg.m-3(1/12LC50)和84.0mg.m-3(1/6LC50),每组12只。采用静式吸入染毒,每天2h,每周6d,染毒12周,对照组吸入正常空气。染毒前和染毒第4、8和12周,进行小鼠的认知与运动功能的测试。染毒结束后处死小鼠,检测脑组织琥珀酸脱氢酶(SDH)、Na+-K+ATPase及Ca2+-Mg2+ATPase活性。结果:在主动逃避实验中,第12周时高剂量组小鼠主动逃避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在被动刺激实验中,第12周时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被动逃避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并且随着染毒时间的推移,小鼠被动逃避时间也发生变化,第12周时高剂量组小鼠所需时间明显长于第4和8周时所需时间(P<0.05)。各染毒组小鼠脑组织SDH含量均下降,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毒组小鼠脑组织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均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鼠长时间接触甲醛可引起认知与运动功能的下降及脑组织细胞代谢水平改变,提示脑组织细胞代谢水平的改变可能是小鼠认知与运动功能下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认知 琥珀酸脱氢酶 Na+-K+ATP酶 ca2+-mg2+AT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对大鼠海马神经元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彤 曹馨方 +12 位作者 陈希 陈蕊 刘沫 张宇 魏成威 吴越 于东旭 刘子睿 姜仁礼 李欣然 王冠颖 肖建华 高利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13,共4页
本试验研究不同浓度氯胺酮对大鼠海马神经元ATP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氯胺酮的中枢麻醉机制。体外培养怀孕16-18 d的胎鼠神经细胞,至第8天直接给予3种不同浓度的氯胺酮,使用超微量ATP酶测定试剂盒,检测胎鼠海马中ATP酶的活力。结果显示,... 本试验研究不同浓度氯胺酮对大鼠海马神经元ATP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氯胺酮的中枢麻醉机制。体外培养怀孕16-18 d的胎鼠神经细胞,至第8天直接给予3种不同浓度的氯胺酮,使用超微量ATP酶测定试剂盒,检测胎鼠海马中ATP酶的活力。结果显示,海马中Na+-K+-ATP酶和Ca2+-Mg2+-ATP酶的活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并且这种抑制作用的程度具有剂量依赖的趋势。据此推测氯胺酮的麻醉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中Na+-K+-ATP酶和Ca2+-Mg2+-ATP酶的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麻醉 NA+-K+-ATP酶 ca2+-mg2+-AT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