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肺癌自身抗体的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一代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1
作者 孙琳歌 苏皎 +3 位作者 刘艳君 代丽萍 陈瑞英 欧阳松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5-1332,共8页
目的探讨影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一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构建对应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方法选取220例接受埃克替尼治疗的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154例)和... 目的探讨影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一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构建对应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方法选取220例接受埃克替尼治疗的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154例)和验证组(66例)。Cox回归分析训练组患者影响一代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绘制校准曲线、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验证模型效能。结果训练组客观缓解率为35.71%,疾病控制率为77.2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2.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8个月,2年总生存率为66.23%,无进展生存率为42.2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转移、骨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治疗后p53、p53差值、治疗后癌症抗原基因(CAGE)、CAGE差值均与PFS相关(P<0.05)。LASSO回归筛选出4个预测变量,经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NLR、p53差值、CAGE差值是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一代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校准曲线经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429,P=0.351);ROC曲线结果显示,训练组列线图模型预测靶向治疗效果的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77.53%,曲线下面积(AUC)为0.864,验证组灵敏度为74.08%,特异度为71.43%,AUC为0.835。结论肺癌自身抗体p53差值、CAGE差值及TNM分期、NLR是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一代EGFR-TKI靶向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基于p53、CAGE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自身抗体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 晚期肺腺癌 靶向治疗 列线图模型 egfr-TK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通过抑制肿瘤干细胞特性延缓EGFR-TKI耐药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磊 李振祥 +2 位作者 李洋 王海永 林家茂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2,共6页
如何延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获得性耐药已成为当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热点和难点。肿瘤干细胞(CSC)是肿瘤起始的关键细胞,CSC在EGFR-TKI耐药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初步研究发现中药能够抑制CSC特性延... 如何延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获得性耐药已成为当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热点和难点。肿瘤干细胞(CSC)是肿瘤起始的关键细胞,CSC在EGFR-TKI耐药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初步研究发现中药能够抑制CSC特性延缓EGFR-TKI耐药,但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通过梳理EGFR-TKI耐药的中医证治,结合近年来中药干预CSC延缓EGFR-TKI耐药的研究,探讨中药通过抑制CSC特性延缓EGFR-TKI耐药的可能相关分子通路及作用机制,以期拓展中医药联合靶向治疗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CSC) 中医药 非小细胞肺癌(NSCLC)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过表达犬EGFR蛋白的MDCK细胞的建立及其对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3
作者 杨迪 黄玲巍 +2 位作者 杨雅雯 乔自林 王家敏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3-230,共8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许多实体肿瘤中过度表达,建立稳定过表达犬EGFR蛋白的MDCK细胞株,有利于为研究犬或人类肿瘤疾病提供良好的细胞模型和研究基础。首先制备目的片段以构建EGFR基因过表达载体,与慢病毒包装载体共同转染至293T细胞...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许多实体肿瘤中过度表达,建立稳定过表达犬EGFR蛋白的MDCK细胞株,有利于为研究犬或人类肿瘤疾病提供良好的细胞模型和研究基础。首先制备目的片段以构建EGFR基因过表达载体,与慢病毒包装载体共同转染至293T细胞中,48 h后提取上清液经纯化获得EGFR基因过表达慢病毒液。将其转染至MDCK细胞中,经嘌呤霉素筛选和单细胞克隆后观察感染效率,RT-qPCR和Western Blot、间接免疫荧光分别检测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建立EGFR蛋白过表达MDCK细胞株。使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过表达及对照细胞株的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犬EGFR基因位于18号染色体,由编码跨膜糖蛋白的30个外显子组成。经反应体系,PCR产物交换入线性化表达载体,获得了阳性转化子8个,大小为738 bp。所获EGFR基因过表达慢病毒滴度为3.5×10^(8 )TU/mL。转染MDCK细胞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效果显著,经检测EGFR基因及其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量显著升高。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显示,EGFR在细胞中表达明显增强。过表达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显著上升,且在G2/M期发生阻滞。成功建立一株稳定的犬EGFR过表达MDCK细胞株,犬EGFR的过表达催化了细胞分裂,使DNA复制加快,同时刺激了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肾细胞系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慢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EGFR-TKI耐药性机制及联合用药治疗的策略 被引量:4
4
作者 周建宇 秦晓红 米立志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0-179,共10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参与如细胞的增殖、分裂和分化等生理过程,并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中,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参与如细胞的增殖、分裂和分化等生理过程,并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中,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取得了显著疗效。然而,伴随着EGFR T790M等突变的出现,患者会对第一代和第二代EGFR-TKI治疗产生耐药性。为此,开发的以奥希替尼(Osimertinib)为代表的第三代EGFR-TKI,在治疗携带EGFR T790M突变患者的耐药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部分接受第三代EGFR-TKI治疗的患者仍会产生获得性耐药。目前,已知的耐药机制主要分为EGFR依赖型(EGFR自身激酶结构域突变)和EGFR非依赖型(异常旁路信号的激活、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组织学表型转变)两类。本文对EGFR及第三代EGFR-TKI药物结构、主要的耐药机制和耐药后的治疗策略进行了全面综述与总结,并对未来克服EGFR-TKI耐药性的可能方向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奥希替尼 耐药机制 联合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OX40/EGFR双特异性抗体的制备和活性鉴定
5
作者 晋瑞娜 边海波 +2 位作者 张晓敏 杨帆 王晚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6-301,共6页
目的构建同时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OX40的双特异性抗体,并在体外初步验证其对T细胞的特异性激活作用。方法构建抗OX40/EGFR双特异性抗体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293F细胞进行表达和纯化。构建外... 目的构建同时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OX40的双特异性抗体,并在体外初步验证其对T细胞的特异性激活作用。方法构建抗OX40/EGFR双特异性抗体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293F细胞进行表达和纯化。构建外源表达OX40和EGFR的HEK293T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双抗与靶蛋白表达细胞的结合活性。并利用Jurkat-OX40-NF-κB-GFP报告细胞,验证双特异性抗体对报告细胞的激活活性。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的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和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分泌,进一步验证抗OX40/EGFR双抗对原代T细胞的激活。结果成功构建并且纯化了抗OX40/EGFR双特异性抗体,并且验证了该双抗可以特异性地结合表达EGFR和OX40的HEK293T细胞。在表达EGFR的A549肺癌细胞介导的交联作用下,该双特异性抗体较OX40单抗更强地激活OX40-NF-κB报告细胞,并且促进PBMC分泌IL-2和IFN-γ细胞因子。结论抗OX40/EGFR双特异性抗体构建成功,可同时识别OX40和EGFR受体并激活肿瘤特异性T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40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双特异性抗体 癌症 T细胞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在女性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6
作者 孙光远 赵学维 +3 位作者 李兵 徐志飞 何金 刘惠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80-384,共5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女性肺癌发病率的明显增加引起人们的关注。本研究主要是以女性非小细胞肺癌为研究对象,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tor receptor,EGFR)在女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女性肺癌发病率的明显增加引起人们的关注。本研究主要是以女性非小细胞肺癌为研究对象,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tor receptor,EGFR)在女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女性NSCLC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指导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女性非小细胞肺癌手术病例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EGFR在女性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对比分析10例非恶性肺组织中EGFR的表达,用Cox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EG-FR在62例女性NSCLC中的表达率70.97%,在非恶性肺组织中均呈阴性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EGFR在女性腺癌的表达高于鳞癌(P<0.05),尤其在细支气管肺泡癌中的表达更高(P<0.05);EGFR表达与女性NSCLC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5);EGFR高表达的女性患者生存期短、预后差(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表明,患者术后生存时间与病理类型、淋巴结是否转移显著相关(P<0.05),腺癌、有淋巴结转移是患者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女性NSCLC中EGFR的表达与患者病理类型、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密切的关系,EGFR在女性NSCLC中高表达,可作为判断女性NSCLC病情进展及预后的重要指标,还对NSCLC女性患者的靶向治疗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非小细胞肺癌 女性 免疫组化 ENVISION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和VEGF在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3
7
作者 薄爱华 芦广萍 +1 位作者 闫爱春 雷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1324-1326,共3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up pactor,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alia endothelial grouth factor,VEGF)在乳腺癌中表达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乳腺癌标本86例、腺瘤46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EGFR和VEGF阳性...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up pactor,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alia endothelial grouth factor,VEGF)在乳腺癌中表达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乳腺癌标本86例、腺瘤46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EGFR和VEGF阳性表达率,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EGFR和VEGF在乳腺腺瘤中阳性率为13.04%(6/46)和34.78%(16/46);它们在乳腺癌中阳性率前者为56.98%(49/86),后者为54.65%(47/86),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它们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腺瘤中的阳性率(P<0.05);在浸润型癌组(含小叶癌或导管浸润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浸润型癌组(含小叶及导管内癌)。在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结论:EGFR和VEGF高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及转移有相关性,而且两者呈正相关。检测乳腺癌EGFR和VEGF对靶向化学治疗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腺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组织学亚型与EGFR突变及临床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0
8
作者 赵艳秋 刘杰 +4 位作者 刘瑞青 张建波 孙晓楠 王喻 李醒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肺腺癌患者组织学亚型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状态及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6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状态。手术标本的组织学亚型依据2004年WHO分类和2011年最新国际... 目的探讨肺腺癌患者组织学亚型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状态及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6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状态。手术标本的组织学亚型依据2004年WHO分类和2011年最新国际肺癌研究学会、美国胸科学会和欧洲呼吸学会(IASLC/ATS/ERS)分类方法进行分类。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肺腺癌亚型与EGFR突变状态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206例患者中EGFR的突变率为44.2%(91/206),其中女性(56.6%)、不吸烟患者(51.9%)具有更高的突变率。对122例混合性肺腺癌的组织学亚型分析发现,含非黏液性细支气管肺泡癌(非黏液性BAC)成分的腺癌比不含此成分的腺癌EGFR突变率更高(61.5%vs.38.6%,P=0.012),含有乳头状成分的腺癌倾向比不含此成分的腺癌突变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相反,含黏液性细支气管肺泡癌(黏液性BAC)成分的腺癌比不含此成分的腺癌EGFR突变率更低(13.3%vs.53.3%,P=0.004);依据2011年最新IASLC/ATS/ERS分类标准,EGFR突变率在乳头状为主型的腺癌中比浸润性黏液腺癌和实体型为主的腺癌高(P=0.057)。结论在肺腺癌中,EGFR突变状态与组织学亚型、性别、吸烟史相关。女性、不吸烟患者、混合有非黏液性BAC成分和以乳头状成分为主的腺癌都可以预测高EGFR突变率,而含黏液性BAC成分的腺癌突变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腺癌 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月敏 徐建明 +6 位作者 廖国清 李晓兵 王岩 李明颖 曹阳 李志强 葛飞娇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目的: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水平与各种主要临床病理学预后因子及长期生存的关系。方法:选取解放军307医院和301医院第二附属医院6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石腊... 目的: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水平与各种主要临床病理学预后因子及长期生存的关系。方法:选取解放军307医院和301医院第二附属医院6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石腊包埋肿瘤标本,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直肠癌肿瘤标本中EGFR的表达。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判断EGFR表达与临床病理学指标之间的关系;通过多因素分析(COX模型)判断EGFR表达水平与患者总生存期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肿瘤组织EGFR的阳性表达率为69%。T3期肿瘤EGFR阳性表达明显多于T1和T2期(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者EGFR阳性表达明显多于无转移者(P<0.05),有远处转移者EGFR阳性表达明显多于无远处转移者(P<0.05);EGFR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原发部位、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等均无明显相关性。EGFR表达水平与患者总生存期无明显相关。结论:结直肠癌组织EGFR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相关,与患者总生存期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TNM分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测序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的比较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永文 刘红雨 +4 位作者 李颖 王玉丽 王竞 陈军 周清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1255-1259,共5页
背景与目的以厄洛替尼(Erlotinib)为代表的小分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已经取得很好的疗效。许多研究发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疗效密... 背景与目的以厄洛替尼(Erlotinib)为代表的小分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已经取得很好的疗效。许多研究发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疗效密切相关。本研究目的是通过比较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DNA测序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的一致性,建立适用于临床的EGFR基因突变检测方法。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及DNA测序法检测103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的EGFR外显子19和21的基因突变,结果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两种方法对EGFR外显子19和21的基因突变的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且荧光定量PCR法比测序法更快捷和灵敏。结论与测序法相比,荧光定量PCR更适用于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突变 荧光定量PCR DNA测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测序法与蝎形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检测肺癌小活检标本EGFR基因突变的比较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赵婧雅 王笑影 +6 位作者 曾海英 黄洁 洪群英 叶欣 朱冠山 侯英勇 张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6-113,共8页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的突变状态与肺癌患者应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的疗效密切相关。目前,临床上缺乏统一的方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的突变状态与肺癌患者应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的疗效密切相关。目前,临床上缺乏统一的方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本研究旨在探讨直接测序法与蝎形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scorpions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scorpions ARMS法)在检测肺癌临床活检小标本EGFR突变时敏感性的差异,以及相关靶向治疗疗效的分析。方法:采用直接测序法和ARMS法共同检测168例石蜡包埋肺癌标本,并随访评估其中行靶向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标本80例中,直接测序法与ARMS法所检出的突变阳性率分别为18.8%和25.0%,敏感性分别为71.4%和9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活检小标本88例中,直接测序法与ARMS法所检出的突变阳性率分别为19.3%和42.0%,敏感性分别为42.5%和92.5%,前者均显著低于后者(P<0.01)。靶向治疗疗效方面,直接测序法与ARMS法野生型患者客观缓解率(objectiveresponse rate,ORR)分别为26.3%和3.8%,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而在小活检标本中,直接测序法野生型患者ORR达32.0%。直接测序法野生型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4.0个月,明显长于ARMS法野生型患者的1.5个月(P<0.05)。结论:对活检小标本而言,ARMS法较直接测序法的敏感性更高,其检测结果与临床疗效的一致性更好,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等小标本EGFR突变检测更适合用ARMS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突变 活检标本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bl、Cbl-b和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 被引量:6
12
作者 焦昕 金波 +4 位作者 曲秀娟 闫顺朝 侯科佐 刘云鹏 胡雪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512-517,共6页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与肺癌的发展密切相关,其功能受泛素连接酶(Casitas B-lineage lymphoma,Cbl)家族调节,本研究旨在探讨c-Cbl、Cbl-b和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与肺癌的发展密切相关,其功能受泛素连接酶(Casitas B-lineage lymphoma,Cbl)家族调节,本研究旨在探讨c-Cbl、Cbl-b和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预后判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组织微阵列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94例NSCLC组织中c-Cbl、Cbl-b、EGFR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c-Cbl、Cbl-b和EGF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9%(29/94)、84.0%(79/94)和60.6%(57/94)。c-Cbl、Cbl-b蛋白表达与年龄、病理类型、TNM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及吸烟史无关。EGFR、c-Cbl、Cbl-b的表达与患者的总生存无明显相关。亚组分析显示,在EGFR阳性组患者中,c-Cbl阳性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明显优于c-Cbl阴性组的患者(P=0.014)。结论检测c-Cbl蛋白的表达水平可能有助于预测EGFR阳性NSCLC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C-CBL CBL-B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TKIs一线治疗EGFR敏感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何昊 杨镇洲 +5 位作者 李钱 张志敏 蓝保华 肖何 吴艳 李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61-765,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EGFR-TKIs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敏感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10-2013年本院接受EGFR-TKIs一线治疗,并获得中国癌... 目的探讨影响EGFR-TKIs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敏感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10-2013年本院接受EGFR-TKIs一线治疗,并获得中国癌症基金会赠药的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患者114例。应用COX回归分析接受厄洛替尼/吉非替尼治疗后,影响患者脑转移进展发生和1、2、3年生存的预后因素,并进一步应用Kaplan-Meier法比较19和21外显子突变患者脑转移中位进展时间(time to neurological progression,n TTP)的差异。结果 114例患者中,17例治疗前即存在脑转移,14例在TKIs治疗期间出现脑转移,77.4%(24/31)在随访截止前出现脑转移进展。单因素分析显示:接受EGFR-TKIs治疗后,年龄<60岁和≥60岁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0.15%、78.50%、63.30%和92.05%、57.90%、28.40%(P=0.038);曾接受和未接受手术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2.90%、86.45%、48.90%和90.85%、61.65%、27.30%(P=0.034);无和有骨转移患者6、12、18个月脑转移进展发生率分别为3.40%、4.55%、10.90%和3.00%、11.70%、23.60%(P=0.046)。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是EGFR-TKIs治疗中的独立死亡风险因素(P=0.024);19和21外显子突变患者n TTP分别为18.3个月和13.0个月(P=0.276)。结论 <60岁的EGFR敏感突变NSCLC患者接受TKIs治疗具有更低死亡风险,而合并骨转移者易发生脑转移,其中19外显子缺失突变脑转移患者具有更能从TKIs治疗获益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egfr敏感突变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67、EGFR、p53及RARβ在口腔鳞癌化疗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评价 被引量:15
14
作者 邱嘉旋 魏军水 +1 位作者 朱声荣 曹钟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PF方案(DDP+5-Fu)新辅助化疗前后口腔鳞癌细胞中Ki-67、EGFR、p53及RARβ表达状况,评价新辅助化疗PF方案对口腔鳞癌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F方案新辅助化疗前后20例口腔鳞癌细胞中Ki-67、E... 目的:通过检测PF方案(DDP+5-Fu)新辅助化疗前后口腔鳞癌细胞中Ki-67、EGFR、p53及RARβ表达状况,评价新辅助化疗PF方案对口腔鳞癌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F方案新辅助化疗前后20例口腔鳞癌细胞中Ki-67、EGFR、p53及RARβ的表达状况。结果:新辅助化疗前后口腔鳞癌细胞中Ki-67、EGFR、p53及RARβ表达变化显著,Ki-67、EGFR、p53分别由化疗前的75.0%、45.0%、40.0%降到化疗后的35.0%、15.0%、10.0%;RARβ由化疗前25.0%升至化疗后60.0%,P<0.05。EGFR、RARβ在新辅助化疗前后两组等级资料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后,口腔鳞癌细胞中Ki-67表达明显减少,表明PF新辅助化疗能有效抑制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活性;下调EGFR、抑制p53基因突变及上调RARβ表达是其作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新辅助化疗 KI-67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P53 维甲酸受体-β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K与EGFR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志培 姜涛 +8 位作者 邓迎春 王鹏 汪建 谷仲平 韩勇 王英禹 赵晋波 常智杰 李小飞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983-988,共6页
背景与目的NOK是新近发现的属于RPTKs家族成员癌基因,可促进细胞转化、肿瘤发生、侵袭和转移,但NOK蛋白缺乏膜受体结构,通过何种胞膜受体传导信号而被激活及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检测NOK和EGFR蛋白在NSCL... 背景与目的NOK是新近发现的属于RPTKs家族成员癌基因,可促进细胞转化、肿瘤发生、侵袭和转移,但NOK蛋白缺乏膜受体结构,通过何种胞膜受体传导信号而被激活及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检测NOK和EGFR蛋白在NSCLC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病理分类、分级和TNM分期关系以及NOK与EGFR表达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NOK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nsion法检测NOK和EGFR在155例NSCLC中的表达,用统计学分析表达差异性和蛋白间的相关性。结果NOK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胞质中,EGFR定位于胞膜和胞质中。NOK、EGFR蛋白在鳞癌、腺癌中高表达,与相应正常组织表达相比差异明显(P<0.001)。鳞癌、腺癌组间相比NOK、EGFR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99;P=0.23),但NOK、EGFR在鳞癌、腺癌不同病理分级和TNM不同分期中的表达差异明显(P<0.01)。NOK、EGFR在总的NSCLC及其组织分类的鳞癌、腺癌中的表达率和阳性强度存在相关性(P<0.001),相关系数rs分别为0.742、0.722、0.756。结论NOK在NSCLC中高表达,表达的高低与病理分级及TNM分期有关,可能与NSCLC的发生发展有关;NOK与EGFR蛋白在NSCLC及其组织分类中表达存在很好的相关性,NOK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与EGFR有关,这为进一步研究NOK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NOK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和K-ras基因突变与蛋白表达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栾焕玲 孙蕾娜 +3 位作者 董娜 郭燕 孙保存 战忠利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86-491,共6页
背景与目的:当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靶向治疗已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的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NSCLC患者中EGFR基因和K-ras(Kirsten rat sarc... 背景与目的:当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靶向治疗已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的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NSCLC患者中EGFR基因和K-ras(Kirsten rat sarcoma viral oncogene)基因突变的情况,分析其与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对吉非替尼(gefitinib)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00例NSCLC患者新鲜组织,采用基因测序法检测EGFR及K-ras基因突变的状态;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GFR和K-ras蛋白的表达。结果:200例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率为33%,主要发生在19号和21号外显子;K-ras基因突变率为5.5%,主要位于第12密码子;不存在同时携带有EGFR和K-ras两种基因突变的病例。腺癌尤其是含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病理分型的患者、非吸烟患者和女性患者EGFR突变率较高。EGFR蛋白表达阳性率为16%,与总的EGFR突变无关(P>0.05),但与19号外显子突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ras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2.5%,与K-ras基因突变无关(P>0.05)。15例携带有EGFR基因突变的NSCLC患者服用吉非替尼,12例(其中8例为EGFR蛋白表达阴性)有效。结论:EGFR蛋白表达与EGFR基因19号外显子突变具有一定相关性;联合检测EGFR和K-ras基因突变可用来筛选对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治疗敏感的人群,并预测吉非替尼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K-RAS 基因突变 非小细胞肺癌 蛋白表达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EGFR的干扰RNA对卵巢癌耐药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娇 陈爱平 +1 位作者 戚玉言 王斌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9-623,共5页
目的:探讨RNA干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表达对多药耐药卵巢癌细胞株SKOV3/DDP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携带EGFR小发夹干扰RNA(small hairpin RNA,shRNA)的重组表达载体(pEGFR-shR-NA),脂质体法转染... 目的:探讨RNA干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表达对多药耐药卵巢癌细胞株SKOV3/DDP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携带EGFR小发夹干扰RNA(small hairpin RNA,shRNA)的重组表达载体(pEGFR-shR-NA),脂质体法转染入SKOV3/DDP细胞,同时设未转染对照组和非特异性干扰质粒Ctrl-shRNA对照组。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转染后SKOV3/DDP细胞内EGF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EGFR沉默后SKOV3/DDP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的变化。结果:与转染对照质粒组相比,转染pEGFR-shRNA组细胞EGF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受抑制(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顺铂作用24 h后,pEGFR-shRNA转染组细胞周期分布发生明显改变,与对照组和Ctrl-siR-NA组相比,G0/G1期细胞比例和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而S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1);凋亡率显著升高。结论:靶向EGFR的干扰RNA可抑制SKOV3/DDP细胞中EGFR的表达,调节耐药细胞周期,促进耐药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RNA干扰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芯片宫颈癌中EGFR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18
作者 周素英 张品南 +4 位作者 潘丹 夏作利 陈艳梅 冯国飞 郭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9期2010-2012,I0009,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特点及其对宫颈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潜在意义。方法:构建含有80例宫颈癌标本的组织芯片,En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癌及癌旁组织中EGFR的表达,并分析EGFR的表达与各种宫颈癌临床病理学特征... 目的:探讨宫颈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特点及其对宫颈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潜在意义。方法:构建含有80例宫颈癌标本的组织芯片,En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癌及癌旁组织中EGFR的表达,并分析EGFR的表达与各种宫颈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EGFR在宫颈癌旁组织中呈少量表达或不表达,在宫颈癌中的表达率为94.8%,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在宫颈癌的组织中EGFR的过表达,与不同年龄无统计学差异,而与不同肿瘤的大小、组织类型、病理分级、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5;P<0.01;P<0.05;P<0.05)。结论:EGFR的表达参与宫颈癌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检测宫颈癌中的EGFR,可作为宫颈癌预后,筛选高危转移患者的有效指标,并且值得进一步以它作为宫颈癌靶向治疗新的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中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亚力 李琦 +4 位作者 李向红 韩为东 郝好杰 司义玲 伍志强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7-553,共7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酪氨酸激酶域体细胞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敏感性密切相关。文章分析和检测本院75例非小细胞肺癌、10例乳腺癌患者石蜡包埋标本EGFR基因突变状况。采用PCR技术进行EGFR基...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酪氨酸激酶域体细胞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敏感性密切相关。文章分析和检测本院75例非小细胞肺癌、10例乳腺癌患者石蜡包埋标本EGFR基因突变状况。采用PCR技术进行EGFR基因19和21外显子突变分析。结果显示:75例NSCLC患者中有13例(13/75,17.33%)酪氨酸激酶域存在体细胞突变。其中7例(7/75,9.33%)为19外显子缺失突变,6例(6/75,8%)为21外显子替代突变(2573T>G,L858R)。病理分型显示,腺癌突变率高于其他几种类型NSCLC。乳腺癌患者均为免疫组化HER-2阳性女性,EGFR基因的19、21外显子中未见突变发生。中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总突变率高于高加索人种,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突变率高,提示肺腺癌的患者突变率高可能在吉非替尼的治疗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吉非替尼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扇贝(Chlamys farreri)多肽通过EGFR抑制受紫外线B(UVB)诱导的HaCaT细胞凋亡 被引量:4
20
作者 樊洁 王岩 +2 位作者 孙秀萍 韩彦弢 王春波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8-334,共7页
利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检测紫外线B(UVB)辐射诱导HaCaT细胞凋亡率。结果表明,扇贝多肽(Polypeptide from Chlamys farreri,PCF)可以剂量依赖性抑制UVB诱导的HaCaT细胞凋亡;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AG1478能明显抑制UVB诱导的... 利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检测紫外线B(UVB)辐射诱导HaCaT细胞凋亡率。结果表明,扇贝多肽(Polypeptide from Chlamys farreri,PCF)可以剂量依赖性抑制UVB诱导的HaCaT细胞凋亡;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AG1478能明显抑制UVB诱导的HaCaT细胞凋亡。采用3’-RACE法构建EGFR的cDNA片段,克隆测序检测突变位点。结果表明,UVB照射后EGFR发生碱基突变A→G,A→G,T→C,G→A,G→A;预加入5.69mmol/L的PCF,产生部分抗突变作用,1,2,3突变位点处未发生碱基的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贝多肽(Polypeptide from CHLAMYS farreri PCF) 紫外线B(UVB)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基因突变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