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肾透明细胞癌中EGFRvⅢ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段小艺 王健生 +1 位作者 张明鑫 夏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1-442,449,共3页
目的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EGFRvⅢ)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图像分析法检测80例肾透明细胞癌和24例正常肾组织中EGFRvⅢ的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EGFRvⅢ)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图像分析法检测80例肾透明细胞癌和24例正常肾组织中EGFRvⅢ的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正常肾组织EGFRvⅢ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6%、8%。通过半定量分析,二者EGFRvⅢ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48.49±13.05和155.65±14.8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3,P=0.04);男、女患者EGFRvⅢ的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49.01±13.70和147.40±11.76,二者无显著性差异(t=0.54,P=0.59);EGFRvⅢ表达与年龄无显著相关性(r=0.01,P=0.92)。结论EGFR-vIII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存在高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型突变体(egfrv) 肾透明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EGFRvⅢ包裹液态氟碳的高分子纳米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靶向能力的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何燕琼 刘双 +5 位作者 景珅 何雨佳 张娜 刘旭杰 王志刚 彭志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9-44,共6页
目的制备靶向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突变体Ⅲ(EGFRvⅢ)并包裹液态氟碳高分子纳米球,评价其性质和体外靶向结合能力。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验证抗EGFRvⅢ单克隆抗体(4G1)的特异性;双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包裹液态氟碳的高分子... 目的制备靶向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突变体Ⅲ(EGFRvⅢ)并包裹液态氟碳高分子纳米球,评价其性质和体外靶向结合能力。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验证抗EGFRvⅢ单克隆抗体(4G1)的特异性;双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包裹液态氟碳的高分子纳米球(P-NPs),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及分布;激光粒径仪检测其粒径及电位;碳二亚胺法耦联4G1制备P-NPs-4G1,流式细胞术观察二者连接情况;超声观察其体外经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致相变后的表现;流式细胞术和共聚焦显微镜检测P-NPs-4G1体外靶向结合能力。结果 P-NPs-4G1粒径为(563.8±60.3)nm,Zeta电位为(-32.4±3.37)mV;4G1与P-NPs的连接率为(97.37±1.57)%;P-NPs-4G1在体外经LIFU辐照后可增强其显像效果;体外靶向实验证实P-NPs-4G1可与F98__(npEGFRvⅢ)(EGFR-/EGFRvⅢ+)细胞特异性结合,且不与F98EGFR(EGFR+/EGFRvⅢ-)细胞结合。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P-NPs-4G1,经体外LIFU辐照后可显著增强超声显像效果,同时可与F98npEGFRvⅢ细胞特异性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学 造影剂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突变体 液态氟碳 纳米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EGFRvⅢ/EGFR单抗9B9的制备和鉴定
3
作者 高慧萍 蒋华 +1 位作者 王华茂 李宗海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1-395,共5页
目的:制备抗EGFRvⅢ/EGFR单克隆抗体,并探讨其对人肝癌细胞株Huh7-EGFRvⅢ和表皮癌细胞系A431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稳转细胞株3T3-EGFRvⅢ免疫BALB/c小鼠,免疫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ELISA法筛选出EGFR... 目的:制备抗EGFRvⅢ/EGFR单克隆抗体,并探讨其对人肝癌细胞株Huh7-EGFRvⅢ和表皮癌细胞系A431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稳转细胞株3T3-EGFRvⅢ免疫BALB/c小鼠,免疫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ELISA法筛选出EGFRvⅢ阳性的克隆株并命名为9B9。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鉴定9B9抗体与EGFRvⅢ/EGFR抗原结合的特性。建立裸鼠人肝细胞癌和表皮细胞癌移植瘤模型,分别腹腔注射PBS、西妥昔单抗和9B9抗体,比较它们对各移植瘤模型的抑瘤效果。结果:通过杂交瘤制备单克隆抗体技术筛选获得一株单抗9B9,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其既能识别EGFRvⅢ又能识别EGFR。9B9抗体和西妥昔单抗对人肝癌细胞Huh7-EGFRvⅢ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46%和42%,对人表皮细胞癌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86%和85%。结论:制备获得的单克隆抗体9B9可显著抑制裸鼠人肝细胞癌以及表皮细胞癌移植瘤的生长,具有与西妥昔单抗相似的抑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三型突变体 单克隆抗体 肝肿瘤 表皮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EGFRv Ⅲ-CAR的构建及体外活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高蕊 詹杜清 +5 位作者 杜明明 张芸 董欣 祝婧雯 杨扬 林海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1-228,共8页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T,CAR-T),是通过体外激活和扩增肿瘤特异或非特异性杀伤细胞达到抗肿瘤效果,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构建靶向EGFRⅢ(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var...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T,CAR-T),是通过体外激活和扩增肿瘤特异或非特异性杀伤细胞达到抗肿瘤效果,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构建靶向EGFRⅢ(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variant III)的嵌合抗原受体(CAR)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利用慢病毒感染并筛选能够稳定表达该嵌合抗原受体的Jurkat细胞系。通过EGFRvⅢ分子刺激、与U87MG细胞共培养的方式检测细胞系的活化状况。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p CDH-EGFRvⅢsc Fv-CAR-cop GFP-T2A-puro慢病毒表达重组质粒,并筛选出可稳定表达EGFRⅢ-CAR的Jurkat细胞系。CCK-8法检测显示,EGFRvⅢ分子刺激12 h的Jurkat-CAR细胞增殖率约是对照组的1.36倍(P<0.05);ELISA法检测显示,与U87MG细胞共孵育后,细胞上清中IL-2的浓度约是单独培养分泌在上清中IL-2的1.625倍(P<0.01)。以上结果表明,稳定表达CAR的jurkat细胞,可以靶向性识别EGFRvⅢ分子及EGFRvⅢ阳性的靶细胞,并引起IL-2细胞因子释放,为后续临床细胞免疫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 egfrv 慢病毒 JURKA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vⅢ与成胶质细胞瘤的免疫治疗
5
作者 武俊超 鲁迪 韩双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1-446,共6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variantⅢ,EGFRvⅢ)是EGFR最常见的突变体,在30%成胶质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中表达。EGFRvⅢ源于外显子2~7的缺失导致了受体的组成性激活,与肿瘤的发生...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variantⅢ,EGFRvⅢ)是EGFR最常见的突变体,在30%成胶质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中表达。EGFRvⅢ源于外显子2~7的缺失导致了受体的组成性激活,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EGFRvⅢ独特的甘氨酸位点为靶向治疗提供了理想的分子靶点,针对EGFRvⅢ的免疫治疗策略在杀灭GBM细胞、抑制进展和侵袭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在价值,多肽/DC疫苗、治疗性抗体、小分子抑制剂、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等在实验室和临床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本文对EGFRvⅢ的特点及GBM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予以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型突变体 成胶质细胞瘤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Ⅲ型突变体在食管癌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敏 郭晓娟 +3 位作者 张红霞 郭佑民 王鹏 段小艺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29-734,共6页
背景与目的:已有研究显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及Ⅲ型突变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variant Ⅲ,EGFRv Ⅲ)在一系列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EGFR、EGFRvⅢ与食管癌的关系目前... 背景与目的:已有研究显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及Ⅲ型突变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variant Ⅲ,EGFRv Ⅲ)在一系列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EGFR、EGFRvⅢ与食管癌的关系目前尚未明确。本研究探讨EGFR及EGFRvⅢ与食管癌组织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66例人食管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EGFR及EGFRvⅢ表达,评价EGFR及EGFRvⅢ在食管癌患者的性别、年龄、TNM分期及病理分级等临床参数组的表达分布。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EGFR及EGFRvⅢ表达相关性。结果:免疫组化显示EGFR、EGFRvⅢ在肿瘤组织表达的平均灰度净值分别为25.4±3.2、22.5±4.2,在癌旁正常食管组织平均灰度净值分别为5.0±3.5、5.5±3.0,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0)。Western Blot显示EGFR、EGFRvⅢ在肿瘤组织表达的平均灰度净值分别为1.37±0.41、0.83±0.15,在瘤旁正常食管组织平均灰度净值分别为0.21±0.09、0.08±0.05,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生长方式方面EGFR、EGFRvⅢ的表达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在TNM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方面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免疫组化检测两蛋白表达净灰度值相关系数r为0.701(P<0.0001),Western Blot检测两种蛋白表达相关系数r为0.556(P=0.031)。两种研究方法均提示EGFR与EGFRvⅢ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成较好线性正相关性。结论:EGFRvⅢ在食管癌特异性表达,EGFR与EGFRvⅢ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呈线性正相关,提示EGFR与EGFRvⅢ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型突变体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的构建与初步筛选 被引量:4
7
作者 韩东刚 段小艺 +3 位作者 郭佑民 周琦 王全颖 杨广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构建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EGFRvⅢ)特异性单链抗体库,从中筛选抗EGFRvⅢ特异性单链抗体。方法用pep-3偶联载体蛋白OVA,然后免疫BALB/c小鼠从脾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重链(VH)和轻链(VL)的可变区基因片段... 目的构建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EGFRvⅢ)特异性单链抗体库,从中筛选抗EGFRvⅢ特异性单链抗体。方法用pep-3偶联载体蛋白OVA,然后免疫BALB/c小鼠从脾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重链(VH)和轻链(VL)的可变区基因片段。将两基因片段由编码(Gly4Ser)3的linker连在一起,并克隆入噬菌体展示表达载体pCANTAB5E中,电转化至E.coliTG1,经辅助噬菌体超感染,构建噬菌体单链抗体库。以pep-3-BSA为抗原对所建抗体库进行4轮亲和筛选,用ELISA鉴定抗体与EGFRvⅢ结合的特异性。结果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RT-PCR方法扩增的抗体VH和VL基因片段大小约350和320bp,与预期理论值相符。经重组PCR得到大小约780bp的ScFv基因片段。ScFv基因片段经双酶切后成功定向克隆到噬菌粒载体,回收后构建成库容量为5.0×106的噬菌体抗体库,噬菌体滴度为3.0×104pfu/ml。通过亲和筛选使抗EGFRvⅢ噬菌体单链抗体得到富集,第4轮为第1轮的56倍。在E.coliHB2151中实现了单链抗体的可溶性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抗体相对分子质量为28000左右。ELISA测定结果显示该单链抗体具有结合EGFRvⅢ的特异性。结论成功构建了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筛选得到了抗EGFRvⅢ特异性噬菌体单链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技术 单链抗体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型突变体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过表达EGFR的Ⅲ型突变体的胶质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石玉生 林水苗 +2 位作者 邓晓刚 陈龙华 张兴梅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1-354,共4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过表达EGFR的Ⅲ型突变体(EGFRvⅢ)的U87人脑胶质瘤细胞(U87-EGFRvⅢ)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Res作用于U87-EGFRvⅢ或U87细胞,用MTT法检测Res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过表达EGFR的Ⅲ型突变体(EGFRvⅢ)的U87人脑胶质瘤细胞(U87-EGFRvⅢ)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Res作用于U87-EGFRvⅢ或U87细胞,用MTT法检测Res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作用,免疫印迹法检测Res作用后细胞内EGFRvⅢ的表达情况。结果:经不同浓度Res处理后的U87-EGFRvⅢ细胞和U87细胞均显示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P<0.05);流式细胞仪显示不同浓度Res对U87-EGFRvⅢ有促凋亡作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0μmol/L和200μmol/L Res的48 h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0.1%±0.8%、46.9%±1.2%;免疫印迹法显示Res作用后U87-EGFRvⅢ细胞内的EGFRvⅢ的表达量显著下降。结论:Res可诱导U87-EGFRvⅢ细胞凋亡、抑制其细胞增殖,并可使细胞内的EGFRvⅢ表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胶质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型突变体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胞外区的克隆表达和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兴梅 石玉生 刘忠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构建含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Ⅲ型突变体胞外区基因(vⅢECD)的重组质粒并进行表达和鉴定。方法应用PCR方法扩增EGFRvⅢ ECD片段,将其T-A克隆和测序,再将目的基因插入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4T-1中进行表达。采用双酶切鉴定插入序列的... 目的构建含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Ⅲ型突变体胞外区基因(vⅢECD)的重组质粒并进行表达和鉴定。方法应用PCR方法扩增EGFRvⅢ ECD片段,将其T-A克隆和测序,再将目的基因插入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4T-1中进行表达。采用双酶切鉴定插入序列的正确性,用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测序结果证实插入DNA序列与EGFR胞外区序列完全一致;双酶切鉴定表明,EGFRvⅢ ECD序列已经正确克隆到GST融合表达载体中。SDS-PAGE电泳显示融合蛋白在E.coli BL21(DE3)中以包涵体形式表达,重组融合蛋白GST-vⅢECD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15%以上。Western blotting分析证实重组融合蛋白可以被EGFR特异性抗体所识别。结论成功构建了融合表达载体(pGEX-4T-1/vⅢECD),并进行了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和鉴定,可进一步用于EGFRvⅢ功能及免疫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型突变体 胞外区 原核表达 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组化指标的表达与EGFR基因突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16
10
作者 邢舴 呼群 +3 位作者 苏乌云 赵海燕 王华 张称心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目的目前靶向治疗已经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EGFR)突变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但关于免疫组化相关指标与EGFR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文中旨在分析NSCLC组织中人类胸苷酸合成酶(TS)、切除修复互补交叉基因1(ERCC1)、β... 目的目前靶向治疗已经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EGFR)突变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但关于免疫组化相关指标与EGFR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文中旨在分析NSCLC组织中人类胸苷酸合成酶(TS)、切除修复互补交叉基因1(ERCC1)、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1(RRM1)的表达与EGFR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初诊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并行EGFR突变检测的336例肺癌患者,进行EGFR 29种基因突变检测,EGFR基因存在突变的患者则为突变组,而无基因突变的患者则为无突变组。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TS、ERCC1、β-tubulin-Ⅲ和RRM1蛋白的染色,比较2组肺癌组织中上述4种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突变组患者138例(41.07%),无突变组患者198例(58.93%)。突变组、无突变组患者TS和β-tubulin-Ⅲ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2%vs 39.39%、44.2%vs 60.1%,P<0.05)。EGFR突变与TS低表达、β-tubulin-Ⅲ低表达相关(r=-0.332、-0.157,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者EGFR突变的风险是男性患者2.109倍[OR=2.109、95%CI:1.268~3.509],腺癌患者EGFR突变的风险是腺鳞癌的24.265倍[OR=24.265,95%CI:3.508~167.845],鳞癌患者EGFR突变的风险是腺癌的15.2倍[OR=15.200,95%CI:4.480~51.569],肺穿刺患者EGFR突变发生是手术患者的2.364倍[OR=2.364,95%CI:1.266~4.413],TS低表达的患者EGFR突变的风险是高表达患者的6.171倍[OR=6.171,95%CI:3.145~12.109]。结论 NSCLC组织中TS和β-tubulin-Ⅲ的低表达可以提示EGFR基因的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人类胸苷酸合成酶 切除修复互补交叉基因1 β-微管蛋白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1 表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