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low-ECNN模型的小样本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1
作者 刘晓波 陈荣辉 +2 位作者 顾凯 任密蜂 韩晓明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36-1344,共9页
针对实际工业生产中滚动轴承的故障样本不足导致故障诊断不够准确的问题,将添加了高效通道注意力(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ECA)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即ECNN模型)与生成流(generative flow,Glow)模型相结合,提出了基于Glow-ECNN... 针对实际工业生产中滚动轴承的故障样本不足导致故障诊断不够准确的问题,将添加了高效通道注意力(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ECA)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即ECNN模型)与生成流(generative flow,Glow)模型相结合,提出了基于Glow-ECNN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连续小波变换将一维故障振动信号转换为包含时频特征信息的二维时频图像;然后,将时频图像输入Glow模型中进行数据增强,生成足量的且与原始时频图像具有相似分布的时频图像,并将生成时频图像与原始时频图像共同作为训练样本;最后,通过添加了ECA的ECNN模型对故障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小样本条件下对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准确率可以达到99%,所提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小样本 数据增强 卷积神经网络 Glow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相似性和增强注意力预测药物-靶标相互作用
2
作者 王伟 余梦雪 +5 位作者 孙斌 万仕彤 刘栋 周运 张红军 王鲜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07,共9页
在新药发现和药物重定位研究中,发现药物与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重要的研究内容.针对药物与靶标相互作用网络,提出一种基于多重相似性和增强注意力机制的图卷积神经网络模型(RSGCN)预测药物-靶标相互作用.首先,提出了多重相似性来捕捉... 在新药发现和药物重定位研究中,发现药物与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重要的研究内容.针对药物与靶标相互作用网络,提出一种基于多重相似性和增强注意力机制的图卷积神经网络模型(RSGCN)预测药物-靶标相互作用.首先,提出了多重相似性来捕捉网络结构特征,以充分利用节点间的直接或间接关系.然后,通过PCA降维减少相似性噪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最后,采用图卷积神经网络(graph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GCN)获得节点嵌入表示,并融入基于注意力的增强层,通过增强注意力机制获得节点间的注意力权重,能够高效地预测药物与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在黄金标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RSGCN模型具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卷积神经网络(GCN) 多重相似性 PCA 增强注意力机制 药物-靶标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角域重采样和特征强化的电机滚动轴承故障迁移诊断方法
3
作者 王攀攀 李兴宇 +1 位作者 张成 韩丽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905-3916,共12页
为了降低模型对数据的依赖,实现电机滚动轴承故障从恒转速工况到变转速工况的单源域迁移诊断,提出一种基于角域重采样和特征强化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不同转速工况下的时域振动信号进行角域重采样,降低由转速变化引起的时频分布差异... 为了降低模型对数据的依赖,实现电机滚动轴承故障从恒转速工况到变转速工况的单源域迁移诊断,提出一种基于角域重采样和特征强化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不同转速工况下的时域振动信号进行角域重采样,降低由转速变化引起的时频分布差异;然后,以协方差损失作为样本特征间的相似性度量,并借助领域对抗网络的思想,扩大不同类别特征间的距离,达到特征强化的目的;最后,利用源域振动数据(恒转速)训练后的卷积神经网络对变转速工况下的故障进行辨识,实现滚动轴承故障的跨转速迁移诊断。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完全不涉及目标域数据的情况下,仍能准确地进行故障分类,且其正确率高达97.29%,降低了模型对数据的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轴承故障 迁移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角域重采样 特征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注意力的冠脉造影图像血管增强CNN模型
4
作者 周鹏 汪光普 +3 位作者 高慧 秦泽伟 王硕 余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1,共9页
冠状动脉造影记录着血管随血液流动显影的动态过程。受心脏运动干扰,可能导致显影图像质量差,严重影响医生的诊断,同时不利于冠心病智能辅助诊断。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多尺度注意力冠脉造影图像血管增强网络。它由... 冠状动脉造影记录着血管随血液流动显影的动态过程。受心脏运动干扰,可能导致显影图像质量差,严重影响医生的诊断,同时不利于冠心病智能辅助诊断。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多尺度注意力冠脉造影图像血管增强网络。它由多尺度注意力模块(MAB)和尾部大核注意力模块(LKAT)组成。MAB由多尺度大核注意力块(MLKA)和门控空间注意力块(GSAB)两部分组成,模块不仅能够提取更多局部和全局的血管信息,而且也避免了栅格效应。LKAT具有聚合长范围信息的能力,提高了重构血管特征的表征能力,从而提升冠脉造影图像的重建质量。实验中2 666张冠脉数据集由医学专家人工标注,得到的血管分割标签作为掩膜,叠加到经高斯滤波预处理后的图像上作为冠脉增强标签。与现有的先进方法比较,本研究方法能够完整的重建冠脉造影图像,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性(SSIM)分别达到了34.880 1和0.973 2。并且增强后的分割结果,Dice和IoU分别达到了0.851 4和0.741 3,Acc和Recall分别达到了98.55%和89.05%。所提出的方法有效实现了冠脉血管造影图像的智能增强,同时也有利于冠心病智能辅助诊断的后续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血管增强 卷积神经网络 多尺度注意力 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源信息及图像特征泛化的空气质量检测
5
作者 王晓婷 崔雅博 刘丽娜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66-173,共8页
针对空气PM_(2.5)浓度检测过度依赖专业设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多源信息及图像特征泛化的空气质量检测算法。首先采用EfficientNet-B0作为主干网络对输入的大气可见光图像进行特征编码,将温度、湿度、风速、气压和光照强度等多源气... 针对空气PM_(2.5)浓度检测过度依赖专业设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多源信息及图像特征泛化的空气质量检测算法。首先采用EfficientNet-B0作为主干网络对输入的大气可见光图像进行特征编码,将温度、湿度、风速、气压和光照强度等多源气象信息映射为与大气图像对应的特征向量,并与大气图像特征进行拼接融合;然后利用全连接层将全局特征输出为标量,并利用损失函数检测出空气的PM_(2.5)浓度;最后在网络模型训练阶段,通过对大气图像不同尺度的特征进行随机泛化增强来丰富样本分布空间,使网络能够在有限的数据样本中学习到更多特征,从而有效改善了检测网络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检测方法与几种主流的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和稳定性,在测试集上得到的RMSE和R-squared分别为21.55μg/m^(3)和0.923,通过对8个场景检测,得到结果的平均误差仅为5.2%,最大误差也仅为7.6%,能够适应各类极端大气污染环境的空气质量检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PM_(2.5)检测 卷积神经网络 多源信息 特征泛化增强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跳跃连接神经网络的无监督弱光图像增强算法
6
作者 刘洋 刘思瑞 +1 位作者 徐晓淼 王竹筠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8-216,共9页
针对Zero-DCE网络存在细节丢失和不同亮度区域处理结果出现差异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增强深度曲线估计网络(EnDCE-Net)的无监督弱光图像增强算法。通过探索弱光图像与未配对的正常光照图像之间的潜在映射关系,实现了对低光照场景下图... 针对Zero-DCE网络存在细节丢失和不同亮度区域处理结果出现差异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增强深度曲线估计网络(EnDCE-Net)的无监督弱光图像增强算法。通过探索弱光图像与未配对的正常光照图像之间的潜在映射关系,实现了对低光照场景下图像质量的显著改善。首先,提出新的特征提取网络,该网络整合了多个跳跃连接与卷积层,实现低层与高层特征的有效融合,从而学习到弱光图像中的关键特征,增强网络对弱光图像的学习能力。其次,设计一组联合的无参考损失函数,强调优化过程中与亮度相关的特性,从而更有利于图像增强模型的参数更新,提高图像增强的质量和效果。为了验证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在5个公开数据集上进行了对比实验,与次优算法Zero-DCE相比,有参考数据集SICE上的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性(SSIM)分别提升了9.4%、21%。无参考数据集LIME、DICM、MEF、NPE上NIQE分别达到了4.04、3.04、3.35、3.83。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表现出色,增强后的图像色彩自然,亮度均衡且细节清晰。无论是主观视觉评价还是客观定量指标,均显著优于对比算法,充分体现了在图像增强效果上的卓越性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光图像增强 深度曲线估计 无参考损失函数 多层卷积神经网络 无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量化改进ERNIE-RCNN的中文新闻标题分类
7
作者 李莉 张之欣 王小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9-656,共8页
针对大型预训练语言模型在处理新闻标题时,面临参数规模庞大、无法高效利用上下文语意特征以及循环卷积神经网络对初始输入元素重要性忽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混合专家模型(mixture-of-expert,MoE)的ERNIE与注意力机制的循环卷积神经... 针对大型预训练语言模型在处理新闻标题时,面临参数规模庞大、无法高效利用上下文语意特征以及循环卷积神经网络对初始输入元素重要性忽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混合专家模型(mixture-of-expert,MoE)的ERNIE与注意力机制的循环卷积神经网络(recurrent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RCNN)的新闻标题分类方法。首先,借助MoE改进ERNIE技术进行文本编码,随后利用注意力RCNN在保留文本词序和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分类。为提高分类能力,通过计算输入的融合上下文权重对RCNN进行改进。在计算MoE中各个专家权重的过程中,选择Gumbel_Softmax作为新型的门控函数以改进传统的Softmax函数,从而更好地控制平滑程度。根据实验结果,发现相较于传统的分类方法,本文研究提出的分类方法展现出显著优势,极大地减少了参数数量。在此基础上,F_(1)相较于传统模型提升了0.51%。经过消融实验的验证,该分类方法在分类任务上的可行性得到了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专家系统 知识增强语义表示模型 注意力机制 循环卷积神经网络 文本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多工况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郭盼盼 张文斌 +4 位作者 崔奔 郭兆伟 赵春林 尹治棚 刘标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8,共13页
针对现有卷积神经网络无法充分提取滚动轴承时域信号间的关联特征,模型训练所需样本多以及泛化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增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滚动轴承多工况故障诊断方法。根据滚动轴承转速和采样频率计算轴承单圈故障特征信号长度... 针对现有卷积神经网络无法充分提取滚动轴承时域信号间的关联特征,模型训练所需样本多以及泛化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增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滚动轴承多工况故障诊断方法。根据滚动轴承转速和采样频率计算轴承单圈故障特征信号长度,采用格拉姆角场编码技术对单圈时域信号完整信息进行编码,生成相应特征图像,使神经网络在视觉上对时域信号关联特征进行学习;利用ACNet网络模型中的非对称卷积对ConvNeXt模型的7×7深度卷积层进行重构:即采用2个3×3,1个1×3和1个3×1的非对称小卷积核以多分支结构组合的形式重构其7×7卷积层,增强ConvNeXt模型的特征提取效率;对ConvNeXt模型中的数据增强模块及学习率衰减策略进行改进,提高ConvNeX模型在小样本训练下的泛化性,以此搭建增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IConvNeXt模型。使用凯斯西储大学不同故障直径轴承、东南大学滚动轴承复合故障和加拿大渥太华变转速滚动轴承故障数据集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IConvNeXt模型对滚动轴承不同故障直径和复合故障识别准确率为100%,对变转速轴承故障识别率为99.63%。将所提方法与RP+ResNet、RP+IConvNeXt、MLCNN⁃LSTM、MTF+ICon⁃vNeXt等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更少样本训练下的故障诊断效果均优于其他方法,并具有较强的泛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滚动轴承 多工况 格拉姆角场 增强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量感知域适应的水下图像增强质量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田芷欣 姜求平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0-301,共12页
随着水下研究领域对高质量水下图像需求的不断增长,水下图像增强(underwater image enhancement,UIE)算法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评估这些水下增强图像的质量,研究者提出了一些水下图像增强质量评估(underwater image enhancement qua... 随着水下研究领域对高质量水下图像需求的不断增长,水下图像增强(underwater image enhancement,UIE)算法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评估这些水下增强图像的质量,研究者提出了一些水下图像增强质量评估(underwater image enhancement quality assessment,UIEQA)算法。然而,在已知水下场景上训练的UIEQA算法往往难以在未知水下场景中有效推广应用。此外,现有的UIEQA算法通常依赖于大量标注数据,而这些数据的获取通常非常困难且耗费资源。为了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质量感知域适应的水下图像增强质量评价(quality-aware domain adaptation-based underwater image enhancement quality assessment,QaDA-UIEQA)算法。具体来说,该方法包括一个质量评价模块和一个质量感知域适应模块。首先,利用质量评价模块对源域数据进行有监督的质量评价训练,确保主任务的准确性。其次,质量感知域适应模块以文本信息为引导,利用跨注意力(cross attention,CA)模块从视觉特征信息中提取与质量特性相关的重要信息。随后,利用域适应技术缩小源域和目标域在质量特性上的差距,从而使得在已知水下场景上训练的模型能够有效泛化到未知的水下场景中。在SAUD+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相比于其他13种现有方法在四个关键性能指标上均取得了最优结果。其中,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RCC)相较于次优模型提升了8.5%。此外,消融研究证明我们提出的多模态方法对模型性能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本文方法不仅在UIEQA上展现出卓越的性能,且在预测精度和组最大微分竞争的泛化能力上超越了其他对比方法。因此,QaDA-UIEQA具有更强的泛化性和鲁棒性,能在复杂的实际应用场景中保持高效稳定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图像增强 质量评价 域适应 多模态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双阶段水下图像增强方法
10
作者 路斯棋 管凤旭 +1 位作者 赖海涛 杜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1-332,共12页
由于水体对光线不同粒子的吸收能力具有一定差异,水下采集到的图像往往存在严重的退化现象,严重影响水下机器人对环境的感知。传统的图像处理方法和基于退化模型的图像恢复算法受到水下环境的复杂性和物理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往往表现出... 由于水体对光线不同粒子的吸收能力具有一定差异,水下采集到的图像往往存在严重的退化现象,严重影响水下机器人对环境的感知。传统的图像处理方法和基于退化模型的图像恢复算法受到水下环境的复杂性和物理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往往表现出较差的泛化能力。为提高水下图像的视觉效果,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强大的学习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双阶段水下图像增强方法,通过图像损坏和图像恢复两个阶段的处理将退化的水下图像增强为视觉效果优秀的近空气图像。在Challenge60、U45、EUVP和RUIE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相比于已有水下图像复原、增强算法具有更好的增强效果,水下图像质量指标(UIQM)提升了5.18%,水下彩色图像质量评价(UCIQE)指标提升了6.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双阶段 水下图像增强 水下图像复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特征增强的油菜田块信息提取方法
11
作者 张宁 孔开昕 +3 位作者 许卫 董航 段金馈 张承明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13,共11页
获取高质量的特征是从遥感影像中提取高精度油菜田块信息的关键步骤,本文针对油菜田块边缘像素特征质量通常不够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边缘特征增强的油菜田块信息提取模型(Edge Feature Enhancement Net,EFENet)。首先,采用编码器-解... 获取高质量的特征是从遥感影像中提取高精度油菜田块信息的关键步骤,本文针对油菜田块边缘像素特征质量通常不够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边缘特征增强的油菜田块信息提取模型(Edge Feature Enhancement Net,EFENet)。首先,采用编码器-解码器结构作为特征提取器基本结构,设计了边缘注意力机制(Edge Attention Mechanism, EAM)作为特征增强模块,由通道注意力和空间注意力两个子模块组成,用于提高边缘像素的特征质量。其次,设计了考虑边缘增强的损失函数(Considering Boundary Enhancement Loss Function, CBELoss)以提高边缘特征质量,由权重项ω和特征质量数学期望(Mathematical Expectation of Characteristic Mass, MECM)组成,ω根据像素空间相关性来表达样本位置对误差的影响;MECM通过评价样本质量以增强特征的区分度。EFENet采用SoftMax作为逐像素分类器。选择GF-6 PMS (Gaofen-6 Panchromatic and Multispectral Scanner)影像为数据源;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为研究区;ERFNet、RefineNet、UNet为对比模型开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EFENet在F1分数(92.40%)、召回率(93.64%)、查准率(92.83%)和准确率(92.51%)方面均优于对比模型,表明该模型在提取油菜田块信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油菜田块信息 边缘特征增强 损失函数 特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解释深度学习及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微塑料高效识别方法
12
作者 张艺严 马静 +1 位作者 孙振丽 杜晶晶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57-1567,共11页
微塑料(MPs)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的重大挑战。传统检测方法在MPs检测中存在诸多局限,迫切需要开发无需复杂前处理的高灵敏检测技术。为解决MPs检测难题,该研究构建了一种“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捕获-深度学习识别-梯度加权类激活映射(Gra... 微塑料(MPs)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的重大挑战。传统检测方法在MPs检测中存在诸多局限,迫切需要开发无需复杂前处理的高灵敏检测技术。为解决MPs检测难题,该研究构建了一种“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捕获-深度学习识别-梯度加权类激活映射(Grad-CAM)解释”的MPs新型检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金纳米海绵基底可有效捕获MPs,数据增强与预处理技术可有效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的多分支二分类深度学习网络对MPs的分类准确率可达85%,显著高于机器学习模型与常规1DCNN模型。Grad-CAM分析可清晰展示模型决策依据及误判原因。该方法在实际环境水样及混合样本中验证有效,具有较强抗干扰性能与实用性;所用基底材料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简便,具有成本优势与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微塑料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梯度加权类激活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Faster-RCNN的起重机钢丝绳表面缺陷识别方法
13
作者 苏立鹏 娄益凡 +3 位作者 杨吴奔 高建貌 王雪迎 易灿灿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41-1349,共9页
针对现有的起重机钢丝绳表面缺陷检测中存在的检测效率低、准确度差、鲁棒性有限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快速区域卷积神经网络(Faster-RCNN)的起重机钢丝绳表面缺陷识别检测方法,该方法结合多个关键技术,显著提升了钢丝绳表面缺陷识... 针对现有的起重机钢丝绳表面缺陷检测中存在的检测效率低、准确度差、鲁棒性有限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快速区域卷积神经网络(Faster-RCNN)的起重机钢丝绳表面缺陷识别检测方法,该方法结合多个关键技术,显著提升了钢丝绳表面缺陷识别的性能。首先,采用了多尺度策略提高输入图像的分辨率,从而更好地检测不同大小的缺陷;其次,在网络中引入了可变形卷积,以增强其捕捉传统卷积技术难以检测的钢丝绳缺陷复杂形状特征的能力;采用了路径增强技术融合低维和高维特征,有效解决了在下采样和特征融合过程中信息丢失的问题,极大提升了模型在各层之间保持关键信息的能力;最后,采用了广义交并比(GIOU)损失函数替代传统的交并比(IOU)损失函数,显著提高了边界框预测的准确性,验证了改进后的Faster-RCNN算法在起重机钢丝绳损伤检测的性能提升方面较为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版Faster-RCNN模型相比原算法在精度上有了显著提高,准确率从81.8%提升至90.2%,召回率从83.8%提高至94.2%,最终平均精度达到0.934,提升了9.6%。与传统检测算法如SSD和原版YOLOv5相比,该方法的准确率分别提高了17.6%和11.0%,证明了其在钢丝绳损伤图像识别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机械 损伤检测 改进的快速区域卷积神经网络 多尺度和自定义锚框策略 广义交并比损失函数 可变形卷积 路径增强特征金字塔 区域提议网络 消融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眼视觉机制的伪装目标检测网络
14
作者 张冬冬 王春平 付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53-2561,共9页
伪装目标检测是一项新兴的视觉检测任务,旨在识别出完美隐藏在周围环境中的伪装目标,在多个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针对当前伪装目标检测算法无法准确、完整地识别目标结构和边界的问题,基于人类在观察伪装图像时的视觉感知过程,设计了一... 伪装目标检测是一项新兴的视觉检测任务,旨在识别出完美隐藏在周围环境中的伪装目标,在多个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针对当前伪装目标检测算法无法准确、完整地识别目标结构和边界的问题,基于人类在观察伪装图像时的视觉感知过程,设计了一种生物启发式框架,并命名为定位和细化网络(PRNet)。利用Res2Net提取图像的原始特征,从多层级信息中挖掘目标的边缘线索;特别设计特征增强模块,在丰富全局上下文信息的同时能够扩大感受野;定位模块利用双注意力机制从通道和空间2个维度来定位目标的大致位置;细化模块同时关注前景和背景中的目标线索,利用多类型信息进一步细化目标的结构和边缘。在3个广泛使用的伪装目标检测基准数据集上的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网络的整体性能明显优于14种比较算法,在多种复杂场景中表现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装目标检测 卷积神经网络 视觉感知 特征增强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PI-U-Net的端到端时域低截获概率雷达信号增强
15
作者 程晨 孙智 +1 位作者 孙本迪 崔国龙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1-211,共11页
低截获概率(low probability of intercept,LPI)雷达信号凭借其卓越的抗截获能力,在现代电子战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LPI雷达信号的低峰值功率使其极易被加性白高斯噪声(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AWGN)淹没,导致信噪比(signal-to-n... 低截获概率(low probability of intercept,LPI)雷达信号凭借其卓越的抗截获能力,在现代电子战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LPI雷达信号的低峰值功率使其极易被加性白高斯噪声(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AWGN)淹没,导致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较低,给信号的检测和识别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了从AWGN背景中提取原始LPI雷达信号,本文提出了一种名为LPI-U-Net的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用于端到端的时域LPI雷达信号增强。该网络由特征提取模块(feature extract module,FEM)、特征聚焦模块(feature focus module,FFM)和信号恢复模块(signal recover module,SRM)组成。首先FEM通过卷积操作提取信号的特征,然后FFM利用卷积和通道间注意力进一步关注对信号增强任务有利的特征,最后SRM利用反卷积操作从特征中重构信号,从而完成LPI雷达信号增强。仿真实验表明LPI-U-Net在低SNR下的LPI雷达信号增强性能优于传统信号处理中典型的降噪方法,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截获概率(LPI)雷达信号增强 LPI-U-Net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通道间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色域特征与物理模型的水下图像增强
16
作者 张瑞航 林森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5-485,共11页
水下智能机器人在探测海洋信息时易受悬浮颗粒和光衰减现象的干扰,导致视觉图像退化,造成色彩扭曲、细节模糊等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多色域特征与物理模型的水下图像增强。首先,设计多色域特征聚合网络,旨在利用不同色域空间提... 水下智能机器人在探测海洋信息时易受悬浮颗粒和光衰减现象的干扰,导致视觉图像退化,造成色彩扭曲、细节模糊等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多色域特征与物理模型的水下图像增强。首先,设计多色域特征聚合网络,旨在利用不同色域空间提供的信息帮助图像颜色恢复。其次,为获取到更真实的视觉效果,对白平衡算法进行推广,并将深度学习算法与水下光学成像模型结合,以数据驱动的方式求解清晰图像。最后,提出多色域轮换模式对网络进行训练,在不同色域空间中搜索最优解。实验证明,该方法在色彩平衡、细节恢复方面效果显著,相比经典算法与前沿算法更具优势,在特征点匹配与显著性检验任务中满足水下智能机器人视觉系统对图像清晰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图像增强 成像模型 深度学习 多色域空间 特征聚合 轮换训练 算法推广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ST-ECNN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识别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金海龙 邬霞 +1 位作者 樊凤杰 王金萍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41-1347,共7页
在对脑电信号的解码研究中,存在着现有时频分析方法对高频信号处理能力有限,多通道信号信息冗余,常用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ReLU激活函数受学习速率的影响较大,对不同层采用相同的正则化很难获得满意结果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S... 在对脑电信号的解码研究中,存在着现有时频分析方法对高频信号处理能力有限,多通道信号信息冗余,常用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ReLU激活函数受学习速率的影响较大,对不同层采用相同的正则化很难获得满意结果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S变换特征提取和增强卷积神经网络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同时提出一种结合Relief算法和向前选择搜索策略的包裹式方法进行通道选择。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利用较少的信号通道,具有更强的特征提取和分类的能力,在第Ⅳ届BCI的数据集I上取得最高98.44±1.5%的分类准确率,高于其他现有算法。该方法良好的分类性能不仅减少了计算消耗,也有效提高了分类准确率,对脑电信号特征提取和分类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脑电信号 运动想象 广义S变换 增强卷积神经网络 包裹式通道选择 脑-机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时间卷积网络的微电网超短期负荷预测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印松 吕率豪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5-263,共9页
为了提高微电网中用电负荷超短期预测的准确性,对时间卷积网络进行特征增强和注意力增强改进,将时间卷积网络中的一维因果膨胀卷积替换为二维卷积,同时利用时间模式注意力机制对时间卷积网络的隐藏层加权处理,提取负荷的多维特征,挖掘... 为了提高微电网中用电负荷超短期预测的准确性,对时间卷积网络进行特征增强和注意力增强改进,将时间卷积网络中的一维因果膨胀卷积替换为二维卷积,同时利用时间模式注意力机制对时间卷积网络的隐藏层加权处理,提取负荷的多维特征,挖掘序列中存在的潜藏联系。根据改进的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对比实验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能够对用电负荷的不确定性进行有效的处理,拓宽特征向量的维度,有效捕捉负荷序列中与时间有关的特征,提高用电负荷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微电网 卷积神经网络 特征增强 时间模式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MED共振特征增强的风电齿轮箱故障诊断
19
作者 孙抗 史晓玉 +1 位作者 赵来军 杨明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3-167,174,共6页
针对风电齿轮箱故障时脉冲成分往往淹没在其他频率分量中,早期故障特征难以有效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自回归最小熵解卷积(AR-MED)共振特征增强的风电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并结合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实现齿轮箱高精度故障诊断。首先,... 针对风电齿轮箱故障时脉冲成分往往淹没在其他频率分量中,早期故障特征难以有效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自回归最小熵解卷积(AR-MED)共振特征增强的风电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并结合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实现齿轮箱高精度故障诊断。首先,使用共振稀疏分解算法(RSSD)将振动信号分解成含有噪声和谐波成分的高共振分量和含有故障冲击成分的低共振分量;其次,对低共振分量使用自回归最小熵解卷积运算,增强低共振分量中微弱的周期性冲击成分;最后,构建自回归最小熵解卷积共振特征增强的1DCNN模型,将分解得到的谐波分量和周期性冲击分量进行特征融合以及有针对的训练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故障诊断模型相比,所提方法在提取风电齿轮箱的故障特征信息以及提高故障诊断精度方面具有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稀疏分解 自回归最小熵解卷积 特征增强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风电齿轮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尺度纹理特征的红外传感图像频域增强
20
作者 曾琪 杨真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2-657,共6页
红外传感图像质量容易受探测器和传输距离影响,导致图像亮度和对比度较低、轮廓细节模糊等问题。为此,提出了考虑多尺度纹理特征的红外传感图像频域增强方法。引入残差学习策略,基于多尺度纹理特征搭建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图像... 红外传感图像质量容易受探测器和传输距离影响,导致图像亮度和对比度较低、轮廓细节模糊等问题。为此,提出了考虑多尺度纹理特征的红外传感图像频域增强方法。引入残差学习策略,基于多尺度纹理特征搭建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图像去噪。对去噪后图像进行傅里叶变换,获取红外传感图像的低频图像和高频图像。针对低频图像部分,调节图像灰度和对比度以增强低频分量。针对高频图像部分,利用Log算子和Laplace算子增强图像细节及边缘。加权融合两者处理结果,选取Gamma校正调节对比度,增强高频分量。融合两种增强后图像,实现红外传感图像频域增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峰值信噪比高于43,信息熵大于8,边缘强度超过82,对比度熵大于8.1,平均梯度大于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纹理特征 红外传感图像 图像频域增强 卷积神经网络 GAMMA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