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imdrive 3D软件对某发动机前端轮系仿真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俊然 程市 +3 位作者 曾超 刘伦伦 王景新 王凤娟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1年第7期94-97,103,共5页
利用Simdrive 3D软件建立某发动机的前端轮系模型,对其在额定张力和衰减状态下进行动态仿真分析,通过对各带段每楔皮带张力、张紧臂摆角、打滑率和抖动量等指标进行校核,该发动机前端轮系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 FEAD系统 动态仿真 皮带张力 打滑率 包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曲轴扭振系统耦合建模与曲轴扭振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小莉 上官文斌 +1 位作者 张少飞 陈超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5-513,共9页
为了综合研究曲轴扭振与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的系统(FEAD)的旋转振动,建立了发动机FEAD-曲轴扭振系统的耦合模型。两系统之间的连接是通过曲轴前端的扭转减振器。扭转减振器的惯量环可为驱动FEAD的皮带轮,或独立。利用建立的模型,计算系... 为了综合研究曲轴扭振与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的系统(FEAD)的旋转振动,建立了发动机FEAD-曲轴扭振系统的耦合模型。两系统之间的连接是通过曲轴前端的扭转减振器。扭转减振器的惯量环可为驱动FEAD的皮带轮,或独立。利用建立的模型,计算系统的固有特性,研究曲轴前端安装不同形式的扭转减振器时,FEAD对曲轴扭振的影响和FEAD的动态负载波动对曲轴扭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EAD与曲轴扭振系统之间存在振动耦合;发动机的低频激励不会激起曲轴扭振,但易激起FEAD的旋转振动;高频激励易同时激起FEAD和曲轴系统的共振;FEAD对曲轴扭振有一定的衰减作用;考虑FEAD、扭转减振器具有独立的惯量环时,曲轴系统的扭振较皮带轮兼做惯量环时曲轴的扭振要小。只有当FEAD的动态负载波动等于或大于发动机单缸激振力矩的最大值时,FEAD动态负载波动的增大将增大曲轴的扭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 发动机曲轴扭振系统 耦合建模 曲轴扭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旋转振动实测与计算方法 被引量:22
3
作者 曾祥坤 上官文斌 侯之超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5-363,共9页
考虑各轮包角处带的蠕变、张紧器的阻尼和干摩擦转矩力及多谐波激励的作用,建立了八轮-带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的旋转振动数学模型.给出了系统中皮带的静态和稳态张力、系统的固有频率、从动轮和张紧臂的角度波动、各带段的张力波动和... 考虑各轮包角处带的蠕变、张紧器的阻尼和干摩擦转矩力及多谐波激励的作用,建立了八轮-带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的旋转振动数学模型.给出了系统中皮带的静态和稳态张力、系统的固有频率、从动轮和张紧臂的角度波动、各带段的张力波动和带-轮间滑移因子的计算方法.多楔带传动系统的静态和动态特性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验证了多楔带传动系统的建模方法、静态和动态特性的计算方法是正确的.计算结果表明,不考虑各轮包角处带的蠕变时,各带段的动态张力幅值和各个轮的滑移因子要比考虑带的蠕变时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楔带 附件驱动系统 试验测试 旋转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布局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6
4
作者 冯骁 上官文斌 +2 位作者 邓建向 陈强 王军成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7-95,共9页
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布局对其性能有重要的影响,探讨了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布局设计的要点,给出了自动张紧器的张紧臂支点位置和张紧臂角度确定的原则和计算方法,分析了自动张紧器弹簧刚度、臂长等参数对多楔带张力的影响.提出了... 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布局对其性能有重要的影响,探讨了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布局设计的要点,给出了自动张紧器的张紧臂支点位置和张紧臂角度确定的原则和计算方法,分析了自动张紧器弹簧刚度、臂长等参数对多楔带张力的影响.提出了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多楔带张力的计算方法,讨论了附件轮布置次序对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稳态特性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附件驱动系统性能的方法.最后,给出了一个实例,验证了提出的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 布局设计 多楔带 张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6110系列发动机前端多楔带附件传动系统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丰军 刘长波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5,共5页
结合CA6110系列发动机前端多楔带附件传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工作,介绍了多楔带传动系统的设计程序,即设计功率、带速和传动比、带的有效长度和包角、带的张紧及楔数的确定;介绍了CA6110发动机原轮系布置与参数,多楔带布置方案,多楔带的校... 结合CA6110系列发动机前端多楔带附件传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工作,介绍了多楔带传动系统的设计程序,即设计功率、带速和传动比、带的有效长度和包角、带的张紧及楔数的确定;介绍了CA6110发动机原轮系布置与参数,多楔带布置方案,多楔带的校核,多楔带轮系的共面要求及轮系台架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6110系列发动机 前端多楔带附件传动系统 设计 开发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单向离合解耦器的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的旋转振动建模及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11
6
作者 曾祥坤 上官文斌 张少飞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9-185,共7页
建立了具有单向离合解耦器(Overrunning Alternator Decoupler,OAD)的八轮-多楔带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的非线性旋转振动数学模型.采用Gear数值算法求解从动轮和张紧臂的角度波动.计算结果表明,有OAD装置时从动轮和张紧臂的角度波动... 建立了具有单向离合解耦器(Overrunning Alternator Decoupler,OAD)的八轮-多楔带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的非线性旋转振动数学模型.采用Gear数值算法求解从动轮和张紧臂的角度波动.计算结果表明,有OAD装置时从动轮和张紧臂的角度波动、各带段的动态张力和带-轮间的滑移率等系统动态特性均明显减小.计算和研究了OAD弹簧刚度的大小、电机转子与电机轮惯量比的大小以及电机负载转矩的大小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以张紧臂角度波动、OAD弹簧转矩和带-电机轮间的滑移率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OAD弹簧刚度和电机转子转动惯量两参数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系统参数,该系统的动态特性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离合解耦器 前端附件驱动 非线性旋转振动 动态特性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前端附件带轮旋压成形仿真 被引量:4
7
作者 赵立杰 郑强 +3 位作者 聂均 上官文斌 孔战军 荣俊伟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36,共7页
通过金属材料拉伸实验,得到了旋压带轮板材的力学特性参数;分析了旋压成形仿真过程中的网格划分、求解器选择、质量放大等技术;通过系统能量法,对所建模型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并得到最佳质量放大系数1×107。同时,以一发动机附件的带... 通过金属材料拉伸实验,得到了旋压带轮板材的力学特性参数;分析了旋压成形仿真过程中的网格划分、求解器选择、质量放大等技术;通过系统能量法,对所建模型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并得到最佳质量放大系数1×107。同时,以一发动机附件的带轮为研究对象,仿真分析其旋压成形过程、成形过程中毛坯材料的应变分布和材料流速,以及对比分析仿真轮齿的几何形状与实际加工轮齿的几何形状。基于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分析毛坯截面形状和旋轮进给量对旋压成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前端附件带轮 旋压成形 仿真 应变分布 材料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中带横向振动的计算与实测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上官文斌 林浩挺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29,共6页
以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中两相邻轮之间的带为研究对象,将带简化成纵向运动的黏弹性弦,建立了带横向振动计算的模型。在带的模型中,运用Standard黏弹性模型表征其应力-应变关系。将带离散成为一系列的微段,使带横向振动的动力学方程... 以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中两相邻轮之间的带为研究对象,将带简化成纵向运动的黏弹性弦,建立了带横向振动计算的模型。在带的模型中,运用Standard黏弹性模型表征其应力-应变关系。将带离散成为一系列的微段,使带横向振动的动力学方程和描述带应力-应变关系的本构方程离散为对时间的常微分方程;运用Runge-Kutta法求解带横向振动的位移。试验测试了某一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中带的横向振动位移,将实测值与考虑或不考虑带的黏性时带的横向振动位移的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黏性时带横向振动位移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从而验证了所建立的带的黏弹性弦模型和横向振动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分析了带的黏弹性参数(弹性模量和黏性系数)对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带横向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带黏弹性参数对带横向振动的影响较大,带横向振动位移随着带的弹性模量与黏性系数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 横向振动 固有频率 计算与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动振动控制的发动机前端附件带传动系统优化 被引量:6
9
作者 王象武 侯之超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5-479,共5页
针对由单根多楔带驱动的发动机前端附件皮带传动系统的转动振动问题,阐述了多带轮传动系统的转动振动模型及其求解方法.为了控制系统的转动振动,以自动张紧器关键参数为设计变量,以张力波动幅值、初始张力与张紧臂摆振幅度等指标最小为... 针对由单根多楔带驱动的发动机前端附件皮带传动系统的转动振动问题,阐述了多带轮传动系统的转动振动模型及其求解方法.为了控制系统的转动振动,以自动张紧器关键参数为设计变量,以张力波动幅值、初始张力与张紧臂摆振幅度等指标最小为目标建立了3种优化模型.选用并实现了一种改进的坐标轮换方法以寻求最优解.对一个6缸发动机前端附件带传动系统进行了优化,通过对比不同优化方案的结果,指出了多目标优化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端附件皮带传动 转动振动 集中参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附件传动系统稳态力矩损失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陶润 侯之超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2-479,共8页
为有效分析发动机前端附件带传动系统的力矩损失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计算多轮带传动系统力矩损失的"带-轮单元方法".首先简要阐述了该方法的原理,即将一个多轮带传动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带-轮单元,然后通过两轮带传动系统的... 为有效分析发动机前端附件带传动系统的力矩损失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计算多轮带传动系统力矩损失的"带-轮单元方法".首先简要阐述了该方法的原理,即将一个多轮带传动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带-轮单元,然后通过两轮带传动系统的试验或仿真计算而拟合带-轮单元传动阻力表达式,最后通过带-轮单元传动阻力的累加得到原多轮系统的力矩损失.方法的关键在于带-轮单元传动阻力表达式的构建及带-轮单元传动阻力的累加.以某发动机前端附件皮带传动系统为对象,应用上述方法计算得到了空载工况下系统的力矩损失,并与台架试验结果相对比,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前端附件 带传动 传动阻力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前端附件带传动系统固有频率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象武 侯之超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43-947,共5页
为分析发动机前端附件带传动系统的固有振动特性,对一种Holzer型双循环迭代法进行了研究。针对多带轮系统给出了双循环迭代算法的计算过程,推导了内循环迭代收敛的充要条件;并考虑内循环迭代发散的可能性而采用直接法代替内循环迭代,得... 为分析发动机前端附件带传动系统的固有振动特性,对一种Holzer型双循环迭代法进行了研究。针对多带轮系统给出了双循环迭代算法的计算过程,推导了内循环迭代收敛的充要条件;并考虑内循环迭代发散的可能性而采用直接法代替内循环迭代,得到了一种混合算法。最后通过两个算例表明,所提出的混合算法能准确有效地计算系统的固有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前端附件带传动 固有频率 收敛性 直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船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横向振动性能研究
12
作者 何放平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2-115,共4页
通过对无人船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横向振动特性分析,提高发动机输出稳定性和状态监测能力,提出基于动力学和结构可靠性分析的驱动系统横向振动分析模型,采用载荷引起的应变信号特征分析方法,提取前端附件驱动系统横向振动信号模型,... 通过对无人船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横向振动特性分析,提高发动机输出稳定性和状态监测能力,提出基于动力学和结构可靠性分析的驱动系统横向振动分析模型,采用载荷引起的应变信号特征分析方法,提取前端附件驱动系统横向振动信号模型,对振动信号进行不同速度等级下载荷分析和动态响应特征提取,结合对部件的动力学和结构可靠性特征分析,根据信号幅频特征提取结果以及振动惯性参数检测结果实现对驱动系统横向振动性能动态分析。测试表明,该方法对驱动系统横向振动的动态监测能力好,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对振动特性数值建模方法的可靠性与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船 发动机 前端附件 驱动系统 横向振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前端异响的诊断分析和改善 被引量:4
13
作者 程志伟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1-156,共6页
针对设计开发初期某发动机前端在怠速和加速工况下都存在比较严重的异响问题,通过在整机台架上对附件皮带进行近场噪声测试,结合带段频率计算和噪声频谱诊断分析,得出了附件皮带是产生怠速异响的主要原因。同时对发动机正时罩进行结构改... 针对设计开发初期某发动机前端在怠速和加速工况下都存在比较严重的异响问题,通过在整机台架上对附件皮带进行近场噪声测试,结合带段频率计算和噪声频谱诊断分析,得出了附件皮带是产生怠速异响的主要原因。同时对发动机正时罩进行结构改进,减小了加速工况下正时罩这类薄壁件的共振噪声;对正时链条进行优化设计,减小了正时链系统产生的阶次噪声。实测结果表明:控制好发动机前端异响的主要途径有三个方面,附件皮带的张紧力、正时罩壳体结构表面的动刚度和正时链条系统的振动冲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前端异响 附件皮带 正时罩 正时链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端轮系振动引起的压缩机啸叫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庄志勇 余靖 +1 位作者 段传学 刘国召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5-220,共6页
振动噪声控制是前端轮系开发中的关键技术,对于轮系附件振动引起的噪声问题,行业内缺乏系统和实践研究。以某BSG(Belt-Driven Starter Generator)混动车型出现的空调压缩机啸叫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压缩机台架试验、冷媒压力脉动分析和... 振动噪声控制是前端轮系开发中的关键技术,对于轮系附件振动引起的噪声问题,行业内缺乏系统和实践研究。以某BSG(Belt-Driven Starter Generator)混动车型出现的空调压缩机啸叫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压缩机台架试验、冷媒压力脉动分析和整车路径排查,确定噪声主要由压缩机激励皮带和轮系附件模态所致,并通过发动机悬置和车身传递到车内;结合模态测试和仿真手段,提出有效的工程化方案,方案实施后啸叫阶次降低15 dB以上,车内声品质得到明显改善。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为前端轮系附件的NVH设计,提供很好的工程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前端轮系 压缩机啸叫 BSG 皮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前端轮系怠速异响问题的分析与优化
15
作者 刘月普 刘丹 +2 位作者 赵亮 张燕 王金友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3年第11期121-124,共4页
针对发动机前端轮系怠速工况下518/540 Hz左右异响,振动噪声测试结果显示,轮系怠速异响与张紧器相关。通过轮系仿真计算和声传函测试确认轮系皮带存在与异响相近模态频率。根据激励-路径-响应原理,分别从激励和路径上对该问题进行优化... 针对发动机前端轮系怠速工况下518/540 Hz左右异响,振动噪声测试结果显示,轮系怠速异响与张紧器相关。通过轮系仿真计算和声传函测试确认轮系皮带存在与异响相近模态频率。根据激励-路径-响应原理,分别从激励和路径上对该问题进行优化。激励方面,通过调整皮带长度改变轮系皮带模态频率,使张紧器540 Hz振动明显减小;路径方面,通过调整张紧器阻尼或改变张紧轮结构有效减小异响幅值。发动机前端轮系怠速异响的分析过程提供了解决轮系异响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分析逻辑,同时对发动机其他异响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前端轮系 怠速异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XCITE TD软件的发动机前端附件轮系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得志 杨茵 +3 位作者 杨根定 郭晖 张悦庆 刘钊宾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9年第3期36-38,共3页
基于EXCITETD软件对某型柴油机前端附件轮系进行建模仿真,得到了该机型在不同转速下的V带滑动率、V带振幅、张紧轮摆动角度等动力学数据,并通过评价指标对该V带轮系进行了性能评估。
关键词 前端附件轮系 EXCITETD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