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ltivation of Teaching Skills: Problems and Solutions
1
作者 Li Lixia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9-313,共5页
The training of normal students' skills in higher normal universities is the premise and basis for their future employment. At present,there are a lot of problems in normal universities in the training of teachers... The training of normal students' skills in higher normal universities is the premise and basis for their future employment. At present,there are a lot of problems in normal universities in the training of teachers' skills,such as unscientific arrangement of curriculum in normal universities,lack of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discrepancy between knowledge and skills,shortage of the training,the poverty of the methods and imperfection of evaluation system and so 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odern information teaching skills of the students of normal universities,broaden the paths of employment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running a school,we should adjust the curriculum set,strengthen the teachers' quality,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appropriately,pay attention to integration of academic skills training,and build a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技能 职业技能培训 培养 课程设置 高师院校 评价体系 技能训练 师范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与发展路径
2
作者 梁红梅 吴崇文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100,共11页
教师职业认同是师范生坚定从教信念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关键一环。采用扎根理论的分析方法,从79位在校师范生有关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的访谈文本中提炼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具体包括高校培养度、社会... 教师职业认同是师范生坚定从教信念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关键一环。采用扎根理论的分析方法,从79位在校师范生有关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的访谈文本中提炼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具体包括高校培养度、社会支持度、职业成熟度、个性特点、个体传记5个核心范畴,并构建以个性特点、职业成熟度为直接影响因素,高校培养度和社会支持度等为间接影响因素的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据此提出发展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可行路径:在评估各因素相对影响力的基础上寻找着力点、改善教师职业社会经济和文化地位、设置师范生职业探索期、挖掘基础教育教师榜样的力量、增强高校师范课程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教师 职业认同 扎根理论 师范生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师范生在线自我调节学习能力评价
3
作者 宋子昀 钱小龙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4,I0003,I0004,共14页
伴随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为有效帮助高校师范生在数字世界中进行终身学习,亟需评价和提升其在线自我调节学习能力。首先,从理念指引、设计原则和基本思路入手,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总体设计。其次,通过德尔菲法和基于博弈论的组合赋权... 伴随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为有效帮助高校师范生在数字世界中进行终身学习,亟需评价和提升其在线自我调节学习能力。首先,从理念指引、设计原则和基本思路入手,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总体设计。其次,通过德尔菲法和基于博弈论的组合赋权法构建高校师范生在线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规划能力、执行能力、反思能力3项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17项三级指标和35项四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286 2、0.503 8和0.210 0。再次,对评价指标体系加以应用,结果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高校师范生的在线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最后,可从终身学习与自我效能、目标策略与任务分析、自我指导与执行能力、协作学习与共享调节、自我评价与有效调整5方面提升高校师范生的在线自我调节学习能力,促进其终身学习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学习 师范生 在线学习 学习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生反馈素养测评模型的构建与量表开发
4
作者 王文静 李梦雪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4-151,共8页
反馈是教学环节中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师范教育。学界关于反馈素养的研究不断深入,但缺乏师范生反馈素养的测量工具。研究结合... 反馈是教学环节中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师范教育。学界关于反馈素养的研究不断深入,但缺乏师范生反馈素养的测量工具。研究结合已有理论框架和337份有效数据,开发出高校师范生反馈素养五因子量表,包含“感知反馈”“理解反馈”“参与反馈过程”“产出与评估反馈”“判断反馈价值”等五个维度,验证反馈素养已有的理论框架,为高校师范生反馈素养相关研究提供科学测量工具,以期能够促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助推师范教育学科发展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创造型的未来教师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师范生 反馈素养 量表开发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需优配:高校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战略选择
5
作者 史秋衡 孙昕妍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8,共8页
基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战略构想与前瞻性思考,高等教育人才供需关系要突破以往“对口”模式与“适应”模式的局限性,升级为主动适应、深度嵌套与适度引领的新型“优配”模式,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供给类型与资源结构的优化调整。现实中... 基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战略构想与前瞻性思考,高等教育人才供需关系要突破以往“对口”模式与“适应”模式的局限性,升级为主动适应、深度嵌套与适度引领的新型“优配”模式,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供给类型与资源结构的优化调整。现实中,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性滞后、高校人才培养同质化惯性以及教育科技人才离散化倾向,成为影响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关键症结。统筹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新型就业“优配”模式的应然逻辑指向重视知识体系完备与终身成长的能力优配、彰显人才培养特色与过程质量的类型优配以及实现就业育人全要素协同融汇的结构优配。以此为思路指导,以塑造大学生专业知识体系与高质量就业能力为核心进行改革发力,拓展“通专结合、专创融合”与“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育人途径,“分型分类”提供精准化就业服务,是高校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充分就业 供需优配 大学生就业能力 高校分类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师范生发展的样态、挑战与路径
6
作者 王奥轩 苑昌昊 刘一飞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10,共10页
以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支撑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离不开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更离不开师范生的高质量发展。基于全国31个省份(未包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80 536名师范生的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师范生发展态势总体良... 以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支撑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离不开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更离不开师范生的高质量发展。基于全国31个省份(未包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80 536名师范生的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师范生发展态势总体良好,但在服务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中,师范生仍面临角色认同基础存在结构性隐忧、学习投入要素暗藏方向性偏差、学科理解能力内隐表浅性困境、学历提升意愿呈现波动性下降、就业空间期望内含向城性偏好等多方挑战。以教育家精神引领为基点筑牢角色认同基础、以教学思维培养为重点加强高质量课程建设、以本研深度衔接为支点提升师范生培养层次、以多元分类指导为焦点赋能师范生生涯规划、以区域协同提质为要点构建开放格局是推进师范生高质量发展的可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发展 角色认同 学习投入 专业能力 职业愿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定向师范生职业期望现状与应对
7
作者 李文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2期146-149,共4页
定向师范生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人才来源,是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有效措施,职业期望对定向师范生反哺家乡、扎根乡村教育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基于对江苏省委托培养定向师范生的N学院的调研,在了解定向师范生职业期望现状的基础上,分析... 定向师范生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人才来源,是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有效措施,职业期望对定向师范生反哺家乡、扎根乡村教育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基于对江苏省委托培养定向师范生的N学院的调研,在了解定向师范生职业期望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定向师范生职业期望的差异性,探究职业期望与定向师范生学习动机的关系。并根据调查结果,从政策设计、院校培养、动机激活等多个层面,制定针对性的职业期望维持策略,提升定向师范生的学习动机,为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定向师范生 职业期望 学习动机 现状与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定向师范生乡土情怀培养及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黄以乐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9期80-83,共4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乡村定向师范生乡土情怀的培养是乡村振兴能否推动的关键因素。文章探讨了乡村小学全科师范生乡土情怀的内涵与价值,并层层深入,剖析了乡村定向师范生乡土情怀与乡村振兴... 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乡村定向师范生乡土情怀的培养是乡村振兴能否推动的关键因素。文章探讨了乡村小学全科师范生乡土情怀的内涵与价值,并层层深入,剖析了乡村定向师范生乡土情怀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基于此,提出了培育乡村小学师范生乡土情怀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通过准确定位定向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完善定向师范生的人才培养方案,重构定向师范生的人才培养体系,使得乡土情怀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使定向师范生提升获得感和职业认同感,使人才培养立足于地方服务,激发定向师范生们扎根乡村、服务乡村的内在动力,从而推动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定向师范生 乡土情怀 培养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生教学基本技能智能实训模型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孙硕 胡小勇 +1 位作者 穆肃 刘阳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120,共8页
师范生作为教师队伍的储备力量,影响着教育未来的发展。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与教育部两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要求,研究针对师范生教学基本技能培养难题与发展要求,结合人工... 师范生作为教师队伍的储备力量,影响着教育未来的发展。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与教育部两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要求,研究针对师范生教学基本技能培养难题与发展要求,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潜能构建了面向师范生教学基本技能培养的“四维度18指标”微技能观测指标框架,设计了四层架构的师范生教学基本技能智能实训分析系统模型,提出了智能分析特点及教学基本技能“智学”实训方式,并于所在师范院校开展了试验应用。研究表明,以人工智能技术助推师范生高质量培养为导向,进行师范生教学基本技能智能实训框架模型构建、技术方法实现、实训场景设计和数字画像生成,能够提升师范生实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教学基本技能 微技能观测指标 智能实训 数字画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知后觉”与“随波逐流”——精英高校农村籍大学生就业能力管理的反身性叙事 被引量:5
10
作者 谢爱磊 覃云云 刘群群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27,共13页
立足一项持续多年的追踪调研数据,从农村籍毕业生的视角和反身性叙事出发探讨了他们毕业就业时相对弱势的成因。针对质性数据的分析显示,农村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弱势在一定程度上可归因为他们不熟悉当下以个体能动性、竞争性以及理性目... 立足一项持续多年的追踪调研数据,从农村籍毕业生的视角和反身性叙事出发探讨了他们毕业就业时相对弱势的成因。针对质性数据的分析显示,农村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弱势在一定程度上可归因为他们不熟悉当下以个体能动性、竞争性以及理性目的,即系统行动论为核心导向的校园就业文化,本文借助参与者自己的语言将其概念化为“后知后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管理自身就业能力的策略,其总体显示出按部就班,重硬通货与机会主义的特征,本文借助参与者自己的语言将其概念化为“随波逐流”。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通过分析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管理及背后的文化因素,指出就业能力概念是一种社会建构,来自不同社会群体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就业能力管理内容和策略,其深受个体观念的塑造,而此往往又是早期社会化的产物,这为针对就业能力管理的结构分析开辟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籍大学生 就业能力 文化社会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支持的泛在学习应用场景及策略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付道明 仇星月 +1 位作者 张梅 刘亚纯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5-71,109,共8页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成长为新型技术基座,为泛在学习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研究提出了大语言模型应用于泛在学习的三个设计原则:系统性、循环演进和开放性。基于这些原则,构建了大语言模型技术支持下的泛在教育应用模式。该...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成长为新型技术基座,为泛在学习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研究提出了大语言模型应用于泛在学习的三个设计原则:系统性、循环演进和开放性。基于这些原则,构建了大语言模型技术支持下的泛在教育应用模式。该模式以泛在学习的设计、实施和活动评价需求为驱动,通过与大语言模型的持续互动,在多个维度形成闭环,为教师提供全流程支持。研究通过对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泛在学习场景进行案例分析,验证了应用模式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的数字化意识和教学设计实施能力。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三个泛在学习应用策略:构建服务导向的助学机制,推动学习空间融合化;多通道感知学习环境数据,助力学习智能泛在化;建立“人—机—物”社会性交互,实现人机深度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泛在学习 应用场景 策略 师范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教学生会教: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培育的问题反思及实践对策 被引量:7
12
作者 尚力沛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3-81,93,共10页
围绕“如何教学生会教”对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培育过程中的问题展开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实践对策。在对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形成的经验论反思基础上,认为学科教学知识(PCK)为其教学能力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培育存在的问... 围绕“如何教学生会教”对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培育过程中的问题展开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实践对策。在对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形成的经验论反思基础上,认为学科教学知识(PCK)为其教学能力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培育存在的问题包括:体育教师教育者未充分掌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要求,其教学示范性的缺失影响师范生PCK的形成,核心课程教学未能“活化”PCK,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发展与基层体育教学实践缺乏深度关联,体育师范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运动技能教学问题的能力不足。提出实践对策:体育教师教育者的教学应基于前沿理论与实践提升示范性;术科教学应基于一体化教学改革提升体育师范生的教学能力;理论课程教学联系体育教学实践“活化”体育师范生PCK;创设教学情境,以数字化赋能体育师范教育;深度把控教育实习质量,优化实践课程学习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师范生 体育教育 学科教学知识 教学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理想到实现:地方院校师范生优秀学业表现的生成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家才 朱代琼 王彦才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36,共7页
学业表现是评价师范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探讨师范生优秀学业表现生成的内在机理对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扎根理论分析发现,学业目标计划与牵引是地方院校师范生优秀学业表现生成的“灯塔”与动力源,决定学习韧性;... 学业表现是评价师范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探讨师范生优秀学业表现生成的内在机理对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扎根理论分析发现,学业目标计划与牵引是地方院校师范生优秀学业表现生成的“灯塔”与动力源,决定学习韧性;立志个人力与场域力是驱使师范生确立学业目标的关键因素;学习体验与自我认知让学生选择挑战性或者量力性学业目标;学习韧性、调适与支持策略是优秀学业表现生成的前提和保障;学业表现、调适与支持策略、学习体验与自我认知能够调节学习韧性,与其存在交互关系,学业表现反作用于学习体验与自我认知。为此,应通过完善“三全育人”体系增强师范生“立志”教育效能;以“分布式教育”强化教师职业信念与师范专业认同;创设多元发展平台延展师范生兴趣与能力认知空间;建构分类评价体系提升师范生获得感与学习效能感;采取学业援助与个性化指导提升师范生学习策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优秀学业表现 地方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经济发展与大学生就业机会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经鹏宇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11期52-55,59,共5页
农村经济发展对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缓解城市就业压力、提升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必要途径。该文通过探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关键作用,分析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现代化、... 农村经济发展对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缓解城市就业压力、提升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必要途径。该文通过探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关键作用,分析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所带来的新兴岗位,指出当前大学生在农村就业存在的挑战,如就业观念、生活环境、薪资待遇等。最后提出促进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建议,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与大学生就业双向促进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经济发展 大学生就业 乡村振兴 就业机会 创业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政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晶晶 张亚飞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3期147-150,共4页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的胜利,乡村振兴进入全面推进期。乡村振兴,人才是第一要素,高校作为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应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该文积极探索高校思政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意义,指出现实困境,为高...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的胜利,乡村振兴进入全面推进期。乡村振兴,人才是第一要素,高校作为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应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该文积极探索高校思政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意义,指出现实困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促进大学生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的可行性路径,以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顺利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乡村振兴 大学生 基层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创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西安市九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72
16
作者 陆根书 彭正霞 康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4-113,共10页
针对西安市九所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2 010名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大学生具有较强烈的创业意向;(2)个体/心理因素、家庭背景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大学生的创业意... 针对西安市九所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2 010名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大学生具有较强烈的创业意向;(2)个体/心理因素、家庭背景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均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但各因素的解释能力存在较大差异,首先个体/心理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解释能力最大,其影响也最稳定,其次是社会环境因素,第三是学校教育因素,家庭背景因素的影响则最小;进而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创业活动 自主创业 大学毕业生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届免费师范生就业与政策执行现状及其对策研究——以一所部属师范大学首届免费师范生和用人单位调研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商应美 王香丹 +2 位作者 周冰 刘思彤 刘馨璐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2-78,共7页
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以一所部属师范大学首届免费师范生和用人单位为调研对象,通过对调研结果进行量化与质化分析,探究当前免费师范生就业与政策执行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并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学生四个层面提出一系列建议对策,以期为... 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以一所部属师范大学首届免费师范生和用人单位为调研对象,通过对调研结果进行量化与质化分析,探究当前免费师范生就业与政策执行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并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学生四个层面提出一系列建议对策,以期为国家完善免费师范生就业政策,解决免费师范生在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费师范生 就业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的初步构想 被引量:96
18
作者 于海波 张大均 张进辅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1-66,共6页
从国内外对职业价值的大量研究可以看出 :内在价值、外在价值、威望价值和社会价值是职业价值观的四个一般维度。但是 ,以前的研究无论在理论构想、职业价值观对行为的影响以及研究方法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而且对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的... 从国内外对职业价值的大量研究可以看出 :内在价值、外在价值、威望价值和社会价值是职业价值观的四个一般维度。但是 ,以前的研究无论在理论构想、职业价值观对行为的影响以及研究方法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而且对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较少且不系统。通过理论分析和初步的小样本测试表明 :高师生的职业价值观是由愉悦、自我提高、人际关系、家族、贡献、威望、物质和环境八个维度构成的 ,这还有待于实证研究的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价值观 威望价值 社会价值 高等师范院校 大学生 量表法 操作性定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师范生教学实践性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张锐 毛耀忠 +1 位作者 杨敏 谢建民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0-83,共4页
在回顾教师实践性知识相关论述的基础上,对数学教师实践性知识进行界定.提出数学师范生教学实践性知识的形成过程:大学数学课堂是教学实践性知识的发源地;教学见习是教学实践性知识的催生地;家教活动是教学实践性知识的帮扶地;教... 在回顾教师实践性知识相关论述的基础上,对数学教师实践性知识进行界定.提出数学师范生教学实践性知识的形成过程:大学数学课堂是教学实践性知识的发源地;教学见习是教学实践性知识的催生地;家教活动是教学实践性知识的帮扶地;教育实习是教学实践性知识的主阵地.数学教师教学实践性知识的发展途径有:积极主动地与同行交流;自主的课后反思;观摩别人的教学实践;勇于承担全校公开课;积极参加各类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师范生 教学实践性知识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范生实践教学技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某省属高师院校为例 被引量:25
20
作者 郝琦蕾 董新良 姜晋国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5期46-49,共4页
实践教学技能是成为优秀教师所必备的核心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当前,师范生教学技能在课堂导入、板书、课件的制作与使用、教学语言、教学设计与实施、课堂教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高师院校培养和培训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可采取以下... 实践教学技能是成为优秀教师所必备的核心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当前,师范生教学技能在课堂导入、板书、课件的制作与使用、教学语言、教学设计与实施、课堂教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高师院校培养和培训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可采取以下策略: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教师教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加强师范生一般教学法知识和学科教学法知识的整合学习;关注并加强学科内容知识的学习;重视实践教学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及其评价机制的完善;加强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实习学校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院校 师范生 实践教学技能 培养与训练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