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5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雪峰教授四维止动方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大鼠行为学研究
1
作者 魏巍 吴振起 +2 位作者 王雪峰 赵雪 张睿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44-949,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注意力缺陷多动(ADHD)大鼠在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及水迷宫实验下的行为学表现,探讨四维止动方对ADHD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将24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随机分成SHR模型组、SHR中药组及SHR西... 目的:通过观察注意力缺陷多动(ADHD)大鼠在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及水迷宫实验下的行为学表现,探讨四维止动方对ADHD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将24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随机分成SHR模型组、SHR中药组及SHR西药组,每组8只。引入8只SD大鼠作为正常组进行对照。在给药前后分别进行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水迷宫实验,比较各组及自身前后的数据结果。结果:SHR大鼠与SD大鼠比较,自发活动增多,烦躁,反应略迟钝。旷场实验中,给药前SHR模型组、SHR中药组、SHR西药组较正常组总路程增加、平均速度增快,自发活动增加(P<0.05)。给药后SHR中药组及SHR西药组均较给药前自发活动减少,但SHR中药组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HR西药组自发活动少于正常组(P<0.05),西药组可能发生反向抑制作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各组给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SHR模型组较给药前进入开放臂的时间及次数增加,其余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迷宫实验中药组比模型组在给药后找到目标平台的总路程减少,平均速度增加,在目标区域停留的时间增加(P<0.05)。结论:四维止动方可以减少ADHD自发活动并无反向抑制,可以提高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缺陷多动 四维止动方 自发性高血压 大鼠 旷场实验 高架十字迷宫 水迷宫 行为学 中医经验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铝合金薄板低速冲击力学行为研究
2
作者 徐双喜 张浩坤 +3 位作者 谌伟 骆伟 董威 张艳辉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8-157,共10页
[目的]为研究船用铝合金薄板在低速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开展5059-H116铝合金板的水平低速冲击动态响应试验。[方法]基于冲击试验,对比不同冲击速度和不同冲击质量下试板的损伤和动态响应;基于混合硬化塑性模型建立低速冲击数值模... [目的]为研究船用铝合金薄板在低速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开展5059-H116铝合金板的水平低速冲击动态响应试验。[方法]基于冲击试验,对比不同冲击速度和不同冲击质量下试板的损伤和动态响应;基于混合硬化塑性模型建立低速冲击数值模型,对不同冲击速度作用下的失效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合有限元方法分析试板尺寸、冲击位置和撞头形状对临界破坏能量的影响,并提出关于临界破坏能量的修正经验公式。[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冲击速度的增加,试板的临界破坏能量也相应增加,但其增幅较小;在相同的冲击能量下,不同的冲击质量对铝合金板的临界破坏能量没有影响;临界破坏能量对试板长宽比的敏感性较小;相同截面积钝面撞头的冲击试板临界破坏能量可以视为等效。[结论]研究成果可为铝合金薄板的低速冲击力学行为及承载能力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薄板 低速冲击 临界破坏能量 冲击试验 有限元方法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地聚物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强度指标换算
3
作者 董硕 郑立森 +2 位作者 史奉伟 王来 刘哲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103,共8页
以再生粗骨料替换率(0%~100%)和钢纤维体积掺量(0%~1.5%)为主要变量,设计制作了240个钢纤维地聚物再生混凝土(SFGRC)试件,并进行各项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及微观形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再生粗骨料替换天然骨料,混凝土的各项基本力学性... 以再生粗骨料替换率(0%~100%)和钢纤维体积掺量(0%~1.5%)为主要变量,设计制作了240个钢纤维地聚物再生混凝土(SFGRC)试件,并进行各项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及微观形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再生粗骨料替换天然骨料,混凝土的各项基本力学性能均会降低。当钢纤维体积掺量为1.0%时,采用再生粗骨料100%替换天然骨料的SFGRC,其立方体和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劈裂抗拉和抗折强度分别降低15%、9%、25%、15%和15%,峰值应变增加24%。除了弹性模量外,钢纤维的掺入可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性能,试件破坏呈延性模式;当再生粗骨料替换率为100%时,掺入1.5%钢纤维的SFGRC后,其立方体和轴心抗压强度、峰值应变、劈裂抗拉和抗折强度分别增加15%、9%、10%、65%、39%。根据试验结果并综合考虑再生粗骨料替换率和钢纤维体积掺量的影响,提出了SFGRC基本强度指标的计算公式及换算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物混凝土 钢纤维 再生粗骨料 力学性能 强度指标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管束流体弹性不稳定性机理研究
4
作者 王越 谭蔚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7-615,共9页
螺旋管束由于其结构紧凑、传热效率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快堆与第4代核电堆型中。为揭示螺旋管束流体弹性不稳定性,本文在验证激振模型的冲击实验基础上,利用螺旋管束激振模型系统地研究了管的相对位置、管束结构参数对螺旋管振动响应的... 螺旋管束由于其结构紧凑、传热效率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快堆与第4代核电堆型中。为揭示螺旋管束流体弹性不稳定性,本文在验证激振模型的冲击实验基础上,利用螺旋管束激振模型系统地研究了管的相对位置、管束结构参数对螺旋管振动响应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面外方向的振幅远大于面内方向的,相邻管层节径比对螺旋管振动响应的影响强于同层管间节径比与螺旋角。通过改变管间流速,探究了螺旋管束流体弹性不稳定性机理,提出了预测临界流速的半经验公式,并且同现有直管管束的国家标准与先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为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的设计与工程评估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 管束振动 流体弹性不稳定性 临界流速半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削参数对钻削TC4小孔切削力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那春雨 姜增辉 +1 位作者 刘玮 王少涵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7-72,共6页
为研究钻削TC4小孔时切削力的特性,采用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方法,以钻头直径、钻削速度和进给量为因素,研究了主要钻削参数对钻头轴向力、扭矩的影响规律,并依据试验结果建立了轴向力及扭矩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钻削参数对轴向力及扭... 为研究钻削TC4小孔时切削力的特性,采用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方法,以钻头直径、钻削速度和进给量为因素,研究了主要钻削参数对钻头轴向力、扭矩的影响规律,并依据试验结果建立了轴向力及扭矩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钻削参数对轴向力及扭矩的影响程度排序为d>f_(n)>v_(c),当钻削速度为20 m/min时轴向力及扭矩较低,有利于降低切削力引起的加工误差;轴向力及扭矩的经验公式拟合程度较高,显著性较强,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该试验系统参数范围内的钻头轴向力及扭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小孔 钻削 轴向力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vantEdge的钛合金三维铣削仿真和切削力预测研究
6
作者 吴高生 杨叶 +3 位作者 周瑞红 李宗旺 张尚雄 黄佳林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6-80,共5页
通过AdvantEdge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钛合金三维铣削仿真,研究切削过程中切削力、切削温度和切屑形态,铣削试验验证仿真的正确性。针对仿真难以预测Z向切削力的局限性,开展铣削正交试验,得到切削力经验公式。研究结果表明:钛合金切削加工... 通过AdvantEdge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钛合金三维铣削仿真,研究切削过程中切削力、切削温度和切屑形态,铣削试验验证仿真的正确性。针对仿真难以预测Z向切削力的局限性,开展铣削正交试验,得到切削力经验公式。研究结果表明:钛合金切削加工过程中切削力随切屑厚度变化由大变小,最高切削温度位于前刀面靠近刀尖附近,切屑形态为连续带状卷曲,切削力经验公式可有效预测X向、Y向和Z向切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vantEdge 三维铣削仿真 正交试验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细粒混合料最小孔隙比的经验预测模型
7
作者 杭天柱 郭冰冰 +2 位作者 肖兴 吴琪 陈国兴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1-140,共10页
最小孔隙比e_(min)为无黏性土的基本物理性能参数。开展细粒含量FC=0~100%的10类粗-细粒混合料109个土样的e_(min)量测试验,分析测量方法、混合料类型和FC含量对e_(min)的影响。对于颗粒易破碎的粗-细粒混合料,使用静压振动法能够有效... 最小孔隙比e_(min)为无黏性土的基本物理性能参数。开展细粒含量FC=0~100%的10类粗-细粒混合料109个土样的e_(min)量测试验,分析测量方法、混合料类型和FC含量对e_(min)的影响。对于颗粒易破碎的粗-细粒混合料,使用静压振动法能够有效地控制颗粒破碎对e_(min)的影响;对于硅质砂-粉、砂-砾和珊瑚砂-粉混合料,e_(min)呈现出随着FC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且可表示以FC为变量的一元三次函数;建立粗-细混合料e_(min)的经验预测公式。根据16篇文献中的具有不同FC的27种粗细粒混合料、395个试样的e_(min)数据的独立验证表明:95%的预测数据e_(min)与测试值的误差不超过15%。这意味着提出的e_(min)预测公式具有很好的普适性,可满足工程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细粒混合料 最小孔隙比 细粒含量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粒含量和孔隙比的砂砾石渗透系数估算方法
8
作者 谷思宇 宋彦辉 冯满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87,共4页
砂砾石的渗透系数与土中矿物成分、颗粒级配、颗粒形状、干密度、孔隙比、温度、渗透液性质等有关,基于相关工程中已有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细粒含量与渗透系数相关性很好,两者呈非线性幂函数关系,相关系数0.9053,细粒含量和孔隙比双... 砂砾石的渗透系数与土中矿物成分、颗粒级配、颗粒形状、干密度、孔隙比、温度、渗透液性质等有关,基于相关工程中已有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细粒含量与渗透系数相关性很好,两者呈非线性幂函数关系,相关系数0.9053,细粒含量和孔隙比双因素与渗透系数呈光滑的圆弧面,相关系数0.7525。对青海茨哈峡水电站坝体料源区的砂砾石进行室内渗透性试验,验证了所建公式较好地适用于不同孔隙比和不同级配的砂砾石,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石 细粒含量 孔隙比 渗透系数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气藏采收率快速计算新方法
9
作者 鲁瑞彬 程时清 +2 位作者 雷霄 阮洪江 吴畅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0,共7页
物质平衡、类比等方法是确定气藏采收率常用的方法,但其存在关键参数取值难度大、类比条件苛刻等问题。本文从开发角度出发,兼顾影响气藏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同时考虑每类气藏样本数量,在将其分为气驱和边水驱2类气藏的基础上,优选井控... 物质平衡、类比等方法是确定气藏采收率常用的方法,但其存在关键参数取值难度大、类比条件苛刻等问题。本文从开发角度出发,兼顾影响气藏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同时考虑每类气藏样本数量,在将其分为气驱和边水驱2类气藏的基础上,优选井控储量及井控储量丰度为影响气藏采收率的主控因素,研究建立了2类气藏采收率计算经验公式。经预留的盲检样本检验表明,计算误差均小于10%,精度满足开发及生产管理要求。得到的采收率计算经验公式可以快速计算气藏采收率,在南海西部气藏应用效果较好,且可以为类似气藏采收率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气藏 气藏分类 井控储量丰度 采收率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反馈射流喷头附壁点特性研究
10
作者 杨凡 王新坤 +2 位作者 陈亚奇 贾宗瑾 武文婧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4,共7页
为了探究基于附壁点位置的负压反馈射流喷头的设计方法,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正交试验、水力性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找到了不同压力条件下结构参数对附壁点位置的影响规律,建立了通过结构参数计算附壁点位置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基... 为了探究基于附壁点位置的负压反馈射流喷头的设计方法,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正交试验、水力性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找到了不同压力条件下结构参数对附壁点位置的影响规律,建立了通过结构参数计算附壁点位置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基于最优附壁点位置和经验公式计算出的负压反馈射流喷头最优结构参数为:位差s为1.9 mm、深宽比k/w为2、侧壁倾角β为8°、控制管宽度f为4 mm、弯曲过渡段曲率半径r为21 mm、劈距H为9 w。通过验证试验可得试验数据与模拟数据变化趋势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且其偏差率均不高于8.4%,因此证明本文模拟精度有效可靠,该研究能够为负压反馈射流喷头科学研究、产品研发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反馈射流喷头 附壁点 经验公式 正交试验 验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 on external explosions of cylindrical versus spherical charges at tunnel entrance
11
作者 Dan Luo Jinsheng Hu +4 位作者 Anbao Wang Xiao Yu Mengmeng Zhang Meili Yao Chun L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4期227-243,共17页
Most of the existing studies on tunnel blast wave are based on spherical or grouped charges, however,conventional weapons are mostly cylindrical rather than spherical.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cylindrical cha... Most of the existing studies on tunnel blast wave are based on spherical or grouped charges, however,conventional weapons are mostly cylindrical rather than spherical.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cylindrical charges on the tunnel blast wave loads and to develop a quantitative calculation method, this study carried out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research. Initially, external explos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using both 35 kg spherical charges and cylindrical charges with aspect ratio of 4.8 at two different distances from the tunnel entranc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blast wave parameters in the tunnel revealed that the explosive equivalent of the cylindrical charg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pherical charges. To address this, an equivalent coefficient κ based on the spherical charges was proposed for the cylindrical charges. Subsequently, numerical simulations were conducted fo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an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match the experiments well. Through numerical calculations, the reliability of the equivalent coefficient κ 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as verified, and comparis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explosion energy of cylindrical charges spreads more radially, resulting in more explosion energy entering the tunnel, which i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for the increase in tunnel blast wave loads. Additionally, analyzing the explosion energy ratio entering the tunnel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equivalent coefficient κ. Finally, through more than one hundred sets of numerical calculation results, the impact of the proportional distance λ and the ratio of charge mass to the tunnel cross-section dimension φ on the equivalence coefficients κ was investigated. An empirical formula for the equivalence coefficient κ was derived through fitting,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formula was validated through literatur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research findings of this paper will provide valuable guidance for the calculation of blast wave loads in tunn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lindrical charges Tunnel blast wave Equivalent coefficient empirical formula Experimen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型煤田不同覆岩类型下导水裂隙带高度分区预测研究
12
作者 徐东晶 张瑞庆 +4 位作者 高卫富 姜浩楠 朱海锋 李业 夏志村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7-189,共13页
【背景】我国华北型煤田煤炭资源开采深度及开采强度逐渐增加,进而导致覆岩移动破坏及裂隙演化等热点问题,引起极大关注。【方法】收集华北型煤田导水裂隙带高度实测数据共117组,其中不同覆岩类型(坚硬、中硬和软弱)数据分别为17、42和5... 【背景】我国华北型煤田煤炭资源开采深度及开采强度逐渐增加,进而导致覆岩移动破坏及裂隙演化等热点问题,引起极大关注。【方法】收集华北型煤田导水裂隙带高度实测数据共117组,其中不同覆岩类型(坚硬、中硬和软弱)数据分别为17、42和58组。在此基础上探究不同覆岩类型控制下不同采高、不同采深以及不同工作面斜长对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影响。根据华北型煤田含煤地层的沉积特点,将其划分为北带、中带和南带3个区域,分别采用卷积神经网络、贝叶斯公式及《“三下”规范》3种方法,分区域开展北带、中带和南带地区的导水裂隙带高度精细化研究。【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随着采高、采深或工作面斜长等因素的改变,不同覆岩类型条件下的导水裂隙带高度分布出现明显差异,从坚硬、中硬到软弱覆岩,裂采比依次降低,其中坚硬覆岩的裂采比是中硬覆岩的1.59倍,是软弱覆岩的1.77倍;中硬覆岩的裂采比是软弱覆岩的1.11倍。预测结果显示,3个地区卷积神经网络和贝叶斯公式的RMSE(E_(RMS))值分别为6.62和21.84、2.20和8.09、2.60和6.12,明显小于《“三下”规范》中的经验公式的RMSE(E_(RMS))值(45.91、13.40和21.99),说明卷积神经网络和贝叶斯公式的预测结果均优于经验公式,其中卷积神经网络预测结果更为贴近实测结果,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可为华北型煤田不同覆岩类型下的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型煤田 导水裂隙带 经验公式 沉积环境 覆岩结构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回归分析法的矩形槽圆管吸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雷成 李福胜 +1 位作者 缪得祥 朱涛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2-300,共9页
为了研究矩形槽圆管吸能特性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回归分析法的结构参数与吸能特性关系的拟合方法。针对轴向冲击下的圆管动态响应,首先,建立了6005A-T6材料的Cowper-Symonds本构模型,并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其次,设计了正交试验,建... 为了研究矩形槽圆管吸能特性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回归分析法的结构参数与吸能特性关系的拟合方法。针对轴向冲击下的圆管动态响应,首先,建立了6005A-T6材料的Cowper-Symonds本构模型,并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其次,设计了正交试验,建立了吸能特性与结构参数之间的计算模型;然后,利用多元线性与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计算模型参数求解,并对比了两种拟合结果,得到了峰值力和吸能量的经验公式;接着,对比经验公式与有限元数值计算值表明,经验公式在研究范围内具有较高准确性,误差在8%以内;最后,引入吸能性能指标并使用遗传算法对圆管进行了结构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当直径和槽端距最小、壁厚和槽宽最大、槽深最浅时,矩形槽圆管的吸能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槽 薄壁圆管 多元回归分析法 经验公式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室内二次辐射噪声测量修正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鑫 高力 +2 位作者 雷佳鑫 王艳芬 赵才友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9-237,共9页
地铁运营诱发的沿线建筑物二次辐射噪声已成为城市噪声投诉重要来源,大量的轨道减振措施因而得以应用。但是由于测试条件的原因,对减振轨道区间沿线的建筑物二次辐射噪声进行测试所获取的噪声信号往往与背景噪声信号差异较小,致使室内... 地铁运营诱发的沿线建筑物二次辐射噪声已成为城市噪声投诉重要来源,大量的轨道减振措施因而得以应用。但是由于测试条件的原因,对减振轨道区间沿线的建筑物二次辐射噪声进行测试所获取的噪声信号往往与背景噪声信号差异较小,致使室内二次辐射噪声评估结果不稳定。为评估观测信号与背景噪声信号接近时的室内二次辐射噪声,提出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方法的楼板振动与室内噪声测试数据联合评估方法。首先,根据卡尔曼滤波器工作原理,提出室内观测噪声误差矩阵和经验公式预测方法误差矩阵的构造方法。而后采用向典型信号中掺入高斯白噪声的方法结合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基于该方法对比分析几种经验预测公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城市轨道交通 二次辐射噪声 信号处理 室内振动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磨削力模型系数优化及验证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栋 张志鹏 +3 位作者 赵睿 张君宇 乔瑞勇 孙少铮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8,共8页
在磨削力模型求解问题中,目前大多使用分段计算法或列方程组直接计算各个待求系数,不仅计算量大且其精度也无法保证。另外,传统的回归模型容易陷入局部最优,难以描述非线性关系。为此,将遗传算法引入到非线性优化函数参数优化中,基于外... 在磨削力模型求解问题中,目前大多使用分段计算法或列方程组直接计算各个待求系数,不仅计算量大且其精度也无法保证。另外,传统的回归模型容易陷入局部最优,难以描述非线性关系。为此,将遗传算法引入到非线性优化函数参数优化中,基于外圆横向磨削力模型、平面磨削力模型、外圆纵向磨削力模型等现有的模型数据,开展磨削力理论模型的系数优化方法研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计算得到的3种模型磨削力的预测精度提高了14.69%~42.54%,且3种模型所预测的法向磨削力的平均误差分别为5.9%、9.13%、3.23%,切向力平均误差分别为6.78%、8.36%、3.69%。经对比知,优化后的模型拟合度较好,模型预测精度显著提高。遗传算法优化后的非线性优化函数GA-LSQ算法更适合磨削力模型的求解,可对磨削力的预测及实际加工生产中的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削力模型 外圆磨削 平面磨削 经验公式 模型系数优化 模型预测 遗传算法 非线性优化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SSI效应的升降作业平台惯容减振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珏 张莹 +2 位作者 黄愫 叶会然 单柯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4-224,共11页
升降作业平台在野外工地、河滩等环境中高空作业时,其支腿底盘的明置基础与软土地基会发生动力相互作用,从而改变作业平台系统的动力特性。提出了考虑土与结构相互作用效应下的含3种不同惯容减振系统(SIS,SPIS-1,SPIS-2)的升降作业平台... 升降作业平台在野外工地、河滩等环境中高空作业时,其支腿底盘的明置基础与软土地基会发生动力相互作用,从而改变作业平台系统的动力特性。提出了考虑土与结构相互作用效应下的含3种不同惯容减振系统(SIS,SPIS-1,SPIS-2)的升降作业平台动力学模型,推导了作业平台在简谐激励下的振幅放大因子以及在随机激励下的响应均方值的解析表达式。利用遗传算法分别求解了位于中硬土、中软土以及软弱土3种地基表面的作业平台在H_(∞)和H_(2)优化准则下,惯容减振系统的最优设计刚度比和阻尼比。对最优状态下的各减振系统进行减振效果分析,结果表明:SPIS-2减振系统效果最佳,不仅最大程度地抑制了升降作业平台的共振效应,而且更有效地拓宽频带范围;SSI效应可以降低简谐激励下作业平台的位移振幅放大因子和随机激励下作业平台绝对位移的均方值;SSI效应对简谐激励和随机激励下惯容减振系统的最优设计参数影响很小,因此针对3种惯容减振系统位于不同地基表面下的最优设计参数拟合出经验公式,为升降作业平台的研发和减振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降作业平台 SSI效应 惯容减振 参数优化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L法熔滴冲击基板的TPF/FSI数值模拟
17
作者 陈丽华 张梦娇 +1 位作者 闪陆通 李浩群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3-533,共11页
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高温工作环境会对其热端金属部件造成不可逆损伤,热障涂层(thermal barrier coatings,TBCs)能够承受高温和高压的侵蚀性环境,从而保证金属部件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以空心Y_(2)O_(3)-ZrO_(2)(yttrium-stabilize... 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高温工作环境会对其热端金属部件造成不可逆损伤,热障涂层(thermal barrier coatings,TBCs)能够承受高温和高压的侵蚀性环境,从而保证金属部件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以空心Y_(2)O_(3)-ZrO_(2)(yttrium-stabilized zirconia,YSZ)粒子在等离子焰流中的2种形态,即全熔熔滴和空心熔滴为研究对象对其冲击铺展过程进行了模拟。基于ABAQUS/EXPLICIT耦合欧拉-拉格朗日(coupled Eulerian-Lagrangian,CEL)有限元方法,首先针对ABAQUS缺少相变模型,导致使用CEL方法计算熔滴铺展形貌失真的问题,给出了适用的动力黏度随温度变化的经验公式。此外,考虑周围空气对熔滴铺展过程的影响,提出了“两相流(two phase flow,TPF)/流-固耦合(fluid-structure-interaction,FSI)”2.5D模型,对熔滴冲击基板凝固成型及空气卷入的过程进行了模拟,并揭示了2种熔滴铺展形貌存在较大差异的机理,对制备隔热性能更优的热障涂层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CEL法 TPF/FSI模型 动力黏度经验公式 空心熔滴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高效车削切削参数对切削力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苏平 黄树涛 +3 位作者 石海城 庄重 许立福 张玉璞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50,共7页
D6AC高强度钢强度高、韧性好,是一种在众多领域应用广泛的难加工材料。文章从实现D6AC高强钢粗加工高效切削的角度,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其高效车削加工时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切削力影响的显著性,根据试验结果利用极差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 D6AC高强度钢强度高、韧性好,是一种在众多领域应用广泛的难加工材料。文章从实现D6AC高强钢粗加工高效切削的角度,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其高效车削加工时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切削力影响的显著性,根据试验结果利用极差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获得了各个切削用量对切削力影响的显著性顺序,建立了各个切削分力及切削合力的经验公式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切削力经验公式具有良好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6AC高强钢 高效车削 切削力 灰色关联分析 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涌水量预测计算方法综述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兴波 李俊 +2 位作者 李雁冰 魏祥 黄晓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6-174,184,共10页
预测隧道涌水量对于保障隧道施工安全、进度、洞室稳定和人身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国内外学者已提出多种预测方法,但是存在不同适用条件,根据隧道的水文地质条件选取恰当的方法能有效提高预测精度。对解析公式法、经验公式法、数值法、随... 预测隧道涌水量对于保障隧道施工安全、进度、洞室稳定和人身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国内外学者已提出多种预测方法,但是存在不同适用条件,根据隧道的水文地质条件选取恰当的方法能有效提高预测精度。对解析公式法、经验公式法、数值法、随机性数学模型预测法等多种涌水量预测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通过对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及适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讨论了当前涌水量预测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方向。结果表明:解析公式法应用简单,但结果偏差较大;经验公式法源于工程案例总结,适用于相似条件下隧道涌水量预测;数值法通过数学模型模拟,可以解决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的涌水量预测,但对勘察设计阶段获取的水文地质参数提出更高的要求;随机性数学模型方法需要大量数据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其他方法主要依赖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同位素分析法等手段,通过科学分析来识别并判断地下水量及其流动通道的地质特征,需要充分的数据支持和详尽的地下勘探结果作为依据。研究成果可为实际工程中选择合适的涌水量预测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涌水量预测 经验公式预测 解析公式预测 数值法预测 随机性数学模型预测 复杂地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损失的水动力学模型在永定河生态补水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康龙熙 李巍 +1 位作者 李建新 蔡思宇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9-919,共11页
为精准模拟一维水动力学过程,基于明渠非恒定流的水动力模型,提出耦合改进考斯加科夫(Kostiakov)公式,考虑实际河道渗漏损失动态变化。在同一时间步长上,将水动力模型计算流量作为损失模型流量边界条件,通过损失经验参数a和b计算得出此... 为精准模拟一维水动力学过程,基于明渠非恒定流的水动力模型,提出耦合改进考斯加科夫(Kostiakov)公式,考虑实际河道渗漏损失动态变化。在同一时间步长上,将水动力模型计算流量作为损失模型流量边界条件,通过损失经验参数a和b计算得出此时间步长河道损失量,对水动力河道损失参数进行实时修正。以永定河流域2022-2024年4场实测补水数据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分析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简称“23·7”洪水)前后永定河河道生态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永定河流域具有良好适用性,相对误差的绝对值最小为0.004,最大为0.218;“23·7”洪水对永定河河道冲刷作用明显,河道形状发生明显改变,河道糙率与河道下渗损失较洪水冲刷前均减小,永定河下游流域较洪水冲刷前以小流量补水即可实现全流域通水,可为永定河下游生态调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损失 水动力 补水过程模拟 Kostiakov经验公式 永定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