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视震源时间函数反演尼泊尔M_S8.1地震破裂过程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旭 许力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81-1890,共10页
以2015年4月26日MS7.1余震为经验格林函数事件,利用全国和全球的宽频带记录提取了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S8.1地震的P波视震源时间函数和Rayleigh波视震源时间函数,并通过联合反演这些视震源时间函数获得了这次地震的时空破裂过程图像.无... 以2015年4月26日MS7.1余震为经验格林函数事件,利用全国和全球的宽频带记录提取了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S8.1地震的P波视震源时间函数和Rayleigh波视震源时间函数,并通过联合反演这些视震源时间函数获得了这次地震的时空破裂过程图像.无论是P波视震源时间函数还是Rayleigh波视震源时间函数都呈现出很强的方位依赖性,表明震源断层具有相当的尺度且破裂朝东南方向扩展.时空破裂过程图像清楚地证实了这一特征,并更清晰地显示,破裂几乎是纯粹的单侧破裂,从破裂起始点开始,沿断层面向东南方向扩展~100km,同时沿断层面向深部扩展~80km,形成~125°的破裂优势方向和~5.8m的最大位错.地震的破裂时间历史相对简单,呈非间断性扩展,持续时间约5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格林函数 尼泊尔Ms8.1地震 视震源时间函数 震源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层序对谷地场地地震反应的影响-SH波入射 被引量:8
2
作者 巴振宁 印枭 梁建文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103,共13页
采用一种多域间接边界元方法,求解了层状半空间中多层沉积谷地对平面SH波的放大效应问题。该方法将含有多层沉积的层状半空间分解为开口层状半无限空间域和多个沉积层闭合域,进而通过求解层状半空间中斜线均布荷载动力格林函数来模拟开... 采用一种多域间接边界元方法,求解了层状半空间中多层沉积谷地对平面SH波的放大效应问题。该方法将含有多层沉积的层状半空间分解为开口层状半无限空间域和多个沉积层闭合域,进而通过求解层状半空间中斜线均布荷载动力格林函数来模拟开口域内的散射波场,通过求解全空间中均布荷载动力格林函数来模拟各闭合域的散射波场。方法充分发挥半空间格林函数和全空间格林函数在构造开口半无限空间域和闭合域内散射波场方面的优势,具有灵活性强和精度高的优点。文中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并以正常沉积、软夹层沉积和逆序沉积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研究了沉积层序对谷地附近地面运动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沉积层逆序排列时,低波速层对中高频地震动均有很好的"隔震"效果;沉积层序对地面运动的固有频率和卓越频率均有着显著的影响;沉积序列的改变会导致沉积动力特性的改变,进而会影响到沉积谷地与层状场地的动力相互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谷地 场地地震反应 sH波 格林函数 间接边界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余震作为经验格林函数从GDSN长周期波形资料中提取1999年集集地震的震源时间函数 被引量:2
3
作者 许力生 G.Patau 陈运泰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3-125,共13页
1999年 9月 2 0日 17h 4 7minUTC(北京时间 9月 2 1日 0 1h 4 7min)中国台湾省南投县集集镇发生MW7.6地震 ,随后又发生许多中强余震 .我们从这些余震中选择了MW6 .1和MW6 .2两次余震分别作为经验格林函数 ,并从包括IRIS ,GEOSCOPE和CDS... 1999年 9月 2 0日 17h 4 7minUTC(北京时间 9月 2 1日 0 1h 4 7min)中国台湾省南投县集集镇发生MW7.6地震 ,随后又发生许多中强余震 .我们从这些余震中选择了MW6 .1和MW6 .2两次余震分别作为经验格林函数 ,并从包括IRIS ,GEOSCOPE和CDSN在内的全球数字地震台网的长周期波形资料中提取了主震的震源时间函数 .对于发生在 9月 2 2日的MW6 .1余震 ,有 2 6个台站的 78条记录的 97对震相清晰可用 ;对于发生在 9月 2 5日的MW6 .2余震 ,有 2 4个台站的 72条记录的 81对震相清晰可用 .对于每个台站 ,从P和S两种震相中提取震源时间函数 ,分别称之为P波震源时间函数和S波震源时间函数 .这样 ,利用两次余震从长周期波形资料中共提取了 178个震源时间函数 .从这些震源时间函数可以看到 ,除在特殊方位的几个震源时间函数由于主震和余震的震源机制的差别引起较大的畸变外 ,大多数台站的震源时间函数都具有相似性 ;同时 ,其形状随方位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这两种特征都是对所提取的震源时间函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客观反映 .通过分析确认 ,这次地震由两次子事件构成 ,总持续时间约 2 6s .第二次事件比第一次事件晚大约 7s ,第一次事件的矩释放率比第二次事件大 1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集地震 长周期波形 震源时间函数 经验格林函数 余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四川芦山M_S7.0地震强地面运动模拟 被引量:2
4
作者 药晓东 章文波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9-616,711,共18页
运用经验格林函数法模拟2013年4月20日芦山MS7.0地震的近场强地面运动.在拟合过程中,首先参考前人远场反演结果给出的滑动量分布特征和主震波形的包络线特征,确定强震动生成区的大致范围和数量;然后利用Somerville等提出的地震矩与凹凸... 运用经验格林函数法模拟2013年4月20日芦山MS7.0地震的近场强地面运动.在拟合过程中,首先参考前人远场反演结果给出的滑动量分布特征和主震波形的包络线特征,确定强震动生成区的大致范围和数量;然后利用Somerville等提出的地震矩与凹凸体面积的经验关系式确定强震动生成区细小划分的初值,继而利用遗传优化算法确定以上二者的最优值及其它震源参数.将数值模拟波形与实际地震观测记录在时间域和频率域分别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所选取的30个观测台站中,多数台站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符合得很好,特别是大于1Hz的高频部分.断层面上有两个强震动生成区,其位置与前人反演的滑动量集中分布区相一致,而且强震动生成区规模比Somerville等获得的标度率估计值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地面运动 芦山 Ms7.0 地震 经验格林函数法 震源参数 波形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cise determination of focal parameters for July 20, 1995 M_L=4.1 earthquake sequence in the Huailai basin 被引量:12
5
作者 许向彤 陈运泰 王培德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5-238,共14页
On July 20, 1995 an M_L= 4.1 earthquake occurred in Huailai basin, northwest of Beijing, with epicenter coordinates 40.326°N, 115.448°E and focal depth 5.5 km. Following the main shock, microseismicity sharp... On July 20, 1995 an M_L= 4.1 earthquake occurred in Huailai basin, northwest of Beijing, with epicenter coordinates 40.326°N, 115.448°E and focal depth 5.5 km. Following the main shock, microseismicity sharply increased in the basin. This earthquake sequence was recorded by Sino-European Cooperative Huailai Digital Seismograph Network (HDSN) and the hypocenters were precisely located. Using 8 aftershocks as empirical Green(s function (EGF) we calculated the source time function (STF) of the ML=4.1 event respectively, and by superposing these results, we obtained the average time function which has better signal to noise ratio. The final result shows that the ML=4.1 earthquake consisted of two events, one of which was stronger, the other was weaker, STFs from each station demonstrate an obvious (seismic Doppler effect(. Through a trial-and-error method, the following results were drawn: for the 1st event, the rupture length is 0.44 km, rupture velocity is 4.0 km/s, while for the 2nd event those parameters are 0.25 km, 3.0 km/s, the two events ruptured in the direction of 140° and 90° respectively (measured from the strike of the fault, anticlockwise positive), the two events were separated by 0.57 km in space, and 0.09 s in time. Using single EGF, we also retrieved the source time function of other 13 events with ML(2.1 in the Huailai earthquake sequence. These results were reached: each of the 13 events consisted of single event, with the duration of the source time functions ranging between 0.05~0.16 s. Using far-field ground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 method, the scalar seismic moment, stress drop and rupture radii of 25 events with 0.95(ML(4.1 were obtained. The trend that scalar seismic moment and stress drop increase with magnitude was obvious. In the magnitude range 0.9(ML(2.4, the obtained radii show no correlativity with magnitude, we tend to believe, in such small magnitude range, precise measurement for radii of such small events is beyond the data used in this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格林函数 怀来盆地 破裂过程 震源时间函数 1995年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验格林函数法的2021年M_(S)6.4漾濞地震近场强震动模拟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浩 入倉孝次郎 林国良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64-879,共16页
由于震中附近强震台分布不均,文中联合使用近场2个国家强震动观测台网的强震台和7个云南地震预警台网烈度台的强震记录,采用经验格林函数法构建了特性化震源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近场强震动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烈度台的记录可与强震台... 由于震中附近强震台分布不均,文中联合使用近场2个国家强震动观测台网的强震台和7个云南地震预警台网烈度台的强震记录,采用经验格林函数法构建了特性化震源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近场强震动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烈度台的记录可与强震台的记录联合,共同作为强震动模拟的对象,但应注意区分二者的有效频带;在0.20~30.0Hz频带,在53YBX台处的NS分量上,模拟结果的伪加速度反应谱较好地再现了0.1s处的峰值,在EW分量上,合成的速度波形虽然幅值较低,但较好地再现了速度脉冲波段;在53DLY台处的合成波形较好地再现了约2s的长周期地震动;在0.50~30.0Hz频带,合成波形和反应谱与信噪比较高的烈度台的记录较为一致。文中确定的用于模拟强震动的特性化震源模型由一个强震动生成域构成,其面积和相应的短周期范围内加速度震源谱的水平段幅值与地震矩的关系均遵循经验标度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格林函数法 强震台 烈度台 强震动模拟 强震动生成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场不连续边界条件的层状介质电磁格林函数计算 被引量:9
7
作者 翁爱华 刘云鹤 +1 位作者 贾定宇 殷长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03-609,631,共8页
给出了适用于全空间层状模型偶极子源格林函数的去奇异性广义描述技术。过源平行于层界面设置一个虚界面,使相邻层界面限制的区域中电磁矢量势函数可以分解为TE模式和TM模式标量势函的叠加,且它们都满足齐次Helmhlotz方程,相应的解可以... 给出了适用于全空间层状模型偶极子源格林函数的去奇异性广义描述技术。过源平行于层界面设置一个虚界面,使相邻层界面限制的区域中电磁矢量势函数可以分解为TE模式和TM模式标量势函的叠加,且它们都满足齐次Helmhlotz方程,相应的解可以通过叠加上行波和下行波函数得到。源的奇异性被耦合到切向电磁场所满足的不连续边界条件上,并通过反射系数所描述的振幅递推关系延拓到其他任意层中,实现了全空间任意位置格林函数的计算。该思路被应用到VED源激发的海洋电磁模型数值模拟中,计算结果很好地反映了电磁场在海洋模型中的传播过程,验证了该技术思路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电磁法 一维模型 格林函数 含源边界条件 虚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加载微带结构的模式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付云起 童创明 +1 位作者 张国华 袁乃昌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3年第6期607-610,共4页
周期性的微带结构在相控阵天线、频率选择表面等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与单纯的接地介质板相比 ,它的电磁波模式更为复杂 ,解析式几乎不可得到。文中利用格林函数和矩量法相结合 ,对无限大的微带周期结构的表面波和漏波特性进行了数值分... 周期性的微带结构在相控阵天线、频率选择表面等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与单纯的接地介质板相比 ,它的电磁波模式更为复杂 ,解析式几乎不可得到。文中利用格林函数和矩量法相结合 ,对无限大的微带周期结构的表面波和漏波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 ,计算了方形环和方形贴片阵列两种情况。电流展开采用了分域基函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函数 矩量法 微带 周期结构 表面波 漏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层状地基格林函数的求解 被引量:6
9
作者 韩泽军 林皋 李建波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9-107,共9页
提出了求解二维层状地基内部格林函数的混合数值算法。利用傅里叶变换将二维层状各向同性地基的波动方程转换为频率-波数域内的两点边值问题的常微分方程,运用精细积分方法求解并得到频率-波数域内的动力柔度系数,最后利用傅里叶逆变换... 提出了求解二维层状地基内部格林函数的混合数值算法。利用傅里叶变换将二维层状各向同性地基的波动方程转换为频率-波数域内的两点边值问题的常微分方程,运用精细积分方法求解并得到频率-波数域内的动力柔度系数,最后利用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层状地基内部的格林函数。本文提出的混合数值算法克服了已有算法的局限性,对于层状地基有广泛的适用性,对层状地基的层数和厚度均没有任何限制,不仅可以求解层状地基表面的动力响应,而且可以求解层状地基内部节点格林函数。混合数值算法基于矩阵运算,从而数值计算稳定,并且有较高的计算效率。数值算例验证了本文算法的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数值算法 层状地基 格林函数 精细积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端支承式输流管路的强迫振动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志礼 于瀛 +1 位作者 赵千里 柴小冬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1-225,共5页
研究水平放置的两端支承式输流管路的强迫振动问题,将欧拉-伯努利梁模型视为管路的简化力学模型.利用格林函数法对无量纲的强迫振动微分方程进行推导,得到一般支承形式管路的格林函数,并最终得到挠度的一般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一端固... 研究水平放置的两端支承式输流管路的强迫振动问题,将欧拉-伯努利梁模型视为管路的简化力学模型.利用格林函数法对无量纲的强迫振动微分方程进行推导,得到一般支承形式管路的格林函数,并最终得到挠度的一般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一端固定、另一端弹性支承输流管路的振动响应,分别利用微分变换法和伽辽金法验证其正确性与准确性,并研究了集中载荷和分布载荷情况下的振动响应.利用该方法可以得到封闭的精确解,比其他数值方法具有较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流管路 强迫振动 格林函数法 挠度响应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中子扩散方程的全堆芯格林函数快速节块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宏春 谢仲生 +1 位作者 尹邦华 章宗耀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06-111,126,共7页
导出了全堆芯格林函数快速节块方法理论模型,提出了对各个节块逐次扰动进行正向扩散计算建立格林函数库的思想,研制了相应软件CGFM,对一系列基准问题和我国秦山核电厂的问题进行了校核,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保证一定的计算... 导出了全堆芯格林函数快速节块方法理论模型,提出了对各个节块逐次扰动进行正向扩散计算建立格林函数库的思想,研制了相应软件CGFM,对一系列基准问题和我国秦山核电厂的问题进行了校核,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保证一定的计算精度下,计算速度比先进节块方法NGFM快10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芯 格林函数 节块 中子扩散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验格林函数方法模拟地震动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启成 景立平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9-94,共6页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格林已经成为被地震工作者普遍接受的模拟地震动的方法。回顾发展历史,该方法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是经验格林函数理论建立阶段;第二阶段是经验格林函数方法逐步得到完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经验格林函数方法的广泛...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格林已经成为被地震工作者普遍接受的模拟地震动的方法。回顾发展历史,该方法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是经验格林函数理论建立阶段;第二阶段是经验格林函数方法逐步得到完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经验格林函数方法的广泛应用阶段,该阶段提出了用该方法预测未来地震动的一般步骤,标志着用经验格林函数方法预测未来地震动,为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提供依据已经到了比较成熟阶段。最后,对用经验格林函数方法和随机方法模拟地震动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格林函数 地震动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对称二维位场的变形玻恩迭代反演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延文 聂在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10-14,共5页
本文将变形玻恩迭代方法用于处理轴对称二维非均匀介质分布的电导率反演问题众所周知,横磁场的反演比横电场的反演的非线性程度更高.本文选用了收敛速度快而效果好的变形波恩迭代反演方法.而离散非线性积分方程所得矩阵方程的病态特... 本文将变形玻恩迭代方法用于处理轴对称二维非均匀介质分布的电导率反演问题众所周知,横磁场的反演比横电场的反演的非线性程度更高.本文选用了收敛速度快而效果好的变形波恩迭代反演方法.而离散非线性积分方程所得矩阵方程的病态特性用古洪诺夫正则化方法来克服,再用共轭梯度方法求解在每次选代过程中采用了快速的半解析半数值的高效正演方法,本文用它半解析地表达出反演中所需计算的格林函数的偏导数;并在此基础上半解析地求出了反演的非线性积分方程中的积分运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场反演 变形玻思迭代 数值模式匹配 电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地震学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51
14
作者 徐义贤 罗银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618-2636,共19页
基于背景噪声的地震方法发展迅速,已广泛应用于全球和区域地球内部结构研究、浅地表地质调查及油气田勘探开发.本文简要介绍了背景噪声的来源,回顾了噪声地震学的发展历程.给出了基于背景噪声的全波场和面波格林函数恢复的公式,较为详... 基于背景噪声的地震方法发展迅速,已广泛应用于全球和区域地球内部结构研究、浅地表地质调查及油气田勘探开发.本文简要介绍了背景噪声的来源,回顾了噪声地震学的发展历程.给出了基于背景噪声的全波场和面波格林函数恢复的公式,较为详细综述了噪声源的分布和记录台站间距对格林函数恢复的影响.讨论了两台站互相关法和空间自相关法获取面波频散特性的区别与理论连接.对基于噪声的面波层析成像法、程函方程层析成像法、空间自相关法的原理进行了总结.介绍了噪声地震学方法在各领域特别是浅地表方面的应用现状.最后简要展望了噪声地震学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噪声 格林函数恢复 噪声层析成像 虚源法 空间自相关 浅地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经验格林函数方法的地震动模拟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启成 杜玉春 +1 位作者 严冬冬 裴蕾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4-80,共7页
改进的经验格林函数方法弃掉以往完全用经验方法确定用于合成大震的小震数目的方法,考虑了大地震断层各个子断层位错的不均匀性,使得经验格林函数方法的物理意义更加清楚。用改进的经验格林函数方法,以汶川MS6.4余震记录作为经验格林函... 改进的经验格林函数方法弃掉以往完全用经验方法确定用于合成大震的小震数目的方法,考虑了大地震断层各个子断层位错的不均匀性,使得经验格林函数方法的物理意义更加清楚。用改进的经验格林函数方法,以汶川MS6.4余震记录作为经验格林函数模拟了九寨白河台、松潘安宏台、皋兰台和成都中和4个台站的加速度时程,与以往的经验格林函数方法比较,模拟结果的反应谱与记录符合得更好,证明了改进的经验格林函数方法可以反映震源位错的复杂分布,可以在工程地震中用来估计场地地震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格林函数方法 地震动 反应谱 汶川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室截面形状对扩张室液压脉动衰减器滤波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帆 邓斌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684-1687,1695,共5页
将气体消声器设计理论中的格林函数法扩展到计算和分析具有矩形、正方形截面的扩张室液压脉动衰减器的滤波特性,在平面波截止频率范围内,这两种截面型式脉动衰减器的插入损失理论曲线与实验测量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该方法同样可用于计... 将气体消声器设计理论中的格林函数法扩展到计算和分析具有矩形、正方形截面的扩张室液压脉动衰减器的滤波特性,在平面波截止频率范围内,这两种截面型式脉动衰减器的插入损失理论曲线与实验测量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该方法同样可用于计算矩形和正方形截面的扩张室压力脉动衰减器的滤波特性.而针对圆形截面,为避免坐标系变换带来的麻烦,引入消声器声学特性研究中最常使用的一维解析法,其计算结果也与实验测量值吻合良好.通过对这三种不同截面扩张室脉动衰减器插入损失的比较,可以得出:控制扩张室腔体截面周长一定的前提下,在2kHz测试频带内,圆形截面具有最优的滤波特性,正方形截面次之,而矩形截面脉动衰减性能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脉动衰减器 扩张室 格林函数法 一维解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具有名义指标总体分布相等的检验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宏仁 宋立新 陈鲲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32,共4页
根据Ridit检验思想方法进行数据变换,并利用K-S检验原理给出了检验两个名义指标总体概率分布相等的检验方法.其本质是存在两个具有名义指标的统计总体,且通过抽样得到两个频率直方图,再通过频率直方图来检验这两个总体分布是否相等的问题.
关键词 名义指标 Ridit检验 K-s检验 经验分布函数 检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多分支裂缝压力动态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金洲 盛翠翠 +1 位作者 李勇明 尹庆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3-58,共6页
复合应用水力压裂和高能气压裂等多种压裂改造技术开采低渗透油藏,在近井地带形成不受地应力控制的多分支裂缝。基于渗流理论和叠加原理,分析了未穿透储层的多分支裂缝的渗流规律,再利用Green函数和Newman乘积法求得其地层压力解析解,... 复合应用水力压裂和高能气压裂等多种压裂改造技术开采低渗透油藏,在近井地带形成不受地应力控制的多分支裂缝。基于渗流理论和叠加原理,分析了未穿透储层的多分支裂缝的渗流规律,再利用Green函数和Newman乘积法求得其地层压力解析解,这是一种新的计算多裂缝地层压力的方法,可避免复杂的推导过程。研究表明:未穿透储层的多分支裂缝的井底压力随渗透率、孔隙度的增大而减小,但减小的幅度逐渐减小,且地层渗透率对井底压力的影响更明显;裂缝长度越长,相邻裂缝长度差距越小,裂缝分布越不均匀,裂缝间相互干扰作用越严重。所以在一定经济范围内,裂缝长度存在最优值,裂缝分布越均匀改造效果越好。该研究成果对油气藏的压裂改造设计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压裂改造 多分支裂缝 green函数 Newman乘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一维总体分布相等性的permutation检验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群 林洁梅 赵佳因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29-932,共4页
检验两个一维总体分布的相等性,采用理论证明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在Prastgaard提出的Kolmogorov-Smirnov统计量T1及相应的permutation统计量T 1基础上,提出了基于K-S统计量的新统计量T2及相应的permutation统计量T 2,研究了在一维的情形... 检验两个一维总体分布的相等性,采用理论证明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在Prastgaard提出的Kolmogorov-Smirnov统计量T1及相应的permutation统计量T 1基础上,提出了基于K-S统计量的新统计量T2及相应的permutation统计量T 2,研究了在一维的情形下T2与T 2的分布,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新统计量在原假设下有相同的极限分布,数值模拟结果优于原统计量.该方法对检验两总体分布的相等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mutation方法 K-s统计量 permutation统计量 假设检验 统计推断 经验分布函数 极限分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分方程方法求解任意位置含集中质量圆板的振动特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卫东 程钢 程泉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32-836,共5页
针对任意位置带有集中质量的圆形板结构的自由振动问题,运用特殊函数论和傅里叶级数理论,采用由第一类贝塞尔函数组成的平方可积空间上的完备正交函数系构造圆形板结构的静力学格林函数,将带有附加质量的圆形板结构的非轴对称自由振动... 针对任意位置带有集中质量的圆形板结构的自由振动问题,运用特殊函数论和傅里叶级数理论,采用由第一类贝塞尔函数组成的平方可积空间上的完备正交函数系构造圆形板结构的静力学格林函数,将带有附加质量的圆形板结构的非轴对称自由振动问题转化为积分方程特征值问题,进而应用积分方程理论,将其转化为无穷阶矩阵的标准特征值问题,给出分析在任意位置带有集中质量的圆形板结构动态特性的积分方程方法。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圆形板 集中质量 固有频率 积分方程方法 正交函数系 格林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