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教育认证视域下的强军新工科建设研究
1
作者 唐希浪 朱海振 +1 位作者 肖吉阳 肖明清 《军事高等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33-37,共5页
强军新工科建设仍处于初始探索阶段,还有诸多基础问题亟待解决。在工程教育认证视域下,提出借鉴工程教育理念建设强军新工科的思路,包括拟制强军新工科质量标准,推进传统工科专业升级改造,建立强军新工科质量保障机制等,为推进强军新工... 强军新工科建设仍处于初始探索阶段,还有诸多基础问题亟待解决。在工程教育认证视域下,提出借鉴工程教育理念建设强军新工科的思路,包括拟制强军新工科质量标准,推进传统工科专业升级改造,建立强军新工科质量保障机制等,为推进强军新工科基础性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军新工科 工程教育认证 质量标准 专业升级 质量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江隧道联络通道抢险与注浆加固 被引量:9
2
作者 许熠 陈柳娟 +1 位作者 狄永媚 朱祖熹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16,共3页
上海轨道交通 4号线越江隧道联络通道因大量流砂涌入 ,引起隧道受损及周边地区地面沉降 ,本文就抢险中的注浆加固设计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越江隧道 联络通道 沉降 注浆加固 流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军新工科视域下装备课程教学的“四重奏”——“反导预警雷达装备原理与运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被引量:3
3
作者 鲁力 蒋媛 +1 位作者 盛文 王鹏勋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22年第1期69-74,共6页
本文分析了强军新工科视域下装备课程的价值取向、构成要素以及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并以“反导预警雷达装备原理与运用”课程为例,从课程交融性、项目化、挑战性、综合化四个方面入手,探索了一种基于“联合-想定-角色-协同”的教学... 本文分析了强军新工科视域下装备课程的价值取向、构成要素以及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并以“反导预警雷达装备原理与运用”课程为例,从课程交融性、项目化、挑战性、综合化四个方面入手,探索了一种基于“联合-想定-角色-协同”的教学改革实践,为面向强军新工科的装备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军新工科 装备课程 价值取向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军新工科视域下的军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材料科学与工程(试验评估技术-风洞)”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双科 叶益聪 +2 位作者 李宇杰 郑春满 陈兴宇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21年第1期114-120,共7页
为了应对新军事变革和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挑战,适应军事高等教育院校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全面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实施人才强军战略,探索面向强军新工科的军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势在必行。本文结合军队院校... 为了应对新军事变革和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挑战,适应军事高等教育院校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全面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实施人才强军战略,探索面向强军新工科的军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势在必行。本文结合军队院校改革、新工科建设背景和工程教育改革新理念,以能力产出为导向、任职岗位为牵引,采用反向设计、正向实施的方法,以“材料科学与工程(试验评估技术-风洞)”人才培养方案为例,进行了以任职专业为牵引、本科专业为主体的强军新工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军新工科 人才培养方案 材料专业 岗位任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军新工科背景下指挥决策领域联合作战保障人才能力素质模型探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许丹 老松杨 +2 位作者 黄金才 江小平 于淼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22年第1期64-68,共5页
联合作战保障人才是打赢未来全域联合作战、应对强敌的新型军事人才。强军新工科背景下,军队院校必须准确把握联保人才的本质和内涵,立足时代背景,科学构建能力素质模型体系。文章以指挥决策领域联合作战保障人才为例,通过研判未来作战... 联合作战保障人才是打赢未来全域联合作战、应对强敌的新型军事人才。强军新工科背景下,军队院校必须准确把握联保人才的本质和内涵,立足时代背景,科学构建能力素质模型体系。文章以指挥决策领域联合作战保障人才为例,通过研判未来作战形态特征,构建岗位任务场景,分析职责挑战,提炼形成人才能力素质模型,以此牵引军校人才培养的路径设计。文章提出的思路方法和具体案例可作为高校新兴行业人才培养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军新工科 能力素质模型 联合作战 指挥决策 指挥控制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军新工科专业体系设置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汤俊 江小平 +4 位作者 老松杨 谢维浩 吴明飞 曾平 潘晓刚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22年第1期75-80,共6页
为打赢未来战争,军队院校急需大力推进强军新工科建设,提高军事人才指挥素养和技术水平,不断强化我国国防力量,增强我军捍卫主权、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文章总结了军事人才与地方新工科人才的区别,研究了其他国家军事教育体系特征,提出... 为打赢未来战争,军队院校急需大力推进强军新工科建设,提高军事人才指挥素养和技术水平,不断强化我国国防力量,增强我军捍卫主权、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文章总结了军事人才与地方新工科人才的区别,研究了其他国家军事教育体系特征,提出了建设我军强军新工科的必要性,并明确了其深刻内涵。在教育部新工科专业体系基础上,结合“三化融合”和军事应用需求,提出强军新工科专业体系设置框架,为下一步强军新工科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战争 强军新工科 专业体系 为战育人 三化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理念下的军校工科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物理光学”为例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来线 孙华燕 +3 位作者 郑海晶 郭惠超 张怀利 张廷华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22年第3期60-64,共5页
“强军新工科”面向军事人才的培养,是国家新工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新工科理念下军队院校工科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研究是“强军新工科”的重要内容。本文将新工科的理念融入到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必修课“物理光学”教学活动... “强军新工科”面向军事人才的培养,是国家新工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新工科理念下军队院校工科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研究是“强军新工科”的重要内容。本文将新工科的理念融入到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必修课“物理光学”教学活动中,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手段和方式改革。改革以军事需求为牵引,以科研成果为桥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教学资源优势,建立基础理论与作战能力的链接,采用多维考核评价手段实现学员综合能力评价。研究成果对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员的学习效果及面向岗位的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院校 强军新工科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