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晶体(NH_4)_2C_4H_4O_6∶VO^(2+)的EPR参量及局域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冯文林 谌家军 +2 位作者 邓丽城 吴慧聪 高山泉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68-1371,共4页
采用叠加模型和双旋-轨耦合参量模型,建立了结构参数与EPR参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较好地解释了[VO(H2O)5]2+络离子的局域结构和EPR参量;研究结果发现,(NH4)2C4H4O6:VO2+晶体中络离子[VO(H2O)5]2+的键长为R//≈0.130nm,R⊥≈0.195nm;在(NH4)... 采用叠加模型和双旋-轨耦合参量模型,建立了结构参数与EPR参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较好地解释了[VO(H2O)5]2+络离子的局域结构和EPR参量;研究结果发现,(NH4)2C4H4O6:VO2+晶体中络离子[VO(H2O)5]2+的键长为R//≈0.130nm,R⊥≈0.195nm;在(NH4)2C4H4O6:VO2+晶体中,局域结构沿C4轴方向呈压缩的八面体结构;所得EPR参量的理论计算与实验测量数据符合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顺磁共振(epr)谱 局域结构 叠加模型 双旋-轨耦合参量模型 (NH4)2C4H4O6(DDAT):V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伊敏组丝炭化学结构及成因探讨
2
作者 王扶静 李耿 +4 位作者 秦勇 张艳秋 尚福华 李久庆 密文天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10-2621,共12页
丝炭作为4种宏观煤岩成分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古气候和古环境信息。以海拉尔盆地伊敏露天煤矿和大雁露天煤矿伊敏组16号煤层褐煤的丝炭组分为例,借助电子显微镜、核磁共振碳谱和电子顺磁共振等测试技术,量化表征丝炭的化学结构特征,并结... 丝炭作为4种宏观煤岩成分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古气候和古环境信息。以海拉尔盆地伊敏露天煤矿和大雁露天煤矿伊敏组16号煤层褐煤的丝炭组分为例,借助电子显微镜、核磁共振碳谱和电子顺磁共振等测试技术,量化表征丝炭的化学结构特征,并结合微区形态学观察讨论丝炭的成因。结果表明:丝炭的分子结构与煤自身的分子结构存在极大差异,丝炭中芳碳质量分数约75%,脂肪碳质量分数低,显示其较高的芳香化程度。伊敏组褐煤中丝炭火焚成因特征显著,其形态学差异明显,细胞壁薄且多呈白色,保存了较清晰的植物年轮和细胞结构,指示快速炭化及快速埋藏过程,另外丝炭化程度受控于多重地质因素。电子顺磁共振研究表明丝炭样品自由基浓度指示炭化温度应介于300~400℃之间,丝炭主要为火焚成因,通过形貌学与核磁共振碳谱分析进一步支持了火焚成因的推断。惰质组反射率分析得出的炭化温度与文中基于自由基浓度推测的炭化温度基本一致。受氧气体积分数、燃烧时间及空间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丝炭中丝质体反射率差异显著,反映了火焚程度的非均一性,揭示了地质历史中火焚作用的复杂性。基于研究区褐煤有机质δ^(13)C值测试结果及煤相学分析,结合聚煤期古地理特征,进一步证实了海拉尔盆地早白垩世伊敏组成煤期气候炎热且野火频发的古环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炭 化学结构 火焚成因 褐煤 电子顺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PR监测乳腺癌肿瘤微环境氧分压水平作为化疗敏感的指标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蔡明 杨得娟 +2 位作者 胡飞翔 任国胜 何光龙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89-595,共7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微环境在介导肿瘤获得性耐药的外源性因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效应依赖于肿瘤微环境氧分压(oxygen pressure,pO_2)水平状况。该研究拟探讨基于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技... 背景与目的:肿瘤微环境在介导肿瘤获得性耐药的外源性因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效应依赖于肿瘤微环境氧分压(oxygen pressure,pO_2)水平状况。该研究拟探讨基于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技术监测肿瘤富氧环境下增加化疗敏感性的可行性。方法:采用MCF-7细胞建立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通过EPR监测化疗时肿瘤组织pO_2的水平。比较基于pO_2峰值化疗与常规化疗不同模式下肿瘤体积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肿瘤细胞凋亡。采用激光多普勒组织灌注检测仪检测肿瘤局部血流量(regional blood flow,RBF),分光光度计检测肿瘤线粒体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H-DH)、琥珀酸细胞色素C还原酶(SCR)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c O)活性。结果:基于pO_2峰值化疗及常规化疗后较对照组肿瘤体积均显著缩小[(1 220.75±148.91)mm^3、(1 788.42±172.30)mm^3和(2 512.55±201.22)mm^3,P<0.01],但基于pO_2峰值化疗组抑瘤率显著高于常规化疗组(51.43%vs 28.82%,P<0.01);移植瘤细胞凋亡率检测进一步证实,基于pO_2峰值化疗较常规化疗更利于杀伤肿瘤细胞(P<0.001)。该研究初步研究了肿瘤微环境pO_2变化的机制:这与化疗后肿瘤组织线粒体耗氧与组织局部血流量之间的平衡改变有关。结论:基于EPR氧测定技术实现对肿瘤组织pO_2的长期监测,并以pO_2峰水平作为化疗时间窗提高化疗敏感性,为临床个体化化疗提供新的策略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顺磁共振 肿瘤微环境 氧分压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铽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对过氧化氢酶的固定化及其性能评价
4
作者 孙烨琳 何义 +2 位作者 李杰 张维冰 张磊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0-166,共7页
开发了一种在铽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Tb-MOF)中封装过氧化氢酶(CAT)制备固定化酶材料(CAT@Tb-MOF)的方法,制备的固定化酶材料负载量高达302.3 mg/g。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EPR)对封装后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加以评价... 开发了一种在铽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Tb-MOF)中封装过氧化氢酶(CAT)制备固定化酶材料(CAT@Tb-MOF)的方法,制备的固定化酶材料负载量高达302.3 mg/g。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EPR)对封装后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加以评价,结果发现其酶活保留率达90%以上,且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重复使用性。MOFs材料在生长过程中直接将酶包覆在其中,具有条件温和以及操作便捷的特点。在固定化过程中酶结构保持稳定,因此可以良好地保持酶活性,同时MOFs材料提供的微环境也保证了酶的环境适应性。在80℃下剩余酶活为92.6%;经过10次循环使用后,固定化酶活性仍能保持在90%;经过50 d贮藏,固定化酶活性仍保持在50%左右。该方法所制备的固定化酶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工业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酶 固定化酶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分丝素蛋白-Cu(II)配合物的EPR谱解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胡炳文 赵学舟 +1 位作者 宗小红 周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7-171,共5页
基于二阶微扰理论建立了对具有超精细耦合结构的多组分复杂EPR(顺磁共振)谱的解析拟合方法,并以丝素蛋白-Cu(II)配合物的EPR谱为例进行解析分析,从而有效地解释了Cu(II)离子在蚕吐丝过程中的作用.该方法和应用程序能为类似问题的解决(如... 基于二阶微扰理论建立了对具有超精细耦合结构的多组分复杂EPR(顺磁共振)谱的解析拟合方法,并以丝素蛋白-Cu(II)配合物的EPR谱为例进行解析分析,从而有效地解释了Cu(II)离子在蚕吐丝过程中的作用.该方法和应用程序能为类似问题的解决(如Fe(II)、Mn(II)、V(III)及其它顺磁性离子配合物EPR谱的解析)提供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磁共振(epr) 解析 配合物 Cu(Ⅱ) 丝素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X_2(X=Cl、Br):Ni^(2+)晶体的吸收光谱和EPR谱的统一解释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太红 曾体贤 +3 位作者 彭松山 宋婷婷 蒲瑾 谌家军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07-812,共6页
本文考虑3d电子<eg>和<t2g>轨道局域性差异和配体旋-轨耦合作用的影响,在晶体场理论和电子顺磁共振理论基础上,采用d轨道模型,推导出了3d2/d8电子组态在D3d对称下的广义能量矩阵,利用双共价因子双旋-轨耦合EPR谱高阶微扰公... 本文考虑3d电子<eg>和<t2g>轨道局域性差异和配体旋-轨耦合作用的影响,在晶体场理论和电子顺磁共振理论基础上,采用d轨道模型,推导出了3d2/d8电子组态在D3d对称下的广义能量矩阵,利用双共价因子双旋-轨耦合EPR谱高阶微扰公式,统一解释了CdX2(X=Cl、Br):Ni2+晶体的吸收光谱和EPR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场理论 电子顺磁共振 吸收光谱 局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煤的EPR结构演化及其构造地质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姜波 秦勇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35-339,共5页
构造煤和高温高压实验变形煤的 E P R 实验结果,充分显示了变形煤的 E P R 参数具有随 Ro ,max 的增大而呈现规律性演化的特征,在 Ro ,max > 4 % 以后煤结构演化机理向拼叠作用的转化在实验变形煤和构造煤中也... 构造煤和高温高压实验变形煤的 E P R 实验结果,充分显示了变形煤的 E P R 参数具有随 Ro ,max 的增大而呈现规律性演化的特征,在 Ro ,max > 4 % 以后煤结构演化机理向拼叠作用的转化在实验变形煤和构造煤中也有很好的体现。但是,变形煤 Ro ,max的增大除与温度和围压条件有关外,还深刻地受到定向压力或构造应力的影响,尤其是对镜质组反射率各向异性的增强、煤大分子结构有序畴及定向性的增大更具有极为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镜质组反射率同样也是变形煤微观结构演化的外在反映,并且揭示了应变环境和应力作用的特征,是煤田构造应力和应变分析的良好标志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煤 构造煤 结构演化 构造地质 煤矿床 ER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en)_3[Ni(en)_2Ag_2(NCS)_6]·H_2O晶体的吸收光谱和EPR谱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彭松山 陈太红 谌家军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2-395,406,共5页
采用半自洽场(semi-SCF)d轨道模型和点电荷模型,建立起了过渡金属离子晶体局域结构、吸收光谱与EPR谱之间的定量关系,应用高阶微扰的方法,引入平均共价因子N,统一的解释了ENST晶体中过渡金属Ni2+在D4h对称的伸长和压缩八面体时的吸收光... 采用半自洽场(semi-SCF)d轨道模型和点电荷模型,建立起了过渡金属离子晶体局域结构、吸收光谱与EPR谱之间的定量关系,应用高阶微扰的方法,引入平均共价因子N,统一的解释了ENST晶体中过渡金属Ni2+在D4h对称的伸长和压缩八面体时的吸收光谱、顺磁g因子和零场分裂D的值,其计算结果与实验发现较好的符合,同时本文还确定了实验中测得的零场分裂D的符号以及在实验中未测得的部分吸收光谱的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光谱 电子顺磁共振 ENST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锐钛矿中填隙V^(4+)的EPR参量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邬劭轶 林季资 +2 位作者 付强 张志红 魏丽华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6-557,605,共3页
采用离子簇模型,通过分析配体轨道和旋轨耦合作用的贡献,建立了改进的3d1离子在四角畸变八面体中电子顺磁共振(EPR)参量的微扰公式,能级间距可由重叠模型和局部结构数据给出。将该公式应用于锐钛矿(TiO2)中填隙V4+离子的EPR谱,讨论了配... 采用离子簇模型,通过分析配体轨道和旋轨耦合作用的贡献,建立了改进的3d1离子在四角畸变八面体中电子顺磁共振(EPR)参量的微扰公式,能级间距可由重叠模型和局部结构数据给出。将该公式应用于锐钛矿(TiO2)中填隙V4+离子的EPR谱,讨论了配体轨道和旋轨耦合作用以及共价效应对EPR参量的贡献。理论结果与实验符合得很好,且比前人的计算,尤其是g∥和A∥有明显的改进,说明对这类共价性较强的体系,配体轨道和旋轨耦合作用的贡献不能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钛矿 晶体场和自旋哈密顿 电子顺磁共振 旋轨耦合作用 V^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PPH晶体中掺杂VO^(2+)的吸收光谱与EPR参量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利娟 蔡达锋 吴英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07-1210,共4页
本文基于晶体场理论,建立了10×10阶的3d1离子的全组态能级矩阵,由全对角化法(CDM)计算了ZPPH(ZnKPO4.6H2O)∶VO2+晶体的吸收光谱与顺磁g因子;同时,运用3d1离子在C4v对称下的能级公式和电子顺磁共振(EPR)参量高阶微扰(PTM)公式,计算... 本文基于晶体场理论,建立了10×10阶的3d1离子的全组态能级矩阵,由全对角化法(CDM)计算了ZPPH(ZnKPO4.6H2O)∶VO2+晶体的吸收光谱与顺磁g因子;同时,运用3d1离子在C4v对称下的能级公式和电子顺磁共振(EPR)参量高阶微扰(PTM)公式,计算了ZPPH∶VO2+晶体的光学吸收谱和EPR参量g因子g//,g⊥和超精细结构常数A//,A⊥,所得理论结果与实验符合。两种理论方法对比研究表明:对3d1(V4+)电子组态,微扰法所得结果是全对角化法所得结果的一种很好近似。对所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场理论 吸收光谱 电子顺磁共振参量 ZPPH∶VO2+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PR检测技术的木质素模型化合物催化热解反应机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国翔 骆仲泱 +1 位作者 周庆国 孙浩然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3-240,共8页
针对生物质三大组分中最难分解的木质素,选取了愈创木酚及香兰素作为其模化物,为明晰其催化热解机理以实现对催化热解定向调控进行指导,采用电子顺磁共振(EPR)检测技术,结合Py-GC/MS的分析,研究了愈创木酚及香兰素催化热解的反应机理及... 针对生物质三大组分中最难分解的木质素,选取了愈创木酚及香兰素作为其模化物,为明晰其催化热解机理以实现对催化热解定向调控进行指导,采用电子顺磁共振(EPR)检测技术,结合Py-GC/MS的分析,研究了愈创木酚及香兰素催化热解的反应机理及反应路径.结果表明:以HZSM-5为催化剂,催化剂与反应物质量比为2∶1时,催化热解对于反应物的热解效果均优于非催化热解,愈创木酚催化热解主要液相产物有呋喃类、酚类、单环芳烃和多环芳烃.对于香兰素的催化热解产物主要为芳烃类、酚类和醛类.在催化热解过程中通过EPR技术可检测到甲基自由基的存在.依据自由基反应,分别梳理了愈创木酚及香兰素的催化热解机理及反应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热解 愈创木酚 香兰素 电子顺磁共振 热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分辨光波谱技术的维生素C与9,10-蒽醌光诱导反应机制研究
12
作者 魏亚雄 扶婷婷 +1 位作者 刘毅 许新胜 《量子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5-303,共9页
利用时间分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和瞬态吸收光谱技术,在基于壬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丁二酸二(-2-乙基)已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等不同类型活性剂制备的乙二醇-水胶束溶液中,研究了抗氧化剂维生素C (VC... 利用时间分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和瞬态吸收光谱技术,在基于壬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丁二酸二(-2-乙基)已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等不同类型活性剂制备的乙二醇-水胶束溶液中,研究了抗氧化剂维生素C (VC)与处于激发三重态的9,10-蒽醌(AQ)之间的光诱导反应。光波谱研究结果表明,在均相和胶束溶液中VC与AQ的反应机理均为氢原子转移。通过对比不同胶束溶液中AQ与VC之间的双分子反应速率,发现胶束表面电荷层的电荷类型对反应速率具有决定性影响, SDS胶束的阴离子外壳会通过静电排斥VC阴离子导致反应速率降低,而CTAB胶束的阳离子外壳会通过静电吸引VC阴离子从而大大加快反应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光诱导氢原子转移 时间分辨电子顺磁共振 胶束效应 维生素C 蒽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ZS:Cu^(2+)的EPR谱和局域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华明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6-769,共4页
采用Cu^(2+)离子正交对称电子顺磁共振(EPR)参量的高阶微扰公式计算K_2Zn(SO_4)_2·6H_2O:Cu^(2+)的EPR参量g因子(gx, gy,gz)和超精细结构常数(Ax,Ay,Az)。研究结果表明,K_2Zn(SO_4)_2·6H_2O中[Cu(H_2O)_6]^(2+)基团的Cu^(2+)-... 采用Cu^(2+)离子正交对称电子顺磁共振(EPR)参量的高阶微扰公式计算K_2Zn(SO_4)_2·6H_2O:Cu^(2+)的EPR参量g因子(gx, gy,gz)和超精细结构常数(Ax,Ay,Az)。研究结果表明,K_2Zn(SO_4)_2·6H_2O中[Cu(H_2O)_6]^(2+)基团的Cu^(2+)-H_2O键长分别为Rx≈0.197 nm,Ry≈0.213 nm,Rz≈0.224 nm;中心金属离子基态波函数混合系数分别为α≈0.978和β≈0.209。所得EPR参量理论值与实验符合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离子 电子顺磁共振谱 局域结构 晶体PHZ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LiHSO_4:VO^(2+)的EPR谱及吸收光谱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龚劲涛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4-397,共4页
考虑到配体离子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对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谱的贡献不可忽略,采用3d^1离子在四角对称下基于双自旋-轨道耦合模型的高阶微扰公式和晶场理论公式,理论计算了LiHSO_4:VO^(2+)晶体的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EPR)参量g因子g(?)、g... 考虑到配体离子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对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谱的贡献不可忽略,采用3d^1离子在四角对称下基于双自旋-轨道耦合模型的高阶微扰公式和晶场理论公式,理论计算了LiHSO_4:VO^(2+)晶体的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EPR)参量g因子g(?)、g_⊥和超精细结构常数A(?)A_⊥。计算结果与实验发现能很好地符合。由于晶体中过渡金属离子中心的EPR参量与其缺陷结构紧密相关,理论计算还获得了V^(4+)杂质中心缺陷结构的信息。对理论结果的合理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电子顺磁共振 缺陷结构 LiHSO_4:VO^2+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SiO_4:V^(4+)晶体的光谱及EPR参量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永平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45-1147,共3页
基于晶体场理论,采用3d1离子在D2d对称中的晶场能级公式和EPR参量高阶微扰公式,计算了ThSiO4:V4+晶体的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EPR)参量g因子g∥,g⊥和超精细结构常数A∥,A⊥。计算结果与实验发现很好吻合。由于晶体中顺磁杂质中心的EPR参... 基于晶体场理论,采用3d1离子在D2d对称中的晶场能级公式和EPR参量高阶微扰公式,计算了ThSiO4:V4+晶体的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EPR)参量g因子g∥,g⊥和超精细结构常数A∥,A⊥。计算结果与实验发现很好吻合。由于晶体中顺磁杂质中心的EPR参量与其缺陷结构密切相关,本计算还获得了V4+杂质中心缺陷结构的信息。对上述结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场理论 电子顺磁共振参量 缺陷结构 ThSiO4:V^4+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Ⅲ)三元配合物EPR波谱研究
16
作者 成义祥 张征林 徐元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96-799,共4页
对 Gd( )的三元配合物室温和低温的固体粉末以及低温 THF溶液 EPR波谱的研究发现 ,Gd( )三元配合物固体粉末在室温和低温 EPR波谱各共振吸收峰差异不大 ,但在低温 THF溶液中 EPR波谱出现超精细分裂 ,甚至存在超超精细分裂 .Gd( )三元配... 对 Gd( )的三元配合物室温和低温的固体粉末以及低温 THF溶液 EPR波谱的研究发现 ,Gd( )三元配合物固体粉末在室温和低温 EPR波谱各共振吸收峰差异不大 ,但在低温 THF溶液中 EPR波谱出现超精细分裂 ,甚至存在超超精细分裂 .Gd( )三元配合物随协同配体改变 ,EPR各共振吸收峰位置、强度和数目均存在较大变化 ,且不对称参数 λ 随协同配体不同而改变 ;大多数 Gd( )三元配合物表现“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顺磁共振波谱 “U”谱 三元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气盆地热史研究的电子顺磁共振(EPR)方法
17
作者 邱楠生 汪集旸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356-361,共6页
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PR)技术可以简便地测定沉积有机质中干酪根的自由基。自由基浓度(Ng)是有机质热演化成熟的良好指标;本文根据新生代盆地内系列成熟度样品的自由基浓度值,利用拟合计算的方法,反演了盆地热流的变化历史;所得到的热流... 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PR)技术可以简便地测定沉积有机质中干酪根的自由基。自由基浓度(Ng)是有机质热演化成熟的良好指标;本文根据新生代盆地内系列成熟度样品的自由基浓度值,利用拟合计算的方法,反演了盆地热流的变化历史;所得到的热流变化结果与用Ro方法反演所得结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顺磁共振(epr) 自由基 古热流 干酪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EPR谱和TEM对YSZ单晶辐照损伤的研究
18
作者 祖小涛 封向东 +2 位作者 雷雨 朱莎 王鲁闵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909-1912,共4页
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PR)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YSZ单晶的辐照效应。200 keV的Xe和400 keV的Cs离子注入[111]取向的YSZ单晶中,注量均为5×1016cm-2。EPR结果表明辐照产生了共振吸收位置g‖=1.989和g⊥=1.869、对称轴为[111]... 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PR)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YSZ单晶的辐照效应。200 keV的Xe和400 keV的Cs离子注入[111]取向的YSZ单晶中,注量均为5×1016cm-2。EPR结果表明辐照产生了共振吸收位置g‖=1.989和g⊥=1.869、对称轴为[111]的六配位Zr3+顺磁缺陷。Cs辐照产生了比Xe离子辐照多约150倍的六配位Zr3+顺磁缺陷。两种样品的剖面电子显微分析表明没有发现非晶化转变,但是Cs离子辐照的样品在损伤集中区域产生了密度较高的缺陷。因此,EPR谱和电子显微观察均说明在相同离位损伤(约160 dpa)的情况下,Cs离子辐照比Xe离子辐照产生了更多的缺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Cs离子是化学活性的而Xe离子却是惰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SZ单晶 离子辐照 辐照缺陷 电子顺磁共振谱 透射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R研究中顺磁化合物稀释的有效方法
19
作者 韩世莹 林建华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0年第2期325-328,共4页
本文给出了一种顺磁化合物的物理稀释方法。该法是将抗磁性a—Al_2O_3微粒与顺磁化合物混合研磨使之达到稀释。观察了顺磁化合物在稀释前后的电子顺磁共振(EPR)谱并计算了自旋哈密顿参数。结果表明,物理稀释与EPR研究中常用的化学稀释... 本文给出了一种顺磁化合物的物理稀释方法。该法是将抗磁性a—Al_2O_3微粒与顺磁化合物混合研磨使之达到稀释。观察了顺磁化合物在稀释前后的电子顺磁共振(EPR)谱并计算了自旋哈密顿参数。结果表明,物理稀释与EPR研究中常用的化学稀释效果相同,前者使用方便,适应面广且不致改变顺磁化合物的分子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r 顺磁 化合物 稀释 物理稀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R技术油藏分层贡献分析方法研究
20
作者 王玉琨 张治国 雷建安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3期46-49,54,共5页
根据原油沥青质中含有的自由基的电子顺磁共振 ( EPR)谱 g因子与自由基结构有关 ,提出了一种分析混合物样品中成分含量的方法 .按照这种方法只需事先由已知配比混合油样测定的 g值做标准曲线 ,即可由标准曲线法求得未知配比油样成分比... 根据原油沥青质中含有的自由基的电子顺磁共振 ( EPR)谱 g因子与自由基结构有关 ,提出了一种分析混合物样品中成分含量的方法 .按照这种方法只需事先由已知配比混合油样测定的 g值做标准曲线 ,即可由标准曲线法求得未知配比油样成分比例 .这种方法对油藏小层油源性质有明显差异的情况 ,可以用来作单层贡献分析 .还简要讨论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r技术 油藏分层贡献分析方法 研究 电子顺磁共振 地球化学 自由基 油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