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晶体(NH_4)_2C_4H_4O_6∶VO^(2+)的EPR参量及局域结构的研究 |
冯文林
谌家军
邓丽城
吴慧聪
高山泉
|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2
|
海拉尔盆地伊敏组丝炭化学结构及成因探讨 |
王扶静
李耿
秦勇
张艳秋
尚福华
李久庆
密文天
|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基于EPR监测乳腺癌肿瘤微环境氧分压水平作为化疗敏感的指标研究 |
蔡明
杨得娟
胡飞翔
任国胜
何光龙
|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4
|
铽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对过氧化氢酶的固定化及其性能评价 |
孙烨琳
何义
李杰
张维冰
张磊
|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多组分丝素蛋白-Cu(II)配合物的EPR谱解析 |
胡炳文
赵学舟
宗小红
周平
|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6
|
CdX_2(X=Cl、Br):Ni^(2+)晶体的吸收光谱和EPR谱的统一解释 |
陈太红
曾体贤
彭松山
宋婷婷
蒲瑾
谌家军
|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7
|
变形煤的EPR结构演化及其构造地质意义 |
姜波
秦勇
|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
1999 |
5
|
|
8
|
Ni(en)_3[Ni(en)_2Ag_2(NCS)_6]·H_2O晶体的吸收光谱和EPR谱的研究 |
彭松山
陈太红
谌家军
|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9
|
锐钛矿中填隙V^(4+)的EPR参量的理论研究 |
邬劭轶
林季资
付强
张志红
魏丽华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0
|
ZPPH晶体中掺杂VO^(2+)的吸收光谱与EPR参量的理论研究 |
王利娟
蔡达锋
吴英
|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1
|
基于EPR检测技术的木质素模型化合物催化热解反应机理 |
李国翔
骆仲泱
周庆国
孙浩然
|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12
|
基于时间分辨光波谱技术的维生素C与9,10-蒽醌光诱导反应机制研究 |
魏亚雄
扶婷婷
刘毅
许新胜
|
《量子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PHZS:Cu^(2+)的EPR谱和局域结构研究 |
张华明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4
|
单晶LiHSO_4:VO^(2+)的EPR谱及吸收光谱的理论研究 |
龚劲涛
|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5
|
ThSiO_4:V^(4+)晶体的光谱及EPR参量的理论研究 |
黄永平
|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6
|
Gd(Ⅲ)三元配合物EPR波谱研究 |
成义祥
张征林
徐元植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17
|
含油气盆地热史研究的电子顺磁共振(EPR)方法 |
邱楠生
汪集旸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8
|
采用EPR谱和TEM对YSZ单晶辐照损伤的研究 |
祖小涛
封向东
雷雨
朱莎
王鲁闵
|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9
|
EPR研究中顺磁化合物稀释的有效方法 |
韩世莹
林建华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1990 |
0 |
|
20
|
EPR技术油藏分层贡献分析方法研究 |
王玉琨
张治国
雷建安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