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磁气门驱动设计及其电磁铁静吸力特性试验 被引量:13
1
作者 赵雨东 李红艳 陆际清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9-344,共6页
根据双弹簧、双电磁铁的电磁气门驱动 (Electromagnetic Valve Actuation,EVA)原理 ,设计制作了用于探索性试验研究的 EVA装置及其电磁铁静吸力特性试验系统 ,测量了电磁铁的静吸力特性。试验结果表明 :1)电磁铁的电磁力达到了设计点的... 根据双弹簧、双电磁铁的电磁气门驱动 (Electromagnetic Valve Actuation,EVA)原理 ,设计制作了用于探索性试验研究的 EVA装置及其电磁铁静吸力特性试验系统 ,测量了电磁铁的静吸力特性。试验结果表明 :1)电磁铁的电磁力达到了设计点的要求 ;2 )在 EVA动态试验中应考虑 3个问题 ,即 :在初始化过程后期线圈逐渐减小电流、保持阶段保证电磁力大于弹簧力以及过渡过程后期线圈所通电流随气隙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铁 静吸力 特性试验 气门机构 电磁气门驱动 可变气门驱动 可变气门正时 汽车 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真基础上的电磁控制全可变气门系统优越性的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希珍 李莉 +1 位作者 严兆大 周军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34,共4页
对电磁控制全可变气门(EMVT)建立仿真计算模型,根据其计算结果与传统的配气机构在充气效率和泵气损失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指出了电磁可变气门在发动机上应用的优点,为其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和依据。
关键词 内燃机 电磁可变气门 配气机构 充气效率 泵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电磁气门驱动动态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吴亚楠 赵雨东 +1 位作者 汪波 付雨民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13,共5页
在电磁气门驱动(EVA)研究中,设计制作了EVA动态特性试验装置和测试系统,对所研制的EVA进行了初始化试验和往复运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EVA能够按照其工作原理和控制系统的要求运动,但在开环控制的条件下,不可能实现软着陆,因此... 在电磁气门驱动(EVA)研究中,设计制作了EVA动态特性试验装置和测试系统,对所研制的EVA进行了初始化试验和往复运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EVA能够按照其工作原理和控制系统的要求运动,但在开环控制的条件下,不可能实现软着陆,因此EVA必须采用闭环控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气门机构 电磁气门驱动 可变气门驱动 可变气门正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进气门二次开启控制策略实现内部EGR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孙宾宾 常思勤 刘梁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5-150,共6页
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应用电磁驱动配气机构,通过单进气门二次开启来实现发动机内部废气再循环以降低汽油机NO x排放的技术方案,并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车用发动机工作的中低转速、部分负荷的典型工况下,在一定的EGR率范围内,... 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应用电磁驱动配气机构,通过单进气门二次开启来实现发动机内部废气再循环以降低汽油机NO x排放的技术方案,并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车用发动机工作的中低转速、部分负荷的典型工况下,在一定的EGR率范围内,采用该方案可使发动机的NO x排放和燃油经济性均比应用凸轮轴可变配气机构的原机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内部废气再循环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 NOX排放 燃油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电磁气门驱动中的电磁铁结构方案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陈似竹 赵雨东 付雨民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28,34,共5页
在发动机电磁气门驱动(EVA)研究中,利用电磁驱动通用CAE软件FLUX2D/3D对一已有EVA的电磁铁进行了静吸力计算。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说明计算中的几何建模、物理属性的配置以及划分网格等处理均合理可行。在此基础上,对5种电磁铁... 在发动机电磁气门驱动(EVA)研究中,利用电磁驱动通用CAE软件FLUX2D/3D对一已有EVA的电磁铁进行了静吸力计算。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说明计算中的几何建模、物理属性的配置以及划分网格等处理均合理可行。在此基础上,对5种电磁铁结构方案进行了静吸力计算和比较分析,得出直流E型电磁铁适用于发动机电磁气门驱动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门机构 电磁气门驱动 可变气门驱动 电磁铁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磁场分割法进行的发动机电磁气门驱动(EVA)仿真计算 被引量:2
6
作者 付雨民 赵雨东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在对发动机电磁气门驱动(Electromagnetic Valve Actuation,简称EVA)进行的仿真计算中,采用磁场分割法建立了电磁铁磁路模型,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电压平衡原理分别建立了EVA动力学模型和电路模型,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计算与试验对... 在对发动机电磁气门驱动(Electromagnetic Valve Actuation,简称EVA)进行的仿真计算中,采用磁场分割法建立了电磁铁磁路模型,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电压平衡原理分别建立了EVA动力学模型和电路模型,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计算与试验对比基本符合的情况表明,所建模型反映了EVA的基本特征,整套仿真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分割法 发动机 电磁气门驱动 EVA 仿真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单气门变升程工作模式的发动机经济性能仿真 被引量:1
7
作者 许江涛 常思勤 +1 位作者 刘梁 范新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7-623,共7页
基于全柔性化的电磁驱动配气技术,提出了单气门变升程工作模式;在考虑驱动机构驱动功耗的基础上对发动机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发动机中低转速工况下,采用单气门变升程工作模式能够适度增大充气流速,减小泵气损失和配... 基于全柔性化的电磁驱动配气技术,提出了单气门变升程工作模式;在考虑驱动机构驱动功耗的基础上对发动机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发动机中低转速工况下,采用单气门变升程工作模式能够适度增大充气流速,减小泵气损失和配气机构驱动功耗,进而达到改善发动机燃油经济性的目的;且随着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降低,改善幅度呈上升趋势,如发动机转速1000r/min、负荷率40%工况下单气门2.00mm升程运行模式有效燃油消耗率相比原型机减小了1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 泵气损失 工作模式 燃油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汽油机停缸时循环功耗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胡茂杨 常思勤 +2 位作者 刘梁 陆佳瑜 徐亚旋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6-52,共7页
发动机停缸时,不同的停缸方案以及采用不同的控制参数所对应的循环功耗和摩擦功耗有较大差别,影响停缸后发动机性能。基于电磁驱动配气机构全柔性化的特点,研究了滞留废气、滞留空气、排气门常开3种停缸状态下的功耗。仿真结果表明,减... 发动机停缸时,不同的停缸方案以及采用不同的控制参数所对应的循环功耗和摩擦功耗有较大差别,影响停缸后发动机性能。基于电磁驱动配气机构全柔性化的特点,研究了滞留废气、滞留空气、排气门常开3种停缸状态下的功耗。仿真结果表明,减少停缸循环缸内气体量有利于降低功耗,排气门常开方案功耗随气门升程增加而降低。最后确定了以最小功耗提高经济性和最大功耗改善换挡品质的停缸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缸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 循环功耗 燃油经济性 换挡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传统闭环方法控制电磁气门驱动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璩轶飞 赵雨东 吴亚楠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61,共3页
以研究电磁气门驱动(EVA)气门落座软着陆控制为目的,依据EVA装置,建立EVA的数学模型并将其线性化,在此基础上对采用传统闭环控制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用于仿真的模型与实际情况有差别,难以用于评估控制策略;在小气隙下EVA... 以研究电磁气门驱动(EVA)气门落座软着陆控制为目的,依据EVA装置,建立EVA的数学模型并将其线性化,在此基础上对采用传统闭环控制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用于仿真的模型与实际情况有差别,难以用于评估控制策略;在小气隙下EVA系统可控性较差,且非常不稳定,采用传统的闭环方法控制电磁气门驱动不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气门机构 电磁气门驱动 建模 软着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发动机起动过程气门运行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亚旋 刘梁 +1 位作者 胡茂杨 常思勤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9-54,共6页
基于全柔性化的电磁驱动配气机构(EMVT),提出了一种改善发动机起动性能的气门运行策略。在起动电机拖动过程中,控制进气门保持开启、排气门保持关闭,当发动机转速到达目标点火转速时,各缸进、排气门按点火顺序恢复正常工作。在GT-Power... 基于全柔性化的电磁驱动配气机构(EMVT),提出了一种改善发动机起动性能的气门运行策略。在起动电机拖动过程中,控制进气门保持开启、排气门保持关闭,当发动机转速到达目标点火转速时,各缸进、排气门按点火顺序恢复正常工作。在GT-Power软件中建立发动机模型,并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实现对EMVT的动态控制。结果表明,在低转速和高转速点火时,起动过渡时间分别缩短12.9%~23.8%和10.2%~12.4%,低转速点火时过渡阶段能耗降低8.7%~9.5%。最后,权衡时间、能耗与温度等目标后确定了该起动策略下的进气门升程为1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发动机起动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 气门运行策略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泵吸效应的电磁驱动配气机构温升抑制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新宇 常思勤 +1 位作者 刘梁 戴建国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37-343,共7页
根据动圈式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温升抑制方案:利用动圈的泵吸效应,以环形切片作为开关阀片,在无需额外动力源驱动的前提下能够提升动圈与永磁体之间气隙内的气体流量与速度,从而有效强化气隙表面的对流传热... 根据动圈式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温升抑制方案:利用动圈的泵吸效应,以环形切片作为开关阀片,在无需额外动力源驱动的前提下能够提升动圈与永磁体之间气隙内的气体流量与速度,从而有效强化气隙表面的对流传热效果。通过建立流动区域的数值模型,仿真分析了电磁驱动配气机构工作循环中阀片的响应规律以及气体流动状态,据此对方案结构进行了改进,通过更换材质减轻了阀片的质量并优化了阀片行程。最后开展了配气机构长时间工作下的温升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案对执行器温升抑制效果明显,在测量工况下各测量点中最高温升下降1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 温升抑制 泵吸效应 对流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的发动机分缸工作一致性控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亚旋 刘梁 +1 位作者 常思勤 胡茂杨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546-2553,共8页
为了提高发动机分缸工作的一致性,基于电磁驱动配气机构(EMVT),提出了一种分缸空燃比控制方法来减小各缸间的空燃比差异和转矩差异。应用衰减记忆卡尔曼滤波算法建立了稳态工况下的分缸空燃比观测器,并基于差分进化算法进行参数辨识,仅... 为了提高发动机分缸工作的一致性,基于电磁驱动配气机构(EMVT),提出了一种分缸空燃比控制方法来减小各缸间的空燃比差异和转矩差异。应用衰减记忆卡尔曼滤波算法建立了稳态工况下的分缸空燃比观测器,并基于差分进化算法进行参数辨识,仅通过一个宽域氧传感器(UEGO)完成了参数辨识及分缸空燃比的估计。最后根据空燃比差异,应用EMVT独立调节各缸进气持续期,实现了分缸空燃比一致性控制。在GT-Power和Simulink中分别建立了发动机模型以及空燃比估计控制模型,联合仿真结果表明:在稳态工况下,缸间空燃比差异由2.6%减小至0.05%,缸间转矩差异由4.51%减小至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 分缸空燃比 衰减记忆卡尔曼滤波 差分进化算法 进气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电磁气门驱动有限元法仿真计算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秋华 赵雨东 付雨民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38,共4页
在发动机电磁气门驱动(EVA)研究中,利用电磁驱动CAE软件FLUX_2D/3D进行了EVA装置的仿真计算。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说明计算中建立的几何模型、动力学模型、网格划分、对驱动电路的处理以及设置的各种边界条件均合理可行。这种... 在发动机电磁气门驱动(EVA)研究中,利用电磁驱动CAE软件FLUX_2D/3D进行了EVA装置的仿真计算。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说明计算中建立的几何模型、动力学模型、网格划分、对驱动电路的处理以及设置的各种边界条件均合理可行。这种方法可用于EVA设计方案预选,并可分析影响EVA动态特性和电磁铁吸力的各种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门机构 电磁气门驱动 可变气门驱动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的发动机燃油经济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江涛 常思勤 +1 位作者 王天波 刘梁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7-33,共7页
基于全柔性化的电磁驱动配气技术,针对发动机低转速小负荷工况工质运动强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进气策略以有效改善发动机的经济性。其机理是调节气门开启规律使进气初期完成绝大部分充气量,抑制泵气损失的过度增加,进气后期采用... 基于全柔性化的电磁驱动配气技术,针对发动机低转速小负荷工况工质运动强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进气策略以有效改善发动机的经济性。其机理是调节气门开启规律使进气初期完成绝大部分充气量,抑制泵气损失的过度增加,进气后期采用较低的升程以保证缸内较高的工质运动强度。通过与其他策略的对比分析可知,新策略在泵气损失和工质运动强度的变化上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更有利于改善发动机中低转速中小负荷工况的燃油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 湍动能 泵气损失 控制策略 燃油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电磁气门驱动过渡过程闭环控制研究
15
作者 璩轶飞 赵雨东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4-26,30,共4页
由于难以采用传统的闭环控制方法控制发动机电磁气门驱动(EVA),在大量开环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个EVA过渡过程闭环控制的新方案,该方案由两个部分组成:运动过程控制和落座控制。运动过程控制能实现较小的落座速度,落座控制能保证落座的成... 由于难以采用传统的闭环控制方法控制发动机电磁气门驱动(EVA),在大量开环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个EVA过渡过程闭环控制的新方案,该方案由两个部分组成:运动过程控制和落座控制。运动过程控制能实现较小的落座速度,落座控制能保证落座的成功。在研制的EVA上进行的试验表明,采用这种控制方法能够得到小于0.2 m/s的落座速度,但EVA连续动作时平均落座速度大于单次动作的落座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气门机构 电磁气门驱动 软着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电磁气门驱动过渡过程的闭环控制
16
作者 王秋华 赵雨东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4-89,共6页
以一个发动机电磁气门驱动(EVA)装置为对象,采用试验方法研究EVA过渡过程。根据EVA的过渡过程工作特点,把过渡过程分为远程、近程两段分别予以控制。远程采用PI控制,控制目标是在远程结束时励磁线圈达到某一电流;近程则采用跟踪位移理... 以一个发动机电磁气门驱动(EVA)装置为对象,采用试验方法研究EVA过渡过程。根据EVA的过渡过程工作特点,把过渡过程分为远程、近程两段分别予以控制。远程采用PI控制,控制目标是在远程结束时励磁线圈达到某一电流;近程则采用跟踪位移理想曲线的方法,使落座速度降低。通过试验确定了远程阶段的目标电流和PI控制参数、近程阶段的理想位移曲线和控制点数目,使单次上下行过渡过程落座速度分别达到了0.22m/s和0.10 m/s,实现了EVA连续动作且可使EVA动作适应转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发动机 气门机构 可变气门驱动 电磁气门驱动 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的控制技术研究
17
作者 顾浩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2年第6期29-33,共5页
针对一种多驱动力耦合的电磁驱动气门,建立了动力学、电路和磁路三部分耦合的系统模型,根据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系统的工作要求开发了合理的控制气门运动的控制策略。采用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线性二次型跟踪器和线性二次型状态调节器,分别... 针对一种多驱动力耦合的电磁驱动气门,建立了动力学、电路和磁路三部分耦合的系统模型,根据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系统的工作要求开发了合理的控制气门运动的控制策略。采用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线性二次型跟踪器和线性二次型状态调节器,分别控制气门的快速运动和落座,并利用MATLAB/Simulink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控制方案可以使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系统满足高响应和软着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发动机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 最优控制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