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HD气液混合两相体电晕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叶齐政 万辉 +1 位作者 李劲 何正浩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21,共3页
试验研究了氮气和氧气分别与水组成的气液混合两相体在EHD放电中的电晕特性,研究了气体、液体流量对放电电流、发射光谱及电晕形状的影响。由于氮气参与的放电能够产生更多的紫外线和自由基,氧气参与的放电可以产生臭氧,因而氮气和氧气... 试验研究了氮气和氧气分别与水组成的气液混合两相体在EHD放电中的电晕特性,研究了气体、液体流量对放电电流、发射光谱及电晕形状的影响。由于氮气参与的放电能够产生更多的紫外线和自由基,氧气参与的放电可以产生臭氧,因而氮气和氧气混合气体参与的放电可能比单纯含氧更有利于处理有机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hd 气流混合两相体 电晕特性 电流体动力学 放电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HD强化凝结换热研究的进展与现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瑞阳 郁鸿凌 施伯红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1-8,12,共9页
综述了国内外EHD强化凝结换热的理论和试验研究成果,概括了以往研究的特点,指出了今后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强化传热 凝结换热 电水动力学 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HD强化沸腾换热研究的进展与现状(I)──机理和理论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董超 黄? 李瑞阳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2000年第4期308-314,共7页
综述了国内外EHD强化沸腾换热的机理和理论研究成果,概括了以往研究的特点,对今后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及重点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沸腾换热 强化换热 电水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HD空气泵气流加速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周砚江 毛晓靖 +1 位作者 胡一枫 王培养 《机电工程》 CAS 2010年第2期61-63,67,共4页
为了得到更高的空气放电离子风速度和流量,对基于空气放电离子风技术的电流体动力学(EHD)空气泵气流加速机理进行了微观说明和宏观分析。在理想流体下,对EHD空气泵进行数学建模,应用Matlab软件对EHD空气泵电气耦合过程进行了理论探讨。... 为了得到更高的空气放电离子风速度和流量,对基于空气放电离子风技术的电流体动力学(EHD)空气泵气流加速机理进行了微观说明和宏观分析。在理想流体下,对EHD空气泵进行数学建模,应用Matlab软件对EHD空气泵电气耦合过程进行了理论探讨。并建立了多极静电空气泵气流加速系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EHD空气泵极间距、极间夹角、极间电压值和极间电流对气流速度影响较大,为后续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风 电晕放电 气流加速 电流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HD强化换热能耗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万金庆 李瑞阳 +2 位作者 郁鸿凌 黄烜 董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30,共4页
Based on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a method of energy consumption evaluation of electrohydrodynamics(EHD) enhancement of heat transfer was presented, the profit factor of available energy was newly defined.The ... Based on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a method of energy consumption evaluation of electrohydrodynamics(EHD) enhancement of heat transfer was presented, the profit factor of available energy was newly defined.The experimental data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fit factor of available energ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heat flux under the same voltage given in experiments, while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voltage under the same heat flux given in experiments.It was foun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EHD enhancement of heat transfer was not economical when the voltage was higher than a critical value at a low heat flux. This method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economy of EHD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用能获益系数 强化系数 强化换热 电水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极直径对EHD强化垂直管内凝结换热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万金庆 李瑞阳 郁鸿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043-2047,共5页
基于EHD强化管内凝结换热的理论分析,对5根直径不同的电极进行了垂直管内EHD强化凝结换热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工况条件下,电极直径越大液膜相对减薄率越大,液膜减薄的起始电压越小.液膜相对减薄率随着电压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发现,液... 基于EHD强化管内凝结换热的理论分析,对5根直径不同的电极进行了垂直管内EHD强化凝结换热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工况条件下,电极直径越大液膜相对减薄率越大,液膜减薄的起始电压越小.液膜相对减薄率随着电压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发现,液膜相对减薄率大并不意味着强化系数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直径 液膜相对减薄率 强化系数 强化换热 电水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线电除尘器内EHD流动与粒子行为数值模拟 被引量:1
7
作者 沈恒 余婉璇 +1 位作者 贾洪伟 亢燕铭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30-1037,共8页
为了研究星形线电除尘器内电流体动力学(EHD)流动与荷电粒子运动行为及两者间相互作用,构建了线板式电除尘器(ESP)内关于EHD和带电粒子运动学的耦合数值模型.该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求解电场方程和空间电荷方程,在拉格朗日法下建立带... 为了研究星形线电除尘器内电流体动力学(EHD)流动与荷电粒子运动行为及两者间相互作用,构建了线板式电除尘器(ESP)内关于EHD和带电粒子运动学的耦合数值模型.该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求解电场方程和空间电荷方程,在拉格朗日法下建立带电粒子运动方程,并与FLUENT湍流模型进行耦合.利用这一模型,对3种电场风速下星形线电除尘器内流动形态与粒子运动行为进行了细致模拟,并分析了二次流动对气流、粒子浓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星形线电除尘通道内二次流动对流动形态和粒子浓度分布存在显著作用.随电场风速的降低,这一作用将越明显.EHD流动对细小荷电粒子运动的影响更为显著.二次流动产生涡旋并作用于主流来影响粒子运动行为.收尘板面的涡旋挤压粒子流远离壁面向流动中心运动,放电极下游的涡旋则促进粒子流向收尘板壁面靠近.此外,由于捕集通道中强二次流的存在,Deutsch计算式对除尘效率、特别是对于亚微米粒子捕集效率的计算并不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体动力学(ehd)流动 电除尘器 星形线 粒子行为 除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EHD蠕动加速作用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小旭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33期8135-8139,共5页
利用粒子成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系统,在静止空气中定量测量了对称布局激励器在蠕动加速作用下的诱导速度场。分析了激励参数等因素对等离子体EHD激励蠕动加速作用的影响。通过实验发现:在激励频率固定的情况下,蠕动... 利用粒子成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系统,在静止空气中定量测量了对称布局激励器在蠕动加速作用下的诱导速度场。分析了激励参数等因素对等离子体EHD激励蠕动加速作用的影响。通过实验发现:在激励频率固定的情况下,蠕动加速作用下的诱导气流速度随激励电压的升高而增大,上表面电极间距和相邻通道相位差也能显著影响蠕动加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电流体动力学(electrohydrodynamic ehd) 蠕动 粒子成像测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HD强化沸腾换热研究的进展与现状(II)——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黄? 董超 +2 位作者 李瑞阳 郁鸿凌 施伯红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2-29,共8页
综述了国内外EHD强化沸腾换热的试验研究成果,概括了以往研究的特点,指出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
关键词 沸腾换热 强化换热 电水动力学 eh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HD强化微细槽道沸腾传热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戴勇 罗小平 方振鑫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16-1320,共5页
在横截面为2 mm×2 mm的微细槽道内,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对EHD强化微细槽道饱和沸腾换热进行实验研究,得出不同的外加高压电场作用下,饱和沸腾段的热流密度与平均壁面过热度的关系曲线,分析外加电压对饱和沸腾传热系数的影响。研究结... 在横截面为2 mm×2 mm的微细槽道内,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对EHD强化微细槽道饱和沸腾换热进行实验研究,得出不同的外加高压电场作用下,饱和沸腾段的热流密度与平均壁面过热度的关系曲线,分析外加电压对饱和沸腾传热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加高压电场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微细槽道饱和沸腾传热,为探索EHD强化微细槽道饱和沸腾传热机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槽道 两相流 沸腾传热 强化传热 eh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通道EHD两相流传热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钟艳 罗小平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11,91,共5页
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分别对1mm×2mm、2mm×2mm和3mm×3mm3种矩形槽道进行了EHD两相流传热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相流饱和沸腾时,传热系数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的热流密度下,槽道尺寸越小,槽道的饱和沸腾传... 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分别对1mm×2mm、2mm×2mm和3mm×3mm3种矩形槽道进行了EHD两相流传热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相流饱和沸腾时,传热系数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的热流密度下,槽道尺寸越小,槽道的饱和沸腾传热系数越大。在外加直流电压低于16kV时,传热系数随外加电压的增加而明显增加;在16~20kV之间,传热系数随电压的增加变得平缓;当电场电压高于20kV后,传热系数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反而降低。这说明在EHD两相流强化传热中存在最佳强化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hd 强化传热 微细通道 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头润湿性对EHD打印射流形态影响的数值模拟
12
作者 潘宣佐 曹倩倩 +3 位作者 吴震宇 刘浩 尚涛 吴舟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09-315,共7页
在电流体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有限体积法和VOF界面追踪方法求解流体动力学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电场方程,分析电流体锥射流的形态变化机理。计算结果表明:射流时间相同时,打印流体与毛细管喷头的接触角越小,润湿性越强;两者的接... 在电流体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有限体积法和VOF界面追踪方法求解流体动力学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电场方程,分析电流体锥射流的形态变化机理。计算结果表明:射流时间相同时,打印流体与毛细管喷头的接触角越小,润湿性越强;两者的接触面积越大,锥射流的长度越小;形成稳定射流时,接触角越小,锥射流的长度和半径越大,达到稳态所需的时间越长;当接触角大于75°时,回流现象不明显;接触角小于60°时,锥射流两端形成明显的回流区域,接触角越小,回流区域越大。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电流体动力学打印过程中的射流动力学机理,可为改进喷头结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体动力学打印 锥射流 数值模拟 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HD喷印技术相关参数数值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莎莎 唐正宁 +1 位作者 缪斌鹰 陈家祥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5-148,153,共5页
目的对基于电-液耦合动力学原理(简称EHD)喷印技术的相关参数,进行锥射流和滴落模式下的数值分析研究。方法在锥射流模式中,对毛细凝结加热液体喷射的物理模型进行调整,以适用于EHD喷印;对滴落模式的液滴沉积过程,引入表面张力概念进行... 目的对基于电-液耦合动力学原理(简称EHD)喷印技术的相关参数,进行锥射流和滴落模式下的数值分析研究。方法在锥射流模式中,对毛细凝结加热液体喷射的物理模型进行调整,以适用于EHD喷印;对滴落模式的液滴沉积过程,引入表面张力概念进行数值分析。运用数值法得到了锥射流的轮廓图,集中讨论了流量和净高度对射流直径的影响;重点研究了液滴直径与电压频率和液体表面张力之间的关系,并将理论结果与实验和经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锥射流模式在一定条件下,射流直径随着流量和净高度的增大而增加;在滴落模式中,得到的液滴直径随电压频率和流体表面张力的增大而减小,且数值分析得到的结果与实验结果相一致。结论对相关参数进行数值分析是对实验研究的补充,为EHD喷印技术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hd喷墨印刷 数值分析 锥射流 液滴直径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场下涂层对导线表面水滴电致运动及电晕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俨洲 李奇 +2 位作者 徐姝辛 刘锐 蒋兴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81-1791,共11页
架空输电线路上的电晕放电现象通常由导线表面凸起物造成,如雨滴、污秽等,其中雨滴产生的电晕放电现象最为普遍。当前世界各国对于直流输电线路电晕放电机理的研究仍不够深入,因此其也成为发展高压直流输电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通过球... 架空输电线路上的电晕放电现象通常由导线表面凸起物造成,如雨滴、污秽等,其中雨滴产生的电晕放电现象最为普遍。当前世界各国对于直流输电线路电晕放电机理的研究仍不够深入,因此其也成为发展高压直流输电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通过球板试验平台研究了涂敷涂层的铝球在表面附着水滴时,涂层对直流电晕特性及铝球表面水滴电致运动特性的影响;利用仿真软件建立了水滴电致运动多相流模型,分析了涂层接触角与水滴运动形态对水滴周围场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滴半径随接触角的增大而减小,水滴长度随接触角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超亲水性涂层表面水滴吸附效应较强,水滴的运动幅度大大降低,水滴周围的电场强度畸变程度较小,同时电晕电流脉冲有效值最低;而超疏水性涂层表面的水滴难以稳定存在,水滴周围场强畸变程度较大,在电场作用下极易发生喷射现象,水滴喷射后场强的畸变程度会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晕放电 高压直流输电 涂层 电流体动力学 多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体喷印相邻喷嘴射流干扰机理与抑制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朋义 潘艳桥 +2 位作者 彭磊 聂慧 张峰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28,共4页
针对多喷嘴式电流体喷印系统中相邻喷嘴之间的带电射流干扰问题,建立电液耦合作用下的射流喷射的数值仿真模型。采用控制变量法揭示了相邻喷嘴锥射流产生干扰的原因及工作电压、供液流量和相邻间距对于射流干扰程度的影响规律。初步探... 针对多喷嘴式电流体喷印系统中相邻喷嘴之间的带电射流干扰问题,建立电液耦合作用下的射流喷射的数值仿真模型。采用控制变量法揭示了相邻喷嘴锥射流产生干扰的原因及工作电压、供液流量和相邻间距对于射流干扰程度的影响规律。初步探讨了一种基于环形气流辅助喷射的射流干扰抑制方法,建立了气—电—液多场耦合作用下的射流喷射的数值仿真模型。通过研究不同气流速度对于射流喷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射流偏斜角随着电极电压的增大而增大,随喷嘴间距的增大而减小,随溶液流量的改变不明显。在合理的工艺条件下,射流能够垂直喷射到基底上。适当的辅助气流输入(5~25m/s)可有效抑制喷嘴锥射流因电致斥力产生的干扰。当气流速度超过临界阈值(25m/s)后,辅助气流对喷嘴锥射流容易带来额外的不稳定性和不可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体喷印 相邻喷嘴 射流干扰 环形气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叠式流道结构多喷嘴电喷头的供液性能研究
16
作者 聂慧 潘艳桥 +2 位作者 彭磊 郑朋义 张峰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28,32,共5页
在奇数多喷嘴电流体动力喷印系统中,针对流量泵供液时喷嘴阵列获得的流量不均匀影响打印质量的问题,提出在喷头内设置一种层叠式微流道辅助分流的解决办法。基于以上层叠式微流道,系统研究了导流单元几何形状、结构参数和流道并联排布... 在奇数多喷嘴电流体动力喷印系统中,针对流量泵供液时喷嘴阵列获得的流量不均匀影响打印质量的问题,提出在喷头内设置一种层叠式微流道辅助分流的解决办法。基于以上层叠式微流道,系统研究了导流单元几何形状、结构参数和流道并联排布形式对其分流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导流单元为正六边形的流道分配性能较好;增大“多孔”分形通道槽宽可提高供液均匀性;当主通道槽宽不大于0.6 mm时,流道供液均匀性随主通道槽宽增大而提高;并联总出口数为17的双层级流道供液均匀性较好。将层叠式微流道分流结构和实际喷头进行集成,验证了在喷印系统实际施加电场的工况条件下,流道依然能保持很好的供液均匀性,且出口最大不均匀度在6%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体动力喷印 层叠式微流道 奇数多喷嘴 流量分配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体雾化双液滴电聚结行为研究
17
作者 刘振东 陈建魁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8-282,289,共6页
电流体喷印技术具有分辨率高,溶液参数适应性广等优点,是新型显示制造工艺创新突破的重要载体之一,可用于OLED微米厚度有机TFE膜高效制造。为深入探索电流体雾化技术制备微纳液膜过程,解决现阶段对液膜制备过程中各因素作用机理了解不... 电流体喷印技术具有分辨率高,溶液参数适应性广等优点,是新型显示制造工艺创新突破的重要载体之一,可用于OLED微米厚度有机TFE膜高效制造。为深入探索电流体雾化技术制备微纳液膜过程,解决现阶段对液膜制备过程中各因素作用机理了解不清的问题,基于相场方法建立了液滴电聚结两相流耦合模型,分析了制备过程中“双液滴电聚结”单元。研究外加电压、基板接触角、液滴间隙和直径对液滴聚结的影响,并总结了液滴可聚结工艺参数相图。研究结果表明,外加电压越大、液滴隙径比越小,聚结后液滴高径比越大,聚结越快;基板接触角越大,聚结后高径比越大,聚结越慢,甚至可能使液滴无法聚结。在亲水基板上外加适当电压或增加液滴密度缩短液滴间隙有助于促成基板上液滴电聚结.该研究结论和工艺相图可应用与电流体雾化制膜时工艺参数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体喷印 电流体雾化 液滴电聚结 两相流 多场耦合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除尘器内电流体动力学二次流与荷电粒子耦合作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18
作者 沈恒 杨自力 +1 位作者 余婉璇 亢燕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43-1850,共8页
为分析电流体动力学(electrohydrodynamic,EHD)流动与荷电气溶胶粒子间的相互作用,给出了线板式电除尘器内关于EHD和带电粒子运动学的耦合数值模型。该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求解电场、空间电荷和带电粒子对流扩散方程,并与FLUENT湍流... 为分析电流体动力学(electrohydrodynamic,EHD)流动与荷电气溶胶粒子间的相互作用,给出了线板式电除尘器内关于EHD和带电粒子运动学的耦合数值模型。该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求解电场、空间电荷和带电粒子对流扩散方程,并与FLUENT湍流模型连接耦合。利用这一模型,对2种电场风速下线板式电除尘器内电风作用前后的气流流动形态与带电粒子运动行为进行了细致模拟,并用电流体Reynolds数NEHD分析了二次流动对气流、粒子浓度分布及粒子除尘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风二次流动主要通过改变气流速度和湍流度分布来影响粒子向下游区域的对流输运过程。电风效应对粒子的除尘效率存在负面影响,其中对粒径小的粒子更为显著。但随着电场风速或粒子粒径的增加,电风二次流动对带电粒子的作用会逐渐变弱。考虑实际运行电除尘器的电场风速有效范围,这一负面影响最大可使粒径小于1.0μm粒子的捕集效率降低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除尘器 电风 电流体动力学流动 带电粒子 欧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动力微泵微电极的不同制作工艺的比较(英文) 被引量:5
19
作者 于翮 张强 +1 位作者 乔大勇 俞坚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35-1639,共5页
基于MEMS加工技术的电液动力微泵在微流体冷却系统和解决高热流器件的冷却问题中占有重要地位。电液动力微泵的核心部分是通过MEMS加工工艺制作的由成对的发射极和集电极组成的微电极。在电极对间的强电场作用下,电介质流体中的离子、... 基于MEMS加工技术的电液动力微泵在微流体冷却系统和解决高热流器件的冷却问题中占有重要地位。电液动力微泵的核心部分是通过MEMS加工工艺制作的由成对的发射极和集电极组成的微电极。在电极对间的强电场作用下,电介质流体中的离子、极子以及微粒同电场相互作用来驱动流体流动。本文系统地讨论了微电极在设计和制作中需要关注的问题:电极材料的选择方针,多种形状的电极设计和两种电极加工工艺—电镀法和剥离法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贵金属有更好的抗电化腐蚀能力;同普通平行电极结构相比,带有尖锐结构的电极更能提高微泵的性能;相比电镀法,剥离法能更好地提高电极的制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动力效应 微机电系统 微泵 微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除尘器内部湍流场与粒子轨迹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宁致远 沈欣军 +1 位作者 李树然 闫克平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84-392,共9页
利用有限元多物理场耦合的方法,对湿式电除尘器内部的整体流场进行可视化分析,并指出耦合后流场对不同粒径颗粒运动轨迹以及收尘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加电场后,除尘器内的一次流在电流体(EHD)和壁面水膜流动的混合情况下产生了明显... 利用有限元多物理场耦合的方法,对湿式电除尘器内部的整体流场进行可视化分析,并指出耦合后流场对不同粒径颗粒运动轨迹以及收尘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加电场后,除尘器内的一次流在电流体(EHD)和壁面水膜流动的混合情况下产生了明显扰动.表现为在低流速的情况下,电晕线前后产生明显的涡旋.而在加入壁面水流的条件下,流场变得更加复杂,显现出明显的三维运动趋势.同时,流场的改变也使得颗粒物的运动轨迹变得复杂,相对来说,细颗粒物的运动轨迹更易受到流场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分析 湿式除尘器 离子风 多物理场耦合 粒子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