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平均能量差的运动想象EEG通道选择和特征提取
1
作者 孟明 陈思齐 +1 位作者 高云园 佘青山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55-1562,共8页
共空间模式(CSP)广泛应用于脑电信号(EEG)的特征提取,合适的通道选择可以有效地提高CSP的分类性能,增加信噪比。根据运动想象信号的平均能量差来进行通道选择和特征提取。首先取两类运动想象信号的通道均值能量作为投票的阈值,根据投票... 共空间模式(CSP)广泛应用于脑电信号(EEG)的特征提取,合适的通道选择可以有效地提高CSP的分类性能,增加信噪比。根据运动想象信号的平均能量差来进行通道选择和特征提取。首先取两类运动想象信号的通道均值能量作为投票的阈值,根据投票差值统计各通道上有明显能量差值试次的数量,基于此来选择出合适的通道,然后对这些通道取能量特征进行归一化,再结合CSP空域特征利用SVM进行分类。在BCI CompetitionⅢData SetsⅣa和BCI Competition IV Dataset SetsⅠ两个数据集上进行的分类实验中,所提出的方法相比于全通道CSP,平均精度分别提高了5.7%和10.9%,通道数分别减少了74.3%和51.7%,验证了所提出的通道选择和特征提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eg 运动想象 CSP SVM 通道选择 能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F系数的多模态EEG-FNIRS通道选择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孟明 戴橹洋 +1 位作者 马玉良 高云园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4-91,共8页
在多模态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研究中,通道选择是直接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针对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和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各自通道之间存在冗余信息和... 在多模态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研究中,通道选择是直接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针对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和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各自通道之间存在冗余信息和噪声干扰,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F(Pearson-Fisher,PF)系数的通道选择方法。首先将表征信号间相关性的Pearson系数与表征特征间可分性的Fisher值相结合,构建代表任务区分性的PF系数,并设置合理阈值对通道进行选择。然后提取EEG中的共空间模式(Common space pattern,CSP)特征和fNIRS中的统计特征。最后通过收缩线性判别分析(Shrinking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SLDA)分类器进行分类。在对心理算数(Mental arithmetic,MA)任务数据的分类实验中,本文所提出方法分类精度可以达到90.8%,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 功能性近红外 心理算数 PF通道选择 共空间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六边形精细纹理的触感深度阈值研究
3
作者 方星星 唐玮 +2 位作者 徐州青 吴延泽 陈玉森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4,共10页
六边形纹理是自然界中动物体表常见的1种纹理形式,具有良好的摩擦学性能.本文中利用认知行为学、摩擦学和脑电图法从皮肤的“感”到大脑的“知”,系统研究了微米级仿生六边形纹理深度和方向特征对触觉感知深度阈值的影响,利用单通道触... 六边形纹理是自然界中动物体表常见的1种纹理形式,具有良好的摩擦学性能.本文中利用认知行为学、摩擦学和脑电图法从皮肤的“感”到大脑的“知”,系统研究了微米级仿生六边形纹理深度和方向特征对触觉感知深度阈值的影响,利用单通道触感神经元群模型初步验证了纹理刺激强度和神经元兴奋性对触觉感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纹理深度的增大,六边形纹理的主观纹理感和识别率提高、黏着摩擦分量减小、形变摩擦分量增大、振动信号频谱主频和主频最大振幅增大,当纹理深度达到触感阈值时,形变摩擦比例和振动信号主频振幅显著增大;纹理深度达到触感阈值深度后才能激发脑电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的P100和P200早期成分.从平端方向触摸产生的形变摩擦力分量和振动信号的主频幅值大于尖端方向触摸,平端方向触摸更容易感知到纹理.平端方向触摸激发触感脑电ERP曲线的P300成分幅值较沿尖端触摸更高,潜伏期更短.单通道神经元模型结果显示沿平端方向触摸的仿真脑电信号输入函数均值和信号幅值均高于沿尖端方向触摸,说明平端触摸产生的触感机械刺激增强是脑电信号主频幅值增大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感阈值 六边形纹理 摩擦振动 脑电 单通道神经元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tsu的EEG通道选择情绪识别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钟志文 陈茂洲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17期39-42,共4页
脑电信号情绪识别是数据人机交互(HCI)技术的一种,实时情感识别对于模型性能要求较高,为实现以较低的运算成本获取较高的识别精度,采用时域滑动窗口的方法扩充样本量,基于Otsu算法筛选出含有最多情绪特征信息的通道,并利用快速傅里叶变... 脑电信号情绪识别是数据人机交互(HCI)技术的一种,实时情感识别对于模型性能要求较高,为实现以较低的运算成本获取较高的识别精度,采用时域滑动窗口的方法扩充样本量,基于Otsu算法筛选出含有最多情绪特征信息的通道,并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进行脑电信号频段提取,以功率谱密度作为特征,构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等分类模型,对高唤醒-低唤醒(HA-LA)和高效价-低效价(HV-LV)两种任务进行分类。实验表明,使用SVM分类器在HA-LA情绪识别任务中得到(82.2±0.4)%的识别准确率,在HV-LV情绪识别任务中得到(83.4±0.3)%的识别准确率。所提出的时域滑动窗口能有效提取含有情绪的脑电信号,在减少数据量的情况下仍获得了不错的情绪识别性能,为实时情感识别的脑机接口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识别 脑机接口 脑电信号 OTSU算法 通道选择 滑动窗口 数据扩容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电通道注意力机制的驾驶行为识别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赵朔 奇格奇 +1 位作者 李培豪 关伟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291,共9页
脑电信号以其高时间分辨率等优点成为识别驾驶员认知状态和评估驾驶性能的重要工具。以往研究中,基于脑电识别驾驶行为往往局限于异常驾驶状态,例如,疲劳检测和分心驾驶等,忽略了常规驾驶场景。本文以常规驾驶行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驾... 脑电信号以其高时间分辨率等优点成为识别驾驶员认知状态和评估驾驶性能的重要工具。以往研究中,基于脑电识别驾驶行为往往局限于异常驾驶状态,例如,疲劳检测和分心驾驶等,忽略了常规驾驶场景。本文以常规驾驶行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驾驶模拟实验同步采集驾驶员在执行加速、减速和转向行为时的驾驶数据和脑电数据,构建基于压缩—激励模块的通道注意力—可分离卷积神经网络,对驾驶员上述驾驶行为进行模式识别,并优化选择跨个体脑电信号通道。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在3类驾驶行为识别的准确率达到82%,且在保证预测精度的情况下,将通道数量降低了70%。通过消融实验以及与其他基准模型的对比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对最优通道组合的头皮拓扑位置分析发现,大脑额区和枕区与常规驾驶行为最为相关。研究结果可为从认知角度理解驾驶行为及类脑驾驶决策提供方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驾驶行为识别 压缩—激励网络 脑电通道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道筛选和自适应熵阈值的眼电伪迹自动去除算法
6
作者 李易霖 周彪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71-2280,共10页
为了提高脑电信号中眼电伪迹去除的效果,提出一种结合快速独立成分分析(FastICA)和启发式小波阈值去噪(HWT)算法,并以模糊熵为眼电伪迹判别标准的眼电伪迹自动去除算法。首先,采用通道筛选算法对原始脑电信号进行降维处理,以提高计算效... 为了提高脑电信号中眼电伪迹去除的效果,提出一种结合快速独立成分分析(FastICA)和启发式小波阈值去噪(HWT)算法,并以模糊熵为眼电伪迹判别标准的眼电伪迹自动去除算法。首先,采用通道筛选算法对原始脑电信号进行降维处理,以提高计算效率;随后利用FastICA算法将筛选后的脑电信号分解为独立分量;其次,通过模糊熵分析识别含有眼电伪迹的独立分量;再次,采用HWT算法剔除该分量的眼电伪迹成分,保留有用的脑电信号;最后,进行逆小波变换和逆ICA重构,得到不含伪迹的脑电信号。通过在数据集BCI Competition IV上的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结果表明,相较于现有算法,所提算法在多个性能指标上均表现出色,信噪比(SNR)相较于现有基于峰度的伪迹识别算法提高约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信号 通道筛选 快速独立成分分析 眼电伪迹 伪迹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通道脑电信号中眼电干扰的检测及去除方法 被引量:7
7
作者 刘然 徐苗 +4 位作者 张艳珍 李德豪 刘明明 邓泽坤 贾瑞双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226-230,265,共6页
针对脑电信号(EEG)中眼电(EOG)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单通道脑电信号中眼电干扰的检测及去除方法。首先,根据多窗口一阶导数求和(MSDW)的特点,提出了单通道脑电信号中眼电干扰的检测方法;然后,使用小波变换(WT)对眼电干扰进行估计;最后,... 针对脑电信号(EEG)中眼电(EOG)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单通道脑电信号中眼电干扰的检测及去除方法。首先,根据多窗口一阶导数求和(MSDW)的特点,提出了单通道脑电信号中眼电干扰的检测方法;然后,使用小波变换(WT)对眼电干扰进行估计;最后,从原始脑电信号中减去估计的眼电信号,得到纯净的脑电信号。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通道的脑电信号,该方法均能有效地检测及去除眼电干扰;此外,该方法不需要使用多个脑电信号通道和专门的眼电信号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信号 单通道 眼电干扰 检测及去除 MSDW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散度分析的脑电信号特征选择 被引量:4
8
作者 唐肖芳 周金治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90-294,共5页
为准确选择脑电信号的频率与通道参数,提高样本的分类识别率,提出一种基于散度的脑电信号特征选择方法。利用散度分析算法从样本数据的原始特征中选取散度值较大的k个特征,并对其进行基于共空间模型的特征提取与线性判别分类器的分类识... 为准确选择脑电信号的频率与通道参数,提高样本的分类识别率,提出一种基于散度的脑电信号特征选择方法。利用散度分析算法从样本数据的原始特征中选取散度值较大的k个特征,并对其进行基于共空间模型的特征提取与线性判别分类器的分类识别。使用2005年BCI竞赛提供的IVa数据集5位样本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散度分析算法得到的测试样本与训练样本平均识别率为95.54%和84.57%,均高于相关系数和互信息选择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信号 脑机接口 特征选择 散度 共空域模式 线性判别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三维视觉指导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特征选择算法 被引量:3
9
作者 胡敏 王志强 +1 位作者 黄宏程 李冲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94-798,共5页
针对基于三维视觉指导的运动想象脑机接口多通道冗余信息较多、分类准确率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分解(WPD)—共空间滤波(CSP)—自适应差分进化(ADE)的模式脑电信号特征提取与选择分类方法。首先,对采集的多通道运动想象脑电信... 针对基于三维视觉指导的运动想象脑机接口多通道冗余信息较多、分类准确率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分解(WPD)—共空间滤波(CSP)—自适应差分进化(ADE)的模式脑电信号特征提取与选择分类方法。首先,对采集的多通道运动想象脑电信号进行WPD变化,划分出精细的子频带;然后,分别将WPD变换后的每个子空间作为CSP的输入,得到对应的特征向量;最后,使用ADE算法对特征向量进行选择,选择出用于分类的最佳特征子集。采用WPD-CSP-ADE模式进行特征提取与选择,较经典的WPD-CSP方法在分类正确率、特征个数方面有着更好的表现。同时,所提算法分类性能明显优于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实验结果表明,WPD-CSP-ADE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分类正确率,同时减少了用于分类的特征个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运动想象 脑电信号 特征选择 自适应差分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力疲劳对视觉选择性注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禹 肖毅 +2 位作者 周前祥 柳忠起 田芸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18,共6页
为探究人的脑力疲劳对其视觉选择性注意的影响,开展监控作业系统人机工效设计试验。以32名男性为被试,采用140 min记忆刷新试验任务(2-back任务)模拟监控作业诱发脑力疲劳,然后采用2×3因素设计的中心线索提示范式模拟自动告警测量... 为探究人的脑力疲劳对其视觉选择性注意的影响,开展监控作业系统人机工效设计试验。以32名男性为被试,采用140 min记忆刷新试验任务(2-back任务)模拟监控作业诱发脑力疲劳,然后采用2×3因素设计的中心线索提示范式模拟自动告警测量选择性注意能力,通过分析行为学及脑电(EEG)数据,研究脑力疲劳对视觉选择性注意的影响。结果表明:140 min 2-back任务诱发了脑力疲劳,脑力疲劳状态下,中心线索提示范式中的无效线索和目标刺激的疲劳效应最强,有效线索和干扰刺激的疲劳效应最弱,被试的选择性注意任务绩效下降、P300潜伏期显著延长、幅值显著减小,脑力疲劳对视觉选择性注意能力有负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力疲劳 视觉选择性注意 2-back 绩效 脑电(e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稀疏贝叶斯逻辑回归运动想象脑电信号分类模型的通道选择与分类新算法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绍荣 朱志斌 +2 位作者 冯宝 余天佑 李智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9-191,共13页
针对脑电信号的通道选择和分类问题,提出了基于组稀疏贝叶斯逻辑回归(gsBLR)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分类模型,同时进行通道选择和分类。首先,对多通道信号进行空间滤波和带通滤波,降低容积传导效应的影响;其次,对每个通道的信号提取具有判... 针对脑电信号的通道选择和分类问题,提出了基于组稀疏贝叶斯逻辑回归(gsBLR)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分类模型,同时进行通道选择和分类。首先,对多通道信号进行空间滤波和带通滤波,降低容积传导效应的影响;其次,对每个通道的信号提取具有判别信息的时域、频域以及时频域特征,并进行特征融合;最后,使用gsBLR方法进行通道选择和分类,在贝叶斯学习框架下模型参数可自动从训练数据中估计得到,避免了繁琐而耗时的交叉验证过程。在两个公开的脑机接口(BCI)竞赛数据集和自采集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分别获得了81.63%、84.97%和76.47%的最高平均分类准确率;相比其他方法,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较好的分类准确率和较少的通道数,同时所选通道与神经生理背景更加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想象脑电 脑机接口 组稀疏 贝叶斯学习 逻辑回归 通道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电通道动态选择方法的癫痫检测 被引量:3
12
作者 汝彦冬 李金宝 +2 位作者 吕兴凤 赵彩虹 齐景嘉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0-188,共9页
在癫痫检测任务中,脑电信号的通道选择直接影响检测性能。针对静态通道选择方法中脑电信号部分时段癫痫检测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动态通道选择方法。根据通道位置和脑电信号功率谱密度确定通道集合,选择通道集合中癫痫检测能力最强的... 在癫痫检测任务中,脑电信号的通道选择直接影响检测性能。针对静态通道选择方法中脑电信号部分时段癫痫检测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动态通道选择方法。根据通道位置和脑电信号功率谱密度确定通道集合,选择通道集合中癫痫检测能力最强的一路通道作为特征提取通道,通过提高局部癫痫检测能力,进而提高整体检测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动态通道选择方法检测癫痫,取得了98.99%精确度、98.52%敏感度和99.52%特异度的较好性能。与多通道相比,检测性能相近,但特征提取通道最少,时间复杂度减少到O(1)。与单通道相比,精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性能指标提高4.9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检测 动态通道选择 脑电信号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想象脑机接口中两种改进的脑电共空域模式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18
13
作者 赵紫宁 李智 张绍荣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4-70,共7页
共空域模式(CSP)在运动想象脑机接口(BCI)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传统的CSP存在3个缺陷,包括样本协方差估计的噪声敏感性、被试特异的时间窗选择以及被试特异的频带选择。针对CSP的前两个问题,分别提出了两种改进方法。第一种方法,首... 共空域模式(CSP)在运动想象脑机接口(BCI)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传统的CSP存在3个缺陷,包括样本协方差估计的噪声敏感性、被试特异的时间窗选择以及被试特异的频带选择。针对CSP的前两个问题,分别提出了两种改进方法。第一种方法,首先提取脑电(EEG)每个通道信号的方差作为特征,分别使用Fisher线性判别分析(FLDA)和贝叶斯线性判别分析(BLDA)方法进行分类,得到通道权重分布,选择权重较大的通道再进行CSP变换。通过剔除包含噪声的通道,降低了CSP的噪声敏感性。第二种方法,基于被试持续进行运动想象的时间和强度存在差异的假设,提出一种新的被试特异的时间窗选择方法,仍然使用FLDA和BLDA方法进行分类。为验证改进算法的有效性,使用2005年BCI竞赛数据集IVa进行实验,两种改进方法分别取得了87.77%和81.23%的最高平均分类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两种改进方法优于传统的CSP方法。同时在两种改进方法中,BLDA方法的分类效果都优于FL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想象脑电 脑机接口 共空域模式 通道选择 时间窗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电信号的情感识别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家瑞 王刚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306-3309,共4页
针对如何提高脑电信号情感识别的正确率这一问题,在得到的原始脑电信号进行分频带特征提取后,一方面采用支持向量机、K近邻算法、朴素贝叶斯和神经网络算法对小波熵、近似熵、功率谱密度、微分熵进行训练和分类学习;另一方面,基于四种... 针对如何提高脑电信号情感识别的正确率这一问题,在得到的原始脑电信号进行分频带特征提取后,一方面采用支持向量机、K近邻算法、朴素贝叶斯和神经网络算法对小波熵、近似熵、功率谱密度、微分熵进行训练和分类学习;另一方面,基于四种不同的电极放置方式,对微分熵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和经遗传算法参数寻优的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训练。结果显示,在十二通道条件下能够得到91.99%的总体准确率,最高情感识别准确率已经达到97.59%。研究结果表明,减少电极可以获得较高的情感识别分类结果,并且采用参数寻优后的支持向量机算法能够有效提升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信号 情感识别 微分熵 通道选择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ST-ECNN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识别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金海龙 邬霞 +1 位作者 樊凤杰 王金萍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41-1347,共7页
在对脑电信号的解码研究中,存在着现有时频分析方法对高频信号处理能力有限,多通道信号信息冗余,常用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ReLU激活函数受学习速率的影响较大,对不同层采用相同的正则化很难获得满意结果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S... 在对脑电信号的解码研究中,存在着现有时频分析方法对高频信号处理能力有限,多通道信号信息冗余,常用卷积神经网络分类器ReLU激活函数受学习速率的影响较大,对不同层采用相同的正则化很难获得满意结果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S变换特征提取和增强卷积神经网络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同时提出一种结合Relief算法和向前选择搜索策略的包裹式方法进行通道选择。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利用较少的信号通道,具有更强的特征提取和分类的能力,在第Ⅳ届BCI的数据集I上取得最高98.44±1.5%的分类准确率,高于其他现有算法。该方法良好的分类性能不仅减少了计算消耗,也有效提高了分类准确率,对脑电信号特征提取和分类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脑电信号 运动想象 广义S变换 增强卷积神经网络 包裹式通道选择 脑-机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PD-CSP脑电特征提取方法的时间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绍荣 赵紫宁 +1 位作者 李智 盘书宝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45-1652,共8页
基于小波包分解和共空域模式的方法(WPD-CSP)弥补了CSP方法的频率缺陷,但是非常耗时。针对此问题,提出基于通道选择的WPD-CSP改进方法。使用Fisher判别准则(FDC)选择被试特异的最优通道,对选择的通道进行WPD分解,选择与运动想象任务相... 基于小波包分解和共空域模式的方法(WPD-CSP)弥补了CSP方法的频率缺陷,但是非常耗时。针对此问题,提出基于通道选择的WPD-CSP改进方法。使用Fisher判别准则(FDC)选择被试特异的最优通道,对选择的通道进行WPD分解,选择与运动想象任务相关的频率子带进行CSP特征提取,采用Fisher线性判别分析(FLDA)进行分类。使用公开的脑机接口(BCI)竞赛数据集和自采集数据集进行实验,所提方法分别取得了83.11%和71.49%的最高平均分类准确率。与现有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分类准确率,减少了特征提取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想象脑电 脑机接口 通道选择 小波包分解 共空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道选择的多尺度Inception网络的脑电信号分类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培 宋耀莲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23期59-65,共7页
基于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的脑机接口系统有可能在大脑和外部设备之间创建通信通道。然而,特征提取的局限性、通道选择的复杂性和被试者之间的可变性使得脑电信号分类模型难以有效泛化。在这项研究中,文中提出一种端到端的深度学习模型,该... 基于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的脑机接口系统有可能在大脑和外部设备之间创建通信通道。然而,特征提取的局限性、通道选择的复杂性和被试者之间的可变性使得脑电信号分类模型难以有效泛化。在这项研究中,文中提出一种端到端的深度学习模型,该模型使用并行多尺度Inception卷积神经网络在6个通道选择区域中进行多分类运动想象任务。为了解决被试者间可变性,实验进行了跨被试和跨被试微调两种评估场景。在BCI竞赛IV 2a数据集上的实验和测试结果表明:ROI F达到了98.49%的最高分类精度,比最低准确率高17.26%;且跨被试微调场景分类性能优于被试内和跨被试场景,分类准确率分别提高了1.82%和1.69%。此外,并行多尺度Inception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平均分类准确率比单尺度Inception CNN模型高5.17%。总之,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通道选择的端到端的脑电信号分类框架,可以促进高性能和稳健的脑机接口系统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想象 通道选择 Inception网络 脑机接口 跨被试微调 脑电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liefF-Pearson的嗅觉脑电通道选择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小内 翟文鹏 +1 位作者 侯惠让 孟庆浩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032-2037,共6页
基于脑电(EEG)信号的气味识别研究在嗅觉功能客观评价及嗅觉障碍疾病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使用过多EEG通道会带来诸多不便,因此研究如何选择EEG通道尤为重要。该文针对嗅觉EEG信号分类中的通道选择问题,提出... 基于脑电(EEG)信号的气味识别研究在嗅觉功能客观评价及嗅觉障碍疾病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使用过多EEG通道会带来诸多不便,因此研究如何选择EEG通道尤为重要。该文针对嗅觉EEG信号分类中的通道选择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ReliefF-Pearson的嗅觉EEG通道选择算法。该算法结合ReliefF的权值思想和Pearson系数的相关性原理对EEG通道进行选择。结果表明,与传统基于ReliefF的通道选择算法相比,该文所提算法在保证一定分类准确率的同时能够显著减少使用的通道数量,并且通道选择的结果不依赖人为经验和分类器。此外,使用该方法获取的通道,其空间分布与已有的嗅觉神经生理学位置相一致,进一步证实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该文所提算法为嗅觉EEG通道选择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脑电 通道选择 气味识别 ReliefF-Pears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单通道框架及多通道框架的运动想象分类 被引量:7
19
作者 何群 杜硕 +2 位作者 张园园 江国乾 谢平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0-29,共10页
针对运动想象脑电信号非平稳、非线性、低信噪比的特点,多种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特征提取研究中。但单通道脑电分析方法难以有效刻画多通道脑电间的交互信息,且现有特征指标未考虑到通道间的非线性动力学耦合特性。为... 针对运动想象脑电信号非平稳、非线性、低信噪比的特点,多种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特征提取研究中。但单通道脑电分析方法难以有效刻画多通道脑电间的交互信息,且现有特征指标未考虑到通道间的非线性动力学耦合特性。为此,提出一种融合单通道时-频特征和多通道耦合特征的运动想象脑电分析方法策略。通过引入多变量经验模态分解(MEMD)将脑电信号分解为具有共有震荡模式的固有模态函数(IMFs),然后对有效特征频带下的IMF分量获取单通道的边际谱(MS)及瞬时能谱(IES)时-频特征和多通道的互样本熵(CSampEn)、锁相值(PLV)及锁频值(FLV)耦合特征,将融合特征输入加权线性判别分类器(LDA)进行运动想象模式识别。实验引入BCI 2008竞赛Dataset IIb数据集与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提升运动想象脑电识别率,实验中竞赛数据集的9名受试者的平均识别率与平均Kappa系数分别达到80.1%与0.62,与其他方法相比提高了分类精度,为运动想象脑-机接口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信号 运动想象 多变量经验模态分解 单通道时-频特征 多通道耦合特征 非线性动力学耦合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CSP和L2范数的脑电通道选择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路仲伟 陈勇 +1 位作者 莫云 张本鑫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4-102,共9页
脑-机接口(BCI)系统常用高密度电极通道来获取较高空间分辨率的脑电(EEG)信号,但同时也会引入过多的噪声通道,影响脑电的解码性能。为了消除无关的噪声通道,提出了一种基于Tikhonov正则化共空间模式(TRCSP)和L2范数的运动想象脑电通道... 脑-机接口(BCI)系统常用高密度电极通道来获取较高空间分辨率的脑电(EEG)信号,但同时也会引入过多的噪声通道,影响脑电的解码性能。为了消除无关的噪声通道,提出了一种基于Tikhonov正则化共空间模式(TRCSP)和L2范数的运动想象脑电通道选择方法。首先基于TRCSP和分类器得到最优的空间滤波器,接着基于L2范数对空间滤波器得到的各通道的权重值进行排序。选择前K个通道的数据进行CSP特征提取,根据分类器的分类准确率确定最优K值,进而得到最优的通道数和通道组合。在实验中,使用6种分类器分别在BCI竞赛III(2005)数据集IVa和实验室自采集数据上验证所提出的通道选择方法的有效性。所提出的方法在两个数据集上的平均分类准确率分别达到了87.57%和74.32%,优于其它现有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脑电 运动想象 共空域模式 通道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