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在国家,利在自己”:新中国初期的保本保值储蓄
1
作者 丁芮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0-168,共9页
1950年3月,国家统一财经工作之后,物价趋稳,人民币币值进一步稳定。为消除民众对物价能否长期稳定的顾虑,国家银行在折实储蓄的基础上开办了保本保值储蓄。保本保值储蓄的适宜举办,对民众来说,改善了生活,增强了储蓄兴趣,初步建立了储... 1950年3月,国家统一财经工作之后,物价趋稳,人民币币值进一步稳定。为消除民众对物价能否长期稳定的顾虑,国家银行在折实储蓄的基础上开办了保本保值储蓄。保本保值储蓄的适宜举办,对民众来说,改善了生活,增强了储蓄兴趣,初步建立了储蓄习惯;对于国家来说,聚集了社会闲散资金,支援了新中国国家建设。同时,保本保值储蓄的实施,为货币储蓄奠定了基础,也扩大了人民政府的政治影响,体现了新制度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本保值 储蓄 新中国初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年学生资助工作的系统回顾与经验总结 被引量:28
2
作者 范先佐 唐斌 郭清扬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5,共15页
学生资助作为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和举措。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已建立起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制度,数以千万计的家庭经济... 学生资助作为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和举措。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已建立起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制度,数以千万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国家资助政策帮助下顺利入学、完成学业,获得发展自我、改变命运、阻断家庭贫困代际传递的机会。这是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制度设计,不仅让数以千万计的贫困家庭子女共享社会发展成果,赢得人生出彩的机会,更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资助 系统回顾 经验总结 新中国成立7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学前教育供给模式的演变历程与展望:1949—2019 被引量:19
3
作者 蔡迎旗 王佳悦 张亮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5-37,共13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供给模式历经三次演变,即从单位福利为主的供给模式转变为市场主导的多元供给模式,而后发展为政府主导的多元供给模式。我国当代学前教育供给模式的特点逐步凸显价值理性日益彰显;多元主体协同办学;供给...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供给模式历经三次演变,即从单位福利为主的供给模式转变为市场主导的多元供给模式,而后发展为政府主导的多元供给模式。我国当代学前教育供给模式的特点逐步凸显价值理性日益彰显;多元主体协同办学;供给机制逐步完善;供给总量扩大,普惠园不断发展;供给结构优化;惠及对象更加广泛;供给形式向就近便捷和综合化方向发展等。展望未来,应从几个方面改革和完善:坚守两种理性融通的学前教育供给理念;理顺学前教育供给主体间关系;加强对学前教育供给对象的弱势补偿;多措并举,丰富学前教育供给形式;完善治理,提升学前教育供给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美好期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年 学前教育 供给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教学方法研究70年变革与发展 被引量:20
4
作者 赵鑫 李森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21,共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教学方法研究经历了全面苏化和艰难探索、恢复重建和开放繁荣、砥砺发展和推陈创新三个阶段,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绩的取得在于教学方法研究以明确价值导向为前提,以借鉴域外经验为参照,以扎根本土实践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教学方法研究经历了全面苏化和艰难探索、恢复重建和开放繁荣、砥砺发展和推陈创新三个阶段,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绩的取得在于教学方法研究以明确价值导向为前提,以借鉴域外经验为参照,以扎根本土实践为根本,以扩展理论视野为保障,以立足科学实验为动力。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价值诉求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和新机遇,教学方法研究的发展趋势逐渐明晰,即学科自觉与跨界交叉相呼应、国际引介与国内扎根相结合、多边互动与系统优化相整合、学理思辨与实践探索相统一,以此把握教学方法研究的创新之魂、动力之源、成事之基和长久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研究历程 学理反思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社会心态六十年变迁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48
5
作者 周晓虹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共6页
在1949年后的六十年中,中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相对应,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社会心态也发生了显著的嬗变。在建国后的前三十年,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政治运动实现了对中国社会的改造和整合,也使中国人的传统社会... 在1949年后的六十年中,中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相对应,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社会心态也发生了显著的嬗变。在建国后的前三十年,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政治运动实现了对中国社会的改造和整合,也使中国人的传统社会心理在分化变动之后走向高度同一;在建国后的后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打破了僵化和保守的意识形态,中国人的社会心态在经历了一系列波折之后发生了积极的嬗变。经过六十年的变迁,中国人的价值观与社会心态变得越来越理智和成熟、越来越开放和多元、越来越主动和积极,也越来越具有全球意识。新中国六十年的"革命"和改革实践带给中国人的主观感受和心理积淀,在精神层面上赋予了中国独特发展道路以完整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六十年 社会心态变迁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初期有组织犯罪惩治策略研究——一种犯罪学的分析路径 被引量:5
6
作者 谢勇 王燕飞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19-27,共9页
有组织犯罪日益猖獗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社会问题。我国 97刑法增设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条款 ,作出了立法反应。对这种特殊形态的犯罪如何有效地惩治与防范 ,已是急迫而艰巨的任务 ,也是犯罪学极富价值的课题。从建国初期新生政权惩治有组... 有组织犯罪日益猖獗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社会问题。我国 97刑法增设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条款 ,作出了立法反应。对这种特殊形态的犯罪如何有效地惩治与防范 ,已是急迫而艰巨的任务 ,也是犯罪学极富价值的课题。从建国初期新生政权惩治有组织犯罪的策略其效用来看 ,对当代中国惩治有组织犯罪实践有三个方面的启示 :国家与社会双本位控制 ;打击与促进社会整合相结合 ;宽严相济的灵活的刑事政策有利于分化瓦解有组织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初期 有组织犯罪 惩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被引量:21
7
作者 肖希明 倪萍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2,38,共13页
新中国70年来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1949-1966年缓慢而曲折的发展阶段、1966-1977年停滞与倒退的阶段、1978-1989年重建与迅速发展阶段、1990-1999年调整与改革的阶段、2000年以后转型与创新的阶段。70年来图书馆学教育取得... 新中国70年来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1949-1966年缓慢而曲折的发展阶段、1966-1977年停滞与倒退的阶段、1978-1989年重建与迅速发展阶段、1990-1999年调整与改革的阶段、2000年以后转型与创新的阶段。70年来图书馆学教育取得了7大成就:建立和完善了图书馆学教育制度、科学合理地确立了图书馆学专业与学科的定位、形成了层次与类型齐全的图书馆学教育体系、学科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构建了与时俱进的图书馆学教育内容体系、图书馆学教育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为图书馆和其他信息行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图书馆学教育未来的变革,要解决好"变"与"不变"的矛盾:图书馆学教育要变革教育的理念、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加强与实践的联系;图书馆学教育不能变的是图书馆学专业的核心知识和图书馆学的人文传统与价值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70年 图书馆学教育 发展与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企业与社会关系演变:进程、逻辑与前景 被引量:24
8
作者 肖红军 阳镇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9,共15页
企业与社会关系的70年演变实质上是“单位制社会”逐步瓦解并转向“企社分离”“企业嵌入社会”的渐变过程。企业与社会关系变迁的背后是组织生存的制度逻辑、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组织载体以及政府的功能与角色的渐进性变化。步入新时代以... 企业与社会关系的70年演变实质上是“单位制社会”逐步瓦解并转向“企社分离”“企业嵌入社会”的渐变过程。企业与社会关系变迁的背后是组织生存的制度逻辑、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组织载体以及政府的功能与角色的渐进性变化。步入新时代以来,共享经济成为推进企业与社会关系融合的新纽带。但是,在企业与社会关系的共生融合过程中,企业基于市场逻辑支配下的“社会脱嵌”行为广泛存在;企业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企业社会责任整体发展水平偏低,企业社会责任认知理念与管理实践的内生化进程受阻;政府、企业与社会三者的社会责任治理能力仍然薄弱。未来需进一步在宏观层面深化推进企业“社会脱嵌”行为的社会责任制度供给,在微观组织层面探索建立混合型组织成长的社会支持机制,以及推进社会多元主体形成“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共同体”,最终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年 企业与社会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我国社会教育政策回望、演进与前行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1-169,共9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社会教育政策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即以思想政治教育和扫盲教育为两翼的起步阶段、以科学技术教育为重心的探索阶段、以社区教育为主线的深化阶段和以"互联网+教育"为契机的繁荣阶段。通过政策文本的梳...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社会教育政策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即以思想政治教育和扫盲教育为两翼的起步阶段、以科学技术教育为重心的探索阶段、以社区教育为主线的深化阶段和以"互联网+教育"为契机的繁荣阶段。通过政策文本的梳理发现,社会教育政策的发展遵循一定的演进逻辑,主要表现为责任主体由"政府"向"社会"转移、教育目的由"现实导向"向"发展导向"转变、教育内容由"单一"向"多元"转化以及教育路径由"封闭化"向"开放化"转轨。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教育政策将致力于探索出一条连接现实与未来的路径。一方面,积极应对现实挑战,回应社会高速发展的开放性和社会教育边界意识的保守性之间张力所形成的政策无力。另一方面,努力把握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加快社会教育立法,完善终身教育政策保障体系;扩大整合社会资源,持续推进学习型社会构建;优先弱势群体政策供给,促进教育公平发展;扶持和规范网络平台建设,打造数字化社会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70年 社会教育 教育政策 学习型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社会组织政策的范式变迁及其基本规律 被引量:13
10
作者 叶托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24,共9页
我国社会组织经历曲折发展,逐渐成为公共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治理主体。回顾社会组织政策变迁,有助于理解上述发展过程。基于政策范式的分析框架,根据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影响三个维度将1949年以来我国社会组织政策的变迁历史划分为... 我国社会组织经历曲折发展,逐渐成为公共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治理主体。回顾社会组织政策变迁,有助于理解上述发展过程。基于政策范式的分析框架,根据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影响三个维度将1949年以来我国社会组织政策的变迁历史划分为“统制”范式(1949-1977年)、“监管”范式(1978-2011年)和“管育”范式(2012年至今)三个阶段。“统制”范式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监管”范式建立了规范稳定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管育”范式建立了管育并重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在深入分析社会组织政策范式变迁的基础上,还进一步从政策主体、政策目标与工具、政策客体三个方面归纳了我国社会组织政策变迁中出现的六个基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年 社会组织 政策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规范教学秩序到构建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机制——我国教学组织形式变革70年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9
11
作者 和学新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3,共10页
我国70年教学组织形式变革经历了从规范教学秩序到构建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机制等几个阶段。虽经不断变革,表现形式多样,但班级授课制一直是基本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拓展了空间,呈现出多样综合、小型化的特点。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有... 我国70年教学组织形式变革经历了从规范教学秩序到构建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机制等几个阶段。虽经不断变革,表现形式多样,但班级授课制一直是基本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拓展了空间,呈现出多样综合、小型化的特点。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有机运行的机制,在教学实践中起到了促进教学有效运转的作用。班级规模、课程形态、学科内容、活动主题、信息技术等是制约教学组织形式变革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现代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及其融入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多方共同努力,构建出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思维发展的教学组织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组织形式变革 教学秩序 学生发展 教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60年高校教师职称制度变迁逻辑与制度反思 被引量:12
12
作者 叶芬梅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3-38,共6页
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剖析建国60周年以来高校教师职称制度发展历程,发现其呈现明显的发展逻辑和变化趋势:制度内涵从"身份评审"转向"契约聘任";制度功能从以学术鉴定分级、资源配置为主转向以绩效管理、激励约束为主;... 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剖析建国60周年以来高校教师职称制度发展历程,发现其呈现明显的发展逻辑和变化趋势:制度内涵从"身份评审"转向"契约聘任";制度功能从以学术鉴定分级、资源配置为主转向以绩效管理、激励约束为主;制度变迁方式从"政策调整型"转向"法制规范型";制度运行从行政导向的集权控制转向学术导向的分权管理;制度变迁模式从"强制性制度变迁"转向"诱致性制度变迁"。这一变迁逻辑反映从政府主导的传统高校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向现代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度的转型,是现代民主国家"法治"、"公平"、"效率"、"分权"理念在学术事业发展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60年 高校教师职称制度 变迁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西北地区工业发展与政策评价——基于低碳经济的视角 被引量:7
13
作者 高新才 曹昊煜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23,共13页
在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西北地区工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使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西北地区低碳工业园区政策对工业低碳发展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应的机制检验。结论表明,低碳工业园区政策对西北地区的工业发展与低碳化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基... 在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西北地区工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使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西北地区低碳工业园区政策对工业低碳发展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应的机制检验。结论表明,低碳工业园区政策对西北地区的工业发展与低碳化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离散双重差分模型和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的稳健性检验结果与上述结论无显著差异。机制验证表明,西北地区的低碳政策实践主要通过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激励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两条路径促进工业低碳发展,而短期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工业低碳发展暂无显著影响。在西北地区未来的工业发展中,应当从数量与效率两个层面进一步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利用全球清洁发展机制与自主研发手段构建低碳发展体系。同时应当注重长期的产业结构高级化,不断提升西北地区的低碳工业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北地区 绿色发展 低碳工业园区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60年中国高等教育历史变迁述评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雪蓉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1-65,共5页
1949年以后,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6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建国初期全面构建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仿苏时期、文革十年以毛泽东的教育理论发起的"教育革命"、改革开放30年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三个阶段的历... 1949年以后,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6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建国初期全面构建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仿苏时期、文革十年以毛泽东的教育理论发起的"教育革命"、改革开放30年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三个阶段的历史变迁。这些历史变迁给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和国人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展望未来,中国高等教育需要摆脱功利性价值取向,确立大学的学术性,在此前提下,建构以学术为核心的大学内外部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60年 高等教育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的青年工作思想与实践 被引量:5
15
作者 肖志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12,51,共5页
毛泽东十分关注青年工作。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革命与建设新形势,毛泽东对青年工作进行了新的思考。发表"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的指示,引导青年团的工作;重视青年的学习,要求青年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马克思主义;关心... 毛泽东十分关注青年工作。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革命与建设新形势,毛泽东对青年工作进行了新的思考。发表"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的指示,引导青年团的工作;重视青年的学习,要求青年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马克思主义;关心青年的健康,鼓励青年人加强体育锻炼;鼓励青年人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这体现了新时期毛泽东青年工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今天看来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 毛泽东 青年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启示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圣陶 罗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9-142,共4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坚持监督、教育与惩治工作"三结合",形成了人民群众监督的强大态势,持之以恒地开展了党风廉政教育,并坚决惩治了违法违纪分子,充分发挥了教育的基础作用和惩治的警示作用。在新形势下,农...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坚持监督、教育与惩治工作"三结合",形成了人民群众监督的强大态势,持之以恒地开展了党风廉政教育,并坚决惩治了违法违纪分子,充分发挥了教育的基础作用和惩治的警示作用。在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必须以法制框架为统筹,坚持做好教育、舆论监督、信访和法制工作,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塑造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勤政廉政的高尚风范;正确引导舆论监督,形成新闻传媒网络的"监督大军";做好县级和县以下信访工作,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于基层;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发挥法制的惩防并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经验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图书馆出版物的国际交换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伟 马静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9-125,共7页
文化交流和资源建设是出版物国际交换的两项基本属性。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国内资源有限、国际交流受阻的情况下,在文化部、新闻总署、中国文联的支持和推动下,北京图书馆迅速启动了出版物国际交换业务。本文对该时期出版物国际交换发展... 文化交流和资源建设是出版物国际交换的两项基本属性。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国内资源有限、国际交流受阻的情况下,在文化部、新闻总署、中国文联的支持和推动下,北京图书馆迅速启动了出版物国际交换业务。本文对该时期出版物国际交换发展与新中国外交进展进行了比对分析,发现作为文化外交的重要手段,出版物国际交换合作在借力新中国外交成果的同时,实现了更大范围的突破,与大量美欧及第三世界国家在未建立外交关系的情况下开展了出版物交换合作。从国际文化交流和公共外交的角度观察,图书馆是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双向通道。因此,图书馆应发挥其文化交流的主体性作用,助推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 出版物国际交换 国际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德育理论发展面临的挑战与走向 被引量:5
18
作者 龙宝新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2期37-45,共9页
中国德育理论70年的演变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知性德育理论阶段、自性德育理论阶段、关系德育理论阶段,中国德育理论发展是三者彼此迭代的过程。当代中国社会是收缩型社会、城市型社会、消费社会、碎片化社会与生态化社会,其对中国... 中国德育理论70年的演变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知性德育理论阶段、自性德育理论阶段、关系德育理论阶段,中国德育理论发展是三者彼此迭代的过程。当代中国社会是收缩型社会、城市型社会、消费社会、碎片化社会与生态化社会,其对中国德育理论提出了新要求,这就是:唤醒国族伦理、关注市民公德、提升消费德性、增进道德整合与构筑共生格局。面向未来,中国德育理论发展应确立面向中国命运共同体建构的定位系统,构建扎根中国社会文化的内容系统,探究涵养“中国人”心性的方法体系,研制瞄准中国道德问题的道德改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年 中国德育理论 发展阶段 中国社会 德育生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年中国新闻史研究述略 被引量:4
19
作者 武志勇 王泽坤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5,共9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与政治制度变革和政治路线变迁相顺应,前30年的新闻史研究,“革命史范式”占据主导地位,研究队伍人数较少,研究对象局限于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后40年的新闻史研究,新闻史的学科地位确立,汲取传播学及其他学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与政治制度变革和政治路线变迁相顺应,前30年的新闻史研究,“革命史范式”占据主导地位,研究队伍人数较少,研究对象局限于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后40年的新闻史研究,新闻史的学科地位确立,汲取传播学及其他学科理论与方法,“新闻本体范式”兴起,研究范式多样化,中国新闻史学会成立,学术队伍人才济济,学术成果丰硕并走向世界。此后的新闻史研究,须更多负起“资治”“知来”之责,创新研究范式,填补研究空缺,建设中国特色新闻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70年 中国新闻史研究 新闻史学科建设 学术思想变迁 研究范式与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线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铁路建设(1949~1957)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斌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8-289,共12页
新中国初期,为改变全国铁路分布不均衡的状况,并把西部地区建成新的工业基地和战略后方,国家大力投资铁路建设,新建了成渝、天兰、来睦、宝成、兰新、包兰、丰沙和鹰厦铁路等。新线建设中包含了比较重要的技术成就,创造了多项新中国第... 新中国初期,为改变全国铁路分布不均衡的状况,并把西部地区建成新的工业基地和战略后方,国家大力投资铁路建设,新建了成渝、天兰、来睦、宝成、兰新、包兰、丰沙和鹰厦铁路等。新线建设中包含了比较重要的技术成就,创造了多项新中国第一。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模式,也离不开苏联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但当时基建制度不健全、对地质勘测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以及过分求快等因素,影响了一些工程建设的质量。总体而言,新线建设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新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证明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更离不开一个代表人民利益的独立自主的坚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初期 铁路建设 新线第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