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7,92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ynamics and experiments of a tendon-actuated flexible robotic arm for capturing a floating target
1
作者 Xin Xia Yunpeng Sun Jialiang Su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5期216-241,共26页
Reusable and flexible capturing of space debris is highly required in future aerospace technologies.A tendon-actuated flexible robotic arm is therefore proposed for capturing floating targets in this paper.Firstly,an ... Reusable and flexible capturing of space debris is highly required in future aerospace technologies.A tendon-actuated flexible robotic arm is therefore proposed for capturing floating targets in this paper.Firstly,an accurate dynamic model of the flexible robotic arm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absolute nodal coordinate formulation(ANCF)in the framework of the arbitrary Lagrangian-Eulerian(ALE)description and the natural coordinate formulation(NCF).The contact and self-contact dynamics of the flexible robotic arm when bending and grasping an object are considered via a fast contact detection approach.Then,the dynamic simulations of the flexible robotic arm for capturing floating targets are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position,size,and mass of the target object on the grasping performance.Finally,a principle prototype of the tendon-actuated flexible robotic arm is manufactured to validate the dynamic model.The corresponding grasping experiments for objects of various shapes are also conducted to illustrate the excellent performance of the flexible robotic a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ndon-actuated flexible robotic arm dynamic modeling Contact dynamics ALE-ANCF variable-length cable element Capturing experime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ling and simulating the dynamics of resource deployment system
2
作者 WU Weiwei SHI Jian LIU Yexi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25年第3期701-713,共13页
Resource management must attach importance to effective resource deployment.Aiming at the research of resource deployment system,firstly,as an important factor of resource deployment system,corporate technological inn... Resource management must attach importance to effective resource deployment.Aiming at the research of resource deployment system,firstly,as an important factor of resource deployment system,corpora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CISR)is analyzed.Based on this,this paper constructs a system dynamics model to analyze the changes in resource deployment system affected by CISR.The simulation model is developed using Venism personal learning edition(PLE).The results show that CISR,acted as a new factor affecting the resource deployment system,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resource deployment system performance.Moreover,when CISR exceeds the threshold value,the resource deployment system performance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faster,reflecting that the resource deployment system becomes more efficien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feasible and efficient.This research provide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resource deployment system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pora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source deployment system performance strategic uniqueness strategic flexibility system dynam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unch dynamics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box-type multiple launch rocket system considering plane clearance contact
3
作者 Jinxin Tang Guoping Wang +3 位作者 Genyang Wu Yutian Sun Lilin Gu Xiaoting Ru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5期105-123,共19页
A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ox-type multiple launch rocket system(BMLRS)improves,its mechanical structures,particularly the plane clearance design between the slider on the rocket and the guide inside the launch canist... A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ox-type multiple launch rocket system(BMLRS)improves,its mechanical structures,particularly the plane clearance design between the slider on the rocket and the guide inside the launch canister,have grown increasingly complex.However,deficiencies still exist in the current launch modeling theory for BMLRS.In this study,a multi-rigid-flexible-body launch dynamics model coupling the launch platform and rocket was established using the multibody system transfer matrix method and the Newton-Euler formulation.Furthermore,considering the bending of the launch canister,a detection algorithm for slider-guide plane clearance contact was proposed.To quantify the contact force and friction effect between the slider and guide,the contact force model and modified Coulomb model were introduced.Both the modal and launch tests were conducted.Additionally,the modal convergence was verified.By comparing the modal experiments and simulation results,the maximum relative error of the eigenfrequency is 3.29%.thereby verifying the accuracy of the developed BMLRS dynamics model.Furthermore,the launch test validated the proposed plane clearance contact model.Moreover,the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model parameters on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BMLRS,including launch canister bending stiffness,slider and guide material,slider-guide clearance,slider length and layout.This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provides a foundation for future optimization in BMLRS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x-type multiple launch rocket system Launch dynamics Plane clearance contact Contact detection algorithm Multibody system transfer matrix method(MST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误场景下列车速度曲线与动态调度联合优化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林俊亭 李茂林 邱晓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187,共15页
为使发生延误的高速列车能够快速恢复正常运营,同时满足停车精度、准时性、节能性及调度实时性等多方面的要求,综合考虑一体化模型在平衡多个目标时面临的多重非线性约束问题,以及非一体化模型需分别求解多个独立模型的局限性,本文提出... 为使发生延误的高速列车能够快速恢复正常运营,同时满足停车精度、准时性、节能性及调度实时性等多方面的要求,综合考虑一体化模型在平衡多个目标时面临的多重非线性约束问题,以及非一体化模型需分别求解多个独立模型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一种列车动态调度与速度曲线的联合优化方法。首先,基于参考系统的约束,应用集成内在好奇心模块和优先经验回放机制的双决斗深度强化学习算法(Intrinsic Curiosity Module Prioritized Experience Replay Dueling Double Deep Q-Network,ICM-PER-D3QN)优化列车速度曲线模型,保证列车的停车精度、准时性和节能性,并将此数据用作联合模型训练的基础;其次,采用ICM-PER-D3QN算法求解列车的动态调度模型,缓解列车延误并确保调度的实时性;最后,基于列车在站间区间的运行信息,使用集成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卷积神经网络完成列车速度曲线与动态调度的联合。实验环境选择京沪高铁的一段下行线路,设置3组延误场景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在联合优化模型下,列车的平均调度时长为0.92 s,列车动态调度结果与速度曲线的平均匹配度为98.89%,平均匹配时长为0.0014 s。此外,相较于仅基于动态调度模型的未优化速度曲线,平均牵引能耗降低了9%,平均总延误时间降低了6.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联合方法 深度学习 速度曲线 动态调度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航天器动力学方程一般形式的工程简化方法
5
作者 邹元杰 邓润然 +1 位作者 史纪鑫 葛东明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78,共9页
在完备的柔性航天器动力学二阶微分方程一般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一般方程的工程简化方法。首先,采用平动集中质量方法对相关积分项进行了简化处理,忽略单元自身转动惯量对总惯量的影响以及板壳单元、梁单元等转角运动的影响,将体积分运算... 在完备的柔性航天器动力学二阶微分方程一般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一般方程的工程简化方法。首先,采用平动集中质量方法对相关积分项进行了简化处理,忽略单元自身转动惯量对总惯量的影响以及板壳单元、梁单元等转角运动的影响,将体积分运算统一转化为节点相关变量与平动质量乘积的求和运算;其次,依据“小变形假设”,对含结构变形参量的方程系数矩阵进行简化,忽略结构振动位移对节点位置矢量的影响,使非线性系数矩阵转化为常系数矩阵。通过简化处理,柔性航天器动力学方程一般形式的所有项均被保留,而其积分项和系数矩阵的计算,在满足工程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得到大幅简化,便于编程实现和工程实施。提出的工程简化方法主要用于柔性航天器在大范围、复杂运动过程中的动力学仿真分析,后续可以由单体动力学进一步拓展至多体动力学,解决在轨组装航天器、空间机器人/机械臂等空间结构系统的柔性多体动力学问题。数值算例验证了工程简化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航天器 动力学 一般形式 工程简化方法 平动集中质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桥动力学模型的前轴寿命评估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冯金芝 桑武壮 +3 位作者 张东东 李亮亮 刘新荣 赵礼辉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9,共11页
针对车桥等零部件企业难以获取零部件耐久性试验规范的局限,提出一种前桥动力学模型驱动载荷构建方法,为前轴系统级台架试验与寿命验证奠定基础。基于整车动力学模型与实测道路载荷获取前轴寿命,以其过程及结果为参考,进行前桥模型驱动... 针对车桥等零部件企业难以获取零部件耐久性试验规范的局限,提出一种前桥动力学模型驱动载荷构建方法,为前轴系统级台架试验与寿命验证奠定基础。基于整车动力学模型与实测道路载荷获取前轴寿命,以其过程及结果为参考,进行前桥模型驱动信号迭代。首先,对实测轮心六分力进行频带调整;其次,以前轴在各工况下的损伤/寿命与参考值差值最小为目标,结合响应面法与遗传算法对轮心三向力幅值调整系数进行优化,优化后的轮心三向力与其余三向力矩构成了前桥模型驱动信号。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构建的轮心驱动信号进行前桥模型动态载荷模拟,获取的前轴寿命、风险点失效顺序以及各路况对危险点的损伤贡献比等都与参考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可为系统级台架耐久性试验的驱动信号构建与零部件寿命评估提供参考。最后,经过损伤主导载荷修正后,轴管损伤分布也与参考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桥动力学模型 前轴寿命 响应面法 动态载荷模拟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线隧系统的环境振动预测评估方法及参数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徐磊 胡逸宁 +4 位作者 朱光楠 刘向明 刘虎兵 龙辉 黄厚龙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7-1187,共11页
针对与日益稠密的城市地铁网相伴而生的地铁车致环境振动问题,基于车辆-轨道-隧道空间耦合时变动力学模型,引入环评经验预测公式,发展了高效的车致环境振动预测和评估方法,研究行车速度、扣件和减振垫刚度阻尼参数组合策略对隧道壁分频... 针对与日益稠密的城市地铁网相伴而生的地铁车致环境振动问题,基于车辆-轨道-隧道空间耦合时变动力学模型,引入环评经验预测公式,发展了高效的车致环境振动预测和评估方法,研究行车速度、扣件和减振垫刚度阻尼参数组合策略对隧道壁分频振级和地表Z振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行车速度的增加,频谱幅值增大,隧道壁Z振级先增大,而后Z振级因峰值频率向高频偏移出计权范围而减小。选用扣件参数时需兼顾行车性能和环境振动的影响,扣件刚度超过60 kN/mm后减振效果不明显;轮重减载率会随扣件刚度的增大而增大,扣件阻尼宜选择26(kN·s)/m以下可满足限值要求。减振垫对隧道壁振动影响幅度较扣件显著,阻尼小于600(kN·s)/m^(3)时隧道壁Z振级随着减振垫刚度阻尼的增大而增大,隧道壁Z振级在隔振频率20Hz、阻尼600(kN·s)/m^(3)达到最大值。此外,基于规范给出了不同类型建筑距线路中心的达标范围,设计车速80 km/h及以下时,居民、文教建筑应距地铁线路中心20 m以上,商业、工业建筑应距地铁线路中心10m以上;20~1000(kN·s)/m^(3)减振垫阻尼以及5~24Hz隔振频率对应室内振级都能满足商业、工业建筑的要求,采用600(kN·s)/m^(3)以上的阻尼需要居民、文教建筑距线路中心10m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地铁线路结构减振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轨道-隧道动力相互作用 实测验证 地表振级分布 参数组合分析 环境振动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水四定”研究Ⅱ:理论方法及应用领域 被引量:1
8
作者 左其亭 纪义虎 +1 位作者 陶洁 吴青松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9-498,共10页
探讨“四水四定”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核心问题,构建“四水四定”理论方法体系,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要素识别与监测方法、阈值计算与分析方法、综合承载与评价方法、动态模拟与预测方法、科学调控与优化方法、系统规划与决策方法。分析理论... 探讨“四水四定”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核心问题,构建“四水四定”理论方法体系,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要素识别与监测方法、阈值计算与分析方法、综合承载与评价方法、动态模拟与预测方法、科学调控与优化方法、系统规划与决策方法。分析理论方法在“四水四定”协同发展规模阈值、和谐共生路径模拟仿真、智能技术集成一体化平台构建、监测-考核-评估综合管理模式、多目标规划方案优选、引领现代化水管理与发展实践6个方面的应用前景。为进一步拓展“四水四定”研究思路、支撑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水四定” 理论方法体系 研究方法 应用领域 核心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研究方法提高教育科学研究水平 被引量:1
9
作者 闵维方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共15页
本文首先阐述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在提高教育科学研究水平方面的重要性,接着详细论证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的科学技术进步,为深入探索复杂教育问题和进行大规模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提供了必要条件,进而推动着教... 本文首先阐述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在提高教育科学研究水平方面的重要性,接着详细论证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的科学技术进步,为深入探索复杂教育问题和进行大规模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提供了必要条件,进而推动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其中包括定量研究方法的创新、定性研究方法的创新、技术驱动的研究方法创新以及混合研究方法的兴起等。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简要分析三个研究案例,展示了创新教育科学方法对提高教育科学研究水平,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学 研究方法 方法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有功穿越响应特性差异的光伏电站动态等值方法
10
作者 李雪 杨迪 +2 位作者 刘先超 姜涛 李国庆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09-119,共11页
准确构建可刻画光伏电站动态响应特性的等值模型是分析光伏电站涉网性能与规模化光伏接入电网安全稳定性的基础。为此,提出一种考虑有功穿越响应特性差异的光伏电站动态等值方法。首先,分析光伏发电单元的低电压穿越动态响应曲线,并归纳... 准确构建可刻画光伏电站动态响应特性的等值模型是分析光伏电站涉网性能与规模化光伏接入电网安全稳定性的基础。为此,提出一种考虑有功穿越响应特性差异的光伏电站动态等值方法。首先,分析光伏发电单元的低电压穿越动态响应曲线,并归纳出3类典型有功响应。然后,解析3类有功响应特性进而推导其通用分群边界函数,识别到光伏发电单元故障前初始有功功率和故障持续电压是影响其有功响应类别的主导因素;并以此构建分群指标,借助光伏组件工程模型及网络图论理论近似求解分群指标,以克服实际电站单元级运行参数难以获取的难题,从而有效划分出有功动态不同的3个光伏集群。进一步,聚合同群光伏发电单元及集电网络,采取两段式斜率恢复函数表征有功斜坡恢复集群等值模型的有功电流指令,以拟合实际电站有功功率的降斜率恢复特性。最后,以某实际光伏电站为例,对所提方法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证明了所提动态等值方法精度高、适应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低电压穿越 分群 有功功率响应 动态等值方法 功率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智慧图书馆建设方法体系识别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丹 杨馨梅 +1 位作者 梁少博 何丽英 《国家图书馆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8,共11页
在当前数字化、智能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正积极面向用户需求进行智慧化转型升级。在智慧图书馆方法体系研究领域,国内学者围绕技术利用、平台研发、风险防治、模式探究等多方面进行了丰富探索,但目前对于方法体系的系统梳理... 在当前数字化、智能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正积极面向用户需求进行智慧化转型升级。在智慧图书馆方法体系研究领域,国内学者围绕技术利用、平台研发、风险防治、模式探究等多方面进行了丰富探索,但目前对于方法体系的系统梳理与实践应用探析较少。本研究基于文献分析法,调研已有智慧图书馆方法体系研究内容框架,梳理方法体系关键要素及逻辑关系。综合智慧图书馆实践调研所发现的数据整合与挖掘、资源加工与知识发现、数据质量评估与处理规范问题,围绕数据知识语义融合与映射关联、AI赋能自动化处理与智慧交互、数据治理标准化控制与风险预警三方面,提出未来智慧图书馆发展趋势。图1。表2。参考文献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图书馆 方法体系 实践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杏仁蛋白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晶晶 罗婷婷 +5 位作者 胡海玥 耿东宇 刘雅萱 王丽娜 杨晨 汪建明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80,共9页
为提高杏仁蛋白(Almond protein,AP)的利用率,本研究使用等电点沉淀法(Alkaline extraction by isoelectric precipitation,AI)、热碱法(Thermal-alkaline,TA)和盐析法(Salt extraction,SE)提取AP,分别为AIAP、TAAP和SEAP,探究提取方法... 为提高杏仁蛋白(Almond protein,AP)的利用率,本研究使用等电点沉淀法(Alkaline extraction by isoelectric precipitation,AI)、热碱法(Thermal-alkaline,TA)和盐析法(Salt extraction,SE)提取AP,分别为AIAP、TAAP和SEAP,探究提取方法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对AP的结构和功能特性具有显著影响。SEAP的提取率(55.94%)和纯度(88.21%)最高,AIAP的纯度最低(75.06%),TAAP的提取率最低(50.71%)。AIAP表面粗糙且结构疏松,而TAAP和SEAP的结构致密,AIAP的β-折叠含量(44.97%)和表面疏水性高于TAAP和SEAP。相较于TAAP和SEAP,AIAP的持水性和持油性较高。SEAP和TAAP的溶解度显著高于AIAP,且乳化特性和起泡特性较好。本研究为杏仁蛋白在食品工业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方法 杏仁蛋白 结构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首都圈地区完整性震级评估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帆 韩晓明 +1 位作者 包金哲 杨晓忠 《地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21,共15页
地震目录的完整性评估是地震活动性分析的基础性工作,常用的基于地震目录的评估方法未能考虑台站信息,对于少震地区无法给出评估结果,并且受到主观选取的计算参数的影响。本文采用基于贝叶斯统计的完整性震级(BMC)评估方法,对2010年至2... 地震目录的完整性评估是地震活动性分析的基础性工作,常用的基于地震目录的评估方法未能考虑台站信息,对于少震地区无法给出评估结果,并且受到主观选取的计算参数的影响。本文采用基于贝叶斯统计的完整性震级(BMC)评估方法,对2010年至2023年期间中国地震台网记录的首都圈地区的地震目录进行分析,通过迭代优化获得计算最小完整性震级M_(C)的最优扫描半径和先验的MC模型,根据数据误差的高斯分布特征推导出M_(C)的先验和似然的概率分布,最后得到M_(C)的后验估计。BMC将地震台站分布的先验信息与局部观测值相结合,权重由各自的不确定性决定,给出了少震区域的MC估计值,并且降低了结果的不确定性。评估结果显示,2010年至今首都圈地区地震监测能力较强,但M_(C)的空间分布不均匀,监测能力最强的地区其2023年整体的完整性震级的变化,结果显示首都圈的地震监测能力逐渐提升,2010年后提升较显著。此外,本文还对比了最大曲率法(MAXC)、拟合优度法(GFT)和中位数分段斜率方法(MBASS)在研究区域的结果,认为方法的选择和计算参数对评估结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整性震级 首都圈 BMC方法 贝叶斯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安全战略与方法发展现状、趋势及展望 被引量:4
14
作者 邬江兴 季新生 +3 位作者 贺磊 谢宇 牛玉坤 张帆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7,共14页
在全球数字生态系统底层驱动范式转型的推动下,网络安全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其重要性与日俱增。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网络安全战略与方法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全面评估了全球网络安全格局的变化,详细介绍了国外网络安全战略的... 在全球数字生态系统底层驱动范式转型的推动下,网络安全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其重要性与日俱增。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网络安全战略与方法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全面评估了全球网络安全格局的变化,详细介绍了国外网络安全战略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美国和欧盟的相关政策;探讨了网络弹性、设计安全和零信任等国际主流网络安全方法,以及我国原创的内生安全理论和拟态构造技术;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网络安全发展具有庞大的市场应用前景、完整的信息产业链、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原创技术理论等优势,但在安全责任分配机制、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度以及安全标准建设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研究建议,加快制定中国特色网络安全政策法规,构建基于内生安全的网络安全架构,推动网络安全责任从用户侧向制造侧转移,为建立全面的网络安全责任和质量控制体系提供有力支撑,提升数字产品的整体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战略 网络安全方法 内生安全 网络安全责任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数据的强夯有效加固深度计算方法
15
作者 王燕 姚斌 +2 位作者 马云龙 侯旭辉 汪旭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8-543,共6页
针对目前高能级强夯有效加固深度计算中参数不易确定、计算结果与实际误差较大的情况,提出基于实测数据的强夯有效加固深度计算方法.通过对甘肃某强夯处理后的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现场原位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研究表明:6000 kN·m能... 针对目前高能级强夯有效加固深度计算中参数不易确定、计算结果与实际误差较大的情况,提出基于实测数据的强夯有效加固深度计算方法.通过对甘肃某强夯处理后的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现场原位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研究表明:6000 kN·m能级的强夯处理能有效改善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提高其均匀性及密实度,消除其湿陷性,强夯有效加固深度为5.0 m,实测夯沉量为1.4 m.结合强夯前后地基土沿深度方向干密度的变化规律,将夯前夯后5.4 m深度处的干密度代入本文所提的计算公式得到: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值较为吻合,可为强夯工程的设计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 黄土地基 有效加固深度 计算方法 干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再审视 被引量:1
16
作者 白刚 王绪春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69,F0002,共9页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及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两条道路”,可转述为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研究方法表现为从感性具体到理性抽象,叙述方法表现为从理性抽象到理性具体,二者是内在统一的。绝不能像考夫曼一样将两者割裂开...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及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两条道路”,可转述为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研究方法表现为从感性具体到理性抽象,叙述方法表现为从理性抽象到理性具体,二者是内在统一的。绝不能像考夫曼一样将两者割裂开来,把《资本论》的研究方法理解为“实在论”,把它的叙述方法理解为“德国辩证法”。马克思《资本论》之所以能够实现两种方法的内在统一并揭示资本增殖的秘密,关键在于他借助“抽象力”,既超越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直观抽象”,也超越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抽象”,从而科学地揭示了作为商品交换关系背后所掩盖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独特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在此意义上,《资本论》真正实现了从“抽象”到“抽象力”的方法论转向与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研究方法 叙述方法 辩证法 抽象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共青团的工作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俊彦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51,42,共10页
新时代,党对共青团工作的新要求、青年的新特征以及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对共青团的工作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共青团基本工作方法包括主题教育工作法、调查研究工作法、完善制度工作法、荣誉激励工作法、典型引领工作法、组织功能工... 新时代,党对共青团工作的新要求、青年的新特征以及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对共青团的工作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共青团基本工作方法包括主题教育工作法、调查研究工作法、完善制度工作法、荣誉激励工作法、典型引领工作法、组织功能工作法等。共青团特色工作方法包括实践育人工作法、办实事解难事工作法、扎根青年工作法、分层分类工作法、塑造品牌工作法、资源整合工作法等。团干部掌握工作方法的路径主要有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团史中的好经验,在实践中运用和创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青团 工作方法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扩散量化研究方法述评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晓贺 周爱莲 张毅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6,共10页
[目的/意义]政策扩散量化分析是政策文献量化分析在政策扩散领域的应用研究,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向。本文从理论、方法和应用3个维度,系统梳理了政策扩散量化研究的最新进展,可以指导密集性政策文本扩散分析实践。[方法/过程]文章阐释... [目的/意义]政策扩散量化分析是政策文献量化分析在政策扩散领域的应用研究,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向。本文从理论、方法和应用3个维度,系统梳理了政策扩散量化研究的最新进展,可以指导密集性政策文本扩散分析实践。[方法/过程]文章阐释政策扩散量化的概念内涵、数据特点、研究框架以及应用范围。在方法层面,分为政策扩散计量分析和政策扩散文本挖掘方法两类;在应用层面,主要有政策扩散影响研究、扩散模式研究和扩散结构评估研究。[结果/结论]政策扩散量化研究发展迅速,多集中在跨学科领域的迁移与应用,未来还需在专属研究工具开发、融通方法创新与数据类型拓展上下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扩散 量化研究 引用关系 方法述评 内容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岩压实成岩埋深预测方法改进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付广 张鑫尧 +2 位作者 梁木桂 邓春 蒋飞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3,共7页
断层岩压实成岩埋深对于准确评价断层侧向封闭性至关重要,以往主要是通过断层埋深、倾角、停止活动至今时期、相同深度深围岩压实成岩时期和围岩压实系数,预测断层岩压实成岩埋深,所得结果偏小难以准确地反映地下的实际情况。为此在断... 断层岩压实成岩埋深对于准确评价断层侧向封闭性至关重要,以往主要是通过断层埋深、倾角、停止活动至今时期、相同深度深围岩压实成岩时期和围岩压实系数,预测断层岩压实成岩埋深,所得结果偏小难以准确地反映地下的实际情况。为此在断层岩压实成岩埋深与相同深度围岩压实成岩埋深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以往的方法进行改进,提出通过断层岩压实成岩程度和围岩压实成岩程度与压实成岩埋深之间关系,确定断层岩压实成岩埋深的预测方法,并以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南堡5号构造F3断层为例对改进前后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改进后方法预测出的F3断层在东三段、东二段和东一段内断层岩压实成岩埋深分别约为2450、2350和2300 m,明显大于利用改进前方法预测出的F3断层在东三段、东二段和东一段内断层岩压实成岩埋深(分别约为1974.4、1267.7和1329.5 m),与改进前方法相比,改进后方法预测出的F3断层在东三段、东二段和东一段内断层岩压实成岩埋深更合理地解释了F3断层附近东三段、东二段和东一段目前已发现的油气分布,更符合地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压实成岩埋深 改进前预测方法 改进后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产能评价研究进展:内涵、方法和方向
20
作者 朱苏阳 彭真 +3 位作者 邸云婷 彭小龙 刘东晨 官文洁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8-499,共12页
页岩气的生产呈现早期高产而后快速递减的动态,快速递减表明初期配产可能过高,不合理配产导致气藏产能衰竭过快,从而影响气井的经济可采储量(EUR),因此,合理评价页岩气井产能对保障气藏稳产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目前页岩气产能评价方法... 页岩气的生产呈现早期高产而后快速递减的动态,快速递减表明初期配产可能过高,不合理配产导致气藏产能衰竭过快,从而影响气井的经济可采储量(EUR),因此,合理评价页岩气井产能对保障气藏稳产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目前页岩气产能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思路,研究分析了页岩气产能的特殊内涵,综述了产能流动方程解析、流动方程数值模拟、人工智能3种方法在页岩气产能评价研究中的进展。研究发现页岩气产能明显呈现出分阶段特征,不同生产阶段产能主控因素、流动机制、流动状态都不同,早期产能和后期产能的主控因素差异较大,不同评价方法存在差异化认识。其中,流动方程解析法依赖于对流动机理的认识程度,流动方程数值模拟法结果的验证需要大量可靠数据支撑和气藏工程经验判断,人工智能方法则存在高度不透明、不可解释和泛化能力差的问题。基于此,未来发展应从深化微观和宏观2个层面结合点的页岩气渗流机理着手研究,深化地质建模—应力物性演化—裂缝扩展—多相流动数值模拟—递减分析多维度产能描述融合,并加强机器学习算法的无关机理约束、因果推断的透明度、可解释程度,以规避现有产能评价方法存在的制约性,从而构建合理的页岩气产能评价模型和方法,为准确评价气井产能、实现稳产和高效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产能评价 流动方程解析法 流动方程数值模拟法 人工智能方法 动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