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0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ybri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for multiobjective resource allocation 被引量:4
1
作者 Yi Yang Li Xiaoxing Gu Chunqi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8年第5期959-964,共6页
Resource allocation (RA) is the problem of allocating resources among various artifacts or business units to meet one or more expected goals, such a.s maximizing the profits, minimizing the costs, or achieving the b... Resource allocation (RA) is the problem of allocating resources among various artifacts or business units to meet one or more expected goals, such a.s maximizing the profits, minimizing the costs, or achieving the best qualities. A complex multiobjective RA is addressed, and a multiobjective mathematical model is used to find solutions efficiently. Then, all improved particie swarm algorithm (mO_PSO) is proposed combined with a new particle diversity controller policies and dissipation operation. Meanwhile, a modified Pareto methods used in PSO to deal with multiobjectives optimization is presen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vided algorithm is validated by its application to some illustrative example dealing with multiobjective RA problems and with the comparative experiment with other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ource allocation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tary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path planning in rough terrain based on multi-objec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被引量:25
2
作者 XU Zhen ZHANG Enze CHEN Qingwe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0年第1期130-141,共12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path planning approach for rotary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R-UAVs)in a known static rough terrain environment.This approach aims to find collision-free and feasible paths with minimum altitude,le... This paper presents a path planning approach for rotary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R-UAVs)in a known static rough terrain environment.This approach aims to find collision-free and feasible paths with minimum altitude,length and angle variable rate.First,a three-dimensional(3D)modeling method is proposed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 burden of the dynamic models of R-UAVs.Considering the length,height and tuning angle of a path,the path planning of R-UAVs is described as a tr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Then,an improved multi-objec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s developed.To render the algorithm more effective in dealing with this problem,a vibration function is introduced into the collided solutions to improve the algorithm efficiency.Meanwhile,the selection of the global best position is taken into account by the reference point method.Finally,the experimental environment is built with the help of the Google map and the 3D terrain generator World Machine.Experimental results under two different rough terrains from Guilin and Lanzhou of China demonstrate the capabilitie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n finding Pareto optimal pat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 path planning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动态种群策略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杜睿山 井远光 +3 位作者 付晓飞 孟令东 张豪鹏 王紫珊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5-854,共10页
针对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中多样性和收敛性难以平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种群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种群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取决于档案中的资源,从而调节种群数量.一方面,通过基于网格技术的局部扰动添加粒子,以增加粒子的局... 针对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中多样性和收敛性难以平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种群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种群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取决于档案中的资源,从而调节种群数量.一方面,通过基于网格技术的局部扰动添加粒子,以增加粒子的局部搜索能力,提高算法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为防止种群规模过度增长,利用非支配排序和种群密度控制种群规模,以加快算法搜索进度,避免过早收敛.选取5种对比算法在测试函数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和收敛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种群 粒子群优化 多目标优化 多样性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混合粒子群优化DMC及其在脱硫系统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惠杰 李绍鑫 +1 位作者 许小刚 秦志明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5-133,142,共10页
为提高脱硫系统动态矩阵算法(DMC)的控制精度,使控制器参数能够自动寻优,提出采用自适应混合粒子群算法优化DMC中的参数。首先以粒子群算法为基础,加入自适应权重和局部因子构建自适应混合粒子群,并通过Griewank函数验证自适应混合粒子... 为提高脱硫系统动态矩阵算法(DMC)的控制精度,使控制器参数能够自动寻优,提出采用自适应混合粒子群算法优化DMC中的参数。首先以粒子群算法为基础,加入自适应权重和局部因子构建自适应混合粒子群,并通过Griewank函数验证自适应混合粒子群的寻优性能;接着搭建DMC模型,使用自适应混合粒子群算法对DMC的控制时域、优化时域等参数进行迭代寻优,最后以浆液密度和机组负荷作为干扰因素对脱硫系统进行控制仿真及抗干扰测试。以某电厂600 MW机组配置脱硫塔浆液pH值为研究对象,将电厂实际运行数据作为输入检验控制系统特性。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以及Smith预估控制相比,自适应混合粒子群优化DMC控制下浆液pH值上升时间更短,控制更集中,波动范围小,在设定值±0.02范围内覆盖率达到99.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混合粒子群算法 动态矩阵 PH值 控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9玻璃磁流变抛光材料去除效率的动态预测与工艺优化
5
作者 卢明明 刘宇强 +2 位作者 林洁琼 杨亚坤 孙少毅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6,共8页
该研究旨在精确预测磁流变抛光K9玻璃加工过程中的材料去除率,并找到最佳工艺参数组合。采用了响应面法(RSM)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材料去除率预测模型,并进行了最优工艺参数的搜索。首先,利用响应面法构建了动态预... 该研究旨在精确预测磁流变抛光K9玻璃加工过程中的材料去除率,并找到最佳工艺参数组合。采用了响应面法(RSM)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材料去除率预测模型,并进行了最优工艺参数的搜索。首先,利用响应面法构建了动态预测模型,将工件转速、偏摆速度和工作间隙作为输入,K9玻璃的材料去除率作为输出,并研究了工艺参数与材料去除率之间的交互影响。随后,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全局寻优,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构建的动态预测模型具有高精度,相关系数R^(2)=0.9887,调整决定系数R_(adj)^(2)=0.9388。各工艺参数与材料去除率均存在交互作用,但工件转速与工作间隙的交互作用影响最小。粒子群优化算法寻优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工件转速600 r/min、偏摆速度102 mm/min、工作间隙2.5 mm。预测的K9玻璃的材料去除率为0.739μm/min,实际为0.719μm/min,误差仅为2.8%。该研究为磁流变抛光K9玻璃的材料去除效率动态预测及工艺参数优化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9 磁流变抛光 响应曲面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材料去除率 动态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差分进化混合动态分级粒子群的任务分配方法研究
6
作者 杨玉 李颖 +1 位作者 李建军 耿超龙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157-169,共13页
物流运输中任务分配环节在现代供应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高效的任务分配策略对于提升整体配送效率和资源利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求解物流运输任务分配问题时存在动态适应性弱,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搜索能力... 物流运输中任务分配环节在现代供应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高效的任务分配策略对于提升整体配送效率和资源利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求解物流运输任务分配问题时存在动态适应性弱,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搜索能力不均衡等问题,提出一种异构差分进化混合动态分级粒子群优化的任务分配方法,用于解决复杂的物流运输任务分配问题。采用两种差分进化突变体,在不同进化阶段平衡种群的探索与开发;引入分级粒子群框架,依据粒子适应度动态划分种群层次,并通过竞争-协作机制在不同粒子层级之间实现高效信息传递,增强全局搜索能力;同时结合参数动态调整机制增强物流运输任务分配的全局搜索能力。将所提算法与多种优化算法分别在不同规模的30个测试用例和现实物流运输数据集“Amazon Delivery Dataset”上进行对比实验,验证了异构差分进化混合动态分级粒子群算法能够更高效地解决物流运输任务分配问题,并且在路径优化、收敛速度和解的稳定性方面均表现出更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差分进化 混合动态分级 粒子群优化算法 任务分配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动态载荷变化的大型风力机叶片气动形状优化
7
作者 汪泉 王振海 张浩然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37-1043,共7页
针对大型风力机运行时叶片动态载荷变化幅度大导致疲劳载荷过大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动态载荷极小与功率输出极大的风力机叶片优化方法。考虑我国某近海风资源特性,利用OpenFAST计算时域风机的动态载荷变化,通过约束叶根动态拍打弯矩... 针对大型风力机运行时叶片动态载荷变化幅度大导致疲劳载荷过大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动态载荷极小与功率输出极大的风力机叶片优化方法。考虑我国某近海风资源特性,利用OpenFAST计算时域风机的动态载荷变化,通过约束叶根动态拍打弯矩极差及叶尖拍打幅值,利用Python编制程序并耦合OpenFAST对IEA 15 MW风力机叶片进行气动外形优化。优化结果显示:在低风速工况下,优化叶片的动态气动效率在时域范围内整体提高,同时叶根弯矩及叶尖位移均整体减小,有利于降低叶片疲劳载荷;优化叶片的时域平均功率输出增加1.455%,平均叶根拍打弯矩和叶尖拍打位移分别减小4.609%和6.397%,叶根拍打弯矩极差及叶尖拍打幅值明显降低。优化结果对降低叶片疲劳载荷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优化设计 粒子群算法 OpenFAST 气弹响应 动态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SPSO-INC算法的光伏MPPT控制策略
8
作者 陈刚 刘旭阳 +1 位作者 李国雄 刘亚雄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4,共7页
在部分阴影条件(PSC)下,光伏阵列呈现高度非线性的功率-电压特性。针对经典粒子群算法(PSO)易陷入局部最优、输出稳定后出现功率波动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自然选择粒子群算法(INSPSO)结合增量电导法(INC)的光伏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 在部分阴影条件(PSC)下,光伏阵列呈现高度非线性的功率-电压特性。针对经典粒子群算法(PSO)易陷入局部最优、输出稳定后出现功率波动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自然选择粒子群算法(INSPSO)结合增量电导法(INC)的光伏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控制策略。研究引入动态惯性权重、异步学习因子和自然选择机制,在分析寻优过程中对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实时调整,并对群体进行自然选择操作以提高算法的全局寻优性能。仿真分析表明,所提算法在收敛速度和精度方面优势明显,且在追踪到最大功率点后的输出功率更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MPPT 动态部分遮阴 自然选择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制造场景下的多类型生产服务资源动态配置
9
作者 裴植 吕珊珊 +1 位作者 胡盈盈 张聿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721-3732,共12页
在制造业服务化模式下,针对制造订单的高波动和时变特性,构建了一种面向多类型生产服务的排队网络模型,用以解决分布式制造场景下具有系统性能约束的资源配置优化问题,以保证制造资源的合理使用及制造服务水平的稳定可控。由于多类型生... 在制造业服务化模式下,针对制造订单的高波动和时变特性,构建了一种面向多类型生产服务的排队网络模型,用以解决分布式制造场景下具有系统性能约束的资源配置优化问题,以保证制造资源的合理使用及制造服务水平的稳定可控。由于多类型生产的价格、服务速率、放弃成本和放弃速率具有异构性,采用Tent混沌映射初始化种群,引入基于排队系统状态自适应调整的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并融入模拟退火算法的Metropolis准则,提出了一种多策略改进的粒子群算法(MIPSO),以实现制造资源的合理配置并最大化制造平台利润。此外,研究发现分布式制造平台在资源配置时须考虑企业和用户的预算限制并设定合适的资源上限。最后,通过数值实验证明了所提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为分布式制造服务网络的资源配置提供了理论支持与管理洞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制造 排队网络模型 资源动态配置 粒子群算法 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PSO的传感器网络动态节点部署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俞垚魏 李云龙 +2 位作者 岳川 袁伟 李艳峰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2-331,共10页
利用传感器网络对任务区域进行监测是保障区域安全稳定的重要手段。多传感器组建的覆盖网络可为区域提供高效的感知和通信服务。理想的传感器部署策略是实现网络覆盖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当部分固定传感器功能失效导致监测区域出现覆盖空... 利用传感器网络对任务区域进行监测是保障区域安全稳定的重要手段。多传感器组建的覆盖网络可为区域提供高效的感知和通信服务。理想的传感器部署策略是实现网络覆盖最大化的必要条件。当部分固定传感器功能失效导致监测区域出现覆盖空洞,可以通过调整周围可移动传感器实施快速修复。首先建立了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模型。其次,针对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特征,提出了基于人工免疫机制的粒子群优化算法(Artificial Immune-bas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AIPSO),提高了种群的多样性,解决了传统优化算法中容易出现的早熟收敛和局部最优值问题,提升了节点部署效率。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基于量子行为的粒子群优化算法(Quantu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QPSO)以及改进的免疫粒子群算法(Improved Immun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IPSO)相比,AIPSO算法从整体上减少了动态传感器的移动距离,同时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持传感器网络的覆盖率和节点覆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网络 动态节点 部署策略 人工免疫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冶金自备电厂燃气发电机组机炉协调控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安硕 冯旭刚 +5 位作者 张景 王正兵 唐得志 沈浩 王兵 宋爱国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3,共15页
针对冶金自备电厂燃料热值、压力和负荷多变的复杂工况与发电机组燃烧、汽机系统存在的大滞后、扰动大、多变量问题,首先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PSO)辨识得到以汽轮机调节阀开度与燃料量为控制量、... 针对冶金自备电厂燃料热值、压力和负荷多变的复杂工况与发电机组燃烧、汽机系统存在的大滞后、扰动大、多变量问题,首先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IPSO)辨识得到以汽轮机调节阀开度与燃料量为控制量、有功功率与主蒸汽压力为被控量的单元机组数学模型;其次,设计多变量动态矩阵控制策略,构建机炉协调控制器,通过在线预测、反馈校正实现对系统进行滚动优化,并转换为内模控制结构分析其动态特性;最后,得到基于多变量动态矩阵控制(multivariable dynamic matrix control,MDMC)的燃气发电机组机炉协调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PSO,IPSO输出曲线拟合效果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与模型预测控制、广义预测控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相比,MDMC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和动态性能,系统在受到干扰时调节时间最短为112 s,超调量仅为1.81%。应用机炉协调控制系统后,有功功率与主蒸汽压力标准偏差分别降低48.03%和33.33%,在满足现场设计要求的同时更有利于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负荷工况 机炉协调控制系统 改进粒子群算法 多变量动态矩阵控制 稳定性 抗干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网融合环境下组合服务的动态重构
12
作者 刘坤 张鹏程 +1 位作者 金惠颖 吉顺慧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6-218,共13页
随着云计算与空天地海一体化通信网络的深度融合,各种复杂应用场景的出现使得组合服务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多,结构也变得复杂。在云网融合环境下,用户移动设备和边缘服务器等硬件能力有限,能耗问题成为组合服务进行动态重构不可忽略的重... 随着云计算与空天地海一体化通信网络的深度融合,各种复杂应用场景的出现使得组合服务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增多,结构也变得复杂。在云网融合环境下,用户移动设备和边缘服务器等硬件能力有限,能耗问题成为组合服务进行动态重构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此外,传统方法并未考虑空天地海不同场景下用户对不同服务质量(QoS)属性需求的差异性,使得组合服务的交付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PSO)的组合服务动态重构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重构原子服务的三维空间地理位置和功能进行聚类,有效解决在云网融合环境下服务规模庞大情况下的搜索空间爆炸问题;然后通过能耗计算模型得到服务调用的综合能耗,并将其作为动态重构的优化目标之一,结合服务的多种QoS属性进行多目标寻优,最终生成符合用户需求且能耗较低的重构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云网融合环境下节约能耗和应对较大候选服务集规模等方面具有较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网融合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 组合服务 动态重构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多群粒子群优化稀疏分解在薄涂层超声测厚中的应用
13
作者 刘易奕 黄华 +3 位作者 王志刚 王海涛 卢超 李秋锋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9,共9页
基于稀疏分解匹配追踪算法将装配式钢结构防护涂层超声检测信号表示在过完备Gabor时频库中,进一步提取涂层的时域信息来获得涂层的厚度信息。针对匹配追踪算法复杂度高、计算量庞大的问题,利用动态多群粒子群算法收敛快寻优能力强的特... 基于稀疏分解匹配追踪算法将装配式钢结构防护涂层超声检测信号表示在过完备Gabor时频库中,进一步提取涂层的时域信息来获得涂层的厚度信息。针对匹配追踪算法复杂度高、计算量庞大的问题,利用动态多群粒子群算法收敛快寻优能力强的特性对匹配追踪算法进行优化。基于混沌策略生成惯性权重,并将学习因子和惯性权重通过三角函数关系联立在一起,而在位置更新中增加时间因子和混沌扰动策略的影响因素,平衡了算法的局部寻优和全局寻优能力。仿真与试验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检测精度得到较大提升,能够满足实际应用,并且极大地提升了稀疏分解运算的效率,与金相检测结果对比,防火涂层检测相对误差为-4.65%,防腐涂层的检测相对误差为1.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涂层 超声检测 稀疏分解 混沌扰动 动态多群粒子群优化(DMS-P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压电作动器动态迟滞特性建模及参数辨识方法研究
14
作者 李伟光 刘珂 +2 位作者 王慧 邓庆田 杨智春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0-619,共10页
高压压电作动器因其具有负载能力强、标称推力大、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结构振动主动控制领域。然而,其固有的迟滞特性会直接影响压电主动控制系统的效能和稳定性。针对高压压电作动器迟滞特性建模及参数辨识问题,... 高压压电作动器因其具有负载能力强、标称推力大、响应速度快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结构振动主动控制领域。然而,其固有的迟滞特性会直接影响压电主动控制系统的效能和稳定性。针对高压压电作动器迟滞特性建模及参数辨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ammerstein模型和改进型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的压电作动器动态迟滞特性建模及参数辨识方法。采用非对称Bouc-Wen模型描述静态迟滞效应,进一步结合传递函数模型,构造了高压压电作动器的Hammerstein率相关动态迟滞模型。基于非线性递减惯性权重策略和动态学习因子,提出了一种改进型自适应粒子群算法,并使用高压压电作动器迟滞特性测试实验数据辨识得到了迟滞模型参数,验证了所提算法相较于传统粒子群算法的优越性。通过高压压电作动器迟滞效应预测实验,验证了所建立的Hammerstein模型可以高效预测动态迟滞效应,且在关心频带内对于作动器驱动电压频率和幅值的改变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压电作动器 动态迟滞 粒子群算法 HAMMERSTEIN模型 系统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热电耦合系统多目标优化研究
15
作者 杨启秀 张晨宇 徐洪涛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76-284,共9页
基于热阻理论建立光伏-热电耦合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改进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MOPSO),以最大效率和输出功率为优化目标,同时选取热电元件冷热侧截面积、热电元件高度、负载电阻及聚光比作为设计变量,并讨论纳米流体不同流速对优化结... 基于热阻理论建立光伏-热电耦合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改进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MOPSO),以最大效率和输出功率为优化目标,同时选取热电元件冷热侧截面积、热电元件高度、负载电阻及聚光比作为设计变量,并讨论纳米流体不同流速对优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高效率与最大输出功率相互制约且呈非线性关系;优化后的耦合系统性能显著优于单一光伏系统,耦合系统效率和输出功率相比于单一光伏系统最大提升22.44%和12.33%,且增大纳米流体流速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非一直有利;热电结构对耦合系统性能有显著影响,约1.073左右高度的热电元件与本系统更匹配,非等截面热电元件系统性能显著优于等截面,且最大效率出现在S为2.27时;采用TOPSIS可有效平衡耦合系统效率与输出功率,与效率最大化方案相比,最佳折中方案输出功率提高283.01%,效率仅降低14.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热电 多目标优化 光伏-热电耦合系统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摩擦因数反演的直线推进电磁能装备的运动特性
16
作者 赵文月 闫荣格 +2 位作者 杨庆新 王学谦 赵浩凯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85-1694,共10页
枢轨间的动态摩擦力是影响轨道式直线推进电磁能装备运动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在极端电磁热力冲击工作条件下,摩擦因数的实时原位测量极具挑战,因此目前研究中枢轨间的摩擦因数大多采用定常值。为了提高数值模型的计算精度,该文提出... 枢轨间的动态摩擦力是影响轨道式直线推进电磁能装备运动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在极端电磁热力冲击工作条件下,摩擦因数的实时原位测量极具挑战,因此目前研究中枢轨间的摩擦因数大多采用定常值。为了提高数值模型的计算精度,该文提出基于动态摩擦因数反演的直线推进电磁能装备运动特性研究方法。首先,根据电磁推进实验可观测数据与电枢动力学正演模型,建立基于改进动态粒子群优化算法(DPSO)的枢轨间摩擦因数与轨道电感梯度的反演模型,得到其时空特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枢轨瞬态电磁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分析动态摩擦因数对装备运动特性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该文考虑动态摩擦因数的方法可大大提高有限元模型的计算精度,为进一步对电磁能装备可靠性预测和结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并为极端工况下材料特性实时原位测量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推进电磁能装备 动态摩擦因数 参数反演 动态粒子群优化算法 运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电极箔化成车间调度系统研究
17
作者 左怡鑫 袁逸萍 +1 位作者 朱广贺 刘鹏飞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1-78,共8页
化成工艺是电极箔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艺环节。为了应对化成车间作业过程中的扰动事件,如紧急插单和生产过程信息监控不足等,导致生产偏离原调度计划且无法快速响应这些扰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电极箔化成车间动态调度方法。通... 化成工艺是电极箔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艺环节。为了应对化成车间作业过程中的扰动事件,如紧急插单和生产过程信息监控不足等,导致生产偏离原调度计划且无法快速响应这些扰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电极箔化成车间动态调度方法。通过构建电极箔化成车间动态调度数字孪生框架及其相应的数学模型,加快物理车间与虚拟车间的实时交互,以提升调度效率。针对化成车间生产调度问题,设计改进粒子群算法对调度问题进行求解。最后,以企业实际的紧急插单为例,验证了动态调度系统与改进粒子群算法在解决化成车间动态调度问题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化成车间 动态调度 改进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发现概率的雷达机动组网部署研究
18
作者 魏维斌 兰旭辉 彭思勇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48,共8页
针对雷达组网优化部署中,对已有雷达网状况和目标动态雷达散射截面积特性考虑不全面的问题,基于动态RCS影响下的雷达发现概率,对雷达机动组网部署位置进行研究。分析雷达波束照射角度与目标RCS动态变化特性的关系,从目标发现概率出发,... 针对雷达组网优化部署中,对已有雷达网状况和目标动态雷达散射截面积特性考虑不全面的问题,基于动态RCS影响下的雷达发现概率,对雷达机动组网部署位置进行研究。分析雷达波束照射角度与目标RCS动态变化特性的关系,从目标发现概率出发,建立了雷达(网)有效覆盖率模型。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仿真计算一定数量雷达下雷达机动组网部署位置,仿真结果表明,确定合适的部署位置,组织开展雷达机动组网,能有效提升雷达网的发现概率,扩大雷达网的有效覆盖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RCS 发现概率 雷达网模型 雷达机动组网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和粒子群算法的船舶板架动力学优化
19
作者 周俞 栾晨 夏利娟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0-35,共6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的船舶板架动力学优化方法,用于板架布局的快速寻优。首先,分析船舶板架布局的特征参数,利用拉丁超立方采样和模态分析获得样本点的固有频率;然后,构建BP神经网...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的船舶板架动力学优化方法,用于板架布局的快速寻优。首先,分析船舶板架布局的特征参数,利用拉丁超立方采样和模态分析获得样本点的固有频率;然后,构建BP神经网络代理模型,用以反映板架特征参数和固有频率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最后,结合粒子群算法,以结构重量和一阶固有频率为目标,将代理模型应用于船舶板架结构的动力学优化,以确定较优的布局型式。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代理模型对板架固有频率的预测具有较高的精度,BP-PSO方法对不同尺寸和类型的板架均适用,具有广泛性、高效性、普适性的优势。因此,BP-PSO法能为板架优化设计提供较好的思路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板架结构 BP神经网络代理模型 粒子群算法 结构动力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农村配电网电压优化控制的自适应动态分区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易姝娴 王晶 +3 位作者 梁伟宸 李江 马鑫晟 黄炎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119,共10页
大量异构分布式资源分散无序地接入农村配网,为源荷功率平衡及节点电压调节等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针对农村配电网电压分布式控制分区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学习粒子群优化算法改进K-means的集成异构分布式资源的农村配电网电压... 大量异构分布式资源分散无序地接入农村配网,为源荷功率平衡及节点电压调节等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针对农村配电网电压分布式控制分区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学习粒子群优化算法改进K-means的集成异构分布式资源的农村配电网电压优化控制动态分区方法。首先,建立包含模块度、电压调节能力和节点隶属度的综合分区指标体系;其次,通过非线性减小惯性权值和自适应学习因子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解决传统粒子群优化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最后,在聚类分区算法基础上,利用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K-means聚类中心,配合触发机制以实现配电网动态分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均衡分区规模,提高电压调节能力,与传统粒子群优化的K-means方法相比,速度提升14.8%,精度提升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配电网 动态分区 自适应学习粒子群优化算法 电压控制 分布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