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液膜式连续流反应器的研发与应用
1
作者 段振亚 范成锴 +4 位作者 蒋文才 张俊梅 张浩东 邢云松 徐畅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3-76,87,共5页
近年来连续流反应技术在精细化工与医药中间体制造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微通道反应器、动态管式反应器、回路反应器等新型连续流反应器的开发与应用起着关键作用。但是针对高黏度、高固含量以及多相非稳态体系,受到进出料堵塞、原料与反... 近年来连续流反应技术在精细化工与医药中间体制造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微通道反应器、动态管式反应器、回路反应器等新型连续流反应器的开发与应用起着关键作用。但是针对高黏度、高固含量以及多相非稳态体系,受到进出料堵塞、原料与反应产物出现包浆等问题的影响,仍需进一步开发适应这些特殊条件下的新型反应设备。选取某化工企业的苯并咪唑酮硝化反应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动态液膜式连续流反应器进行实验研究,并与等条件下动态管式反应器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使用动态液膜式连续流反应器的收率均在99.1%以上,最高可达到99.4%,能满足企业的收率99%的要求,而同等条件下的动态管式反应器的收率则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动态液膜式连续流反应器的研发将为精细化工和制药领域的复杂反应体系的连续流反应工艺的实现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流技术 动态液膜式连续流反应器 高黏度 高固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置级间导流板的二级气升式环流反应器的流动与传质规律研究
2
作者 潘涛 卢哲 +3 位作者 宋文杰 郑龙云 郭凯 刘春江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57-1068,共12页
通过在二级气升式环流反应器的两级之间布置导流板以抑制级间液相返混,在反应器内形成级内全混流、级间平推流的流型是强化多相传递与反应过程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对连续操作时不同表观液速下的布置级间导流板的二级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内... 通过在二级气升式环流反应器的两级之间布置导流板以抑制级间液相返混,在反应器内形成级内全混流、级间平推流的流型是强化多相传递与反应过程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对连续操作时不同表观液速下的布置级间导流板的二级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内的流动与传质规律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实验测量获得了反应器内的气含率、气泡索特平均直径和体积氧传质系数.随后,建立了流动与传质过程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发现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气含率的分布规律也基本一致.考虑到反应器中流动状态的不稳定性,模拟误差可认为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同时确定了气液传质模型的模型参数.最后,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对不同表观液速下环流反应器内的流动和传质特性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显示随着表观液速增大,反应器内各级局部气含率、循环液速均增大,第1级内气泡平均尺寸减小,第2级内气泡平均尺寸基本不变.同时该反应器内级间形成明显的轴向浓度梯度,形成了级内全混流、级间平推流的流型.相比于间歇操作方式,连续操作时反应器的传质系数增加,且传质系数随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加,随表观液速的增加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反应器 气液两相流 气液传质 计算流体力学 气泡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式动态液膜连续蒸发装备研发及其工业化
3
作者 李金柯 蒋文才 +5 位作者 慕学臣 武向前 蒋镇阳 胡临博 张俊梅 段振亚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5-50,共6页
立式薄膜蒸发设备以其独特的结构,近年来解决了许多蒸发过程中的难点,但针对一些苛刻条件下特殊物系的蒸发操作仍存在短板。基于此问题提出了卧式动态液膜连续蒸发装备的新构思,并成功实现了工业化。在简要介绍立式薄膜蒸发器的工作原... 立式薄膜蒸发设备以其独特的结构,近年来解决了许多蒸发过程中的难点,但针对一些苛刻条件下特殊物系的蒸发操作仍存在短板。基于此问题提出了卧式动态液膜连续蒸发装备的新构思,并成功实现了工业化。在简要介绍立式薄膜蒸发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基础上,重点对卧式动态液膜连续蒸发装备的结构特点与工业化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现有卧式动态液膜连续蒸发技术的不足,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和研究方向进行了预测,以期能对企业以及研究人员在处理苛刻条件下的蒸发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薄膜蒸发器 卧式薄膜蒸发器 连续化蒸发 动态液膜 结构特点 工业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限管道内移动气泡的液膜界面形貌研究
4
作者 张一迪 马磨云 +4 位作者 曹旭博 李中南 李真珍 刘青泉 滕宏辉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22-2532,共11页
受限管道中的气泡移动在诸如二氧化碳填埋与驱油、心脑血管和肺部气液输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液膜动力学以及气-液界面的形貌演变这些关键问题受到关注.文章旨在通过基于光干涉的实验方法,探究气泡在受限管道内移动过程中,气体与管... 受限管道中的气泡移动在诸如二氧化碳填埋与驱油、心脑血管和肺部气液输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液膜动力学以及气-液界面的形貌演变这些关键问题受到关注.文章旨在通过基于光干涉的实验方法,探究气泡在受限管道内移动过程中,气体与管壁间的液膜相对厚度分布,并分析其变化规律,得到周期性变速移动气泡引起的液膜厚度特征.通过液滴微流控的流动聚焦法,分别在蛇形延长管道和平直短管道内形成了匀速移动的气泡和变速移动气泡.利用绿色光在气-液和液-固界面产生的两道反射光之间干涉所形成的条纹,通过相对光干涉强度(ROII)方法得到液膜厚度分布.发现在与气泡固连的参考系中,匀速移动气泡引起的液膜厚度呈稳态分布,且得到了与以往的研究工作相符的、接近气泡尾部的马鞍形厚度分布,证明了该实验方法的有效性.在气泡进行周期性减速—加速—匀速的移动过程中,气泡参考系内的液膜厚度呈现了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厚度分布.气泡加速与减速均引起了界面形貌的整体变化,且体现出了滞后性.本研究发现了变速移动气泡特殊的液膜厚度演变规律,将为针对受限管道内气泡的理论和计算研究提供实验观测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 气泡动力学 液膜流动 流动聚焦 光学干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藏水平井连续携液理论与实验 被引量:51
5
作者 肖高棉 李颖川 喻欣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2-126,共5页
在气藏水平井中随着生产管柱倾斜角度的变化,井筒内液体的重力作用会发生改变,从而引起气液两相流型的变化。以产气为主的气井井筒内液体主要以液膜、液滴的形式出现,由此出现了液滴模型与液膜模型两种解释积液的理论。从这两种携液理... 在气藏水平井中随着生产管柱倾斜角度的变化,井筒内液体的重力作用会发生改变,从而引起气液两相流型的变化。以产气为主的气井井筒内液体主要以液膜、液滴的形式出现,由此出现了液滴模型与液膜模型两种解释积液的理论。从这两种携液理论出发,考虑生产管柱倾斜角度的影响,对倾斜管内液滴、液膜进行受力分析,推导出了随管柱倾斜角度变化的连续携液临界流速的计算式,使之适用于水平井连续携液临界流量的计算。设计制作了水平气井连续携液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实验研究,观测气藏水平井中气水两相运动与流型变化情况并测试其临界携液气量,结果表明,气藏水平井中水平井段的液体以液膜携带为主,但直井段中越接近井口,越以液滴携带为主,液滴模型也能适用于计算气藏水平井的连续携液临界流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连续携液 临界流速 液滴 液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流筒结构对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动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沈荣春 束忠明 +1 位作者 黄发瑞 戴迎春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59-964,共6页
使用欧拉-欧拉两流体模型研究了导流筒结构对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动的影响。对物理模型进行了网格独立性的考察,使用Chisti关系式验证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并在此基础上预测环己烷氧化反应器内导流筒直径、导流筒在... 使用欧拉-欧拉两流体模型研究了导流筒结构对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动的影响。对物理模型进行了网格独立性的考察,使用Chisti关系式验证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并在此基础上预测环己烷氧化反应器内导流筒直径、导流筒在反应器内的高度以及导流筒喇叭口的开度对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动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导流筒上部增加喇叭口可有效提高反应器的气液分离能力,喇叭口直径增大,气液分离效果增强;导流筒直径增大,液相循环量增大,液相混合效果增强;随导流筒在反应器内的位置升高,液相表观速度和液相循环量呈增加的趋势并趋于稳定,而气含率则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升式环流反应器 导流筒 气液两相流 计算流体力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流式加氢反应器内连续液相的控制方法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凯祥 李浩 +1 位作者 孙丽丽 刘家明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12,共6页
以柴油加氢精制装置多种工况的基本数据为计算基础,考察上流式反应器内液相体积分率的变化规律以及相关操作参数对液相体积分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上流式反应器内从催化剂床层入口到出口是液相体积分率逐渐增加的过程,操作压力、操作... 以柴油加氢精制装置多种工况的基本数据为计算基础,考察上流式反应器内液相体积分率的变化规律以及相关操作参数对液相体积分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上流式反应器内从催化剂床层入口到出口是液相体积分率逐渐增加的过程,操作压力、操作温度和补充氢的纯度对反应器内液相体积分率的影响很小,但循环比和注氢方式对其影响较大,液相体积分率随循环比的增加而增加,多点注氢方式可以提高催化剂床层的液相体积分率。反应器出口液相体积分率可以通过数学关联公式预测,以实现连续液相加氢生产的自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液相加氢 上流式反应器 控制 柴油加氢精制 循环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液膜的数值模拟研究综述 被引量:6
8
作者 吴正人 宋朝匣 +1 位作者 刘梅 刘秋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216-3220,3255,共6页
液膜流动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作为一种高效传热传质技术,其在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越来越热衷于运用数值模拟技术来研究液膜的流动特性及传热传质特性。本文归纳分析了数值模拟研究中液膜自由液面的追踪... 液膜流动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作为一种高效传热传质技术,其在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越来越热衷于运用数值模拟技术来研究液膜的流动特性及传热传质特性。本文归纳分析了数值模拟研究中液膜自由液面的追踪方法。总结了不同壁面结构、不同壁面倾角、液体物性、液相流量与气相流速4个方面对液膜的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以及改变壁面倾角、入口雷诺数、入口添加扰动时表面波呈现的波动特性。此外,还论述了流动液膜的传热传质特性的研究现状。所得结论对流动液膜的数值模拟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最后提出了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液膜流动的缺陷与不足,展望了更加科学合理地研究流动液膜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膜 流体动力学 两相流 传热传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面粗糙度对螺旋浅槽机械密封液膜空化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汇龙 程谦 +4 位作者 韩婷 付燕霞 周涛 赵斌娟 杨敬江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21,共9页
以螺旋浅槽上游泵送机械密封为研究对象,对端面粗糙度进行近似模拟,同时建立涉及表面粗糙度和液膜空化的间隙润滑膜流动计算模型,模拟分析端面不同部位粗糙度对密封液膜压力分布和空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密封端面粗糙度会使液膜高压区压... 以螺旋浅槽上游泵送机械密封为研究对象,对端面粗糙度进行近似模拟,同时建立涉及表面粗糙度和液膜空化的间隙润滑膜流动计算模型,模拟分析端面不同部位粗糙度对密封液膜压力分布和空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密封端面粗糙度会使液膜高压区压力提升、范围扩大,且粗糙度越大越明显,其中,动环非槽区粗糙度影响最大,静环端面粗糙度影响次之,动环槽区粗糙度影响最小;低转速(如1 000 r/min)时,无论端面粗糙与否,螺旋槽和粗糙微元均未导致液膜空化;较高转速时,位于较低膜压区的粗糙微元会导致液膜微观空化,动环槽区粗糙度对液膜宏观空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粗糙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动环非槽区粗糙度导致膜压升高、空化区域收缩,静环端面粗糙度对液膜空化的影响相对较小;动、静环全端面粗糙时对空化的抑制作用比任何局部粗糙时强,且转速越高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粗糙度 液膜空化 动压密封 气液两相流 微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实时优化策略下的分层式预测控制及其在化工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安爱民 赵超 +1 位作者 DU Shengzhi 郝晓弘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339-2344,共6页
针对化工过程中那些因存在批处理、含有物料回流环节而很难达到稳态的过程以及一些因扰动的存在而很难精确地操作在一个设定点处的非线性过程,采用常规的稳态优化会产生低效或失效优化解的问题,提出一种动态实时优化策略。即在多层控制... 针对化工过程中那些因存在批处理、含有物料回流环节而很难达到稳态的过程以及一些因扰动的存在而很难精确地操作在一个设定点处的非线性过程,采用常规的稳态优化会产生低效或失效优化解的问题,提出一种动态实时优化策略。即在多层控制结构中的RTO层采用动态优化而非常规的稳态优化,依照过程的优化操作信息在满足过程动态规律和物料、产品市场价格变化的条件下实现生产的经济利润最优,事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控制 分层控制 动态实时优化 连续搅拌罐反应器 经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近膜面流场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春丽 邢世录 +2 位作者 陶中兰 文佳龙 田瑞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3-69,共7页
利用PIV技术测试了膜面附近的气液两相流动力学特性,在2.5m^3/h曝气强度下,对1、2、3 mm三种曝气孔径条件下的气泡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分析了不同孔径下对应的液相速度场、涡量场和雷诺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曝气强度较低的情... 利用PIV技术测试了膜面附近的气液两相流动力学特性,在2.5m^3/h曝气强度下,对1、2、3 mm三种曝气孔径条件下的气泡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分析了不同孔径下对应的液相速度场、涡量场和雷诺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曝气强度较低的情况下,孔径大小是影响气泡大小的重要几何因素,3mm孔径所形成的气液两相流中液相速度、涡量值和雷诺应力均是最大的,表现在膜过滤过程中,能更好地促进膜表面浓差极化层的物料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气液两相流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曝气孔径 气泡动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精密动静压主轴热动力学耦合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力 曹姗 胡靖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86-1692,共7页
针对采用液体动静压轴承支承的高效精密磨床砂轮主轴工作状况,在砂轮主轴静动态特性分析中,考虑了轴承油膜温升的影响。建立了轴承-油膜流固耦合模型,得到随主轴转速和供油压力的变化而改变的轴承油膜温升和动态轴承支承刚度,然后对主... 针对采用液体动静压轴承支承的高效精密磨床砂轮主轴工作状况,在砂轮主轴静动态特性分析中,考虑了轴承油膜温升的影响。建立了轴承-油膜流固耦合模型,得到随主轴转速和供油压力的变化而改变的轴承油膜温升和动态轴承支承刚度,然后对主轴系统分别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得到轴承油膜温升影响下的主轴静挠度、动挠度和主轴系统的固有频率。结果表明,对于高效精密磨床,轴承油膜的热特性对砂轮主轴系统的静挠度和动挠度具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动静压轴承 主轴 热特性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流床反应器内小气液流量下液膜的波动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琼 朱向前 +2 位作者 A.M.Anter 程振民 袁渭康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7-120,125,共5页
通过点电极检测到了滴流床反应器内在滴流流型下液膜波动现象 ,对此波动实验数据进行频谱分析 ,其频率约为 3Hz,强相互作用流型下电导的变化也有该频率成分。应用气体质量、动量守衡方程描述气体在滴流床反应器内的流动 ,数值计算表明... 通过点电极检测到了滴流床反应器内在滴流流型下液膜波动现象 ,对此波动实验数据进行频谱分析 ,其频率约为 3Hz,强相互作用流型下电导的变化也有该频率成分。应用气体质量、动量守衡方程描述气体在滴流床反应器内的流动 ,数值计算表明气体压力存在波动 ,籍此可以解释小气液流量下液膜波动发生的物理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流床反应器 频谱分析 液膜波动 小气液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EGSB反应器运行机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春娟 刘晓 +1 位作者 赵庆良 吕炳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58-1562,共5页
为研究对低温EGSB反应器的运行机理,考察温度和液体上升流速(Vup)对EGSB反应器处理低浓度啤酒废水时运行效果和污泥产甲烷活性的影响,分析不同温度和Vup时EGSB反应器内速率常数K和活化能E的变化.结果表明:温度降低,污泥产甲烷活性明显降... 为研究对低温EGSB反应器的运行机理,考察温度和液体上升流速(Vup)对EGSB反应器处理低浓度啤酒废水时运行效果和污泥产甲烷活性的影响,分析不同温度和Vup时EGSB反应器内速率常数K和活化能E的变化.结果表明:温度降低,污泥产甲烷活性明显降低,COD去除率也相应降低.EGSB反应器在35℃、15℃(与35℃时同样的Vup)和15℃(提高Vup至最佳)时K分别为0.391×103d-1、0.107×103d-1和0.254×103d-1.低温EGSB反应器提高Vup前后E分别为4.897×104J/mol和1.197×104J/mol.温度降低使得EGSB反应器内污泥活性和COD去除率降低,K明显降低,但Vup的提高却能显著提高K,减小E,使EGSB反应器在15℃低温下仍能保持高处理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SB反应器 液体上升流速 动力学 速率常数K 活化能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列螺旋槽机械密封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京泽 王金刚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3-347,共5页
为了在实际生产中提高双列同向螺旋槽密封效果,分析了其机械密封端面的液膜流场分布。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所建立的双列同向螺旋槽机械密封端面和普通接触式机械密封端面结构的三维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针对各种工况模拟... 为了在实际生产中提高双列同向螺旋槽密封效果,分析了其机械密封端面的液膜流场分布。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所建立的双列同向螺旋槽机械密封端面和普通接触式机械密封端面结构的三维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针对各种工况模拟液膜在动环端面上的流场状态,计算模型的泄漏量。利用实验设备测量实际工作中液膜的压力分布与泄漏量。将普通接触式机械密封端面实验数据与其模拟结果进行对比,两者之间存在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实验过程中设备的振动。模拟结果显示在0.1-0.5 MPa范围内相同转速的工况下,双列同向螺旋槽结构的密封效果约为普通接触式机械密封结构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列螺旋槽 机械密封 液膜 流场 计算流体力学 普通接触式密封 压力分布 泄漏量 转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低渗气田水平气井积液的新模型 被引量:1
16
作者 熊钰 侯承希 熊万里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6-181,共6页
水平井是低渗气藏提高单井产量的有效井型和开采方式,但相较于直井更容易受到积液的影响,建立适用于低渗气藏水平井的积液预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以水平井斜井段为分析对象,从液膜运动出发,考虑井斜角的影响,建立了新的临界携液预测模... 水平井是低渗气藏提高单井产量的有效井型和开采方式,但相较于直井更容易受到积液的影响,建立适用于低渗气藏水平井的积液预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以水平井斜井段为分析对象,从液膜运动出发,考虑井斜角的影响,建立了新的临界携液预测模型。结合实例计算,讨论了该模型的适用性。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在生产中后期能较为准确地预测水平井是否发生积液,对低渗气田水平井的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气藏 水平井 连续携液 临界流速 液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体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阿强 黄青山 +1 位作者 耿淑君 杨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57-1266,共10页
喷射反应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过程强化设备,可有效强化传质与传热过程、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产率,近年来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本文对两种典型喷射反应器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进行了描述,系统地分析了各操作参数和结构参数对气体吸入量... 喷射反应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过程强化设备,可有效强化传质与传热过程、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产率,近年来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本文对两种典型喷射反应器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进行了描述,系统地分析了各操作参数和结构参数对气体吸入量和气泡直径的影响规律,指出研究气体吸入和气泡破碎两种机制的必要性。对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模拟喷射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进行了分析,指出Mixture模型适合研究气体吸入量,无法准确描述气泡运动和破碎这两个重要过程,提出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与群体平衡模型结合的方法进行模拟,关键在于建立适合喷射反应器的气泡破碎频率模型。另外,结合工业应用的实际情况,强调了加入催化剂颗粒相的多相流分析对于指导工业应用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反应器 气液两相流 气体吸入量 气泡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D在自吸式加氢反应器流场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甜甜 李玉刚 郑世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46-851,共6页
目前自吸式反应器广泛应用于二硝基甲苯加氢等多相流反应过程,但由于其内部流动十分复杂,单纯依靠实验很难得到全面准确的研究结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自吸式加氢反应器为研究对象,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Fluent建立三维反应器模型,采... 目前自吸式反应器广泛应用于二硝基甲苯加氢等多相流反应过程,但由于其内部流动十分复杂,单纯依靠实验很难得到全面准确的研究结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以自吸式加氢反应器为研究对象,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Fluent建立三维反应器模型,采用欧拉两相流方法,对空心叶轮自吸式反应器与双圆盘叶轮自吸式反应器内的气液两相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将反应器内的流动可视化。在此基础上将空心叶轮反应器内的吸气特性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建立的CFD模型,并对比两种反应器内的局部气含率分布与液相速度矢量图分布。结果表明:空心叶轮自吸式反应器吸气特性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对于单层桨叶自吸式加氢反应器,相同桨径的空心叶轮比双圆盘叶轮的吸气性能与气液分散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反应器 计算流体力学 气液两相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angoni效应对降膜流动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全晓宇 耿洋 +2 位作者 孙博 黄哲庆 刘春江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09-816,共8页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提出了1个三维模型来研究竖直板上受热和受冷降膜的Marangoni效应对降膜流动的影响,得到了液膜表面温度、速度、涡量以及润湿面积比等参数随时间变化关系.模拟结果表明,液膜受冷其润湿面积增大,受热收缩.Marang...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提出了1个三维模型来研究竖直板上受热和受冷降膜的Marangoni效应对降膜流动的影响,得到了液膜表面温度、速度、涡量以及润湿面积比等参数随时间变化关系.模拟结果表明,液膜受冷其润湿面积增大,受热收缩.Marangoni效应在液膜的水平方向表现得更加明显,受热液膜径向修正Marangoni数为轴向修正Marangoni数的8倍.受热液膜表面波动加强,边缘处涡量增大,而液膜主体流向速度由于受到液膜收缩的影响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ANGONI效应 降膜流动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连续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汽车空调回热器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琰 杨建锋 +1 位作者 曾敏 王秋旺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64-271,共8页
带有气-液回热器的空调制冷系统已经被广泛使用,对相同几何尺寸的传统管壳式汽车空调回热器和新型连续螺旋折流板式回热器进行对比性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以制冷剂R404A为工质,在相同质量流量下,回热器整体换热量提高32.2%,总传热... 带有气-液回热器的空调制冷系统已经被广泛使用,对相同几何尺寸的传统管壳式汽车空调回热器和新型连续螺旋折流板式回热器进行对比性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以制冷剂R404A为工质,在相同质量流量下,回热器整体换热量提高32.2%,总传热系数提高41.7%;壳侧为制冷剂液体,壳侧平均传热系数提高3.5倍,同时壳侧压损也提高11倍;管侧为制冷剂气体,管侧平均传热系数和压损几乎不变。换热器整体回热效率从0.21提高到0.29,提高了3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螺旋折流板 回热器 强化换热 湍流 数值模拟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