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5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tire aerial-aquatic trajectory modeling and optimization for trans- medium vehicles
1
作者 Teng Long Nianhui Ye +2 位作者 Baoshou Zhang Jingliang Sun Renhe Sh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7期223-241,共19页
Trans-medium flight vehicles can combine high aerial maneuverability and underwater concealment ability,which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recently.As the most crucial procedure,the trajectory design generally determ... Trans-medium flight vehicles can combine high aerial maneuverability and underwater concealment ability,which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recently.As the most crucial procedure,the trajectory design generally determines the trans-medium flight vehicle performance.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flight vehicle performance,an entire aerial-aquatic trajectory model i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Different from modeling a trajectory purely for the water entry process,the constructed entire trajectory model has integrated aerial,water entry,and underwater trajectories together,which can consi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nected trajectories.As for the aerial and underwater trajectories,explicit dynamic models are established to obtain the trajectory parameters.Due to the complicated fluid force during high-velocity water entry,a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model is investigated to analyze this phase.The compu-tational domain size is adaptively refined according to the final aerial trajectory state,where the redundant computational domain is removed.An entire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problem is then formulated to maximize the total flight range via tuning the joint states of different trajectories.Simultaneously,several constraints,i.e.,the max impact load,trajectory height,etc.,are involved in the optimization problem.Rather than directly optimizing by a heuristic algorithm,a multi-surrogate cooperative sampling-based optimiz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to alleviate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of the entire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problem.In this method,various surrogates coopera-tively generate infill sample points,thereby preventing the poor approximation.After optimization,the total flight range can be improved by 20%,while all the constraints are satisfied.The result demonstrates the effectiveness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e developed model and optimization frame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entry Trans-medium vehicl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Pseudospectral method Surrog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coupling control and zero dynamics stabilization for shunt hybrid active power filter
2
作者 鲁伟 李春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5期1946-1955,共10页
An inverse system method based optimal control strategy was proposed for the shunt hybrid active power filter (SHAPF) to enhance its harmonic elimination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inverse system method, the d-axis a... An inverse system method based optimal control strategy was proposed for the shunt hybrid active power filter (SHAPF) to enhance its harmonic elimination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 inverse system method, the d-axis and q-axis current dynamics of the SHAPF system were decoupled and linearized into two pseudolinear subsystems. Then, an optimal feedback controUer was designed for the pseudolinear system, and the stability condition of the resulting zero dynamics was presented. Under the control strategy, the current dynamics can asymptotically converge to their reference states and the zero dynamics can be bounde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is robust against load variations and system parameter mismatches, its steady-state performance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linear control strate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MONICS hybrid active power filter inverse system method optimal control zero dynam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态评价研究——基于时间加权最优组合赋权法
3
作者 王韶华 杨志葳 +1 位作者 张伟 王菲 《运筹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7-213,I0086,共7页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数字经济大有可为。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理论分析,构建涵盖传统供给侧因素、供给侧数字化、传统需求侧因素和需求侧数字化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数字经济大有可为。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理论分析,构建涵盖传统供给侧因素、供给侧数字化、传统需求侧因素和需求侧数字化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包含层次分析法、熵权法、CRITIC权重法和独立性权重法的最优组合赋权法确定时变指标权重,并引入时间加权向量对其进行改进,消除时间属性,计算时间加权组合权重。在此基础上,对我国2013—2019年30省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采用多种手段对其时空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传统供给侧和传统需求侧是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两大因素,需求侧数字化逐步超越供给侧数字化,成为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三大因素;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实现了整体跃迁,其中西南地区发展亮眼;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较大的区域异质性,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四个极点。实证评价结果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 动态评价 时间加权最优组合赋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火联合发电系统日前-日内两阶段协同优化调度
4
作者 叶林 张步昇 +3 位作者 郭凯蕾 裴铭 夏雪 谢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27-2539,I0007,共14页
风火联合发电系统协同调度过程受风电不确定性和风火协同特性的影响显著。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风电不确定集鲁棒优化的风火联合发电系统日前-日内两阶段协同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建立日前-日内两阶段风火协同调度模型,构建基于“... 风火联合发电系统协同调度过程受风电不确定性和风火协同特性的影响显著。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风电不确定集鲁棒优化的风火联合发电系统日前-日内两阶段协同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建立日前-日内两阶段风火协同调度模型,构建基于“闭环反馈型”数据驱动鲁棒优化的风电不确定集合;其次,提出考虑改进风电功率历史预测误差不确定集的风火协同鲁棒调度方法,实现日前-日内两阶段风、火协同调度计划的动态随机筛选;然后,采用鲁棒对偶理论将不确定调度模型进行转换,并基于反馈流松弛和有效不确定域空间辨识约束的改进分支定界法对转换后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在IEEE-39节点系统上进行算例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传统风火打捆调度模式,所提方法更好地提升风火协同调度能力和经济效益,有效促进风电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火协同调度 风电不确定集 鲁棒优化 改进分支定界法 动态潮流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典型风险情景的驾驶人潜在风险感知能力评估
5
作者 徐磊 崔雄博 +2 位作者 赵刘昌 任超宇 彭金栓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1-188,共8页
为降低交通事故风险,组织实车试验,研究熟练驾驶人和非熟练驾驶人在动态跟随摩托车和平行超车2种典型风险情景下的潜在风险感知能力差异;采用可穿戴式眼动仪采集驾驶人的动态视觉参数,分析驾驶人在不同情景下的视觉特性。结果表明:熟练... 为降低交通事故风险,组织实车试验,研究熟练驾驶人和非熟练驾驶人在动态跟随摩托车和平行超车2种典型风险情景下的潜在风险感知能力差异;采用可穿戴式眼动仪采集驾驶人的动态视觉参数,分析驾驶人在不同情景下的视觉特性。结果表明:熟练驾驶人相比非熟练驾驶人在2种场景下的风险感知能力显著性更强,尤其在动态跟随摩托车场景中,熟练驾驶人表现出更高的前方远处注视概率,能够更好地预测前方交通状况;在平行超车场景中,熟练驾驶人的注视时间更短,且其水平搜索广度和垂直搜索深度更大。此外,对后视镜的注视时间占比显著高于非熟练驾驶人,具有更高的视觉搜索效率和更强的后方交通监控能力。基于灰色近优综合评价法评估结果,熟练驾驶人的危险感知能力得分显著高于非熟练驾驶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人 潜在风险感知能力 驾驶安全 动态跟随摩托车 平行超车 灰色近优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铣削参数对机器人颤振稳定性影响与优化
6
作者 田和强 安金昌 +1 位作者 马洪强 孟德宝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8-996,共9页
为解决骨科手术机器人铣削中的颤振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优化方法,以提升手术的安全性和质量。根据再生型颤振理论,建立了动态铣削力模型,并采用零阶频域法构建颤振稳定域模型,同时绘制了叶瓣图,以分析铣削参数的影响。以骨骼去除率为优... 为解决骨科手术机器人铣削中的颤振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优化方法,以提升手术的安全性和质量。根据再生型颤振理论,建立了动态铣削力模型,并采用零阶频域法构建颤振稳定域模型,同时绘制了叶瓣图,以分析铣削参数的影响。以骨骼去除率为优化目标,通过实验验证确定的最佳铣削参数,显著减少了颤振,并提高了手术的稳定性和效率。这项研究为骨科手术机器人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铣削工艺的优化提供了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机器人 再生型颤振 动态铣削力模型 零阶频域法 颤振稳定性 叶瓣图 铣削参数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轮胎动平衡机主轴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立富 冯显英 +2 位作者 李沛刚 宋文飞 孙晓萍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76,193,共7页
为提高轮胎动平衡机的检测精度,以某轮胎动平衡机主轴系为对象,采用响应面法和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优化。首先,对主轴系模型进行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以主轴的各尺寸参数为变量参数,以优化主轴系的变形量、质量和固有频率为目标。其次,... 为提高轮胎动平衡机的检测精度,以某轮胎动平衡机主轴系为对象,采用响应面法和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优化。首先,对主轴系模型进行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以主轴的各尺寸参数为变量参数,以优化主轴系的变形量、质量和固有频率为目标。其次,通过参数相关性分析确定与优化目标相关性最大的设计变量。最后,建立响应面模型并进行多目标参数优化。优化结果表明,最大变形量降低了3.9%,一阶固有频率提高了16.2%,主轴质量降低了23.0%,主轴系质量降低了5.5%,优化效果显著,提高了主轴系的静态和动态性能,通过试验验证,主轴优化提高了轮胎动平衡机的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平衡机主轴 有限元分析 参数相关性分析 响应面法 多目标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工业动态取送货问题的分解多目标进化算法
8
作者 蔡俊创 朱庆灵 +2 位作者 林秋镇 李坚强 明仲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1-344,共14页
由于工业动态取送货问题具有垛口、时间窗、容量、后进先出装载等多种约束,现有的车辆路径算法大多只优化一个加权目标函数,在求解过程中难以保持解的多样性,所以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区域而停止收敛。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高效局部... 由于工业动态取送货问题具有垛口、时间窗、容量、后进先出装载等多种约束,现有的车辆路径算法大多只优化一个加权目标函数,在求解过程中难以保持解的多样性,所以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区域而停止收敛。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高效局部搜索策略的分解多目标进化算法。首先,该算法将工业动态取送货问题建模成多目标优化问题,进一步将其分解为多个子问题并同时进行求解。然后,利用交叉操作增强解的多样性,再使用局部搜索加快收敛速度。因此,该算法在求解该多目标优化问题时能够更好地平衡解的多样性和收敛性。最后,从种群中选择一个最好的解来完成当前时段的取送货任务。基于64个华为公司实际测试问题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求解工业动态取送货问题上的性能表现最优;同时,在20个京东物流大规模配送问题上的实验也验证了该算法良好的泛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取送货问题 分解方法 多目标进化算法 局部搜索 组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TIMUS的盘状摇头型超声电机定子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海军 刘卫东 +1 位作者 吴文才 朱华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48-1253,共6页
利用ANSYS提供的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建立了一种新型盘状摇头型超声电机定子参数化模型,并进行模态分析、模态识别、节点计算、谐响应分析。借助OPTIMUS优化平台集成该参数化模型,以定子结构尺寸参数作为输入,以超声电机对工作频率、... 利用ANSYS提供的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建立了一种新型盘状摇头型超声电机定子参数化模型,并进行模态分析、模态识别、节点计算、谐响应分析。借助OPTIMUS优化平台集成该参数化模型,以定子结构尺寸参数作为输入,以超声电机对工作频率、模态混叠、弯曲振幅、定子夹持的综合设计要求作为目标,进行了动力学优化设计,并根据优化结果制作了样机。实验表明:定子工作模态满足了预期的设计要求,试验结果与优化设计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电机 定子 盘状 有限元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定价机制的主动配电网双层分布鲁棒调度
10
作者 高源 呼斯乐 +3 位作者 王渊 毕跃 赵禹灿 杨家强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6-217,共12页
在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含多微网的主动配电网在协同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多元主体利益分配与多重多级不确定性的问题。为应对上述挑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定价机制的双层分布鲁棒调度策略,以实现主动配电网对多微网能源精细化管理。首先,针... 在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含多微网的主动配电网在协同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多元主体利益分配与多重多级不确定性的问题。为应对上述挑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定价机制的双层分布鲁棒调度策略,以实现主动配电网对多微网能源精细化管理。首先,针对主动配电网与多微网的利益分配公平问题,提出一种考虑支路网损和能源-负荷分布情况的动态定价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双层模型,上层主动配电网为主体,通过动态定价机制制定多微网的交易电价;下层多微网为从体,根据自身负荷需求对电价做出响应。其次,考虑主网电价、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的影响,构建双层分布鲁棒模型。然后,采用数学推演和对偶理论将原问题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双层模型,并利用二分法结合商业求解器GUROBI进行迭代求解。最后,通过修改的IEEE 33节点系统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双层优化 动态定价 二分法 分布鲁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泡泡法的结构动力学破损-安全拓扑优化设计
11
作者 李顺 蔡守宇 +2 位作者 卫洪涛 徐文涛 段德路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39-147,共9页
为克服动力学拓扑优化设计结果因无冗余结构,而在振动载荷下对局部破损异常敏感的不足,该研究结合自适应泡泡法(adaptive bubble method,ABM)和破损-安全设计理念,发展出一种结构动力学破损-安全拓扑优化设计框架。ABM相较于传统拓扑优... 为克服动力学拓扑优化设计结果因无冗余结构,而在振动载荷下对局部破损异常敏感的不足,该研究结合自适应泡泡法(adaptive bubble method,ABM)和破损-安全设计理念,发展出一种结构动力学破损-安全拓扑优化设计框架。ABM相较于传统拓扑优化方法(变密度法、水平集法等),不仅具有设计变量少、优化结果边界光滑清晰且可直接导入到CAD系统等优点,还能在动力学拓扑优化中有效避免因存在弱单元而导致的局部模态现象。破损-安全设计理念早已引入到静力学拓扑优化设计中以避免局部破损引发的结构整体失效,但尚未用于解决工程中更为普遍的振动失效问题。鉴于此,该研究结合ABM将破损-安全设计理念拓展应用于动力学拓扑优化设计:首先,采用一种通用的引孔准则实现基于ABM的结构动力学拓扑优化;然后,全面考虑各种破损情况,通过移除不同区域的材料以模拟结构局部破损;进而,使用KS(Kreisselmeier-Steinhauser)函数对所有破损情况下的结构基频或动柔顺度进行凝聚,将其作为优化目标;最后,建立考虑破损-安全的结构动力学拓扑优化模型,结合灵敏度分析结果开展优化设计。通过两个代表性算例验证了该方法在提升结构振动安全性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优化 自适应泡泡法(ABM) 破损-安全 固有频率 动柔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的多能源动态滑翔航迹优化方法
12
作者 张云飞 王宏伦 +1 位作者 张梦华 巩轶男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9,共12页
针对无人机动态滑翔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航迹优化方法。该方法综合利用梯度风能和太阳能,引入了障碍物约束以模拟复杂障碍环境。使用神经网络近似逼近高斯伪谱方法求解航迹的策略,在训练得到的策略基础上利用双延迟深度... 针对无人机动态滑翔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航迹优化方法。该方法综合利用梯度风能和太阳能,引入了障碍物约束以模拟复杂障碍环境。使用神经网络近似逼近高斯伪谱方法求解航迹的策略,在训练得到的策略基础上利用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进行策略改进,在大幅度提升推理实时性的同时解决了传统最优控制算法在动态滑翔领域难以应对变化风场的问题。实验针对动态滑翔2种经典模式进行仿真验证,之后在考虑多种能量源的情况下进行蒙特卡洛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动态滑翔航迹优化方法在单个滑翔周期内获能与最优结果相近,而实时推理决策时间减少了91%。在变化风场环境下,文中方法相较于传统方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滑翔 强化学习 高斯伪谱 航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补约束和绝对值线性化松弛的日前无功计划优化
13
作者 黄华 徐泰山 +3 位作者 高宗和 柏琳 陆进军 涂孟夫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6-169,共14页
为高效求解大规模非线性含多时段耦合绝对值约束和整数变量的日前无功计划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补约束和绝对值线性化松弛的两阶段优化算法。通过线性化方法松弛多时段耦合绝对值约束,并基于互补条件和离散变量等价转换,将原问题... 为高效求解大规模非线性含多时段耦合绝对值约束和整数变量的日前无功计划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补约束和绝对值线性化松弛的两阶段优化算法。通过线性化方法松弛多时段耦合绝对值约束,并基于互补条件和离散变量等价转换,将原问题转换为含互补约束的连续数学规划问题。将求解步骤分为两个阶段,并采用内点法依次求解。首先,不计互补约束,快速获得离散变量近似优化解;然后,求解含互补约束的完整模型以获得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的精确优化解。此外,为减少内点法迭代时综合海森矩阵的计算量,提出了一种快速稀疏存储计算方法。IEEE 118节点等标准测试系统和实际省级电网的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快速性及其在实际大规模电力系统的工程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前无功计划 动态无功优化 混合整数规划 绝对值线性化松弛 互补约束 内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空间时域精细积分的结构动力学参数辨识方法
14
作者 潘耀宗 赵岩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9,共11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态空间时域精细积分的动力学参数辨识方法.首先,基于时域测量信号和理论预测模型构造辨识方程,在模态空间内,由时域精细积分方法构造了理论预测模型;其次,通过矩阵、向量的Kronecker积运算法则推导了辨识模态的无约束...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态空间时域精细积分的动力学参数辨识方法.首先,基于时域测量信号和理论预测模型构造辨识方程,在模态空间内,由时域精细积分方法构造了理论预测模型;其次,通过矩阵、向量的Kronecker积运算法则推导了辨识模态的无约束向量的二次型函数,解析地给出了辨识振型的数学表达;最后,通过对辨识优化问题进行数学变换,仅需要辨识结构动力学特性的谱参数(频率和阻尼比),极大地降低了辨识参数的维度.数值算例中,进行了三自由度弹簧质量系统和高速受电弓的动力学参数辨识,辨识得到的固有频率、阻尼比与理论值相比,误差在8%以内;辨识振型与理论振型之间的夹角的余弦接近1,验证了辨识结果的准确性.该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辨识谱参数(频率、阻尼)和空间参数(振型)的分离,具有非常好的求解效率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参数辨识 时域精细积分法 最小二乘法 自振特性 动力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野马优化算法的船舶参数辨识方法
15
作者 綦志刚 张昊 +1 位作者 李冰 鲁喆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5,共11页
[目的]传统的参数辨识方法难以完成多维度、多自由度的综合参数辨识,为实时获取船舶的复杂参数和姿态信息,保证船舶在航行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将改进型野马优化算法(IWHO)引入船舶参数辨识方法,与传统的船舶辨识方法相结合,提高船舶参... [目的]传统的参数辨识方法难以完成多维度、多自由度的综合参数辨识,为实时获取船舶的复杂参数和姿态信息,保证船舶在航行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将改进型野马优化算法(IWHO)引入船舶参数辨识方法,与传统的船舶辨识方法相结合,提高船舶参数辨识精度。[方法]建立船舶纵向运动模型,引入动态惯性权重设计对野马优化算法进一步优化,完成船舶纵向参数辨识方法设计。[结果]通过对比分析采用不同算法时船舶辨识模型的跟踪效果,以及在不同海浪遭遇角下的船舶参数辨识结果,发现改进型野马优化算法的辨识误差为1%左右,远低于其他算法,表明基于该算法的辨识模型能更精确地跟踪航行时的船舶姿态。[结论]该辨识方法可实时为船舶航行提供精确的参数,提高船舶航行时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运动建模 辨识方法设计 野马优化算法 动态惯性权重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不确定性的武器多体系统快速鲁棒性设计
16
作者 马远卓 李晨旭 +3 位作者 汪有钰 张智勇 丁阿乃 李洪双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8-406,共9页
考虑不确定性参数的武器多体系统鲁棒性设计存在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分析和鲁棒性设计优化求解效率较低的难题。为此,基于概率论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武器多体系统不确定性建模和表征,包括随机参数快速识别和表征以及载荷随机过程的高效模... 考虑不确定性参数的武器多体系统鲁棒性设计存在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分析和鲁棒性设计优化求解效率较低的难题。为此,基于概率论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武器多体系统不确定性建模和表征,包括随机参数快速识别和表征以及载荷随机过程的高效模拟。以某舰载火炮为例,利用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进行炮口振动品质的快速求解,并与ADAMS仿真结果对比。基于PCE-Kriging(PCK)代理模型、多目标子集模拟优化方法和单循环鲁棒性求解策略,将原始双循环鲁棒性设计优化问题转化为单循环优化问题并进行高效求解。基于不确定性输入、某舰炮的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动力学模型及相应的PCK代理模型,分别采用双循环及单循环鲁棒性设计优化方法进行该舰炮模型的鲁棒性设计,对比优化结果验证了所提快速鲁棒性设计方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系统动力学 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 子集模拟优化 鲁棒性设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摄动法的负刚度-惯容减振器参数优化解析设计
17
作者 许诺 王珏 +1 位作者 张莹 任超凡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9-179,共11页
主结构阻尼对系统的动力特性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采用解析法对减振器优化设计时为了简化计算,通常忽略主结构阻尼。该文基于摄动法对随机激励下,考虑主结构阻尼的负刚度-惯容减振器进行了参数优化解析设计。首先,建立系统在底部加速度... 主结构阻尼对系统的动力特性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采用解析法对减振器优化设计时为了简化计算,通常忽略主结构阻尼。该文基于摄动法对随机激励下,考虑主结构阻尼的负刚度-惯容减振器进行了参数优化解析设计。首先,建立系统在底部加速度激励下的运动控制方程,求解主结构的绝对加速度响应传递函数及其随机激励下的响应均方值;其次,引入摄动法得到H2准则下考虑主结构阻尼的负刚度-惯容减振器的最优设计参数解析解,并验证了该解析解的有效性;然后,通过算例分析表明,当主结构阻尼比较大时,忽略主结构阻尼会引起负刚度-惯容减振器的最优设计参数与实际值产生较大偏差,说明了参数解析优化设计时考虑主结构阻尼的必要性;最后,针对含有阻尼的主结构,对比分别安装惯容减振器和负刚度-惯容减振器后,主结构在频域中的最优绝对加速度均方值以及在时域中的时程响应峰值,结果表明随着主结构阻尼比的减小,负刚度越能提升减振器性能,同时说明负刚度-惯容减振器能更有效抑制主结构时程响应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吸振器 负刚度 H2优化 摄动法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壁射流式多金属结核采集装置几何参数优化
18
作者 张栢源 赵国成 肖龙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59-1066,共8页
采集海底矿石颗粒是开发深海矿产资源的核心技术.基于康达效应的附壁射流式集矿技术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工程应用潜力的集矿方法.基于实验验证的计算流体力学G离散元(CFDG DEM)数值模拟方法,以提高矿粒采集率为优化目标,开展集矿装置几何... 采集海底矿石颗粒是开发深海矿产资源的核心技术.基于康达效应的附壁射流式集矿技术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工程应用潜力的集矿方法.基于实验验证的计算流体力学G离散元(CFDG DEM)数值模拟方法,以提高矿粒采集率为优化目标,开展集矿装置几何参数优化研究.探究集矿装置凸曲壁曲率半径与矿粒直径之比(R/d)、射流切向弧度(θ)和射流厚度与矿粒直径之比(b/d)对临界无因次射流流量(q0)的影响规律,并对各参数影响的显著性进行了比较.同时,结合集矿流场流速分布特征阐释矿粒受力运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b/d对集矿效率的影响最大,R/d次之,θ的影响最小.对比工况中,当R/d=9、θ=105rad、b/d=026时,矿粒采集效果最佳.本研究可为设计研发高效低扰动集矿装置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结核 附壁射流采集 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元法 矿粒采集率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放大机构的动力吸振器优化设计
19
作者 周龙华 赵艳影 +2 位作者 王伟凯 周家才 涂建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9740-9747,共8页
为了研究放大机构和负刚度装置的振动控制效果,对一个含放大机构的负刚度动力吸振器减振系统进行研究,建立了减振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模型,获得振动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采用增量谐波平衡法获得系统的解析解,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该解析解... 为了研究放大机构和负刚度装置的振动控制效果,对一个含放大机构的负刚度动力吸振器减振系统进行研究,建立了减振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模型,获得振动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采用增量谐波平衡法获得系统的解析解,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该解析解的正确性。分析了主系统阻尼对振动系统幅频响应曲线的影响规律,考察了放大机构的放大比、动力吸振器阻尼系数、动力吸振器负刚度系数对系统减振效果的影响。采用遗传算法对振动系统进行参数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振动系统在较宽的频带范围内获得了很好的振动抑制效果。可见,同时含有放大机构与负刚度装置的动力吸振器有一定的可行性,为设计新型动力吸振器模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吸振器 放大机构 负刚度 优化设计 增量谐波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力互济特性的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方法
20
作者 梁志明 韩琎 +2 位作者 陈胥良 李文达 马一鸣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206,共5页
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研究多聚焦于水力联系的负荷优化分解,对电力层面联合优化调度空间挖掘不充分。为此,基于部分梯级水电站电力关联密切的实际,通过单站或某几站电力外送能力受限时提供互济调度空间的方式,提出了一种考虑电力互济特性... 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研究多聚焦于水力联系的负荷优化分解,对电力层面联合优化调度空间挖掘不充分。为此,基于部分梯级水电站电力关联密切的实际,通过单站或某几站电力外送能力受限时提供互济调度空间的方式,提出了一种考虑电力互济特性的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的方法,构建了覆盖电力—水力双重联系的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模型,针对性研发了水位—出力两层离散结构的离散微分动态规划求解方法,将当前基于水力联系的优化调度模式拓展到水力—电力双重联系模式,并以长江干流某梯级水电站为例,经实例测算,优化调度方法可增加梯级水电站发电量4.82×108kW·h,减少弃水量7.91×108m3,可为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提供决策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电站 联合优化调度 电力互济特性 离散微分动态规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