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caling laws of cabin structures subjected to internal blast loading: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ies 被引量:3
1
作者 Xian-ben Ren Zhi-xin Huang +4 位作者 Yong-bo Jiang Zi-hao Chen Xiao-fei Cao Tian Zhao Ying Li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5期811-822,共12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bination of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s on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scaling cabin structures under internal blast loading.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modify the similar relati...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bination of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s on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scaling cabin structures under internal blast loading.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modify the simil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caled-down model and the prototype of the cabin structures under internal blast loading.According to the Hopkinson’s scaling law,three sets of cabin structure models with different scaling factors combined with different explosive masses were designed for the experimental study.The dynamic de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models was recorded by a 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imaging correlation(DIC)method and a 3D scanning technology was used to reconstruct the deformation modes of the specimen.In addition,a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developed for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scaling law.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inal deflection-to-thickness ratio wa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model size despite of the similar trend of their deformation processes.The reason for this inconsistency was discussed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scaling law and a modified formula considering of the effects of size and strain-rate was provi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l blast cabin structure Scaling law Experimental study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验知识驱动的船舶舱段结构大规模分解优化方法
2
作者 江璞玉 刘均 +1 位作者 罗强军 程远胜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117,共10页
[目的]针对舱段结构优化大规模化问题,提出一种分解优化算法。[方法]基于分解优化框架,将专业力学先验知识与通用黑箱优化算法相结合,提出先验知识驱动的船舶舱段结构分解优化算法。该算法首先将设计变量分为桁材的布局变量和尺寸变量,... [目的]针对舱段结构优化大规模化问题,提出一种分解优化算法。[方法]基于分解优化框架,将专业力学先验知识与通用黑箱优化算法相结合,提出先验知识驱动的船舶舱段结构分解优化算法。该算法首先将设计变量分为桁材的布局变量和尺寸变量,并依此将原问题分解为一系列低维子问题进行求解;然后,基于各约束物理量的单调性和局部性,优先优化约束裕度大的子问题,其中将所有布局变量分为一组,所对应子问题的目标函数为最小约束裕度最大化,每个桁材的尺寸变量也单独分为一组,其对应子问题的目标函数为舱段结构重量;最后,将求解子问题的通用黑箱算法引入代理模型以快速预测各特征物理量,并仅考虑约束代理模型的加点准则。[结果]算例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使舱段案例的整体重量相较于上界值降低了43.5%。[结论]所提算法相比直接嵌套有限元的差分进化算法以及通用黑箱算法,其优化效率更高,可以获得质量更好的优化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设计 船体结构 舱段结构 结构优化 分解优化算法 大规模优化 先验知识 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舱段结构大规模分解优化的约束调节及计算资源分配策略
3
作者 罗强军 刘均 +1 位作者 江璞玉 程远胜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142,共9页
[目的]旨在提升船舶舱段大规模优化设计中应用分解优化方法的效果,提出一种约束渐进放松调节策略,以及综合考虑目标贡献度和约束裕度的计算资源分配策略。[方法]约束渐进放松调节策略是初始给定一个较严格的约束限界值,再逐步放松直至... [目的]旨在提升船舶舱段大规模优化设计中应用分解优化方法的效果,提出一种约束渐进放松调节策略,以及综合考虑目标贡献度和约束裕度的计算资源分配策略。[方法]约束渐进放松调节策略是初始给定一个较严格的约束限界值,再逐步放松直至恢复到原约束限界值,从而使所有子问题得到更充分的优化。计算资源分配策略是按照子问题对目标函数的贡献度和子问题的约束裕度,来综合分配优化计算资源。最后,通过两种策略的结合应用,分析二者的耦合效应。[结果]结果表明,相比原算法,在同等计算资源和原有优化结果的基础上,约束渐进放松调节策略和计算资源分配策略分别使结构减重10.3%和7.0%,二者的结合应用可减重22.2%。[结论]研究表明,所提策略效果显著,在船舶结构大规模分解优化中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设计 结构优化 舱段结构 大规模优化 分解优化算法 约束调节策略 计算资源分配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舰船睡眠舱室通风口降噪设计
4
作者 刘李娜 梁乐 +1 位作者 缪振菁 黄煜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297,共5页
船舶起居舱室的噪声直接影响舰员的生活与工作效率。针对某船起居舱室内睡眠舱通风口的降噪设计,首先测量并分析5:00-24:00时段内床铺头部位置噪声的时频特性,确定典型噪声中较为恶劣的能量频带。舱室内噪声的等效连续A声级范围75~110 d... 船舶起居舱室的噪声直接影响舰员的生活与工作效率。针对某船起居舱室内睡眠舱通风口的降噪设计,首先测量并分析5:00-24:00时段内床铺头部位置噪声的时频特性,确定典型噪声中较为恶劣的能量频带。舱室内噪声的等效连续A声级范围75~110 dB(A),频带集中分布在400~1 000 Hz,以500 Hz为中心频率的1/3倍频程噪声能量占主导。对此,设计一种带延长管的轻薄吸声结构,其厚度小于30 mm且吸声系数在500 Hz附近达到最大值0.87,传声损失为17.7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舰船噪声 舱内噪声 延长管吸声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载火箭整流罩壳段结构参数优化设计研究
5
作者 周遇仁 李嘉骞 +2 位作者 刘乙君 孙鑫鑫 刘建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34,共7页
为有效提高结构设计效率,采用分级优化策略,针对某型号运载火箭整流罩壳段铆接舱体的结构参数开展优化设计研究。首先,基于Isight优化平台,调用Abaqus软件计算结构的屈曲承载能力,采用串行优化的方式,通过试验设计方法分析确定主要结构... 为有效提高结构设计效率,采用分级优化策略,针对某型号运载火箭整流罩壳段铆接舱体的结构参数开展优化设计研究。首先,基于Isight优化平台,调用Abaqus软件计算结构的屈曲承载能力,采用串行优化的方式,通过试验设计方法分析确定主要结构参数;其次,使用HookeJeeves无约束优化方法进行结构参数分析。通过两轮优化依次确定主结构的设计参数及结构布置方案,使铆接舱体结构在满足轴压承载能力的情况下质量最轻。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优化后的结构质量降低了24.6%,在提高结构承载效率的同时,给出的符合工程实际需求的结构设计方案可有效降低商业航天器的发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流罩壳段 轴压承载 舱体结构 试验设计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双层舱室结构热载荷参数试验及仿真研究
6
作者 顾颖宾 林一 敖雷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15-120,共6页
针对损管事故过程中船舶双层舱室结构热载荷特性问题,本文基于相似理论建立了主尺度比为1∶8的缩比模型,通过试验方法研究了热载荷作用下双层舱室结构的温度场分布规律。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数值模型对舱室三维流场热参数进行分析,数值... 针对损管事故过程中船舶双层舱室结构热载荷特性问题,本文基于相似理论建立了主尺度比为1∶8的缩比模型,通过试验方法研究了热载荷作用下双层舱室结构的温度场分布规律。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数值模型对舱室三维流场热参数进行分析,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显示出较好的相似性。研究发现恒温热源作用下,舱室内顶板温度远高于底板温度,加筋温度升高主要依靠内壁的热传导效应且存在明显的温度梯度分布。研究结果可为船舶复杂舱室结构的热应力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舱室结构 热载荷 模型试验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舱室用轻量化超细玻璃纤维复合板设计及其隔声性能研究
7
作者 彭绍源 翟福强 +2 位作者 刘洵 邱鑫 吴玉辰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68-277,共10页
目的开发面向船舶舱室用的兼具轻量化与优良隔声特征的超细玻璃纤维板材料,并开展复合结构设计,以实现其性能最佳。方法采用离心法制备高孔隙率、高表面积的超细玻璃纤维,并开展基于SZZB-4传递函数法吸声系数与隔声测试系统的超细玻璃... 目的开发面向船舶舱室用的兼具轻量化与优良隔声特征的超细玻璃纤维板材料,并开展复合结构设计,以实现其性能最佳。方法采用离心法制备高孔隙率、高表面积的超细玻璃纤维,并开展基于SZZB-4传递函数法吸声系数与隔声测试系统的超细玻璃纤维复合衬板隔声性能测试实验,研究基础材料种类、厚度、玻纤密度与芯体复合结构形式对衬板隔声效果的影响。结果制备的玻璃纤维平均直径仅为2.5μm,相较于目前使用的岩棉板,其能够大幅提升内部表面积与孔隙率,使声波在板内损耗更多;当玻璃纤维密度提升至140 kg/m^(3)时,其声阻抗值较传统材料增加38%,配合蜂窝铝(FWL)中间层形成的封闭微腔结构,使50 mm厚衬板平均隔声量达到53.52 dB(较岩棉板提升18.9%),面密度降至18.3 kg/m^(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微分析揭示,纤维交联网络使材料抗压强度提升至0.38 MPa,满足ISO 717-1中船舶构件的力学要求;含FWL结构的复合芯材在1000 Hz频段隔声量达到59.28 dB,且冲击韧性提高27%。结论研发的材料体系成功实现隔声性能、轻量化与结构强度的协同优化,为船舶舱室噪声控制提供兼具工程实用性与环境适应性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玻璃纤维 复合结构 船舶舱室 声阻抗 隔声性能 轻量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仿真的特种车辆舱室热环境动态计算
8
作者 毛晓东 李洋 +1 位作者 王伟华 张策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00,231,共8页
传统的舱室热环境CFD仿真计算方法通常仅考虑舱内流体域的气流组织,忽略了固体域的影响。利用恒定送风边界条件,忽略了空调系统本身的动态响应,这导致了无法准确模拟舱室热环境的动态变化。故针对某型特种车辆,建立了舱室及乘载员三维... 传统的舱室热环境CFD仿真计算方法通常仅考虑舱内流体域的气流组织,忽略了固体域的影响。利用恒定送风边界条件,忽略了空调系统本身的动态响应,这导致了无法准确模拟舱室热环境的动态变化。故针对某型特种车辆,建立了舱室及乘载员三维物理模型。通过流固耦合及边界条件修正法,分别对舱室壁面及舱内固体区域进行了处理,考虑固体域对舱室热环境的动态影响。建立了一维空调系统仿真模型,通过构建数据交换及仿真流程,实现了三维舱室与一维空调系统的联合动态仿真计算。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联合仿真方法计算得到的舱室热环境动态响应曲线与试验结果一致性更好,能够更为准确地映出其动态变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车辆舱室 一维空调系统 流固耦合 固体热容 联合动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虚拟试验架构下的舱段结构建模与承载破坏模拟技术
9
作者 王成华 蒋雯霄 +1 位作者 杨阳 李磊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79,99,共7页
在一种面向产品的飞行器结构强度虚拟试验架构下,发展经典材料弹塑性损伤本构和通用有限元技术,并基于Abaqus内置Python软件开发虚拟试验插件工具,创建飞行器舱段结构人机交互虚拟试验平台,形成了对舱段结构承载破坏过程进行高逼真度模... 在一种面向产品的飞行器结构强度虚拟试验架构下,发展经典材料弹塑性损伤本构和通用有限元技术,并基于Abaqus内置Python软件开发虚拟试验插件工具,创建飞行器舱段结构人机交互虚拟试验平台,形成了对舱段结构承载破坏过程进行高逼真度模拟的虚拟试验能力。采取逐级验模的精度确认技术,开展从试棒到舱段壳体的虚/实试验对比,验证舱段结构虚拟试验的可行性,结果显示:虚拟试验能对舱段结构的承载破坏情况做高逼真度的模拟,对极限承载能力的预示精度达到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试验 舱段结构 承载破坏 测试验证 塑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TPB的客舱旅客非适应性疏散行为影响研究
10
作者 齐晓云 董亚楠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65,共6页
为了研究客舱旅客非适应性疏散行为对疏散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引入认知程度、感知风险及感知价值3个变量,基于扩展TPB理论构建飞机旅客非适应性疏散行为意向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验证模型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知觉行为控制、... 为了研究客舱旅客非适应性疏散行为对疏散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引入认知程度、感知风险及感知价值3个变量,基于扩展TPB理论构建飞机旅客非适应性疏散行为意向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验证模型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和行为态度正向影响行为意向,感知风险、认知程度和感知价值间接影响行为意向,感知风险直接负向影响行为意向,认知程度和感知价值对行为意向无直接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飞机客舱紧急疏散提出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计划行为理论 非适应性疏散行为 结构方程模型 飞机客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模型分解的船舶舱段结构代理模型协同优化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汪俊泽 张攀 +1 位作者 刘均 程远胜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6,共9页
[目的]为解决船舶舱段结构优化设计参数众多、计算耗时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子模型分解的舱段结构代理模型协同优化方法。[方法]每次选择一个板架,根据当前舱段方案的有限元模型建立板架结构子模型,基于子模型构建板架结构响应的代理模... [目的]为解决船舶舱段结构优化设计参数众多、计算耗时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子模型分解的舱段结构代理模型协同优化方法。[方法]每次选择一个板架,根据当前舱段方案的有限元模型建立板架结构子模型,基于子模型构建板架结构响应的代理模型并进行优化,得到板架优化解后更新舱段模型,再进行下一个板架的优化,如此迭代,直到完成一轮或多轮包含所有板架的协同优化后停止。最后对舱段结构尺寸进行小范围调整,得到最终优化解。[结果]某船舶舱段结构优化结果显示,与从整体优化角度出发的基于降维代理模型的舱段结构优化方法相比,在相当计算成本下,所提方法的优化结果重量进一步减小了2.86%,最终实现结构减重4.96%。[结论]所提方法的优化效果较好,在高维船体结构优化问题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舱段 结构优化 子模型 代理模型 协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舱内爆炸载荷下Y形夹层板动响应及抗爆性能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2
作者 姚梦雷 侯海量 +1 位作者 李典 谢悦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7-854,共18页
针对反舰武器攻击下舰船结构抗毁伤防护问题,采用小型舱室模型实验结合有限元数值分析的方法,分析不同爆距下Y形夹层板结构的动响应特性,总结得到Y形夹层板结构面板的7种变形模式,发现面板变形模式与爆距和与其相连芯层刚度的相对强弱有... 针对反舰武器攻击下舰船结构抗毁伤防护问题,采用小型舱室模型实验结合有限元数值分析的方法,分析不同爆距下Y形夹层板结构的动响应特性,总结得到Y形夹层板结构面板的7种变形模式,发现面板变形模式与爆距和与其相连芯层刚度的相对强弱有关,爆距较小时面板易发生局部隆起变形,爆距较大则易发生整体碟形变形或板格变形,芯层强、面板弱时面板易发生板格变形,面板强、芯层弱时则易发生整体碟形变形,迎爆面板和V形芯层的刚度较大时背爆面面板则发生整体碟形变形。总结了Y形芯层在舱内爆炸载荷作用下的3种典型变形情况,即V屈曲I失稳、V屈曲I不变、V不变I不变;探究了迎爆面面板厚度、V形芯层厚度和I形芯层厚度对Y形夹层板结构抗爆性能的影响,发现增加迎爆面面板厚度和I形芯层厚度都可以显著降低背板变形,但增加迎爆面面板厚度会使得结构总吸能降低,增加I形芯层厚度则结构总吸能基本不变,增加V形芯层厚度则V形芯层吸能急剧下降,背板最大变形先增加再减小,结构总吸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结构 舱内爆炸 Y形夹层板 动响应 变形模式 抗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穿孔板的模型直升机舱内降噪研究
13
作者 李程磊 陆洋 +1 位作者 李森琛 马锦超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1-878,1034,共9页
为验证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对直升机舱内噪声抑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基于某轻型直升机模型机舱,开展了仿真与试验研究。首先,给出了适用于直升机舱内壁板的典型微穿孔板吸声结构方案;其次,建立了主减速器/机体声振耦合有限元模型,得到了微... 为验证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对直升机舱内噪声抑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基于某轻型直升机模型机舱,开展了仿真与试验研究。首先,给出了适用于直升机舱内壁板的典型微穿孔板吸声结构方案;其次,建立了主减速器/机体声振耦合有限元模型,得到了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设计频率范围,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吸声效果;最后,搭建了安装有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模型直升机机舱试验平台,开展了舱内噪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机舱内安装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后,相比于未安装微穿孔板机舱,在800~1 000 Hz和1 200~2 000 Hz的频率范围内,均具有优良的舱内降噪效果,最大噪声衰减量超过20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舱内降噪 微穿孔板 吸声结构 声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甲车辆用防爆复合结构抗爆性能试验技术研究
14
作者 杨江 郭浩 +3 位作者 支凯艳 贾琪 孙朋 雷变芳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7-171,共5页
为考核装甲车辆用防爆复合结构的抗爆性能,提出了基于底甲板损伤等级和(AIS)人体伤害/防护等级为防爆判据的台架试验方法和模拟舱体试验方法。建立了防爆复合结构抗6 kg TNT当量的试验平台,并进行了防爆复合结构抗6 kg TNT当量爆炸性能... 为考核装甲车辆用防爆复合结构的抗爆性能,提出了基于底甲板损伤等级和(AIS)人体伤害/防护等级为防爆判据的台架试验方法和模拟舱体试验方法。建立了防爆复合结构抗6 kg TNT当量的试验平台,并进行了防爆复合结构抗6 kg TNT当量爆炸性能验证试验。台架试验后基板的稳态变形量为47.451 mm,模拟舱体试验后舱内模拟假人各项关键部位测试结果均在指标范围内,这表明该防爆复合结构具有良好的抗爆性能,对装甲车辆底甲板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能够有效保护模拟舱体内部人员。此外,上述试验结果还表明,提出的台架试验方法和模拟舱体试验方法能够较好地考核和评价装甲车辆用防爆复合结构的抗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爆复合结构 抗爆性能 试验技术 台架试验 模拟舱体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隔振设计用于直升机舱内噪声抑制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宋玉宝 李征初 +2 位作者 黄奔 郁殿龙 温激鸿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64-771,共8页
通过对主减速器支撑结构进行周期隔振设计,开展舱内噪声抑制研究。首先,设计了两种周期隔振结构,建立了周期隔振结构的声振分析模型以及作封闭腔体简化的直升机舱室模型;其次,开展了周期隔振结构与均匀连续隔振结构对比研究,分析了周期... 通过对主减速器支撑结构进行周期隔振设计,开展舱内噪声抑制研究。首先,设计了两种周期隔振结构,建立了周期隔振结构的声振分析模型以及作封闭腔体简化的直升机舱室模型;其次,开展了周期隔振结构与均匀连续隔振结构对比研究,分析了周期性设计对隔振结构自身振动传递、单层隔振系统声振响应以及舱内噪声的抑制效果。研究表明:相对于采用非周期隔振设计的情况,周期性设计使结构振动与噪声得到了显著抑制;通过周期隔振结构优化设计,可以在不增加附加质量的情况下,取得更好的减振降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控制 直升机 舱内噪声 周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射电望远镜悬挂馈源结构的非线性力学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仇原鹰 陈杰 +3 位作者 段宝岩 魏强 彭勃 南仁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52-455,共4页
从降低风荷的角度 ,设计了大型射电望远镜的悬挂馈源舱体外形及舱内框架支撑结构 .对馈源悬挂系统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静力分析 ,结合优化方法 ,联立迭代求解了馈源舱体的位置、姿态、悬索的悬链线、张力和长度 ,为进一步系统地模拟分析... 从降低风荷的角度 ,设计了大型射电望远镜的悬挂馈源舱体外形及舱内框架支撑结构 .对馈源悬挂系统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静力分析 ,结合优化方法 ,联立迭代求解了馈源舱体的位置、姿态、悬索的悬链线、张力和长度 ,为进一步系统地模拟分析非线性馈源悬挂系统在随机风荷作用下的风振响应奠定了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电望远镜 非线性力学分析 馈源悬挂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接触爆炸下防雷舱舷侧空舱的内压载荷特性 被引量:12
17
作者 吴林杰 侯海量 +2 位作者 朱锡 陈鹏宇 田万平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19-726,共8页
采用模型实验方法,研究了近自由面水下接触爆炸下防雷舱舷侧空舱的内压载荷特性。根据实验模型的破坏结果和压力测试结果,分析了水下爆炸产物与防雷舱舷侧空舱的相互作用过程以及水下爆炸产物的压力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防雷舱舷侧空舱... 采用模型实验方法,研究了近自由面水下接触爆炸下防雷舱舷侧空舱的内压载荷特性。根据实验模型的破坏结果和压力测试结果,分析了水下爆炸产物与防雷舱舷侧空舱的相互作用过程以及水下爆炸产物的压力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防雷舱舷侧空舱的载荷可分为冲击波载荷、准静态压力载荷和负压载荷3种,防雷舱舷侧空舱的破坏主要由冲击波载荷和准静态压力载荷造成,并且准静态压力载荷的比冲量是冲击波载荷的数倍,而负压载荷对防雷舱舷侧空舱破坏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爆炸 舷侧空舱 防护结构 载荷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舱内爆炸载荷及舱室板架结构的失效模式分析 被引量:76
18
作者 侯海量 朱锡 梅志远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1-158,共8页
通过对典型半穿甲导弹打靶实验中舰艇结构破坏模式的观察,结合数值模拟,分析了舱内爆炸载荷的特征以及舱内爆炸下舱室板架结构的失效模式。结果表明,舱内爆炸下,舱室板架结构承受的冲击载荷及失效模式与敞开环境爆炸下加筋板结构承受的... 通过对典型半穿甲导弹打靶实验中舰艇结构破坏模式的观察,结合数值模拟,分析了舱内爆炸载荷的特征以及舱内爆炸下舱室板架结构的失效模式。结果表明,舱内爆炸下,舱室板架结构承受的冲击载荷及失效模式与敞开环境爆炸下加筋板结构承受的冲击载荷及失效模式有较大区别,其动态响应难以用敞开环境爆炸下加筋板结构的动态响应描述;舱内爆炸载荷主要有壁面反射冲击波、角隅汇聚冲击波以及准静态气体压力,其中两壁面和三壁面角隅汇聚冲击波的强度分别为相同部位壁面反射冲击波强度的5倍和12倍以上;舱室板架结构主要有4种失效模式,其中模式Ⅲ、Ⅳ较常发生;舱室板架结构加强筋布置在迎爆面将使板架中部的局部破坏程度增加,但有利于削弱角隅汇聚冲击波强度,减小板架沿角隅部位的撕裂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失效模式 有限元分析 爆炸载荷 舱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模型边界网格单元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单威俊 李锋 +1 位作者 蒲海 冷文浩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652-2654,共3页
对船舶模型进行局部结构有限元分析时,添加载荷有时只是针对船舶有限元模型的舱壁、舷侧、内外底和甲板上的有限元网格。从模型中划分出这些部位上的网格单元,目前的方法还只限于从模型中手工提取,操作繁琐,耗时较长,效率低且易出错。以... 对船舶模型进行局部结构有限元分析时,添加载荷有时只是针对船舶有限元模型的舱壁、舷侧、内外底和甲板上的有限元网格。从模型中划分出这些部位上的网格单元,目前的方法还只限于从模型中手工提取,操作繁琐,耗时较长,效率低且易出错。以MSC.Patran为处理平台,使用PCL语言,开发出3D舱室边界单元自动识别系统。结果表明,该自动识别系统的开发,能够准确的识别出舱室的边界网格单元,进而大大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分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结构分析 舱室 网格划分 自动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舱室内部爆炸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5
20
作者 孔祥韶 吴卫国 +2 位作者 李晓彬 徐双喜 黄涛 《中国舰船研究》 2009年第4期7-11,共5页
反舰武器战斗部在舰船舷侧防护结构内部爆炸将造成舱室的严重破坏,数值模拟是分析结构在爆炸载荷作用下破坏情况的有效手段之一。舱室内部爆炸的数值模拟涉及到冲击波传播、多个流场与结构的耦合、结构的变形与破坏。文章基于MSC.Dytra... 反舰武器战斗部在舰船舷侧防护结构内部爆炸将造成舱室的严重破坏,数值模拟是分析结构在爆炸载荷作用下破坏情况的有效手段之一。舱室内部爆炸的数值模拟涉及到冲击波传播、多个流场与结构的耦合、结构的变形与破坏。文章基于MSC.Dytran软件平台,实现了舱室内部爆炸的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在舱壁开口有利于减小舱室角隅处的汇集压力,保护舱室结构。同时,爆炸产生的二次破片对舱室结构能产生进一步毁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舱室结构 多欧拉域耦合 冲击波 二次破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