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utomatic modulation recognition of radiation source signals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data matrix and improved residual neural network
1
作者 Guanghua Yi Xinhong Hao +3 位作者 Xiaopeng Yan Jian Dai Yangtian Liu Yanwen Ha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64-373,共10页
Automatic modulation recognition(AMR)of radiation source signals is a research focus in the field of cognitive radio.However,the AMR of radiation source signals at low SNRs still faces a great challenge.Therefore,the ... Automatic modulation recognition(AMR)of radiation source signals is a research focus in the field of cognitive radio.However,the AMR of radiation source signals at low SNRs still faces a great challenge.Therefore,the AMR method of radiation source signals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data matrix and improved residual neural network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First,the time series of the radiation source signals are reconstructed into two-dimensional data matrix,which greatly simplifies the signal preprocessing process.Second,the depthwise convolution and large-size convolutional kernels based residual neural network(DLRNet)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feature extraction capability of the AMR model.Finally,the model performs feature extra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n the two-dimensional data matrix to obtain the recognition vector that represents the signal modulation type.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MR method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data matrix and improved residual network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AMR method.The recognition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maintains a high level greater than 90% even at -14 dB SN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matic modulation recognition Radiation source signals Two-dimensional data matrix residual neural network Depthwise conv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nge estimation of few-shot underwater sound source in shallow water based on transfer learning and residual CNN 被引量:3
2
作者 YAO Qihai WANG Yong YANG Yixi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3年第4期839-850,共12页
Taking the real part and the imaginary part of complex sound pressure of the sound field as features,a transfer learning model is constructed.Based on the pre-training of a large amount of underwater acoustic data in ... Taking the real part and the imaginary part of complex sound pressure of the sound field as features,a transfer learning model is constructed.Based on the pre-training of a large amount of underwater acoustic data in the preselected sea area using th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the few-shot underwater acoustic data in the test sea area are retrained to study the underwater sound source ranging problem.The S5 voyage data of SWellEX-96 experiment is used to verify the proposed method,realize the range estimation for the shallow source in the experiment,and compare the range estim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underwater target sound source of four methods:matched field processing(MFP),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GRNN),traditional CNN,and transfer learning.Experimental data process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nsfer learning model based on residual CNN can effectively realize range estimation in few-shot scenes,and the estimation performance is remarkably better than that of other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fer learning residu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 few shot vertical array range esti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分组卷积神经网络和多级注意力机制的源荷极端场景辨识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郭红霞 李渊 +2 位作者 陈凌轩 王建学 马骞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9-469,I0019-I0024,共17页
为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给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的影响,在电网的生产模拟中需要考虑极端场景。然而极端场景历史样本数量少,传统场景生成方法无法直接生成极端场景,需要对场景进行辨识。为此,提出一种计及源荷双侧的极端场景辨识方... 为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给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的影响,在电网的生产模拟中需要考虑极端场景。然而极端场景历史样本数量少,传统场景生成方法无法直接生成极端场景,需要对场景进行辨识。为此,提出一种计及源荷双侧的极端场景辨识方法。首先,将风电、光伏和负荷序列进行重塑,并在通道维度上拼接;然后,基于分组卷积和深度残差网络,提取场景的时序特征和源荷场景之间的耦合特征;其次,模型内部嵌入通道注意力机制和多头注意力机制,以赋予重要特征更大的权重,并对场景进行分类;此外,采用改进损失函数解决训练样本中数据集不均衡的问题;最后,基于历史数据集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对场景进行有效的分类,可以从历史场景中识别出具有高保供或高消纳风险的源荷极端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场景辨识 残差神经网络 分组卷积 注意力机制 源荷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LSTM和改进残差学习的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进峰 吴盛威 +1 位作者 花广如 吴自高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5,共10页
现有的方法在以风电功率时间序列拟合功率曲线时,难以表达风电功率数据所包含的趋势性和周期性等时间信息而出现性能退化问题,从而导致预测精度下降。为了解决性能退化问题从而提高风电功率时间序列预测的精度,提出了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 现有的方法在以风电功率时间序列拟合功率曲线时,难以表达风电功率数据所包含的趋势性和周期性等时间信息而出现性能退化问题,从而导致预测精度下降。为了解决性能退化问题从而提高风电功率时间序列预测的精度,提出了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Bi-LSTM)和改进残差学习的风电功率预测方法。方法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以Bi-LSTM为主的多残差块上,结合稠密残差块网络(DenseNet)与多级残差网络(MRN)的残差连接方式,并且在残差连接上使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 CNN)来提取风电功率值中时序的非线性特征部分。第二部分是Bi-LSTM与全连接层(Dense)组成的解码器,将多残差块提取到的功率值时序非线性特征映射为预测结果。方法在实际运行的风电功率数据上进行实验,并与常见的残差网络方法和时间序列预测方法进行对比。方法相比于其他模型方法有着更高的预测精度以及更好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残差网络 风电功率预测 双向长短时记忆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DF和CWT并行输入模型的滚动轴承智能诊断研究
5
作者 张小丽 和飞翔 +2 位作者 梁旺 李敏 王保建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8,共11页
滚动轴承运行工况的变化与噪声干扰等随机不确定性因素会导致网络特征提取不完整,从而无法捕捉故障突变等局部奇异信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并行二维深度可分离残差神经网络(parallel two-dimensional depthwise separable residual n... 滚动轴承运行工况的变化与噪声干扰等随机不确定性因素会导致网络特征提取不完整,从而无法捕捉故障突变等局部奇异信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并行二维深度可分离残差神经网络(parallel two-dimensional depthwise separable residual neural network,P2DDSResNet)模型,通过格拉姆角分场(Gramian angular difference field,GADF)和连续小波变换(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CWT)将振动信号转变为二维时频图像,保留了完整的时频域信息.采用深度可分离卷积替代残差模块中的普通卷积,增强特征学习能力,从而使模型具有更强的特征提取能力,以解决在高噪声和变工况环境中故障诊断效果不佳的问题.采用滚动轴承故障模拟试验台获取的数据对其进行试验分析并与其他卷积神经网络方法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算法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性和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深度可分离卷积 滚动轴承 残差神经网络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线结构光高精度三维测量方法
6
作者 叶涛 何威燃 +2 位作者 刘国鹏 欧阳煜 王斌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195,共13页
线结构光视觉三维测量技术因其高精度和非接触的三维重建优势而被广泛应用。然而,现有的线结构光三维测量方法在标定过程中往往面临较高的耦合性问题,且在复杂环境下,背景噪声和光照变化会严重干扰条纹的提取,导致结构光条纹中心定位精... 线结构光视觉三维测量技术因其高精度和非接触的三维重建优势而被广泛应用。然而,现有的线结构光三维测量方法在标定过程中往往面临较高的耦合性问题,且在复杂环境下,背景噪声和光照变化会严重干扰条纹的提取,导致结构光条纹中心定位精度下降,进而影响整体三维测量的精度和鲁棒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鲁棒三维测量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创新性的残差U型块特征金字塔网络(RSU-FPN),旨在实现背景噪声的干扰抑制和结构光条纹区域中心的高精度鲁棒提取。其次,构建了一种新型的线结构光视觉传感器,并提出了一种分离式测量模型,成功将摄像机标定与光平面标定解耦,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与扩展性。通过这种解耦的标定方式,避免了传统标定方法中存在的耦合问题,使得整个测量系统更加高效且易于调整。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鲁棒三维测量方法,在复杂背景下能够实现结构光条纹中心的高精度提取,利用提取出的光条纹中心进行标定,其均方根误差分别为x方向0.005 mm、y方向0.009 mm以及z方向0.097 mm。并且,该方法在不同表面类型(如漫反射表面和光滑反射表面)上均能实现高精度的三维重建,验证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越性和强大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结构光 三维测量 卷积神经网络 残差U型块特征金字塔网络 背景噪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ep residual systolic network for massive MIMO channel estimation by joint training strategies of mixed-SNR and mixed-scenarios
7
作者 SUN Meng JING Qingfeng ZHONG Weizh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25年第4期903-913,共11页
The fifth-generation (5G) communication requires a highly accurate estimation of the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 system. However, traditional ch... The fifth-generation (5G) communication requires a highly accurate estimation of the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 system. However, traditional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s do not always yield reliable estimates. The methodology of this paper consists of deep residual shrinkage network (DRSN)neural network-based method that is used to solve this problem.Thus, the channel estimation approach, based on DRSN with its learning ability of noise-containing data, is first introduced. Then,the DRSN is used to train the noise reduction proces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least square (LS) channel estimation while applying the pilot frequency subcarriers, where the initially estimated subcarrier channel matrix is considered as a three-dimensional tensor of the DRSN input. Afterward, a mixed 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 training data strategy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learning ability of DRSN under different SNRs. Moreover, a joint mixed scenario training strategy is carried out to test the multi scenarios robustness of DRSN. As for the findings, the nume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RSN method outperforms the spatial-frequency-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SF-CNN)with similar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achieves better advantages in the full SNR range than the minimum mean squared error (MMSE) estimator with a limited dataset. Moreover, the DRSN approach shows robustness in different propagation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 channel estimation deep residual shrinkage network(DRSN)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ECA的串联故障电弧检测
8
作者 袁建华 黄淘 卢云 《燕山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5,共9页
在用户侧负载不断增加和复杂的情况下,串联故障电弧变得更加难以有效识别,威胁到了线路的安全和系统的运行。以往的检测方法多采用二维或三维模型,相比于一维模型通常需要更大的计算量,且较少关注特征通道间的信息。由此提出一种基于自... 在用户侧负载不断增加和复杂的情况下,串联故障电弧变得更加难以有效识别,威胁到了线路的安全和系统的运行。以往的检测方法多采用二维或三维模型,相比于一维模型通常需要更大的计算量,且较少关注特征通道间的信息。由此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高效通道注意力的串联故障电弧检测方法,自适应地提取电流信号中的有效特征。首先,使用高效通道注意力及残差结构对一维的卷积网络进行改进,构建出网络模型结构。然后,通过搭建的故障电弧实验平台,采集正常工况和故障电弧情况下的各类负载电流数据,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最后,利用构建的一维网络模型对数据样本进行训练和分类,使其能够有效地识别故障电弧。结果表明,该模型对故障电弧的平均识别准确率为98.68%,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故障电弧 高效通道注意力 残差结构 卷积神经网络 电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级联的多尺度特征融合残差去噪网络
9
作者 郭业才 胡晓伟 毛湘南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9-246,共8页
针对图像去噪特征提取单一化以及特征利用率低,不能生成更清晰图像的问题,提出了级联多尺度特征融合残差真实图像去噪网络。该网络双分支自适应密集残差块采用双路非对称扩张卷积扩展图像感受野,在水平尺度上选择性地提取丰富的纹理特... 针对图像去噪特征提取单一化以及特征利用率低,不能生成更清晰图像的问题,提出了级联多尺度特征融合残差真实图像去噪网络。该网络双分支自适应密集残差块采用双路非对称扩张卷积扩展图像感受野,在水平尺度上选择性地提取丰富的纹理特征。在多尺度空间U-Net模块中,利用多尺度空间融合块增强网络对图像整体结构的学习能力,学习不同层次的信息,获取基于图像空间和上下文信息的多级特征。跳跃连接促进结构之间的参数共享,使不同尺度的特征充分融合,保证信息的完整性。最后,采用双残差学习构建出清晰的去噪图像。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真实噪声数据集(DND和SIDD)上的峰值信噪比分别为39.68 dB和39.50 dB,结构相似性分别为0.953和0.957,优于主流去噪算法。所提算法在增强去噪性能的同时,也保留了更详细的信息,使图像质量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噪 真实噪声 卷积神经网络 多尺度特征融合 密集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级联MCNN-MMLP双残差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凯峰 吐松江·卡日 +2 位作者 张紫薇 马小晶 王志刚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62,共12页
为了解决负荷特性复杂导致负荷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GWO-VMD和级联MCNN-MMLP双残差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首先,利用由灰狼算法(grey wolf optimize,GWO)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对原始负荷数... 为了解决负荷特性复杂导致负荷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GWO-VMD和级联MCNN-MMLP双残差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首先,利用由灰狼算法(grey wolf optimize,GWO)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对原始负荷数据进行处理,降低原始负荷数据的复杂程度。其次,使用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ultiscal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MCNN)和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ion,MLP)结合的双残差神经网络对各个模态进行迁移学习训练和预测,并在MLP网络中引入多头注意力机制弥补网络信息瓶颈问题。最后,再次使用MCNN-MMLP双残差模型对初步预测的误差进行预测并校正初值,从而进一步提升预测精确度。通过对实际负荷数据进行分析,本模型的均方误差为5.024(MW)^(2)、均方根误差为2.241 MW、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0.160%,决定系数为0.996,各性能指标均优于其他传统及智能负荷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双残差神经网络 多头注意力机制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航磁数据噪声识别和抑制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进凯 李姗姗 +3 位作者 何兆超 范昊鹏 李新星 范雕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6,共9页
航空磁力测量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噪声抑制是航磁数据处理中的关键一环。为高效识别和抑制航磁测线中存在的随机噪声,提高航磁测量精度,将神经网路方法引入到航磁测线数据的处理中,搭建了涵盖磁测数据噪声识别和噪声抑制的网络,并... 航空磁力测量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噪声抑制是航磁数据处理中的关键一环。为高效识别和抑制航磁测线中存在的随机噪声,提高航磁测量精度,将神经网路方法引入到航磁测线数据的处理中,搭建了涵盖磁测数据噪声识别和噪声抑制的网络,并提出了一套适配于该网络的数据处理流程。仿真实验表明,所搭建的模型可以实现航磁测线的噪声识别和抑制,模型对验证集中的三种类型的含噪测线识别准确率达到99.85%;针对于不同类型的测线数据,噪声抑制效果相比于传统的中值滤波方法、小波滤波方法和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实测数据实验表明,模型对航磁测线的噪声识别率为97.78%,而且能够适配实测数据中的各种噪声类别并达到较好的去噪效果,模型不受输入测线长度限制,使用更加方便灵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残差卷积神经网络 STFT转换 噪声识别 航磁信号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载成像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地表残膜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继东 翟志强 +3 位作者 孟庆建 苗璐鹏 陈悦 张若宇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37,70,共13页
针对残膜回收机实际作业过程中存在多种相似非目标场景干扰,目标场景图像背景复杂且地表残膜尺寸小、破碎度大、无固定轮廓导致残膜覆盖率难以准确评估的问题,提出基于车载成像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地表残膜识别方法。构建了一种基于多... 针对残膜回收机实际作业过程中存在多种相似非目标场景干扰,目标场景图像背景复杂且地表残膜尺寸小、破碎度大、无固定轮廓导致残膜覆盖率难以准确评估的问题,提出基于车载成像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地表残膜识别方法。构建了一种基于多重特征增强的SE-DenseNet-DC分类模型,在DenseNet121模型每个稠密块的非线性组合函数前后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增强有效特征信息通道的权重,然后引入多尺度串联空洞卷积替换原始模型第1层卷积提升感受野并保持细节敏感度,实现目标场景图像的有效提取;构建了一种基于细节信息增强和多尺度特征融合的CDC-TransUnet分割模型,在TransUnet模型的编码器部分引入CBAM模块提取更加细微和精确的全局特征,在跳跃连接部分引入DAB模块融合多尺度语义信息并弥补编码和解码阶段特征之间的语义差距,然后在解码器部分引入CCAF模块减少上采样丢失的细节信息,实现目标场景图像复杂背景中地表残膜的精准分割。试验结果表明,SE-DenseNet-DC分类模型对目标场景图像的分类准确率、查准率、查全率和F1值分别达到96.26%、91.54%、94.49%和92.83%,CDC-TransUnet分割模型对目标场景图像中地表残膜分割平均交并比(MIOU)达到77.17%,模型预测残膜覆盖率与人工标注残膜覆盖率决定系数(R^(2))为0.92,均方根误差(RMSE)为0.23%,平均相对误差为2.95%,单幅图像评估时间平均为0.54 s。本文方法在残膜回收机回收后地表残膜覆盖率监测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较快的推理速度,为残膜回收机回收质量实时准确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田 残膜回收 车载成像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层次卷积神经网络的知识图谱嵌入模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敏 李学俊 廖竞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2-198,共7页
知识图谱嵌入将实体和关系投影到连续的低维嵌入空间中来学习三元组特征。基于翻译类的模型无法提取深层知识且特征表达能力有限,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型虽然能提取出深层知识但容易丢失浅层知识,并且对于实体和关系间的特征交互能力较弱。... 知识图谱嵌入将实体和关系投影到连续的低维嵌入空间中来学习三元组特征。基于翻译类的模型无法提取深层知识且特征表达能力有限,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型虽然能提取出深层知识但容易丢失浅层知识,并且对于实体和关系间的特征交互能力较弱。为了在基于神经网络的模型中充分提取三元组浅层与深层特征,提出一种融合多层次卷积神经网络的知识图谱嵌入模型(ConvM),该模型使用头实体与关系交叉排列的重组嵌入方式来加强实体关系间的特征交互,并采用空洞卷积与一维、三维卷积核并列结合的特征提取模块来捕获实体关系间的多尺度交互特征,除此之外引入残差连接以改善原始信息遗忘问题。在五个公开数据集上对ConvM模型进行链接预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ConvM模型在FB15k、FB15k-237和Kinship数据集上的MRR指标相比ConvE模型分别提升了23.3%、10.8%、12.2%,体现了ConvM模型优秀的特征表达能力,有效提升了链接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嵌入 残差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链接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维噪声增强卷积神经网络的轴承剩余使用寿命预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伟 陈律 +2 位作者 王骁贤 宋俊材 陆思良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78,共8页
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采用无条件的噪声注入方法提高网络模型的训练速度和预测精度,将得到的一维噪声增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1DNECNN)用于轴承剩余使用寿命预测,避免了复杂的数据预处理过程,可从原始振动信号中直接分辨出轴承的退化程... 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采用无条件的噪声注入方法提高网络模型的训练速度和预测精度,将得到的一维噪声增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1DNECNN)用于轴承剩余使用寿命预测,避免了复杂的数据预处理过程,可从原始振动信号中直接分辨出轴承的退化程度。在IEEE PHM Challenge 2012轴承数据集上的对比试验表明,与无噪声注入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二维卷积神经网络和卷积注意力神经网络相比,1DNECNN预测结果的均方误差降低了24%~49%,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优的拟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剩余寿命 预测 神经网络 卷积 数据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D-3D卷积神经网络的情绪识别模型
15
作者 杨朋辉 杨长青 +1 位作者 刘静 崔冬 《燕山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3,共8页
基于脑电信号的情绪识别是人机交互的重要部分,本文将二维卷积神经网络、三维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可分离卷积进行结合,提出一种基于2D-3D卷积神经网络(2-3DCNN)模型,从时间、空间、频率三个方面进行特征提取。在网络中引入SE-ResNet网络... 基于脑电信号的情绪识别是人机交互的重要部分,本文将二维卷积神经网络、三维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可分离卷积进行结合,提出一种基于2D-3D卷积神经网络(2-3DCNN)模型,从时间、空间、频率三个方面进行特征提取。在网络中引入SE-ResNet网络、深度残差收缩网络和Xception网络,挖掘脑电信号中更能显著反映情感变化的空间、时间和频率信息。本文在DEAP公共情感数据集上做性能测试,结果表明,2-3DCNN在唤醒度和效价的两个分类任务上的识别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7.59%和97.21%,比目前最先进的模型分别高出2.36%和1.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识别 脑电信号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残差收缩网络 深度可分离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残差模块的抓取检测算法
16
作者 平路静 马行 +1 位作者 穆春阳 姜谱照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3-137,共5页
针对在移动设备和嵌入式设备等资源受限的环境中,机器人不易实时准确抓取物体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残差模块的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该模型充分利用相机颜色和深度信息,以RGB-D图像作为网络输入,直接对逐个像素点完成抓... 针对在移动设备和嵌入式设备等资源受限的环境中,机器人不易实时准确抓取物体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残差模块的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该模型充分利用相机颜色和深度信息,以RGB-D图像作为网络输入,直接对逐个像素点完成抓取预测。利用深度可分离卷积替代传统残差结构中的标准卷积层,构建出深度可分离卷积残差模块,在不降低网络性能的基础上减少模型参数,网络模型大小仅为2.3 MB。最后,在Cornell抓取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准确率达到97.7%,检测速度为58 f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可分离卷积 残差网络 抓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太阳光谱辐照度超分辨率重建方法
17
作者 张鹏 翁建文 +1 位作者 康晴 李健军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1-230,共10页
针对现有天基参考太阳光谱辐照度数据分辨率不足,限制其应用范围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太阳光谱辐照度超分辨率重建方法。该网络由一个基于物理模型的全连通层、一维卷积层、非线性层和一系列具有跳跃连接的残差网络组成。... 针对现有天基参考太阳光谱辐照度数据分辨率不足,限制其应用范围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太阳光谱辐照度超分辨率重建方法。该网络由一个基于物理模型的全连通层、一维卷积层、非线性层和一系列具有跳跃连接的残差网络组成。同时考虑现有均方误差损失函数无法捕捉太阳光谱峰谷特征的问题,提出将光谱相对于波长的一阶、二阶导数加入损失函数,使残差的特征更集中于关键的光谱内容。将所提方法应用于TSIS-1 SIM测量太阳光谱辐照度可见光波段的超分辨率重建,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建光谱与TSIS-1 HSRS产品的测量结果质量相当,且重建耗时仅需0.9421 s,可有效提高天基观测太阳光谱辐照度数据的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太阳光谱辐照度 卷积神经网络 残差网络 光谱超分辨率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卷积特征过滤模型的地下水位预测方法
18
作者 孙均雨 徐佳磊 +2 位作者 张黎明 王在泉 文金浩 《水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28,共7页
针对神经网络模型预测长时地下水位准确度低、运算资源消耗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序卷积特征过滤网络的地下水位预测方法,该方法能保持水文时序数据信息的完整性,拥有比卷积神经网络更大的感受野,能够精准捕捉地下水位的复杂时空关... 针对神经网络模型预测长时地下水位准确度低、运算资源消耗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序卷积特征过滤网络的地下水位预测方法,该方法能保持水文时序数据信息的完整性,拥有比卷积神经网络更大的感受野,能够精准捕捉地下水位的复杂时空关系。首先对水文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空洞因果卷积方法作为特征提取器,结合注意力过滤模块提取水文数据特征,最后引入残差连接缓解模型训练过程中存在的网络层数过深、梯度消失和梯度爆炸问题。分别采用本文方法(DAR)、长短期神经网络(LSTM)、门控循环单元(GRU)、卷积门控循环单元(CNN-GRU)、时序卷积网络(TCN)预测意大利Petrignano水文数据变化,本文方法训练耗时最短,预测地下水位变化最为准确,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预测 时序卷积特征过滤 神经网络 空洞因果卷积 注意力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人体异常行为识别的FDS-ABPG-GoogLeNet模型研究
19
作者 李一帆 李聪聪 +1 位作者 李亚南 王斌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6-146,共11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异常行为的识别技术已成为医疗保健领域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的异常行为识别算法面临一个挑战,即无法确保在识别多种异常行为的同时提高模型的识别准确率与计算效率。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一种FDS-ABPG-Goo...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异常行为的识别技术已成为医疗保健领域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的异常行为识别算法面临一个挑战,即无法确保在识别多种异常行为的同时提高模型的识别准确率与计算效率。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一种FDS-ABPG-GoogLeNet模型。该模型采用了三种不同层级的改进Inception模块,并将这些模块在网络深层和浅层结构中并行连接,在中层结构中引入残差结构,通过特征融合的方式显著提高了网络的计算效率和识别准确率。同时,针对异常行为数据集中动作单一的问题,自建了包含多种异常动作的数据集,并通过将一维动作时序数据二维图形化处理后使得行为动作特征更易于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FDS-ABPG-GoogLeNet模型的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达到99.40%、99.49%和99.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行为识别 Inception模块 残差结构 特征融合 特征提取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信息融合的电机小样本故障诊断
20
作者 贾晗 尚前明 金华标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7-856,共10页
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电机故障发生的频率极低,电机的故障数据通常较少,正常数据与故障数据存在严重的比例失衡,这对基于数据驱动的电机故障诊断方法提出了挑战。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电机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快... 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电机故障发生的频率极低,电机的故障数据通常较少,正常数据与故障数据存在严重的比例失衡,这对基于数据驱动的电机故障诊断方法提出了挑战。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电机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快速谱峭度的特征提取方法将电机定子电流信号和振动加速度信号转化为谱峭度特征图像;其次,搭建一种双通道残差网络模型融合振动信号和电流信号的故障特征并完成故障分类;最后,利用实验台架所采集的5种故障电机数据对多源信息融合的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故障数据严重缺失的情况下,故障诊断准确度可以达到95%以上,远高于传统的基于数据驱动的故障诊断方法,同时该方法还可以同样应用于旋转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具备良好的泛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信息融合 快速谱峭度法 残差神经网络 卷积注意力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