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马克思“现实的人”理论阐述中的话语创新——以《神圣家族》文学批评为中心 |
刘永明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明清制义“代口气”语境中的虚字神情论及其文章学意义 |
周明初
曾维权
|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新时期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变革问题研究 |
颜敏
陈海艳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4
|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理论创新 |
李西建
尚琨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5
|
重返《生死场》、女性主义批评与20世纪90年代知识氛围——重读刘禾《作为合法性话语的文学批评》 |
杨希帅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6
|
文学语用学的理论特征与范式 |
赵婉孜
刘风光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4
|
|
|
7
|
“文章”经国与“作者”自觉——《典论·论文》原文学批评的话语建构 |
张岳林
杨洋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
8
|
话语批评学:关于一种文艺批评新模式的思考 |
黄念然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
9
|
唯物史观与当代文学批评 |
詹艾斌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
10
|
论中国特色文艺评论的“守正创新”:理论、路径与任务 |
段吉方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7
|
|
|
11
|
“网生文学批评”的话语权生成及其功能承载 |
程海威
欧阳友权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
12
|
“症候解读”的理论谱系与文学归趋 |
姚文放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
13
|
从语言到话语——当代文学理论批评两度转向之学理逻辑探析 |
孙辉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2 |
5
|
|
|
14
|
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现代性问题——近年来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讨论述评 |
赖大仁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6
|
|
|
15
|
文艺理论:“面向时代”的理论与批评——2014年文艺学学科热点扫描与前瞻 |
李圣传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
16
|
批评议论主义视域下教育政策研究的双重逻辑 |
祁占勇
王城
司晓宏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
17
|
重审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批评”:问题与意义 |
李西建
谭诗民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
18
|
传媒语境中文艺批评的话语反思 |
张春林
|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
19
|
本土话语资源: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视角 |
王宇
|
《河北学刊》
|
2003 |
4
|
|
|
20
|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精神品格及其当代启示 |
时晓丽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