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育科学新学科“Sport Pedagogy”的溯源及再认识 被引量:5
1
作者 王鹏 王继艳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9-77,共9页
体育教育学"sport pedagogy"是国际认同的体育科学中年轻的分支学科。国内该学科的发展现状为"有名无实",20多年来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为了更好地同国际接轨,取得实质性的学科进展,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对sport pedagog... 体育教育学"sport pedagogy"是国际认同的体育科学中年轻的分支学科。国内该学科的发展现状为"有名无实",20多年来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为了更好地同国际接轨,取得实质性的学科进展,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对sport pedagogy的语源学分析和国内外学科发展脉络的梳理,研究认为:1)广义化的sport和内涵丰富的pedagogy揭示了体育教育学试图囊括所有同身体活动相关的教育、训练和指导问题;2)体育教育学已经历了萌芽和国际化阶段,现处于学科初步形成阶段;3)国内学科定义不够深刻,发展方向模糊,没有具体的研究框架,研究内容集中于学校体育教育。研究重新定义了学科概念,明确了"三维一核"的学科框架,并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社会发展需要总结了未来学科的发展方向。现阶段体育教育学应该尽快健全学会组织,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完善学科建设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rt pedagogy 体育教育 学科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和体育发展互动关系构建:基本构型、关键方向、路径探讨
2
作者 陈佩杰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9-141,共13页
新质生产力理论创新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实践成为体育发展的重要战略设定,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和体育发展之间关系成为重要理论研究课题。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基于已有理论成果和其他学科借鉴,发现新质生产力和体育发展之间的关... 新质生产力理论创新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实践成为体育发展的重要战略设定,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和体育发展之间关系成为重要理论研究课题。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基于已有理论成果和其他学科借鉴,发现新质生产力和体育发展之间的关系呈现交互促进的“互动”基本构型,并分析其生成基础、展开机理和发展动力。面向体育高质量发展,应围绕提高竞技体育精准科学发展水平、增强全民健身科学发展动力、推动体育产业自主创新、重视体育科普创新发展和提高体育国际化开放发展水平等重点方向,积极探索增强体育科技创新能力基础、推动高等体育教育改革发展和构建体育知识创新基础等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体育发展 体育科技创新 高等体育教育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识性概念与中国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被引量:9
3
作者 鲁长芬 韩贝宁 罗小兵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32,共11页
把握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重大命题,对于我国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具有深刻指导意义。研究认为,元概念及其裂变衍生是体育学知识体系化的原点与驱动力,体育学知识体系的完善助推标识性概念的产生,而标识性概念的发展、整合、传播则为中国... 把握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重大命题,对于我国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具有深刻指导意义。研究认为,元概念及其裂变衍生是体育学知识体系化的原点与驱动力,体育学知识体系的完善助推标识性概念的产生,而标识性概念的发展、整合、传播则为中国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提供基础动力。然而,由于当前体育学的元概念模糊、移植借鉴多元化、对母学科依附性强、学科设置欠佳,导致我国体育学标识性概念发展面临内生性不足、自给意识弱、创造动力差与衍生难度大等问题,限制了我国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自立根基、自主起点、自决水平与自我整合。对此,应在锚定标识性概念基本建设方位的基础上,植根中国优秀文化提炼标识性概念,聚焦具身实践特质创造标识性概念,依托学术共同体整合标识性概念,回应社会需求创新标识性概念,继而提升我国体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主体性、本源性、独立性、系统性与引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概念 标识性概念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特色体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体育以体育人“非学科”化引发的思考——兼与《学校体育以体育人“非学科”化》一文作者商榷
4
作者 张晓林 白洋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5,共6页
从主题比较、逻辑关系、论证过程和学科发展路径层面对《非学科化》一文的观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商榷,厘清学校体育以体育人“学科”化与“非学科”化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体育作为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是学校体育以体育人“学... 从主题比较、逻辑关系、论证过程和学科发展路径层面对《非学科化》一文的观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商榷,厘清学校体育以体育人“学科”化与“非学科”化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体育作为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是学校体育以体育人“学科”化的重要标志,而《非学科化》一文的立论源于校外培训的体育范畴,学校体育与校外培训中的体育存在本质差异。推动学校体育学科的高质量发展,需精准把握体育学科发展方向,着力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强化学科治理能力,积极推动体育学科交叉融合,从而提升学校体育以体育人落实落细、见行见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以体育人 体育学科 非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学科”门类下设置体育领域一级学科的循证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瑞林 车雯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0-77,93,共9页
“交叉学科”门类下设置体育领域一级学科,实质上是中国特色体育学科建设危机突围与自我革新的情境使然。当前,体育学科面临着知识生产性危机、组织结构性壁垒与认知价值性困境等多重挑战。为了从根本上探索体育从“学科化”转向中国特... “交叉学科”门类下设置体育领域一级学科,实质上是中国特色体育学科建设危机突围与自我革新的情境使然。当前,体育学科面临着知识生产性危机、组织结构性壁垒与认知价值性困境等多重挑战。为了从根本上探索体育从“学科化”转向中国特色学科建设的纵深自觉,必须要在守正创新中加快推进“交叉学科”门类下体育领域一级学科建设;要以满足社会体育需求或解决重大体育实践问题为导向,以研究层次的突破、研究方法工具的融合、研究关系的整合为中心,从知识发展的内在逻辑与社会建制的外在约束,明确体育学科与外部学科交叉融合的可为、应为与何为。基于此,促进“交叉学科”门类下体育领域一级学科生成,亟需推动体育学由学科中心主义向问题中心模式转向,强化研究的需求关联。因此,需挖掘体育学科与多学科知识纵深融合的焦点,关注体育科学研究与社会需求的内在关联;重构基于共同研究目标的知识共同体,增强学科组织集体审议与辩护;加强知识实质增长与制度供给的协同共生,实现交叉学科集群与生态的有机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学 交叉学科 一级学科 循证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专业改革的问题、原因及策略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鲁长芬 王健 +2 位作者 罗小兵 董国永 秦小平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0-86,共7页
运动训练专业是体现体育自身特色的支撑专业。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运动训练专业改革的问题、原因和基本策略进行了研究,运动训练专业要获得独立发展的空间,克服专业性不足的现状,就必须以正确的体育观和教育观... 运动训练专业是体现体育自身特色的支撑专业。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运动训练专业改革的问题、原因和基本策略进行了研究,运动训练专业要获得独立发展的空间,克服专业性不足的现状,就必须以正确的体育观和教育观为指导,重视对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研究,促进专业教育体制改革,发展专业支撑学科,加强专业教材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专业 专业支撑学科 体育教育观 专业培养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体育“学科革命”对体育学知识体系构建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于涛 周建东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5-82,共8页
"学科革命"肇始于对体育教师实用主义的批判,使体育逐渐从技术性学科向学术性学科转变,标志着美国体育学研究开始步入"后现代体育学"时代。对于"学术性学科"的体育学而言,需要解决三大问题:(1)体育学术... "学科革命"肇始于对体育教师实用主义的批判,使体育逐渐从技术性学科向学术性学科转变,标志着美国体育学研究开始步入"后现代体育学"时代。对于"学术性学科"的体育学而言,需要解决三大问题:(1)体育学术性知识体系的边界;(2)体育学科中技术操作知识与职业知识的归属;(3)体育专业学生应当掌握的知识范畴。借鉴美国体育"学科革命"的思路及其经验,我国的体育学理论建设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善:转变我国"体育学"的研究视角;审视体育知识的边界问题;重视体育知识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学 体育教育 学科革命 知识体系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理工科大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的现状 被引量:22
8
作者 王文忠 林杰 何应凯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7-109,共3页
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以华南理工大学为在校本科生男生10436人、女生2928人为对象,对当前理工科大学本科学生的体育态度和行为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学生的体育态度基本处于良好水平。低年级(一、二年级)学生和男生体育态度得分... 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以华南理工大学为在校本科生男生10436人、女生2928人为对象,对当前理工科大学本科学生的体育态度和行为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学生的体育态度基本处于良好水平。低年级(一、二年级)学生和男生体育态度得分高于高年级学生(三、四年级学生)和女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工科大学 本科生 体育态度 体育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学研和学科竞赛的物理科技创新教育探索 被引量:6
9
作者 陈秉岩 单鸣雷 +2 位作者 刘翠红 朱昌平 王建永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22,共4页
针对当前国内大多数工科院校的物理实验课程存在的与现实联系脱节、课程内容老化、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缺乏等普遍现状,探索出了一种将物理及相关学科竞赛、大学生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等有机结合的物理科技创新教育模式。经过实践表... 针对当前国内大多数工科院校的物理实验课程存在的与现实联系脱节、课程内容老化、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缺乏等普遍现状,探索出了一种将物理及相关学科竞赛、大学生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等有机结合的物理科技创新教育模式。经过实践表明,该创新教育模式的优势明显,具有长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教育 物理 产学研 学科竞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工科的食品专业物理类课程群建设支撑工程人才培养 被引量:14
10
作者 郭志明 邹小波 +2 位作者 姜松 陈全胜 赵杰文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16-219,共4页
针对食品专业工程人才培养过程重科学轻工程的问题,为培育新时期食品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复合工程人才,以新工科的全新视角探索食品工程人才的培养新模式。在食品工程人才专业培养方案中,充分发挥食品物理类课程群在工程人才培养过程... 针对食品专业工程人才培养过程重科学轻工程的问题,为培育新时期食品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复合工程人才,以新工科的全新视角探索食品工程人才的培养新模式。在食品工程人才专业培养方案中,充分发挥食品物理类课程群在工程人才培养过程的支撑作用,以物理类知识体系为主线,从基础物理、工程物理、应用物理三个层面打造食品人才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强化食品产业优质资源融入高校人才培养、高校智力资源融入产业创新与创业的机制,激活产业与高校之间共同创新、融通育人的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物理类课程 工程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维滥觞及体育、竞技在科教文中的地位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寿荣 林笑峰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18,共4页
体育 (PE)和竞技 (sport)思维滥觞体现在体育和竞技语词、概念双脱落 ,认为身体文化即体育 ,金字塔大体育 ,不计特性和本质 ,“历史因果链条”说 ,“家族相似”说。指出体育 (PE)和竞技 (sport)在教科文中的地位。
关键词 教育 科学 文化 娱乐 体育 竞技 竞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构建 被引量:55
12
作者 杨桦 任海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20,共18页
构建符合中国国情,指导中国体育实践,融入世界潮流的中国特色体育学是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中国体育学建设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视角,中国特色体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发... 构建符合中国国情,指导中国体育实践,融入世界潮流的中国特色体育学是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中国体育学建设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视角,中国特色体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发展理念,在对体育学的性质特点、当代体育学的现实状态及问题的理论依据和中国国情、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中国体育实践构建依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全面论述的基础上,提出聚焦西方体育理论本土化、本土传统体育理论现代化、中国特色体育理论国际化的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的构建路径和以学术为先导引领体育学科、话语体系的构建,围绕新时代中国体育基本议题建立体育学术体系,为构建内容完备、逻辑一致、结构完整、特色鲜明的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学做出了建设性的新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体育学 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陆赴台体育家群体及其历史贡献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雷 郭惠杰 陈锐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3-80,共8页
运用文献调研等方法,系统研究了大陆赴台体育家群体及其历史贡献。研究认为:1)大陆赴台体育家分为两批,第一批为1945-1947年,主要通过台湾教育部门招聘与定向培养赴台;第二批为1948-1949年,主要根据战争局势随国民党政府或军队后撤台湾... 运用文献调研等方法,系统研究了大陆赴台体育家群体及其历史贡献。研究认为:1)大陆赴台体育家分为两批,第一批为1945-1947年,主要通过台湾教育部门招聘与定向培养赴台;第二批为1948-1949年,主要根据战争局势随国民党政府或军队后撤台湾。2)赴台体育家群体具有两个典型特征,一是普遍兼备优异体育技能与理论功底;二是普遍横跨体育界与军事界,整体地位较高。3)"体育家"一词在民国时期使用广泛但内涵界定模糊;4.赴台体育家群体的贡献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1主导台湾体育师资的培养;2推动台湾竞技体育发展;3促进海峡两岸体育交流;4开创台湾体育学术研究先河。印证并还原了海峡两岸体育文化的根同源的史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 台湾地区 体育家 贡献 海峡两岸 体育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8-2007年我国运动心理学研究工作状况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林炜鹏 洪晓彬 邓丽星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47,共4页
选择能够反映我国运动心理学研究现状的体育学和心理学核心刊物作为对象,通过对1998-2007年发表的有关运动心理学的文章进行了分析,共搜索到实证研究论文659篇。结果发现:体育心理学研究仍显薄弱,定量研究整体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质性... 选择能够反映我国运动心理学研究现状的体育学和心理学核心刊物作为对象,通过对1998-2007年发表的有关运动心理学的文章进行了分析,共搜索到实证研究论文659篇。结果发现:体育心理学研究仍显薄弱,定量研究整体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质性研究范式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与重视。加强本土化研究,竞技运动心理学应坚持个案研究。深化对质性研究的认识,整合"定量"与"质性"两种范式,是今后运动心理学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心理学研究 体育学和心理学核心期刊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大学运动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铁 丁树哲 马业康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61,共5页
对美国28所综合大学运动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研究与剖析,揭示其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设置的特点。研究认为:美国大学以人的教育为主要目标,专业教育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多数大学要求学生获得120~130学分方能获得科学学位;多数学校通识... 对美国28所综合大学运动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研究与剖析,揭示其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设置的特点。研究认为:美国大学以人的教育为主要目标,专业教育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多数大学要求学生获得120~130学分方能获得科学学位;多数学校通识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为30%~50%。各个学校专业必修课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往往根据自身情况开设不同方向的专业,以应对社会需求。各校运动科学专业计划有3种不同的组织形式,课程数量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运动科学专业 课程设置 培养目标 教学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儿童体育发展适宜性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坤 季浏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6-58,共3页
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人生早期经验的重要性,儿童早期的生活经验不仅对于后来的学校生活有影响,而且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影响。发展适宜的儿童体育无论从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教育的角度,都应该建立在理解儿童早期发展和学习本质的基础上并... 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人生早期经验的重要性,儿童早期的生活经验不仅对于后来的学校生活有影响,而且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影响。发展适宜的儿童体育无论从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教育的角度,都应该建立在理解儿童早期发展和学习本质的基础上并服务于儿童,使体育学习变得有趣、有效、丰富多彩,使所有儿童获得愉快感,学习成功的机会最大化,促进每一位儿童的认知、身心、情感以及体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社会学 儿童体育 发展适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体育学科发展中两个问题的审视 被引量:16
17
作者 易剑东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共3页
通过比较国内体育院校和院系的办学规模和学科专业建设的相关数据,可以发现我国体育院校和院系的总体规模有限、办学类型单一,受社会欢迎的程度不高。通过对比美国和欧洲体育相关院系的数量名称等数据,可以发现我国体育院校和院系的办... 通过比较国内体育院校和院系的办学规模和学科专业建设的相关数据,可以发现我国体育院校和院系的总体规模有限、办学类型单一,受社会欢迎的程度不高。通过对比美国和欧洲体育相关院系的数量名称等数据,可以发现我国体育院校和院系的办学存在着自我封闭和孤立、较少与其他学科融合的问题。体育学科是体育院校和院系发展的龙头,体育类专业如果不能主动融入社会,体育学科如果不能积极融入其他学科,体育学的整体发展就无从谈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建设 体育学科 体育专业 体育院校和院系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运动科学专业课程设置解读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铁 丁树哲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0-54,共5页
对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人类发展与健康学院运动机能学系运动科学专业进行介绍与剖析,揭示其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设置的特点。结果发现:宾州州立大学学位课程中通识教育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25%~35%。主修运动机能学专业所有研究... 对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人类发展与健康学院运动机能学系运动科学专业进行介绍与剖析,揭示其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设置的特点。结果发现:宾州州立大学学位课程中通识教育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25%~35%。主修运动机能学专业所有研究方向的专业公共必修课设置完全相同;运动科学专业方向的必修课物理化学课程设置比重较大。为建立专一的知识体系,附加课程及基础课程的选择有多重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运动科学专业 课程设置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体育学科体系研究的必要性及策略 被引量:14
19
作者 鲁长芬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0,19,共6页
从现代社会发展的时代诉求、体育学科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两方面阐述我国体育学科体系研究的必要性。分析体育学科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体育学科性质与范畴的认识尚未达成一致,元理论和学科学研究较为缺乏,学科分类缺少科学的指导思... 从现代社会发展的时代诉求、体育学科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两方面阐述我国体育学科体系研究的必要性。分析体育学科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体育学科性质与范畴的认识尚未达成一致,元理论和学科学研究较为缺乏,学科分类缺少科学的指导思想,体育专业与体育学科的关系认识模糊不清等。探讨体系建设的基本策略,即加强整体性研究、确立科学的学科分类思想、促进学科与术科的整合、建立学科与专业的互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体育学科体系 必要性 术科 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行为研究的体育学学科独立性—基于体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与现实考察 被引量:14
20
作者 程志理 焦素花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3-44,共12页
在“双一流”建设中,学科建设是重要的基础性内容。从学科演进的历史看,学科分类是基于研究对象的问题域形成的。随着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认知不断深入,落实到具体的学术实践,即以问题为导向,建立具有学科独立性的方法论体系。基于对体育... 在“双一流”建设中,学科建设是重要的基础性内容。从学科演进的历史看,学科分类是基于研究对象的问题域形成的。随着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认知不断深入,落实到具体的学术实践,即以问题为导向,建立具有学科独立性的方法论体系。基于对体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与现实考察,从体育学学科独立性角度提出:①体育学的学科定位应从研究“人体”的生物学层面拓展出来;②应形成体育学学科研究对象的独立性;③研究运动情境中人的运动行为是体育学方法论的立论基点,从身体认知的行为叙事建立身体感,以此为基石与相应的学科研究构成互证证据链结构的论证,是解决运动行为“真实性”判断实践问题的有效途径;④体育学研究以“运动行为志”和“运动行为意象分析”2种方法学技术研究人的运动行为,提供了多元互证证据链结构叙事中证实或证伪的学术依据,开启了一条体育学逼近运动行为真相的“方法学路径”。此外,以学术实践成果“抢花炮的人文田野调查”为个案,展示了体育学新方法论的学术创新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学 学科独立 体认范式 运动行为志 运动行为意象分析 文化重叠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